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霞坑镇溪头镇竦坑村有客车

&&& 为扎实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溪头镇“零距离”服务行动正当时,通过坚持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便民服务入户、科技培训入户、政策宣传入户,实现“零距离”为民办事,“零距离”替民解忧。
&&& 开展“零距离”代理服务。溪头镇地处山区,高山村民组居多,天气炎热,村民出行不便,为了让群众在民生工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联村领导、联村干部和村组干部一同入户介绍危房改造程序,为村民收集危房的图片资料。为了方便年老体弱的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进行养老保险缴费全程代理。为了村民和睦相处、创造和谐民风,及时疏导调处矛盾纠纷。
&&& 组织“零距离”农技培训。高温天气已经持续20多天,溪头镇竦坑村大面积经济作物菊花正是管理的关键时段,干旱少雨的天气让农户愁眉不展,镇农业站站长程重红立即组织了一场到户农技培训,邀请市、县农委等部门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一场“零距离”的技术培训,让农户减少旱灾损失。&& 进行“零距离”政策宣传。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清洁工程、政策性农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民生工程政策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同时正在实施阶段,为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村组干部进行入户宣传,让群众知晓、让群众满意。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共黄山市委组织部(www.)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黄山市委组织部 备案序号:皖ICP备号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竦坑茶叶公司是一家食品、饮料的企业,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主营各种茶叶,公司位于中国安徽歙县歙县溪头镇。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竦坑茶叶公司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
该公司暂无店铺,如有疑问请浏览县监察局督查歙县溪头至竦坑公路改建工程--打印文章
县监察局督查歙县溪头至竦坑公路改建工程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11&&更新时间: 15:37:57&&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10月10日,县监察局局长叶章来、副局长叶大磊在县交运局有关领导和溪头镇政府负责人陪同下,到溪头至竦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现场督查指导工作。公里,现已完成沥青路面摊铺5公里,预计将在10月中旬完成路面施工工作。对此,监察局领导表示非常满意,指出接下来要做好公路治理超超载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超限超载车辆破坏新建公路;同时要求沿线乡镇政府要做好公路沿线的控违工作,保证改建后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竦坑 - 简介
  竦坑位于安徽省里东乡,原属乡,现属辖区,是一个风景秀丽明清古韵犹存位于崇山峻岭间的山村。南距县城39公里,溪头镇12公里,北距离县仅15里。村名如地形,环村皆山,小河穿流,其高耸入云的青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鳞次栉比郁郁葱葱的茶园,小村静静的蛰伏在大山脚下。
竦坑 - 历史
  竦坑拥有四百年(1604年建肇)的历史沧桑。相传是在明朝后期,竦坑的第一代祖先济元公从牌头(歙县的一个村名)由沿河而上走路去绩溪县上庄,披荆斩棘的途经竦坑时,已是午后,身体乏倦,遂折些干柴烧了个火堆烤火,顺便烤些干粮吃。休憩片刻后,继续赶路。翌日,从上庄返回时,那火堆依然余烟缭绕,济元公见此景象,心里大喜:这里龙脉风水不错,是繁衍子孙的好地方。于是,他便举家迁来此处,依地势取名为“竦坑”。几年后,他的三个儿子,娶来妻子成了家,各自添丁生生不息的延续,也就有现在称的“长房”、“二房”、“三房”。而那个火堆燃烧的地方,建起了“歙东竦川祖庙”,精致的砖雕门脸到现在还挺立在村中间。 村中的石板路和古建筑、两侧山坡的郁郁葱葱的茶园和远处巍峨的竦岭,令外来游人不停驻足。   到竦坑的第五代人的时候,小村里已有几十户人家。当时的永柏公见家族越来越大,独自出资,买来了专门办红白喜事用的大碗大盘还有配套的酒具,以供族人随意借用。那淡蓝的底色深蓝的碗边,还有用那写在碗外“永柏公办”碗底的“用”的碗儿,依然在发出幽蓝的光泽。现在仍在周到的服务着如今的竦坑人。   竦坑人大都姓江,取名都以辈份来的。“积老玄文永,宗天志正良,禄受成功大,基开喜徳昌……”男人才有资格按照辈份里的字,做为姓名里的第二个字,最后的字是自由选择的。至今已衍至基辈;以前,曾有“余”姓,因江氏子孙繁茂,而余姓人口太少,家族经常受期负,无奈之中,或改姓为江,或迁移外地。后来,有潘姓的迁来此处,定居在山峦之间,至今已有数十户人家,是为平坦源。   由于地势起伏,出门靠肩扛人挑,竦坑男人蛮劲远扬乡里,有谚语道“竦坑竦大汉,挑米挑十担,彻起十人塝(石塝),赶上十人担...”。百十年前,仅一山之隔的村和村不和睦,人口众多的大谷运人不准汪满田人从他们村里走。身单力薄的人寡不敌众迫于无奈,只能是另开路通向山外,便有现在名为“新路上”的羊肠小道。古时的竦坑人较“蛮”也讲义气,看了不服,拿出自己的那蛮劲,一蛮三分理,联合,前后夹击,大谷运人腹背受敌,只能乖乖的让汪满田人从村里走。于是乎,汪满田与竦坑成了互相连姻的山村,关系更是密切!
竦坑 - 民俗
  竦坑还有接观音的民俗。每到阴历二月二,由族长组织有声望的人来占卜选择六月里的某个良辰吉日。派人到潜口请来观音水,倒入村中的大水缸里,灌入清泉,供村民饮用。再请人来唱大戏,给观音看,热闹上好几天,四邻八村的人们都纷纷前来观看。可惜,文革里破“”,全部东西都被付之一炬。   到现在,竦坑已是一个近三千人的一个山村。原本是一个乡,92年撤区并乡时才成为邻乡的三个行政村;04年行政村撤并,里外竦坑及平坦源村三村合一,为,村治在原里竦坑小学。 竦坑虽地处偏僻山村,却长期有自己的乡村中学,且学风浓厚。自恢复考试制度来,每年都有勤奋的少年考上中专或大学,相邻的村子许多人纷纷转学过来。   “饱熟节”是山村特有的节日。阴历十月半,是竦坑独有的欢乐日子。那天,家家户户都要裹上几十斤米的粽子,一般的是一斤米三个,里面是陈年的老火腿或板栗。亲朋好友都被邀请来享受山村淳朴的风情,那箬叶包裹着的清香,飘荡在山村的上空。临走时,热情的竦坑人还让客人带回一串,让纯朴的感情伴随着粽子香味飘得更远。
竦坑 - 产业
  竦坑人以茶和菊花()为业。山高雾浓,茶叶的味儿是绵绵不绝的悠香扑鼻,沁人心脾。主要茶叶品种有、大谷银钩和,此外,就是毛竹,点缀着群山,也给村民带来幸福和快乐。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7:28:2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安徽省歙县溪头镇总体规划
歙县溪头镇总体规划()
为满足溪头镇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参照安徽省有关城镇规划编制的有关规定,编制《歙县溪头镇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溪头镇城镇发展与建设的法规性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溪头镇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严格执行。
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3)建设部《镇规划标准》(GB5);
(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
(5)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6)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7)《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8)《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9)《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年)》;
(10)《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11)《歙县城市总体规划()》;
(12)《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歙县、溪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1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条例。
条 规划原则
本规划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区域统筹发展原则、规划连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条规划期限
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第一层次:溪头镇域,即,溪头镇行政辖区范围(118.27平方公里)。重点在空间上落实溪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完善镇、村空间布局结构,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的共享共建,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层次:规划区范围,包括规划建成区以及发展需要进行控制的区域,规划区范围的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
第三层次:规划建成区范围,包括溪头村、蓝田村、洪村口村、西坡村、芽塘下、叶祁村和长庆村,规划用地范围5平方公里。
条规划重点
(1)切实保护好溪头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深入发掘徽文化的内涵,强化溪头镇的特色塑造和可持续发展;
(2)从区域的角度对溪头镇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筑溪头镇发展目标体系;
(3)在对发展背景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皖南山区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4)提出溪头镇特色城镇化路径,优化镇村布局,加强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5)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架构符合地域自然和文化背景的空间形态及城镇景观格局;
(6)加强与歙县、溪头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做到“三规合一”;加强重点区域规划引导,建立符合深渡发展要求的项目库,综合部署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8条 文本条款中下划线部分为本规划强制性条文。
城镇发展定位研究
条& 总体定位
溪头镇总体定位为:生态休闲之镇、农副产品交易之镇。
条功能定位
1、经济功能定位——“皖南生态休闲经济发展区、以茶叶、菊花、毛竹、蚕桑等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2、文化功能定位——徽文化弘扬区。
3、生态功能定位——歙县东部地区低碳生态小镇。
4、制度创新功能定位——黄山市乃至全省新型城镇发展改革示范区。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条 战略指导思想
以严格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大力发展户外生态旅游业,实现三次产业321的结构调整;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以生态休闲为核心吸引力,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旅游及特色观光旅游等五大旅游板快;调整工业方向,重点扶持旅游相关工业和无污染工业,结合旅游业,发展旅游纪念品生产加工、菊花、毛竹和茶叶等深加工业;调整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条 战略目标
将溪头镇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型、农副产品交易型城镇,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皖南率先实现环境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旅游型城镇目标,努力建成为生态休闲型旅游名镇、农副产品交易型区域重镇。
(1)近期目标(至2020年):转型发展阶段
1)经济目标
完善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和产业带,建立第三产业的核心地位,使旅游业成为溪头镇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至2015,地区总产值达到2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0:45:35,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万和3.2万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建立资源与环境的监测体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存、恢复和维持,绿化覆盖率达到80%。
(2)远期目标(年):升级发展阶段
1)经济目标
拓展旅游产业链,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以旅游业为龙头,巩固第三产业主导地位,协调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至2030年,地区总产值达到60亿元,三次产业调整为15:40:45。
2)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万和4.5万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实现全覆盖。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科研体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存、恢复和维持;城镇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决策建立在科学的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
条产业发展模式
采取以“农副产品引领发展,旅游产业主导经济”为特点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可以定位为——“溪头模式”,即:
1.继续坚持旅游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智能型服务业。
2.围绕旅游抓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
3.围绕旅游促进工业发展。
4.地方特色文化的再现与传统民俗的产业化。
条产业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旅游主导,联动发展,特色经营,结构转型”。
1. 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线,以大旅游促进大发展。
2. 以旅游促农业,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
3. 以旅游促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低碳化发展之路。
条空间发展策略
1. 积极融入“大黄山”旅游圈层。
2. 镇域产业空间一体化战略。
3. 资源整体保护战略。
4. 景观与空间形象塑造战略。
条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为: “一核三线、二园四区”。
1.“一核”:即以溪头镇区和蓝田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全镇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2.“三线”:即双竦河山水景观主线、布射水—上杨尖—竦岭—木坑尖绿色生态线、蓝田红旗水库--石佛洞休闲度假线,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轴线。
3.“二园”:即特色农业经济示范园,包括大谷运-汪满田-竦坑茶菊生态园区和洪村口--蓝田--西坡生态农业园区,打造2~5个国家知名农副产品品牌,争创全省最大的生态茶菊生产和交易基地,同时结合茶菊桑竹生产加工,发展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主的特色旅游,打造皖南地区农业和旅游业有效结合的示范地区。
4、“四区”:即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四大农业生产片区,包括西坡村桑蚕--有机茶片区;大谷运--汪满田茶菊片区;竦坑茶菊毛竹片区;洪村口--长庆--叶祁生态农业观光园片区。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条村镇体系发展战略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积极谋求与大黄山风景区的协调发展与整体促销,达到全方位联动。
2.加强中心镇区的辐射作用,建立镇域公交体系,完善中心镇区的职能,提升城镇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品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领地方发展。
3.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和完善旅游服务基地功能。
4.适度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以人口空间集聚为唯一形式,鼓励旅游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减少对农业的依赖。
5.整合镇村体系和旅游体系结构,协调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条镇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镇域总人口预测
近期(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17860人。
远期(2030年):镇域总人口为24880人。
城镇化水平预测
溪头镇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城镇人口5358人;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城镇人口12440人。
条 行政村合并调整
适时进行行政村合并调整,整合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以应对镇区经济发展。
条村镇体系等级结构
在规划期内,将镇村体系等级确定为“中心镇—一般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四级结构。
一级:中心镇——溪头镇区(包括蓝田村);
二级:中心村——西坡村、大谷运村、竦坑村、洪村口村、汪满田村;
三级:基层村——梓坑村、考坑村、桃岭村、晔岔村等;
表4-1:镇村体系规模结构一览表
等级名称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名称
中心镇 0.8—1.2万人 溪头镇区
中心村 0.2~0.4万人 蓝田村、西坡村、大谷运村、竦坑村、洪村口村、汪满田村
基层村 0.2万人以下 梓坑村、考坑村、桃岭村等 &
条 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1、中心镇区—溪头镇区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易中心,未来镇域常驻人口和外来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以旅游和商贸交易服务为主要职能。
2、中心村——西坡村、大谷运村、竦坑村、洪村口村、汪满田村。
应鼓励现有各行政村和自然村人口、村级工业向中心村转移,并重点扶持中心村发展。除此之外,应逐步提高和完善中心村的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
村庄居民生活生产的的聚居点。应改善内部的居住环境,提供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考虑到农业耕作、园林作业以及拆迁困难等因素,规划期内仍保留一部分作为基层村,同时在建设方面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控制土地的占用。
表4-2:溪头镇镇村体系职能结构一览表
& 名称 主要职能
溪头镇区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易中心,以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交易服务为主要职能。
蓝田村 旅游服务、生态农业
西坡村 旅游服务、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茶桑)
大谷运村 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茶菊)
汪满田村 旅游、特色农业(茶菊竹)
竦坑村 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茶菊竹)
洪村口村& 资源开发、生态农业&
条 镇域空间组织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翼,一横两纵、十字交叉、多点结合”的空间组织结构。
即中心镇区强化其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突出其镇域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功能。加快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驻地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即镇区东西两侧的西坡村和蓝田村,作为镇区未来发展的东西两翼,使之成为未来的东西两大新镇区。
即镇区东西交通要道,从洪村口经梓坑、蓝田、西坡、绩溪的孔灵的“一横”公路;
一是在现有的大谷运--溪头的公路拓展延伸,形成以汪满田(双河口)--大谷运—溪头—长庆—呈村木—竦口的“第一纵”公路;二是打通竦坑至上庄、竦坑至西坡蟠龙珠、叶祁至临溪的公路,形成上庄—竦坑-西坡—叶祁—临溪的“第二纵”公路。
、十字交叉
即镇域内的一横二纵相互交叉,形成以溪头、蓝田、西坡为中心的交叉结合区,也是未来镇区发展的主要方向。
、多点结合
在一横二纵的主体公路网络上再行延伸覆盖,争取在近期规划内覆盖镇区所有的自然村、村民点。同时打通汪满田到临镇黄村的公路。
镇域村庄整治规划
条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
3、事实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4、有利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5、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6、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条 规划思路
对具有徽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村庄进行保护与整治(如蓝田),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推进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上扬尖—竦岭—木坑尖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对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村庄进行资源整合和有效开发,形成具有地方代表的民俗品牌(如大谷运六月一、汪满田六月一十、桃坑六月半、桃岭七月半、竦坑十月半等保熟节民俗活动、汪满田的嬉鱼灯);同时适度恢复和开发已经中断的地方民间文化、庙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促进城镇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条村庄整治
1、实行高山移民,控制重点地址灾害分布区的居民点规模,并择机逐步迁出,近期重点将以下村民点迁移下山;
2、结合双竦河、布射水生态补偿机制,近期重点对西坡、竦坑、大谷运、汪满田等沿河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环境风貌整治。
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条 规划目标
保护溪头镇域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达到风景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社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条 保护模式
以分区保护和分类保护相结合的模式。对镇域内古树名木提出保护措施和要求。
条自然景观资源保护
规划将溪头镇的自然风景资源分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四类保护区。
、风景资源游览区
溪头镇域内风景游览区有,双竦河自然人文景区、石佛洞景区、洪村口--西坡生态观光园、溪头文化休闲区、汪满田千亩茶园、布射水—上扬尖—竦岭—木坑尖生态旅游线、凤凰山度假区、竦坑茶园竹海、蓝田古村落景区、桃岭村古木林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包括双竦河、布射水、桃溪及红旗水库,规划期内建设双竦河源和布射水源建设水库,进行水源保护,开源节流,建立山地灌溉系统;同时进行水资源开发,与茶菊相结合,开发饮料产业链,提升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
、生态保护区
包括镇区内除史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和水源保护区之外,坡度超过25%的山地及山谷洼地的非建设用地区域。
、环境协调区
包括镇域内除以上保护区以外地带。该区域除必要地带安排旅游设施外,基本保留原有生产生活动及土地利用形态,禁止破山建房,严禁开山采石,加强封山育林和绿化建设。
条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古道两边50—100米、古民居周边50米范围划为建设控制范围,在控制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破坏文物保护、妨碍游览观瞻、污染景观环境的设施。若有特殊需要必须经风景区管理机构和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2.对所有古建筑要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责任制,落实消防措施。对古树名木要挂标牌建档,设围栏,防治病虫害,严禁攀折、砍伐。
3.管线等工程施工,不得破坏地质地貌,不得破坏稀有珍贵树木。为保护景观环境,电力电信线采用地埋敷设。
条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重点保护对象
桃岭村古树木林。
(1)由专门机构或派专人负责管理。
(2)对古树名木建立档案、设置标志,加强管理养护技术指导,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理养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确立树冠垂直投影外侧5米范围内为保护范围,严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如有特殊需求必须报请主管部门批准。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条生态功能区划
将溪头镇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个,即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与新建区、生态过渡控制区。生态保育区:指包括镇域内生态敏感度较高山体(坡度在25%以上)、水域及风景资源所在地域;生态提升与新建区:主要为村镇规划建成区;生态过渡控制区: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与新建区之间的较开敞地区,是村镇生态区与自然生态区之间的缓冲区。
条 生态分区建设导则
生态保育区建设导则
生态保育区称为生态红线区。主要建设导则如下:
(1)禁止进行有损自然生态或者文物古迹、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的开发建设活动,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
(2)该区可适度进行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开发,实施积极的建设性保护方针。
(3)水源保护区内要封山育林和强化水土保持,严格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村镇应建设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排放污水,防止污水随意的流入水库、河流。
(4)强化绿化建设,优化绿化结构,增强生态自我平衡与修复能力,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
生态提升与新建区建设导则
生态提升与新建区称为生态绿线区,控制要则包括:
(1)依据发展需要,强化组团的主体功能;优化村镇体系布局,优化各功能组团间的配置组合。
(2)控制各类建设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保持合理的容积率,营造良好的村镇生态环境。
(3)合理配置公共绿地,稳定区域生态功能。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强调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组成与空间协调。
(4)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政策,新建区建筑风格应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
(5)新建区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设施要同时配套建设,依靠若干环境骨干基础工程,保证区域环境质量的稳定与改善。
(6)根据溪头镇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应强调对原有的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延续,通过改造提升,逐步扩大人文生态保育区在人工生态环境中的比重。
生态过渡控制区建设导则
生态过渡控制区称为生态黄线,主要建设导则如下:
(1)控制区的开发和占用要适度控制,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建设方针。
(2)空间尺度上,不进行高密度城建开发,不规划村镇功能组团。尤其位于旅游路线视线可及的空间范围内,以园林绿化和景观营造为主,强化控制区对游客的良好视觉感受和对村镇居民的休憩功能。
(3)时间尺度上,不布置永久性标志建筑物。在成片开发之前,以原生态绿地为主,贯彻灵活机动的建设方针。
条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农村生态保护措施
(1)控制农业面污染。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提倡使用高效无(低)毒农药。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与布局应考虑周围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广液化石油气,进一步发展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使清洁能源比例不断上升。
(3)强化水土流失的防护。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适当修筑梯田埂并实施茶园密植。
(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高标准林业生态区、农业观光区。重点开发支柱产业,大力指导开发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菊发展基地,建立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经济体系。
森林资源的保护
(1)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扩大公益林比例。划定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公益林,进行重点保护,加快生态薄弱地的植被恢复,同时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
(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对部分坡度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
(3)森林保护工程
森林保护工程主要包括防火能力建设,营造防火林带和林道,添置防火器具与消防物资,建造瞭望台哨,完善交通、通讯与火灾报警监视系统,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以林场或林业站为单位设预测预报点;以生物措施防治森林虫害;防止松材线虫等严重病虫害的传入、传播。
(4)推进上扬尖—竦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工程
推进上扬尖—竦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工程,合理开发上扬尖—竦岭生态绿线,适当开发山地车、徒步游、攀岩、射猎等惊险刺激的山地旅游活动,进行保护性开发,推动山地森林资源的合理发展。
条水资源持续利用
加强水源保护
实施退耕还林,加强水源林的保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确保从源头保护水资源。
水利、防洪工程建设
规划须采取以下措施:疏浚清理河道,严禁向水体倾倒各种垃圾;严禁建筑侵占河道,尽量扩大河道断面;疏浚完善原有排洪沟,沿河道两侧兴建防护堤岸。对原有已经侵占喝道的建筑等设施,应严格执行拆除。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和防洪工程的建设。水土保持工程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旅游发展规划
条 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创建品牌,接轨国际;
特色发展,多元复合;
旅游主导,完善链条;
要素支撑,挺高品质。
条 旅游业发展目标
1.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2.歙县—绩溪“名山、名水、名村、民俗、美食”黄金旅游线上独具特色的旅游节点。
条 旅游市场规划
1)文化定位:体验徽地域民俗风情,欣赏徽州民居艺术。
2)休闲定位:迎合休闲旅游时尚,体验山水生态游览。&&&&&&&&&&&&&&&&&&&&&&&&&&&&&&&&&&&&&&&&&&&&&&&&&&&&&&&&&&&&&&&&&&&&&
3)养身定位:感受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无为精神哲学。
客源市场分析
1)一级市场(核心市场):安徽省以及江浙沪,福建广东等周边其他省市。
2)二级市场(基本市场):北京,天津,山东,以及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
3)三级市场(机会市场):港澳台,日韩及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
条 旅游业发展格局
规划形成“三线两辅,一水一花、多点结合”的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
1、三线:以“双竦河山水景观线、布射水—上杨尖—竦岭—木坑尖绿色生态线、蓝田红旗水库--石佛洞休闲度假线”作为山水体验休闲旅游的主廊道,串联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景点。
2、两辅:一是“汪满田—大谷运—桃岭—竦坑民俗风情游览线”,主要是休闲采摘、农家体验、写生摄影、民俗体验的旅游支线。一是“蓝田—溪头—西坡古村落游览线”主要是结合有“歙东第一村”称号的蓝田历史、文化、生态古村落,打造牌坊、庄园文化旅游线。
3、一水,即红旗水库度假区,规划期内将其着力打造成为融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可设计水上游乐、垂钓等活动项目。
4、一花,即洪村口—长庆—叶祁的‘花果王国’项目,着力打造歙县最大的花果世界,形成花海果洋。
条旅游产品规划
1.山水观光旅游
2.民俗文化旅游
3.休闲度假旅游
4.农业体验旅游
5.商务会展旅游
6.个性亲历旅游
条 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1 “双竦河山水人文景观线”创建提升项目 &【双竦河】
&将双竦河山水人文景观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包括汽车站建设、酒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茶菊综合产业园区试点等具体建设项目。
2 千年银杏保护开发项目 &【桃岭】
&以“千年银杏”保护为契机,开发“千年银杏、百年榧王”观光项目,围绕“树王”挖掘开发富有美丽情趣,引人入胜的相关传说,配合表演相关民俗,以增加“树王”的神秘性和观赏性,如开发银杏王许愿、银杏叶纪念品等旅游产品。
3 “花果王国”建设项目 【洪村口、长庆、叶祁】
利用两地适宜的自然条件,将歙县所有的果品在两地进行合理布局种植。将两地建成花果连绵的彩色屏障,让游客一年四季畅游两地,都置身于花的海洋、果的世界。
4 徒步(山地车)旅游线路 【竦坑、大谷运、汪满田】
为了适应广大国内外徒步(山地车)旅游爱好者的需要,开设徒步(山地车)旅游线路,该路段力求保持原来石板甚至泥土路面,使其具备原生态气息。
5 特色游船开发项目 【大谷运、竦坑、西坡】
充实旅游品位,以现代水上漂流及游船上文化娱乐项目的开发,来提升双竦河、布射水山水文化游的内涵。
6 徽州民俗旅游体验项目 【竦坑、汪满田】
在汪满田嬉鱼灯和竦坑放天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保熟节、庆丰节民俗活动,进一步挖掘并恢复已经中断的古徽州的民风、民俗,开展多层级、各民俗活动相结合的徽州民俗旅游体验项目
7 溪头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项目 【溪头】 促使新镇区充分发挥旅游集散、旅游购物、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等服务功能
8 大谷运老街综合整治项目 【大谷运】 完成大谷运老街综合整治工作,开发建设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地方特色步行商业街区。
9 “原生态手工作坊”建设项目 【竦坑、汪满田等】 修建传统手工作坊,集中再现徽州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例如造酒(竦坑曾生产的“竦坑烧”酒,享誉十里八乡)、榨油坊、古农具操作、脚踏水车、竹编、土织布、四雕工艺等。即可供游客参观,又可吸引游客亲手制作,同时促进旅游购物的发展。
10 “溪头艺术创作基地”建设项目 【溪头相关地区】
主要包括作家创作基地、画家写生基地、摄影基地等。以溪头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山川、独特的徽派建筑为特色,吸引文人墨客在此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吸引各大高校艺术系、建筑系专业学生写生实习。
11 凤凰山旅游度假基地项目 【西坡凤凰山】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基地,以佛会友,以佛交友,建设旅游地产、星级酒店、生态休闲、自然风光等项目。
12 红旗水库度假村项目 【蓝田红旗水库】
开发滨水娱乐、休闲别墅、湖景观光、野营拓展等旅游项目,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生态农业、服务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度假村。
13 农产品观光采摘项目 【溪头各村庄】
以春季茶笋、夏日玉米、秋天菊花、初冬柑桔为依托,建设茶菊等观光采摘园。园内修观光道路,并修建—座与同围环境相适应的“尝鲜亭”,让游客弃步入园,参与采摘、制作、品尝等活动。
14 高山休闲山庄项目 【竦坑大陪头、汪满田木岭后】
&在依山坡地盖数栋别墅并利用其较大面积的平缓滩地开发野营烧烤、入林猎野及运动场所,在野林里开发刺激惊险的林中射猎等游乐项目。
15 农家乐山庄建设项目 【溪头各村】
利用当地徽州民居的古风古俗,建设农家宾馆、农家餐馆等,为游客进行具有徽州特色的农家生活体验提供场所
条 旅游线路组织
线路一:黄山风景区——黄山(屯溪区)——歙县——【溪头】——绩溪(上庄)
线路二:千岛湖——歙县——【溪头】——黄山风景区——太平湖——九华山
线路三:宏村、西递古村落——齐云山风景区——屯溪——棠越牌坊群(鲍家花园)——歙县——【溪头】—绩溪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条综合交通规划
1、发展边境交通,接通断头路,以提高道路等级为主,改善其线型,加强主要道路的联系作用。规划通过改造干线,外接内联,形成树枝状为主、网络状为辅的道路网结构,打造“一横二纵,十字交叉,纵横发展,阡陌交通”的道路格局。
2、规划延伸桂林--溪头公路经西坡至绩溪孔灵段,形成镇域【第一横线】,增加溪头镇域东部西坡为对外交通出口。对大谷运—溪头线进行拓宽改造并延伸至汪满田和双河口,并打通溪头—竦口线,形成镇区【第一纵线】,大溪线镇区段拓宽后的道路红线宽度为15米,其他路段拓宽后的道路红线宽度为9米;规划打通竦坑—上庄线、竦坑—西坡线—叶祁—临溪线,形成镇区【第二纵线】;开通镇区北部竦坑为北域交通出入口,形成以【洪村口、长庆、西坡、竦坑】为主的四大交通出入口;规划建设汪满田—西坑—双河—黄村线,提升汪满田、竦坑的区域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和旅游开发,将溪头规划建设为歙县—绩溪—旌德三县交接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同时结合村庄整治规划,继续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提高自然村与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等级,完善村与村之间的道路联系。
3、结合绩黄高速的规划建设,在溪头镇区开设高速路通道口,同时打通歙县—溪头—上庄--旌德—九华山的高速公路,北接合铜黄高速公路,南接合铜黄高速公路,形成合铜黄支线。
4、规划建设溪头镇长途客运站,规划等级为二级;建立西坡、大谷运、竦坑三级客运站;同时建设溪头镇村公交系统,以溪头—西坡--竦坑--桃岭村--考坑--溪头,溪头--蓝田--梓坑—洪村口--黄村--双河—西坑--汪满田—大谷运—考坑—溪头的双环公交线,促进区域内镇村结合,提升旅游观光产业开发。
条给水工程规划
以双竦河、布射水和桃溪为主水源,结合红旗水库、山泉水和地下水水源,规划建设双竦河、布射水水源水库。
供水量预测
镇域近期(2020年)用水量约为4000吨/日;镇域远期(2030年)用水量约为8000吨/日。&&&&&&&&&&&&&&&&&&&&&&&&
给水设施规划
(1)规划建设双竦河水源水库,建立双竦河自来水厂,规模为日供水量8000吨,供竦坑、西坡、溪头、叶祁等村落;创建布射水水源水库,建立布射水自来水厂,规模为日供水量6000吨,供大谷运、汪满田、西坑、双河、黄村等村落;规划期内实现卫生安全自来水入户率100%。
(2)镇域其它各村庄须建设小型集中供水设施,保留各村已有的打手压井、潜水泵井、堨坝汇水、山泉引水等多种形式供水作为补充,以满足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供水难以达到的地区,采用相对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和接山泉水的供水方式。
条 排水工程规划
污水量预测
各规划期污水量中,生活污水根据其综合生活用水量乘以0.8的排放系数,工业废水量乘以0.75的排放系数,则规划预测近期污水量为0.4万吨/日,远期为0.7万吨/日。
(1)规划期内镇区以中心村排水体制确定为雨污分流制。规划镇区及中心村新建管道按分流制一次性埋设雨水、污水管道。老城区近期难以改造的部分地段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远期全部采用分流制。
(2)镇区规划建设一处污水处理厂,选址位于镇区南部,远期日处理能力4000吨/日。
(3)规划竦坑、大谷运村规划建设1
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300吨/天。其它村庄排水体制一般采用合流制。污水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
条 供电规划
1.35KV变电所的规划:溪头镇域用电将由35KV深渡变、35KV武阳变的10KV出线供给。
2.10KV及以下电网规划:农村10KV配电台区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新建和改造的台区应选用低损耗配电变压器。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15公里;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杆上配置;容量在315KVA以上的配变宜采用落地式安装,四周设置围墙栏。低压配电线路应严格按“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进行规划建设。
条邮政电信规划
邮政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期内,镇区提升邮电支局,各中心村设立邮政所,在学校、机关、大的企事业单位,利用社会力量办理邮政业务。同时大力发展报亭、信报箱群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的要求。在业务拓展上利用邮政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业务,发展代办电信业务。
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远期拟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建设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多种通信方式、多功能、安全可靠、优质服务的电信网络。远期城镇区还应向宽带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远期农村固定电话装机按1.2门/户计,放号率为90%;移动电话普及率60部/百人;农村广播覆盖率达100%。
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条文化及体育设施规划
溪头镇镇级文化设施,根据溪头镇行政、区域特点,按照现代化标准建成县级文化系统,至2020年新建图书馆、文化馆、文博馆各一座,同时在居住区、各行政村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室、科技站、小型图书室等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性的基本文化活动需求。远期至2030年,新建青年科技美术馆一座、信息网络中心一个、镇体育中心两个。
基本建成镇、村二级文化活动网络,加快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全镇都有规模不等的群众文化场所。
新建城市居住区的公共体育用地要求达到人均0.3—0.5㎡,企事业单位、旅游宾馆、中小学都要严格按国家要求建设相应体育场馆和设施。
镇区文化设施,应提高标准、扩大规模,结合现代化标准及自身特点,建设配套齐全的文化中心、俱乐部、影剧院、科技馆、文化广场、图书馆、小型陈列馆、综合娱乐城等。
结合村庄的撤并以及中心村的建设合理布置村级文化室,切实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及其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
条教育设施规划
全面提高“两基”质量和水平,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以上和95%以上,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规划恢复建成十座小学、六座完全小学、四座中学,一到两座(职业)高中。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兴办特殊学校;加强三残儿童教育,使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同步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30年幼儿入园率达95%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
条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形成多层次的预防、医疗网络,使医学科技水平、卫生服务质量、防治疾病能力、村镇卫生和人民健康的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
对镇区的中心卫生院加强规范化和规模化建设,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服务。规划每个行政村设卫生室一处。
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镇区,各中心村、自然村广播、有线电视通播率达到100%,并保证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的质量。加强全镇有线电视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设施的安全和有线电视信号畅通。全镇有线电视网络由镇广电站统一安装、统一维护、统一收费管理。
城镇性质与规模
条城镇性质
溪头镇城镇性质为:皖南地区交通枢纽、农副产品深加工及交易中心和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型国家级旅游名镇。
条人口规模
规划近期(2020年)人口0.8万人,远期(2030年)人口1.2万人。
条 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城镇建设用地8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人;远期城镇建设用地14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人。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条空间发展模式与布局结构
1、规划采用强化中心镇区,跨区组团发展的模式,形成溪头镇“141”空间布局结构,即,“一个中心镇区,四大功能区,一个旅游组团”。
2、“一个中心镇区”,即重点发展溪头新区,打造溪头—蓝田一体化,与现状老镇区一起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溪头中心镇区。
3、“四大副中心镇区”,全力打造大谷运、洪村口、竦坑、西坡四大副中心镇区,积极开发地方旅游资源,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溪头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纵深。。
4、“一个旅游组团”,规划叶祁—长庆的“花果王国”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5、四个功能区依托双竦河、布射水、桂溪公路延伸线形成组团式布局,整体呈现“山水相依,四星拱月”的空间布局结构。
条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镇区东西北三侧,依山临水,合理布局。其中,镇区东部多为保留居住用地,该区域以旧镇区改造更新为主,严格控制建房用地指标,旧区内部按照徽派建筑形式整改。规划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溪头蓝田村交接处,桂溪线两侧。在镇区东侧、北侧,沿大溪线、溪头—西坡线规划两处居民安置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60公顷,人均用地50平方米/人。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行政管理用地
规划以镇政府为核心,适当扩展现状镇政府行政用地范围,其他行政办公就地发展,政府行政办公设施按全国重点镇配套建设。规划行政管理用地1.6公顷。
(2)教育机构用地
镇区按高中(职高)、中学、中心小学和示范性幼儿园配套建设,可增设农科教职业培训中心和成人教育机构;溪头中学在规划期内不考虑搬迁,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建,但用地范围须以本次规划为依据;规划期内高中(职高)考虑建在西坡村境内。规划教育机构用地12公顷。
(3)文化娱乐用地
现状溪头中学东南侧,桂溪线以南规划建成为溪头镇文化活动中心、镇影剧院、陈列馆、文化宫等。
(4)医疗保健用地
现状溪头镇人民医院规划期内予以改造升级,按一等甲级医疗机构设置,医院建设用地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但须以本次规划为依据;医疗卫生室结合居住用地安排。
(5)商业金融用地
根据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和服务方式,采用块状和带形相接合的布局方式。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主要沿桂溪线、大溪线、溪头--孔灵线和老街两侧布置。其中,在桂溪线和溪竦线两侧的块状商业用地中布置商业步行街,在步行街北段规划公共绿地和广场,形成开敞的公共空间走廊。规划商业金融用地12.8公顷,人均用地100.8平方米/人。
(6)集贸市场用地
规划新建溪头农贸市场及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将镇区内的市场扩建、改造为溪头镇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批发市场。规划集贸市场用地1.4公顷,人均用地1.2平方米/人。
(7)旅游服务用地
规划旅游服务用地集中布置于溪头中学东侧、桂溪路北侧,主要安排宾馆接待、餐饮和休闲娱乐设施等;结合蓝田古村落、石佛洞—红旗水库的旅游开发,在不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安排休闲和度假设施用地。规划期内力图建成石佛洞—红旗水库和蓝田古村落南北两个高档旅游、休闲服务基地,全面提升溪头镇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形象。规划旅游服务用地18公顷,人均用地15平方米/人。
对外交通用地
在桂溪线和溪竦线交接处北侧,规划二级长途客运站(旅游汽车站)和溪头镇村公交系统总站;
基于“客货分离”的原则,在镇区农贸市场及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北侧建立货运战。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3公顷,人均用地2.5平方米/人。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条对外交通规划
1、规划期内镇区对外交通主要是公路与高速公路相结合的方式。公路主要有一横两纵,即桂林—洪村口—溪头—孔灵线,上庄—竦坑—西坡—临溪线,大谷运—溪头—竦口线;高速公路为绩黄高速溪头段,合铜黄高速支线。
2、规划对溪头长途汽车站进行移址扩建,规模提升至二级车站,并配套建设社会停车场。
条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中心镇区形成“双环+支状”的路网结构。形成镇区内公交全覆盖。
规划道路分为二级:
(1)干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5米,干路有大溪线、桂溪线、溪孔线、溪竦线。
(2)支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0-12米,支路有汪满田--大谷运线、双河—大谷运线等。
规划结合内外交通设施和镇区入口,各设置社会停车场1处,同时,为解决旅游高峰期旅游车辆的停车需求,规划在镇区西入口,蓝田村入口处安排1处集中的旅游车辆停车场地。其他大型公共建筑通过配建停车场的形式解决静态交通问题。
条 广场规划
规划广场3处。其中,溪头中学东侧建立旅游集散广场一处,在其东南侧建立文化广场一处,镇区中心建立中心广场一处。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条规划目标
1、近期:优化绿地系统结构,充实公园绿地内容,完善风景林系统,整体式提升镇区的绿地品质。
2、远期:结构合理、显山露水、和谐共生、山水园林相互交融的生态园林型旅游名镇。
条规划布局
规划形成“三带、四核、五线、多点”的绿地系统布局
“三带”指的是双竦河、桃溪和布射水滨水绿化带。
“四核”红旗水库、凤凰山、桃岭古木林、上扬尖生态绿核。
“五线”指的是桂溪线、溪孔线、大溪线、溪竦线、竦坑--叶祁线的公路绿线。
&“多点“包括镇区各个入口的公园、蓝田水口林公园、镇政府中心公园等,以及街头绿地和庭院在内的集中绿化。
规划绿地面积共2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5平方米。
镇区景观风貌规划
条 景观风貌定位
1、徽风皖韵——传承和延续千年山里人家的古皖风韵地域民俗。
2、山水如画——凸显“青山环抱,碧水相拥”的皖南山水意境。
条 景观风貌规划
1、加强滨河景观界面的塑造,重点对双竦河、布射水、桃溪沿河建筑立面进行改徽、对镇区、蓝田古村落及周边地块进行综合整治,恢复以及新增建筑在形式上要体现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传承。
2、强调细部设计,对镇区内各边角地带进行景观特写;构建好各景观节点的同时,打开通往各界面的视线通廊,达到连点成线,由线及面的目的。
3、严格控制建筑层高,加强对镇区及双竦河、布射水沿线建筑轮廓线的管理,确定城镇制高点,打造出主次分明、富于韵律景致变化特色景观生态休闲乡村。
综合防灾规划
条 防洪排涝规划
规划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重点加固红旗水库、双竦河和布射水沿线防洪堤坝。
对镇区主要河道进行疏浚。有重点地对现有排涝泵站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其灾害抵御能力。
条 消防工程规划
、消防设施规划
(1) 消火栓设置
室外消火栓采用地面式双开口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20米,消火栓沿道路设置,靠近路口,当路宽大于等于60米时,宜双侧设置消火栓,消火栓距建筑墙体应大于5米。
(2)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间距不宜大于160米,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承载力应大于20吨/平方米。
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等建筑物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两个长边设尽端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多层以下建筑的回车场不小于15米&15米,高层建筑的回车场不小于18米&18米。
(3)消防供水
消防水源建设以“市政水源为主,天然水源为辅”。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宜环状布置,消防给水管道最小管径应不小于100毫米,流量不小于15升/秒,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压力不小于0.12Mpa。
、消防安全措施
(1)镇区内的行政管理机关、重要的旅游接待设施、生命线工程(医疗救护机构、变电站、电信局、邮政局等)以及各个居住区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镇区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汽车加油站及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管道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与其它建(构)筑物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并采用有效的消防措施。严禁在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干管上修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或堆放物资。
(3)新建的各类建筑应以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主,要控制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和可燃材料装饰,严格限制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和易燃材料装饰。
(4)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应考虑自然灾害、战时等特殊情况下的防灾抗灾。消防重点单位和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要预留必要的疏散避难场所,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
条抗震工程规划
通过规划逐步实施,所有新老建筑物达到6度设防要求,一旦发生地震时,指挥系统,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正常需要能基本满足,生产不受影响,次生灾害源得到控制。
(1)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燃气、通讯、医疗等城镇生命线工程设施,按7级抗震烈度设防。
(2)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利用游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半径在0.5—1千米以内。按规范避震疏散用地应达到每人不少于3平方米。
(3)避震疏散通道:以城镇主干道作为人员疏散和物质运输的主要救援通道。
(4)防止次生灾害:目前城镇居民家用电器增多,地震发生时极易引起火灾,要加强宣传工作,使群众自觉管理火源火种。同时加强消防工程规划。
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内居实施有效的疏散。
2、规划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对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逐步完善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制度。
4、纠正和禁止不合理的采矿(采石)方法、不合理的切坡修路、削坡造房等人为工程活动。对位于高陡坡脚地带的房屋,原则上只拆旧房,不建新房,禁止进行重要工程建设。
5、加强防灾预警预防工作:紧密联系气象部门,针对雨情,加强防灾预警预报工作,汛期将受威胁的居住户搬迁避让,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近期建设规划
条 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2012年-2020年
条 发展规模
至2020年,镇区总人口达0.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为80公顷。
条 近期建设重点内容
、制定相关规划促进城镇转型发展
制定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工作,通过规划促进城镇经济转型,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完善体制促进城镇转型发展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与大黄山旅游发展的区域联合,理顺政府、企业、居民,以及旅游经营机构的责权利关系,通过体制构建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制度建设优先发展
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建立起省级扩权强镇的制度框架。完成镇区建设和旅游项目发展所需要的融资任务。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项目建设
基本完成休闲体验为主导产业的重点项目设计、布局、开工等基础工作,包括溪头红旗水库—石佛洞旅游度假基地、蓝田古村落保护更新、双竦河、布射水的改造开发、凤凰山度假村等,力争龙头项目建成运营。
、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以镇区为重点,加快镇域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条 近期建设项目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主要内容及规模 投资预算 资金来源 建设时序
1 游客服务中心 【镇区】 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汽车站等项目。 2000万元 自筹 2013
2 红旗水库—石佛洞旅游度假基地 【蓝田】 建设高档酒店、生态农庄、美食、娱乐设施等项目。 3亿元 自筹 2015
3 溪头旅游服务基地 【镇区】 休闲度假设施、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接待设施等。 5亿元 自筹 2015
4 垃圾焚烧厂扩建项目 【镇区】 扩大垃圾处理规模,满足镇域垃圾处理要求。 120万元 申请新山林生态补偿资金 2013
5 村庄整治项目 【镇域】 包括大谷运、西坡、竦坑等村庄整治。 1000万元 申请山林生态补偿资金 2013
6 镇区污水处理设施 【镇区】 实现镇区污水达标排放,保护镇区内山林整体生态环境。 1500万元 申请新山林生态补偿资金
7 镇域内支流整治 【镇域】 对镇域内水系进行梳理、整治。 500万元 申请新山林生态补偿资金 2014
8 大溪线、桂溪线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镇区】 加强沿线污水管网建设,对道路两侧进行建筑改徽整治和绿化整治。 400万元 自筹
9 改水改厕 【镇域】 重点在双竦河、布射水、桃溪等沿岸村庄和主要旅游景点建设若干卫生厕所。 100万元 自筹 2013
10 危桥、古桥扩建改造项目 &【镇域】 &除险、加固
&&&300万元 向上争取、贷款
11 溪头客运总站迁址扩建项目 【镇区】 将现有客运站迁至桂溪线和溪竦线交接东北处,为二级客运站。
&500万 贷款、自筹 2012
12 千年银杏保护开发项目 【桃岭】
&以“千年银杏”保护为契机,开发“千年银杏,百年榧王”观光项目,配合民俗表演及相关旅游纪念品开发等。
100万元 自筹 2012
13 “花果王国”建设项目 【叶祁、长庆等】
利用溪竦线、桂溪线、溪西线、西叶线道路两侧适宜的自然条件,将歙县所有的果品在两岸进行合理布局种植。将沿线两侧建成花果连绵的彩色屏障。
600万元 自筹 2015
14 汪满田千亩茶园基地 【汪满田】 2000亩茶园基地建设。 300万元 自筹 2016
15 竹园改造工程 【竦坑】
对三千亩枇竹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测土配方技术,大力推广生态种植、合理密植等先进农业技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270万元
申请山林生态补偿资金 2016
16 桃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 【溪头村、考坑】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0万元 歙县水利局主持 2015
17 上扬尖—竦岭—木坑尖生态走廊开发项目 【汪满田、大谷运、竦坑】
建设高山生态绿廊,开通公路促进山地车、徒步旅游活动,穿插茶园、竹园、菊园,开发山林射猎活动。
8000万元& 自筹 2018
18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镇域】 汪满田至黄村,上庄—竦坑—西坡—叶祁-临溪线,西坡—孔灵线&
25公里旅游公路四改三建设。 800万元 向上争取、贷款和自筹 2015
19 汪满田—大谷运—桃岭村—竦坑综合民俗开发项目 【汪满田、大谷运、桃岭村、竦坑】&
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资开发建设集商贸、餐饮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步行街区,着力打造汪满田—竦坑民俗风情界面,维护和强化各村老街传统建筑特色和风貌格局。
500万元 自筹 2017
20 推进上扬尖—竦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 【汪满田、大谷运、竦坑】
近期内达成上扬尖—竦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可与临镇、临县共同开发,合理开发山地自然森林资源,促进地域经济转型和发展。&
8000万元& 向上级争取 2019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条 规划法制
1、健全规划法律责任,树立城镇总体规划的权威性。
2、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及时溪头城镇总体规划成果,转化为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法规文件。
3、强化总体规划及各法定层次规划的法律地位,提升总体规划执行主体的法律地位。
第73条 部门协调
1、以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强化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2、强化与城镇公共社会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的协调,保障城镇基础功能的顺利发挥。
3、以提升城镇整体投资环境为目标,建立政府部门之间政策制定的协调。
条 投资机制
溪头镇的规划建设需要一定的建设资金支持,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在法律、法规和规划的框架内,努力寻找适应溪头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制。
条 土地开发机制
总体规划实施必须有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在土地使用和合理利用的政策方面予以切实和科学的支持,这是本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条 分期建设
1、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远期和远景不同阶段的城镇规划布局,强化不同阶段城镇总体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衔接,保证城镇空间的有序生长。
2、根据城镇发展动态发展的特点,确定规划的阶段性目标。
3、强化整体意识,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时序,逐步推进新拓展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避免城镇建设“四面开花”。
4、建立城乡规划与建设反馈机制,实现城乡规划的动态管理。
条公众参与
1、加强各种手段加强宣传规划,增强总体规划公开透明的力度和公信力。
2、增强全镇人民规划意识,提高遵守、执行总体规划及有关法规的自觉性。
3、设立监督机制,将公众参与引入规划编制、管理的各个阶段。
78 条 本规划自经法定程序批准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图纸、基础资料汇编和规划说明书组成,规划文本、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80条 本规划由溪头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局部更改时,必须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修订,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
对在本规划涉及地域范围内违反本规划而自行建设的一切单位和个人,由歙县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82条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溪头镇人民政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歙县霞坑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