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桃树上的胶长的菌类叫什么啊?

枯朽杨树上长的菌类,这类多孔科菌类叫什么?_百度知道
枯朽杨树上长的菌类,这类多孔科菌类叫什么?
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
我不能采纳你的答案,概括太广泛了
你问的太广泛了
杨树上 树桩 地下 能长好多种类的好不好要不你来个图片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桃树上长得这叫什么?看起来像菌菇但摸起来是木头一样干燥脆硬的质感,而且桃树类似枯死不再长叶子,不知_百度知道
反正不能吃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28条回答
亲这不是木耳!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德提醒你一下!它是不能食用的
这是灵芝的一个分支,叫云芝,因为长得像一片片云彩,因此得名,有些许药用价值,但价值不高…!
===========如下摘自百度百科===========
别名杂色云芝 彩绒革盖菌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olus versicolor(L.ex Fr.)Quel.[Polystictus versicolor(L.)F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宜煎24小时以上或制成片剂冲剂注射剂使用
材料云芝西洋参丹参白花蛇舌草各适量瘦肉250克 做法用清水3碗煎至...
真菌,其实和木耳是一样的
这是枯树菇,是一种潮湿的地方才有的菇。
简单的说是木耳
这是枯树菇
这是枯树菇
无关,这是树木枯死以后才会生成的菌株
请问可能是什么菌株,有具体名字的话最好啦
树死了才长木耳,老人说黑色的能吃,白色的不能吃
分明就是枯死了
应该是一种菌类
这是木耳!桃树死了很久了吧
木耳,干了
这是木耳 我家种的一棵树也这样
这是木耳,只是风化了
这叫老年斑
木耳干了就这样
这棵桃树己死了。
看着起鸡皮疙瘩,好恶心!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松树上长的一种菌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松树上长的一种菌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jpg" esrc="http.hiphotos.hiphotos://e://e://e.baidu.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zhidao/pic//zhidao/wh%3D600%2C800/sign=81d3b4a452da81cb4eb38bcb6256fc2e/f11f3a292df5e0feb598dfdf72d9.baidu
我有更好的答案
!!树舌!
其他类似问题
菌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街核桃树上长“灵芝”? 林大专家:是粗毛纤孔菌-灵芝-东北网黑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大街核桃树上长“灵芝”? 林大专家:是粗毛纤孔菌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联通发DBWY到,电信发DBWY到 。
东北网手机版    搜索微信号dbwhlj关注东北网
&&&&树上生长的粗毛纤孔菌。
  东北网8月9日讯 &你看那棵树上长的东西是不是灵芝?&7日,在南岗区东大直街一教堂东侧,市民张先生指着一棵核桃树树干上的异物对记者说。
  顺着张先生的指引,在这棵核桃树上记者看到,距离地面约4米高的树干上长着两朵碗口大小淡黄色菌类,外形很像珍贵药材灵芝。
  东北林业大学池教授告诉记者,东大直街树上长的菌类并非灵芝,而是和灵芝同目不同科的粗毛纤孔菌,这种菌类在30至50年树龄的成林中比较常见。
  (报料人:张先生)
   来源:
东北网-新晚报
    频道主编: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股票/基金&
在那个时代,
青年时期,徐喜先在外滩防汛墙留影。 /受访者供图  星期日周刊记者 韩小妮  “我前两年做梦还会梦到蘑菇,就跟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情景一样。有时候是树林里一棵大树上长满蘑菇,有时候是村庄旁边沿路都是蘑菇,有时候是跟爸爸一起采蘑菇……梦里还觉得很奇怪:怎么现在又有蘑菇了?可能潜意识里是蛮想念蘑菇的。”  徐喜先不算是一个外向的人,但是只要说到沪郊曾经到处都是的蘑菇、毛木耳,他便滔滔不绝。说到高兴处,含笑露出两颗分得有些开的门牙,眼里好像还闪着光。采访那天,女儿恰巧带着13岁的外孙女来看他们夫妇。我们在谈话,外孙女便乖巧地坐在一边看书。看了一会儿,她似乎也被外公的话语吸引了,从大开面的书里抬起头来。  讲到最后,徐喜先有些自嘲地说:“一般人觉得郊区都是现代化、工业化的,想不到以前会有蘑菇。那个时代蛮滑稽的,不可想像。采蘑菇,其实是老奇怪的一桩事情。”  长子买药踏上郊区路  多年以后,徐喜先依旧记得第一次去沪郊时,在路上看到的景象:“车到广中路时迷雾一片,当年的广中路很荒凉,路两旁都是连片的村庄,路边种得最多的是柳树。虽已是初冬,树叶很少了,但迷雾中的柳树依然婀娜多姿。透过柳枝的帘幕,远处在晨雾中隐现的村庄美丽极了。屋脊和树冠时隐时现,加上车厢里"轰轰"的发动机声响,使人如梦似幻……”  那是1954年,他12岁。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致。虽然出生在上海,但两三岁时他便跟随父母去了南京,直到1952年才重新回到这座城市。“我爸爸是做裁缝的。他十几岁的时候从老家宁波来到上海,在淮海路附近的服装店里学生意。后来因为跟老板关系不好,带着我们去了南京,靠在路边摆裁缝摊过生活。”他说。  解放后,一家人回到上海。父亲原本想再去投靠以前的老板,可跑过去一看,那家店已经倒闭了,只得进行失业登记。在政府的安排下,他进了路上的一家服装店工作,一家人也在北路、海宁路上一间17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安顿下来。对于还是孩子的徐喜先来说,河南路长得望不到底。当时,他总有奇怪的臆想:“觉得这条路要是走到了尽头,人就会突然跌下去。”可想而知,平时他的活动范围是在以家为圆心的有限半径里。  这一次之所以“出远门”,是为了给弟弟买药。徐喜先有个比他小5岁的阿弟。在南京时因为一家人生活艰难,父母忙于生计而疏于照料,阿弟发烧引发脑膜炎,留下后遗症,不仅走路不稳,容易跌倒,还常常要昏过去。回到上海后去仁济医院看病,医生开出一剂药方。这种药市区紧缺,医生指点说,江湾的一家小药房里可能有卖。  见父母工作忙碌,身为长子的徐喜先便自告奋勇一个人去郊区买药。是的,那时江湾还算是郊区。事实上,他在多伦路口乘上公交车,车子开到广中路,眼前看到的已是一片与狭小闹市迥异的景像。  一个人出门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有些暗淡,甚至有些许紧张的,但从江湾回来时,已经“由阴转晴”了:“弟弟得了顽症,父母心里焦急,我心里也不好过,所以这一天我所见到的大自然的阔大美景给我非常深的印象,我的心灵好像被撞击了一样,郁闷不畅的心情好过多了,我始终无法忘却这一刻。”  心里记着那天看到的景致,徐喜先总想着再到郊区去。周末的时候,他便找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江湾探险。“有时小同学们一起走到麒麟塔(注:1939年侵华日军为纪念淞沪战争中阵亡的官兵所建造的石塔,位于今同心路附近,1970年被拆除)附近,荒草连片。我们就找了些纸,用钢笔模仿连环画中的图画,画些眼前的荒草、村庄、小河、枯树等等。久而久之,居然也有些像。”  不过,没过多久,在家长的干涉下,“郊区探险小分队”就解散了,只有徐喜先一个人仍对沪郊念念不忘。当时还没有城市里不宜养鸡养鸭的概念,每到春夏,满街都是卖小鸡、小鸭的小贩,他家也养了些鸡。于是,他便以“捉些小虫给鸡吃”为由,继续在郊区游历。  江湾镇:初见毛木耳  到1957年,他已经把江湾镇跑了个遍。这年暑假,他终于跨出江湾镇区的范围,一路向北,走到了长江南路附近的西塘桥村。在那里,他有了新发现:在小河边一棵大树的裂缝中,他看到了许多黑白相间、胶质的耳状植物。出于好奇,他采了些回家,又根据它的形状、特征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原来,这是一种名叫“毛木耳”的菌类植物,更重要的是,这种菌可以吃!它是什么味道呢?“毛木耳和南货店买来的黑木耳还不太一样,它的叶片很厚,反面有一层绒毛。开水里煮一下,摆点糖拌了吃,或者烧红烧肉吃,哎呦,好吃得不得了!”直到现在提起毛木耳,徐喜先还有些眉飞色舞,“那时家里兄弟姐妹多,条件老困难的。60年代初的时候粮食不够,但是很奇怪,郊区采来的毛木耳烧汤,一吃就饱,人觉得有力气。”  人生当中采到的第一朵毛木耳让他对上海的郊区更加感兴趣了。他发现,在村中、河边、荒野,甚至公路两旁的行道树上,到处长着毛木耳、木耳、以及各种各样的蘑菇。“那些蘑菇比现在菜场买回来的好吃得多了!”徐喜先略带骄傲地说。  蘑菇和毛木耳经常长在一种名叫“谷树”的野生树木上。其实,“谷树”是本地农民给这种树起的“土名”。徐喜先后来在书上查到,这种树的学名可能叫“褚树”(又名“构树”)。“它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形状像个手掌,叶片之间有裂口,裂口最底部还有个"圆圈圈"。叶子反面的颜色淡些,上头长了绒毛。树干跟桑树差不多,听说树皮可以用来做纸。”他回忆说,“到了夏天,谷树会长一只只像杨梅一样的果实,远远看过去血血红。但是不敢吃,因为很臭的,闻上去有点恶心。有时候这些果子掉在地上一大片,都烂掉了。”  过去,谷树在上海的郊区随处可见。有时像树林一样一大片,有时零散地分布在荒野里。徐喜先说,他在郊区看到的谷树,上头常有斧头砍过的印子。“斧头砍一刀,会有像牛奶一样的白色乳汁流下来。听说这种乳汁在民间土方里是好做药的。”  这种树最多能长到三四层楼那么高,但大多数长到比人高一点,就倒下来了。“它的木头可能有点甜,所以虫老多的,很容易烂掉。”徐喜先说,“这种树假使树皮烂掉了,树干倒下来,破掉的地方最会长蘑菇和毛木耳。”  是的,蘑菇和毛木耳有时是一起出现的。“这两种植物抢地方,有的树上毛木耳长了交关(很多),蘑菇就长不上去了。有的蘑菇长得多,毛木耳就少。”  野生竹林也是蘑菇的温床。“竹林假使属于当地农民,那么经过修整里面老清爽的,蘑菇就比较少。”徐喜先解释说,“但是上海郊区以前有大片在荒地里生长出来的竹林,其中夹杂着许多树木。这些树木倒下来后,上头覆盖着被雨水打下来的竹叶,树根、树干很容易烂掉。这种情况下,长出来的蘑菇老多的。”  新塘港:  “侧耳”采到“狂喜失常”  郊区的蘑菇太多了,采回来吃都吃不完。“没吃完的就把它晒干,这样一年到头都好吃。只是晒干的蘑菇等到吃的时候再把它泡开来,就没有刚采的蘑菇那么鲜美了。”徐喜先有些可惜地说。有趟采得实在太多,又送了些给楼上的邻居。可是,过了一会儿,邻居把蘑菇还回来了,还拿来一张《新民晚报》。上面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奉劝市民不要到郊区去采蘑菇”,讲的是一则新闻:一家人到西郊公园去玩,回来路上看到许多野蘑菇,采回来烧了吃,结果一家人都死了。  看到这个,徐喜先不禁心有余悸:原来,蘑菇是不可以随便吃的。他和家人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这种美味。不过,这种风险并没有阻挡他继续采蘑菇的脚步。他只是更谨慎了,遇见不认识的蘑菇,回家后先跑到当时开在四川路、海宁路上的上海旧书店去查《中国植物图鉴》,根据蘑菇的形状、大小、气味、颜色,一一鉴别。“后来采蘑菇就专采那些吃过没事的,其他也不敢乱采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在书店里发现了两本专讲蘑菇的书,“一本是"毒蘑菇",一本是"食用菌"。”虽然那时已经不太采蘑菇了,但他还是把书买了下来。“上面每种蘑菇都有彩色插图,蛮好看的。”他这么说。  在将近二十年的蘑菇“狩猎”生涯中,徐喜先从来没有因为误食毒蘑菇而中毒过。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成就。要知道,在喜爱到野地采蘑菇烹饪各种美食的,每年大约有4万人蘑菇中毒。  他采得最多的蘑菇是“侧耳”。“这种蘑菇看上去跟现在菜场里的平菇、鸡菇有点像。但我经常采的那种颜色更好看,有点带灰色,像用金属抛光过一样,老亮的。这种蘑菇最好吃,很滑、很糯,现在买的根本没法比。”当年,江湾及附近地区盛产此蕈。徐喜先记得,有次在场中路附近的新塘港(注:又名“西泗塘”,位于宝山区、闸北区境内,南起走马塘,往北经泗塘新村,注入藻浜。)河边看到一堆被砍倒的柳树,上面长满了侧耳,采得让人几乎“狂喜失常”。然而,这种蘑菇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仅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出现,深秋过后就不见了。这也使得徐喜先愈发珍惜每年这短暂的采蘑菇时节。  相比之下,毛木耳除了在严寒的冬季,其他季节都能生长,只是在大小上有所差别。“春天毛木耳很多,夏天它长得比较大,到秋天开始少了。”春夏季节的雨后,小村庄的竹林里毛木耳丛生,有的长得又大又厚实,竟有书本那么大。  见徐喜先采回来的毛木耳实在太多,父母在十六铺附近找到一家土产收购站,把毛木耳晒干后拿去卖。一斤晒干的毛木耳大约能卖10块钱,要知道,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块钱。徐喜先记得,有趟父母用很大的布袋装了一整袋毛木耳去卖,足有二三十斤。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元进账。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外快。不过,年少时的徐喜先对此并没有很大的感觉:“都是爸妈拿去卖的,那个收购站我都没去过。我是后来偶然看到几张收据,才知道卖了那么多钱。大约十斤新鲜的毛木耳才能晒出一斤干木耳,所以要积很长时间才能拿去卖。大多数毛木耳还是我们自己吃掉了。”对他来说,还是到郊区找蘑菇、采蘑菇更有意思。  浦西宅:  “那个可能是灵芝草!”  有时,父亲会和徐喜先一起去采蘑菇和毛木耳。他们常到江湾以西一个名叫“浦西宅”的小村庄去(位于现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界内)。浦西宅的村前是一条河浜,村民的屋后是竹林,竹林后头还有个池塘。在当时,这样的小村庄极为普通,但对于徐喜先来说却特别有吸引力。因为,这里的蘑菇多极了。  每次一到村里,他便房前屋后地穿梭,在树根旁、竹林里寻找野菇。那里的村民很和善。有时离村民家太近了,偶尔也会有老者跑出来喊:“小腊棺材,夯啥(小孩,做什么)?”这时,只要回答一句:“夯吗尼多(采木耳)”,并把采到的木耳给对方看一看,便“过关”了。本地人把木耳称为“木耳朵”,“木”的发音像“吗”,跟上海话不太一样。这些“吗尼多”和野蘑菇,他们是不吃的,因为分辨不来那么多不同的菌类。有时,老人家还会关切地说一句:“小朋友,你不能瞎采的噢。认得的好采,不认得的,吃了要中毒的。”去的次数多了,村里的小孩都认得徐喜先了。一看到他来就奔走相告:“快快快,采"吗尼多" 的又来了!”,然后到处找野菇,采来供他挑选。  有一次,正在专心采蘑菇的徐喜先突然发现池塘旁边有个很大的树根,从树洞里伸出一只怪蕈。它有手掌那么大,呈半月形,看起来就像是用红木雕刻而成的,表面还“涂”了朱红、紫黑色的“油漆”,有一种光泽感。他好奇地伸手一拉,下面连着一根十几公分长的柄,深入到树洞里。这只怪蕈的手感有点像软木,背面是本白色的,有许多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小孔直通植物内部。  他把怪蕈采下来,递给父亲看:“这是什么蕈啊?”父亲端详了一番,叫不出名字,又用牙齿咬了咬,硬得咬不动,看来是没法吃的了。于是,徐喜先就随手把它扔了。“一扔扔到池塘对面的竹林里。只见它正好挂到藤上,晃来晃去。那时已经快晚上了,我们就回来了。”  回到家,父亲想来想去突然有了新灵感,说:“那个可能是灵芝草。”徐喜先一听,兴奋得第二天马上去旧书店查《中国植物图鉴》。“把书翻出来一看,形状什么的确实和灵芝一样。第三天放学早,我乘3路电车到江湾,再穿过江湾跑到浦西宅。一看那只灵芝还荡在藤上,把它采回来了。”  徐喜先说,他在上海郊区总共采到过7只“灵芝”。最后一次是1976年的6月20日,他在嘉定翔黄路附近铁路道口的土坡上采到两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在上海见到过这种植物的踪影。他采到的怪蕈究竟是不是灵芝,现在已不可考。不过反正他是采来“白相相”的。“采回来也没啥用偿,硬来兮的又不能吃,只好看看。”他说,“古人讲灵芝草"长生不老",其实是说这种植物长生不老。普通的草一采下来就枯掉了,但是灵芝草采回来十年二十年,还是像原来长在树上那样,不会枯也不会烂。”  因为贪恋沪郊的美景,徐喜先在采蘑菇之余也会画些钢笔画,想要把眼前的一切保留下来。当然,蘑菇也是常常入画的。有时路人经过,驻足旁观后不禁觉得奇怪:蘑菇有什么好画的?  他常在韶嘉路附近的小河边写生。沿河的荒野广阔,夹杂着许多竹林、树丛。那时的河道、池塘很清澈,齐人高的荒草丛中,偶尔会看到钓鱼人的身影。抬头仰望,满天的乱云。有时远处的兵营里还会传出“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  六、七月份的时候,有一种名叫“墨汁鬼伞”的毒蘑菇在这里大片大片地生长着。“它喜欢挨着树。比如这里有一棵很大的杨柳树,旁边的草地上很容易长出一片墨汁鬼伞来。”徐喜先说,“开始的时候,它像一个乒乓球。很快,在乒乓球上长出一根柄来,柄上撑开一顶阳伞。柄和伞面都是雪雪白的―比纸还要白,泛出像丝绸一样的光泽。阳伞的背面像香菇一样一丝丝的,有点黑。但其他地方都雪雪白。如果有光线照下来,老远看过去卖相老好的。一大群长在一道,景象很壮观。但是过了几天,它成熟后就烂掉了,蕈都倒下来了,变成墨墨黑的一摊墨汁。”  “这种蘑菇活着的时候与枯掉的时候,形象真是完全相反!”他感叹说。当时他只是看着好玩,并没有去采。很多年后,他对照那本《毒蘑菇》,才发现原来这种蘑菇虽然有毒,其实也是可以吃的。“条件是在吃的前后两个小时里不能喝酒。因为它的毒素会溶解在酒精里。”  少年村路:  棋逢对手,甘拜下风  为了找到更多可以吃的蘑菇,徐喜先越走越远。穿过江湾镇的闹市向西,然后沿着沽源路向北走就到了场中路。有阵子他一直在琢磨:按照上海公路取名的习惯,“场中路”应该是从“中山”(逸仙)路通到大场去的吧?他这样胡乱猜测着,想要沿着场中路往西,走到大场去。只是那时很难买到上海地图,他时常走岔,走了许多次都没能如愿。  1960年的秋天,他又下了决心,要到大场去。这一次,他乘46路车到走马塘站下车,沿铁路一路向西。那时,铁路两旁还没有封闭起来,是可以走人的。远远望去,铁路边有两片红云。走近一看,蔓草上长着星星点点的红色小果,壮实饱满。原来是一片野生枸杞。徐喜先很想采些回家,但惦记着还要赶路,一颗颗采起来太浪费时间,索性用小刀连枝割了些扎在包上。可惜当天回家时发现,小红果已所剩无几,都在路上散落了。  沿着铁路走到少年村路附近时,有一座很大的古寺,名叫“宝华寺”(现新址迁至高平路、江场西路路口)。寺中似乎很冷清,一面足有两三层楼高的砖墙独立河边,上书一个巨大的“佛”字。河上有一座单孔的石拱古桥,名叫“香花桥”。  过宝华寺后,徐喜先继续沿铁路向西,从守仁桥街终于进入了大场。一条小河从古镇当中穿过,河上小船云集,几家饭馆和茶馆沿河而开。老农们系着围裙,戴着小帽,在茶馆里闲扯,远处传来江南丝竹的乐声,有种浓浓的江南小镇味道。  大场也是有蘑菇的。事实上,在徐喜先漫长的采蘑菇生涯中,只碰到过一次“同好”,而且棋逢对手,甚至甘拜下风,便是在大场遇到的。“有次我走进少年村路,看到路旁有一只箩筐,里面怎么有那么多蘑菇的啦?再一看,不远处有六七个小朋友和一个大人。”他回忆说,“那个大人是附近小学里的老师。他指挥学生们,谁到这边采,谁到那边采。两个小孩爬树爬得老快,一爬就爬上去了,把采到的蘑菇扔下来。老大一只箩筐,蘑菇都采满了。”  当时,徐喜先采蘑菇的工具是一根特制的竹竿,“上面做了两个钩子,绳子一拉,两个钩子会合起来,有点像夹煤球的火钳。用来采树上的蘑菇,省得爬树了”。但是,这种工具毕竟没有爬到树上亲自采蘑菇那么得心应手。他看看这群人,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工具,自愧弗如:“老高的树,我爬不上去。再说为了一点点蘑菇爬上爬下,时间都浪费掉了,划不来。所以平时我都是在平地跑。碰上那个人,我采不过他。”  绿杨桥:  史前世界一样的蘑菇丛  那年秋天,他也多次跑到真南路附近采蘑菇。这一旅程通常是从中山北路、交通路开始的。那时,沪宁铁路和交通路之间有一条小河,河边和河滩上种满了白杨树。这种行道树长不大,很容易烂掉,树皮的裂缝中长满了侧耳。他便沿着沪宁铁路一路走,一路采。  真如火车站附近的几个小村庄,徐喜先跟父亲采野菇和毛木耳时都去过。“这里的村庄和江湾附近的大不相同,四周都被公路、铁路、工厂、仓库所包围,也就没有了那种原始旷野的景色。但村中的树木很多,尤其是谷树、柳树,环境清幽,河水碧清,另有一种秀美的感觉。”  交通路北面的长港、渡船桥(位于现大华地区)等村,都是徐喜先与父亲常去的地方。“这些小村,一年四季都有很浓的江南水乡味道。有些大柳树四周没有别的树,树下是一片如丝的嫩草,附近也很少有人影。夏日里,满身淤泥的牛身后跟着手折柳枝的老农从树下走过,有一种如画的感觉。”  有时,他单独出游,先乘车到杨家桥。“沿桃浦河的单边小街上,最热闹的是茶馆和饭店。河里停满了许多乱哄哄的小船,船和街几乎是连成一片。街很短,最热闹的地方大约只有一百多米。”穿过街往北走,就是真南路了。当年,真南路附近的铁道学院(现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也与周围的村庄“粘在一起”。“有些地方,双方相互渗透,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村中屋前、河边,谷树很多,并有许多破败的树木堆在一起,环境纷乱,野菇丛生。沿真南路前行,一路都是些化工厂和药厂,空气中弥散着药味”。  走到绿杨桥附近,旁边有一条小河。河边的芦苇夹杂着一丛丛很小的竹子,竹竿只有筷子这么细。第二年春天,他和父亲来这里采了许多这种小竹子的笋烧了吃,“鲜美无比”。  离河稍远处是一片片竹林,一些大树从伸出树冠,颇有傲视群竹的感觉。徐喜先钻进树林,只见许多树干上竟长着大如面盆、形状像灵芝草一样的野蕈。“菌盖一般有三十多公分大,半圆形,附着在树干上,厚约十公分左右,上面像用朱红、紫红、紫黑色的油漆漆过一样,光滑且鲜亮醒目。菌盖背面有许多本白色、整齐的小管状细孔,深入到植物内部。”他形容说,“一切结构都与灵芝草一样,但是它没有柄,单边附生在树杆上。这种野蕈有时是丛生的,大大小小相互重叠,挤在一起,好像一大家子。”  徐喜先后来查到,这种野蕈名叫“猢狲眼”。“它硬得像软木,无法食用。虽然它似乎并无用处,但是很壮观。在许多大树上,到处长着这样的菌类植物,看着有点像史前世界。”他说。  有时,倒下的谷树上长满了栗蕈,“成群结队,成千上万,大的像张开的伞,小的像捏紧的拳头”。栗蕈,这是另外一种可以吃的蘑菇。“跟现在菜场里买的金针菇有点像。它长在冬天,天越是冷,树根被雪盖满了,越是容易长出栗蕈来。老早采来烧红烧带鱼,味道蛮好的。”他介绍说。
07/17 17:46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上长的菌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