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组织港澳游安利肝胆排毒是真是假假

喝酒中奖“港澳游”年龄超六十不能去_福建消费网
◆◆◆◆◆◆◆◆◆◆
>>新闻中心>>正文
喝酒中奖“港澳游”年龄超六十不能去
“老村长”有奖促销遭投诉
时间:&&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耿记安
  中国消费网福建频道-中国消费者报讯,喝了瓶十几元一瓶的“老村长”酒,竟中了“港澳双飞5日游”特等奖。中了奖的郑州市民帖先生近段时间却为此窝了一肚子火。原来,兑奖时,商家告知,因为他年龄已经超过60岁,不能去。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就此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理性,警惕商家的有奖促销猫腻和陷阱。
兑港澳游奖遭拒
  在帖先生提供的奖券上,记者看到上面清晰地写着“畅饮老村长 欢乐游香港 恭喜您获得特等奖:港澳双飞5日游名额一个”的字样,奖券下方写着兑奖地点及时间限制。  帖先生说,中奖第二天,他带着身份证前往老村长酒业公司的兑奖地点兑奖,但是工作人员登记完身份证信息后告诉他,因为他超过了60岁,属于年龄偏大,已经不适合前往港澳旅游,只能转让给孩子或者其他年轻的直系亲属,否则就只能作废。  高高兴兴中了奖,却因为年龄问题不让去旅游,这让帖先生心里很不舒服。回家后他打了几个旅行社电话咨询,却发现去港澳根本没有年龄限制,“很多旅行社都说他可以报名参加港澳游的团,不受年龄限制”。  帖先生认为,这是老村长酒业公司故意设绊子,拒绝履行兑奖承诺。记者电话联系老村长酒业有限公司河南办事处询问缘由,一名姓杨的经理解释:所有有关旅游方面的具体安排都已经委托给旅行社,现在帖先生年龄偏大,是旅行社不让他去,而不是公司。并称奖券上写了,老村长酒业对本次活动享有最终解释权。  帖先生告诉记者,中奖后他和孩子们商量过,但是因为孩子们都要上班,而且免费旅游的名额只有一个,其他家人或亲戚也不愿意一个人过去,所以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自己想去,“老村长”却执意不让。
有奖促销猫腻多
  12月3日,记者在百度上输入“老村长酒业兑奖”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大量的关于“老村长”白酒有奖促销被消费者投诉的网页。如一位网友称,兑奖条明明写着“防风打火机”,兑奖时经销商往往“随手”给个普通打火机。还有网友反映,喝老村长酒中了一部手机,中奖券上写着加130元赠一部带600元电话费的手机,但当按照中奖券上的联系电话打过去时,经销商竟然告诉他,兑奖的手机都是坏的,目前都还在维修。还有网友称,他喝老村长酒,中了一台平板电脑,找经销商兑换,却只给一台液晶显示器。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披露兑奖猫腻的投诉或曝光帖子还真不少。2010年,可口可乐也曾遭遇过此类投诉。一位浙江温州网友投诉称,可口可乐当年开展的“畅想腾讯在线生活100%赢网络奖品”有奖促销活动存在着明显漏洞,用LED电筒或者其他能照射出强光的工具,对准瓶体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部分进行照射,就能看见中奖信息。又如,陕西延安一个白酒经销商,明明只设了90万元的奖品,却在广告宣传中声称设置了1000多万元的大奖,最终被当地工商部门依法查处。
增设兑奖条件违法
  12月3日,针对帖先生遭遇的“老村长”私设兑奖门槛导致其无法兑奖一事,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曹明睿分析指出,“老村长”的做法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否则“其内容无效”。早在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就明确指出,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因此,“老村长”在消费者兑奖时增设“年龄不得超过60岁”的附加条件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帖先生完全可以依法要求“老村长”履行兑奖承诺。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李汉生表示,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消协组织接到过不少针对有奖促销有猫腻的投诉。河南省消协曾就此多次发布警示,一方面提醒经营者在开展有奖促销活动中应依法依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和《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三条都已经明确规定,商家对所设奖项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等行为均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另一方面也提醒消费者:选购商品要理性,不要贪图商家设奖促销的“小便宜”,要慎防设奖促销背后的猫腻和陷阱,一旦权益遭遇侵害,要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工商部门举报。
作者:谢正军 耿记安编辑:
&& 相关文章
&& 热点专题:
&& 企业服务:关于所谓国家补助免费港澳游是真是假?_百度知道
关于所谓国家补助免费港澳游是真是假?
  本来现在深圳已经在控制赴港澳人员,今年4月份深圳市居民赴香港“一签多行”改为了“一周一行”签注,因此,国家不可能补助免费港澳游。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说,你说还会有这样的补助吗?香港的大陆客都多得人家不想接待了?听谁说的
来自团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港澳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港澳游贵宾券布满购物陷阱_福建消费网
◆◆◆◆◆◆◆◆◆◆
>>网站栏目>>正文
港澳游贵宾券布满购物陷阱
时间:&&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网福建频道-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黄拢&& 近年来,香港、澳门成为内地游客出境游的重要目的地。内地和港澳有关部门曾多次整治的“零团费”现象,近期又变换了花样。如一些旅行社谎称获得了赞助商支持,兜售五天四夜或四天三夜港澳游贵宾券,宣称消费者只需支付百余元,诱惑游客参团,游客到达港澳后就会被强制购物,组织者则从商家处获得高额回扣。不久前,两位北京消费者就落入了类似的陷阱。
  噩梦般的旅行
  于女士提供了一张港澳游贵宾券,上面标明由广州壁赢贸易公司赞助每人1580元的4天3夜港澳游,主办单位为中国港澳合作发展促进会,承办单位为广州亚洲国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洲国旅)。
  1580元赞助费用包含以下内容:行程中所有景点的门票,港澳往返广州的交通费及旅游观光大巴交通费;7份正餐3份早餐费;旅行社责任保险、意外险;三星级标准间双人房住宿费;旅游签注服务费等。每位消费者只需支付导游小费160元。
  于女士称,贵宾券是朋友寄送的,家人曾向承办单位亚洲国旅进行电话咨询,对方承诺贵宾券上的信息真实有效,并表示,为保证双方权益,自费项目收费标准有所提高,每人增加200元,也就是说每人需要支付360元。
  感觉挺划算的于女士和妹妹一块报了名。然而,后来的遭遇让她们始料未及:
  4月4日,姐妹俩从北京乘火车到广州,随后自费住进亚洲国旅指定的酒店。下午,一名导游给她们告知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并按360元/人的标准收了费。
  4月5日一早,姐妹俩坐上从广州开出的大巴,大约9点到达深圳皇岗口岸,排队5个小时后出关。下午2点,在游客的强烈要求下,导游才带着到一个小餐馆用餐。“一大张圆桌,就那么几个小菜,萝卜、榨菜、白菜、烧豆腐等,并且都是半盘,量少得很。大家都饿得很,抢着吃。”吃完午餐后到海洋公园,一直到晚上8点才吃上晚饭。
  4月6日的一天最让人气愤。早上5点半,于女士和团员们被叫起来在酒店门口集合,随后是吃早餐,只有馒头、包子、粥和咸菜。午餐也是和前一天的一样,大家对用餐提了意见,导游竟然说:“你们是零团费,就是给你们吃这个,香港只认钱不认人。”
  全天行程主要以购物为主。于女士特地记录了相关时间:在观光旅游点会展中心和星光大道各停留30分钟,而在4个购物点共停留了420分钟,包括在BR珠宝店120分钟、宝表廊手表120分钟、香港免税品百货120分钟,DFS免税店60分钟。
  在车上,导游就强调这是零团费团,游客必须购物,在店里至少要呆两个小时。在店里,导游像赶鸭子催着大家购物。累了想坐下休息一会儿,就会被导游催促去购物。在导游的劝说和催促下,姐妹俩买了3万多元的东西。
  4月7日,旅行团坐船到了澳门。眼看着又是一趟强迫购物的行程,当天下午,姐妹俩主动退团,离开澳门到了珠海,结束这次噩梦般的旅行。
  调解终获赔
  4月18日,感觉上当受骗的于女士向本报和广东省消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指出亚洲国旅提供的此次旅游服务中存在虚假宣传、欺诈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如贵宾券赞助不属实、强迫购物,侮辱消费者人格等。她依据亚洲国旅在其宣传资料上作出的“如有强迫消费、欺骗旅客的行为,一经核实,双倍赔偿”的承诺,提出对全程消费金额双倍赔偿的诉求,要求对方支付包括旅行车船费、旅游误工费、强迫购物费等共计85504元。
  接到投诉后,本报记者和亚洲国旅进行了联系,该公司负责组织此次港澳游的有关负责人不认可于女士的“指控”。该人士辩称,“360元的费用,在香港吃住全包,如果游客不去购物,旅行社怎么能够赚钱呢?”“香港是购物天堂,去了哪有不购物呢?”“导游并没有强制消费者购物。”
  针对于女士提出的“双倍赔偿”要求,该人士表示,公司方面只同意退回于女士两人各自交的360元,在香港所购商品也可退货退款。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也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该机构投诉部工作人员多次和亚洲国旅的有关人员进行联系,依据相关法规对该次旅程中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了剖析,指出消费者依据其承诺进行索赔合理合法。最终,亚洲国旅愿意接受调解,于4月29日派员到广东省消委会签订调解协议,同意赔偿于女士姐妹购物款39552元,其所购物品不需退还。记者了解到,赔偿款已于4月30日打入消费者银行账户。
  零团费陷阱变身
  事实上,所谓的“贵宾港澳游”与近年来内地和港澳旅游管理部门曾多次整治的“零团费”现象如出一辙。“贵宾券”其实就是一个幌子,是由旅行社免费派发的。
  知名揭黑导游邬敬民对记者说,“零团费”旅行团主要面向内地北方和西部省份的消费者。广东省内一些小旅行社仍然操作这种以购物为主的旅游业务。这些旅行社发放的“贵宾券”适用年龄一般是:“30―55岁之间,还没去过香港的非广东、非海南户籍的健康人士”,其目的相当明显,就是因为这一类消费者有购买力,同时也对香港澳门不够了解,旅游过程中容易被游说或强制购物。
  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在“零团费”旅游中,旅行社可从购物点拿到游客购买商品价格50%的回扣,导游则能拿到10%。
  发稿前,记者登录了亚洲国旅的官方网站,发现贵宾券的招商推送活动仍在进行,网页上称,“凭着贵宾券就可以免费参加港澳四天三夜游,该活动中的吃、住、行、景点门票都由我们公司赞助”。
  ●提醒
  低价游背后是低品质
  针对变相零团费旅游乱象,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旅游消费者,参团报名时,应将服务质量、产品品质和旅游报价进行综合考量,切忌将旅游价格作为决定是否随团出游的唯一依据。出游前,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对行程路线、旅游价格、食宿、交通标准以及违约责任等进行明确约定。警惕以“旅游贵宾券”、“超低旅游价”等为诱饵的欺诈行为。低价格无疑会带来低品质,其背后很可能就是旅游行程中无法逃脱的购物安排和自费项目。旅游过程中,如果旅游者遇到导游误导、欺骗、胁迫参加购物、自费等情况,应妥善保管好各种证据,可向当地警方报案或在完成行程后向旅游质监执法部门投诉。(黄拢
作者:本报记者黄编辑:刘维
&& 相关文章
&& 热点专题:
&& 企业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公司组织港澳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