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老鹰沟角半沟有樱桃吗

【提要】笔者来到角半村村委会,村支部书记李德元和村长徐志德领着笔者来到4社一处高坡上,顺着李德元手指的方向望去,全村美景尽收眼底—小青瓦、白粉墙,一幢幢修茸一新的居民楼错落有致,掩映在绿色丛林中,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美丽山水画卷。
四川在线凉山消息(张霖)
时间:7月11日
地点:德昌县德州镇角半村
背景:角半村位于德昌城西7公里外的角半沟,幅员面积37.95平方公里, 9个合作社,536户,2380人。1992年7月曾发生过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死亡2人,冲毁粮田300余亩,房舍40余间。近年来,角半村围绕生态建设,大兴植树造林,发展绿色经济,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800元。
历程﹒心声:笔者来到角半村村委会,村支部书记李德元和村长徐志德领着笔者来到4社一处高坡上,顺着李德元手指的方向望去,全村美景尽收眼底—小青瓦、白粉墙,一幢幢修茸一新的居民楼错落有致,掩映在绿色丛林中,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美丽山水画卷。
“角半村的变化,得益于13年来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李德元说。
绿水清山,从此就是金山银山。2000年,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角半村人从绿化荒山荒坡开始,在山顶上,沟两边,累计实施造林绿化18835亩,让全村荒山、荒坡、荒沟、荒地都披上了绿装。借助生态建设这张牌,2012年全村林果业面积发展到5700亩,人均2.4亩;经果林销售收入800多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林下栽种魔芋1000亩,放养山羊2000只,生态猪4500头,生态鸡25000只,收入达800万元,人均收入3300元。
“在角半村,你难得看得到一块空地,全村9个合作社98%的水田和旱地都调整出来种上了樱桃和枇杷,人均2.4亩,实现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绿色梦’。这些年,老百姓利用满沟的绿色林子,沿沟开起了农家乐,连城里人都羡慕我们。” 村长徐志德说。
角半村借着满沟的绿色富了百姓也乐了游客。笔者看到,仅有7公里长的角半沟,常年挂牌经营的农家乐就有4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其中18户被县旅游局授予星级农家乐,全村常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5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100元。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公路边、百姓的院坝里都会停满车子。有的游客更是把角半村看成是“绿色健身器”,天天爬山跑步,呼吸新鲜空气,来了就不想走,非要住上过10天半月。
笔者体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高度,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德昌县采取务实举措,大力实施“生态德昌、绿色德昌”建设,为角半村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和绿色经济,带动一方老百姓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采访中,笔者见到最多的就是挂满幸福笑脸的老百姓。
编辑:陈雪梅&责任编辑:张超&
【 四川新闻 】最新热点频道合作: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需齐头并进_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 旅游产业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一项新兴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面大,产业链长,资源利用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被公认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实践证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既可繁荣地方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又可提供就业机会,美化区域环境,改善人民生活。但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加大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管理.力度,做到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一、德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旅游资源现状  (一)德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从统计变化看旅游产业发展。从2003年开展旅游产业监测统计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德昌旅游产业总收入已由2003年的251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1962万元,占第三产业的14%,是2003年的4.77倍,年均递增36.7%;旅游产业实现的增加值由2003年的1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670万元,是2003年的5.04倍,年递增38.2%,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01%,提高到2008年的2.09%,提高1.08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003年的2036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5800万元,是2003年的7.76倍,年均递增50.65%,旅游产业带动的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占CDP的比重由2003年的2.1%提高到2008年的6.82%,提高4.72个百分点;接待游客由2003年的10.78万人次提高到2008年的44.1万人次,是2003年的4.09倍,年均递增32.5%。  2.从旅游业六要素看旅游产业发展。餐饮业方面,改革开放前德昌仅有大众食堂、人民饭店和部分个体餐馆等规模小、接待能力差的餐饮业,而今已发展到拥有地方餐饮特色的坨坨鱼、黄焖鸡、童耳朵、好菌鲜、德昌宾馆等十几家接待能力较强的餐饮行业,接待就餐能力可达2800人以上;住宿方面,改革开放前德昌仅有国营旅社、人民饭店、商业招待所等住宿业,而今已发展到拥有一个二星级宾馆(德昌宾馆)和帝豪酒店、德昌商务酒店、庄稼源大酒店、三立宾馆、金时代宾馆等一大批集住宿、餐饮、停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接待中心,接待过夜游客数可达1200余人;交通方面,已由过去道路条件差、运输能力弱的状况发展到乡乡通公路,有两个客运公司和60余辆出租车,200余辆机动三轮车的交通运输体系(不含铁路运输);购物方面,已由过去的商业、供销批零门市发展到拥有爱佳超市、富琼超市、喜洋洋超市等5家较大型超市和百年银坊等5家旅游商品购物公司。娱乐方面,已发展到拥有50余家农家乐(仅角半沟农家乐就达23家)和安宁河漂流、网球场、城市公园等娱乐场所。县城及景区景点(螺髻山景区除外)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基本能满足游客对旅游产业要素的需求,旅游项目也从城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到农家乐生态观光游、安宁河激情漂流游、傈僳族风情游、螺髻山生态探幽游等。  从数据的变化和旅游产业实体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德昌旅游可以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这些发展变化一是得益于党的政策,二是得益于城乡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提升,三是得益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的龙头作用已逐渐显现,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德昌旅游资源状况  德昌地下资源匮乏,地上资源丰富,全县山川交错,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其自然和人文生态保存良好,除国家级文物“大石墓”,省级文物“魁星阁”及清代“字库塔”、“进士第”、“仓圣宫”和“普照寺”、“解结寺”、“渔洞寺”等物质文化遗产外,县域内还有螺髻山自然风光(县城东螺髻山延绵起伏,景点众多)、彪水岩、大湾黑龙潭、永郎城门洞、德昌凤凰嘴、德州镇角半沟、小高群英沟、乐跃二道沟,还有安宁河激情漂流等自然生态资源,有已由州申报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傈僳族阔拾节、傈僳族婚俗、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傈僳族高腔、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傈僳族服饰等。就旅游资源而言,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自然生态资源等都将是促进和推动德昌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上述旅游资源有的已开发利用,有的正处于规划设计和待开发利用之中。  二、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产业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生态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势必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持续性。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益驱动,建设性破坏  一是外来投资商和旅游部门在开发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作过渡性、掠夺性开发,经营管理粗放,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二是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景区景点的开发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乱修乱建。  (二)生态意识不强,人为破坏  在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景点座落在偏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旦开发成旅游景区景点,居民们或破坏生态,盲目修房、修路,或乱挖乱采植物,或猎杀动物作为旅游纪念品换取旅游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意识薄弱,旅游景区乱丢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乱写等不文明行为较为普遍。  三、对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联系  1.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和前提。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是打造旅游精品的优势条件,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德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环境创优,旅游突破”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并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变生态优势、旅游优势为经济优势,将德昌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的一颗明珠。就生态环境而言,1998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德昌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9.9%,县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县城绿树成荫、实现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据调查了解,在众多自然生态环境中,正在规划中的德昌螺髻山景区最具吸引力。距县城17公里的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景区的主峰和主要景点位于德昌境内,其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脉延绵起伏,从鹿厂沟入沟经干海子至三锅桩为华严寺旧址,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往上走是土坪至大象坪,为宗林寺遗址,有华光墓塔、和尚坟,附近峰峦青黛,草坪泛绿,溶洞奇巧,湖泊澄静,是螺髻山西麓最优美的风景区之一;小高乡马尿河后,螺髻山山体鳞峋,朝晖夕映,峰露天外,云遮雾障,飘渺难寻,旧时即为德昌一景,日“螺髻幻渺”。小高市场南群英沟水量充足,出口段峡谷幽深,山势险峻,名“大、小龙口”,乐跃二道沟口石峰丛生,壁下清流流畅,称“龙口”……,整个螺髻山脉植物随不同海拔分类明显,保留了多种原始物种群,而且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旅游晶牌,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  从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德昌角半沟生态环境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极具说服力。据调查了解,距县城6公里的角半村植被茂盛、山青水秀,全村9个社,500余户,人口2081人,过去仅靠种植水稻、蔬菜等等为主业,有的家庭辛苦一年温保问题都还无法解决。由于乱砍乱伐,毁林开荒,曾造成泥石流。80年代初期,以角半沟四社徐治德为代表的角半村民开始种植樱桃并逐年发展,至目前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荒坡都已全部绿化,樱桃种植面积达到2300余亩,已挂果的达1700余亩,年产樱桃近2000吨。近年来又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大力度发展果叶兼用桑,种植烤烟,随着收入的增加,该村房屋美化、道路硬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走进角半沟先看到的是洁白的农房掩映在林木间,走进农家你会看到水泥地面、封闭式厕所、太阳能、沼气厨房等,浓郁的乡村特色,幽雅、整洁、卫生。生态环境的美化,诱人的樱桃吸引了县内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20余家农家乐也应运而生,到2009年已连续举办三届樱桃节,其旅游收入也逐年攀升,2007年和2008年樱桃节全县的旅游收入分别为909万元和1056万元,其中角半沟农家乐餐饮及樱桃销售收入分别为123余万元和21滁万元。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比2006年的增长一倍,樱桃、核桃、桑葚等水果销售和接待游客收入占该村村民收入的60%。角半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该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德昌生态农业观光游、乡村游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  2.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德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滞后是一种弱势,但它留下的良好生态资源和环境又是德昌的优势。发展旅游经济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相反还能促进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试想德昌还是过去的面貌:角半沟不是山青水秀,螺髻山一片荒凉,还有人来游玩吗?因此要吸引区域内外游客的目光,要使德昌“点不亮、线不畅、名不响、色不浓”的旅游状况得到彻底改变,要留住游客,就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3.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县委、县政府制定“旅游突破、环境创优”发展战略,将形成生态环境吸引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而旅游产业发展又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它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科学规划,要尊重历史,要千方百计保持自然生态,保持历史原貌,保护好古民居、古建筑及人文景观,服务设施的建造,交通设施的使用等都应与旅游景区景点相适应,要本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突出特色,切勿随意性、盲目性和短期行为,更不能为开发而破坏生态环境。  (二)努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产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1.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随着雅攀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成昆铁路复线的建设以及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战略的实施,德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已经到来,对此应加快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使之与经济建设规划和第三产业发展计划相协调、相吻合,坚持做到规划在先,建设在后,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避免功能不完善、低标准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  2.把生态旅游建成主导产业,为生态建设寻找新的落脚点。以生态旅游的带动战略为着眼点,以旅游业六要素建设为切入点,以提升生态经济效益为出发点,高起点、超前性,跨越式进行旅游软硬件建设,强化交通、水电建设,加快村级道路硬化建设步伐,根据德昌实际,开发新颖独特、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努力挖掘地方风味小吃潜力,构建旅游“六要素”,逐步形成主导产业。  3.强化管理,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要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旅游意识,要充分利用和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努力提升群众保护生态、热爱德昌的责任感、自豪感。二是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美化环境,进行文明窗口建设。三是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以发展德昌旅游事业,振兴德昌经济为己任,各负其贵,齐抓共管。  (三)广泛筹资,有序开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应结合德昌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用好用活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酵母”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筹资格局,以加快德昌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 (四)抓宣传促销,切实提高旅游品牌效应&&&&&&& 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强化自我推介意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CD片、广告、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同时加大县域景点整合力度,编制德昌旅游线路,把自然风光观赏同人文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使其山水相连,点线贯通,形成古迹、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网络和功能齐全,特点鲜明的旅游产业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52418人问过
48179人问过
40187人问过
28871人问过&&& 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邛山二村,第一次响起了悦耳的手机铃声,村长拥忠兴奋地接过同事手中的电话:“喂、喂、喂,听得到,听得到”,当日,在全体村民的欢呼声中,这个四川最后未通电话的行政村顺利开通了移动基站。至此,当地村民多年来期盼通过电话与外界沟通的梦想终于实现,同时,这也标志着四川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工程”(以下简称“村通工程”)圆满落下帷幕,全省行政村电话普及率达到100%。
在四川三州地区建设“村通”基站的过程中,肩挑背扛,翻山越岭的场面屡见不鲜。图为施工队2010年6月翻阅木纳山的场景。
&&& 作为四川“村通工程”的最主要承担者,自2004年以来,四川移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先后投资100亿元,30万建设者跋山涉水,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累计解决了全川10962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的通信问题,为巴山蜀水的父老乡亲架起了信息沟通和致富的桥梁。
&&& 七年奋战,工程赢民心
&&& 邛山二村海拔2464米,是一个典型的“坐落于山沟沟里”的小山村,该村距离丹巴县城近100公里,仅有一条狭长的山路连接外界,在移动基站开通以前,按照村长拥忠的话说,“要向乡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得走上20多公里”;而村民们仅仅为了和外面的打工亲人打个电话说上一句贴心的话,就得起早贪黑走上整整一天。而这一切,因为移动基站的开通而成为历史。那高高矗立的移动铁塔,让这个小山村与外界从此紧密相连,拉近了村民们与信息时代的距离。
&&& 回首7年前,作为全国未通电话行政村最多的省份,像邛山二村这样未通电话的村,四川共有约12500个,占到全国未通电话行政村总数的16.7%,数以千万计的山区群众还生活在“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原始时代。按照工信部“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逐步推进自然村通电话”的总体要求,2004年,“村通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这项工程从一开始,便担负着填平信息鸿沟、缩小城乡差距、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 为切实建设好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让边远山区的农牧民群众彻底结束信息闭塞的历史,四川移动一直将“村通工程”作为一号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公司从上至下成立了村通工程建设办公室,采用省市联动、全程参与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全体干部员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克服山高路险、基础设施差、高原缺氧等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汶川地震次生灾害频发等影响,采取倒排工期、合署办公等多项举措,有效确保了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其中,移动通信网络于2006年实现成都100%行政村覆盖;2008年实现了全川除凉山、阿坝、甘孜等三州以外100%行政村覆盖;2009年实现凉山、阿坝100%行政村覆盖;2010年实现甘孜100%行政村覆盖,至此,全省行政村通信网络覆盖率较“村通工程”前提高了22.7%,为四川国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和信息保障。
四川移动施工队在海拔4200千米的石渠县普玛村建设普玛基站
&&& 在生活着近600万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群众的甘、阿、凉三州地区,由于许多行政村自然条件恶劣,不通路,不通电,基础设施基本没有,完全不具备建站条件,四川移动人就积极创新技术手段,通过采用卫星手持电话配室外天线、太阳能供电、风力发电等方式,有效解决网络覆盖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在三州建设行政村覆盖基站2946个,卫星站673个,千方百计改变了当地信息极度闭塞和落后的局面。
&&& 千难万险,通信“长征路”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在诗词《长征》中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70年前红军为解放中国人民,在四川山区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极其重要的经典战例和克服艰难万险的人间传奇。历史常常惊人的相似,如今,四川移动人发扬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长征精神,在昔日长征路上建起了一张现代化的通信网,用辛勤的汗水,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一个个村通奇迹,为城乡之间的“通信鸿沟”转变为“数字坦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甘孜州的村通建设是全国村通工程最难打的几场攻坚战之一。这里地处横断山脉,气候恶劣,平均海拔达3800米,最高的石渠县部分地区,海拔接近4500米,最低温度零下30度,“村通工程”所在的村中,18.8%未通路,19.69%不通电,手抬肩扛搬运建站设备距离最长达12公里,最恐怖的是道路落差极大,道路蜿蜒地沿着悬崖向上攀爬,最大的落差接近2000米,塌方和泥石流随时可能发生。在这里建成村通工程堪称奇迹。
&&& 2010年,四川移动实施村通工程的第七年,也是工程最为艰巨的一年,全川最后253个位于高原山区最偏远地区的行政村,大部分既不通路也不通电,加之今年甘孜大雪直到5月底还未完全融化,各种困难齐聚,使行政村工程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 为了选到最佳站址,保证基站信号达到最完美的覆盖效果,四川移动甘孜分公司网络部副经理邓舰与同事们从2009年5月起便开始进行站址勘测,一年多来,他们雨里来,雪中去,上高山、下深谷,晴天一身汗、雪天一身冰,每选一个基站都要在相邻的几个山坡之间上下来回测试,反复比较;每到一个点都要连续翻越好几个山坡,徒步行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脚磨起了血泡,咬紧牙关继续前进,数次车毁山谷、数次车陷雪地,他们从未放弃。
&&& 今年5月的一次基站选址工作让邓舰至今记忆犹新。此次勘测的目的地是理塘县村戈乡觉塔村。早上7点,邓舰和队员们先从理塘县城驱车3个多小时赶到村戈乡,再步行前往觉塔村,当时天上飘着雪,山上已积雪成堆,再加上海拔高,空气稀薄,每走一步都相当困难,不时有雪水侵入鞋中,冻得双脚直发抖。到达半山腰的时候,有几名队员开始出现高原反应,邓舰就和剩余的人继续往上爬,天寒地冻,饥饿难忍,终于在下午2点过到达了站址预选地。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邓舰和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坚持冒雪工作,饿了就啃一口馍,渴了就到基站外抓一把雪放进嘴里。待测试完毕已经是下午5点过了,他们又面临要抓紧赶在天黑之前下山的问题,因为天黑之后这一带经常有豺狼出没。当时山上的环境已恶劣到了极点,在呼啸的高原寒风中,他们手牵手,在厚厚的积雪中相互扶持着往山下走……
日,丹巴县巴底基站开通,当地藏族小朋友使用手机通话
&&& 2010年7月,甘孜西南部喇嘛垭然日卡巴村移动基站开建,由于山上不通电,只好由4人将400多斤重的发电机抬到200多米高的山顶。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作业,即使躺着也相当于内地负重30多斤,再加上每人肩上100多斤的负重和45度的陡坡,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历经3个多小时,发电机终于被抬到了山顶,这时队员们的衣服被汗打湿得都拧得出水来了。电的问题解决了,修基站所需的沙石、水泥也只能靠马驮、人工搬,而一个基站像这样搬运建材就达15吨。建设和工地生活必不可少的水,也只能靠人工从山脚往山顶背,一次背50斤,一天背10多趟,工程用水不能省,生活用水省了又省,白天的洗菜水的留到晚上洗脸再洗脚……像上述这样的场景,在2010年村通工程的建设中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正是有了移动人不畏艰辛、不屈不挠地工作, “村通工程”才得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 信息“畅通”,助力乡亲致富
&&& “村通工程”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社会价值上,更表现在经济价值上。七年“村通”,通信设施的完善让全川共享现代信息文明,打破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瓶颈,帮助农民群众利用信息技术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 角半沟位于凉山州德昌县,土地肥沃,盛产樱桃,是当地重要的农产品支撑点之一。在“村通工程”建设以前,由于角半沟山势陡峭、信息闭塞,农户只能将樱桃用背篓背到城镇进行贩卖,经营范围较窄,收益不高。自从角半沟移动基站建成后,当地老百姓用上了手机,信息畅通了,经营面自然宽敞起来,樱桃的名声传到外地,不少企业、加工厂主动上门取货,直接运送到成都、昆明、攀枝花、上海等地;部分村民还通过手机联系专家上门指导优质栽培技术,使樱桃品种不断优化;如今,村里更积极吸取外界优秀的农村建设经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创办樱桃节,家家户户开办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得欣欣向荣。
&&& 海拔5000米左右的甘孜州石渠县瓦须乡,属于高寒地区,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全乡621户村民,3000余人,其中90%是藏族。过去,由于信息闭塞,虫草、贝母一直卖不出好价钱,当地农牧民采集兴趣不高。自从“村通工程”来到瓦须乡,大量信息资源随之到来,虫草、贝母等药材终于大批量地走出了大山,成为当地人增收致富的重要门道。瓦须乡牧民泽仁彭措说:“自从移动公司在我们这里建了基站,信息变得灵通了,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虫草的市场行情,选择比较有信用的买家,价格也要高一点。随着虫草的涨价,今年是个丰收年,家庭平均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据走访了解,如今,很多瓦须乡人都习惯使用手机短信发送相关药材情况给收购商,这样更直观、快捷地让收购商了解到产品信息,磋商交易。
&&& 在四川的广大农村地区,像角半沟、瓦须乡这样因“村通工程”而走上信息致富之路的案例还有很多。“村通工程”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移动搭建起的信息金桥使这些地区的通信水平焕然一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在甘孜州得荣县曲雅贡乡绒学村,村民们得知四川移动要建设基站,纷纷自发帮助工作人员搬运工程材料,牧民们养的牦牛、驴子等家畜也成了通信设备的运输工具。一个场景曾让当时建设的负责人宋维民十分难忘:“看着全村100多号人和我们一起喊着号子搬运材料时,我感觉这工作干的值得,能改善这些善良人们的生活现状,再苦再累又能算什么呢?”。
&&& 如今,这条信息路上的“新长征”仍在延续。据了解,在全面完成全省行政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四川移动目前已开始着手 “十二五”村通规划,力争稳步解决有条件(通电、通路)的自然村通信问题, “十二五”期间计划将为14000个未通自然村解决通信问题,逐步实现移动通信 “村村通”变“户户通”。
&&& 背景材料:
&&& “村通工程”实施以前,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四川是全国未通行政村最多的省份。2004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信息产业部经过科学论证和统筹部署,决定首先解决甘孜、阿坝、凉山等三州乡镇通电话问题,并将这一重任交给四川移动完成,从此拉开全省“村通工程”序幕。七年来,四川移动共承担全省行政村“村通工程”83% 的工程量,2007年以来更是承担了全部自然村和剩余未通电话行政村任务,其中最艰巨、施工难幅度最大、施工条件最差的三州及乐山行政村“村通工程”任务自2004年以来也均由四川移动承担。
&&& “村通工程”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四川省农村地区的基础通信能力。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1900万农民群众用上了中国移动手机,是10年前的100倍,其中三州用户261万,是10年前的174倍,农村年均话务量已达4.48亿爱尔兰,直接为全省GDP贡献0.26个百分点;基础通信能力的提升使偏远地区农业、工业、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行业市场需求进一步激活和放大,进一步扩大了就业机会,七年来带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上游供应厂商等多个环节,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在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四川移动还以农政通、农村信息机为依托,着力提升边远、民族地区村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目前,全省农信机50409台,是全国农信机部署最广泛的省,基本实现“一村一机”,提供任务督办、数据采集、电话会议等信息化应用的“农政通”覆盖全省5000多个行政企事业组织。
&&& ■四川移动“村通”进程表
&&& 2004年,解决344个未通电话行政村通信问题;
&&& 2005年,解决5702个未通电话行政村和81个乡级国营牧场和红色旅游区通信问题,实现三州100%乡镇通电话;
&&& 2006年,除了乐山以外的内地行政村100%通电话
&&& 2007年,内地行政村100%通电话,三州行政村79.5%通电话;
&&& 2008年,行政村98.4%通电话,自然村87.5%通电话;
&&& 2009年,行政村99.7%通电话,自然村88.4%通电话,凉山、阿坝地区比预期提前一年实现行政村100%通电话;
&&& 2010年,行政村100% 通电话,自然村89.78%通电话
记者:姚晓敏 康伊 通讯员:李世敏 晋美朗吉
【 四川新闻 】最新热点
评论共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樱桃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