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讲述一位教授舞蹈教学视频分解动作自己的灵魂,创造了7个小人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电影大师课:残缺而现实的诗意——李沧东
电影大师课--李沧东:残缺而现实的诗意
年,李沧东第一次来北京时,匆匆路过北京电影学院,那时,这所知名电影学校里的人们谈论的是安东尼奥尼、伯格曼、戈达尔,甚至张艺谋和陈凯歌,很少有人听说过“李沧东”这三个字。如今,他说起那一次来北京的理由,有点令人不可置信:那次打算在不远的学院路上开一家饭馆,他喜欢透过饭馆这个芸芸众生不断来去的窗口去观察生活、体验人生。那时,李沧东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韩国老师,一位只在本土知名的作家。
年冬天,李沧东再次来到北京。作为中韩建交十五周年暨中韩交流年活动的重要嘉宾之一,有韩国驻华文化院院长等显赫人士的陪同;他的影展一再举办;他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大讲堂侃侃而谈,中国现在和未来的电影人都热切地跟他见面,为他献上了鲜花和掌声。这时候,他已经是一名声名遐迩的电影人。
李沧东还是习惯地被大家当作一位世界级的“作家导演”。
“作家导演”这一名号和法国电影新浪潮时期的“作家电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联系,而是指他出身于作家界而非电影科班毕业。虽然43岁才从大学教师和作家的位子上投身于大银幕,但这个看上去有些腼腆的男人却早已是韩国影坛“最令人沉重和深思”的导演。
李沧东总是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打量这个世界,捕捉那些我们不曾留意过细小情节,然后用一种凝重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令银幕下的我们感动、深思和震撼,这就是李沧东的绿洲:一块真实而又刻骨铭心的光影空间。
日,李沧东出生于韩国大邱,1980年在庆北大学获得韩语(国语教育科)及韩国文学学位,在那期间他在剧场编导写作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毕业后的李沧东在一所高中教韩语。李沧东曾说:“我是韩国战后的一代,家庭很贫穷,但是我觉得苦难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好的经验。”
1983年,李沧东发表处女作小说《赃物》(《The
Booty》),被《东亚日报》新村文艺选为优秀作品一跃成为当红作家,随后相继推出《燃烧的纸》(《Burning
Papers》1987年)等重要作品,1992年作为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电影学院教授的他获得了《韩国日报》的创作文学奖。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92年已是知名作家的李沧东接受著名导演朴光洙(他后来成为釜山电影节委员会委员长)的邀请进入电影界,为《星光岛》(1993)一片创作剧本并担当副导演。副导演应该是在拍摄现场最了解电影的人之一,但此时的李沧东一点都没受过有关电影的教育,也没有一点片场经验。李沧东后来说:“不知道朴导演为什么信任我,让我做副导演。当时有两个副导演,一个是真正的,一个是名义上的,那个人就是我。但在拍摄前几天真正的副导演被解雇了。我就成了唯一的副导演。因为我一点都不懂电影,也没有经验,有时候我看剧本写的术语,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碍于副导演的身份,我又不好意思问其他人。只好在片场含糊了事。经过这样的磨练,我逐渐学会了怎么拍电影,到了我拍第一部作品《绿鱼》的时候,应该说,我对电影已经有所了解了。”
1995年李沧东完成剧本《美丽的青年全台》。该片把为劳动三权保障与劳动者权益而自焚的全泰一烈士传记拍成了电影。1997年,在电影界好友明桂男、文盛瑾的力推下,李沧东自编自导推出处女作《绿鱼》(Green
Fish),身兼编导二职,并在第16届温哥华电影节上获得龙虎奖,得到了评论界好评。这一年李沧东已经43岁。《绿鱼》以写实为基调塑造了一个成为夹杂在黑帮伦理和生存间牺牲品的男主角,描述了生活在首尔周边城市的一个家族,因为产业与城市化而慢慢衰退的自画像.通过银幕成功刻画了由产业化形成的韩国社会的影子。既有娱乐性又不乏艺术性,因此评价颇高。后来,韩国权威电影周刊《Cine21》在评选90年代韩国十大电影事件中就有“三人三色的作家主义导演洪尚秀、李沧东、李光模崭露头角”这一标志性事件。
但真正令李沧东声名鹊起的,要算2000年他的第二部作品《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这也是他“绿色三部曲”的第二部。影片由薛景求和文素利主演,获邀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赢得极高的国际声誉。而国内的电影媒体更称赞他为“韩国最优秀剧作家”。《薄荷糖》叙事十分复杂,它由1999年倒叙回1979年,用韩国20年间政治、经济、历史巨变的7个段落,讲述了主人公在无情岁月中逐渐麻木直至崩溃,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清新中饱含苦涩。影片在众多充满浓厚商业气息的韩国电影中显得独树一帜。影片重温了光州事件(1980年军人政府血腥镇压群众运动的惨剧)、学生运动、金融风暴等韩国人生命中的磨难,结尾回到春游时在初恋情人身边的那一刻尤为感人。影片采用别致的倒叙结构讲述一名青年
关于《薄荷糖》,李沧东说他想提醒年轻人思考“时间意味着什么”。他说特别痴迷《薄荷糖》的观众都是好人,也许他们希望保持一些脆弱的梦想而不是粉碎它。而对他来说那些东西早就破灭了——大概是因为他们才20多岁,而自己比他们老多了。
李沧东称在拍处女作《绿鱼》之前就已经写好了这个剧本,那时想把这部电影作为出道作,但他的朋友们都劝他不要这样做:“如果你坚持要拍这个,可能根本出不了道吧!”于是李沧东只有先拍了比较“通俗”的《绿鱼》,而后再寻找拍摄《薄荷糖》的机会。
“至于拍这部电影的动机,当时就要进入新的世纪,所有的人都在展望着未来,而我却想回顾一下过去。我那时已经40岁了,是不惑之年,对我而言,未来可能还不如过去有意义,而过去对未来的意义也可能是更大的。”李沧东如是说。
“绿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便是2002年的《绿洲》,李沧东又一次与薛景求、文素利合作,这部影片延续李沧东电影的一重大特征:残缺。正如《绿鱼》中韩石圭的大哥是一个弱智,而《薄荷糖》里薛景求的女友也患有疾患,《绿洲》就更为突出,文素利饰演的是一位重度脑麻痹患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沧东借角色残缺的肢体不断挖掘生命的真实,挖掘生活、社会以及人本身的美丽。即便是那些被主流社会遗忘或抛弃的人,也能够保有一份真诚的恋情。
《绿洲》将镜头锁定在韩国社会底层的、通常不被人关注的一对年轻男女身上。男主角钟头(薛景求饰)已近而立之年,是一个无法适应现实生活的智力障碍者,曾犯过暴力及强奸未遂罪,进过监狱。女主角公主则是一个重度脑麻痹残疾人,每天只能躺在空空的屋子里,边听收音机边盯着挂在墙上的名为“绿洲”的羊毛挂毯。正是这样两个人物,冥冥中自有天意,他们在“绿洲”前相知相恋了。虽然道路颇多曲折,但最终李沧东还是给了观众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影片也在上映不久后攀上了当月韩国票房榜首的宝座。《绿洲》获邀参加了大大小小30多个电影节,同时赢得了包括200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新人演员、国际影评人奖、未来电影奖以及诠释人道与博爱的全基督教教会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大受好评。
李沧东坦言《绿洲》并不是美丽的电影,但大家接受了。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对《绿洲》的评价是“避开电影表面的技巧,更接近电影本质”、“通过爱情故事更深刻地刻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李沧东称从前自己是个作家,从没想过与电影有何关联,直到看了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受到极大冲击,惊觉“这个导演怎么可能知道我的秘密”,自此才开始接触电影。显然,侯孝贤是他最喜欢的亚洲电影导演。
李沧东解释“绿洲”的含义时说:“《绿洲》指的是沙漠里有水草的地方,引申开来是指人生荒漠中的一种安慰。对于被社会和家庭抛弃的男人和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女人来说,爱情就是共同的绿洲。”为了实现这个主题,男女主角受罪颇多。李沧东认为:“对于男女主角这种特殊身份和不太漂亮的形象,观众的接受度一定要受到考验,如果他们接受得了,那现实中就同样可以。”因此,《绿洲》里薛景求为演出减肥15公斤,而文素利则接受了长达6个月的演技指导,最终以丑怪形象出现。这番功夫没有白费,李沧东认为她的表演是无可挑剔。《绿洲》最终在200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为李沧东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殊荣。
金基德曾表示过在他心目中最优秀的韩国导演,李沧东排在第一位。
《绿洲》的获奖让李沧东的声誉达到了最高点,一向低调的他也无意间成了“公众人物”。2003年,在韩国文艺界的推荐下,毫无从政经验的李沧东入组政府内阁成为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李沧东担任韩国文化观光部部长期间,没有拍摄影片。
当了政府高官,李沧东猛然间开始了陌生而忙碌的政治生活,除去担任一些电影节的评委评审(例如2004年国际电影节评委),他的电影新作无形中陷入停顿,关于他的报道非常之少。
任内的李沧东致力于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为了增强民族文化的竞争力,2004年李沧东在对美经济谈判中主动承诺降低韩国保持多年的电影“配额制”。李沧东是韩国电影配额制度的积极鼓吹者,韩国电影工业因此从政府这里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配额制要求韩国电影院业主要有40%的时间放映国产影片。可以说配额制是一种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是韩国电影抵御好莱坞大片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李沧东的决定一时间引来轩然大波,电影界批评不满的声音比比皆是。
李沧东2003年从政,但只做了16个月,2004年6月,李沧东主动“下课”,辞去了韩国文化部部长一职。对于这段经历,李沧东并没有说出那种总结式的话,相反,按照他一贯地风格,他更关心日常的小事:“那时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这对我来说太痛苦了。因为以前我总是在别人睡觉的时候才起床。人对这种小的事情,竟然会这么痛苦。我的爱人每天给我熨衣服,她说,那段时间仿佛把一辈子的衣服都熨完了。”
“部长都是把时间分成段来使用的,有定好的日程表。因为有强大的责任感,所以压力也很大,所说的每句话都有可能成为报道,所以需要小心谨慎,因此也很难受。”
无官一身轻。辞职后的李沧东立即开始新作的筹拍工作,这便有了大受好评的《密阳》一片。故事讲述了钢琴老师申爱(全度妍饰)搬回至亡夫的家乡庆尚南道密阳市,她虽仍处于丧夫之痛,但认识了粗犷却善心的当地人永灿(宋康昊饰)。永灿对申爱一往情深,尽力协助她安顿起来。正当一切回复安静之时,申爱的幼儿被诱拐及杀害,因此她惟有归于主的怀抱,寄望宗教及时间来冲淡伤痛。最后,为了原谅罪人,申爱到囚牢探访凶手,谁知对方却在言论间将申爱的情绪陷入疯癫……
自2001年拍完《绿洲》后,李沧东已经“封导筒”3年,这位韩国国宝级导演的“复出”,引起电影界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影片剧本依然由李沧东独立完成,和前三部作品《绿鱼》、《薄荷糖》、《绿洲》一样,他一人承担剧本全部创作,为此他闭门不出,潜心耕作。
李沧东说:“我在写作剧本的时候,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人类共有的痛苦。而女人对痛苦的体验与反应往往会比男人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从一开始就将主人公设定为女人。但我在写作时对女人的心理其实也不是很有把握,也担心如果找不到一些具体的细节来表现女人的心理怎么办?但写着写着,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从而消除了这个担心。”
如此残缺悲痛的故事,让女主演全度妍最初接到《密阳》剧本时,辗转反复难下决心。但李沧东慧眼识人,一再抛出橄榄枝,令她改变了想法。申爱这个角色最终令她在戛纳电影节60周年之际斩获“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张曼玉之后的亚洲第二人,在韩国电影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卢武铉总统特地写贺词称赞她为“国民英雄”,韩国文化观光部也向她颁授玉冠文化勋章,而庆尚南道密阳市为答谢《密阳》在该地取景,表扬两位主角全度妍及宋康昊,更把曾拍摄的街道命名为“全度妍街”及“宋康昊街”。
第6届韩国电影大奖颁奖礼上,由李沧东执导的《密阳》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演4项大奖,比影片《M》所获得的最佳照明,最佳美术等三项大奖多获得一个奖项,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这也是李沧东执导的影片第二次称霸该颁奖礼。2002年,《绿洲》也曾荣获当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演4项大奖,时隔5年之后李沧东执导的影片称霸韩国电影大奖颁奖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密阳》与《绿洲》也是韩国至今仅有的两部在同一个颁奖礼上囊括这4项份量最终的大奖的影片。这一切荣誉的背后,李沧东作为影片的引路人功不可没。
很多人看过《密阳》都会说,这电影应该是讲宗教的吧,还有很多人担心李沧东导演会不会惹怒韩国的基督教徒。而对此李沧东表示,“其实《密阳》不是一部关于宗教的电影,我也没有想过这部电影是否跟宗教有太大的关系,相反,我最关注的还是人。当然我更不是要反对基督教,从来没有想过,不过观众可能会这样想吧。我们的工作人员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教徒,周日也会做礼拜。”
最后那个场景中有牧师出现,开始李沧东找了很好的演员来表演,但是发现他一点都不像。后来干脆找了真正的牧师。而对于《密阳》的拍摄地选在这个小城市密阳,李沧东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密阳离我的故乡大邱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很近。它是一个典型的韩国小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不是很起眼,也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它有过去保留的美,也有现代化过程中的世俗化。‘密阳’,不仅是‘密集的阳光’,更是‘秘密的阳光’,是一种象征。在密阳这种毫无特别的小城,可能才会更想寻找生命的意义——人生很平凡,但有秘密的阳光地带。”
在《密阳》大获成功之后,李沧东着手写作他第五部电影的剧本,该片名为《诗》,讲述的是60岁的祖母和10岁的孙子之间的故事,她为孙子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诗。
在现实沼泽中苦苦挣扎的杨美子,带着一腔浪漫情愫投进了诗的怀抱,最终用一纸遗书维护了纯洁与尊严。比起李沧东的前几部作品,《诗》少了一点锥心的刻骨之痛,却树起一片葳蕤的忧伤。
谈到为何拍摄电影《诗》,李沧东说是因为现实中的“诗”正在死去。那些将诗与生活对等的人们,注定要由她们的破碎迸裂出悲剧性的美。李沧东朴直的电影语言如同一把精准的锉刀,在镜花水月的浮光中剥离出荒凉残酷的人世真相,参透疼痛与绝望,又渺渺茫茫地,在幻灭里扬起一道希冀的光。
  穿过《绿鱼》的青春之死,品味《薄荷糖》中的历史沧桑,走进《绿洲》的心灵慰藉,回到《密阳》中的宗教反讽,以及《诗》的舒缓绝望。李沧东的每一部电影,都在浅显平实的影像背后,透出浓重的人文关怀。“我希望,观众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这好像是电影,又是现实。或者觉得这好像是现实,又是电影。”李沧东说。
  李沧东说:“你也许会认为,我是在展现苦痛、残酷的人生,其实,我是在通过这种残酷的表现,来凸显人生的希望。就像我们有黑暗,才有光明;有丑陋,才有美丽。这些东西都不会独立存在,需要反差才有美感。”
  有媒体如此评价,“李沧东是现在韩国导演中,唯一一个还在用公正的态度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的人。”对于诗、电影的定义,李沧东如此回答:“诗到底是什么和电影到底是什么是一样的问题,现在,我在用后者来回答前者。”
李沧东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就像是他的每部作品一样,每一个地方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任何破绽。他对演员的指导能力是令人所钦佩的,当然这其中演员的功劳不可埋没。
韩国电影喜欢做极致的东西,把人物和情景放到一个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境地之中,这应该是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和历史背景有很密切的联系,韩国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的改变颠覆了它这块领土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从克己忍耐到无所不能,这些都溶入到韩国人的民族性格里面。这个国度不大,民族单一,在近百年来又有着如此的巨变,所以这种民族性很鲜明,很突出,也很普遍,这个现象不用多言众人皆知。
同为韩国重量级的导演,李沧东和其他导演是两种不同的极致,简单的形容就是,如果说韩国导演的电影是血性的外化,而李沧东的那股劲则有点杀人不见血了。
这个极致,李沧东很敢做,他从不担心有人会质疑剧情的过于巧合。拿《密阳》来说,一个亡夫的女子带着儿子回到丈夫的故乡,当我们还没有从对她不幸人生的同情中缓和过来,灾难又再度降临,儿子被人绑架撕票。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这个女人的命很硬,克夫克子,不知道韩国有没有类似的迷信。那么这样的迷信桥段放在现代社会中会不会唐突,无法让人信服?现代社会提供了各种先进的手段,科技的,医学的,面对死亡,不是没有恐惧,但是却比过去的时代多了一份自信,甚至是有那么点得意的,人哪那么容易死呢,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去避免。但是在《密阳》里李沧东则不管那么多,他就是要让这个女人面临了天灾再遭受人祸,他就是要让我们看在面临天灾的这个女人和周围人事间的一种联系,而这个小小的社会环境又怎样牵扯着她此后的命运,他就这样把所有的笔墨着力在这个女人身上,心无旁骛。沿着这条思路来看,有些情节上看似漏洞的地方才说得通,比如,从案发铺垫了那么多这个女人绝望的情绪和为此奔波的情节,剧情似乎有着朝侦探片发展的趋势,但是,突然间就嘎然而止了,没有复杂悬疑的破案过程,导演直接让结果很迅速的出现,让这一事件段落很轻易的结束掉。
李沧东擅长挖掘小人物最感人的一面,人们倾向于认为李沧东的电影是“男性化”的,另外,残缺也是李沧东电影的一大特征。李沧东作品善于表现男性的幻灭感,且身份均为边缘化人,除《绿洲》加入梦境外,影片在以纪实为主同时强调时间性,展现人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李沧东作品不追求影像的奇特,有着强烈的文化性和沉敛的人文思考。
李沧东认为做电影的每个电影人都该有自己对生命和人生的看法,电影的本质其实就是生活,但电影是体现真实的艺术,电影必须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在谈到与好莱坞电影的区别上时,李沧东说:“好莱坞电影总在说一些远离生活的故事,越来越让观众忘记现实,电影应该有反映现实的一面。我的电影则希望提供一种平衡,所以我宁愿更多关注现实而不是忘掉现实。”
李沧东的电影最令人心动的,不是在于技法,而是能异常坚定地透过一个个缓缓逼近的惨伤故事,陈述出绝对韩国化的破碎和无望,并借此与整个人类欲念捆绑后的挣扎达成了明明惨不忍睹,却又必须面对的共识。李沧东认为:“作为学生常常会被一些电影技术或拍摄方法的知识束缚住,但电影其实是对生活的另一种理解,没有任何方法会比你理解生活更重要。”他的电影大都是小成本制作,却能请来像韩石圭、宋康昊等大明星。
蓝色是李沧东电影的主色调。《密阳》的第一个镜头便是车窗外密阳的蓝天,白云朵朵,阳光灿烂,美好得近乎不真实。不同于以往作品纯写实基调的摄影,《密阳》无论色彩还是用光都非常追求美感。他影片中的人物服饰大多为蓝色,深深浅浅的荡漾出柔和沉静的情怀,剩下的有黑、褐、灰、米、白色等等,总之都属于素色系列,还是围绕着古典钢琴女教师的气质来的。颇富象征意味的蓝色还得回到车窗外的蓝天,片中共出现了两次。当然李沧东说:“所有人都在寻找生命意义。有人认为最大的意义在于宗教。我觉得在于现实,人生虽然丑陋,但也应该从中寻找生命意义。”
李沧东偏爱长镜头,写实性的客观纪录与现实主义风格完全吻合,也使创作者冷静旁观的立场更为鲜明,没有令人目眩的剪辑。
依然是《密阳》中,随着申爱走近摄影机,先是哀恐表情的特写,然后她走过摄影机,下坡时滑倒的背影,多么棒的动作设计,真正叫作双腿发软。接下来镜头远远观望着岸边的人群,全景甚至远景的距离使悲痛表现得分外节制,换成一般的导演怎会放过此等“泪奔”良机,而李沧东再深的悲悯依旧不动声色,拒绝煽情。
长镜头的叙事功力也得到了创作者充分的开掘,以申爱和教友们交流心得的场景为例,通常的处理总是先环境镜头(大家席地而坐),再接申爱的近景或特写,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申爱幸福微笑的脸庞,诉说自己的感激,镜头慢慢拉开,才出现她身边的牧师,牧师讲完话,镜头进一步拉开,最后止于室内的全貌,接着宗灿入画,迟到的他坐下和大家一起唱歌。叙事流畅、饱和,申爱的笑脸之所以被先置,是为了和她的上一个镜头-在教堂嚎啕痛苦-形成强烈对比。
李沧东的影像朴素沉稳,绝少花俏,但一个简单的倒拍镜头就能使人震撼不已,申爱为报复上帝勾引牧师在野外做爱,画面里颠倒的她不忍卒视,心智混乱、任人蹂躏的悲剧被那句“看清了吧”推向高潮,已经无法控制的自我摧残。
有位女影迷看完《绿洲》颇为感动,说觉得导演一定是个孤独的人,并且可能童年可能过得很艰辛。对此李沧东表示认同。他说人生一直很孤独,但这并不是说他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如此。
在启用专业演员与群众演员上,李沧东坦言,很多时候群众演员演得比专业演员还好!正因为他们并不懂得表演,所以才更加自然。“当然,一些感情复杂的内心戏,就得靠专业演员了。不过我觉得,真正好的演员,表演要像狗一样自然——虽然拿狗来做对比有些奇怪。”在拍摄时,李沧东常常只是给演员们一个表演动机和表演要求而已。但他也提到电影中的表演要成为好的表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好的表演要有好的剧本做支撑。二是在拍摄中尽量不让演员去“表演”,不让他们表现出他们的演技。而只问他们,有感觉吗?有,那就够了。
李沧东以作家身分进入导演界,因此他在写剧本、拍电影的时候尽量不去看别的电影,就怕受到干扰。因为如果他看到的是一部好电影还好,他会受到激励,觉得自己也能做得那么好。但是要是他看到的是一部烂电影,就会受到打击,变得很沮丧,会想如果他也一样拍得那么糟糕怎么办,从而失去拍电影的力量。而现实中好电影很少可烂电影又太多,所以为了避免不良影响,他几乎不看也不参考任何电影。
在商业电影充斥电影市场,在各大导演争先讨好观众的时候,李沧东做电影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坦言在做电影的时候,并不希望他的电影有一个很明确很完满的结局,或者很幸福,或者很悲惨,他都不喜欢。如果一部电影本身就有完美无缺的结局的话,那么这个结局只能是电影的结局,而不是观众的结局。他说:“如果你看了一个结局很幸福的电影,你的人生就一定会很幸福吗?这是不确定的。”这种奇妙的哲学理念是其他导演所不具备的。李沧东认为,电影的结局应该跟观众的心理和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它的结局是不完整的,跟着不同观众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发展和结果。他就追求这样的电影。
李沧东的作品一向充满了高度端正的人文关注,真实存在的、不可预期的、人性羸弱的、社会阴暗的种种事情是永恒无法改变的,是无解的。看他的电影绝无轻松愉悦可言,但每一次都是对灵魂、对社会发聋震聩的拷问和警醒。
“我不是单纯地谈上帝,我关心的是人和人生。”李沧东说。影评家们习惯探讨16个月文化观光部长的生涯对李沧东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而李沧东的回答却是:没有任何影响。他承认做部长让他有更丰富的经历,也让他有机会考虑更多的问题,但并没有让他的视野变得更宽。李沧东很坦白地说,在做部长期间,随便说一句话可能明天就会被刊登在报纸上,而且会被很多人解释为一种政治意图。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他说话的时候就会变得小心翼翼。而在他离开这个位置之后,他的拍摄变得大胆起来。《密阳》中大量关于基督教的探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在李沧东拍完该片不久,就发生了阿富汗人质事件。30
多位韩国信教青年,被宗教组织召唤到阿富汗去做义工,后来被劫持做了人质,导致了一场严重的人质危机。
从作为一个导演的立场来说,《密阳》中表现出的基督教传教的方式一点都不夸张,这种方式用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后,不信基督教的人看了电影后觉得这部电影反基督教。信基督教的人看了以后觉得这部电影看起来很不舒服。而李沧东却一点也没有歪曲事实,他认为影片之所以让信基督教的人感到不舒服,因为韩国信教的人自己不会意识到,他们那种传教的方式用一般人的眼睛来看是多么奇怪。他觉得,这个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信基督教的人的状况,和阿富汗的人质事件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李沧东的电影中都有很浓重的宗教氛围,不仅《密阳》,在《绿鱼》、《薄荷糖》、《绿洲》中也有关于基督教的表现。其实这反映了韩国现代社会的一个侧面。前三部作品对宗教只是有所涉及,但是到了《密阳》就不一样了。李沧东想要说明的是,他并不是要单纯地谈宗教信仰,或者上帝,他要讲的是人,是人的生命以及人生。对于宗教,李沧东的态度是,他并不是基督教徒,也不会去教堂礼拜祷告:“如果问我有没有宗教,我的回答是“没有”。但是,美国有个机构进行过有关宗教的一项调查,其问题并不是直接问你有没有宗教信仰,而是问你觉得人生中经历的痛苦有没有意义。如果回答‘有’的话,那就是被认为是有宗教性的人。如果拿这个问题问我的话,我也会回答‘有’。这么说来,我也是个有宗教信仰性的人。因为我觉得人生中经历过的痛苦是有意义的。”李沧东想通过他的电影给观众一个答案,就是对人生经历的痛苦的一个答案。
电影非关宗教,而是展现“怨恨”和“宽恕”的这两种人性。怨恨是人之常性,我们若是被人伤害、欺骗、侮辱、出卖、愚弄,自然会对加害者产生怨恨。亡国奴会怨恨侵占者,我们会怨恨伤害过自已的旧情人,以及出卖过自己的兄弟姐妹。
人有求生怕死的本性,要活下去,总得把怨恨消解,复仇是“理所当然”的途径。复仇有很多方式,最直截了当的是像《原罪犯》那样来个狗血淋头家破人亡,主旨是以牙还牙变本加厉。另一种消解怨恨的方法,正是宗教家、道德家提倡的“宽恕”,他们意图通过“以德报怨”的高尚情操,寻求心灵救赎。
李沧东在电影中展示了一个令宗教家尴尬的真相,就是宽恕别人原来有个先决条件:你的形势要比对方强。你可以请敌人打完你的左脸再打右脸,那是因为你有能力有条件吃下这个小亏,而且吃亏后可以摆出大方不计较的姿态。这个姿态甚至不一定要外露人前,但必须能说服自己境界比人高。申爱见了杀子仇人后不能宽恕,反而整个人崩溃了,正是发现了仇人原来早己得道,根本无法居高临下地宽恕。宽恕不能将申爱从怨恨中救赎出来,申爱因此彻底地背弃了她的信仰,用最怨毒的眼神仇视她的宗教。
怎样才能得到终极的心灵救赎呢?电影也不能提供答案,因此结局是开放的。这不是李沧东故意隐藏自己的立场要观众“反思”,而是现实根本不存在教义式的绝对答案(如果有的话教会就能治愈申爱的心患)。李沧东有勇气质疑人们向来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已经是非常了不起。
在李沧东的影片中,主人公一直要寻找生命意义的人,痛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意义的。而李沧东的确这么认为,他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在天上,在人们的现实里。现实生活虽然丑陋粗糙,毕竟是生活的基础。
对宗教的挑衅,对哲学的独特认知,造就了李沧东电影里与众不同的人性风格,也让他逐渐走向了一个伟大的电影哲人的行列。
李沧东善于从人们不曾注意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小细节,从小人物的人生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他的影片永远是淡淡的,从无心的细节中透露着忧伤,又引人深思。他改变了人们对韩国电影“催泪、煽情”的一致理解。他抛弃了韩国电影中惯有的温暖萦怀的细节,也并没有沿着宗教质疑的道路执着叩问下去。所有的电影在最激烈的地方故事似乎绕了个弯儿,只是让人们去探索,也许正如他所说,他的电影里只想阐述人生,只是让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显然这也不是李沧东的重点。那么重点还是一个字:苦。《绿洲》中的苦,还能见到沟通的努力,《密阳》中的苦,便是一个人独对自己了。不仅那些外在的关切变成打扰,甚至那些自上而下的救赎也变成打扰,就是一个人在黑暗里摸索,哪怕精疲力竭,也未见得看得到一缕微光。道理虽如此,一个柔弱的灵魂却注定要在黑暗中寻求自己的光,寻找自己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能不能找到?有许多动人的影片给出了动人的答案,比如《绿光》、比如《春天花会开》,但李沧东关注的是这个寻找的过程。他甚至认为,答案是脆弱的,有时经不住推敲。
在电影《绿鱼》中,李沧东让黑帮男人在爱情和逃亡的选择中绝望,在《薄荷糖》中,李沧东一开篇就让男主人公迎着火车自杀,他没有给这个崩溃的男人任何活下去的希望。而在《绿洲》中,他又以极致绚烂而又折磨人的方式演绎着两个边缘人的恋爱童话,甚至在刑满释放的男主人公因为心爱的女人再次入狱后,他也同样为那个口眼歪斜的女人留下了期待。《密阳》的结局正好处于这两部片子的中间地带:我们只看到密阳小城的一道阳光,定格于院内一小片阴地上,并不知道它将预示什么。这个未解的结局恰恰代表着李沧东导演艺术的升华。
李沧东从人们忽略的、遗忘的、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也许在他做为一个作家的时候,他便开始寻找这种真谛,或者说,正是因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才造就了他导演之路的辉煌。“罗马不是一天造就而成的。”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如果没有之前的扎实积累和细心观察,也就没有李沧东的成功。李沧东认真攥写自己的每一个剧本,如果说他的剧本中打动人的情节和台词是来自于他的文学功底和创造力,那么他对镜头、对色彩、对每一个场景和对演员调教的把握和理解,则不可不说是他的天才所致了。李沧东通过无懈可击的剧本和镜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哲学化的世界。
而更了不起的在于李沧东对待人生谦虚而豁达的哲学态度。当他到中国时,记者问他,对于中国电影人,他认为韩国电影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李沧东回答:“尽量不要去学习韩国电影,请相信这绝不是谦虚的话。”作为一个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导演,李沧东却坦言:我仍然不知道电影是什么。他最然获了奖,但始终在不停地问自己:“到底我适不适合做电影?我是不是导演的料?这个想法从我一开始拍电影到现在都存在。”李沧东坦言自己还处于认识电影的过程之中,他认为电影里还有很多没被发现的无穷的知识。
而对于广大的影迷来说,这个作家出身的导演,却已经参透了电影里孤独的哲学态度。
【作品赏析】
《绿鱼》:
李沧东在这部作品套用了一个非常通俗的类型片模式的外壳,很容易让人想起香港电影黄金十年中黑帮片的经典叙事文本,男人的那点小小欲望,在李沧东《绿鱼》的故事里全部幻灭。穷困潦倒的小混混因为认识老大的女人被老大收留,被老大格外器重,老大的女人不爱老大,和小混混产生私情,后来小混混为了老大或者说为了那个女人铲除老大的对手,最后却被老大弄死。然而不同的是《绿鱼》没有停留在单纯的类型片创作上,在类型片的外壳里包裹了很多导演个人的思考批判以及对特定人群和社会变迁的关注。末东杀人的一段和末东打电话的一段尤其让人心生怜悯,当死亡不期而至,那个温馨的家在镜头里突然显得饱满异常。
末东对爱情和家庭的美好幻想在结尾对小屋的旋转拍摄中完结,那里是安逸的家,有等着他回去的家人。残缺,是李沧东对生活的一种理解。末东整个短暂的生命都是残缺的,残缺着戛然而止。生活幻灭,一个女人成了所有温情的来源。宋康昊那时也只是一个小喽啰,他一个飞腿踢正了韩石圭的人生观,然而男人的忠诚换来的只有死亡,这算是李沧东用力最猛的一部电影,韩石圭身上那种文弱内敛的气质和可以积聚的爆发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退伍军人就这样倒下了,还不如像自己弱智的哥哥一样苟且偷生。两张脸能被贴得多近,两颗心就能被分开多远。一个退伍军人的那点软弱的小欲望,伤心得无人记得,更无人观望。
影片伴随着悠扬而略带感伤的音乐摆出了一幅幅韩石圭扮演的男主角年久褪色影像斑驳的老照片,最后一张是俯拍老家环境的大全景。随后由一列前行的火车展开叙事,火车铁轨在李沧东的电影里面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在《薄荷糖》里面重要成了打通二十年叙事的时空隧道。韩石圭的身份是一名退伍军人,而退伍之后找工作困难这事就凸显了韩国社会所存在的就业问题。韩石圭回到家中后,影片用几个别有用心的镜头表现了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已经离他越来越近,几句蜻蜓点水的台词:“这块地以前不是我们家的么”、“以前这里有好多槐树”,意味深远,轻描淡写地点出了社会变迁中人世的变化。陷入困境之时遇到在火车上自己拔刀相助的那个女人,这是影片的一个情节点,由此引出了影片重点塑造的那位大哥,其通过暴力手段积攒了大量财富,这同样代表着社会转型期的一类特定的群体。中间阶段的叙事主要在描述其三者之间的关系,顺带提及韩石圭的家庭矛盾,表现了传统的家庭在社会转型中的形态,而韩石圭游离在这中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另一个黑道大哥的出现成为影片的另一个情节点,致使三者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直到最后韩石圭捅死那位黑道大哥却被自己的大哥捅死,影片没有像香港黑帮片经典叙事文本那样让韩石圭跑路,这点的处理也成为其与众不同之处。
就是这样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影片的结尾处理得不错,很多年之后韩石圭的家庭终于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的愿望,经营起了家庭作坊式的饭馆,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大和他的女人恰巧来这个饭馆吃饭,老大的女人看到那棵大树,对照那张泛黄的照片失声痛哭,让人倍觉伤心。影片最后一个俯拍大全景镜头徐徐降下,展现了远处一片高楼大厦。城市化的进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在社会转变过程中价值观的变化,人的异化就像那些渐起的高楼一样,改变着土地上的一切。
总的来说《绿鱼》整体看起来略显稚嫩,但是这部作品表现出了很多李沧东个人化风格的东西,纪实的影像风格,流畅的叙事,关注社会现实以及社会变迁下的家庭关系,人的处境和异化以及略微感伤的怀旧情绪,而这些个人风格化的东西在他日后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游刃和娴熟。
李沧东想要表现的主题是借助类型化的帮派片关注韩国社会的变化,就如同台湾等其他东亚国家地区的电影讲过的: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祖辈相传的价值观念遭到了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卑劣不堪。身处这个熔炉中的渺小个体,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牵连影响,末东就是其中之一。
《薄荷糖》:
李沧东导演的第二部作品《薄荷糖》,是一部有关时间的电影。这部电影通过一个男人生命中的20年向我们展示了韩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所带来的冲击。时间跨越20年,通过倒叙的方式展现男人金永浩的一生――他清淡美好的初恋;他索然寡味的家庭;他疯狂绝望的工作;他彻底无望的崩溃……
影片是以倒叙的手法,以1999年为基点,描写了主人公金永和的纵贯1999年到1979年的七段人生经历。电影94年、87年、80年,最后是79年。就好象很久以来,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用忧虑的眼光回忆过去一样。其实,我们忽视了野性的那段时间,那是存在充满泪水的历史性的时期。观众通过“金”这个剧中人物的轨迹,可以看到一个小市民一生平凡的生活。为一片蔚蓝的天空,或是一束鲜花,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纯洁的灵魂在渐渐的堕落。其实准确的说,看这部电影,就好象是在目睹苦恼生活的崩溃过程。就象幸福生活破灭的那一瞬间,在凄凉的记忆中,追述着过去。影片描述了一个青年男子的个人遭遇,他与初恋情人的错失,继之而来婚姻家庭生活的失败,事业上的不顺,但回应的都是当代韩国人在民主进程过程里的相同经历:军队服役;做警察时对持不同政见人士的折磨、刑逼;商业冒险投资的破产。
开始的场景传达了整个影片的情绪基调,火车在幽暗的隧道里行驶,向着远处的一个亮点,慢慢转化为一小片光亮,原来是隧道的出口,我们就像乘着人生旅途的客车缓缓向着过去流逝的记忆驶去,在点滴里我们见识到了主人公情感命运的起伏变迁。即使我们不是很了解韩国的社会,政治、历史这样诸多的背景因素,我们也可以生发出共有的幽幽情怀、绵绵思绪……
时间在影片中,代表着历史,也代表着变迁――时代的流失和生活状况的转变,还有人的激情和灵魂的慢慢堕落和煎熬。当生命以一种倒退的方式向我们徐徐展示的时候,这种变迁的残忍,时间的残忍就显得更加凛冽,它清楚的暴露一个单纯善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少年是如何在时间的变迁下变成一个残忍的社会人,一个冷漠的男人,到最后终于成为一个绝望的要自杀的失败者。
李沧东凭借此片在韩国获得了青龙奖最佳编剧,影片所表现的社会背景有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的极权统治,光州事件,韩国经济腾飞等等。李沧东对社会生活的洞察与剖析有着惊人的深刻,他的作品在手法上有一个特点,基本都是采用纪实性的镜头语言,贴近生活从而挖掘其中种种残忍与无奈。“人生是美丽的吗?”影片中几次提到这个问题,整部电影也通过男主人公荒谬而无奈的一生探寻着他的答案。
洪忠都因醉酒驾驶导致他人死亡而被判入狱。出狱后,家人的冷漠排斥令他备感世态炎凉。他萌生探访死者的家的念头,在简陋的庭院中遇到了死者的妹妹韩恭洙。恭洙是一名重度脑麻痹患者,但忠都却被她深深吸引,他感到一种无法自持的力量在推动他。他把恭洙强奸后离去。可离开后被潮水般的思念所包围。恭洙被强奸后,回想起那次的经历,一种微妙的感情在她心中悄悄萌发。她等候着忠都的归来。两颗孤独的心灵渐渐靠近,他们就是这般开始了肉体和爱情上的关系。在情感的滋润下,他们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产生了对未来的希望。但命运却不肯放过对他们的无情玩弄,某次当两人发生性行为时,竟被恭洙的家人发现了,而忠都因此被控强奸……
“即使现实如何残酷,如果有足够意志和努力奋进,所有的爱情都会成功,有情人终成眷属。”李沧东如是说。
这部电影表面上讲述一个难以被世人接受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却借此表现正常人的虚伪与自私。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深入到两个边缘人的内心世界,并逐渐感受到他们之间纯洁无暇的感情,感受他们的单纯与善良,同时对比出那些正常人的伪善、自私、道貌岸然。正如导演李沧东自己所说,《绿洲》并不是一部美丽的电影,它既没有韩国电影中常见的精致、唯美的画面,也没有异常浪漫纯情的爱情故事,影片处处流露出导演的写实风格,生活的本真,现实的残酷就在不加修饰的微微晃动的镜头中缓慢流泻。片名叫“绿洲”,喻指在荒漠般的现实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尽管忠都与恭洙的身份、地位以及境遇都已经到了十分悲惨的地步,但影片并没有把这种悲惨发挥到极至,而是有着一些美丽温情的闪光。
《绿洲》的镜头瞄准了社会的边缘群体,虽然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电影题材,但李沧东意在用这种特殊的身份设定来表达他心目中真正的纯粹的爱情。将军和公主的故事,在这个现实的社会背景里更烘托出一种别样残酷的浪漫。在公主的精神世界里,光影变成白鸽和蝴蝶,画上走下来印度女子、小孩和小象,大家一起在房间跳舞,“如果我是诗人,我要为你歌唱”。将军负责照料公主的起居饮食,他带她出去玩,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抱着她起舞。然而现实中的沉重却一再折磨这个脆弱的两人世界,一如沙漠妄图无情的吞噬掉绿洲。两人的结合被外界视为可憎的强暴,因为在世俗的眼光里,将军只不过是一个有着多次案底的小混混,而公主是一个几乎没有思想的重症脑瘫患者。这样两个人之间怎么会有爱情?!警察不怀好意的嘲笑将军有“特别的口味”,他们怎么能看到将军眼中公主独一无二的美呢?公主焦虑之下说不出话只能以身撞墙,却被认为是对这桩“暴行”无言的愤怒。没错,她是愤怒,但对象不是被强加了罪行的男人,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亲人”和社会大众。表现公主精神世界的几个段落,明明是超现实的场景却被处理得非常冷静、自然,与现实无异,而近结尾处,将军强行出逃为公主砍去窗前树枝的一幕真是生生把观众逼出了眼泪,这是绿洲向沙漠的宣战。
至少电影的结尾是温暖明亮的。在落满阳光的房间里,公主一个人静静的仔细的擦拭着地板,将军从狱中来了信(或者是一盘录音磁带?),伴着他好听的声音,光影又一次幻化成白色的小小物体在尘光中飞舞,是什么呢?是希望吧。
文素丽把面部扭曲四肢抽搐的脑瘫患者演活了,为此她甚至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一张好好的脸竟然能不靠任何化妆技术丑成那样,除此之外还要表现出各种不一样的内心情感,新人奖的确实质名归。
薛景求也毫不逊色,改头换面变身成一个整天佝头缩脑,擦着鼻涕的出狱犯人。他可以自己穿着夏天的衣服一边挨冻一边为老母买毛衣。虽然入狱是为大哥顶罪,出来却遭到家人的嫌弃,但他并无怨言,依然乐观自主的活着。他偷钱偷车去和公主约会,面对社会的鄙夷他不卑不亢……这个男人善良无畏地行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外表平凡,内心坚强,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角色。薛准确的把握住了这种复杂性,把将军的状态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李沧东曾说《绿洲》并不是一个美丽的片子,但是是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有着穿越事物表象直达本质的力度。李沧东就是亚洲电影的一把刀,深刻而准确的插入人们的胸膛,捕获人们那跳动的心脏。
影片展现给观众更多的是人们看不到的另一面:丑恶、世俗的眼光、无奈、同时体现了导演对最干净最纯洁的爱情的一种正确的理解和诠释,而对于现实所体现的,影片中更多的观点是:现在的感情和婚姻就是一种交易,一种赤裸裸的交易。
世上也有这样的爱情……
申爱:33岁的女子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密阳。她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包括成为一个钢琴家的梦想以及与亡夫相关的种种怀念。在这个小小城市,她开了一家钢琴学院,企图展开一个崭新的人生。然而,观众们看着这个缩成孩童一样的女人的背影,竟听到了她哭泣的声音,并为她所提出的疑问深深触动。
宗灿:密阳城外五公里,他与申爱初次见面。他只是为她解决汽车故障的修理厂老板,然而这个陌生的女人就像自己的声音一样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像密阳城一样平凡的男人没有格外的贪心、欲望,只是一个纯真的凡夫俗子。无论是乡间聚会,还是普通的走门串户,他始终追随着她的足迹,寸步不离。他在等待,等待她有一天可以看到他原来一直都守候在她的身边……
《密阳》绝对是当年韩国影坛的大热,李沧东卸任部长后重执导筒的复出之作,全度妍又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后,无论其艺术性的深刻还是为国争光的轰轰烈烈。
依旧是李沧东式的现实主义,浓黑的悲凉和窒息的绝望,并未因片中灿烂的阳光而温煦些许。贯穿《绿鱼》、《薄荷糖》和《绿洲》中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他的第四部电影里愈发惨烈,虽然主人公已变身为姣好娴静的女子。痛苦没有边际,也就无从逃避,希望似耀眼的流星一闪即过,随后却跌入了更大的幻灭和虚空。有被救赎的可能吗?李沧东的回答是含蓄的“不”,一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我不相信幸福”。
遭受不幸、痛苦、沉沦、自我救赎、再度爆发、归于平静……电影呈现的就是女主角李申爱这段并不复杂的人生际遇。唯一和宗教扯上关系的,无非是申爱在丧子的悲痛中泥足深陷时,选择了宗教作为精神慰藉来试图自救自救,虽然失败了。但显然影片的主题并不是攻击现代宗教的虚伪,因为片中的牧师至少在铸成大错之前及时提起了裤子。
电影到了尾声,申爱的大恨看似平伏下来,金老板依然守在她的背后,没有意图去说服她,继续让申爱自作主张,只是替她捧着镜子,让她剪掉头发时看得清楚自己的容貌。
要化解大怨,时间往往是关键。电影保留开放结局是因为时间只是必然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了时间,申爱最终还是要面对她一直回避的心结,方会有机会将怨恨分解。
申爱来到密阳,为悲剧揭开序幕,她说密阳是丈夫的故乡,是丈夫想回去的地方,但申爱的弟弟曾经提及姐夫根本不爱他的姐姐,不值得姐姐去思念。
隐密在阳光背后的内心是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大概只有当事人才知晓。
密阳的剧本是部有深度的小说,它具备了主流韩片必有的死亡悲怆复仇怨恨,却说了一个不落俗套的故事。
宗灿和申爱弟弟道别时,车站广场第一次出现,背景中某乐队正在唱歌,看似无关,却让之后申爱们也在那里唱歌的情节十分自然。还有结尾宗灿驶过的大桥和向申爱弟弟介绍的永南楼,早在申爱过生日的画面背景中便露过脸了,类似纯视听而非文学性的交代,说明了小说家出身的李沧东对电影这个medium的掌握正日渐精进。音乐方面,除了片头片尾的主题曲Criollo外,仅在河边认尸和割腕求救两处使用了配乐,都是申爱痛苦的极点,精到的点睛之笔。而最巧妙的有声源音乐莫过于集会上申爱放的流行歌曲“爱是假的,都是假的”,虔诚的牧师,严肃的布道顷刻间变得如此荒诞,孩子气的破坏举动将申爱内心的愤怒表露无遗。
李沧东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和这个故事很接近,“申爱的绝望触动了我。她很痛苦,但是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信仰。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信仰,即使是无神论者也会相信一些东西。然而,我并不想拍一部单纯探讨信仰的电影,事实上,我想描绘的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电影是一种何其伟大的工具——可以用看得见的方式探讨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但全度妍最初接到《密阳》剧本时,几番考虑的结果却是“我演不了”。理由是,无法演好信爱这个爱走极端性格复杂的角色。后来全度妍几经困难周折,终于使《密阳》完成出炉,并且勇夺大奖,在韩国电影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李沧东导演在上映前接受国内外的采访时,一直都对全度妍赞不绝口。全度妍也在颁奖典礼上说:“如果没有李沧东导演和宋康昊前辈,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诗》曾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李沧东作为编剧、导演,本人又是小说家出身,所以,《诗》的情节构成,颇具特色。一个五十年前被老师称为有写诗天赋的老人,进文学班开始学写诗,一个月的期限,要完成一首诗。文学班老师说,美就在你的身边,诗意就在你的周围,你要去发现,去发掘,去感悟,去感受。那么,现实呢?已有“老年痴呆症”初期症状的老人,靠政府补助金和做保姆维持生活,又要独自抚养女儿离婚后远走他乡留下的外孙,偏偏这个外孙参与了强奸女学生、并使其自杀的犯罪活动。真是一个悖论:一方面要寻找美,一方面却纠缠在丑里;一方面游走在自然的怀抱,一方面却拷问着痛苦的灵魂。
表面上看,《诗》在给我们上一堂文学课:老人如何从不会写诗,到最后写出了她的第一首诗。事实上,李沧东要我们跟随老人的脚步,追随她的观察视线,走进她的心灵世界,为外孙的罪孽忏悔。老人常常拿着笔记本,徘徊在树下、花前、山间、水边,记录她的所观所思,企图和大自然沟通,希望激发囚禁在身体里的“诗意”。老人喜欢茶花,红色代表痛苦,黄色表示荣誉,白色象征纯洁。没有了荣誉、纯洁,只剩下痛苦。老人坐在江边,点点雨滴洇化在她摊开的无字笔记本上,像哀怨的眼睛滴下的泪珠。是那个女学生的,还是老人自己的?在杏树前,老人捡拾地上的杏果,品尝着它的滋味,说:“杏子掉在地上,摔烂或者被踩碎,准备来生。”所有的隐喻,是她内心的感应,是她对现实悲剧的深刻启悟。是的,精神的折磨、煎熬,沉重的负罪感、反悔,灵魂的追寻、救赎,浴火重生般的解脱、升华,让她写出了平生第一首诗:“你那里好吗?还是那么美吗?夕阳是否依然红彤彤?鸟儿是否还在树林里唱歌?你能收到我没寄出的信吗?我能表达自己不敢承认的忏悔吗?时间会流逝、玫瑰会枯萎吗?现在是时候道别了,就像一阵清风吹过,就像影子对从未许下的承诺、对一直掩藏的爱意……”
这是写给天堂里自杀女孩子的诗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可以肯定,它永远不仅仅是一首诗。
【作品年表】
1997年,《绿鱼》(Green Fish),
2000年,《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
2002年,《绿洲》
2007年,《密阳》
2010年,《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舞蹈教学视频分解动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