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电视剧怎么赚钱?是电视台收视率怎么赚钱买版权吗?还是按收视率给钱?

电视剧是怎么赚钱的?
电视剧是怎么赚钱的?
电视台和网站要播他们的电视剧 就要付他们钱,还有很多的植入广告。都是他们的收入。
买播放版权,卖广告
其他回答 (3)
卖给某个东西,他又在电影院播放啊
靠收视率和光盘,及网上下载量吧!
植入广告及出售播放版权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电影电视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一个编剧的电视剧版权运营试验
|财经|经济|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一个编剧的电视剧版权运营试验
  边长勇 李思佳
  提起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下称“中视丰德”),电视剧圈外人可能无人知晓。
  但是提起《下海》、《中国远征军》、《国门英雄》、《山楂树之恋》等电视剧,很多人就不陌生了。实际上,包括上述电视剧在内的价值超过10亿元的电视剧版权,就握在这个创立时间不足4年、员工不足十人的“小公司”手中。而且,其有十多部电视剧登陆央视,更有13部获得国家“飞天奖”,4部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不过,中视丰德不是华谊式的制作公司,而是电视剧版权运营公司。在该公司诞生前,电视剧版权运营生意甚至都不存在。正是中视丰德,在通常只有电视台和制作公司两个玩家的电视剧市场中创造出第三个玩家,并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
  如今,这家公司销售额已达到5亿元,每年增长25%。同时,中视丰德还获得众券商以及著名的“华尔街野蛮人”KKR的青睐,并准备冲刺上市。
  中视丰德总裁王建锋给人的感觉介于商人和文人之间。
  王建锋曾做过记者、制片人及政府官员,开过广告公司,还是个不错的编剧,老版《西游记》导演杨洁执导的《司马迁》和谍战剧《特殊使命》即出自其笔下。年轻下海创业,又在老师召唤下回归体制内,但最终还是下海创业。不过王建锋称自己是被动创业。
  几年前,王建锋任职于某部委下属事业单位,频繁与企业打交道之后的感受是:不少企业放着赚钱的事不干,却干着最不赚钱的事。这点在电视剧市场体现得很明显:制作公司沿袭第一产业的发展模式,拍摄电视剧把播映权卖给电视台获取收益,一如长三角的OEM制造商,一无渠道,二无品牌,干着貌似光鲜的活,却赚着微薄的利润。
  即使利润微薄,很多制作公司也无法拿到。2010年“两会”,一份提案(议案)交办给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反映电视剧销售难的问题。于是,中央电视台某领导就推荐王建锋写了一篇文章《版权运营是解决产业化的核心》,提出电视剧版权运营的观点。这个观点如今看来已不新鲜,但当时却是很前卫的一个观点。
  也正是这篇刊登于《光明日报》的文章,被陕西省一位官员读到并深以为然。“领导看到之后就说你们去找这个人,这个人想法不错,文化产业应该这么干。”王建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当时,王建锋在事业单位做得也不错。“我说我做可以,得给我股份,不然我说了不算。但是我没钱,怎么办呢,因为我是编剧,对方就出面买了我三个剧本的提纲,给了我1000万元。”这样,王建锋在这家国有控股公司拿到20%的股份。
  王建锋热情高涨,第一次出手就是买下《张小五的春天》。他计划每年用10个亿把中国优秀的电视剧都买下来,媒体把王建锋誉为“中国电视剧版权的布道者”。
  不过,“布道者”很快就遭遇挑战。在购买第二部电视剧《漂亮女人》时,代表国有股份的董事提出疑问:每集100万元买了,你能卖多少钱?王建锋说我不知道,只有买了才能向买家询价。答案显然不能让人满意,“此时董事会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人说20%股份给你了,你一年买10个亿的剧,你自己得挣多少钱?”言外之意,王建锋有可能拿回扣。
  这种怀疑是王建锋不能接受的,“我是带着创业热情做这件事的。”6月3日,《漂亮女人》在北京开完新闻发布会的当晚,王建锋就辞职了。
  就这样,曾风风火火的“中国电视剧版权的布道者”失去第一个平台,黯然回京。不过王建锋并未准备放弃。
  改变玩法
  回头来看,王建锋觉得当时的质疑很正常。
  外行人想象不到,即使是电视台,购买电视剧版权也是件匪夷所思的事。除中央电视台曾在一段时间内购买版权外,所有电视台购买的都是播映权而非版权,至今亦是如此。这与国家规定有关,国有电视台购买电视剧的资金为国有资金,按照相关政策,购买版权属于购置资产,对购置资产国家政策控制非常严格,播映权则不受限制。
  如此,电视剧版权就散落于各制作公司,尽管卖光播映权的版权价值不大,可如果卖断版权,价格肯定比播映权高。这点不难理解,如价格一样,制作公司没必要卖给王建锋,直接与电视台交易即可。这样问题就来了:王建锋如何消化高出的这部分价格?消化之后,怎样能赚到利润?“国外巨头依靠衍生品销售,依靠垄断渠道运营电视剧版权。”例如HBO,可王建锋手中既没有垄断渠道,也没有衍生品销售。
  显然,对董事的疑问王建锋没有成熟答案,有的只是方向,在电视剧制作、销售、播放这个链条上,现有的玩法只有两个玩家,缺失的是销售环节,而按照市场化的规则,专业的公司干专业的事情,只要自己拥有强大的电视剧销售能力就可以生存。
  2010年7月,他找朋友出资买下一个之前做品牌调查的国有公司做壳,继续摸索电视剧版权运营之路。
  但失去国有公司靠山的王建锋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钱。王建锋创造了一个差价买剧的办法,“比如这个剧我们谈好200万元一集,我帮你去卖,卖了185万元,这不就还差15万元吗,我再给你15万元,你把版权给我。”王建锋对记者说。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创造的《野鸭子》,央视以365万元的价格买了30集的播映权,而中视丰德以每集2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6年的版权,然后中视丰德又将播映权出售给浙江卫视、北京卫视、青海卫视等十几家卫视,获利超过三倍。
  显然,中视丰德能赚钱是因拥有比制作公司更强大的销售能力,销售能力的背后是对优秀电视剧的鉴赏判别能力和对播放渠道的把控及熟悉程度。创立不久,中视丰德购买版权的电视剧就接连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而别人播出一部都非常困难,以至于行业的人纷纷打听王建锋的爸爸是谁。
  2010年至今,中视丰德已运营13部版权作品登陆央视。
  渠道底气之一来自优质版权,而优质版权的获得除了资本,还需要购买者有高超的鉴别能力,买不好就会砸在自己手上。王建锋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公开了买剧的标准,第一是价值选择,主旋律剧居多,这并非宣传意义上的主旋律,而是一种朴素、真诚、传播温暖的东西,不过他从不买抗日神剧;第二个标准是明星;第三个是首轮在哪里播出,在央视和在某个边缘卫视台播出效果肯定不一样。正是基于对电视剧判断的自信,王建锋敢做出惊人之举,比如《国门英雄》每集250万元的高价就曾让行业惊诧,“电视台没人敢出这个价格”。
  自建渠道
  几年尝试之后,王建锋认为电视剧版权运营根本是三点:优质版权、自建渠道、整合营销。2010年和2011年,中视丰德获得为数不少的优质版权,并在央视等重要平台播出,虽然从影响力上看是成功的,但不能说在经营上有多大成功。要想获得经营上的进一步成功,自建渠道必不可少。
  建立渠道于中视丰德而言,即是与电视台合作,获得一定播放时段。这可以让电视剧版权价值最大化。“按市场可能性来说,每部电视剧都可以卖给20个卫视。”王建锋说。
  更重要的是,渠道建立之后,中视丰德还可以获得电视剧播放带来的广告收入。国家相关部门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所有电视台的电视剧采购额为六七十亿元,直接带来的广告收入为370多个亿。“我们其实就跟电视台的经营模式一样。”王建锋对记者说。此外,渠道建立后,其还可以向下压缩成本,电视剧制作成本明星片酬占据大头。“如果有渠道,我可以尝试低成本制作,整个行业成本就(会)降低,利润会加大。”王建锋说。
  与新疆电视台的合作是中视丰德自建渠道的尝试。日谈判,3月29日开播。通过与新疆卫视的合作,王建锋获得的第一个经验就是要类型化,与新疆卫视合作的剧场即定位战争剧为主,男人剧场为主。很短时间内,新疆卫视播出的战争剧收视率在全国卫视排名从46位上升到16位。第二个经验就是要与观众互动。“简单说就是聚人气,我们奖励观众手机,发短信就可以,但是没人信,我们还要在报纸发公证。”不过精明的中视丰德并非只是吸引人气,它会在过程中搜集大数据信息,然后研究什么人喜欢这个剧,什么年龄的人喜欢。电视台没有兴趣去做这些事,而中视丰德却会精耕细作,自然营销和推销效果大不一样。
  对电视剧的整体营销被王建锋认为是版权运营的关键之一,能让电视剧版权实现顺利增值。
  王建锋以《下海》举例说,拿到电视剧后首先要分析受众,《下海》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创业故事,当年有下海经历的那批人是一定要看的,而且其被放在国家变革的大背景下,受众群相对是成熟的,“90后”人群一定不看。当时与《下海》打擂台的是《男人帮》,前者在央视和新疆卫视播出,后者在四大卫视播。在营销策略上,《男人帮》做网络宣传,“我放弃网络,做社区、报纸、路牌”,其在广州和上海的一家报纸上连续3天投放整版广告,仅全国报纸推广就花费了900多万元。中视丰德还制作了纪录片,邀请柳传志等人讲述自己的下海故事,在《下海》播放前播出。最后,《下海》收视率超过《男人帮》。
  《下海》播放期间,王建锋3个月住在办公室审片,他清楚地知道全剧的17个哭点,并提炼出那句经典的台词:“祖国你慢些走”。
  值得一提的是,与制作公司卖光播映权不同,中视丰德的版权运营并不是一次赚尽所有的钱,比如其不会把播映权出售给网络;有的热播剧第一轮播出后,其甚至不卖第二轮,储存在手中。王建锋觉得,有的电视剧过五六十年仍有价值,例如《中国远征军》。
  联合资本
  拿到优质版权、自建了渠道并学会整体营销的中视丰德终于找到商业模式,并准备大干一场。但是,一个电话差点将王建锋击垮。
  收视率是版权运营的关键指标,广告商、电视台、投资人对中视丰德考核都依靠收视率,但来自一家公司的电话说,收视率可以买。对此心存疑虑的王建锋与其约定,就某省会台电视剧收视率做试验,让他目瞪口呆的是,第二天收视率就达到一点多,而湖南卫视收视率也就一点多。
  王建锋说,当时感受到的是恐惧、崩溃,“因为发现花费几个亿做的事情,在市场和广告商不能左右的时候,有人却能够左右。”而且如果不给钱的话,“这个公司就要黑我们,我们最好的剧《大祠堂》在新疆卫视播出时,收视率就下来了”。
  中视丰德不得不把发展速度慢下来,好剧和整合营销不敢再投入,甚至已经签的卫视合作也停下来,有的至今也没有启动。
  王建锋把这件事称作小插曲,小插曲让其重新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
  “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是钱,有足够的钱,比如原来营销一个剧花300万元,现在花500万元,你再捣乱,我的广告投放量增加了,资金实力增加了,我不担心曲折和坎坷,我三年把这个事弄明白,第四年开始挣钱也行。”王建锋对记者说。
  另一条路就是改变渠道的合作模式。“怎么跟电视台建立共赢关系,比如说新疆卫视,我们遇到的收视率问题,跟电视台没关系,人家包给你了,但是我们想怎么跟电视台实现共赢。”中视丰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建立“超级卫视”联盟。“原来我们准备做10个卫视,第一轮播4个,第二轮播4个,第三轮播2个”。在国家“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后又进行了调整。“现在我们计划是6个卫视,第一轮播2个,第二轮2个,第三轮2个,同时有12个省级地面频道”。
  当然,六个卫视并不是随机选择的。王建锋觉得未来卫视竞争一定会走类型化之路,“我要看它的卫视定位跟我的细分化能不能找到契合点,比如说江西卫视,情感剧播得好,我就可能把江西卫视和青海卫视都定位为偶像、情感,比如说辽宁卫视定位为战争,可以和新疆卫视搭一个”。而且,与卫视在合作方式上也有变化,“现在卫视运营都有项目公司,这个项目公司是完全国有、独资的”。中视丰德要成为这个公司的股东,“我仍然只做我的电视剧剧场,它该经营什么还经营什么,相当于说我有话语权了,也改变了电视剧采购格局”。
  如今,中视丰德已不是唯一做这个生意的企业。近期,(300133.SZ)宣布今年将有不少于3个综艺项目与卫视合作。中视丰德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我前面刚谈一个卫视,竞争对手马上就跟上去谈。”不过,竞争让大家认识到渠道的重要,“我以前在同资本方接触时,跟很多人说做渠道的事情,他们不明白,现在华策发公告以后,很多人就关注了。”
  但是火药味已经愈加浓烈。6月6日,由等主办的“首届华夏星光原创文学大赛”上,王建锋代表五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花费2亿元买断“大赛获奖作品”电视剧、电影和微电影改编权的影视创作规划,这被业界专业人士解读为中视丰德为确保实施“超级卫视联盟”计划,而率先垄断原创文学资源,从而达到垄断优质电视剧版权资源的战略目标。“我先把剧本版权垄断,然后再找制作公司OEM。”王建锋对记者说。
  不过,一切的如意算盘都需要资本的支持。这是王建锋去年一年都在忙的事。近期,中视丰德继2014年5月引入源代码财富和东海创投两家战略股东后,又与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份制改造、并购重组和申请上市一揽子合作协议》,目前,中视丰德还积极与KKR集团谈判。“前三轮融资其实都是为KKR进入做准备,KKR的要求是我们的渠道做到6个卫视、12个省级地面频道、1个视频网,完成这个工作KKR就进来”。现在,中视丰德明显的短板是缺视频网站,不过其“要跟一家比较有实力的视频网站合作,还在保密阶段”,中视丰德手中的底牌是从未向视频网站开放的电视剧版权。
  对于中视丰德的未来,王建锋坦承,自己也没有百战百胜的自信。如今BAT对影视市场虎视眈眈,“资本的力量太强大了”,而且“我应该早做,有点做晚了”。getty图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8亿RMB能买多少剧|8亿|RMB|买剧|电视台|情况_新浪珠海
8亿RMB能买多少剧 那些电视台的真实情况
南方周末评论
  孙俪主演的《甄嬛传》,是2012年最贵的电视剧,卫视版权400万/集,网络版权一部2000万。这类处在金字塔尖的电视剧,价格不会受到“一剧两星”的影响。处在金字塔尖的明星,片酬也很难降下来。
  手里握着8亿元人民币——这个听上去天文数字般的预算,到底能买多少独播剧呢?按照2013年的市价,能买4.21部《辣妈正传》;按照2012年的市价,能买2.63部《甄嬛传》。
  “对囤了8亿元要买剧的卫视来说,现在是该哭,还是该笑呢?”日,一家卫视的节目主持人在朋友圈感叹。
  这天,广电总局宣布了“一剧两星”新政:自日开始,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
  同时颁布的,还有配套组合拳“一晚两集”: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
  这意味着,实施了十年的“4+X”播出方式将在2014年寿终正寝。但谁也说不上,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8亿几乎是个临界点
  对观众来说,“一剧两星”肯定比“一剧四星”要好,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剧。当然,更加理想的情况是,能像国外电视台那样“一剧一星”。
  “一剧一星”,也就是独播剧,在中国其实不少,整个2013年,全国上星卫视频道首播电视剧144部,独播剧45部。独播收视率也确实不错:2013年收视率破1的31部首播剧里,独播剧占了19部。
  如果把“随便播部电视剧,收视率都能破1”的湖南卫视放在考虑范围外,2013年靠买剧稳坐第二把交椅的是江苏卫视,他们的买剧预算是12亿。
  2013年东方卫视买剧的预算恰好就是8亿元,在卫视收视中名列第七。
  但握着8亿人民币——听上去天文数字般的预算,能买多少独播剧呢?
  按2013年的市价,只能买4.21部《辣妈正传》(38集,500万/集)。
  按2012年的市价,只能买2.63部《甄嬛传》(76集,400万/集)。
  显然,钱不够用。所以“一剧四星”就成了很多卫视的首选——四个上星频道一起购买,同时播出。
  “一剧四星”在2013年的144部首播剧里,只有27部。但收视有保证,破1的31部首播剧里,“四星联播”占了8部。
  对买不起独播剧的卫视来说,参与“四星联播”可能是他们节约成本、提高收视率最划算的办法。
  预算12亿的江苏卫视,是怎么花钱的?这里,数量单位要先从“部”变成“集”,因为用来解决排片时段的,是“集”。
  要填充一年的黄金时段,大约需要近千集首播剧——2013年江苏卫视首播电视剧共992集,大概花费近11亿,平均价近110万/集。
  这992集剧里,有502集是独家首播,202集是四星联合首播。还有1亿多呢?花到了二轮剧上,一般二轮剧价格只有首轮剧的一两成,作用是填充白天收视不高,但又不能停着不播的时段。我们可以先忽略不计。
  “一剧两星”后,以前能四个卫视凑钱一起买的剧,现在只能两家卫视凑。这些剧的价格,对江苏卫视来说就相当于涨了一倍。涨价部分就是“四星联播”的那202集——比例不算太高。
  但对2013年手持8亿的东方卫视来说,他们的首播剧共810集,四星联合首播256集、三星联合首播264集——这个涨价比例就大得多了。
  按照一个简单的逻辑,“一剧两星”政策出来后,一线卫视会用独播的方式消化掉一批金字塔尖的“顶级剧”,而二、三线卫视,则很有可能支付不起“两星联播”的剧集费用。
  8亿几乎是个临界点,购剧经费再低下去,就真的买不起好剧了。
  “一剧两星”,从逻辑上想让更多被压在箱底的电视剧有机会重见天日,让观众有更多选择权。
  但现实残酷。“剧好,就算再贵、再买不起,大家心里也会惦记着。要是剧本不行、演员不行、制作也不行,再便宜也很难有人买。”编剧华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曾担任过多年电视剧采购工作。
  和他想法一样的,还有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一剧两星也好,一剧四星也罢,都是好剧受欢迎,差一点的剧无人问津。”新丽传媒,是500万一集的《辣妈正传》的出品方。
  市场数据显示了这种残酷——收视率低于0.8的电视剧,其广告价值不到整个电视剧市场的10%。
  相比“一剧两星”,“一晚两集”的杀伤力可能被许多人忽略了。
  尽管在曹华益看来,一晚上只播两集可能是件好事:“一晚三集是填鸭式的。一晚两集更能提高欣赏效果,一部剧持续的影响力也更久一些。”但卫视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广告。
  以前“一晚三集”,从黄金时段7点半开播,算上广告,三集播到10点半结束。“一晚三集”能固定住观众的收视——根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指数,第三集电视剧的收视往往高于前两集;顺理成章,三集之间能有两段广告时段。
  对于广告的担忧,跟广电总局2011年颁布的“限广令”有关,政策规定:“播出电视剧时,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这政策对观众来说,确实是好消息,不用看几分钟就来段广告,但对电视台来说,意味着收入锐减,只能在这一集和下一集里插播广告。
  如果政策改为“一晚两集”后,广告时段只剩了“一段”。
  “可以再播另外一部电视剧啊。”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观众看完两集,已经到了晚上9点半,此时如果播放另一部电视剧,是播一集还是两集呢?上一波电视剧的粉丝换台,播一集,追下一部电视剧的观众看得不过瘾;播两集,就要到晚上11点半才能结束了,那时观众都睡觉了。由此,之前第三集的高收视,似乎也成了泡影。
  电视剧的广告收入,一般占到电视台全部广告收入的六七成。广告收入锐减,购片成本增加,这等于掐到了电视台的咽喉。
  “4+X”时代,卫视们常常要争夺关注度。《精忠岳飞》播出前,浙江卫视的卖点是:岳飞庙在杭州,秦桧也跪在杭州。山东卫视则回应:岳飞祖籍山东,演岳飞的黄晓明是山东人,演秦桧的罗嘉良是山东女婿。图为黄晓明(左一)参加山东卫视首映礼。
  2011年那场噩梦
  事实上,“一晚三集”也曾是广电总局定下的规矩。2010年初颁布的“限播令”,除了“一晚三集”,还规定“一日不得超过六集,双休日不得超过八集”。
  “限播令”出台的背景,是参与“四星首轮联播”的卫视们,为在联播中获得更多收视率而引发的恶战。
  2009年,北京、东方、江苏、云南四卫视约定,在3月5日黄金时段一起播出《我的团长我的团》,每天两集。结果,5日凌晨,江苏卫视抢先首播了前两集,理由是:凌晨时段也是黄金时间;东方卫视随之对5日晚播出的一二集动了刀子,把第三集内容剪进来,让原本后才出现的“龙文章”早早现身;云南卫视接着也在6日凌晨播了3、4集。随后,江苏卫视干脆每天播9集,云南卫视则变身“团长台”,24小时滚动播出。
  “4+X”模式,原本也是广电总局为解决“千台一剧”出台的政策。
  2004年之前,卫视们并不是四个台播一个剧。最夸张的是1999年,二十多家卫视刚上星没多久,香港TVB的《天龙八部》在18家卫视轮番轰炸。紧随其后,同样来自TVB的金庸武侠剧《鹿鼎记》,也有17家卫视狂轰滥炸。
  广电总局觉得很有问题,2000年发文:“严格控制引进剧播放量。黄金时段不能超过15%,同一部引进剧不得在三个以上的上星频道播出。”同样,文件出发点很好——控制引进剧,促进国产剧发展。但结果却是:港台剧潜到地面台吸引了大批观众,国产剧继续在卫视上“千台一面”地狂轰滥炸。
  电视人以为,万人空巷看同一部电视剧的《渴望》年代早已过去,但2005年,《超级女声》一夜爆红,成为继春晚后,惟一一个近乎全民收看的节目。
  各卫视开始摩拳擦掌复制“超女”模式,但一年后,新一届“超女”就被点名:主持人不得带有倾向性,要弘扬主旋律。2007年,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因“格调低下”被停播。同年,深圳卫视《超级情感对对碰》叫停。
  各卫视一边试探着娱乐的边界,一边等着“第二只靴子落下”。直到2010年《非诚勿扰》开播,半年里卫视间“抄袭”此起彼伏,总局一度发文要求整饬相亲节目。
  对很多电视人而言,2011年的那场噩梦总是历历在目。
  那一年,盗版多年的视频网站们“良心发现”,宣称要正版化。“正版之战”打下来,电视剧价格翻了好几番。2010年,网络版权最贵的电视剧是《新红楼梦》,20万元/集;2011年,《宫锁珠帘》的网络版权价格就到了185万/集。
  2011年后的电视剧大涨价,“限娱令”亦有贡献。
  日,酝酿已久的“限娱令”出台。这份大名鼎鼎的通知规定,上星卫视每周不得播出两档以上娱乐节目,每天黄金时段播出的娱乐节目不得超过90分钟。
  客观地说,“限娱”的确有用。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把中国“山寨”了多年的娱乐节目引向正版之路,两年间,《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相继开播,中国最流行的那些娱乐节目,再也不是选秀和唱歌了。
  但新问题也来了,被“限”掉的娱乐时间必须找补,能和娱乐节目比收视率的只有电视剧。于是,每晚黄金时间,原本只播两集电视剧的卫视,纷纷改成三集。甚至多年没在这个时段播过电视剧的湖南卫视,也开始三集连播。
  钱钱钱,该不该花这个钱
  “视频网站购剧经费充足是一个误判。”优酷大项目监制谢智勇对南方周末记者澄清,“前几年视频网站购剧确实疯狂,说到底是为了抢地盘、争排名。现在的视频网站座次基本排定,不会再有网站为几部剧争得你死我活。”
  谢智勇觉得“一剧两星”之后,二三线卫视不会死得太惨,这个判断的基础是:“电视剧制作公司愿意控制成本、精心制作,生产一些小而精的剧。”
  二三线卫视却不可能不担心。虽然视频网站购剧渐渐理性,但2013年,乐视还是以5000万高价拿下《新编辑部故事》。
  最关键的,还是制作公司能否控制成本。
  “电视剧制作成本太高,尤其是明星片酬,一定要压下来。”这个呼声听上去很正义,但也只是个理想。
  2010年以前,拍一部电视剧,摄制费用能占到60%,后期占到15%,演职人员薪酬只占25%。
  2011年后,演员片酬成了电视制作的头项开支。50集电视剧《红高粱》,周迅片酬3000万,导演郑晓龙片酬1000万,编剧赵冬苓片酬1000万,莫言版权费1000万,还没开拍,先分走了总投资的40%。
  想要收视率,要么拼明星、要么拼剧情。
  剧情和创意很难拼,“小而精”又被夹在大量“小而雷”的剧集间,没有大量的宣传和推广,很难被大众知道。
  拼演员是看得见的路,但不是所有人都拼得起。一线电视明星片酬可到达80万元/集,但有市场号召力的,掰着手指都能数出来。拍一部剧需要3个月,明星全年无休,顶天只能拍4部,显然,价格不可能降下来。
  事实是,真出这个价码,明星也不一定来。“好演员挑剧本,观众也认他。知道王志文的戏不会差、陈道明的戏不会差。”华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更糟的是,没有明星的剧,增加了电视台的广告招商难度。
  美剧是靠钱解决问题的。《老友记》第一季,主演片酬美元/集不等,第十季完结的时候,每人片酬达到100万美元/集。这期间,好莱坞千万美元级别巨星布鲁斯·威利斯、朱丽叶·罗伯茨都曾造访客串。而十年间,光是《老友记》卖向世界各地的播映权费用,就超过40亿美元。
  美剧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剧一星”,我们熟知的美剧,都牢牢烙着播出平台的印记。《老友记》是NBC的,《生活大爆炸》是CBS的,《神盾局特工》是ABC的,它们不可能出现在另一个平台。正因为和播出剧牢牢捆绑,美国的广播公司撒起钱来才毫不手软。
  美国电视台也不是冤大头,他们之所以不怕血本无归,是可以一边拍、一边播,见好就不收,见不好就停。产业发达的韩剧也是同样的模式。
  但这样的拍摄方式显然没法移植到中国——国产剧必须全部拍完,审查合格,拿到播出许可证,才能播出。
  不花大价钱就没收视率吗?也不是绝对的,美国、英国大部分商业电视台赚钱的节目形态,除了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之外,还有一种“时政脱口秀”,但这是中国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这些话题听上去简直无解,但面对2014年颁布的“一剧两星”、“一晚两集”,各卫视老大非常淡定,几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卫视台长给南方周末记者发来大意相同的短信:出台政策又不是第一次了,遵照执行就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