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死亡率后的东西要不要

直播自杀少年曾称不想死了 部分网友称你必须死(图)-中新网
直播自杀少年曾称不想死了 部分网友称你必须死(图)
11月29日曾鹏宇在微博上发的剪发后的照片。
11月30日,19岁少年小曾在这里直播自杀。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曾鹏宇生前的最后两条微博。
  95后少年:按不下停止键的自杀直播
  自杀直播引发围观,生命最后时刻说不想死,有网友在其死后致歉
  曾鹏宇 19岁
  11月30日上午,曾鹏宇在微博上直播他的自杀经过。网友纷纷围观。有网友报警后,泸州警方找到了他。从网络到现实,他最终还是死去了。
  根据钢炭的燃烧程度,事后进过房间的邻居猜测,炭火燃烧了不到一半。
  邻居朱阿姨已经记不清房门被打开的具体时间,她只记得杂乱的客厅里,穿着蓝色上衣的曾鹏宇双手握在肚子上,仰卧在沙发里,像睡着了一样。
  垫在炭盆下的毯子被烫出了洞。
  网络上他一次次的预告和记录自己的自杀,现实中没有留下一句话。
  11月30日上午11点34分,19岁的曾鹏宇将一盆即将点燃的钢炭发到微博上,留下一句“对不起大家,我真的要死了”,在随后的直播过程里,引来了数万条转发和评论。
  这是一场在网络上张扬的自杀。
  网络上人群迅速聚集,这场自杀被围观。一些人劝慰、报警,一些人嘲笑、不屑。
  网络上的激辩在某一刻停止了。警方证实了他的死讯。
  现实中的沉默
  没有遗书。
  在网络上直播自杀的小曾在现实中选择了沉默。
  房门是被舅舅撞开的,家人和警察进入现场时,他已经失去了意识。
  小曾这段时间借住在小姨家中。进门,外婆何女士闻到了很浓的气味。他穿着袜子躺在沙发里。身边是一板空了的安眠药。窗子的缝隙被堵上了。
  参与抢救的急诊医生何霖回忆,因为吸入了太多的一氧化碳,小曾嘴唇发白,身子软得像棉花,“生命体征已经很弱了”。
  11月30日,泸州下起小雨,急救人员往楼下抬小曾,家人和邻居一直嘱咐,“别让他着凉,披上个毯子。”
  在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的急诊抢救室里,小曾停止了心跳。
  得知儿子烧炭自杀时,在海口工作的曾晓慧买不到直飞泸州的机票。飞到重庆再坐大巴赶回泸州时,已经是12月1日的凌晨2点。
  小曾在微博里说,“我想写个遗嘱,把器官捐出去”,“写在纸上放在身体边”。
  曾晓慧什么都没有找到。
  12月2日,小曾火化。事发前暂住在小姨家里留下的东西,都被搬了出来,家人试图在这些东西里找到孩子自杀的答案,没有任何收获。
  “娃儿好憨嘛,他刚回泸州找了份工作,不晓得为啥子(自杀)。”外婆何女士说,11月26日,小曾从海南回到泸州,两天后就在一家投资公司找到了发传单的工作。
  在妈妈眼里,儿子在微博上“与女孩分手”的信息,不应该成为他自杀的理由,“他不是那么偏激的孩子”。在事发的前一天,小曾还在电话里告诉她,自己刚在纳溪找到一份工作,“电话里他很高兴,还说积累点经验就去成都找同学一起做。”
  11月29日是他第一天上班。业务经理叶女士说小曾虽然没怎么说话,但能看出来他想好好表现。她记得小曾面试时候的样子,他显得很健谈。临走前,领导嘱咐小曾要把长发剪短,“不能非主流”。
  他答应得很爽快。
  11月29日晚上,他和外公外婆一起吃晚饭。他说工资不错,要好好做几年。
  家里人都没有觉察到他的异样。他也没有试图去诉说。曾晓慧说,儿子很疼人。这几天一直提醒她注意腰疼病。没有提过他有烦心事。
  网络上的前奏
  在和小曾相熟的李念(化名)看来,11月29日晚上,小曾就有了自杀的念头。
  当晚10时26分,小曾在微博上写道,“心都死了还留着身体有什么用?”
  因为共同的翻唱爱好,小曾在动漫歌曲翻唱网络上认识了一批好友,这些人成了劝阻小曾自杀的第一拨人。他们看到这条微博后,纷纷留言安慰他。
  在这拨最早安慰小曾的网友看来,让他情绪突然波动的原因,是刚谈了一个星期的女朋友突然提出了分手,“他们都喜欢唱歌,认识了一段时间后就谈朋友了。”李念说,女孩在成都,和小曾交往一周后确定要出国读书,也许是感到两人之间并不合适,女孩在网上和朋友们告别后,向小曾提出了分手。
  网络世界里朋友的安慰并没有在现实中起作用。11月29日深夜,小曾在微博上说,“你们安慰我是挺好的,可是完全不感觉开心,我跟你们好多人也不熟啊。”
  这与他们印象里的小曾形成了反差。网络世界里,他活跃、乐观、且乐于助人。11月25日,回泸州前的晚上,他还在网上安慰正读高三的@47吱,要她压力不要太大。
  朋友们说,小曾爱唱歌,歌声清透而饱满。母亲也喜欢听他唱,国庆期间,小曾在海口参加了一场动漫主题的唱歌比赛,得了第三名。
  19岁的小曾喜欢动漫。他和他的“二次元”朋友,更喜欢动漫里的世界。对于所谓的“三次元”也就是现实世界,他们觉得太复杂了。
  小曾喜欢日本动漫《东京食尸鬼》里的歌曲《unravel》,歌曲演绎的是主人公从正常人变种后的痛苦与纠结,即使网友已经听过他唱的版本,他也要试下不同的音高,“也许歌词让他有种共鸣。”
  在小曾上传网络的几乎所有翻唱歌曲里,歌词表达出来的情感都是相似的――悲伤、低落与纠结,但在他的朋友听来,悲伤的背后也有温暖和渴望。
  “就好像人生,有挫折和难过,但向往的却是美好。”@47吱说,小曾喜欢音乐,为了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翻唱作品,甚至愿意在现实世界里花钱给歌曲做后期,每首歌100元到200元的后期制作费用,是他位数不多的固定开销。
  “我不想死”“你必须死”
  11月30日上午,他准备好了安眠药和钢炭。7点48分,正式开始了他的自杀直播。
  微博引起了网友的注意。留言越来越多。
  和前一天晚上劝慰小曾的相识网友不同,很多网友的留言并不友好。
  至少在一个时刻,小曾似乎动摇过自杀的念头。
  11月30日11时20分,小曾在微博上留言“老子不死了行不行”,40分钟内,数百条留言涌进了这条微博下方的评论,有人说“不行”,有人说“你赔我流量”,也有人说,“你必须死”。
  就在这条微博发出前后不长的时间里,也有网友试图阻止小曾自杀。
  @折原林也_琳和是两名参与劝慰的网友之一。上午11时前后,她@了平安泸州,但始终没有收到回复。在报警与私信不断劝慰的过程中,@折原林也_琳看到更多的网友涌进了微博,咒骂的留言太多,每刷新一次就会多出一百多条。劝慰的声音瞬间被淹没。
  “几乎每秒都会有几个人留下评论,看热闹、或是刺激他。”海南网友@47吱在现实中与小曾相识,发现小曾电话关机后,她通知了小曾的母亲,并在13时58分微博联系了泸州警方,提供了小曾的姓名、照片和家人电话。
  尽管两分钟后就收到了警方的回复确认,但不断更新的留言仍然让@47吱格外沮丧。尤其看到小曾那句“我会笑着让你成为杀人凶手”时,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她认为这是小曾对咒骂他的网友最后的回应。
  等待警方救援的同时,@47吱和李念加入到了和围观者争辩的人群里,她们质疑对方为什么见死不救、恶语相加,得到的是同样潮水般的咒骂和攻击。他们觉得,劝慰者和自杀者一样,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目的就是骗取关注;有人在微博上写:见证了750粉到1000粉。这条微博被不断转发并留言:我见证了400粉到1000粉。我见证了600粉到1000粉。也有人告诉她们,事情会沿着“放弃自杀”的脚本演下去,于是招来更多人来围观一场“表演”。
  在小曾最后的十几条微博里,他一直在说对不起。对不起,永别了。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大家,对不起。
  他说想自救,但没力气。
  李念厌恶那些模仿的网友。小曾微博说了一句,“真的结束了,没有多少空气了”。
  这句话引发了网络上的戏仿, “没有多少空气了”网友晒出了烤羊肉串,“没有多少空气了”,另外的网友晒出了酸奶。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网络的力量,当我与那么多人争辩时,甚至会有恐惧。”@47吱说,自己是在恐惧与愤怒中和数以百计的网友争辩的,直到警方证实了小曾的死,人们才安静下来,说“他竟然真死了”,纷纷散去。
  迟来的道歉
  小曾死后,数以万计的网友找到他留在网站上的歌曲,最后一首翻唱的歌曲被播放了82688次,3分多钟的翻唱,飘过了约1500条滑动留言,有网友留言说,“愿你来生被世界温柔相待。”
  留言不断地被刷屏。“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你快回来”。
  小曾微博的关注人数达到了4万多,很多人是在他死后关注的他。
  在微博里,曾经刺激嘲讽他的一些人,态度也出现了反转。
  @47吱说,小曾死后,通过私信向他道歉的留言达到了数千条。一名网友留言,“我知道不可能有原谅了,骂完平静后心里很难过,我把骂他的评论一条条删了”,更多的网友留下一支蜡烛,写道“对不起。”
  @47吱也收到了400多条微博网友的道歉消息,最开始还会回信,“再后来就不想回了,越看越觉得悲哀”,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在人死之后,围观者才会动恻隐之心。
  很多当初咒骂小曾的网友,在事后都改了微博名,一名曾让小曾“赶紧死”的网友说,当初留下这样的话,只是因为“他已经折腾了一上午,我以为他是骗关注的”,他承认没想到事情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尾,只是看到大多数人的态度在向一方倾斜时,自己也选择加入更庞大的群体,咒骂、刺激或者嘲讽。
  事发后,一名网友模仿小曾,也在微博直播自己的“烧炭过程”,招来众人的辱骂。这名网友说,“模仿的目的是为了调侃,自杀本身就是懦弱的选择。”
  他猜测,小曾将自杀的过程公之于众,也许内心并不想死,但在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言论下,他可能一步步走到了极端,“我不能认定网友的反应与小曾的死有直接关系,但既然公之于众,就要有承受的准备,网络的力量太大了。”
  被问到网上对儿子自杀的反应,曾晓慧想了半天,“谢谢那些劝过他的网友”,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她又说,那些(围观的)人应该被谴责,他们有多大的仇,要这么冷漠无情。
  这些天,曾晓慧很少看网上有关儿子的事情,在朋友圈里也避谈和儿子有关的话题。她说儿子临走还要承受那么多人的指指点点,现在该让他清静清静。
  19岁的告别
  小曾的家人删除了他直播死亡的所有微博。
  小曾的骨灰会被葬到纳溪的乡下。
  那是外婆的老家,小曾是被外婆带大的。
  在自杀直播时,有一则微博让小曾的很多朋友觉得心疼。
  “日我出生在这个城市,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我童年的回忆,可是只是一些麻木无知的,不痛不痒的记忆,我从出生就注定被抛弃,本来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真的很脆弱,大家,对不起。”
  有关家庭的话题,是小曾和朋友交流的禁区。偶尔会聊起母亲。他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为了准备母亲的生日礼物,他会把为数不多的工资攒下来,之前他只为买一部心爱的手机,这么攒过钱。
  外婆何女士说,小曾两岁时父母离婚,此后很少和父亲来往,跟了母亲的姓,母亲改嫁后又有了孩子,如今一家人生活在海南多年,“娃儿说这话,应该是这个意思。”
  她说,小曾虽然很少提起父亲,但心里还是希望有这样一个角色。初中毕业的暑假,小曾到深圳和父亲生活了两个月,但这段经历并不开心,“两个人住在一起,娃儿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他还那么小。”
  外婆一直叹气,她说,人在的时候没人疼,回老家就有人照顾了。
  19岁的他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他在纳溪一所职业学校读过三年书,但提起他的名字,5名专业课的教师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位于海南的健身俱乐部,几名工作人员在电话里想了半天,迟疑着互相询问,“有这个人吗?”
  QQ群里,小曾儿时的伙伴还记得当年一起玩游戏的场面,几个人结伴去后山“探险”,有时还一起踢足球,“好多球都踢到山下,再没捡回来”,在伙伴们的印象里,小曾是个重义气的人,只是记忆已经模糊,早已想不起来了。
  和现实中的悲伤相比,网络里的情绪更多是遗憾。
  李念至今仍在指责刺激过小曾的网友,“我们曾经劝了他那么久,他本来已经不想死了。”她说,11月29日夜里,小曾情绪已经稳定,再次波动很可能与网友的刺激有关,“他说过,‘那些说我快去死的人,你们如愿了’。”
  11月30日12时34分,小曾的最后一条微博写着,“到了最后一刻你却拉黑我”。
  他在乎网络世界里别人对他的态度。
  他那些同样喜欢动漫和翻唱的网友们,说的最多的是,希望你在二次元里过得开心。他们说,“三次元”太冰冷了。
  小曾最爱的歌,《文乃的幸福理论》。在他翻唱的这首歌里,最后一句是:
  “幸福真是不可思议,又能再喜欢上明天了”。
  可惜没有明天了。
  新京报记者 贾鹏 实习生 王蕴懿 泸州报道
【编辑:吉翔】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唐山17岁少年进看守所4天后死亡 检察机关介入
家属供图微博资料图新京报快讯 新京报记者今日(12月11日)获悉,11月17日,唐山乐亭县17岁少年魏济南被关进唐山市第一看守所,4天后死亡,家属称尸体有淤青,头部有血迹。检察机关已经介入此事。12月10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死者家属处获悉,魏济南于1996年12月出生,今年17岁,唐山市乐亭县人。11月17日,魏济南在打架中致一人受伤,被乐亭县公安机关羁押于唐山市第一看守所。魏济南的姐夫曹乐伟称,11月21日中午12时左右,乐亭县城关派出所民警来到魏济南家中,对其父母称孩子肚子痛,让二人去看守所看望。当二人赶到看守所时,得知儿子已经死亡。曹乐伟称,11月21日下午,父母二人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见到了魏济南的尸体,当时尸体只穿一条内裤,肚子上有淤青,头部有血迹。家属称,交涉数天,看守所未对魏济南的死因给出明确说法。从家属在网络发布的照片上,新京报记者看到魏济南头部右侧太阳穴处有一条5厘米左右的血迹。12月11日下午,曹乐伟称尸检还未进行,家属同意尸检,他正在人民医院未等到尸检人员前来。随后,新京报记者从唐山市公安局政治处获悉,魏济南确实已经死亡,上级部门和检察机关都已经介入此事,但死因还需进行尸检后才能确定。
“现在家属不同意尸检,只想尽快解决事情,公安机关很想通过解剖确定死因。”唐山市公安局政治处一工作人员称,对于家属、网友和媒体的质疑,公安部门稍后会做出公开回应。(原标题:唐山17岁少年进看守所4天后死亡
检察机关介入调查)【#少年进看守所后死亡# 警方回应系自身原因】11月21日,因打架伤人,17岁少年小磊(化名)在进入唐山市第一看守所第4天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家属质疑孩子身体淤青及血迹,@唐山公安网络发言人 回应称,身亡为自身原因,若民警存在违纪行为,绝不姑息。(京华时报)
本文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作者:鲁千国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新播报:
95后少年自杀直播引发围观 有网友在其死后致歉
  曾鹏宇生前的最后两条微博。
95后少年:按不下停止键的自杀直播
自杀直播引发围观,生命最后时刻说不想死,有网友在其死后致歉
  曾鹏宇 19岁
  11月30日上午,曾鹏宇在微博上直播他的自杀经过。网友纷纷围观。有网友报警后,泸州警方找到了他。从网络到现实,他最终还是死去了。
  根据钢炭的燃烧程度,事后进过房间的邻居猜测,炭火燃烧了不到一半。
  邻居朱阿姨已经记不清房门被打开的具体时间,她只记得杂乱的客厅里,穿着蓝色上衣的曾鹏宇双手握在肚子上,仰卧在沙发里,像睡着了一样。
  垫在炭盆下的毯子被烫出了洞。
  网络上他一次次的预告和记录自己的自杀,现实中没有留下一句话。
  11月30日上午11点34分,19岁的曾鹏宇将一盆即将点燃的钢炭发到微博上,留下一句“对不起大家,我真的要死了”,在随后的直播过程里,引来了数万条转发和评论。
  这是一场在网络上张扬的自杀。
  网络上人群迅速聚集,这场自杀被围观。一些人劝慰、报警,一些人嘲笑、不屑。
  网络上的激辩在某一刻停止了。警方证实了他的死讯。
  现实中的沉默
  没有遗书。
  在网络上直播自杀的小曾在现实中选择了沉默。
  房门是被舅舅撞开的,家人和警察进入现场时,他已经失去了意识。
  小曾这段时间借住在小姨家中。进门,外婆何女士闻到了很浓的气味。他穿着袜子躺在沙发里。身边是一板空了的安眠药。窗子的缝隙被堵上了。
  参与抢救的急诊医生何霖回忆,因为吸入了太多的一氧化碳,小曾嘴唇发白,身子软得像棉花,“生命体征已经很弱了”。
  11月30日,泸州下起小雨,急救人员往楼下抬小曾,家人和邻居一直嘱咐,“别让他着凉,披上个毯子。”
  在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的急诊抢救室里,小曾停止了心跳。
  得知儿子烧炭自杀时,在海口工作的曾晓慧买不到直飞泸州的机票。飞到重庆再坐大巴赶回泸州时,已经是12月1日的凌晨2点。
  小曾在微博里说,“我想写个遗嘱,把器官捐出去”,“写在纸上放在身体边”。
  曾晓慧什么都没有找到。
  12月2日,小曾火化。事发前暂住在小姨家里留下的东西,都被搬了出来,家人试图在这些东西里找到孩子自杀的答案,没有任何收获。
  “娃儿好憨嘛,他刚回泸州找了份工作,不晓得为啥子(自杀)。”外婆何女士说,11月26日,小曾从海南回到泸州,两天后就在一家投资公司找到了发传单的工作。
  在妈妈眼里,儿子在微博上“与女孩分手”的信息,不应该成为他自杀的理由,“他不是那么偏激的孩子”。在事发的前一天,小曾还在电话里告诉她,自己刚在纳溪找到一份工作,“电话里他很高兴,还说积累点经验就去成都找同学一起做。”
  11月29日是他第一天上班。业务经理叶女士说小曾虽然没怎么说话,但能看出来他想好好表现。她记得小曾面试时候的样子,他显得很健谈。临走前,领导嘱咐小曾要把长发剪短,“不能非主流”。
  他答应得很爽快。
  11月29日晚上,他和外公外婆一起吃晚饭。他说工资不错,要好好做几年。
  家里人都没有觉察到他的异样。他也没有试图去诉说。曾晓慧说,儿子很疼人。这几天一直提醒她注意腰疼病。没有提过他有烦心事。
[责任编辑: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心理治疗_百度百科
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心理治疗
《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心理治疗》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
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心理治疗内容简介
和其他优秀的童话作品—样,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包含了很多有关死亡与失去的内容。这是魔法世界和现实生活共同的困扰,就连巫师也无法完美地解释死亡,或者用魔力消除内心的悲伤。然而,文学作品就像魔法一样,可以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启发人们全面地思考问题,提供各种应对悲伤与挑战的方案,甚至预见了乌云消散后的绚丽人生。
《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其他四部经典童话故事为例,充分说明了这些作品对儿童哀伤问题的治疗意义。书中配有大量原创的活动、游戏和讨论题,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敞开心扉,谈论内心的哀痛,而且这些讨论与活动同样适用于其他作品。
作为—部出色的创意之作,由马克尔编著的《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将成为教育者、咨询师和家长手中必备的指南。
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心理治疗图书目录
导言 继续活下去的孩子们
作者的故事
本书使用指南
主题1:厄里斯魔镜(包括主题使用指南)
主题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 让《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来帮助哀伤的孩子
第1单元 从霍格沃茨进入魔法世界
主题2:哈利的伤疤
主题3:分院帽与霍格沃茨四学院
主题4:最喜欢的人物
主题5:魁地奇球员的位置
主题6:寻找一根魔杖
主题7:纳威的魔杖——并非由死亡引起的哀伤
主题8:卢娜·洛夫古德和她的妈妈
主题9:名字及其含义
主题10:最喜欢的老师
第2单元 夜骐与幽灵:《哈利·波特》中的死亡
主题11:谈论死亡
主题12: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主题13:超越死亡的信念
主题14:葬礼及裹悼
主题15:失去一个难以相处的人
主题’16:希望我曾理解你
主题17:当大人无能为力的时候
主题18:忌展晚会
主题19:失去宠物
主题20:“换了我也会生气的!”
主题21:遗产
主题22:惧怕死亡
主题23:战争:“我总是看见他们死……死……死了!”
主题24:继续活下去的读者们
第3单元 滑稽滑稽:应对焦虑与恐惧
主题25:博格特、摄魂怪和守护神
主题26:福灵剂
主题27:大脑封闭术和摄神取念
主题28:承诺——牢不可破的誓言
主题29:一切平安
第4单元 用魔法物品来治愈哀伤
主题30:记忆球
主题31:双面镜
主题32:冥想盆
主题33:门钥匙
主题34:有求必应屋
主题35:飞天
主题36:霍格沃茨特快列车
第二部分 用其他四部作品来帮助哀伤中的孩子
第5单元 《夏洛的网》——EB怀特
主题37:情感
主题38:心烦意乱
主题39:朋友们
主题40:娱乐活动
主题41:悲伤
主题42:逝者的特点
主题43:葬礼和纪念仪式
第6单元 《秘密》——霍奇森·伯内特
主题44:进入花园的钥匙
主题45:孤独
主题46:难以相处的孩子
主题47:同情别人
主题48:你怎么可以死
主题49:积极思考的力量
第7单元 《红色羊齿草的故乡》——威尔逊·罗尔斯
主题50:宠物的真实名字
主题51:意外的死亡
主题52:宗教信仰与死亡
第8单元 《凡夫俗子》——朱迪·盖斯特
主题53:令人身心俱疲的哀伤
主题54:谨言慎语的人们
主题55:如果悲伤有颜色
主题56:我是谁?
第三部分 游戏
第9单元 巫师挑战赛——规则与指导
第10单元 词语游戏
句子补全游戏
补全故事情节
第1l单元 索雷斯的故事
第四部分 手工创意活动
第12单元 制作主题围巾或毯子
第13单元 其他无需针线的手工布制品
第14单元 制作回忆之匣
第15单元 装饰一个相框
第16单元 装饰一个瓷器
《哈利·波特》术语表
和哈利-波特一起直面死亡: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心理治疗作者简介
凯瑟琳·马克尔博士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阿诺卡一莱蒙斯学院,教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课程以及毕生发展中的死亡问题。马克·马克尔博士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教授。他是经认证的死亡学研究者,并在为学生、家长、老师和领养孩子的父母讲授生死问题。
企业信用信息少年从8楼坠落当场死亡 房东称死者可能是小偷-少年 死者 湖南工业大学 当场死亡 房东 小偷 老校区 偷东西 石棉瓦 房屋出租-社会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少年从8楼坠落当场死亡 房东称死者可能是小偷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李春璞 选稿:实习生 张慧
  东方网7月20日消息:18日晚,在位于株洲湖南工业大学老校区前门一栋居民楼上,一名15岁左右的少年不慎从8楼坠落,当场死亡。但这名少年既不是该居民楼的住户,也不是租户,附近居民都不认识,为何坠落?有市民称其是偷东西时被人发现,慌乱中掉了下去。
  当晚10时多,租住在这栋楼的孙小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还以为是旁边的楼房倒塌了。但随后听到哭声,出来一看,发现是有人坠楼。
  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生坠楼的地点是一栋8层高的居民楼,主要用于房屋出租,开设有“晨晨小宾馆”等小旅社。楼内有一个不大的天井,8楼顶上的石棉瓦破了一个很大的洞,楼层中间的一处挡雨棚被砸坏。而死者正是踩破楼顶的石棉瓦后,失足坠落的。
  据该楼的房东讲,坠楼少年她不认识,也不是自己的租户。据其介绍,死者是到楼上偷东西,被人发现了,才躲到了8楼顶,结果不慎摔下楼。他们一共4个人,该栋楼的801房就被偷了。对此,周边的居民也都表示认同。目前,当晚与死者在一起的另外三名年轻人,已经被株洲警方带走,相关情况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了解当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死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