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墨绿色,头部黑色,尾巴细长,小尾巴是什么意思鸟

身体细长尾巴黑色的是什么鱼_百度知道
身体细长尾巴黑色的是什么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这种鱼有很多的
没有图片吗?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 & &宋远鹏1988年开始养金鱼,养了两年,因为工作忙,就没养了。去年又开始养了。在他家的两个金鱼缸里,喂了几十条金鱼。他最喜欢一条叫&虎头&的金鱼,和三条叫&南京&的金鱼。
  看宋远鹏的虎头,有王者的气势,虎头虎脑的,额头上顶着一个红红的冠子,游动的时候,好像老虎巡视一样。而三条&南京&是鱼友从日本出云花高价买来的。去年甩了一些仔,就送了宋远鹏三条。他感谢得不行,小心伺候到今年。白色的鳞片在日光下照得晃眼。&南京&据说1750年诞生于日本的出云,经过两百余年的定向筛选培育,孕育而成了今天的模样。这个品种在国内目前还没有。
  王世襄也是爱金鱼的痴人,当然相比金鱼,他在行的还很多:养鸟、养鹰、养猎犬,打猎;养鸽,收集鸽哨;养蛐蛐,收集葫芦,玩葫芦器&&
  看来没有王世襄不会玩的东西了,如今王世襄离世,真正会玩的又少了一个。
  现在,人人都知道挣钱,挣更多的钱,几乎没人会玩了。当然,唱KTV、泡酒吧、开赛车的人有得是。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是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没有时间去玩,没有精力去玩,更不知道怎么玩。中国古人所说的&花鸟鱼虫&概括出一个人的多种玩好,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历史传承积累的结果,其中无不寄托一个民族爱美审美的梦。玩,大有学问,大有讲究。
  如今,满眼所看到的是,也无非是&玩&其中透露出来的&利益&。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所以才玩。报章上热炒的诗词书画、明清古董,哪个不是当今成功人士感兴趣的领域,而玩是其次。说到底,那些所谓&玩家们&在乎的可不是&怎么玩&,而是&怎么赚&。
  《优品》做这期选题,只是希望&玩&能回归它的本义:那些生活得不圆满的人们,在面对金鱼、蛐蛐、紫砂、鸽子、葫芦、藏獒等等这些大地上的事物时,能放慢脚步,体会到万物的伟大和美好。
  现在,让我们平心静气地看看这些玩的乐趣
& 像一只蛐蛐那样去战斗
 赵伯光在北京南城十里河一个民俗文化市场,开了一家&虫草堂&,卖鸣虫相关书籍和各种鸣虫养斗用品,养家糊口,同时也&以虫会友,传播蛐蛐文化&。  在虫草堂里,赵伯光的妻子正在给蛐蛐罐捶&三合土&。她介绍说,&三合土底&捶得很平,因为蛐蛐是土里的,所以蛐蛐罐里的环境也设置成土的环境。另外捶三合土是为了让蛐蛐抓牢盆底。&最后将盆倒过来使劲晃了晃,再看看&三合土底&一点也没有松动的迹象,这样的底儿才算合格,&她说。  赵伯光拿出许多蛐蛐罐让记者看。有的犹如屋舍,罐底仿若屋舍的地面,过笼和水槽是室内的家具陈设。精光内含,温润如玉,摸上去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三合土原底,又细又平,却又不滑。沾上水,不汪着不干着,又不一下子吸了,而是慢慢渗干,行话叫&慢喝水&。凑近鼻子一闻,没有潮味儿,更没有霉味儿,说它香不香,却怪好闻。记者倒有些生出了想变成蛐蛐,在罐子里长啸几声&优哉悠哉&的感觉。  蛐蛐,也叫蟋蟀,在古书中叫做促织,北方人俗称蛐蛐。因其能鸣善斗,且具有勇决胜负的武士风采,被誉为&天下第一虫&。据记载,&斗蛐蛐&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玩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  年近花甲的赵伯光,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打小他就在胡同的犄角旮旯儿逮蛐蛐玩。小学时,他逮了只名为&正青&的蛐蛐,天天拿着去跟街坊小孩的蛐蛐斗。&正青&愣是打败了他家那片儿所有的蛐蛐,乐得他从此上瘾。  在首钢当炉前工时,赵伯光的乐趣依旧。他知道山东是出好蛐蛐的地方后,赶上放假,就坐上火车直奔山东宁阳县磁窑镇的农村逮蛐蛐。一进村,赵伯光便拎着塑料桶和竹篓子,钻进麦秸垛、茄秧下,通宵达旦地逮蛐蛐。最多时他一次逮了300多只蛐蛐回北京。  他最得意的是逮到一只&蓝青&。那蛐蛐见光则鸣,一天不盖蛐蛐罐,它就溜溜叫一天。最绝的是,这只蛐蛐能在罐中用6足撑起身子站着叫,煞是威风。&它竞斗过11场,到死都没败过。&赵伯光啧啧赞叹。  赵伯光介绍说,&虫迷&们逮了蛐蛐后,得精心喂养,直到它们身强体壮去参加竞斗。&老年间讲究给它吃虾尾肉、蟹腿肉、羊肝、冬瓜、蛋黄、青豆等&八珍&。现在为增加营养,有人恨不得喂它们冬虫夏草、蜂王浆、蚂蚁卵&&&  斗蛐蛐有很多讲究:斗之前,先用蛐蛐草(俗名蛐蛐探子)伸入笼或罐中撩拨蛐蛐,以招其怒,引着蛐蛐去&掐架&。蛐蛐草是用一根竹篾儿,头上绑一小段鸡毛翎管,在翎管上插上三五根有弹性的毛做成的,杆讲究是用紫檀的,毛是从活的灰耗子头上拔下的胡须,这才是上品。  蛐蛐到了斗盆里,主人就用探子引诱两只蛐蛐见面相斗。如一方斗败要跑,用衔草引回再斗,三个回合后都跑了就算输。斗赢了的蛐蛐,振翅长鸣,主人在盆盖后面的贴纸上记上它的战绩。  观看斗蛐蛐,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两只蛐蛐在搏斗中,攻守兼备,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后变攻为守。胜者昂首长鸣,败者落荒而逃。两位主人则神情紧张,场面生动。  蛐蛐永远有不可一世的气概,没有怯懦气馁的时候,除非战败了。尤其是好蛐蛐,多次克敌而竟败下阵来,对此奇耻大辱,懊恼万分,而心中还是不服,怨这怨那又无处发泄,颇似英雄末路,徒唤奈何,不由发出非战之罪的悲鸣。  赵伯光一直和记者强调,蛐蛐也是一种文化,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在发扬传统文化。他说《诗经》里早就有对蛐蛐习性的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就是蛐蛐啊。  2000年,首都鸣虫专业委员会成立,赵伯光出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决心&把玩蛐蛐引上正轨&。长期以来,不少人把蛐蛐当做赌博工具。甚至,在一些豪赌团伙里,一只蛐蛐身价达数万元,一场赌资达数十万元。有人为此打架斗殴,有人赌输了跳楼。  &我一直想让这些人放弃这种不良嗜好,希望能用比赛的形式,健康地玩蛐蛐。&为此,赵伯光制定了比赛章程、裁判和竞斗规则,每年都组织蛐蛐比赛。  在所有的鸣虫中,赵伯光最喜欢的还是蛐蛐,觉得他们有着非常阳刚的男子汉气概。他对记者说,&在我们尊敬、崇拜的英雄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决不退让的精神,在蛐蛐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与金鱼相忘于江湖
& & & & & & && &&刘先生当年从不卖鱼,鱼只送朋友。能从刘先生家中拿出鱼的,有人称&京城第一大玩家&的王世襄先生,有引车卖浆之流,也有一来二去的鱼友。&  &中国鱼有历史了,刘先生养鱼是纯花钱,他有些家底,老燕大毕业的,北师大的英语教授。北京鱼把式里,他绰号叫大学生。意思是他在喂鱼的里面,学历是最高的。&  &刘先生是王世襄的同学。80年代写了一个&介绍中国金鱼&的书稿,交给王世襄,想让他帮忙印书公诸于世。结果一直出不来,没人给出,刘先生后来觉得自己快死了,就问王世襄要他把书稿拿回来。05年刘先生去世了。08年书终于出来了,王世襄给他写了个序。&  &刘先生倒在便坑里的鱼,都比鱼市好。现在市面上最好的,也比不上他送人的。他的鱼许多人都想要,许多金鱼是刘先生的金鱼的徒子徒孙,可谓一把鱼子,传种全国。&  说这话的是北京文化局的宋远鹏。他一再提到的刘先生,是刘景春。  古人以文会友,北京文化局的宋远鹏却以金鱼会友。他的博客签名是&梦鱼&, 因金鱼而结识了很多专家,朋友。其中有位刘景春刘先生,是养鱼大家,也是已故大玩家王世襄的同学、至交。王世襄说,听刘景春谈鱼,自己有&隔行如隔山&之感。可惜的是,刘先生已于2005年去世,他的数千条珍贵的金鱼也不知去向。  宋远鹏和父亲都喜欢金鱼,他们在1988年到1990两年间曾有缘与刘景春交往。宋远鹏至今难以忘记的是第一次见到刘景春的金鱼时的情景,&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是金鱼吗?!原来能长这么大!多少年才能养成这样啊?这么大尾巴!肉头上都出刺儿了!鳞片都跟铜钱似的!喔!鱼精!&宋远鹏对本刊记者说,&我头次见刘先生的鱼,吓一跳。草鱼那么大,鳞片铜钱那么大,这也是金鱼?我现在和别人说,都不信。&
鱼精、鱼贼
& & & & & &&
& & & & & &&
& & &宋远鹏的父亲根据当年的印象所画的刘景春先生的额头红金鱼&
& & 二十多年前,正是北京观赏鱼市场方兴未艾、初具规模的时期。在宋远鹏最原始的记忆里,似乎那时到处都是沿街叫卖金鱼的小贩。家里大人为逗孩子高兴,进屋拿个小盆出来,花个一两毛钱盛上几尾,端回院儿,往窗前檐下的大瓦盆里一遮,再到水库里踅摸几根水草,拿石头压在里头,这便成了无数孩子最宝贵的童年记忆。自然,宋远鹏就是这无数小孩中的一个。&&  饲养金鱼似乎并非一件多困难的事情:放上一盆水,撒里几条鱼。早上喂点虫,晚上抽抽屎。当时宋远鹏和父亲就是这么想的:看见别人养,觉得喜欢,就自己也弄一缸来养,结果金鱼习性看不出来,鱼病了看不出来,等到看出来后鱼也快不行了。&一句话,怎么养怎么死。&宋远鹏说。  自己不会养鱼,只好请教名师。宋远鹏的父亲有位朋友,也养金鱼。他们找上门去,对方说自己养的鱼相比老刘先生,实在是惭愧,老刘先生那鱼养的才叫好看。于是,就去拜访这位老刘先生,也就是刘景春。  那时候的刘景春,70多岁,家住官园一个四合院里,院子里浩浩荡荡摆满了几十个木海(养鱼的大盆叫木海,直径一米五一个),金鱼在木海里游动,蔚为壮观。刘景春当时养着有四种金鱼:额头红、红虎头、五花珍珠和墨鼓眼儿帽子。  刘景春的金鱼,以额头红与红虎头为最,都是他数十年个人优中选优的结果。那时鱼市虽也有与刘景春同种的金鱼,但品貌不可与其同日而语。  有次,一个由朋友介绍来的香港人找到刘景春,说想买点额头红。刘景春就带着他上官园鱼市挑了十对,四十块钱一对。香港人挑完后,问能不能上他家看他养的金鱼,刘景春于是带他到自己家,香港人一瞧,非要刘景春卖他几条自养的金鱼,还说,&跟您这一比,刚才买的那哪叫金鱼?&  刘景春没办法,答应送他几条。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说必须给钱,最后从刘先生家里捞走了十对额头红,丢下四千块钱高兴而去,只留下发呆的刘景春。八十年代,四千块钱是一笔巨款。  刘景春的金鱼名声大了,许多人都想来他家看看,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偷鱼的。有人夜晚就翻过院墙偷过刘先生的金鱼。 宋远鹏还记得,他和父亲去刘景春家的时候,院子里每个木海上都装上了铅丝编制的罩子,那就是为了防着半夜越墙盗窃的鱼贼。 &
& &辛苦差事& & 宋远鹏说,养金鱼是辛苦活,阳光、氧气、水质、饲料的营养决定着金鱼培育的好坏。&金鱼喜欢吃活食,比如臭水沟里的红虫。人工饲料也可以喂,但这是死的,比不上吃活的食物来得精神。&他说。  刘先生在世的时候,鱼虫他自己捞,为了捞虫,他跑遍北京城。自己跑不动了,他就要儿子帮着去捞。  刘景春家里头有一辆自行车,专门让他儿子给他到处去捞鱼虫。有一回,他儿子骑自行车去给他捞鱼虫,早上走的,直到晚上才回来。原来城里哪儿都没有虫儿,他儿子一直骑车骑到通州去了。刘景春本来还挺担心,后来又乐了,就说:&就这种精神干什么事儿干不成?!&后来,又买了两辆摩托车,刘先生估计是认为骑摩托车去捞鱼虫会比骑自行车省时间。  刘景春的鱼是极难得的,如非朋友关系,断然不易得到。他每年除孵化所需数量子鱼之外,其余之籽,他都倒掉了或尽数销毁,绝不让其上市。  选育是最重要的事情。大鱼甩了鱼籽,泡出2万小鱼出来。刘景春需要从2万尾小鱼中找出好苗子,淘汰掉次品。他戴着眼镜,和老伴对坐在檐下,左手扶盆,右手持抄,趁着天亮,一个个地看,从早上挑到晚上,腰都直不起来。  当然,刘景春的金鱼的进化也非一帆风顺。宋远鹏说,刘景春当初筛选额头红鱼,一度昌盛。但近亲繁殖,数代之后,其子鱼中所能选出的佳苗愈见减少。就跑到石家庄等地的朋友那去,花钱买回优良品种来改进自己家鱼的基因,结果鱼的品种、样式越来越好。
& & & & & & &&
& & & & & & & & & & 刘景春先生在自家院里喂鱼,看鱼
&& &宋远鹏和父亲以前养金鱼,后来兴养热带鱼的时候,又养过一阵热带鱼。他们养过&七彩神仙&、五彩金凤&&最后对热带鱼的兴趣劲过去了,觉得还是&养金鱼有品位&。  在宋远鹏家里,有三个金鱼缸,一个是喂热带鱼,一个是他所说的品相比较差的金鱼,另一个是品相比较好的金鱼。他指着一条品相好的&虎头&说,&这和那另外缸里的&虎头&都是一天出来的鱼,一个母亲生的,二百多条鱼,就它长得最好。有的是他哥们,可差距就那么大。&  对金鱼的热爱者来说,热带鱼永远都是一个样子,养金鱼不一样,它可以按人自己的心意,通过变异、遗传、人工选择去塑造金鱼的形状,改变它的模样,不让它退化而能有所前进。  还有什么事,能比创造金鱼更有乐趣?&
中国鸣虫简介--各种鸣虫形态特征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
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象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此虫属直翅目蟋蟀科。体长20~30毫米,宽6~8毫米,触角褐色,长20~30毫米。体色有黑褐色、黄褐色等多种,它浑身油光闪亮。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色较浅。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大蟋蟀又名巨蟋、蟋蟀之王、花生大蟋
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体形较大,居于众多品种的蟋蟀之首而得此名;又因其危害花生等农作物而又被称为&花生大蟋&。 此昆虫体大而且强壮,体长35~45毫米,宽12~14毫米,触须长40~50毫米。呈丝状。通体赤色或黄色,背板上颜色最深,近于黑色,腹部色浅,呈浅黄褐色。头很大,呈半圆形,有3个并列的单眼,中眼横生,半圆形。前胸背板特别宽阔,呈鼓形,表面有明显刻点。 其前、后翅均较发达, 长度超过腹端,后翅端折叠成须状,端不超过尾须。 大蟋蟀的发音镜不大,呈长方形。后肢特别强壮发达,善于跳跃,胫节上有两排刺,每排4~5枚。雌虫产卵管呈管状,长5~6毫米
蟋蟀又名蛐蛐、中华斗蟋
古人称促织或蛩,它是秋天鸣虫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此昆虫的雄虫善于打斗,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以观其打斗来获取乐趣,因而又被称其为&斗蟋&和&将军&。它不仅好斗,也善于跳跃,而且善于鸣叫,故而成为历代盛行的玩赏昆虫。此虫全身呈褐色,有很长的触角。后足大,善于跳跃。雄虫体长20~25毫米,有2根尾须,俗称&二尾子&。雌虫有4根尾须,两长两短,中间还有一个产卵管。蟋蟀头顶漆黑且有反光,上有橙黄色纵纹。雄虫前肢长达腹端,大多数个体无后翅,也有少数雄虫有后翅,并能飞翔。雄虫发音镜略呈长方形,鸣声洪亮。音节匀称,略有施音。发音时,两个前翅竖立起来,因摩擦而发出&吱吱吱吱&的声音,能连续鸣叫不已。此虫不仅会叫出悦耳的声音,而且有好斗的习性,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种玩赏虫,屡斗屡胜的蟋蟀常可被炒至极高的价值
石首棺头蟋又名棺头蟋、小棺头蟋、小头蛩
属直翅蟋蟀科鸣虫。体长12~16毫米,大小不等,体宽一般为5毫米,触角长20毫米左右。此虫体色黑褐,雄虫头顶向前突出,前缘呈圆弧形,后缘略扁平。额腹面有一近似圆形的黄斑,由头顶向前胸背板倾斜,具6条淡黄色短纵纹。颜面宽而扁平,且明显倾斜。石首棺头蟋的口器为黄褐色,前翅发达,后翅或发达或退化。前腿、中腿较细,有大小不一的黑斑;后腿粗壮、宽阔而长大,显得特别有力。2根尾须向两边叉开,长度约为体长的1/3,端部很尖。该虫有一定的趋光性,后翅发达的个体有时会飞翔起来,扑向灯火
长颚斗蟋又名猴脸蟋、瘪脸、白和尚、小眯、老米嘴
属直翅目蟋蟀科。 9) 雄虫上颚大牙明显伸长,颜面中央扁平,形成一个平的三角区,从侧面看,颜面成一斜线或略凹陷,形似猴脸,故名&猴脸蟋&。又因其大颚比前胸还长,故而得名&长颚蟋&。其颜面凹入,好似瘪嘴,因而又有&瘪嘴&之名。长颚都蟋全身黑褐色,和蟋蟀形状极为相似。体长12~15毫米,触须较长,25毫米左右。其体表被有微毛,后头区有6条黄色纵纹,其前胸背板淡褐色,有黑斑,肢上也有黑斑。雄虫前翅较发达,能覆盖腹端。它的发音镜呈长方形,中有一横脉将发音镜分成两段。其鸣声很独特,音调为&句&句&句&,3声一停顿,第一声和第二、第三声间隔较长,后两声间隔很短。雌虫产卵管长10毫米左右,以卵在土内越冬。其前翅长于腹部的一半,后翅与雄虫相似S
灶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鸡、灶鸭、灶马蟋蟀
属直翅目蟋蟀科学。体长15~28毫米,身宽5~5.5毫米,触角长4.5毫米。其体形硕长,大于蟋蟀,通体黄褐色,头额部有浅色直纹,眼稍突出。它前胸略膨拱,前翅短,长约7毫米,仅能覆盖体部的1/3,腹部大部裸露。前翅前方有弧状翅脉。中间有自左至右下的斜长脉,其左侧外缘有直条状脉。右侧有少数横脉。后翅退化。灶马蟋足部健壮,有深色褐斑。尾须长,有20毫米左右。雌体前翅短而不发达,有约11毫米长的产卵管,呈剑状。其身体由于长期在灶马蟋中栖息而变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样厚实。灶马蟋的头部小而圆,肚子的一面呈黄色或橘黄色,身上常带有厨房特有那种油垢味.垣蛩又名垣恭、酱色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是一种较小型的鸣虫。因其常常栖息于断垣残壁之间而得名,又因其浑身通体皆呈酱油色,形体又与蟋蟀酷似,故而又称为&酱油蟋蟀&或&酱色蟋蟀&。此虫体长12~19毫米,宽约4.5毫米,触须长30毫米左右。其头部富有光泽,头顶深褐色。头后有6条直纹,黄色,口器为黄褐色,额部黑色,富有光泽。垣蛩前胸背有黑色长毛,散步黄色条纹。前肢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前肢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前肢较发达,覆盖腹部的大半。也有些个体后翅发达,伸出于前肢之外,能飞翔;但多数无后翅,不能飞翔,仅能跳跃。此虫的雌性较雄性肥大,有产卵管,管长8毫米左右。不论雌雄,皆惧怕日光,白天常避藏在阴暗处,不出声,晚上鸣叫,其鸣声为&唧喱、唧喱&,音声低而娇细。垣蛩体形纤巧,色泽美丽,其鸣声柔和优雅,故喜爱者众多,是一种值得饲养玩赏的鸣虫
双斑蟋蟀又称乌龙仔、赤龙仔、画镜、花镜、黄头颈
它是典型的蟋蟀科昆虫。由于其雄虫前翅基部各具一块圆形黄斑,因而获得&双斑蟋蟀&的名称。此蟋蟀体形粗壮硕大。体长2.2~2.8厘米,全身光滑,有光泽。头部饱满,圆球形。前胸背板略鼓起,各部门都呈乌黑,而边缘稍带黄褐色,前翅略黑色而带赤褐色。雄虫前翅宽大,超出腹端,后翅发达,翅须呈须状,超出尾须和前翅。雌虫比雄虫略大,产卵瓣平直,略长于后足股节端部,尖而长,如同拖着一把尖刀。
 梨片蟋又名金钟、天蛉、绿蛣蛉、银琵琶
属直翅目蟋蟀科。此鸣虫在常见鸣虫中属中等偏大的,体长18~20毫米,宽约5毫米。整个虫体呈梭形,通体草绿色,象一颗绿色的枣核,又象两头尖的小舟。此鸣虫头较小,略宽于前胸背板前缘之宽度。触角鞭丝状,黄绿色,长近40毫米。前胸背板横宽,前狭后宽,近似扇形。其雄虫前翅宽大,覆盖整个身体,翅上分布着褐色的脉纹。其发音镜较大,略呈四方形,发出的鸣声在几种金声鸣虫中最响亮,只有银钟儿的响声能与之相比。雄虫外生殖器中叶端部呈&丫&状分叉,俗称&双口&,侧叶端部有细齿。雌虫体形较明显,产卵管细长、平直、略下弯。梨片蟋身体强健,能飞翔,而且能飞得很高很远,但脚部柔弱,黄绿色,前、中翅较小,后肢也不发达、不长大。2条后肢常并在一起,紧靠身体,从外面看上去象是没有大腿似的。其尾须也不长,为黄色。雌虫产卵管末端黑色,它常在树枝上咬出小孔,将卵产在里面 避寒越冬。
金钟儿又名马蛉、金琵琶、蛉虫
此虫通体黑色,头小,身体扁阔,腹部略长,前翅宽扁呈椭圆形,体长16~19毫米,总体形状很象一颗饱满的阔西瓜子。此虫肢较长,有4个跗节,后肢强健。其触须长约32毫米,从基部起,有3种颜色,基部赭色,约5毫米长;中间白色,约15毫米长;前端黑色,约12毫米。其尾部为白色。有些个体后翅伸出尾部,比2根尾须略短。此虫的扁而椭圆形的前翅上翅脉明显隆起,呈波纹状。雌虫的体形比雄虫稍肥大,前翅比雄虫窄小些。金钟儿的鸣声较奇特,犹太如铃声,其鸣声为&铛&铛&铛......&
中华树蟋又名竹蛉、邯郸
属直翅目蟋蟀科鸣虫。其外观纤细修长,头小而翅宽,形似琵琶,也象蟋蟀,又如一片碧绿的嫩竹叶。体长20毫米左右。因生活在树上而得&树蟋&之名。此鸣虫通体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色可随虫龄增长逐渐变黄,头后带有红褐色细纹,口器明显前伸。复翅长而扁平,呈半透明状态,象一层薄薄的翠纱。其后翅发达,略伸出在前翅尾端。有3对细长的足,善行走,后肢强壮,能跳跃,也能飞翔。雌虫此雄虫肥胖而稍短,不能鸣叫,其产卵瓣平直,长度超过后足股节
石蛉又名鳞蟋、凯纳奥蟋&
属直翅目蟋蟀科。此虫体长10毫米左右,体形略扁平,全身体表密被银白色鳞片,鳞片随虫体长大而逐渐脱落,通体成为铁锈色。其前胸背板略狭于头部,前部较窄,后部略宽,后缘为弯月形。雌、雄虫皆有长长的触须,几乎达到体长的2倍,状如长鞭。雄虫的前翅较短,其长度未及腹部之半,端部钝圆,翅脉模糊,腹背有较多褐色斑点,有长尾,长尾的基部色浅黄。雌虫没有翅翼,但有细而长的灰黄色尾须,其长度几乎达到身体长度的一半。石蛉的整个身体呈扁平形,3对步足均呈淡黄色,并散步褐色斑点。雌虫具有略向下弯的平直产卵瓣,如佩刀状。
磬蛉又名松蛉、铁弹子、铁蟋、刻点铁蟋,
属直翅目蟋蟀科。此鸣虫因全身乌黑发亮,头似圆珠,如弹子,因而名&铁弹子&。此虫的雄虫体长10毫米左右,宽约3.5毫米。雌虫比雄虫稍大些,体长约12毫米,体宽约4毫米。磬蛉头部较圆,略小于前胸背板前缘的宽度,显得整个身体前小后大。头顶极胸前背板布满细刻意点。其触角为黑色,中部几节为白色,比身体稍长些。前翅宽阔,翅的边沿较薄,盖住整个身体。有些磬蛉无后翅。
斑蛉又名花蛉、小针蟋、黑斑针蟋、斑腿针蟋、斑针蟋
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后肢上有黄色和黑色的斑点而得名。此鸣虫体形较小,仅5~7毫米,体宽3毫米左右,但触须特长,可达15~18毫米,通体黑褐色,其前肢、后肢上皆有明显的黑白花纹,故又称为&花蛉&。斑蛉的头部有4条黄色直纹,头额两边有&八&字形的花纹,胸部有黑色的细毛,背上、四肢及大腿处均有白色茸毛。前、中、后肢的基部嫩白,近于透明,翅上有2条长弧形脉纹。因产地不同,体色也有些差别,有的黑色多于黄色和白色,有的黄白色多于黑色,有的则是黑白对称。从它花斑的腿部,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和其他鸣虫的区别.雄虫的前翅较短,不超过腹部,翅脉清晰;雌虫前翅更短,仅长至腹部的一半。雌雄虫都有较短的尾须,尾须也呈花斑状。雌虫的产卵瓣较直,稍向上斜伸,为赤褐色管状。雄虫的前翅半透明,长达腹端;雌虫的前翅不透明,有数条平行横脉,产卵瓣与后足股节的长度相等,平而直,向上斜伸,为黄褐色
草蛉又名长翅蟋、草黄蛉
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针蟋蟀,其外观很象缩小了的金蛉子。因它生长在草丛之中,故得名草蛉;又因其体色黄褐,因而又被称作草黄蛉。此虫体长为5~6毫米,属小型鸣虫,其触须也较短,仅6~7毫米。微微上翘的2条尾须明显分开,如八字形。体表带花斑,体色为深暗褐色,泛陶土色,其体形较同类鸣虫粗壮,宽短,前胸略长方形,其头部大小适中,上面有数条直纹,2条腿比较强壮有力,较能蹦跳
赤胸墨蛉又名乌蛉、墨蛉、蚁蛉、黑牡丹
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全身墨墨发亮,前胸、背板赤黑色而得此名。此鸣虫体态娇小苗条,体长约7毫米,头小,身体前狭后宽,与头部之间形成一明显&颈部&。它触须较短,不到10毫米,身躯较细,腹部长椭圆形,前翅较长,覆盖整个腹部。.它的头胸节略带褐红色,体态小巧秀美,体表色泽亮丽。鸣声别有韵味,被人们誉为&鸣虫黑牡丹&。因其整体象只黑蚂蚁,故而又称为&蚁蛉&。又因其体表油光滑亮,又被称为&油蛉。&
安徽黄蛉又名大黄蛉、黄针蟋蟀、安徽黄蛉蟋、黄蛉
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一段颜色较浅,故被称作&黄蛉&。它虽和小黄蛉看起来只是体形大小的区别,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此昆虫体长7~8毫米,体宽约2.5毫米,触须长30~35毫米,头部及前胸背板各具2条宽带,后足股节外侧亦各具2条深色条纹,内侧靠近端部各具有1个暗色圆斑。其头上的复眼为灰绿色,前翅发达,覆盖整个腹部。前胸略呈方形,其触须很长,比身长要长4~5倍。安徽黄蛉之所以名声很大,是因为它有突出的特色。它的鸣声为&铃-铃&铃&,动听悦耳,声音清晰而有韵味,比金蛉子还清脆响亮,因其形象佳,鸣声美,玩赏时间长,在&上海市第一次鸣虫展览会&上曾有&鸣虫之王&的称誉
小黄蛉又名小黄蛉蟋、麦杆黄蛉、苏州黄蛉、白金蟋
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昆虫,由于它全身黄色,体形比大黄蛉小,因而得小黄蛉之名。此小昆虫外观娇小玲珑,体形细窄,体长仅0.6~0.7厘米,通体金黄色或麦杆色,有光泽,形同一粒小的黄金瓜子。随着虫龄增长,体色也逐渐加深,光泽随之消失。小黄蛉头部近于圆形,前胸及背板却近方形,全身密被细毛。雌虫前翅短,不到达腹部末端,后翅通常退化。雄性前翅较狭长,将近到达腹部末端,半透明,上面有不规则的棕色斑点。雌虫、雄虫的尾须都很细长,有0.25厘米左右。雌虫的产卵管呈弧形向上弯曲,长0.2厘米左右。这种小鸣虫的音色音质因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其鸣声最优美的被鸣虫爱好者称为&黄金蛉&,意思是赞誉它的鸣声圆润悦耳,犹如金蛉摇动时发出的声音。此虫的触须较长,可达1~2厘米,相当于其体长的2~3倍。它的后肢也很细长,超过它身体的长度,在诸多昆虫中独具瘦长清秀之美&
 金蛉子又名唧蛉子、金蛉、蛣蛉
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鸣虫。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故被饲养者称为&金蛉子&。此鸣虫因其体形娇小玲珑,形状美丽可爱,鸣声悦耳动人,被视为诸多鸣虫中的佼佼者。金蛉子体长7~9毫米,宽约3.5毫米,象一只袖珍型的小蟋蟀,玲珑小巧,逗人喜爱。它全身呈金黄色,有1对绿色的复眼,金色的前翅下略显黑色。其触须既细长又长,长度可超过其身长的1倍,从基部到须端有3种颜色:基部褐色,中间白色,尖端黑色,有趣而奇特。此鸣虫前翅发达而宽长,几达尾部顶端,前后翅较硬厚,具有金属的光泽,前左翅薄而透明,折叠于右翅下面。体后有1对尾须,八字形分开,前、中、后3对足都较长。后肢长大而强健,使其蹦跳有力,爬行快速。雌虫较雄虫肥大,尾端有褐色产卵器,略向上弯。
属直翅目螽斯科,褐螽的名称是因其身体的大部分都呈褐色而获得。它体长40毫米左右,其翅翼及头、背等部分皆为褐色,腹部为鲜黄色,整体色彩十分鲜丽。它前翅很短,后翅已经退化,外形很象蝈蝈,也和蝈蝈一样,不能飞翔,但它的后肢极为发达,善于跳跃。褐螽的体形比蝈蝈稍小一些,鸣叫的声音为&致、致&,与薮螽有些相似。每声之间要相隔几秒,不相连续。由于它的体色和枯草相似,加上后肢强而有力,所以要在草丛中发现它很不容易。
属直翅目螽斯科,是一体形较大的常见鸣虫,由于它最喜欢栖息在树上和灌木上,因而得名树螽。 .&
  此鸣虫体长50~60毫米,体宽5.5毫米左右,全身多为绿色。其触须为黄褐色,长度与体长相等。树螽的头部呈椭圆形,头顶略尖,脸扁而象蝗虫的脸面,两牙较长而色鲜红,口器坚硬强劲,会咬人,捕捉时须防止手指被咬。它的前翅很长,伸展后超过腹部,其总体形状很象尖头蚂蚱,形体稍比草螽粗壮。雌虫的产卵管黄红色,末端黑色,长长的象镰刀。此虫在我国南方最多,也是一种著名的鸣虫。
属直翅目螽斯科。其外表形状很象蝗虫,但蝗虫背部平直,而薮螽的背部稍向上拱起;蝗虫的眼睛较为高位,几乎高达头顶,而薮螽的眼睛比较低位。其他各部分如触须的长短、2对前肢和1对强壮的后肢以及发达而长长的前翅和后翅等,都与蝗虫相似。此外,由于后肢比较强壮发达,故很善于跳跃。薮螽的鸣叫声为&吱、吱&,声音比较细雅,并不十分洪亮,但较有韵味。其与众不同的是:当发出吱声之后,要停隔2~3秒钟,再叫出第2个&吱&声,音律独特,耐人寻味。它的鸣叫有个规律,即晴天多鸣,雨天少鸣或不鸣,天气越热它叫得越频繁,且密度加大,两声吱之间的间隔也越小。薮螽的鸣声虽单调,但较文雅,不象有些鸣虫叫声那么嘈杂刺耳烦人,所以玩赏鸣虫者对它仍较喜爱,乐于饲养。
又名绿螽斯,属直翅目螽斯鸣虫,因其全身绿色,因而被称为绿螽。此虫体长45毫米左右,头须长80毫米左右,呈黄褐色。其头部较尖,腹部较大,尾部被较长的前翅遮盖,且伸出10余毫米,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体形。头部两侧有白点,翅膀折叠时很象树叶。翅的前缘有斜向的黄白翅脉,又象是树叶的叶脉。绿螽雌虫的产卵管呈镰刀状,黄色,末端呈深色,喜欢把卵产在植物的嫩梢上,任其自行成熟后成为幼虫。而枝梢则因受其影响而枯萎,因而对植物有一定的危害。好在绿螽数量不多,而且大部分生长在山野中的矮灌木上,所以受害的树木较少
属直翅目螽斯科。身体中等大小,体长25~35毫米,从头顶到翅端可长达45毫米左右,其触角甚长,常向后斜拖,长达40毫米左右。此虫因其外形很象纺织娘,只是体形稍小些,所以又叫做&小纺织娘&、&小娘子&。又因其鸣声&子甫&和&织布二字的谐音相似,因而又有织布童子之称。脊螽全身碧绿,象一块翠绿的碧玉,只有头顶和背面上有些黄褐色的花纹。它腹部呈青白色,而前翅却是绿色,就象一片鲜绿的叶片,后翅细长发达,善于飞翔。其前足和中足胫节各有6对强大的长刺。雄虫背部有椭圆形的发音镜,具有光泽,其总体外观比纺织娘的体色鲜艳、显眼。雌虫的产卵瓣粗大,呈刀形。脊螽属热带性鸣虫,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地,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在江南地区,此虫大多在7月中下旬开始鸣叫。它的鸣声单纯、独特而有韵味,虫体也翠绿娇艳,十分可爱,因而很受鸣虫爱好者的喜爱。脊螽喜生活在有高草和较茂盛的灌木丛之中,以及未施过农药的豆田、菜田里。它鸣叫时喜欢爬到草丛或灌木的最高处,常常一边鸣叫,一边移动着位置,叫一阵后换个地方继续鸣叫。它并不喜欢飞上很高的树顶,大多只在较矮的草顶上或树梢上栖息和鸣叫。它的动作比纺织娘还要敏捷,这对于捕捉它的爱好者来说确实会带来一些困难
日本条螽又名露螽、梅雨虫、点绿螽
属直翅目螽斯科鸣虫。其形状于脊螽很相似,体形细狭长,体长15~20毫米,从头顶上至翅端可达35~40毫米。此昆虫触须黄色或黄褐色,也有一种为枯色的,称为枯色型。翅上有黑色的斑点。后翅长而发达,叠在前翅下面,并且超出前翅。前翅狭长,超过后足股节端。头部背面黄褐色,此色素延伸至前胸、背板和前翅背面。日本条螽后足细长。雄虫生殖板狭长,分叉,尾须长片状,末端呈刀状。雌虫产卵瓣宽短,呈镰刀形向上弯曲。
草螽的种类繁多,有很多种类都很相似,只能在名称上加个特征来称呼。除普通的草螽外,还有班翅草螽、大草螽、长瓣草螽、悦鸣草螽、黑胫钩额草螽、华北草螽、疑钩额草螽、台湾草螽等,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草螽。草螽属螽斯科昆虫,它形似尖头蚱蜢,又很象蝗虫,体形较大,体长3厘米左右,从头顶到翅端,可长达4~6厘米。它头呈椭圆形,头顶尖,脸扁而斜,两牙较长,颜色鲜红。草螽有褐色和绿色2种。褐色者呈浅褐色,色泽比褐色纺织娘的颜色要淡些。绿色者呈浅绿色,色泽也比绿色纺织娘要淡些。其2条触须成丝状,黄色,和它的身体颜色差不多。前翅较长,约超出腹部2厘米,雌虫体较雄虫略大,黄绿色的产卵管形如尖剑,平直而略向上翘,有3~4厘米长。雄虫背部的发音镜透明发亮,形状、色泽都较美观,其尾须呈钩状。草螽分布于我国各地、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都与,国外如东南亚各国都有分布。它喜欢栖息在草丛、灌木丛和绿篱之中,以植物的嫩茎、叶、花和果实为食。一般在5~6月出现,至9~10月仍可见到。
吱拉子又名夏哥、夏叫、兹拉子、花叫、长翅蝈蝈、长翅叫哥哥、叫驴、老叫驴等
因其鸣叫声为&吱拉、吱拉&而得吱拉子之名;因其前翅较长,超过腹端而称之为长翅蝈蝈。此鸣虫身长5厘米左右,头脸和身体形状很象蝈蝈。它不仅前翅超过腹部,后翅也很发达,腹部比蝈蝈瘦细,其体色为绿色夹杂着褐色,前翅有的绿色,有的褐色,青色或紫色
蝈蝈又称鸣螽、叫哥哥、叫蚰子,古人称&聒聒&或&蛞蛞
是螽斯类鸣虫中最著名的鸣虫。它全体长35~50毫米,全身呈绿色,触角细而长,身体粗壮。前胸特别大,腹部也较膨大,翅膀较短,仅能遮盖腹部的一半,后足比前、中足长。此昆虫头大,颚齿坚硬强劲,有60毫米长的触角,色黄褐。其卵管长而大,像剑的形状,在土中产卵。蝈蝈的体色除绿色者外,可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黑褐色的被称为&绿哥&、&翠哥&或&三青蝈蝈&;黄色的被称为&米造白&或&草白蝈蝈&。由于其眼睛的颜色有所不同,又可按其眼睛的颜色分为&绿眼&、&黑眼&&红眼&。有经验的玩赏者认为&黄不如绿,绿不如黑&,更有&绿不如黑,黑不如赤&的说法。其中&红眼哥哥&被称为是最佳者。
王者之风(续)
10年河北王&红牙白
&此虫保定市曹雅威先生10年8月26日 450元收于谷村。10月1日中等规格比赛破口擦牙即胜。&&&&10月3日大型比赛同样擦牙即胜 ,10月6日顶级比赛遇对方字号大凶,插了两下牙敌虫楞没走,此虫见状稍一用力,发口杀猪后对方虫须珠双爆,当场休克 。后此虫转最高规格比赛。&&&&10月13日解放,当晚擦牙即胜。10月17日一口杀猪把对方连牙带腮打破。见老相后撤回 又走3路都是擦牙,10月29日最后一路,实在老得发不动夹了,拼盆三分钟胜,饭须被打掉了一根。&&&&此虫特点从出斗6.8厘到死还有6.5厘。&&&&11月1日僵死盆中,一生九路无二口。主人每逢与友聊起蟋蟀,甚念之!
08年保定王&独蜘蛛
08年保定王&独蜘蛛此虫由曹雅威先生在08/8/26在西葛店村口以5元购得,8/30回家给虫洗澡的过程中不慎别掉一条大腿 虫不大就跟淘汰的几条虫扔一起了 收拾完后拿淘汰的几条虫斗着玩。&&&&独腿一碰牙对方就跑3条。9月2日第一场双方有牙有叫,开闸独蜘蛛发口,对方虫别头。对方很不服相互斗嘴,正好有条同厘码保定虫白牙青,独腿就接战了。&&&&双方大打出手长发飘飘的独腿,须被剃光了一个,另一个还被剃了个板寸。&独腿这场嬴的可不轻松&人们都这么说。回到家把独腿放到了一边。&&&&过了有十来天出来一个好的,有点不放心打这个场,就拿独腿当硬勾头 再品品将出场之虫有多大能耐。&&&&新将张牙舞爪,独腿过来一碰便没了,就这样独腿走上了虫王之路。本市大型比赛9路,市级对抗赛4路,出本市外斗3路共计16路。均对上各家名号,巅峰时期七、八条虫坛名将在独腿的牙上没停留过一秒 。在最高规格的比赛里,听说独腿在此,各路豪杰纷纷撤下各自帐下同等厘码的将军们,这种情况在顶级比赛中还是第一次看到。&&&&后因虫衰老一负告退,此虫一生打过两场架,第一场和最后告负这一场 就这一条大腿,爪勾还挂纸,用修眉剪子去掉了心病也改变不了衰老的迹象,脾气依然那么爆。&&&&闻声晃抖着身躯,寻敌疯狂,竟摔了跟斗,教对手打的有七八个跟斗,实在无发口之力了。&&&&此虫为异形,进食不见起肚节,形体似粗短,天生大笼形,头项背阔,头丝斑痕浮出。&&&&高厚三层,前后上下墩实一梃,一对少见的粗根阔厚、黄光黑晕,大环勾子牙,右勾明显。&&&&&四抱长而粗挺,形似蜘蛛。脾气暴躁,霸气十足闻声飞奔急驰,每逢敌虫便摆正身形蹦弹一击,正中面门。轻快、准确、狠毒,似蜘蛛捕食。牵牙微开闪过,极少见张满牙,受草极灵&&&&10月12日告退虫坛,10月17日独王僵挺在罐中。中秋之王,当之无愧。
&八月下旬由本人收于宁津撬子手好友,非常实在的一山东汉子,好兄弟。记得我多次对你说过,想玩一条本地长衣,你在深夜给我电话,说抓到了,我一定喜欢,而且谁也不卖,送给我。第二天,一大早送到我手里,揭盖一观,虫裂酥头,我印象最深的是你说来时还好好的那含泪的目光和悔过歉意。兄弟,你知道吗!虫子虽然重要,但远不及我们的感情。故此虫直接决定带回重养至终,一直舍不得动他。但,深秋后,虫型武态,每每观之皆显其不甘,心中不忍。送入大赛,决定,不管输赢,要给这虫子一个机会,且只走一路。兄弟,你知道这虫子多争气吗?一嘴拿下,长鸣不已,观之似窥其本心,叹之,随后撤回,养至12月底终,最好的罐子,最好的三尾,精心的饲料。在此,也要特别感谢团队梁哥的精心照料。我觉得,至此,这虫,这辈子,值了。也想说,兄弟,你我这辈子~~~~~~~~没完!!&&&&虫子出场730毫克,不忍早秋照相惊动,故只有封盆的12月底照,没有辉煌的路数,但有荣耀的一生!!&&&&一条老虫
武汉王&大头黄麻
&此虫日由虫主杨俊先生在山东宁阳收得,卖主开价400元,杨俊先生施计收入帐下。目测笼形650毫克,实际空皮重量560毫克。
&&&&虫在杯中即显伟岸之势,相貌超群。但见此虫头大饱满,菱角突显,白麻细直贯顶,黑脸方腮,深黄牙宽厚式门板,右侧牙面隐显细红血脉,齿深勾弯,藏而不露。铁皮项老厚异常,毛丁密布。六足舒展有力,泛黄光。肉身隐现黄绒质感,白雾罩身干老之极,龙行虎步,风声水起,彰显大将风度。
&&&&此虫入盆后食量均衡,即不多也不少,进食不拖肚,体重变化幅度小,保持在595毫克至645毫克之间。此虫蛋性较足,不认雌,过蛋迅速。
&&&&此虫在饲养过程中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不怕光,不怕声,不怕人;其二:据盆中央,不进铃房,少动,沉稳;其三:斗性十足,触草寻斗,凶神恶煞;其四:除在盆中呼雌鸣叫外,在征战三秋的打斗过程中从未起翅;其五:此虫从破口到封将,虫体毫发无伤。
&&&&此虫饲养至九月中旬,云开雾散,斗丝浮出,金黄麻路清晰,顶端开花,六足高耸,尽显高方阔厚,宝光渐出,动步有声,似有力拔千均之势。经审视,确定为真黄麻头。
&&&&9月17日第一栅,630毫克出战,毛口直推大型比赛破口,遇对方紫大头,交须后两平口紫大头迅痴抽口别头,黄麻头轻松取胜。
&&&&9月19日第二栅,625毫克出战,对方为形色俱佳的黄尖翅。两虫相遇仅三四个平叉,黄麻头轻合一钳,黄尖翅水须立倒,绝芡而去。
&&&&9月21日第三栅,恰逢武汉地区第一次寒潮,气温皱降10度,虫主包括黄麻头在内三虫出战,却因疏忽,在路途没有采取保温措施,两虫败北后,黄麻头630毫克遇对方黑青蛐蛐,二虫交口重夹对叉,和牙结球跌开,黑青蛐蛐无牙败北。
&&&&9月24日第四栅、第五栅(连斗),615毫克出斗,己方同厘码有两虫,对方同厘码有八虫之多,按照大花先斗的规则,黄麻头首先下栅,迎战对方名将黑紫大头,始料不及的是,黄麻头上去在黑紫大头的牙门上轻刮了一下,黑紫大头忧如惊弓之鸟,立马别头,再无应芡。下一对谈好花面后,我方又将黄麻下栅,迎战对方625毫克的红牙青,同样一刮取胜,对方茫然无措。
&&&&此战过后,黄麻头名声大噪,武汉三镇的各个场合,班子,玩家称黄麻头为&铲车&&推土机&等,表达了对黄麻头的敬畏之情。
&&&&9月25日第六栅,9月27日第七栅,9月28日第八栅,9月30日第九栅,10月1日第十栅,黄麻头在颠峰期,又总能轻松取胜,所以虫主抓住时机连续征战,连战连捷,大有当年常山赵子龙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在此期间,武汉各地场合均避黄麻头,虫主寻机出战,愈战愈勇。
&&&&10月5日第十一栅,610毫克出战,遇对方猛将长腿青大头,交面对劈三、五口,黄麻头合钳轻拉,长腿青大头抽身败走,牙门撬起。
&&&&10月9日第十二栅,595毫克出战。遇敌虫轻触牙尖即胜。
&&&&10月14日第十三栅,620毫克出战。放对到630毫克,对方为高级比赛几路的将虫淡青白牙,二虫交牙互叉,黄麻头合钳一拉,淡青白牙抽口,施又交口,黄麻头再合一钳,淡青白牙败北,此战是黄麻头唯一发两口取胜的战局。
&&&&10月19日第十四栅,600毫克出战,放对620毫克的名将黑紫红钳配斗,此时黄麻头已略显老态,但却精神抖擞,勇猛迎战,盘打七八口后猛发一口,黑紫红钳双须下垂,六足发颤败北。
&&&&此黄麻头色正形魁,笼形超大,皮壳苍老,实属罕见。一生征战武汉三镇顶级比赛十四路,战绩辉煌。更为难得的是从未有过多盘打和受口的情况,且毫发无伤,诚虫王也。一生克敌众多,其中不乏累有战功的将军亦府首称臣,虫王当之无愧。
黄大头 虫主:二子
黑黄翅子(04年虫王) 虫主:方胜康
红翅子(06年虫王)虫主:袁总
重青独腿(99年虫王)虫主:晓弟
青翅子 虫主:杨纪庆
黑紫红钳披袍轩甲虫主:杨国希
紫轩甲 虫主:杨国希
红黄 虫主:柏良
网友“一条老虫”回石家庄收得,7厘多。虫坚、牙硬、大身型,赛场上见过两次,实是喜欢,且辛集蟋蟀这么大的实又少见,故经过和辛集虫主交涉后收之麾下,后帮团队立下赫赫战功。斗了。此虫寿长,活到12月底。
黄翅子 虫主:傅海亮
转;蟋蟀饲养《盆中景》
&&&&蟋蟀得天然之气,逢秋而生,本身是大自然的产物,故必存在良莠不齐。蟋蟀虽小道,也包罗万象,雕虫小技累年而学不精也!往往年复一年的总结,年复一年的求证推翻上一年的观点,可见虫道之弥深,然乐趣也尽在其中也。&&&&本人非常重视以虫为师,这一论述,任何前人总结的经验,都要通过实际遇见和面对的虫本身来加以推敲和总结,任何前人的经验自己通过对虫的饲养和实战来求证,反复论证形成规律性质的论断,才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和财富。&&&&我在中国蟋蟀网的个人签名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下一句大家自然明白&&不拘一格降人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代的我们不但要重视科学,敢于求新,敢于挑战旧俗,总结前人的论述,去其糟粕,求其精华,客观唯物的来对待我们这里所共同热爱的秋虫,才是我辈担负的时代重责。&&&&做为一个真正的秋虫爱好者,我非常强调的是和虫接触的时间,只要自己是一个愿意去挖掘愿意去求知的人,都会非常珍惜一年中短暂的100天和秋虫接触的时间。在这段和秋虫接触的时间里,我们发挥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怀着一颗时间紧迫的心,在虫的世界里汲取养份,让虫自己的表现来说话。其实前辈的经验,也是这样的方式从虫身上探索寻找出来的,要把前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也是要和虫密切接触体会出得来的。&&&&而这里所讲的接触,最直接和直观的就是饲养!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好秋虫的朋友,我建议任何年份不管虫本身优劣,都尽可能的能够饲养50条虫,好虫有共性,差虫也有共性,正面的接触优良的虫让我们能够认识优虫的表现形式,反面的接触劣虫,也一样能让我们总结劣虫的表现形式。&&&&选择虫讲究型色,尤其是型色兼备可为大优,然形色只能求其一的时候,我们讲究相虫色为尊。型的变化较小,然色的变化差异可谓失之丝毫差之千里。天下没有两颗相同的沙子,也不会有两条一模一样色泽的虫,我们肉眼可见自己认为色好的虫,这个认识其实是来源于以前我们所接触过或者看见过类似这样色泽的虫可能出凶的范例。然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虫(色泽和曾经遇见过的大凶类似),它会不会一样是凶头?会不会一口不斗?正反两面,我相信严谨些的朋友一定都遇见过也纳闷过,今年和去年类似的虫色皮,怎么不会打架了?可见虫色上的拿捏是很难把握的。&&&&这里想和大家交流和探讨的,是在对虫型色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虫的《盆中景》,来分析和判断,也许会更加准确些的来分辨虫的优劣。
《罐中景》&&&&这里我们先讲虫的一些通常的外在表现,通常大家直观理解的很多书面涉及的前人总结的一些基本表现,能来这里的朋友一定都有很深的了解,我很难找到头绪从什么方面来阐述,我现在通过实际的虫,逐一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学习。讲盆中景,那就不能不提到在收虫最初所养的罐中景。&&&&罐中景范例1,我2003年在泗店,在同一人手上同时买了两条虫,我当时主要是买的一条50点的青大头皮色青鲜,后来看见一条小头青披也不错,一起拿下。在罐中喂食过程,一连3天,青大头都在爬盆,身形软潮,当时就确定估计是废物,然小头青披连续3天都站在罐中间,受草极灵(注意饲养中任何时候受草的虫),心中已经对小头青披寄予希望,实战结果,果然青大头开毛即败北,小头青披6路上锋。总结,大凡早秋大虫型色兼备的东西,在罐中一定要表现稳健,尤其是大翅;披子一类的大虫,一定不能老是表现竖立在罐中。通常情况下大翅爬盆的要比蟋蟀少,尤其是大虫,请朋友们体会。罐中景范例2,同样是2003年,我朋友在后楼收了条45点的青大头,虫型超然,但虫色,一脉灰黑色整体从头到尾连肉身都是灰黑色(列年仅见之青虫色泽),基于虫色大家摸棱两可,然我朋友如获至宝,特意约我去看虫,原因主要是这虫不怕光,不怕声响,白天放在罐中,拍桌子,这虫也置若茫然。我特意尝试,将虫放在地上,在罐边跺脚,此虫于罐中央毫无反映。早秋如此底版干老的东西实在是非常的罕见,我朋友养虫马虎,这条青大头9月中开毛已少3个爪花,虫肉身稍显干瘪,即使这样的精神面貌,本市比赛4路,上海高规格赛事3路。关于罐中景的很多表现,我们可以在收虫的时候就加以留意,每天喂虫的时候,稍微花些时间观察自己喜欢和印象深刻的虫,多少能给自己一些侧面的补充认识,这里建议大家尽可能的用大罐饲养,会更加直观。小经验请大家留意,2002年,我和同档朋友在古城收虫,中午有个老太拿了一篮小罐卖虫,我朋友看了一会叫我,问我这虫能收吗?我一看,绷网罩住一小罐里面是条挺大的青虫,不断的在爬盆,一边爬一边蹦,简直没办法看清楚虫,我说不要,我朋友鬼使神差2元拿下,换成自己带的大罐(通常我们收虫自己带几个大罐),朋友再递给我看时,简直是超级皮夹子了,此虫有45点型色兼备,在大罐中央一动不动。下午遇见5,6个朋友大家一致认为是我们来了3天收到的最象样的虫了,结果本市3路,上海一路。所以请朋友早秋收虫一定多加注意小罐中的虫,常会有意外的收获。罐中景反面范例:日,我下午在古城收虫,突然接到同档朋友小刘的电话,说他在漕河500元拿到一条特特棒紫大头,电话里是难以抑制的兴奋。随即让朋友开车特意来接我去漕河看虫,已经是下午4,5点了古城也渐渐落市,我也满怀希望的去漕河看他极度夸张的紫大头,不一会我到漕河,开罐一眼看见是一条色面极浓郁的紫大头,虫估计有50点。相貌伟岸。一张重紫整皮。如珍珠般雪亮的一颗紫大头,两根隐沉红斗丝似有似无。一落眼是条涨眼睛的东西。小刘在我来的时候刚喂过3颗玉米,虫腆着个大肚子,侧面的两块雪白的脂肪暴露无遗。正巧虫因为我开罐见亮从罐中窜出,一路在烂泥地上东奔西窜,毫无章法。最后掖在一黑暗的树叶下,我们抓出来,我随即确定此虫不出大斗。小刘问我原因,我说我认为有3点足以证明从虫不是特棒,1:早秋山东凡隐沉斗丝配顶色雪亮的如透水般亮黑头皮色的紫大头,我们历年买了无数,全部不出。2:此虫吃食无度,整个虫肚皮侧面脂肪尽露,虫肉身空松。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凡虫吃成大肚,导致本身跳跃困难,成小窜性而不是跳跃性逃逸的绝对不是将军的表现,更何况此虫逃逸猥猥琐琐,这么大的虫一副狼狈样,能有什么作为?最后此虫在本市的比赛中开毛即败北。&&&&总结,早秋虫收得,尤其是立秋后早出土的虫,通常较多表现缺少底板,注意观察有大品相自己寄予希望的虫的罐中表现,如果表现出经常爬罐,将虫放在风口,秋风吹拂之下,战须软弱,轻飘的,将来即便有好的表现,也要谨慎使用。反之在早秋山东时节,如果平时喂养中虫常居罐中央,战须挺拔粗壮,有力感。多数具备良好的先天底板。分析,爬罐主要是虫不耐热,和不能相对适应改变的环境。大家知道山东虫为何具备优良的打斗能力的原因主要是山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相对日夕温差较大,严厉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虫本身的善斗性。我是从事军工产品研发生产的,军工产品和普通民用产品最本质的区别是,任何军工产品的元器件都必须首先通过高低温老化筛选。通常是正85度,和零下40度的温度环境试验没有问题,才能被作为合格的零部件投入使用。只有能经历强烈的高低温冲击后能正常工作的产品,最后才能投入到国防事业中去。因为山东整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山东虫相对皮壳坚老的天然因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中的必然。优良虫也就是先天的底板能够经历酷暑寒霜的锤炼,只有经的住恶劣环境的磨砺,最终才是其中的佼佼者。试想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好虫,一般是不会因为环境温度的稍微改变,就表现出不尽人意的一面的。
《盆中景》&&&&凡虫得天然之气,日月精华于内在,即使这虫在内敛,在盆中长期饲养,一定会有显山露水的外在表现形式的。
第一步是洗澡落盆:
&&&&通常我们山东收虫回来的第一步是洗澡落盆:,这里先谈洗澡辨:早秋虫身尚嫩,山东虫出土较干燥,相对怕水,很多虫经过我们长途跋涉的带回饲养地,多数虫在落水以后表现的比较浮我们洗澡的时候将水旋转如果此时虫能够逆水跳动,并有强烈弹水表现的,常有良好的底板。将虫浸在水中20秒左右,网罩捞起,观察虫的肚腹脂肪,和中间鳞片节,以不喘肚,脂肪和鳞片节棉白而无透明感为佳。我个人是坚持3,5日洗澡一次的饲养法,也有很多朋友选择山东虫仅落盆洗澡一次的饲养法,尚缺少这方面的数据比较,具体应该以洗澡多少次为合理,也应该和天气,地域的差异存在区别的,这里先不探讨。如果是选择多次洗澡饲养法的朋友,请留意,如果一条虫多次洗澡中表现洗澡时跳水无力,没有&啪,啪,啪&的踢水声,呈轻浮的划水装,并洗澡后有喘肚现象的,多是无力之虫。同时通过洗澡观察虫在水中的浮体情况,通常虫头部和身体能够越浮出水面越好,多数虫体宽阔和将来占笼型的虫,是这样的表现形式。&&&&洗澡后落盆,以能迅速使虫身转干的虫为佳。注意观察大家饲养中会发现有些虫洗澡后常表现,项毛部位长时间难以干结,这样的表现的虫通常也属于不佳的表现形式。
&&&&我曾经写过的2004年的小青子,当时第一次洗澡时曾表现的强烈的跳水,踢水,洗澡时曾经踢了我一脸的水。仅此早秋所表现的底板和腿力可见一斑。
&&&&2005年我在马村所收的青尖翅,回来洗澡时一直也是跳水有力,在水中跳水声如同蛙跳,后来集合此虫的一些盆中景的表现,确定是优质底板的虫,毛口安徽公养,胜两路,转战上海公养又连胜4路。小花絮----大翅尤重腿力。&&&&多数洗澡时呈现无力,软形的虫只要去观察体会,不难发现。不一一例举。
第二个步骤是喂食:通常喂食,一些虫形态上的变化,会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凡虫暴食虫型吃走样,不能收回头的。吃食后将白肋撑出来的,这些基本劣质状态,不多说。大体的总结是,优质虫首先一般不会暴食,导致大腹便便不利于作战。好虫的身形应该一直是保持战备状态,虫型和实际作战时候的应用关系,就如一个军事家在作战中怎样选择有利的地型。吃食后的肚型变化,和肚型方面的优劣,这是基本功的范畴。虫会不会斗,有些是一目了然的,比如鹅屁股型,节松型,灰色小铃门下垂型,相虫这里不是和朋友们探讨的主题。吃食后如果两块脂肪向横向扩展的很大,这也是劣质的表现,我们养虫常会发现,有些虫落雌以后会出现肚腹脂肪有黑斑现象,这些虫通常是大食不消,导致呼雌三尾对爪花时,三尾腿刺刺伤肚皮所致。试想把自己如此软肋暴露给对手的,自己无法保护好自己的虫型,能出大斗?&&&&喂食过程中,一般以消食快,伸缩自如为佳。消化能力也是虫体质和健康的一种表现,下面谈。&&&&还有一种虫吃食不少,但虫身和肚型变化很微小,几乎吃食以后没什么变化的,这是虫肉身紧的一种优良表现。
范例1:2000年,我和芦花淡紫初次合作,我在泗店收的一条小淡色紫虫,早秋到晚秋,吃食都呈现一节肚皮,大食以后也是露一节,最后晚秋退食还是露一节。底板老足,虫身紧。最后9路。
范例2:2001年,芦花淡紫在古城村,5元收了条早秋就是露三节肚子类似拖肚的青虫,因为肚子长,呈条虫装,一直养在我家,此虫大食也是3节肚子,不吃也一直是三节肚子。最后斗至9路立盆,还是三节肚子不退。(详情请参考本人历年功虫之四)。可见即便是拖肚也要注意观察肚型和吃食的变化。
第三个步骤平时的饲养观察:畏光,胆怯,爬盆,等这类劣质表现,这些常态不多说,在青,黄,紫三种色泽类别中,紫虫相对喜阴,畏光。偶有小斗。平时如果我们开盆,虫畏光沿边,我们可以试图旋转虫盆,如果此虫表现紧掖盆壁,而且两腿伸直。多属无用之虫。优质虫相对站立的位置应该是靠近水盂的一边,就是多数时候我们观察好虫是站立在盆的中间。好虫饲养中,虫盆也相对清洁,这是因为好虫的消化能力强,吃食后转化为身体的能量,排泄相对会少,而这样的吸收能力,蟋蟀是在每一次蜕化的过程中就具备的,长时间的合理消化吸收,逐渐造就了虫优良的体魄。反之劣质虫,我们注意观察常会发现,虫盆的稀屎斑很多,盆表现的很脏,这也是虫消化能力差的侧面反映。现在我们多数朋友使用糊状的混合饲料喂虫,如果经常发现虫从糊状混合饲料上爬过,导致虫身沾有饲料,这样的表现的虫也是劣质虫。好虫相对能够保持自我的清洁。往往不吃食的时候远离饲料。如果在平时饲料中摄入动物蛋白,或者植物蛋白,(纯鸡白,鸽蛋白,或者黄豆粉)。我们会发现,消化能力差的蟋蟀,会表现出不能将高蛋白转化合成,形成白色的粪便排泄。如果在饲养中发现虫盆有大量的白色排泄斑块,这样的虫消化能力一定很差,这是与天具来的身体条件,也就说明这样的虫长期不能合理的将饲料能量转化为身体能量,也就说明不会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好虫应该表现的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饲料,都能通过自己良好的吸收功能,转化成身体能量,同时我们看见的盆中表现是,粪便相对较少,粪便能够形成灰黑色,随着虫身体的老扎,最后形成灰黑色实体小颗粒。反之粪便大而空送,也是肉身松,和消化不完善使然。有些虫自身喜爱清洁,会将排泄的粪便自己集中在盆中的某一特定的地方,通常也是较好的表现。总结,这些年来,我们所饲养过的任何一条战绩优良的虫,虫饲养中盆都相对清洁,虫盆邋遢的虫一般都是劣质虫,尤其是在大多数虫逐渐老扎,虫粪便成型以后还在拉稀屎,形成难以清理的暗色水状斑块的虫,绝对是无用废物。
第四个步骤动态:极静,或者极武。往往都是好虫。所谓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分析,极静的虫,符合能量守衡定律,一条蟋蟀的能量是有限的,长鸣,躁动。能量无故消耗过多。好虫极静也是能量的一种积蓄。极武,也许是这虫的能量积蓄到了必须时刻宣泄的程度。意思就是这虫的能量储备要超越一般虫许多。至刚,至柔追求的是及至。一旦虫这两方面达到及至,必成王将之才。
范例1:本人所介绍过的历年功虫一,是1995年山东宫村收得的一条小青虫,平时霸盆,跑盆极速,如同猛虎下山,猛烈无与伦比。平生13路立盆底,牙下无两合之将。一条看似文静的青虫,动态如此逆反,可谓及至。
范例2:同样是本人曾经发表过的历年功虫三,是1998年山东泗店的草紫黄,平时盆中如同死魅, 让人感觉连爬铃房的力气也没有。象死的一般,从9月10一直斗至11月20日,还越来越年青的感觉。勇胜16路立盆底,成为当年我市唯一一条三秋不败的虫,也是我平生最得意的虫,因为是静至极致,能量储存的超然,才会到晚秋还让人感觉越来越年轻。&&&&虫尚且还有很多这样极端的表现形式,比如极端的不怕光,2004年我在后王小价格拿了条白牙青,皮色牙齿都很过关,就是红门槛。回来饲养中发现此虫极端的不怕光,我将此虫拿到室外,大白天强烈的太阳光下,这虫居然站在铃房上一动不动,反复如此。最后5路,老死在上海高规格比赛之养房内。后来我和朋友间聊虫谈到此虫,称其为&光盲&。好象此虫没有感光功能。&&&&平时饲养中,我们经常谈到的是发现一条很绵的虫,山东虫实际的绵性,往往不是我们以往南方虫绵性的特征。我们实战中也会有感受,山东虫能首尾弯成月亮型的虫,常无夹口。条虫这样表现的绵性虫多见,如果是阔一两草的虫平时表现这样的绵性往往成才。
第五个步骤落雌辨:不管是疏铃虫,还是多铃虫,都以呼雌上背快速为佳。我们捉过虫的朋友都知道,好蟋蟀往往单叫,而且往往虽然远离其他虫叫,也会有三尾寻声而至。这也是物竞天择的道理,蟋蟀的种族要发展,个体强壮的自然吸引三尾交配,这是自然本身的规律。反之整天闹性,呼雌难上的,多数时候不是优良的虫,即便虫尚可,也是身体不健康或者虫已生病。有些好虫在某一特殊时段,有可能表现出不要三尾的情况,往往三尾会很安静的站在虫的另外一端。这和呼雌不至三尾在盆的另外一端有原则的区别。这是蟋蟀本身不要三尾,我们观察发现这时候如果三尾要靠近蟋蟀,结果是很悲惨的。而呼雌不至的状况往往是蟋蟀自己不断的往三尾靠近,自己不断的摇尾巴表现出欲急之态,此类表现都属于轻浮之态,多为劣质虫。总结,这些年来是凡我们接触过能出将入相的虫,都没有为落三尾不过蛋操过神。而整晚呼雌不上,一夜换5,6个三尾闹性的虫,纵好也难走长路,因为一条虫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期闹性是身体不舒服的表现,自身无故消耗。
第六个步骤芡草辨:将军无时不带性。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这不光是虫性好,也是虫本身健康的一种表现,有些特定的时候虫的胜负是取决健康度的。任何时候点草有牙的虫多少是能斗两口的。我们可以通过芡草来观察虫,主要是观察虫的顶草情况,要求紧跟草风,点腰肋部不左右摇晃,身板挺直,如果草风打至虫的两肋和尾巴部身体摇摆,或者欲急状摇尾,常是无用废虫。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将芡草的尾端垂直插入蟋蟀的两尾中间是很难的,这时候蟋蟀会表现出踢草,这也是观察腿力,和掌握出斗期的一种方法,好的虫往往是一次性猛烈将草棒远远踢开,差一些的虫会连续性无力多次踢草,更差一些的会边踢边摇晃身体逼让。&&&&通过自己饲养中观察,蟋蟀在盆中劣质的表现总结有以下这些表现形式:经常爬盆,畏光,沿边,战须前端弯曲,吃食后拖肚不收,常排泄白色粪便者,经常性右搭换左搭,左搭还右搭。走路轻浮,有踩花步,踩高跷的走路状态。9月10日前明显变色(多数是深变浅),早秋大叫声,中秋后叫声急转空洞,同时伴有色浑现象。9月10日前项上生出黑厚绒者(潮沙反映)。头色渐渐起垢者,一旦起垢虫都不能再斗。黄虫突然间头色泛赤豆色块者,都是虫行将老迈的反映。过早翻爪花者。经常呼雌不上,无故自己弹琴者(要三尾)。芡草无情者,芡草脱芡者。&&&&蟋蟀在盆中相对优质的表现形式:常居盆中,相对不怕光者。吃食消化快,不暴食,吃食不拖肚者。虫盆粪便迹较少者。动静相宜,远离食物择地干净者。六足抓地有力感,鸣声坚实,独立清晰者。虫基本不动色,变色也相对较晚者。落雌上背迅速者。芡草随时有性,点身体任何部位不扭捏作态者。
《栅中景》&&&&栅中景对我们平时预测胜负,有时有一定的影响。在这一瞬间之中要准确判断虫的胜负是很困难的,我们主要是看两条虫的型色,级别我们是预测不到的,这时候我们常看的是虫的健康度,也有是说我们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经可能选择虫型舒展,芡草有情,站立栅中,抓纸有力,叫声独立高亢的这一方。反之,沿栅,爬栅,畏光,畏手影。芡草脱芡扭捏,走路颠簸,轻浮甚至有踩高跷的现象的,我们是不应该选择的。不管是深色面还是淡色面的虫,如果远看有点光出现的虫应该是我们要选择的(就是虫身体和头部任何一部位以一点的现象在闪光)。大凡能成为将才之虫常是在栅中央解决战斗的,大家可以留意观察,如果一条虫常推打到栅边,即便常胜,也要谨慎使用。我们斗虫时常见撮撮牙胜,真撮和假撮也是有区别的,真撮是一撮之下对方,须僵牙瘪(意思是真撮对方应该受伤)。如果一撮便胜,对方虫形不失,多为假撮,最后输也是一撮就输,很多时候我们被这样的轻松取胜迷惑。大凡轻夹重出,使对方至残的,有这样的虫的时候要好好把握。这是级别差距的反映。范例:1999年我和师弟小王合作,有一条中规中矩的紫虫,养到10月师弟小王来我家选虫去上海,选好20条有品相的,这条虫始终在犹豫选不选去上海,这虫的特点是色浓于身,早秋至10月,丝毫不见动色。犹豫间大家决定斗一口,我家没斗栅,就找了个鞋盒,特意选择了一条小场两上锋的黄批试口,当时5,6个朋友在场,谁也没看清楚之间,紫虫一口之下,黄披的项皮已经整个45度对角裂开。最后这条紫虫上海5路。这样的范例我不一一例举,凡是能轻嘴重夹的虫,多能成将。&&&&虫道万千,我们保持一颗平常的心,细心的在虫本身和实际上多投入,终有心得和收获。任何高手的一眼看虫,都不会有自己长时间的去留心观察虫得到的结论来的准确。勤能补拙,值得庆幸的是近5,6年来个人以虫的盆中状态最后判断虫的优劣,从不失一。&&&&虫以神会,很多虫神的感觉,惟有通过自己的饲养观察,才能感受到。虫二~秋色半闲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摇尾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