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枸杞子树第一年种植一亩能有多少果子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亩产值18万的蓝果子
亩产值18万的蓝果子
阅读(258)&&
系统分类:&&&&
个人分类:
云南高原上的蓝色小果
演绎出让人震撼的财富传奇
单价一斤120元
产值一亩超过18万
蓝色小果子
怎样在高原生根结果
《科技苑》为您揭秘
&18:30~19:00首播,11,13&14:13~14:43重播。CCTV7科技苑栏目倾情奉献
亩产值18万的蓝果子
演播室:在云南大理,有一种水果,长相并不出众,但价格不低,10月份一斤能卖到120元,一亩地产值超过18万元。这种果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果”。这到底是什么果?
(日&&大理古街&字幕)
2014年10月1日,在大理古街上,一场吃水果的比赛正在进行。
他们吃的就是这种120元一斤的水果。&&(小标题:蓝色的果子是什么果?)
记者被邀请客串了一次比赛主持。
记者汪振海:咱们就这么个规则,就是吃一分钟,一分钟看谁吃的多,谁就获胜,然后有小礼品。好不好?
游客:好。
记者:准备。开始。(讲规则。比赛。潘利军颁奖。)(快动作,音乐)
记者:是你们第一名吗?鼓掌。
举行这场比赛的就是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这些果子都是他种出来的,他举行比赛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水果。
潘利军说,其实许多人并不熟悉这种水果。记者在大理做了一次现场调查。
大理古城街采:
游客:是不是石头?肯定不是吃的。
游客:没吃过。
记者:你们从哪来的?
游客:我们从宁夏来。
游客:没有吃过。
游客:你老家什么地方?
游客:四川的。
对于许多外地游客来说,这种水果很少见。这些蓝色的小果子,让大家忍不住要尝一下。
游客:肉质有点像草莓。
游客:还有股香味。
游客:吃到嘴里,有点绵绵的,滑滑的,感觉还有点微甜。
这到底是什么果呢?调查中有人认识。
大理当地人:这是蓝莓。
大理当地人:这是蓝莓。
记者:你吃过吗?
大理当地人:吃过。
记者:你老家是什么地方?
大理当地人:我就是大理的。
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蓝莓也许比较陌生,可是在大理,很多人都认识蓝莓。因为这里八年前就开始种植蓝莓了。
苍山脚下、洱海旁边,风光旖旎。(展示风光)(大理古城&苍山&洱海&字幕)
潘利军的蓝莓种植园就在这里。硕果累累的果园,让来到这里的专家、客商非常震惊。
程明亮(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我看这片基地很壮观,很兴奋,很激动。
赵慧(云南省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主任):吃惊,不仅是惊喜,是吃惊。大吃一惊。&&&&
河南信阳客商:太震惊了。太震撼了。&&&&&
潘利军的种植园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来果园的这些人可都是行家。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到了10月份还有新鲜的蓝莓。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浙江杭州客商:我们过来看,主要是我们那边这个季节没有果了。
&&&&黑龙江蓝莓种植户:七月份就完事了。
&&&&北京蓝莓种植户:我们六七月份结束。
程明亮(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像贵州,八月份,八月中旬已经尾声了,没有了。&
在我国,蓝莓一般是在七月份集中上市,最晚不会超过八月份。然而在潘利军的种植园里,即便是到了10月份,还有蓝莓鲜果。(展示)&这个季节不仅在国内其它地方没有,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朱红芳(美国高丛蓝莓协会驻京代表):在这个时间段,在全世界还能采摘新鲜蓝莓的,我是第一次看到。
有这么晚熟的蓝莓,专家学者、经销商都感到震惊。(&上一标题止)
其实当初在云南种蓝莓的时候,能把蓝莓种活就让潘利军费尽了周折。
能有今天,潘利军整整摸索了8年。
最初潘利军是在东北种植蓝莓,而且形成了一定规模。他一直有个想法,能不能把最优质的蓝莓引种到南方?开拓南方市场。那鲜食蓝莓中,什么品种好呢?(小标题:北方的蓝莓怎么可以在南方种?)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要想做高端蓝莓或者优质蓝莓必须选择北高丛系列。
因为北高丛蓝莓是鲜食蓝莓里边品质最好的。潘利军最想把北高丛蓝莓引种到南方。
2006年的一次经历,让他把想法变成了行动。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云南,应该滇南、滇中,滇东北,滇西北,我基本都走遍了。
当潘利军登上大理的苍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高山杜鹃&云海&山峦&展示&音乐)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当年登上苍山时候就发现,这里有马缨花杜鹃,露珠杜鹃,还有大白花杜鹃。
看到这成片的高山杜鹃,让潘利军心情振奋,心想这下引种蓝莓有希望了。难道这高山杜鹃和蓝莓还有什么样关联?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高山杜鹃是杜鹃科杜鹃属,蓝莓属于杜鹃科越桔属,特别像,或者是一家人。
高山杜鹃和蓝莓同属一个科,是远房的亲戚。它们的秉性脾气就很相似。
潘利军:蓝莓属于杜鹃花科。杜鹃花科植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酸性土壤。我们在选择土壤,一定要选择有杜鹃花长的地方。
杜鹃花能正常生长的地方,一般来说,土壤是微酸性的。蓝莓正好也喜欢微酸性的土壤。
潘利军:我们普通的就用这种仪器就可以测。用它插到土壤里,很快就能看出它的pH值多少。它表现的数值,就能确定这个地方适合不适合种蓝莓了。
这里的土壤pH值在5.8-6.0之间,基本能满足蓝莓生长的需要。
这里的土壤种蓝莓没啥问题,可北高丛蓝莓原本生活在北方,在西南的大理能不能落户,潘利军还是有些顾虑。&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北高丛系列蓝莓品种对低温要求特别严。
&&&&教科书上说,北高丛蓝莓只有经过足够的低温时间,也就是说要满足一定的需冷量,它才能够花芽分化,结出果实。(需冷量,字幕)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大理这个地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一年四季如春。&&&(音乐)
大理四季如春的气候,对于人来说,是比较适宜的。但是对于北高丛蓝莓来说,这里没有足够的低温时间。
2006年,潘利军决定试着引种了一些,结果让他很受伤。(音效,音乐)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前期我们就引进了一部分品种,在引进过程中就发现,有些蓝莓在云南根本就生活不了。
&&&&水是苍山下来的山泉水,土是肥沃的沙壤土,酸度也正好,但还是出现了大量死亡。
难道大理真的就不能种植北高丛蓝莓了吗?
最后,潘利军没有放弃。就在成片死亡的蓝莓当中,他发现,有个别品种表现不一般。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我们看到有的能长好,而且能结果,我们心就一亮,有希望了。
在低温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有的北高丛蓝莓竟然开花结果了。看来在大理引种北高丛蓝莓真的有希望。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品种。潘利军干脆把丹东基地的60多个品种都引来试种,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有十几个品种表现不错。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你看这个品种。
记者汪振海:这个就不一样了。
潘利军:叶片特别亮,没有病斑。看,叶片特别厚实,就是它适应这个地方生长。这个品种适应这里生长,而且花芽分化也特别好,在这里就能看到。这就是花芽。
为什么在大理,需冷量不足,有的北高丛蓝莓还能正常开花结果?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潘利军:我们也和美国专家交流,他们认为制约蓝莓花芽分化,需冷量不是唯一条件。比方说,光照强度,昼夜温差,都能影响蓝莓的花芽分化。
大理地处高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也许就是这些综合因素,促成了一些北高丛蓝莓品种开花结果。其中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上一标题止)
(小标题&:高原蓝莓有什么与众不同?)
经过几年的引种,北高丛蓝莓终于在大理扎下了根。然而潘利军并没有停歇,他在引种的基础上,开始重点选育晚熟蓝莓品种,并且获得重大突破。蓝莓的收获期从8月份延长到11月份。(展示)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保证九月份十月份甚至十一月份能够吃到新鲜的蓝莓。
这个时间正好填补了蓝莓鲜果市场的空白。七月份蓝莓集中上市的时候,价格再高也就25-30元一斤。到了10月份,销售价格达到120元一斤。
&&&潘利军:准确地说,(这个季节)北半球唯一一处有蓝莓成熟的地方。
在10月份,这里的蓝莓可是独一份。这种蓝莓不仅晚熟,而且很好吃。
&&&&重庆游客:很甜。吃到嘴里,蛮润滑的,很舒服,很好吃。
&&&&程明亮(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汪记者,我给你这两颗,非常饱满。
记者汪振海:我尝尝。还有点香味。
程明亮:非常清香。绵,柔,香。综合分析的话,很难形容它这个味道。
这种蓝莓不仅味道独特,而且人们在吃的过程中发现,这的蓝莓和平原区的蓝莓相比,果皮要厚得多。对于营养来说,果皮越厚,价值越高。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果皮越厚,花青素含量越高。
近几年,蓝莓之所以风行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看重了蓝莓丰富的花青素。
&&&&程明亮(贵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花青素和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主要是它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这个功能。对脑部的疾病,对痴呆,对心血管疾病,对增加视力,保护肝细胞,这些都是肯定的。
蓝莓的花青素含量是目前水果当中最高的。英国皇家营养学会,把蓝莓称作果蔬中的第一号抗氧化剂。(第一号抗氧化剂&字幕)
&&&&程明亮:蓝莓有很多的美誉。世界水果之王。神奇果。黄金果。超级水果等等多种美名。
正是因为花青素的巨大价值,花青素的含量就成为衡量蓝莓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潘利军:这里蓝莓花青素含量是平原区花青素含量的4-5倍。&&&&&&
&&&&记者:是不是高原的问题?
&&&&潘利军:是,在高原。&&&&
高原的强紫外线对人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对于蓝莓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光照因素。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紫外线越强,果皮越厚。
花青素主要就在果皮里边,所以蓝莓的果皮越厚越受欢迎。
潘利军:你吃我一斤果,相当于吃别的地区4-5斤果。
北高丛蓝莓能够落户大理,而且晚熟、优质,市场供不应求,在业界引起轰动。
演播室:在潘利军的蓝莓种植园,让人震惊的还有一件,他的园子定植3年,亩产就能达到1800斤。可要是常规种植8年也未必有这个产量。
金秋十月,在我国乃至北半球,唯有大理还有新鲜的蓝莓。蓝色成了大理秋天里独特的色彩。(蓝色海洋展示)
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我们的记者禁不住也想采摘蓝莓。(小标题:蓝莓到底怎么摘?)
&&&&记者汪振海:在摘蓝莓之前,还有一个工序要做的。
(快动作)
记者:三个指头。
记者学着戴上胶套,采摘蓝莓。(快动作,音效)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停停停。汪老师。
&&&&记者汪振海:我干的正起劲呢。
潘利军:停。你这么干是不行的。如果你这么干就毁了。
让记者纳闷的是,这摘的好好的,怎么就毁了呢?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我先摘下看。这里有个秘密。我摘下你就知道了。你看怎么摘,我把蓝莓轻轻旋转一下。然后,你再看这蓝莓的屁股。你看,很小,很小。
记者一心想多摘点,可没那么讲究,就直接把果子拽下来了。伤口这么大,果汁都流了出来,很容易感染病菌,造成烂果。看来光图快还不行。还得按规矩来。
记者:尽量旋转,是挺好。&&&&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我看工人们都戴个套。这套有什么用途?
问题来了,摘蓝莓手指上为什么要戴套呢?
三个指头,为什么呢?
应该是卫生问题吧。
能百度下吗?
蓝莓上有层白霜,碰掉了容易坏。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这叫指套。防止蓝莓,这蓝莓上有果粉,如果不戴指套,指纹就印在上面了,破坏果粉。戴上指套以后,能保护它的果粉。
戴指套,一来卫生,二来采下的蓝莓也美观。采摘蓝莓确实是个细致活,要吃到新鲜的蓝莓不容易。(&上一标题止)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它和葡萄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葡萄是一串一起成熟。它是一个一个成熟。所以,蓝莓和其它水果有最大的区别在哪呢?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采集它。这一个品种需要采集4-6次,大约摘30-45天。
这样,一个采摘季下来,一亩地就有1800斤的收获,这是定植三年后的产量。而传统种植就是定植8年也未必能有这个产量。潘利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小标题:蓝莓早起丰产的秘密)
潘利军:这是一个创新。应该是我们颠覆了蓝莓传统种植模式,或者说种植理念。&(广告点)
我们国内蓝莓种植模式一般是每亩220株到330株。再看看潘利军的蓝莓种植园,到底有多密呢?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你看这个,这么大的密度。我这行距是1.5米,株距是50厘米,一个床上种双行,每亩定植1760株。
1760株!这个密度在国内外的蓝莓种植园里是从来没有的。(字幕:1760株)
这么高的密度难道就不怕闹毛病吗?潘利军不是蛮干,他仔细分析了云南大理的气候,感觉这里的气候干燥,完全可以尝试密植。&
经过密植试验,潘利军发现,蓝莓不仅不得病,在大理,密植的反而比稀植的长得更好。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你看,这叶片长的特别浓绿,果实结的这么多。应该是我们结合了云南的气候特点,把它和蓝莓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在一起,最后满足蓝莓生长需要,达到了我们的高产要求。
结合密植栽培,潘利军创立了一套快速达到亩产1800斤的方法。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第一年没产量。第一年我们不让它结果。不让它开花结果,把花果都摘掉了。
&&&&记者:为什么呢?
潘利军:让它养树,第二年让它结果。第二年我们的目标就是保5奔8,保500斤奔800斤。
&&&&保证一棵蓝莓树能结3两果子,一亩地1760株,正好是500多斤,好一点就能达到800斤。随着蓝莓的生长,到了第三年,产量有了很大的突破。
&&&&潘利军(天赐蓝莓集团总裁):现在是第三年,每株保证一斤,就是1760斤。如果稍微高点,1斤半,两斤,那就突破两千斤了。
这么高效的种植,让人很难相信。所以,在2014年全国秋冬季蓝莓产销对接会上,这里的蓝莓一经披露,就成为各地客商和种植户关注的焦点。
&&&&北京蓝莓种植户:没有见过,特意到这里学习。你看这棵长得多好。&&
&&&&朱红芳(美国高丛蓝莓协会驻京代表):非常有感触,非常激动,也很兴奋。&&&
&&&&赵慧(云南丽江市生物创新办主任):如果有地,我都想去种地去了。
蓝莓大苗定植三年,亩产1800斤,亩产值超过18万元。(字幕)
这种新的栽培模式带来了高效益,周边的种植户纷纷效仿,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高原蓝莓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果”。
演播室:优质、晚熟、高产,凭着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潘利军走在了蓝莓产业的前面。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物美价廉的蓝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打瓜种植一亩需要多少成本核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枸杞子的种植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