动漫人物绘画教程女性文武臣绘画

您现在的位置:绘画新透视
绘画新透视
在线支付满48免快递费
作 者:, 著
ISBN:2出版时间:页数:120
包装:平装开本:大16开字数:
《绘画新透视》简介:  与传统绘画中的平画面透视不同,本书从曲画面的角度对绘画透视进行了全新阐述,将各类透视现象有机结合,融中西方透视现象于一体。全书内容包括视觉、透视、新透视规律探索、线面写生透视、方形物写生透视、圆形物写生透视、人物头像写生综合透视规律、传统透视在目前的问题及解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传统相对独立的三类透视协调而统一,建立了连贯的视觉透视空间,进而解释了各类生活物体的透视现象,提出平行透视仅有一种视觉形态,寻找到最真实的视觉透视图像。本书内容已引起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可以供各类美术院校师生及美术爱好者参考使用。
暂缺《绘画新透视》作者简介
《绘画新透视》目录:引言第一章
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的
二、单眼观察
三、古人为什么说天是圆的
四、一叶为什么能障目
五、镜子里的空问
六、透视膨胀现象
画纸上的“真实”
一、视觉与绘画
二、怎样画才会“真实”第二章
透视的发现与发展
一、发现透视——古代写实艺术
二、透视成长——艰难探索之路
三、透视交流——东西文化碰撞
透视与绘画
透视在美术教学中地位
一、透视是基础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透视是绘画写生的第一课
传统平画面透视
透视与数学
一、透视与数学的历史渊源
二、平画面透视中的数学问题
透视概念第三章
新透视规律探索
一、透明画面应该是一个曲面
二、视域的前端也是一个曲面
一、曲画面图像
二、曲画面图像的又一探索
一、视点移动的观察
二、视点固定的观察
有趣的透视“三圈”
和谐统一的多透视系统
一、单一视域里的复合视域
二、和谐统一的多透视系统
三、视域坐标
四、关于视域坐标的曲与直
五、游动的“坐标”与不变的“形态”
余点与距点
地平面与透视
透视图的同异现象
平画面与曲画面
一、两种画面及转化“工具”
二、网膜图像球面化的影响因素
三、网膜图像的建立途径
心点不是真正的透视消失点第四章
线、面写生透视
直线的透视
一、空间中的所有直线
二、两组典型平行线的透视
直面的透视第五章
方形物写生透视
平面加立体的透视作图系统
方物透视及“三点法”作图
一点平行透视实例及作图
一、一点平行透视及特殊作图
二、平行透视特殊作图“探秘”
三、平行透视的“三点法”作图
四、平行透视的第三灭线
五、平行透视仅有一种形态
二点成角透视实例及作图
三点倾斜透视实例及作图
立方体的五点综合透视图第六章
圆形物写生透视
第一节圆形物透视特点
第二节圆形物透视作图第七章
人物头像写生综合透视规律附:平画面透视存在的问题及解释
“平行透视图”存在的问题
一、《“平行透视图”存在的问题》
二、《“平行透视图”存在的问题》的讨论
三、“平行透视图”存在问题的影响
四、“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会场的调查
五、视觉与理性的冲突
“布鲁内莱斯基的Catch-22原则”
布赖恩·柯蒂斯“含糊的观察”
平画面带来的问题
圆透视的问题
不能用实践检验的平行透视理论
曲画面解释平画面透视问题
一、曲画面与“平行透视图”
二、布鲁内莱斯基的Catch-22原则不再“恼人”
三、布赖恩·柯蒂斯的观察不再“含糊”
四、同时发生的透视膨胀现象尾声参考文献
商品问答(0条)
暂时没有问答
本期限时抢购
抢购价:?3.501.0折
同类图书热卖榜
&22.5060折
&28.4049折
&20.3068折
&28.8060折
&14.5049折
&21.6060折
&394.4058折
&516.8068折
&858.4058折
淘书推荐特价好书
&22.5049折
&17.3036折
&10.2030折
&147.0049折
&982.4049折
&49.4038折
&12.2026折唐代绘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大小:4.8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国美术介绍_百度知道
中国美术介绍
提问者采纳
  中华民族美术过去之灿烂  傅抱石  近时外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性的批评,总是离不了说中国是&自尊&、&自大&的民族。殊不知中国人的&自尊&和&自大&,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必须保守着这种&自尊&、&自大&的好国民性。今日的中国,尤其有急切的需要和重大的意义。  单论美术这一项,其发达之古,创造之精,莫说东方,就是世界上也难寻其匹。日本还在请中国人办外交主政事的时候,我们已把西域的美术精华吃下肚子。吐出以后的唐宋光辉之花。埃及是最古不过的了,然而把那粗笨的刻画,和我们三代的玉器铜器比上一比,若根据他的遗物,他就发展到与三代同一时期也办不到的。&铜器时代&,哪一民族拿得出如此雄壮伟大神妙不可言状的宝贝?虽一二遗留,它的价值,除供考古学者的摩娑研究,物器本身,已没有什么,然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史上有了最伟大最先进的创造是无疑的。虽然有许多学者,硬说我们古代那批宝贝,某种是间接学自波斯的,某种又是直接从印度偷来的,总而言之,说我们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用的东西,然而这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宝贝太高贵,把他们吓得没有什么可说。眼见中国如何贫弱,所以他们还要这样说:&中国何德何能?龟甲铜器,《春秋》三传,完全是伪造,你汉人尚能做什么呢&  虽然,他们尽管侮辱,若是有人送他们一个同治年的瓷器,或是乾隆年的雕漆,保证他脑筋中起不可思议的作用,佩服得五体投地。难道这又是从英吉利法兰西偷来的么?  展开东方艺术系统图来看一看,所谓&古代系&、&希腊系&、&印度系&、&中国系&的四大系中,实际上只中国与印度的二大系。假使中华民族不负起吸收、融化和创造的责任,到现在朝鲜有美术么?日本有美术么?&印度系&又走得几步路呢?关于这些理论,姑且不论。总之我们就是说:中华民族曾经包办东亚的美术,是东亚美术名正言顺的不祧之祖,也不为过。  我中华民族特别的长处,是不但能够闻一知十,而且是只要和别的民族文化见见面,就会造出比人家更好的文化。一般美术史学者,他们把中国自三国至五代(约西纪二○○--一○○○年)的一个时期,定为&佛教艺术时代&(德人Hirth氏)或是&古典时代&(英人Bushell氏)或是&西域艺术攫取时代&(日人伊东忠太氏),述说当时以后的美术,完全没有独自的发展,而决定中国的中世美术史。我可以举一个极简单的例,来证明这种述说的不确。诚然,中国的美术,受了不少印度的影响。但是要明白,这些影响,到了六朝初期,早被中华民族聪明的脑袋将它化得干净。譬如说,张墨顾恺之的《维摩变相图》,陆探微载安道的《无量寿佛》则学印度的么?印度有没有?云岗龙门巩县等佛窟两足交叉的弥勒像,又是学印度的么?印度的弥勒像,是否两双脚交叉还是并垂呢?像这种例,举不胜举,一二学者,觉得中国人太不可方物,于是拼命从佛教经典内,拖出中国佛教艺术的前身来。似乎带哭带骂地说:&中国真聪明!印度没有的东西也会造!你看呵!菩萨头背后那道圆光,印度又那里有呢?&我们并不否认人家如此地讥评,这正是我们所欣慰的事。美术是什么?佛教美术又是什么?朝鲜日本的古美术,都是中国美术的儿孙,然不能说朝鲜日本便没有它自己的美术。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在美术上特殊的伟大的表现!是世界美术史上最光荣灿烂的一页!  只是创造,创造得不高明是不行的;只是吸收,吞进去受不住也是不行的。中华民族,有无量成绩做本身最高度文化的证明。纪元前一千年的工世,能作出就是现在五千年后也还是奉为标准的&形式&和&纹样&。葡萄花纹,就说是外国货,然&云纹&、&雷纹&、&蟠纹&、&饕餮纹&总是本号自造!并且形体周备,意匠完美,会在砖瓦头上刻字描画!会将一双雀子,站在乌龟背脊上做灯盏!檐会飞!柱会雕!凡是与生活有关系的器物,哪一样不施以美的设计?秦始皇为防胡人而筑的万里长城,其雄伟盖世的气慨,又谁不咋舌吃惊?  绘画较工艺发达稍迟一点。古书上,舜皇帝的妹子,以及&苍颉作书,史皇作画&等等传说,姑不信它。在今日可得见的古代绘画作品,汉朝的已有很多了。孝堂山武梁祠的石刻画,固然不是二十世纪图案最发达的欧洲画家可以&便化&得出来,就是一块汉画像砖上的人物,也够使现代东西方的人物画家惊异。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橱内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那画上的人物,态度优美而庄重,线条遒劲,布置闲雅,第四世纪的东西,我们不知道那时候欧洲的人物画如何?再说唐代的阎立本,它的驰名世界的《历代帝王像》,听说尚有十三张在福建林氏家中(一说梁鸿志君所)。这稀世的宝物,它的唐代初期绘画的黄金时代,充分表示无遗。日本帝室御物有一张《圣德太子像》,中间画圣德太子,左右画山背大兄王和殖栗王。这张画,他们的确经过许多人研究,据旧法隆隆寺《寺传》上说,是百济国阿佐太子到日本画的。许多人不以为然,说《圣德太子像》的服制全是&本邦的古仪&!但是除此以外,可没有第二张和这画逼肖的作品。是天上掉下来的么?实事求是的先生们,不得不怀疑了,不得不恭维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了。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也是中间画皇帝,两边画侍臣侍女的。于是《圣德太子像》的本源(布置或笔法),便牵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上。  经晚唐五代而至宋徽宗的花鸟,即今日还原色印在日本寻常小学生的画帖上。不过不说是中国的,但说&距现在有八百多年一个叫做宗的皇帝&而已。绘画到了徽宗时期,无论花鸟,山水,一切部门,都有杰出的大家,彪炳史乘!南渡后,刚刚一百二十年,霹雳一声,蒙古人打定了天下,可怜当时那班画家们,忍着精神上的痛夺,拼命向笔墨间抒其抑郁之孤愤幽绪!黄公望,他叫出&寄乐于画&的口号,以刺激那些利欲熏心的分子。倪云林也曾说过&余之画,不过草草,聊写胸中之逸气耳&!这种艺人的本色,也是当代社会的反面。我们看倪云林的山水,存着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元四大家中,王蒙为了母舅的关系,做过一下泰安知州,在画史上,虽然他的挥洒高妙,有时也逃不了峻刻批评。至明代则文沈唐仇是适合当时代的产物,谨严之中,复邃幽趣。至于清初的八大山人与苦瓜和尚,他们的行径和笔墨,又岂独在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之间?尤其石涛的诗,&梅花&、&遗民&可说是常常应用。我们在三百年之后,应不应该向这些民族艺人表示诚恳的敬意?  雕刻的遗迹,随便说吧,如云岗巩县天龙山等多数的佛窟,真不知接受了几何人的瞻仰和崇拜。东方固是第一大艺术,西方也未见得有出其右者。我们要知道,这成千成万的石佛,都是先民一刀一刀,一尊一尊,累月经年所造成,若说是没有伟大力量的民族办得到,那现在也不让云岗独霸一部东方雕刻史了。  这无量数的遗宝,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唯有这些遗宝,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上始值得自豪,值得人家不远万里费长久时间,来研究我们一张纸或是一块石头。  然则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呢?这可分做两方面说:一方面,以异民族的关系,突然接触&形式&、&色彩&与自己绝对不同的美术品,自然产生一种奇异。或者本来存有某种用意(如对于工艺品),因之有些人,拼命地研究。这些人,是把中国美术推崇得真比天还要高不可攀。一方面,就美术品的评价上,中国美术品,大至开山打洞,小至一把扇子、一个酒杯,都具有不可形容的独特境界。这种境界,是中华民族的境界,是东方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两种境界之一的境界。因此,与欧洲美术,显然划清了路线,而此辔齐奔。  他们的绘画,是&色彩&和&面&的结合;中国的绘画是&线条&和&点&的交响乐。过惯了都市文明的他们,现在也需要枯淡清冲的刺激,在绘画上,已有相当的证明。不过以欣赏的趣味或能力如何,所以有的欢喜唐宋的谨严,有的欢喜元人的淡逸。  他们的雕刻,是不穿衣服的多;中国的雕刻,则多穿衣服。人体的曲线固属美妙,而衣服飘举,隐约如见,又何尝不美?他们的材料,多用金属,用石头;中国的材料,多用木,用泥,用麻,用漆,这是种种环境造成的分歧当不因此显其轩轾。  中国的美术,无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创作上固各有伟大的贡献,理论上更是发世界所未发。东晋有顾恺之的《论画》,南齐的谢赫的《六法论》。当第四五世纪,即有如此完善的绘画理论,可说是惊人的成功。如顾恺之说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完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王微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是何等的透彻合理呵!本来美术不像科学,不一定读熟了理论才去制作,也不一定有理论便有作品。但是世界美术史家们,常常贬人而誉已。我以为这些精湛的论著,是值得特笔大书,任他们存着怎样的偏见,也绝不能稍稍摇动。  在另一种情形之下,&中国美术&这个名词,稍稍费解。它的含义,似乎加了一层限制。欧美人所谓&中国美术&,至多包括到嘉道以前。那时候,足迹到过中国的还不多,仅仅从一些布教师或商人的手中,得受中国美术的洗礼。日本人就根本不说出&中国美术&四个字。虽然是一本一本图谱或论著,自序文至版权页都是中国的美术品或研究,但总名之曰&东洋&,或名为&支那古代美术&,置于印度朝鲜之间。我们自己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明白西洋人与日本人的中国美术观,在可能内,他们是以不提起为妙的。此中道理,非常简单。  那种中国美术在世界上,不是被人轻视么?当然!在现在民族竞争的时代,谁肯对我们中国人说出半个好字?事实上,我们早知道有若干的&中国通&,在贩卖中国的美术,在靠谈谈中国美术吃饭!更说具体一点,中国美术实在好得使一切不愿谈的人而又不得不谈,更不得不把中国美术似通非通地来利用。美国大来公司邮船上所印的旅客单,也装饰了中国六朝的佛像,江西不值钱的樟木箱子,到了支加哥会变成无上的美术品。日本不必论,著是不相当研究过中国美术,想做美术家是很困难的事。近年上田恭辅氏的《支那美术工艺骨董图说》,翻开封面便是&震惊世界的支那工艺美术&十一个大字。这点,也可见中华民族美术在世界的力量和地位了。  中华民族美术的进展,恰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随美术的部门而曲折不同,同时随民族意识的强弱而曲折不同。我们要推究它曲折的痕迹,推究何以盛何以衰的原因,做今后民族美术建设的参考。  美术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它的发生,成长,或是灭亡,都有它背后的一切做主人,使它不得不顺着而同一步骤,同一进退。前面说过,中国美术发达最早的是工艺,如玉器、铜器等,在三代已有精致的作品。因为朝廷设了玉府,召了许多琢玉的人从事研究制作,铜器也定有制度,形式大小等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在这统一的机构指导之下,所以呈露当时代工艺极盛的时期。以后秦汉承继三代有组织的宏规,遂蔚成中华民族独立的伟大的美丽轮廓,造型的样式上,也愈见复杂,一一合于生活的需要了。绘画也可以用此种在统一下始得发展的方式来证明它的盛衰。绘画上黄金时代的唐宋,在唐有玄宗的好艺,育成吴道子李思训阎氏兄弟(立德立本)许多凌铄古今的大画家,山水画之勃兴,佛像画之转变,这不都是玄宗的功劳么?宋代更是值得我们崇仰,徽宗皇帝,他不但扩充翰林图画院的机构,并且高等官吏都要考一考绘画,当时的文臣武臣,有几个不能伸纸挥洒的呢?基于这种原因,一直到南宋中期的绘画,人材之多,发达之速,元明清固然不能及,即两晋六朝又哪能相提并论?其次雕刻,隋唐佛教造像之盛,梁武帝的优崇佛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至于最近的清代康雍乾三朝,不是朝廷的奖进,那中国美术史可以划明代为最后的一个阶段。现在我们所资为最丰富最可靠的美术参考资料,大部分是这三朝的成绩。  现在我们足以相信,相信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是在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始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重&、&永远&的收获。我们过去的痕迹,很明白地呈在眼前,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的中国美术,时代的使命是什么?统一的倾向是怎样?前者可以把近几十年的美术看一看,自然可以发觉我们应该走的大道,后者就是审度目前的缓急,决定这些大道,走哪一条?如何走法?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美术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你可以买一本美术院校的教科书&中国美术史&,如果有美术学校的同学或朋友借一本就行,不是很厚,但读完就可以对中国美术史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你不会也是用这个交作业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沉寂的建筑也总是在对人们诉说自己的衷情。它试图告诉我们,是谁建造了它,又为什么把它塑造成这个样子,乃至连塑造者的哲学和宗教观点、文化修养、艺术情趣、财产状况等都通过它的外表和内部透露给你,这就是所谓“信息”。平庸的建筑信息量最少,而卓越的建筑则几乎每个角落都在发出信息。——张钦楠1雅典卫城——城邦文化消失了吗?卫城远景古希腊城邦文化的黄金时期(或称“经典时期”)是在公元前 500—前300年之间,也包括雅典卫城建造的时期。这种城邦(poli)以一座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的农村而形成独立的政体,对发展地域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最出色的是伯里克利时期的民主体制,其主要特色就是“文武并重”,在这里,“文”起了主导的作用,它培育了公民的文化素质,促成了公民强劲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表现在帕提农神庙的“规整性”,但其根子却产生于伊瑞克提翁神庙的“自由性”,产生于它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帕提农神庙这种城邦文化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后,并没有从历史上消失。史学家们列举了古罗马城市(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那不勒斯……)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些小盟国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在中世纪天主教政教合一的统治下,仍然不断增长,在文艺复兴时期更加明显。伊瑞克提翁神庙直至今日,除了有新加坡那样的现代城邦国家之外,在民族国家已经取代城邦而实行政治上的大一统之际,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域文化仍然强劲地存在与发展。即使在企业利益主宰一切的美国,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席卷全国的形势下,我们在不同的城市: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仍然能看到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并不奇怪,因为人的本性就要求有一种地域的归属感。这也是在巍峨的帕提农神庙建成后,雅典人还要在它对面建造另一个小庙,来纪念为雅典城邦作出贡献的神祇,而把它与帕提农神庙占有几乎同等神圣地位的原因。可以说,建筑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千篇一律的模仿抄袭,不管如何虚张声势,仍免不了受到公众的鄙视与否定。卫城山门对笔者来说,阅读雅典卫城的主要启示是:“普世”产生于“本土”。城邦万岁!2从格隆巴想到几位建筑先驱——为大众盖住宅格隆巴设计的一个巴黎小区的北端(后面是住宅,前面是印刷作坊)。我首次见到安东·格隆巴(Antoine Grumbach)是在 1987 年阿根廷一次建筑师盛会上。他介绍了自己在巴黎东北区(较贫困的一区)搞旧城改造的经验。他不是成片推倒,而是一栋栋旧房进行调查,分类对待,有的保留,有的改造,有的换新,改造后又要形成一个整体。此外,他对这个区内原来的工人住宅进行了形态学的研究,从中找到了新住宅的既有继承又有更新的设计。他的报告给我印象极深。回国后,通过建筑学会邀请他来中国参加我们的学术年会。他在会上的报告得到戴念慈、李道增等前辈的高度肯定。戴老在会上提出了“文脉设计”的主张,在国内建筑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会后,我带他在北京参观古建筑和新住宅区,他很有兴趣,同时也对北京的旧城改造提出了一些不客气的批评。第二年,我有机会去巴黎开会。他热情地接待了我,抽出一整天时间带我去看他在巴黎东北区进行的旧城改造,又去新城马恩拉瓦雷参观他设计的大学新城,然后在他寓所用晚餐、观夜景,度过了极其丰富和愉快的一天。此后,我们很少交往,最近,我在报上看到他被邀为参与萨科齐总统提出 21世纪巴黎的规划,知道他依然活跃。由于他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巴黎东北区,所以他带我去参观的也是这个区内他的作品。首先是一栋老的贵族府邸的改造。这栋建筑,如果是在中国,早就被画上“拆”字了,但他坚持不拆,把它改造为一家给外国留学生既住宿又补习法语的综合功能建筑。他对旧房的每一部分都精心研究,我甚至在一垛新的砖墙上看到了一根老木条的残余。然后他带我去一个新建的小区。它位于一个斜崖边缘的公路的另一侧,小区内从北到南有较大的落差。这种地形是一般人愿问津的,但是他却依坡就势巧妙地以几个高程分别布置了建筑:在北和南端分别布置了多层住宅,在住宅之间有一座小型印刷作坊和一所小学。作坊的职工多数住在小区内,避免了在大城市中远途交通的疲惫,而孩子们又可以就近上学,不必穿越马路。这是一个生产、生活、教学、服务配套的综合社区。小区一角格隆巴并没有设计过多少垂名于世的作品,他默默地在一个几乎被人忘却的城区进行着更新,但是他的劳动却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赞许。我亲眼看到他在阿根廷做完报告之后受到全场千余名听众起身热烈鼓掌。在中国,他的报告也受到大家的欢迎,人们几乎难以想象旧城改造可以这样地做。阅读了欧洲这些建筑师先驱在工人住宅上所做的努力后,我的体会是:做好住宅设计,关键要有一颗爱人的心。3“减柱”——从宋晋祠圣母殿看中国建筑中的“理性主义”圣母殿侧景全貌据记载,晋祠初建于公元5世纪,是为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有名的“天子无戏言”、“剪桐封弟”的故事)而建的,同时供奉叔虞的母亲邑姜。后人把邑姜奉为水母,感谢她为晋中广大田地提供了灌溉水源,因而称她为“圣母”。圣母殿也在公元11世纪地震破坏后重修时替代叔虞殿而成为全祠的中心。在中国历史上,以妇女为主修造的大型寺殿可说是绝无仅有。只此一点就可以体会到我国宋代理性主义之盛。圣母殿前廊内景我从建筑和艺术上理解它的“理性”主要在于它的“减柱”、“雕塑”、“斗栱”,或可再加上门前的“飞梁”。圣母殿横剖面:减柱法的应用“减柱”:当我们经过那些有飞龙盘旋的前排柱列进入大殿有两间深的前廊时,就可以看到大殿内部宽阔的空间,简直很难想象人们在一千年前能创作出如此宽敞和高大的自由空间。这就是宋、辽、金代建筑师们喜用的“减柱法”(用三角架替代大梁)的效果。圣母殿斗栱这种通过巧妙的结构手法减去(或移动)室内立柱(在圣母殿就减去了 16根柱子),从而取得室内空间的极大自由度的做法,是宋代建筑理性主义的一个突出的表现。成熟的斗栱构造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理性主义。宋朝建筑中的理性主义,终结于李诫所编的《营造法式》。应当说,这种理性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的。除胡适先生所述的“第二次文艺复兴”的诸多特征之外,我们特别要强调当时社会对兴学和知识的重视。唐朝固然重视知识分子,但将知识分子都拉去做官(李世民手下有十八学士),而且盛行赋诗作文,顾不上学术研究,于是学术上出现“大空位时代”。到了宋代,风气又变。这得从开国皇帝起始,宋太祖曾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于是办学之风大起,公学、私学都大事发展,其中以南阳、岳麓、睢阳、白鹿洞等四家最为有名。有意思的是,在这种风气下,学者不再是旨在当官,而以办学为荣。宋代出现“理学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他们综合儒道佛思想,发展了对宇宙观/人生观进行系统阐释的中国特色的“理学”。他们虽也有当官的,但仍以办学为其主要业绩。人们可以对他们的学说进行批判,但是不能否认,他们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建筑中。本来,中国的建筑,经历了汉唐的浪漫主义和宋辽金的理性主义,应当可以有一个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元大都在刘秉忠、郭守敬和也黑迭儿等杰出的建筑师的协同下建造的生态城市(可见拙作《中国古代建筑师》)在明朝的专制统治下被扼杀,只能是昙花一现,中国的官方建筑从此走上追求奢华、繁琐的道路,尽管有技巧上的进步以及民间富有生气的园林和民宅,但整个社会避免不了一种保守、停滞的精神状态。在此,我不禁又想起梁思成教授在 1936年所写的话:自宋而后,中国建筑的结构,盛极而衰,颓侈的现象已发现了……其演变的途径在外观上是由大而小,由雄壮而纤巧;在结构上是由简而繁,由机能的而装饰的,一天天的演化,到今日而达最低的境界,再退一步,中国建筑便将失去它一切的美德,而成为一种纯形式上的名称了。倾听更多建筑的衷情,欢迎关注张钦楠先生新著《阅读建筑》征订号:25605ISBN:978-7-112-16811-8
定价:58元作者:张钦楠出版时间:2015.03 页数:222装帧:平膜勒口开本:国际32开作者简介精彩目录第一部分 国外建筑001 金字塔与窣堵坡
——它们要显示什么?002 雅典卫城
——城邦文化消失了吗 ?003 巴黎圣母院
——“大教堂的皇后”004 布拉格城堡
——中世纪欧洲史并不是“停滞”的历史005 哥本哈根的尖顶
——欧洲文艺复兴的地域性006 法国凡尔赛宫
——“太阳神”与巴洛克精神007 巴黎旧城改造中的奥斯曼公寓
——城市“母体”的典范008 维多利亚时代的两座博物馆
——“求知”文化的分解009 高迪的建筑
——“地方精灵”的显现010 维也纳的分离派建筑
——与什么“分离”?011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密斯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殿堂”012 从格隆巴想到几位建筑先驱
——为大众盖住宅013 屈米的拉维莱特城市公园
——理性的解构与非理性的意义014 哈迪德的“冰风暴”
——“未来的宣言”还是歧途的指路牌?第二部分 国内建筑015 “高台”与“阙楼”
——从汉画像砖石看“中国建筑特色”的起源016 “斗栱”
——从唐佛光寺看中国建筑中的“浪漫主义”017 “减柱”
——从宋晋祠圣母殿看中国建筑中的“理性主义”018 民间的智慧
——从解州关帝庙看老百姓塑造的“皇帝”019 注定要失败
——从山西的大院看窑洞里出来的资本主义020 历史的残迹
——从上海觉园 7、9、11号看一个旧家庭的解体021 赤子的心意
——从镇海一对亭子看宁波“小港李家”的新生代第三部分 用现象学阅读建筑022 建筑、城市、文化023 对现象学的粗浅理解024 捕捉第一印象
——阅读建筑的方法之一025 空间的体验
——阅读建筑的方法之二026 时间的体验
——阅读建筑的方法之三027 联想
——阅读建筑的方法之四028 人际交互(对话)
——阅读建筑的方法之五029 小结插图目录后记喜欢张钦楠先生的见解,可以关注他在我社出版的另一本著作:《槛外人言——学习建筑理论的一些浅识》征订号:23454ISBN:978-7-112-15683-2定价:45元作者:张钦楠出版时间:2013.11 页数:180装帧:平膜勒口开本:国际32开本书是作者在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与设计管理60余年工作中的学习心得、经验总结。作者从建筑的理论、历史、建筑师和职业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建筑理论,作者从建筑的功能层次论证了建筑设计与一般工程设计的原则区别、建筑师应当重视的功能范畴、当前妨害建筑创作繁荣值得注意的事项,并从方法论角度分别阐述了阅读城市与建筑的有效途径。对建筑历史,作者提出了对于中国建筑史的风格演变分期、从古至今中国建筑及其文化特征的观点:对于建筑师,作者认为应该重视建筑师和他们的业绩,只讲建筑,不讲其建筑师的建筑史是不完整的。对于职业建设,作者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保护建筑师社会地位、权利和责任的职业制度。本书对于当前的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务实、积极而富于创意的见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值得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理论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拨冗一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微信号:jiangongshe(←长按复制)在这里,更了解建筑界!长按指纹图标,识别二维码图书购买方式1. 当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2. 网上商城:卓越、当当、京东、天猫旗舰店等。3. 关注建工社微信,点击菜单栏 购书导航 按钮购买。微信编辑:杨盼 苏静 吕娜营销中心电话:010-46/720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建筑界的精英只有5% 他们都关注这里来源:CNNI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导语----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建筑界的精英只有5% 他们都关注这里---- ?2015《住区》挪威养老及节能考察之旅已经开启,8月9日《住-8月3日,我们建工社微信号在《二建 | 成绩管理新规&小福利》这篇推送中赠出了《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集合了人类尖端的精神成果。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文化早已是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建筑,是人类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关注这里 更了解建筑建筑界的精英只有5% 他们都关注这里图书购买方式1. 可到当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购买。2来源:百道网小编说 之前栏目中介绍过一些国内图书重筹案例,已经很炫。今天来看看国外同行怎么玩。小编的感觉-  7月25日,陕西率先公布二级建造师考试成绩查询及合格标准,并且合格标准降低了,尤其是市政实务较2014年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成立大会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总工程师论坛暨第一届全国钢结构设计学术交流会1号通知主行走的过程不只是看美景,还有各种记录和感悟建工社6-7月份标准规范类新书书目序号书号标准书号书名定价6433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快来update你的脑库存……建筑界的精英只有5% 他们都关注这里
----这期背景音乐选的是《Just One Last Danc-关注这里 更了解建筑建筑界的精英只有5% 他们都关注这里关于2015年第十二批一级注册建筑师初始注册人员名-50位考生分享他们备考一建的正能量,以及小~乐~趣~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比城里人里还会玩的,是古代人……-为什么需要这本指南?“精明增长”到底是什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就多笑笑呗:P继上期“结构建筑学”专辑之后,本期仍有三篇论文涉及结构形态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其中两篇分别选取了瑞士建筑师克雷兹和结构师约格·康策特的几个建筑,运用图解方法对之作了深入的解析;另一篇则以同济建筑史教学课程为例,从结构、材料、技术和施工等角度重新解读建筑史上的三个经典案例:罗马万神庙、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佛罗伦萨主教堂。长期浸淫于清代“样式雷”研究的王其亨教授,本期为读者贡献了一篇考据精微、立论允当的“样式雷图档”源流考的长文。而在最后的“当代中国建筑研究”栏目中,汪原教授从体验者的身体感知出发,作者:赵冰转载自:商务出版周刊 出版商务周报导语不良库存书那么多,最终都去哪儿了?论斤卖,切三刀再上市,卖给看不了展的朋友不用遗憾,咱们和展品做个小游戏吧!看看这些经典建筑你认识几个。因为:艺术!创意!产业化!致爱水者——“保护我们所爱”结构建筑学 |
20世纪以来,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分工与合作已成为建筑生产的标准模式,一方面,两个职业群体----结构与空间、形态的关系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技术的变化是建筑形式更迭发展的动力之一。无论在《建筑师》结构建筑学专辑 | 总174期关于星座,仅供谈资;关于住宅精细化设计,这里却最专业!jiangongshe本平台为您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书动态、图书查询、实时购买、互动交流。热门文章最新文章jiangongshe本平台为您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书动态、图书查询、实时购买、互动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漫绘画基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