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是一个女的要为出征的丈夫送别,为他带上蓝头巾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

每个国家的文化 - 出口交流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每个国家的文化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以色列人说:犹太人的财富在自己的脑袋里。这句话,意味深长地道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秘密&:犹太人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优良传统。在犹太人看来,一切财产都有被掠夺的危险,而知识和技能则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并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人口470万,其中80%以上为犹太人,14.2%为阿拉伯人,其他还有德鲁兹人等。犹太教为国教,希伯莱语为国语,希伯莱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以色列人的衣着特点是整洁、实用、协调和庄重。他们不喜欢大红大绿或对比强烈的穿着打扮。 犹太人把头发洁净、讲究发型视为讲究仪表的重要内容,一般不理光头和怪异发式。女子传统服装是短至膝盖的大袖连衣裙,男子穿宽松式衬衫。出席隆重仪式或大型社交活动时穿深色西服和礼服。这里的阿拉伯人多穿自己的传统服装,妇女着宽松长袍、系腰带、包一块头巾。现在这里的男子着装较为随便。
一般来说,以色列人举止有度,仪表堂堂,他们同别人打交道时,不管对方年龄多大,身份如何,既不显倨傲,也不露媚态,显得精明稳重,自信而富有理性。 他们对在别人面前不停地跺脚,用力吹吸气等会甚为不满,对身子歪斜着或双手抱在胸前同别人谈话也很看不惯。在公开场合,阿拉伯男女不会表示任何形式的亲热,也不相互搀扶着出现在公众面前。
现代犹太人的姓名构成简单,分姓和名两部分,名在前,姓在后。 犹太人见面时,对年老者问候时一般都会恭恭敬敬地献上一句:祝您活到120岁。 当地阿拉伯人的姓名结构较为复杂,其全名由五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即本名、父名、祖父名、别名、称号。称呼时,一般只用全名中的某一个部分来代替全名。初次见面以握手为礼,若是关系甚好而且双方都是男子的话,也可行拥抱、贴面礼。拥抱之后,还应接着握手一次。
犹太人以面、米等为主食,一般爱吃西餐,有节制地喝些白酒等饮料。他们用餐,有些传统的规矩非常严格,这从他们的&逾越节&家宴上可略见一斑。这种家宴是逾越节活动的开始,于犹太教历尼散日举行。家宴由身着白袍的家长举杯祝福开始,然后,全家洗手,家长把生芹菜蘸上盐水分给每个人,此时人人须诵读祷文。接着斟第二第三第四杯酒。家宴后,人们往往唱起民歌或畅谈未来。 这里的阿拉伯人以面食、玉米为主食,但不吃猪肉,主要副食是牛肉羊肉等。用餐时不能大声谈笑。
在以色列的犹太族中,去世的男子若没有子嗣,其遗孀就应嫁与他的兄弟之一,她如果要免去这种义务,就要经过&开脱礼&。以色列的犹太人有守丧七天的习俗。其间人们不得理发、刮脸和从事其他日常工作。亲友前来吊唁,男子满中即可在死者家中举行正式祈祷。如遇安息日或重大宗教节日则不守丧或中止丧期。犹太民族传统节日甚多,有逾越节、岁首节、住棚节等。阿拉伯人同犹太人一们,也非常重视婚丧礼仪。如婚礼非常庄严隆重。
以色列经济较发达,私人公司比重大,是中东地区第一工业大国,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美和日本等国,近年来同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有了明显发展。在商务接触中,他们习惯使用商务名片。客人接到名片后,应认真看完名片上的内容并轻轻装进名片夹中,不要随便一看就顺手插进口袋里,更不能放到裤代里。
以色列的几大城市都是由高速公路连在一起的;特拉维夫一雅法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切磨中心。打电话时,要选择适当时间,尤其是在深夜若无特殊情况不可贸然打扰。对服务人员应给予10%的小费。
每逢星期六,是犹太教的&安息日&,以色列的某些大厦的电梯事先都安排自动按钮,无需按扭,每隔一层楼自动停一次。 在犹太人居住区禁止拍照,特别是外来人员不可犯忌。在公共场所不许吸烟。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
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从星期五太阳入海开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时分止;大多数餐厅和电影院等场所在这段时间内都不营业,公共交通也停顿。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内的一切交通机关,全都停止工作。这一天,观光客最好勿搭车前往正统犹太教徒的居住区。否则,那些犹太教徒会怒不可遏地向车上的人投掷石头。
2莫夸奖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诸国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这种纠纷的根源所在。伊斯兰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这个问题纠缠至今难以解决。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诸国,应该避免夸奖对方任何一国,否则,势必引起麻烦。
源于圣经对饮食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kashrut),犹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种类的肉类和鱼类。而猪肉和兔肉,以及贝壳类是不行的。水里无翅无鳞的,雀鸟之类,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虫,蚂蚱,蟋蟀与其类,蚱蜢与其类,这些都可以吃。另外,用于奶制品的餐具必须和用于肉制品的餐具分开使用。鱼类、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类或者同奶制品同时食用。分别用于奶制品和肉类的餐具应当分开使用、清洗和存放。 安息日当天是不允许烹饪的,只能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炖。通常这样的食品是Cholent(头天做好的菜)或Kugel(类似面条)。按犹太教义,犹太人不吃猪肉和海蛰,不能把肉和奶制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杀动物,并严禁吃血、吃猪肉、无鳞的鱼类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以色列人不吃猪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须有犹太教牧师在场之下宰杀出来的牛,且被宰杀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况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们还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时烹任,也不可以两者同食。没有鱼鳞的鱼类,亦在禁吃之列。
犹太教的饮食禁忌很多。关于血,《旧约·利未记》中说,耶和华告诫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吃甚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
4光说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光说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错,你必须思路清晰地说出犯错的原因,然后跟对方讨论、沟通。如果省掉这一点,只想用一句“对不起”来打发过去,你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为了一件事,你该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来,除非对方彻底了解,否则寸步不让——这也可以说是彼此尊重。
5参观犹太教圣地和教堂时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礼节,可是如果参拜圣地,礼节就不能不守,而且严格得很。要进入犹太教的圣地或教堂,男性必须顶着一种叫做“哥巴”的帽子。进入回教教堂的时候,必须脱鞋,赤足而入进入基督教教堂时,必须脱下帽子。参观这些地方,不能以游山玩水的态度处之,气氛应该是严肃的,绝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端,濒临浩瀚的印度洋,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社会和伊斯兰国家。同世界大部分地区一样,也门人把婚礼当作欢乐的庆典和重要的社交活动,但也门的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阿拉伯传统和特有的习惯。
男穿裙子女穿裤,是阿拉伯也门人服饰的一大特点。一年四季,男人中不分老幼均穿裙子。男子一般到15岁左右就要腰束一条宽皮带、佩带一把腰刀。从前,佩刀用于自卫,现在只为了装饰。即使开玩笑,也不能随便拨他人腰刀,这是他们很忌讳的事情。
也门民间待客讲究礼仪。北也门最大的部落哈希德人慷慨好客,每逢宾客来访,酋长都要带着全村的人列队夹道欢迎。人们敲起手鼓、吹着喇叭、唱着民歌,举起腰刀起舞。有时还鸣枪致敬。主人将客人请进客厅,客人要脱鞋席地而坐。客厅中央摆放着高高的水烟壶,吸管长10来米,大家轮流吸。一般探访要招待点心和糖果。如果主人宴请客人,则杀牛宰羊,最著名的菜肴是烤全羊,也有清蒸牛肉、羊肉串、羊油炒米饭等菜饭。饭后要为客人送上红茶、咖啡、奶茶、姜汤等饮料。
也门人最隆重的接待方式,是为客人熏檀香和喷香水。主人在客人进入客厅后点燃檀香木,然后放进铜制香笼内,之后,请客人站起来,解开外衣下面的纽扣,撩起衣服的下摆,把香笼放在腹部,认在衣摆下面用嘴吹口气后,于是香气四溢,烟雾钻进客人内衣,意思是让客人身上留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永远记住主人的友谊。在告别时主人拿出巴黎等地的名牌香水,为客人喷洒颈部、前胸及手,如果客人用手抹一下自已的脸,并说上一句“我感到荣幸”的话,主人格外高兴。
按照也门的商务习惯,即使约定时间,也往往不能按时会面。心理上要先有长时间等候、延期或取消的准备。商业文书是采用盖公司章与签名并行的行文方式,他们非常重视图章。这是比较独特的商业习惯,注意当地禁忌,在商谈或对话中不要以手指对方。
旅行时注意,携入的酒类饮料不能超过三瓶,但是经由沙特阿拉伯入境时,则不准携带。萨那市位于2400米的高地上,有心脏病的人最好注意。出入境注意,停留5天以上时,需要登记及出境签证。搭出租计程车时,尽可能在讨价还价后再乘坐,也门的计程车资,在中东地区算是最贵的。出差到也门,订房相当容易。不要喝生水,当地有矿泉水可饮用。
也门是国内资源缺乏的产油国,在阿拉伯各国当中是屈指可数的农业国家之一。据估计,到阿拉伯产油国家去谋生的人口约有130~150万人,他们汇回祖国的外汇对建设也门有相当大的帮助。生活物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再加上高额的进口税,国内运费,所以国内物价很高。在生意方面,由于阿拉伯语是公用语,政府官员很多也不懂英语,政府机构的投标标书等都是阿拉伯语,需有很好的翻译帮忙才行。
我国至阿拉伯也门水陆路邮件由北京封发,经香港转。航空邮件由北京封发,空运至孟买或卡拉奇转。电报由北京、上海经香港转。电话由北京经罗马转,也可由京、沪经香港转。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被世人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不丹王国,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千百年来,由于巍峨的群山隔断了与外界的交往,使得不丹淳朴的民风和生活习惯得以保存,以至于在许多外国人的眼中,不丹着实有些“怪”。
不丹族和尼泊尔族均属于喜玛拉亚山地民族,具有谦和温顺的民族性格,其风俗和礼仪与我国藏族相近,主要礼仪有:献哈达,磕头,馈赠,鞠躬以及敬酒敬茶。不丹农村民间不少地方女子的地位高于男子。按照不丹民俗,婚后男方必须入赘女方家,由女儿照顾父母,因此,女儿继承大部分财产。不丹有些村落,只要经丈夫同意,妻子甚至有同时再嫁他人的自由。
不丹人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喜吃酥油、糌粑、辣椒。不丹烹调异常辛辣,以辣椒为蔬菜,而非调料,任何菜肴均都加入大量干辣椒,喜欢生辣椒凉拌做沙拉。
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头,我看到不丹女子身穿齐脚踝的“基拉”裙;男子都宽衣肥袖,上身穿着名为“果”的传统长袍,挽着雪白整齐的袖口,下着齐膝裙和长筒袜。据当地人说,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里面的东西就不会掉出来。
男子的服装上既没有扣子,也没有兜,只靠一根宽腰带束紧衣服,因此形成了不丹男子“开阔的胸怀”,袖子里装不下的东西可以放在怀里。成年人将身上带的“零碎”都堆在怀里。学生上学不用背书包,所有文具和书本都揣在怀里,衣服鼓鼓囊囊的。
  不丹人的服装体现了他们崇尚悠闲的生活态度。当地朋友对我说,由于长期受佛教教义的熏陶,宽厚待人、与世无争的思想早已渗入当地人的生活中。锁和钥匙在不丹几乎已无用武之地,这是因为不丹的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人们外出很少锁门。
  与世无争的性格并不表明国民孱弱。不丹森林茂密,黑熊、雪豹等猛兽多,当地男子的怀中都少不了匕首。而且,上至国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个个都是射箭高手,一些不丹高级官员上班时甚至还随身佩带长剑。
不丹王国每年只允许6000名游客进入,而且每个游客在当地每天的消费在200美元左右。
不丹人对生殖器的崇拜让人难以置信,竟然可以和严肃的佛教信仰互相结合。生殖崇拜渗入到民间艺术和文化中,不管是在帕罗小镇,还是首府廷布,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有与生殖崇拜相关的器物。根据导游的解说,这种习俗正如我们中国人的门口挂着照妖镜和八卦镜,道理是一样的,含有驱邪避凶的功能。一些寺庙的大殿里,除了供奉佛像外,也摆放与生殖崇拜相关的器物。寺里的住持还特地以木制的生殖器轻轻敲击我们的头顶,据说这样能为我们带来好运,且含有祝福一路平安的意思。
不丹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相似,他们也吃饺子。但是不丹菜之辛辣比中国的川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丹人把辣椒当蔬菜,而不是调料。家家房顶上都晒满红辣椒。日常生活中,不丹人不仅吃任何菜都会加上大把干辣椒,而且还喜欢将不切碎的生辣椒凉拌,直接当沙拉吃。
在不丹,女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高于男子。按照不丹的民俗,婚后男方必须入赘女方家,成为女方大家庭中的一员。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生活的各项开支和家务劳动。由于儿子最终要“倒插门”,女儿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因此,女儿将理所当然地继承家里的大部分财产,儿子只能得一小部分。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阿富汗人执热情好客,且讲究礼仪,无论城市和农村,亲友、熟人相逢时,都要将右手按在脑前鞠躬,并说一句“愿真主保佑你。”晚辈见长辈、下级见上级尤其要行此礼,在有教养的人们之间,越来越多的人见面时行握手礼。
阿富汗人极为好客,客人无论穷富,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主人会给客人送上他力所能及的最好饮食,有时甚至为客人做烤全羊,饭后还要送上甜食与水果。
到阿富汗人家做客吃饭,也要注意以下禁忌:客人在某家做客不满三天又转到其他人家做客,主人会不高兴,认为自己受了轻视。男人见到不相识的妇女,不要主动与她谈话,阿富汗妇女不可以与陌生的男人讲话。
阿富汗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阿富汗人讲礼貌,遇客总是面含笑;
彬彬有礼很热情,慷慨大方又厚道;
居民多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为国教;
数字之中忌“十三”,“三十九”数也不妙;
反对左手递物品,知道这些很重要。
阿富汗人有个良好的礼貌习惯,他们对客人总是面带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微笑。阿富汗普什图人具有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的特点,富人往往自愿救济穷人,特别是逢年过节。平时见了外乡人,他们总是先请他到自己家里,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们路遇长辈、高贵的客人或熟人需行礼时,一般是不脱帽的。因为依照他们的礼俗,戴着帽子才是礼貌的表示。
阿富汗妇女地位低下,一般不得在公共场合露面;也不准站立向客人递物,过去多以下跪呈递,现代已改成了下蹲呈递。阿富汗的年青女人,在外出路遇他人时,总习惯以黑纱遮住脸,以表示对他人的礼貌。
黑色是阿富汗人喜爱的传统颜色。他们认为黑色是谦逊的色彩。黑色还象征着庄严和隆重。阿富汗帕坦族人对来宾有以刀或衣服做赠礼给客人送别的习俗。客人穿着部落首领的赠衣,或持有赠送的匕首,不但可以畅通无阻,还会受到特殊的保护。
阿富汗人的一般礼节礼仪有三种形式:与陌生人相见时,一般惯行握手礼;与相互熟悉的人相见时,一般惯以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并说“真主保佑”,然后再拥抱两次;与特别亲密的朋友相见时;一般要亲吻或碰额两次
伊斯兰教为阿富汗的国教。阿富汗人忌讳有人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的说话。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举止。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为肮脏和下贱之手。所以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也是令人不能接受的。他们对“13”、“39”数有所忌讳。认为这些数字有消极的含义。
阿富汗伊斯兰教严格禁酒。所以他们的国民是不饮酒的。他们禁食猪肉和一切怪形食物。如:螃蟹、虾、海鱼等;他们还忌讳使用猪制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
阿富汗人饮食习惯与印度人近似,他们喜欢素食,也吃肉食。他们有以茶待客的习俗。往往一敬就是三杯茶。第一杯为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谊,第三杯是礼节性的。他们有饭前饭后洗手的习惯。一般他们总是请客人先洗,然后主人再洗。他们用餐不使用筷子,除在正式社交场合吃西餐时使用刀叉之外,平时总习惯以手抓食取饭。他们对中餐极为欣赏。认为中餐称得起为世界上最美的佳肴。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土库曼斯坦
宗教和宗教信仰
绝大多数土库曼人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信徒,严格地遵循伊斯兰教义。此外,古代突厥人的萨满教和拜火教也对土库曼人的宗教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强迫生病的孩子跳过火堆,向病人的头部洒灰烬等,这些仪式并非伊斯兰教的特征。伊斯兰文化在土库曼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库曼人很尊敬伊斯兰教的圣者。
习俗与禁忌
按土库曼人习惯,在饭桌上吃饭的客人只要不起话头,主人就不会向客人提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让尊敬的客人吃饱饭后,由客人先谈话,这是一种礼貌。在交谈中,土库曼人从来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在谈论问题时不大吵大嚷,认为吵闹是不体面的行为。在土库曼人家里,在最明显的位置上,往往摆放着被咬掉几口的面饼,这一古老风俗意在缅怀那些出征而未能返家的亲人们。
在孩子出生、剃下第一束胎发、孩子命名、子女结婚等重要日子,土库曼人往往要聚在一起以示庆祝。婚礼对土库曼家庭来说是最大的盛事。按传统男方的父母要携带礼品去女方家拜访,如果双方父母都比较满意,就要把礼品留下来并开始商量婚期。土库曼人认为在星期二和星期三举行婚礼不吉利,所以婚礼往往定在周末。婚礼前五天亲戚们就要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操办。婚礼当天要杀牛宰羊款待来宾。新娘离开娘家时人们向新娘的头上抛洒糖果、硬币和小礼品,新娘戴着银制的额饰和头饰,披上白底红纹的盖头,一直到婚礼结束才能摘掉。婚礼往往由毛拉主持,有时还举行赛马等活动。时下的年轻人结婚往往用鲜花和彩带装饰的车队载着亲朋好友在城里兜风以示庆祝。
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用以消暑。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人多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部分属十叶派。他们忌讳指点着人说话,认为这是对人的一种污辱。他们忌讳用左手递送东西或食物,认为使用左手是对人的不敬。他们忌讳用脚踩食盐或其他食物,也不得骑马穿过羊群及接近主人的羊圈或用脚踢羊,否则便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他们忌讳交谈时脱帽,认为戴着帽子才为礼貌的表示。他们禁食猪肉,忌食狗肉、骡肉、驴肉及一切自死的动物肉和血液,还忌讳谈论猪和使用猪制品。
礼仪:塔吉克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塔吉克人重宗教,“斯坦”原属国称号;
  女子发辫喜细多,还爱头戴小花帽;
  礼节民族有传统,热情诚恳讲礼貌;
  绿色大多都偏爱,黑色见了为不妙,
  左手服务受厌弃,这点勿必要知道。
塔吉克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多以握手为礼。他们与宾朋好友相见,一般男子行礼时,右手要置于胸前并鞠躬,女则双手扪胸躬身为礼。塔吉克人十分重视礼节,对老人更是倍加尊重。幼辈见长者要问安,亲友相遇时要握手、抚须,即使遇到不相识的人也要问候,将双手拇指并在一起道一声好。塔吉妇女穿戴和装饰比较讲究。不论年幼、年长都喜欢戴十分别致的用白布或花布做成的圆顶绣花小帽,外出时帽子上还要披一块大方头巾,一般都是白色的,新嫁娘为红色的,小女孩多为黄色的,并爱佩戴各种银珠玉饰。塔吉克人特殊崇拜鹰,认为鹰象征着勇敢和英雄。他们崇尚白色,认为白色纯正洁净;塔吉克人还喜欢绿色,认为绿色象征着幸福和美好。塔吉克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多以握手为礼。他们与宾朋好友相见,一般男子行礼时,右手要置于胸前并鞠躬,女则双手扪胸躬身为礼。塔吉克人进餐时注重传统的礼仪和习惯,坐次有上下之分,长辈和客人坐上座,其他人围坐一圈,中间铺饭单(类似桌布,因不用桌椅,铺在毡子或地毯上)。端茶递饭按坐次先后,进餐时很少说笑。如有远方贵客来临,家有羊者即宰羊招待。宰羊待客时,主人将羊牵至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客人表示满意,即行宰杀。进餐时,主人首先向最尊贵的客人呈上羊头,客人割一块肉吃,再把羊头双手送还主人,主人又将一块夹羊尾巴油的羊肝请客人吃。然后主人拿起割肉刀,刀柄向外,请一位客人分肉,此时客人往往互相推让,或同请主人分肉。食毕,大家按伊斯兰教的传统,同时举起双手做“都瓦”(祈祷)。待主人收拾残肴,取走饭单后,大家才能起身,否则,将被视为不尊重主人。
饮食: 塔吉克人饮食的内容和制作方法反映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牧区的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为主。农区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早餐一般为吃馕、喝奶茶,午餐吃面条,晚餐多以肉食为主。最佳民族食物:抓饭、烤包子、焖肉、牛肉汤。喜好砖茶、绿茶、红茶。喝茶时一般搭配一些干果、甜食等。 塔吉克人进餐时注重传统的礼仪和习惯,坐次有上下之分,长辈和客人坐上座,其他人围坐一圈,中间铺饭单(类似桌布,因不用桌椅,铺在毡子或地毯上)。端茶递饭按坐次先后,进餐时很少说笑。如有远方贵客来临,家有羊者即宰羊招待。宰羊待客时,主人将羊牵至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客人表示满意,即行宰杀。进餐时,主人首先向最尊贵的客人呈上羊头,客人割一块肉吃,再把羊头双手送还主人,主人又将一块夹羊尾巴油的羊肝请客人吃。然后主人拿起割肉刀,刀柄向外,请一位客人分肉,此时客人往往互相推让,或同请主人分肉。食毕,大家按伊斯兰教的传统,同时举起双手做“都瓦”(祈祷)。待主人收拾残肴,取走饭单后,大家才能起身,否则,将被视为不尊重主人。塔吉克人信仰伊斯兰教,肉食以羊、牛、骆驼为主,忌食猪、马、驴、狗、熊等动物,禽类食用鸡、鸭、鹅等,忌食乌鸦和猛禽,并忌食所有动物的血。凡可食动物,宰杀时必须祈祷,未经宰杀而死的动物,一般成年男子不食其肉,但妇女和儿童可食。塔吉克人不忌烟、酒,但禁忌酒后做违反教规的事。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族人信奉伊斯兰教,属其中的逊尼派。塔吉克、哈萨克、吉尔吉斯、阿塞拜疆、鞑靼、维吾尔族人等也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占人口总数90%以上,属政教分离的穆斯林国家。
除逊尼派以外,乌还有什叶派、苏菲派、瓦哈比派等15个宗教派别和非传统教派。乌穆斯林、礼拜场和宗教学校的数量在中亚五国中居首位,正式登记的清真寺有2000座。乌兹别克人的伊斯兰信仰在中亚穆斯林人口中素有正统和保守的名声,而费尔干纳地区、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又一直是中亚的宗教中心,所以乌兹别克斯坦被认为是中亚的伊斯兰教中心。
在乌的朝鲜族人多信奉佛教和基督教,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乌现有东正教教堂近30座,基督教教堂40多座。
乌兹别克人信仰伊斯兰教,多食牛、羊、马肉和奶制品。喜欢吃抓饭、烤肉串。日常饮食离不开馕(一种烤制的发面饼)和茶,吃馕时把它分成数块,馕心不能向下放。有时用切碎的熟肉和葱头、酸奶加以搅拌,再加肉汁、胡椒调味,是本民族风味食品。各种烤肉串、烤包子等传统小吃在街头几乎随处可见。乌兹别克的手抓饭是用肉汤、大米、胡萝卜、葡萄干及当地特有的一种豆子精心闷制2、3小时而成,再拌上羊尾油和切成小块的熟肉,撒上切碎的绿色时蔬,营养丰富,色香味美,别具风味。乌兹别克人对手抓饭情有独钟,是过节、待客时最重要的民族食品,每个家庭都有专做抓饭的厚重铁锅。在婚丧嫁娶、婴儿出生或举行其它庆祝活动时,所有参加活动的男士都要在早上五点左右、太阳升起前到主人家里或聚会地点去吃手抓饭,而这项仪式一般却不允许女人参加。在宴请尊贵的客人时,手抓饭更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佳肴,通常要等到最后一道菜上完,才端上饭桌。
乌兹别克的主要传统节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乌兹别克自己的农历新年(纳弗鲁斯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乌兹别克人的一个盛大的传统宗教节日。斋月的起止日期是按照古兰经制定的规则、由伊斯兰教学者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每年确定一次。一般下一年度的斋月要比今年的提前10天左右。斋月期间,太阳升起后到落山以前不能进食。斋月过后的3天为开斋节,在这三天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各种美味佳肴。古尔邦节是在开斋节过后的第70天。在这一天一定要杀一头羊,还有不少虔诚的乌兹别克人在这一天到麦加朝圣。纳弗鲁斯节为每年的3月21日。&纳弗鲁斯&在乌兹别克语中是&春天&的意思,类似于中国的春节,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大节日。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举行宴请,到广场和公园游玩。人们还在户外挖坑埋锅,做抓饭和民族传统饮食,分给邻居和亲朋好友。过节时还要喝一种加油和糖的麦芽粥。各种庆祝活动可以持续一个月左右。
乌兹别克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刺绣精美的小帽和五颜六色的长袍。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一般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一顶手工制作的小帽和一件精心缝制的棉袍通常是乌兹别克人送给重要来宾的贵重礼物。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人性格开朗,在消费上注重饮食和衣着,如有积蓄,农民一般购买牲畜,而城市居民大多购屋置地。或购金银来保值。吉尔吉斯民族热情好客,节日作客、应邀赴宴是生活中的常事。这种场合应携带鲜花和礼品。送花应送单数,忌送双数。
1、送花。吉尔吉斯民族热情好客,节日作客、应邀赴宴或祝贺节日是生活中的常事。这种场合应携带鲜花和礼品,送花要送单数,切忌送双数。
2、宴请。按当地穆斯林习惯,宴请时先上茶,再上肥羊尾和羊杂,然后上汤,最后上羊肉。吃羊肉颇有讲究:羊身上12个部位各有各的名称。主人按客人身份、资历和年龄分给不同部位的羊肉。最尊贵的客人分给带一支耳朵的羊头,另一只耳朵则在饭前给孩子们吃,意在使他们听话。尊贵的客人也可把羊头上的耳朵分给大家吃。眼睛挖给妇女吃,为使他们看到最美的东西。割下舌头给女孩子吃,为使她们说话动听。此宴请风俗也因地而异。如在奥什宴请时不上羊头,在伊塞克湖州羊头给最年轻的小伙子吃,在纳伦州给德高望重的长者吃。
3、关于小孩。婴儿出生后40天不许见生人,满40天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宰羊待客。婴儿全身洗净后隆重放入摇篮,称之为“入摇篮仪式”。小孩刚学会走路要举行“绳子仪式”:父母回避,由祖父母主持,叫来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来参加。先把小主人的双腿用绳子捆住,然后众孩子们从20米处跑来解开绳子,小孩儿开始迈步走路。举行这种孩子走路的仪式也要宰羊请客。
4、关于抢婚。吉民间婚俗极为复杂。先是亲戚聚会,由家族长者确定女方。之后男方小伙把姑娘抢到家里住2-3天,女方家属到男方家中抱怨一通,宰羊杀牲,吃喝一场。然后男方到女方家,这时女方家庭要表示生气,不让进门以表示尊严。女方家庭问女孩子是否愿意,如愿意,双方定下婚期,男方拿出定金,女方家庭收下,从此开始准备丰厚的嫁妆。整个过程通常要延续1-2年,直到举行婚礼。
吉尔吉斯人通常很少和与俄罗斯人通婚,现在更少,过去苏联时期有过。俄罗斯姑娘嫁到吉尔吉斯人家中,不一定信伊斯兰教,但必须放弃原来的宗教信仰。
5、关于葬礼。人在弥留之际,请来伊斯兰教阿訇念古兰经,同时往垂死者嘴里放盐水40勺(吉尔吉斯人认为40是吉利的数字)。人一死,马上放平手脚,捆上腿和手指,合闭上嘴。屋里长明灯40天不息,尸体素裹白布。吊唁死者时,女人忌带首饰,不许穿黑色衣服(其它什么颜色都可以);男人不能光头,必须戴帽。男人进吊唁帐篷稍呆片刻即刻出来,女人要坐5分钟再出来。在吉实行土葬。死者身裹40米长白布,内外衣均用白棉布缝制。放尸体入墓时,尸体呈坐状,面向日出太阳。举行葬礼必宰马待客。人死后,3天一小祭,7天一中祭,40天一大祭,365天周年祭。
6.餐饮礼仪。吉尔吉斯斯坦人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中亚国家人民的饮食习惯大体相似。吉尔吉斯斯坦人所吃的主食,一般以面食为主,大米为辅。他们最爱吃的食物,有烤面饼和手抓饭。
在肉类方面,吉尔吉斯斯坦人比较爱吃羊肉、牛肉和鸡肉。其中的“代表作”,有烤全羊、手抓肉、烧牛肉,等等。他们爱吃的蔬菜,则主要有西红柿、黄瓜、土豆、胡萝卜和卷心菜。就一般而论,他们的口味比较重,不忌油腻,并且爱吃辛辣之物。在用餐时,他们通常用右手取食。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饮料,有奶茶、酸奶、马奶,等等。用砖茶加奶烹煮而成的奶茶,最受其欢迎。
吉尔吉斯斯坦的穆斯林忌食猪肉,忌食自死之物、动物的血和未诵安拉之名宰杀之物,忌饮酒。其他的人,一般不吃狗肉、驴肉、螺肉、海参、海蜇和乌贼。
7.习俗禁忌。吉尔吉斯斯坦人非常爱马,并且将其视为吉祥的象征。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别克人,则对狼极为崇拜。他们将狼视为神的化身,并且将它当作本民族的标志,而把自己看成狼的“善男信女”。成年的乌兹别克人往往怀揣狼牙、狼爪和狼尾,并且将其作为礼品赠送与人。
对于绿色,吉尔吉斯斯坦人非常偏爱。他们认为,绿色乃是生命之色,并且象征着美好和吉祥。他们忌讳的色彩是黑色,其原因在于,黑色被视为死亡的化身。
在公共场所中,吉尔吉斯斯坦人十分讲究举止行为必须文明大方。在他们看来,在众人面前剔牙、挖鼻孔、吐痰或是掏耳朵,都是令人作呕的不雅之举。
吉尔吉斯斯坦人还主张递接物品或与人握手时,仅能使用右手。若是用左手去做这些事,必定会令其大为不满。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哈萨克斯坦
(1)仪态礼仪哈萨克人有“以右为上”的民族传统观念,出门进门皆要先迈右腿。他们也不喜欢见到有人用脚踢羊或踢其它动物以及用脚踏食盐等。他们与人谈话一般不脱帽。
(2)相见礼仪哈萨克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多行握手礼。面见尊长和宾客,则右手按胸,躬身施礼。哈萨克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家为婴儿命名时还有一个习俗,他们请来教职员在婴儿旁念:艾扎尼,在念的过程中只要婴儿发出声音或露出微笑便立即停止,这时的某个词就成了婴儿的名字。
(3)喜丧礼仪哈萨克人的传统婚事包括说媒求亲,订婚,商定彩礼和正式结婚等程序。当地牧民有种习俗,每当举行赛马游戏时,男青年如果对某个姑娘有意,就策马紧追。哈萨克民间节日有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等。节日中要信用稻米,燕麦,羊肉和奶酪等制成的饭,青年男女还举行摔跤等娱乐活动。
(4)商务礼仪长期以来,哈萨克以原料生产为主,重点发展煤炭,采矿和农牧业。与哈萨克商人进行商务往来,必须了解他们的文化历史和习俗,他们很尊重和欣赏那些对他们的礼俗了解的人。在向他们推销中国商品时,一定要注意价廉物美。当地商人讲究经商的灵活性,无论你的开盘报价多么低,他们也不会轻易就接受你第一次所报的价格,所以在商务谈判时对此应有准备,留有必要的余地。
(5)主要禁忌哈萨克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人则信仰东正教,此外还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佛教。伊斯兰教徒做礼拜时忌讳别人从面前通过,他们禁食猪肉,并禁用猪皮制品。
哈萨克人的传统食品是羊肉、羊奶及其制品,最流行的菜肴是手抓羊肉。哈萨克语把手抓羊肉叫“别什巴尔马克”,意思是“五指”,即用手来抓着吃。
在哈萨克斯坦作客时,客人见到主人,要先问:“牲畜平安?”,然后再问:“全家安好?”。主客相见,男女要分开坐,最主要的客人坐左首,按地位或辈份依次而坐。主人在最右首。
如果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一定要宰羊招待。哈萨克是很讲礼仪和面子的民族。主人在宰羊之前,先要把羊牵给客人看并客气地说些:“羊虽然不太肥,略表心意,敬请赏光”等客气话。在宴席上吃羊肉有一定规矩。主人与客人要先吃羊肝夹羊尾巴油,再吃羊肉。羊头被视为最好的部分,一般劈为两半,放在盘子的最上面,用来招待最高贵的客人。接下去是吃不带骨的羊肉,最后吃带骨的羊肉和羊肉汤。
在吃羊肉的过程中,客人要从盘中取些肉请主妇吃,以示尊敬和感谢,否则就被认为是失礼。吃完之后,主人要客气地说:“菜不多,吃得不好,请原谅”等一类的话。客人要举起双手,从两颊往下摸,直到胸前为止,并说:“愿真主保佑饮食丰盛”。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东帝汶,全称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等。西部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东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最高峰塔塔迈劳山的拉玛劳峰海拔2495米。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侯,其它地区为热带雨林气侯。年平均气温26℃。12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4月至11月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次登临帝汶岛,逐渐建立起殖民统治。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并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名义上改为葡海外省。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1976印尼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27个省。2002年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诞生。
东帝汶人口97.6万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其中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德顿(TETUM)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印尼语和英语为工作语言,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约91.4%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1.7%信奉伊斯兰教,0.3%信奉印度教,0.1%信奉佛教。东帝汶天主教现有帝力和包考两个教区,帝力教区主教里卡多(RICARDO),包考教区主教纳西门托(NASCIMENTO)。
东帝汶地处热带,自然条件较好,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在帝汶海域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估计在10万桶以上。东帝汶经济落后,农业为经济主要成分,农业人口占东帝汶人口的90%。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檀香木、椰子等,主要供出口。咖啡、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东帝汶境内多山、湖、泉、海滩,具有一定旅游潜力,但交通不便,许多公路只能在旱季通车。旅游资源尚待开发。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孟加拉国属亚热带雨林气候,湿热多雨,棉布衣服很受欢迎。孟加拉国妇女传统服装是纱丽。在农村不论婚否,妇女都穿纱丽,在城里已婚妇子穿纱丽,示婚姑娘则多穿衣裤。孟加拉国的男子上班通常只穿一件衬衣和长裤,有时会见客人则穿轻便套装。在正式社交场合穿着较为讲究,多是西装革履。
孟加拉国人认为左手是脏的。所以,用右手吃饭,递接物品也必须用右手。孟加拉国人向左摇手表示赞同,点头则表示不同意。翘拇指这个手势在孟加拉国是令人讨厌的。他们也不愿意另人折打自己的后背。他们喜欢微笑,微笑是友好的表示,遇到什么难办的事,顺带笑容就右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你被介绍给一位男子,应该和他握手,并且说一名&祝你平安&。如果把你介绍给一位女士,你千万不要伸出你的手,因为男人一般不与妇人握手,而应该点头致意。孟加拉国一些印度血统的人与客人盯见时,习惯施双手合十礼,双手合并在胸至额之间,稍低头以未问候或致致敬。客人也应该双手合十还礼,表示相互尊重。与孟加拉国人交谈时,要称先生、夫人或小姐。当地的穆斯林,一般情况下互相称呼时只用本名,而省略名的第一节和姓。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饭时,切不可把食物从一个人的盘子中转移到另一个人的盘子中,即便是夫妇也不行,因为已在别人盘子中的东西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孟加拉国大部分从信奉伊斯兰教,根据穆斯林的习惯,求婚大多由男方先提出,经女方同意才成。然后要经过订婚仪式、&萨杰格&仪式等,婚事才告完成。一个穆斯林病人断气时,大家一起动手整理尸体。死者的沐浴工作由男子承担,连洗三次,再把尸体用白布裹起,尔后人们为死者育经祈祷。
孟加拉国工商界人士多会英语,如果你会英语将很方便,否则对方可能会认为你缺乏教育而瞧不起你。与孟加拉国商从初次见面,一般要交换名片,交换名片时应右手接送。在谈判时,孟加拉国商人若含糊地回答你的建议谨问题,通常韵味着不同意,孟加拉国人都回避直接用&不&字作回答。在商务约会时要按时到达,在会谈时,对方会给你糖、奶茶,对此不宜拒绝。
孟加拉国的车子,同英国一样是靠左边行驶。街道上挤满了机动车、人力车、手推车、牲畜和行人。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品最密集的国家,当地人已习惯了拥护的生活方式。所以,你想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乘船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孟加拉国的出租车通常是黑色、黄色两种,出租车不用计程表,所以车前应该先讲好价钱。当地有不少人力车,价格便宜,浏览观光城镇十分便利。在孟加拉国,小费的作用与其他一些国家有所不同,付小费不是为了酬劳别人,而是为了方便自己办事情。一般旅馆、饭店需付15%的小费,乘出租车不需付小遇。
孟加拉国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他们恪守禁酒的教规,不饮酒,也禁食猪肉,还忌讳谈论有关猪的话题。孟加拉国人不喜欢别人给他们拍照,特别是老年人。他们不喜欢13,认为这是个消极的数字。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系内陆国家,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老挝500多万人口中,有60多个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60%以上)、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因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通用老挝语。居民多信奉佛教。首都为万象。日,中老建交。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老挝属于亚洲最落后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每年稻米或其他作物只能收成一次。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自然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盐、煤等矿藏。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水利资源丰富。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畜牧业是老挝传统产业。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杂粮,经济作物有橡胶、咖啡、虫胶、棉花。
礼节与禁忌
老挝以佛教为主要宗教,佛教的影响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流行的风俗礼仪多与佛教有关。老挝人善良朴实,待人客气,彬彬有礼,无论在什么场合同老挝人相遇,即使互不相识,对方总是抱以微笑,亲切地说一声“沙拜迪”(您好)。许多老挝人还要行传统的合十礼表示问候,鞠躬弯腰,双手合十。在老挝,行合十礼是相互表示敬意和问候的礼节。
在老挝人家中做客,要注意遵守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老挝人忌讳摸头顶,也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在老挝,有些山或树被视为神山或神树,不可轻易进入这种山或用手触摸这种树。老挝的民间传统节日大多与佛教有关系,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老挝民间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行拴线祝福礼时,主人会将一缕用香水浸泡过的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先栓左手腕,后栓右手腕。拴毕,双手合十,举到胸前,并说“愿您长寿、健康、幸福”。客人过3天后可解开栓线。
老挝气候炎热潮湿,衣着具有明显的热带风格,男人的服装比较简单。有些老听族部落的妇女穿蓝色裙子和短上衣,腿上裹一条罩布;还有一些妇女则喜欢穿条纹布做的衣裙。
老挝人喜欢以传统饭菜招待客人,以辛辣和酸味食品为主。著名的饭菜有糯米饭、竹筒饭、腌鱼、“考本”、“拉”菜、酸笋、青苔、干牛皮、拌木瓜等。有些食品初次食用可能不习惯,如果能入乡随俗地多少品尝一些,或夸奖味道不错,主人会感到格外高兴和亲切。老挝人吃饭时,习惯将鸡头或鱼头让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应高兴地接受,并向主人致以谢意。
和老挝人交往,可以选择工艺品,香烟作为礼品。如果给他们的孩子选一些小玩具或糖果,他们会非常感激。而接受老挝人礼物时,要用双手。
在今天的老挝社交场所,也流行握手礼,尤其是同外国客人交往多行握手礼。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一、国名渊源
尼泊尔王国简称“尼泊尔”。
尼泊尔国外由来的传说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有说是为纪念古代一圣人而得名的。古代曾有一个名叫“尼”的大圣人,扑灭了一场大火,防止了当地森林的毁灭。为纪念“尼”对国家的“救护”,故名为“尼泊尔”。“救护”即为“泊尔”之意。也有的说,在尼泊尔语里,“尼”的意思是“中间的”,“泊”的意思是“国家”,“尼泊”的意思就是“中间的国家”。因其地处印度和中国两国的中间,所以就被称为“尼泊尔”。还有的说,在藏语里,“尼”为“家”,“泊尔”为“羊毛”的意思。因其盛产羊毛织品,所以被和为“羊毛之家”,即“尼泊尔”。18世纪中叶,以廓尔喀地区为发祥地的廓尔喀王朝强盛起来,并于1768年统一了整个尼泊尔,因此廓尔喀就成了当时的尼泊尔的国名。
二、地理位置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面和我国西藏毗邻,东界锡金、东南、南、西皆与印度接壤。
三、主要概况
尼泊尔全国面积14.7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750万(1987年)。主要为尼泊尔人及比哈尔人,其次还有印度斯坦人和尼瓦尔人等。
尼泊尔全国分14个大区,大区以下设发展县、乡(镇)。首都加德满都。货币为“尼泊尔卢比”。国语是尼泊尔语,它通用英语。
四、社交习俗
尼泊尔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尼泊尔人重礼仪,礼节多种分等级;
大多信奉印度教,伸舌迎客表敬意;
热情礼貌心诚实,为人谦逊好客气;
崇拜黄牛为“圣明”,保护国兽入法律;
“同意”头语用“摇头”,“点头”表示“不同意”。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尼泊尔人迎宾方式既独特又隆重。贵宾到来时,从机场到宾馆,一路搭起道道拱门,拱门两侧各置一个金光灿灿的黄铜罐,上面插满鲜花。宾馆内,到处点着古香古色的酥油灯。他们还有以童女迎宾的特有习俗。视童女为圣洁的象征,无论是国王出记还是迎送外宾,在机场上,总要安排5位童女敬献鲜花,以示吉祥。他们在贵宾临门时,一般都要举行点酥油灯的仪式。主持欢迎仪式者,在客人抵达之后,要亲自点燃油灯,以此象征着“温暖”、“光明”和“友情”。他们在秋、冬季节迎宾时,往往要燃起篝火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主人还要演唱民间歌舞,以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敬意。他们宴请宾客时,按传统礼节要在宴席上点燃许多红烛。认为这样可以使宾主之间更加亲切,是一种增加友谊的真诚表示。尼泊尔廓尔喀族人不论男子都喜欢戴鲜花。通常男子把鲜花戴在帽子或身上,而女人戴在头上。每逢节日,人们也以鲜花为赠品送给客人,以表示相互间的祝福。
尼泊尔人向客人、朋友或长辈递送东西时,都要用双手奉上,如双手递送不便时,则要用左手指尖抵住右臂。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惯于用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他们在与客人的交往中,有赠送礼物的习惯。他们在与朋友见面之时,总愿意送一顶尼泊尔小帽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与朋友告别之时,总习惯把一种手工精制的鞋送给上路的朋友,以表示祝愿朋友前程似锦。他们对黄牛极为崇拜,并尊黄牛为“国兽”。他们还视黄牛为“神牛”;视黄牛的两角为“两座圣山”;视黄牛的眼睛为“日月神”;视黄牛的奶为“圣海”;视黄牛的尿为“圣河”;视黄牛的屎为“吉祥之物”。他们在生活中离不开黄牛屎,平时要经常用黄牛屎来擦洗锅、盆及各种餐具等,以此来祈求和保障家庭的人口平安。他们对狗有着一种很深的感情。认为狗是最忠实、最可靠的吉祥动物。并视狗为勇敢、神圣的象征。他们对乌鸦颇为喜欢和爱戴。他们认为乌鸦具有为人类奉献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都视乌雅为吉祥之鸟,并对乌鸦备加爱护。他们格外喜爱杜鹃花。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拉丽格拉斯”,并把杜鹃花视为美好的幸福之花,看成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尊杜鹃花为国花,并将其形象地绘制在自己的国徽上。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一、国名渊源
尼泊尔王国简称“尼泊尔”。
尼泊尔国外由来的传说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有说是为纪念古代一圣人而得名的。古代曾有一个名叫“尼”的大圣人,扑灭了一场大火,防止了当地森林的毁灭。为纪念“尼”对国家的“救护”,故名为“尼泊尔”。“救护”即为“泊尔”之意。也有的说,在尼泊尔语里,“尼”的意思是“中间的”,“泊”的意思是“国家”,“尼泊”的意思就是“中间的国家”。因其地处印度和中国两国的中间,所以就被称为“尼泊尔”。还有的说,在藏语里,“尼”为“家”,“泊尔”为“羊毛”的意思。因其盛产羊毛织品,所以被和为“羊毛之家”,即“尼泊尔”。18世纪中叶,以廓尔喀地区为发祥地的廓尔喀王朝强盛起来,并于1768年统一了整个尼泊尔,因此廓尔喀就成了当时的尼泊尔的国名。
二、地理位置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面和我国西藏毗邻,东界锡金、东南、南、西皆与印度接壤。
三、主要概况
尼泊尔全国面积14.7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750万(1987年)。主要为尼泊尔人及比哈尔人,其次还有印度斯坦人和尼瓦尔人等。
尼泊尔全国分14个大区,大区以下设发展县、乡(镇)。首都加德满都。货币为“尼泊尔卢比”。国语是尼泊尔语,它通用英语。
四、社交习俗
尼泊尔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尼泊尔人重礼仪,礼节多种分等级;
大多信奉印度教,伸舌迎客表敬意;
热情礼貌心诚实,为人谦逊好客气;
崇拜黄牛为“圣明”,保护国兽入法律;
“同意”头语用“摇头”,“点头”表示“不同意”。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尼泊尔人迎宾方式既独特又隆重。贵宾到来时,从机场到宾馆,一路搭起道道拱门,拱门两侧各置一个金光灿灿的黄铜罐,上面插满鲜花。宾馆内,到处点着古香古色的酥油灯。他们还有以童女迎宾的特有习俗。视童女为圣洁的象征,无论是国王出记还是迎送外宾,在机场上,总要安排5位童女敬献鲜花,以示吉祥。他们在贵宾临门时,一般都要举行点酥油灯的仪式。主持欢迎仪式者,在客人抵达之后,要亲自点燃油灯,以此象征着“温暖”、“光明”和“友情”。他们在秋、冬季节迎宾时,往往要燃起篝火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主人还要演唱民间歌舞,以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敬意。他们宴请宾客时,按传统礼节要在宴席上点燃许多红烛。认为这样可以使宾主之间更加亲切,是一种增加友谊的真诚表示。尼泊尔廓尔喀族人不论男子都喜欢戴鲜花。通常男子把鲜花戴在帽子或身上,而女人戴在头上。每逢节日,人们也以鲜花为赠品送给客人,以表示相互间的祝福。
尼泊尔人向客人、朋友或长辈递送东西时,都要用双手奉上,如双手递送不便时,则要用左手指尖抵住右臂。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惯于用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他们在与客人的交往中,有赠送礼物的习惯。他们在与朋友见面之时,总愿意送一顶尼泊尔小帽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与朋友告别之时,总习惯把一种手工精制的鞋送给上路的朋友,以表示祝愿朋友前程似锦。他们对黄牛极为崇拜,并尊黄牛为“国兽”。他们还视黄牛为“神牛”;视黄牛的两角为“两座圣山”;视黄牛的眼睛为“日月神”;视黄牛的奶为“圣海”;视黄牛的尿为“圣河”;视黄牛的屎为“吉祥之物”。他们在生活中离不开黄牛屎,平时要经常用黄牛屎来擦洗锅、盆及各种餐具等,以此来祈求和保障家庭的人口平安。他们对狗有着一种很深的感情。认为狗是最忠实、最可靠的吉祥动物。并视狗为勇敢、神圣的象征。他们对乌鸦颇为喜欢和爱戴。他们认为乌鸦具有为人类奉献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都视乌雅为吉祥之鸟,并对乌鸦备加爱护。他们格外喜爱杜鹃花。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拉丽格拉斯”,并把杜鹃花视为美好的幸福之花,看成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尊杜鹃花为国花,并将其形象地绘制在自己的国徽上。
(Magic Odom)
UID 2131812
积分 24071
阅读权限 80
马尔代夫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潮湿,一般的居民住宅均就地取材,用椰树树干做柱,用树皮、树叶编织成席子作为房顶,用珊瑚碎石砌墙。现在也有用砖、瓦和珊瑚石建造的房屋,这种房屋显得坚固、美观。
马尔代夫人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红薯、山芋等,副食主要有牛、羊、 鸡、鱼(不吃无鳞鱼),其次还有蔬菜和肉类,有嚼槟榔的习惯。 
马尔代夫风俗服装休闲便服是常见的服装,最适宜的莫过于T-衬衫和棉质服装。对于那些容易晒黑或晒伤皮肤的人,宽阔边沿的大草帽及墨镜是必备之物。抵达马累或其他岛屿时,要记得这里是一个回教社会,行为举止及服装要保持端正。游客不适于在马尔代夫的沙滩穿比基尼或其他单薄的沙滩服装。这是有违当地的风俗民情。
此外,游客进入回教堂时要衣着端庄,衣服必须敝盖双手及双脚。女游客不可穿短袖或无袖衣服、短裤及短裙。走进回教堂前记得先脱鞋。
马尔代夫生活习惯
马尔代夫人讲礼貌、重礼节,他们相见时互相拉住对方的手问好。马尔代夫人纯朴、好客,朋友到家,主人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款待客人。马尔代夫人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有许多宗教习俗,如禁酒、禁食猪肉、每天祷告五次等。
马尔代夫人穿着较为简单,男子常穿白衬衣,公务人员在参加隆重仪式时穿西服。妇女服装色泽鲜艳,一般不戴面纱。这里的年轻女孩常穿西式短上衣。
马尔代夫人待人既温和又耐心,公民谈吐比较自然随便。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牙病,因为他们大都起床后跑到海滩上用海沙磨牙。
马尔代夫妇女社会地位较高,经常参加些集会或社会活动。但一般不主动与别人握手。稳健与温和是马尔代夫全社会共同推崇的秉性,故这里的民风显得格外纯朴。
马尔代夫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人们吃得最多的食品是鱼,特别是金枪鱼。居民以稻米为主食,羊肉以及玉米也是他们经常享用的食品。部分居民用餐不用筷子,也不用匙,而用右手拇指,中指和食指把食物搓成丸放进嘴中。
每年的伊斯兰教历的第3个月第12日为圣纪日,是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每年12月10日为法定的&渔民日&,举国同庆。 马尔代夫人的婚仪比较隆重,具有传统的伊斯兰风格,但丧仪较简单,死者用白布包裹。
首都马累是开放港口,在这里,外国商品可免征关税。马尔代夫外贸进口量很大,从食物到石油,几乎所有原材料都需进口,出口则主要是鱼和少量成衣等。
寺庙,沙滩,海水和阳光成了马尔代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从70年代起,马尔代夫实行对外开放,宣布外国人可免签证入境旅游。 岛上有的商品很便宜,如鱼类大都按条计价。在这里,付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能裸泳:因为马尔代夫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所以有时对着装会有一些要求。例如,男士在进清真寺时不能穿短裤,女士则不能穿膝盖以上的短裙和露着手臂的短袖上衣,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裸体,更不能裸泳,若要抓住,会被罚款的。在岛上旅游时可向居民请教有关风俗习惯等问题,但他们不喜欢凡事都寻根问底的人。在这里施舍是很普遍的现象,否则会不受欢迎和被人看不起。
注意事项:
1、马尔代夫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男女授受不亲,不要轻易与当地女性打招呼或拉手。
2、不能邀请马尔代夫本土人喝含有酒精的饮料。
3、勿在岛上喧哗、吵闹,切勿随地扔垃圾,以确保大自然环境的优美、宁静。
4、严禁私自在岛上钓鱼、采摘或践踏珊瑚;严禁在酒店房间内煮东西。违者罚款可达美金5000元。
5、浮潜前,建议买或租一次性水底相机(水下4米可用),可以拍到水底漂亮的热带鱼,岛上一次性水底相机售价17美元,而租一次是25美元的租金。
1、每天放在床头的小费不能省(1美元/每天),入住和离去时最好付给行李员小费(1美元)。
2、参加外出海钓等活动时的小费,不太好给(有时船上船员太多),视他们服务的情况和当时的环境而定。
3、用餐时的小费,如果餐厅加收了服务费(一般10%),你可以不给小费,当然,觉得服务生特别让你满意,也可以给小费(1美元/位)。
防晒提醒:
马尔代夫临近赤道,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日照强烈。温度徘徊在30℃,绝少低于25℃,大概每天都得与阳光、海水以及沙滩为伍,所以一定要涂上防晒油。宽阔边沿的大草帽及墨镜是必备之物,防晒霜一定要买防晒指数40以上的,而且涂防晒霜一定要注意涂得够厚、够匀,尤其是穿上游泳衣裤后与皮肤的边缘处。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文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