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斧头断了心弦寓意这一年有什么事发生吗

请问:急!男人带玉的斧子是什么寓意?急_百度知道
请问:急!男人带玉的斧子是什么寓意?急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斧子又叫钺 象征权力 也是提醒自己做事情干脆利落 不断超越自己
采纳率:23%
斧头为力 玉为利 力利在手 就是证明有力有钱。上面是好话下面是坏话斧为死 玉做的更邪 会死的很惨很邪。下面的更符合一点因为有可能你会被拍照上微薄然后 活活被说死你看你 最好别带了 不然你又让“活活” 死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带金斧子有什么寓意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福气相伴 金为富贵之物,金斧子则福禄常在,官运亨通
程咬全的斧子--头三下狠
程咬金做皇帝——当不得真
程咬金上阵——就那三板斧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出了岔
  金斧子股票配资额度:您只需要出最低2000元、最高无限制的保证金,就可以获得最高5倍于本金的配资金额。这样,您就拥有了最高六倍于保证金的操盘资金。比如,您有...
古人认为金蝉远离地面,独孤而清傲,不食人间烟火,只饮露水,为高洁的象征,故而总结出关于金蝉的三个寓意:  
第一:是取谐音,金蝉谐音“金钱”,寓意财源滚滚来,一...
杨姓男宝宝起名
杨骐瑞(100分)
杨尧栋(93 分) 杨力豪(100分)
  如果您是新用户,首先请登录配资主页,然后输入投资本金、确认配资金额,并确认操盘资金后,点击【我要配资】按钮,进入确认配资和充值页面,接着进行配资确认与注册登...
红绳不就是辟邪嘛,好像是和五色线有关。五色线是佛教及道教中常用的开运宝物,在佛教的说法,五色线的绿、红、黄、白、黑,象征如来佛的五种法门:信、进、念、定、慧。而...
答: 太阳和海王相合在七?m,未?砝瞎?容^有社??匚?是??知名人士,并且?δ愫芎?
婚候严不严肃,看你的月亮啦.太?所落的星座是給周???腥说谋砻嬗∠?而不是婚后...
答: 主家的西北方有一河湖水源,与其气相通。也主工作多动,努力中上进。而你在这个时间发出了贴子,也说明他现在心情不佳,宜多宽慰朋友。
答: 亲,你太紧张了,这没什么的,我怀孕初期也梦到过蛇。也是我很怕,它就转身去向了我老公的方向,呵呵,他好像不怕它的样子(这是在梦里的情景)! 其实有很多老人说这是胎...
B.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死于战争;而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基本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癌症的发病率”我认为这句话指的是:癌症患者占总人数口的比例。
而B选项说是死亡人数多,即总体人数下降了,但“癌症的发病率”是根据总体人总来衡量的,所以B项不能削弱上述论证
餐饮业厨房产生的油烟,顾名思义,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油烟,一般采用静电除油。
液化气属较清洁能源,废气污染程度不高,主要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吧。
柴油属石油类,废气含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碱液喷淋即可去除,氮氧化物主要以一氧化氮为主,要催化氧化成二氧化氮才能被碱吸收,造价成本非常高,一般的柴油发电机尾气难以治理,除非大型发电厂。
煤炭废气含二氧化硫多,一般常用的脱硫工艺即可。
无锡至少有两所正规大学:
1、江南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由于它不直接在无锡召本科生,所以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学校:它位于山水东[西?]路九号,拥有约20位正教授/研究员,80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多位首席科学家。去年还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一名。
1、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美誉的江南大学,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是江南大学办学的前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系科合并组建成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1998年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设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土木工程系、医学系、艺术系、体育系等18个院(系),共5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85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000余人,网络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万余人。还有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莱姆顿学院及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0个博士点,覆盖发酵工程等16个二级博士学科专业和39个硕士学科专业,基本包涵了轻工、纺织、食品的全部领域。现有在校各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经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江南大学已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异,科研水平上乘,社会服务盛誉,各方面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1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2名为双聘院士),教授160名,副教授456名。由30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本,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专门人才。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本科教学中,将相对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转到本科通识加特色教育;推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通过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等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从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一年一度的江南之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金秋体育节等活动精彩纷呈,暑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电子制作竞赛、机器人竞赛、艺术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学生连年获得大奖。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条战线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
  作为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九五”期间,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其中有70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十五”以来,学校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逐年增多。2003年取得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项,其中有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等。2004年,科技总经费9000多万元,获准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97项,横向科研270多项;鉴定或验收科技成果86项,其中30%以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全校教职工共发表各类论文2700多篇,出版专著130多部,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3篇。学校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农产品深加工”、“发酵工程关键技术”课题全面通过结题验收并进入后期滚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13项;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1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年申请专利356项,学校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7名、江苏省第1名;人文社科领域承担的项目、层次、经费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
  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绍兴黄酒集团、江苏小天鹅集团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注重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为社会各方面的服务。各院(系)还建有二级董事会,共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在轻工、食品、艺术设计、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积极为全国轻工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品开发、人才知识更新服务,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为江苏省沿江发展战略、苏北发展战略及海上苏东发展战略服务,积极适应无锡市支柱产业的创新发展、科技和人才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由于学校的优质服务,中国电信、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嘉里粮油(深圳)商务拓展有限公司、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国民淀粉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重庆啤酒集团、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特品(ISP)(香港)有限公司、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学、奖教金,每年发放的奖学金总额达600多万元。
  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六十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级各类留学生260余人。学校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校际交流关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近20个国家的高校、机构开展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正在执行的校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有17个,其中与澳大利亚、英国一流大学之间的“2+2”学分互认合作项目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聘请了50多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举办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成为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52.76万余册、电子图书37.40万册,中外文期刊3100余种,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编辑出版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食品与生物技术、教育科学等4种学报及《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和《电池工业》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在教育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处无锡蠡湖新城、太湖之畔,占地3100多亩的学校新校区已建成面积36万平方米。新校区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融青瓦白墙的江南建筑风格与小溪、树林、草坪的多层次园林空间为一体,展现绿色、水乡、文化韵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为莘莘学子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钟灵毓秀的江南山水,造就了江南校园开拓进取的学术氛围;蕴涵深厚的人文传统,赋予了江南学子锐意求新的创造精神。迈入新世纪,学校迎来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211工程”将重点建设和发展工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工程和安全、工业设计创新系统、纤维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轻工过程信息化科学与工程等6个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群,进一步提升学校在轻纺、食品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江南大学提出的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五至十年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文交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先进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开放式多科性大学;通过不断创特色、上水平、求发展、增实力,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是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多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于1993年7月成立的,她依托南京农业大学雄厚的基础教学条件,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为我国及国际水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学院的宗旨是以推进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渔业科学和渔业生产,使渔业产品在当今人类改革食物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创造经济财富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努力,使该院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渔业科学教育和研究中心。
学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无锡的西南角上,与中央电视台太湖影视基地相邻,离市区仅10公里之遥,依山傍水,环境十分幽美,交通便利,有1路和820路公交车直达。学院占地面积26公顷,建筑面积达35000多平方米。
南京农业大学从1984年开始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办学,设淡水渔业专业(专科)。学院于1994年新开设了“淡水渔业”本科专业。现设水产养殖本、专科专业,水产养殖博士点和硕士点,每年招收博士生、硕士、本科、专科各种层次。
该院长期招收外国留学生,为亚太地区名国培养淡水渔业的技术人才,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办学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招收留学生方面曾受到联合国FAO和UNDP、亚洲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的大力支持。
设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德全研究员为主的淡水鱼类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特种水产养殖室、水产品病害研究室、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经济与信息中心、内陆水域增养殖等7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40名,其中具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8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部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18人。现有博士3人,硕士25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六三”、国家攻关和省、部级课题190多项,获得各类奖励成果8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92年获农业部农业机构综合科研能力奖。
在多年的联合办学的实践中,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教学管理趋于完善,教风好、学风正,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各项办学条件已得到改善,教学手段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配备了语音室、电脑房和先进的电教中心。
学院非常重视发展工作。依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综合利用经贸部TCDC培训项目的人力、财力、物力。扎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条件,学院领导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教学设施的改造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积极改善学院的办学备件。建院六年来,学院不断改进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拥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楼、语音室、电脑房、活动健身房、学生食堂、足球场、蓝球场、大客车、教学实习基地等设施,为国家培养水产专业人才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铝属于两性金属,遇到酸性或碱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尤其是铝合金铸件的孔隙较多,成分中还含有硅和几种重金属,其防腐蚀性能比其他铝合金更差,没有进行防护处理的铝铸件只要遇到稍带碱性或稍带酸性的水,甚至淋雨、水气、露水等就会受到腐蚀,产生白锈。
解决的办法。
铝铸件完成铸造后,在机械加工前,先要进行表面预处理,如预先对铸件进行喷砂,涂上一道底漆(如锌铬黄底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机械加工,以避免铸铝件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放久了被腐蚀。
考虑是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和身体上火导致的,建议不要吃香辣和煎炸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点水果,不能吃牛肉和海鱼。可以服用(穿心莲片,维生素b2和b6)。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清热解毒的。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第一步:教育引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于力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应该以教育引导为首要方式,并注意经常帮孩子洗手,以防细菌入侵引起胃肠道感染。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
比起严厉指责、打骂,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让孩子进行动手游戏,让他双手都不得闲,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让他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逐渐忘记原来的坏习惯。对于小婴儿,还可以做个小布手套,或者用纱布缠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张给孩子手指上“涂味”,比如黄连水、辣椒水等,以免影响孩子的胃口,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多了还可导致腹泻、呕吐。
合肥政务区网络广告推广网络推广哪家公司比较好 一套能在互联网上跑业务的系统,被网络营销专家赞为目前最 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1、搜索引擎营销:分两种SEO和PPC,即搜索引擎优化,是通过对网站结构、高质量的网站主题内容、丰富而有价值的相关性外部链接进行优化而使网站为用户及搜索引擎更加友好,以获得在搜索引擎上的优势排名为网站引入流量。
良工拥有十多位资深制冷维修工程师,十二年生产与制造经验,技术力量雄厚,配有先进的测试仪器,建有系列低温测试设备,备有充足的零部件,包括大量品牌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水泵,膨胀阀等备品库,能为客户提供迅捷,优质的工业冷水机及模温机维修和保养。
楼主,龙德教育就挺好的,你可以去试试,我们家孩子一直在龙德教育补习的,我觉得还不错。
成人可以学爵士舞。不过对柔软度的拒绝比较大。  不论跳什么舞,如果要跳得美,身体的柔软度必须要好,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出理应的线条美感,爵士舞也不值得注意。在展开暖身的弯曲动作必须注意,不适合在身体肌肉未几乎和暖前用弹振形式来做弯曲,否则更容易弄巧反拙,骨折肌肉。用静态方式弯曲较安全,不过也较必须耐性。柔软度的锻炼动作之幅度更不该超过疼痛的地步,肌肉有向上的感觉即可,动作(角度)保持的时间可由10馀秒至30-40秒平均,时间愈长对肌肉及关节附近的联结的组织之负荷也愈高。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正在初始化报价器斧子吊坠寓意是什么哪位知道,有辟邪的作用吗?FH_5892你好,吊坠斧子状的含义:一般这样的吊坠都是用红木做的,红木可以避邪,斧头可以砍鬼驱邪,带这个在身上可以保出入平安,顺顺利利。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为你推荐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查看更多21222324252627282930孕妇梦见金斧头有什么寓意_百度宝宝知道勤奋治学 深度思考 静心钻研 先苦后甜
读史时,哪些故事让你动容?
说个普通人的小故事吧。
乾隆年间,有一个吴县的沈姓商人,名字已湮灭无存,只知道他自号栖云居士。
栖云居士做的是海外生意,主要跑东南亚。有一次,他在安南结识了一位华侨之女,籍贯闽南,姓林。栖云居士娶了林氏为妻,在安南呆了十多年,生有两男一女,长男起名叫做沈仁业。
栖云居士虽然废居在安南,可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家,因为在吴县还有老父亲在世。在沈仁业七岁那年,他父亲带着他,动身返回故土,而他的母亲和一妹一弟,却因为各种原因留了下来。
这一走,就是十年光景。到了沈仁业十七岁时,安南爆发了阮氏之乱。沈仁业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母亲和弟弟妹妹出危险,哭着恳求父亲去把他们接回来。栖云居士动了心思,可是沈老爷子坚决不允许,生怕唯一的儿子在那边丢了性命。沈仁业百般无奈,只能日夜叹息。
又过了三年,沈仁业二十岁。他实在忍不住思念,申请亲自去安南寻找母亲,而且态度极其坚决。这回他爹和他爷爷都表示反对,沈仁业便惊号哭泣,还开始绝食,跟家里人吵得天翻地覆。好在这时候接到了消息,家人暂时无恙,他这才悻悻放弃。
三年之后,沈仁业成婚,再提此事。这次父亲栖云居士实在搪塞不过,想了一个办法,写信给安南,吩咐沈仁业的弟弟带着妈妈和姐姐回来。
可在这时候,安南土司封禁了诸多港口。栖云居士先后写了三封信,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搞清楚:沈仁业的母亲移居到了会安;而弟弟和妹妹住在顺化姨家,两边几乎不通音讯。
沈仁业的妻子去世,他又娶了一位。可他一直惦记着去安南的事。爷爷和父亲都劝他,再等等,再等等。结果栖云居士终于没等到,染病去世。到了第二年,沈仁业的爷爷也去世了。
等到给两位至亲办完丧事,沈仁业仰天长叹:“这次我若再不去把妈妈找回来,就不是人(今而不迎母则非人矣)。他把家里的事全托付给叔父,带着父亲的画像和历年来的往来书信,毅然前往安南。临走之前,沈仁业对叔父说:”这次找不到妈妈,绝不回来。“
这是乾隆五十年十月。
他先从吴县坐船到广东,再至琼州,然后抵达安南。安南连年战乱,兵火荼毒,百姓们早就流散在各地,按照原来的地址根本无从寻找。沈仁业只能混在流亡的灾民之中,一路寻访。结果因为衣服太过华美,引起了贼人觊觎,差点杀了他。多亏沈仁业机警,逃如山中,这才避过一劫。
山中有虎狼出没,沈仁业过得极为艰苦,脚上都被磨出厚厚的茧子。可他仍未放弃,咬着牙继续寻访,最终终于奇迹般地找到了在会安附近的母亲。
距离母子上一次,已经过去了足足二十一年。
沈仁业的妈妈根本认不出他来,直到他拿出父亲的画像和过往书信,林氏这才抱着儿子痛哭流涕。又过了一段时间,弟弟和妹妹也相继找到,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可是回程却是个大问题,各地港口都已经关闭。沈仁业找到负责处理对中国人事务的官员,百般斡旋,讲述自己的经历。官员大为感动,额外破例,给了他们出港通行的牌子,亲自送行。
船队出海,即将接近琼州时,遭遇了一场风暴。沈仁业站在船头大哭,乞求说请把我的性命收走,让我妈妈弟弟妹妹活下去吧。说来也怪,刚祈愿完,风向忽然转了,把船吹向琼州,并停在了那里。
沈仁业长长出了一口气,以为这次总算回来了,结果他没料到又出了意外。
沈仁业在申请路牌的时候,琼州搬出一道政策:”外夷女子例不入中国”,拒绝林氏入境。沈仁业百般辩解,说我母亲祖籍闽南,但官府不听。沈仁业一看在琼州这说不通,只得先安置母亲,然后亲奔赴广州,广州又把球踢回琼州。沈仁业为了跑这些手续,居然在半年内折返了六趟。久病成良医,他也精通了刑名判例,居然翻出康熙十九年的一条判例,官府这才循旧例发给了路牌。
林氏抵达吴县,时间是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又过了十年,病死。沈仁业悲痛过度,很快也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补充——————
有人说清史稿里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可是并没有回答中那么多细节,是不是脑补过多?其实清史稿里只是一段非常粗糙的节略,详细经历来自于同治苏州府志卷83里。而府志里的记载,也并不是最全的,它是摘录自江沅给沈仁业写的《沈孝子传》,在《清代诗文集汇编》里有存。很多细节,比如沈母姓林,原籍福建等等,记载里都有。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与刘备争夺汉中失败的曹操马不停蹄地带着军队赶到洛阳,准备随时向南支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这时曹操已六十五岁,不久前刚刚晋封为魏王,还拥有了任意提拔官员与赏赐爵位的权力,可以说离皇帝的位置只剩了一步之遥。这本是一次很普通的军事驻扎,可是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却在这里特意注了一句——
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
堂堂魏王为什么要去下令修一个北部尉的官署?而且还特意说明要修得比以前还好,好像曹操很熟悉这官署似的,如果单拎出这一段来,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如果能够稍微了解下曹老板的过去的话,就会明白曹老板为什么会下这样一道命令了。北部尉,那是曹老板出仕以后当的第一个官啊——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那时曹老板才二十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下定决心要涤丑荡恶,无论是什么权贵豪强,敢犯禁者一律严惩不贷。曹老板以为靠着自己的力量,靠着自己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信条,他是可以做到这一切的,可是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耳光。他被一次又一次的调离,调到了一个新地方,他仍执迷不悟地继续跟豪强做对,于是很快就又被调走,他被征召到朝廷里,当了有名无实的议郎,他一次次向皇帝上书,恳求皇帝廓清吏治,惩除奸佞,结果毛用都不管,朝廷一天比一天腐败,豪强一天比一天猖狂,天下民不聊生,四海沸腾。曹老板这时才总算明白了,既然用道义拯救不了苍生,那就豁出命去用武力来平定天下。
转眼,四十五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满怀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形容枯槁的老人,他消灭了几乎所有的对手,统一了整个北方,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魏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是王,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当皇帝,可是皇帝,真的是他的理想吗?
当魏王再一次站在了北部尉官署的门前时,准会想起许多年前自己第一天走马上任时的那个下午。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南霁云是唐朝名将,公元712年出生于今河南省清丰县,因为他排行第八,所以人称“南八”。安史之乱,张巡死守睢阳城,屡挫叛军。但是粮食已经吃完,城中 士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古代“战争”这两个字,背后往往有着极端残酷的故事,军粮不够,城中的麻雀、老鼠、弓箭铠甲上的皮子以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被吃 光后,人吃人就不在稀奇。南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命出城求救,南八先到彭城(今徐州)的御史大夫许叔冀求援。但是乱世之人只想佣兵自保,许叔冀对睢阳的战
事无动于衷。南八又带领自己仅剩的三十余骑到了临淮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睢阳与临淮只有三百多公里,但是贺兰只想自保,南霁云见他无意出兵,便说睢阳 与临淮唇齿相依,一旦睢阳有失临淮危在旦夕。贺兰并非不明白这一点,两地相距只有三百多公里,现在坐汽车只要四个多小时便可到达,按照古代优秀骑兵的行军 速度也只要四天左右。见南是难得的将才,贺兰想将南留在身边,于是设宴款待。在酒宴上,南霁云悲愤的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 不忍。虽食且不下咽。”说着便拔出佩刀自断一指,拿着自己血淋淋的手指给贺兰看。史书记载“一座大惊,皆感慨为云泣下”。我们今天仅能想象当年的情景,也
许南举着自己断掉手指的血淋淋的手怒目望着贺兰,贺兰或许羞愧的都不敢仰视。但是我们也不好去责怪贺兰什么,身为乱世的一位地方首长,首先当然要想到的是 自己要保卫的这块国土与人民。南见到贺兰终不肯出兵相救于是,当即策马离去,在出城的一瞬间,他回身抽箭引弓,一箭射中了佛寺的高塔,有一半的箭头都射进 了砖里。南八大声说:“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当然,大部分的人,包括南八与贺兰都知道,他这一去便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后来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南八知道带着些部队回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因为围困睢阳的叛军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但是他还是回去 了,明明知道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没有粮食、没有希望,但是他到底还是回去了,援军士兵由南霁云率领杀开层层敌围进到睢阳城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757 年十月,在饥饿、叛军、绝望的层层围攻下坚持了半年之久的睢阳城被攻破,城破之时,无一人投降。叛军用刀逼迫张巡投降,张巡宁死不屈。叛军又诱降南霁云, 南霁云没有说话。这时候张巡对他说:“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笑了笑,说道:“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遂不屈而死。
———————————————
ps:其实我第一次听到南八,是在湖师大赫石坡上的国民革命军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地,有一块碑上写了一幅挽联:一身具子龙肝胆,千古仰南八英名。
贴图一张,不清楚。
--------------------------------日更新------------------------------------------------
不知不觉已经收到了一百多赞,感觉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所以再把另外一个读书时比较受震撼的故事贴出来。
公真似铁——铁铉
当年读明朝那些事时读到靖难这一段故事,那时候就对铁铉感到很崇敬。
铁铉,1366年生于河南邓州。明朝洪武年间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予礼科给事中,是个管监察的言官,后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山东参政。他办事精明有魄力,明太祖朱元璋很欣赏他的才能,为他赐字“鼎石”。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朱允炆力主削藩,惹得他的叔叔朱棣很不高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理由,于北平起兵南征。
靖难,就是扫平奸臣的意思,目的其实就是争夺皇位,但终究老朱家的天下还是姓朱的做皇帝。也就是说靖难之役其实就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按现在 的说法就是一场内战。铁铉当年拥有国子生的身份,而在明朝有这个身份的人大部分是官员家的孩子,换个说法就是铁铉是个官二代。他也是被朱元璋看重的人,朱 元璋是个看人很准的人,所以铁铉是个人才,他为太祖皇帝的儿子效力或者为太祖皇帝的孙子效力其实都能得到重用。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的核心人物的铁铉在这场 叔叔和侄子的夺皇位的内战中其实并不需要那么认真。
此时,官二代铁铉,33岁,担任山东参政,才华出众,前途无量。如果他参加内战,赢了或许能够比现在升迁的快一些,输了可就是整个家族的性命。
无关政治投机,33岁的铁铉选择了忠诚,忠于为自己发俸禄养家的当朝皇帝朱允炆,更忠于当年为自己赐字“鼎石”的太祖皇帝。&
1400年,朱棣以少胜多连续击败了耿炳文与李景隆所统帅的南军之后继续南下围攻济南。此时南军主帅已经逃回了南京,大军已是兵败如山倒。大部分的官员都要么逃去南方要么投降朱棣,但是此前一直为南军运送粮草的铁铉却做了第三种选择——坚守济南城。
铁铉虽然姓铁,名字中也有个金字旁,但是他确实地地道道的文官:国子监毕业,此前担任给事中,现在担任山东参政。到目前为止他都在读书,从来也没有想过金戈铁马,他的人生追求只是做个好官。 但是国家危难容不得他多选,没有大军让他运送粮草了,他能做的只有收编溃散败军退守济南。
此时的济南城还有一个人准备死守,那就是南军中很出色的将军盛庸。在济南会面后,铁铉与盛庸歃血为盟决定死守此地。
朱棣的军队来了,济南对于朱棣太重要了。只要占领此地,就可以隔断南北,退可守住北方为王,进可攻占金陵获取天下。朱棣计划乘着胜军之锐气,尽全力攻击此城,必定不久就能胜利。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精彩异常的事件后,其结果却是围城三月未克。
朱 棣是当世著名的军事家,面对一个没有战争经验的文臣带着一群败军守卫的济南城,历时三月用尽各种办法却始终没有攻克,南进计划也一度受阻。我们可以称之为 文科生的逆袭吗?面对强大的敌人,铁铉没有怯懦,或许每天面对的只有无尽的绝望和城外如潮水一样涌来的的敌人。但他终究还是做到了,做到了很多武将都无法 做到的事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有信仰的人的潜力有多么巨大。在内心忠诚信念的支撑下,他熬过了一波波敌军的围攻,熬过了人心涣散的绝望, 熬过了劝降的优厚条件的诱惑。
济南是守住了,朱棣退兵了,但是朱棣却直接南下攻占了金陵。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即位,建文帝下落不明。铁铉闻之,几次欲自杀,被劝止,带残兵驻淮南以图复兴,兵败后被擒。
铁铉被押送到了朱棣面前,他背对着朱棣对朱棣骂不绝口,坚持立而不跪。朱棣想让铁铉回身往自己这边望一下,铁铉却始终没有回头。
朱棣知道自己的皇位来的并不光明。他迫切需要这些忠心于建文帝的人来支持自己,但是看到铁铉的表现他知道不可能了。愤怒的朱棣令人将铁铉的鼻子、耳朵割下,煮熟后塞入铁铉的口中,问他滋味如何?
我们不可能知道铁铉当时的感受,一个读圣贤之书的士人,或许从小就没有受过这等痛苦。铁铉忍住自己的痛苦,厉声喊道:忠臣孝子之肉,有什么不好吃?
朱棣害怕了,史书中并没有写出,但是我看得见,一个威武的中年人在一个没有了鼻子与耳朵的文人面前有些发抖。那一幕,谁敢说成王败寇,谁敢说历史是任胜者打扮小姑娘。
朱棣杀了铁铉,是用最残酷的刑罚凌迟处死。铁铉死的时候年仅三十六岁,铁铉之妻杨氏及两名女儿被没入教坊司充当官妓,儿子铁福安流放河池,83岁的父亲铁仲名和母亲薛氏被安置到海南。只是后来杨氏病死,两个女儿不肯受辱,后来朱棣也将她们赦免嫁给士人。&
朱棣怕铁铉,并不是力量上的怕,他怕的是铁铉所代表的那种精神。自己得到天下的方式本不光明正大,自然怕别人将来效法自己。为了打压这种力量,他采取了上述方法:你们不是要青史流芳吗?我就让你们家人为奴为妓,看你们子孙世世卑贱。
铁铉死了,朱棣恨他又敬他,每次对群臣讲起铁铉时候,朱棣都会称赞铁铉的忠义。济南人更将铁铉市委城隍神,祈求他能继续保济南城平安。
时 至今日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讨论铁铉的忠义是不是愚忠。看到网络上有些文章言铁铉内战将领而已,有人说他若是当年的铁铉,当以济南城降燕,对于这些评论我 也不想多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可能有骨气的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弱者会给自己找八万个理由。如果一件事情自己做不到,请不要去指责那些做到了的人。
春 末四月,在那个柳絮到处飞舞的季节,我因事来到了济南,下车之时尚有一个下午可自由支配。所以和朋友一起来到了大明湖,缘由就是这里有个铁公祠。或许是我 本人一天天碌碌无为过着平凡的生活,所以很是崇敬那些为心中信念而坚持的英雄人物。我也不想给铁公戴多高的帽子,他或许只是做了他心里认为正确的事情,只 是他能力大一些而机遇又好一些。
最后,再说一下盛庸,朱棣军队避开在北边的北军南下进攻南京,盛庸带兵南下拦截,被朱棣击败。后朱棣占领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盛庸率部投降。朱棣称帝后,盛庸辞官归家,后自杀。他也是英雄,他效忠于建文帝到最后一刻,也做了一切该做的事情。
下图为铁公祠的铁公塑像。
-----------------------------10.18------------------------------
刘邦与卢绾
刘邦和卢绾的父亲是有些很好关系的邻居,刘邦和卢官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就在一起读书,一起玩,具有胜于兄弟的关系。刘邦年轻时干什么基本都带上卢绾,卢绾虽与刘邦同岁,但成熟豁达的刘邦肯定是卢绾心中的兄长。
刘邦相应陈胜起义时,卢绾跟随刘邦共同起义,之后无论刘邦的革命生涯如何浮沉,卢绾都没有离刘邦而去。而刘邦对于儿时的兄弟也从不以武力智力相要求,对卢绾的私人待遇一直是其他文臣武将,哪怕是萧何曹参也难以企及的。对于萧何和曹参,他一直都是以主人与宾客的关系相对待。
在项羽战死,天下大事初步确定时,为了让卢绾在后续的按功封爵中有好的战功,刘邦给卢绾安排了许多出力不需太多,战功却很大的战役。后来,刘邦如愿封卢绾为燕王,远远高于功劳高出卢绾许多的萧何曹参。同期的异姓王都是韩信,彭越之类的当世豪杰。并且除了卢绾的异姓王均逐渐被刘邦所灭。
陈豨反后,刘邦从邯郸,卢绾从东北共击陈豨。陈豨求救于匈奴,卢绾也排出通晓匈奴之事的张胜出使劝匈奴莫助陈豨。受到蛊惑的张胜回来后以兔死狗烹之理劝谏卢绾养敌自保。
一念地狱,卢绾听从了张胜的劝谏。
后来陈豨败亡,卢绾之事败露。刘邦一开始并不相信。但是,在他数次召见卢绾,卢绾均不来后,刘邦愤怒的相信了,卢绾果然还是真的反了,于是派出樊哙出击卢绾。
恐惧的卢绾召集了家人部属于长城下迎候刘邦,自己进入刘邦军中谢罪。
刘邦看着和自己同岁的卢绾说:我们都六十多了,你今后当好自为之。他并没有深入追究卢的罪责。
不久刘邦病死,惧怕吕后的卢绾逃到匈奴地界,一年后病死。
朋友不是部属,朋友不是敌人,朋友之间没有背叛。
--------------------------------分割-----------------------------------------------
光明与黑暗
《全球通史》讲了,在二战中,盟军为了抗击法西斯征召殖民地人民入伍。二战结束后,这些人回到了家乡。而见过欧洲文明与制度的他们,再也不甘心自己的民族只是世界的二等民族,自己的国家只是欧洲的殖民地。于是他们掀起了民族革命的高峰,殖民地也在二战后相继独立。
如果我没有见过满天繁星与灿烂阳光,我也可以忍受无边的黑暗。
---------------------------------分割---------------------------------------------
1500年前是帝国时代,汉,罗马,唐,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等帝国东西辉映,一次次蛮族入侵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其实说注入新鲜活力是比较残酷的说法,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这期间死去。直到蒙古帝国横跨几乎整个欧亚大陆。
1500年后的世界是西方崛起的世界,中国在此之后依旧强盛却逐渐走向没落,埃及和巴比伦早已衰败,西方却在落后的境地异军突起。走向了全球霸权。
1500年后也是海洋的世界,海洋强国都变成了世界强国。很遗憾,太遗憾,非常遗憾,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失去了一个重回巅峰的机会。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也在此消彼长中,相继出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等强国。
残酷的杀戮造就了西方的辉煌,世界以西方为中心一直到了现代。
以上都是废话,再说几句废话。
日本在外界冲击下轻松转向成为强国,中国是个大国,大到不到亡国绝种之际绝不做根本改变。也许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件事不做到极致都没有用。航海不做到极致只是一时辉煌,改革不做到极致只能是弱国。
以上又是废话,太多的限制加在头上才导致中国转向不及时,而这个限制在无外界冲击下又是一个定海神针般的维稳神器,千年的积淀又使得其坚硬无比,非得外力将其打破别无他法。
之前的更之前,两河流域和埃及第一次出现文明的曙光,慢慢的辐射到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
而那些居住在撒哈拉南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的人们呢?由于与世隔绝,他们停留在了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成为了西方人手下的猎物,任人宰割。说到这,我们应该感谢祖先,他们辉煌过衰败过,自信过自负过,但感谢他们,没有让我们民族被毁灭。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后汉书里,阴丽华和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有一天做梦梦到爸爸妈妈还在世。
“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
他醒来,悲伤得再也难以入眠。
这一年已经是永平十七年,距离阴丽华过世,和刘秀合葬已经有十年之久,刘庄本人也已经是年近半百,鬓边微星的中年皇帝,但梦中他依然是娇憨的稚子,在父母膝下承欢。父母还是如在世的时候一般恩爱幸福,一句如平生欢,其实颇有画面感。
这是极少极少的史书中的温柔之笔,帝皇家无论是父子兄弟还是夫妻,史官笔触间都多有阴谋隔阂,少有人伦温情,但是已过不惑之年的一国之君梦中难以忘怀的情景,想必温馨真切,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娶妻当如阴丽华”,刘秀和阴丽华相爱结合于微时,为了政治联姻后娶了郭圣通并立她为后,最后又为了阴丽华还是废了郭后。刘秀这样的爱情算不算是专一,阴丽华到底是心机深沉还是天性豁达,到底是一段真爱的传说还是美化的政治阳谋,这些疑问都已经湮灭在时光中,但凭后世处于爱情不同位置的女人自去争论,我并没什么兴趣。
但是那一句话,那句孩子梦中,父母若平生欢的描述,如同撩起历史厚重的帘幕,让我们得以一窥那房间内尘封千年的一室温情,极是罕见。
个人认为,帝后之爱,正史中很少再有比这更具有击穿时空的力量的记载了。因为平凡,因为模糊,因为人同此情。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灭了智氏之后,韩、赵、魏三家按照事前约定,瓜分了智氏土地。
除此之外,赵襄子还做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毕竟被智伯淹了三年,赵氏一族和晋阳民众都恨透了这个人。赵襄子为了泄愤,玩了个小创意,做了一件工艺品。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智伯的头割下来。
第二步,剥皮去肉,清洗干净。
第三步,涂上漆。
好了,一个人头骨杯就做成了,赵襄子经常拿它来喝酒。
反正我看到这儿是觉得惊悚不已、恶心不止,为赵大人的胆和胃捏把汗。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创意!
另外,赵襄子还接掌了晋国正卿一职。韩康子、魏桓子表示没有意见,晋国国君自然也不敢多说一句话。你问为什么?因为赵氏现在是最强的家族。
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整整三年啊,总算熬过来了。但有个人就是不想让赵正卿舒舒服服过日子。
有一天,赵襄子在上厕所的时候,感觉怪怪的,心里一直不安。
此事必有蹊跷!
他马上派人搜查厕所周围,果然抓获了一个人,从他身上找到一把匕首。
赵襄子亲自审问此人。原来这个人叫豫让,是智伯的家臣。他一直想为家主报仇,就装成罪犯,受刑来为赵大人打扫厕所。
随从们都想杀掉豫让,赵襄子说,智伯死了,已经没了后人,而这个人却还想着替家主报仇,真是有情义的人啊!我以后还是小心避着他吧。放他走。
逃过一劫的豫让并没有灰心,也没有被赵襄子的大度所感动,相反,他更加处心积虑的准备刺杀计划。
为了不被人认出来,他把自己全身涂满了漆,弄得皮肤溃烂,不像个样子;然后又根除了自己的胡须和眉毛,注意,不是剃掉,是根除。这些工作全都是豫让自己一个人干的,得多大的决心才能对自己下的了如此狠手!?
变了模样的豫让去街上行乞,准备哪天赵襄子路过的时候给他一刀子。
但不巧的是,他妻子认出了他,这个人的身体容貌不像我丈夫,但声音怎么那么像呢?
要是她知道自己丈夫所做的事,估计会后悔嫁给他;要是她知道自己丈夫之后要做的事,估计会后悔认识他。
豫让的心到底有多狠,他听妻子这么一说,马上就去找炭吞了下去,弄坏了自己的嗓子,声音变得嘶哑。
这下没人能认出我了吧。豫让苦涩的笑了。
还真有人能认出来!豫让的一个朋友在街上认出了他,看到他的样子,立马就哭了。
哥啊,你这条路走的太难啦!我知道你的志向,但你的智商也太低了。以你的才能,去投奔赵襄子,必然能被重用,那时候你就能轻易接近他,刺杀还不简单么?!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又是何苦呢?
豫让笑了,淡淡的说,不行的。我投奔了赵襄子就是他的臣,既已归顺而又杀他,这是贰心啊。我现在所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但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天下和后世那些做人臣子而又怀有贰心的人感到羞愧!(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对于豫让的这个回答,我不做评论,不过历史证明,他的做法显然没有对后来那些该羞愧的人起到作用。
就这么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赵襄子。
这一天,赵襄子骑着马出巡,要经过一座桥,豫让就在桥底下埋伏着。
突然,马受惊了,嘶鸣不已。
赵襄子喊道,豫让必在此!
对于这一幕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为啥赵大人的直觉这么准?一次也就罢了,两次都这样。豫让肯定也想不通。
随从们一搜就把豫让搜了出来,毕竟形象声音全变了,没人敢确认,就问他是谁。豫让倒也实在,说我就是豫让。
赵襄子不高兴了,当面数落他:
你当年不是也做过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么,智伯灭了范氏、中行氏之后,为啥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还投奔了智伯?为啥智伯死后你却这么想为他报仇?
我效力于范氏、中行氏的时候,他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所以我像普通人那样报答他们;我效力于智伯的时候,他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这就是豫让的世界,简单却纯朴、真实。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啊?!赵襄子感动的都哭了,感慨万分。
唉,豫让啊!你为了报答智伯,名声也保全了;我上次放过你,也算够意思了。你自己想想吧,这次我是不会再放过你了。
说罢,士兵们团团围住了豫让。
豫让说,我听说明君不阻挡别人的义举,忠臣为了名节不惜一死。您已经放过我一次,天下人都因此夸您贤德。
这一番话算是表明自己通晓事理,领赵襄子的情。豫让也是个懂事的人,知道今天是刺杀不了了,虽然遗憾但却丝毫不悔,接下来他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感动了天下之人。
今天的事,我甘愿一死,但请您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对它完成行刺,虽死无恨!
赵襄子马上脱掉了外袍,让随从递给了豫让。注意这个细节,即便感动不已,赵大人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亲自把袍子递过去。
我成全你的义举!
豫让把那外袍扔向空中,拔剑跃起,连刺三下,边刺边仰天长啸:智伯,你看到了么,我终于可以报答你了!
这就是豫让的遗言,说罢自杀而死。他死的这天,整个赵地的忠义士人都为他哭泣。
即便只是象征性的刺杀,为了报答智伯,我也已竭尽全力。这是我的尊严,这是我的信条,我无愧于心!
------------------------------------预警:看过的人都说后面的陈欧体是画蛇添足---------------------------------------
你只看到我的失败,却没看到我的欣慰;你有你的原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做派,我决定我的归宿;你嘲笑我胸无城府不会刺杀,我可怜你总是狡诈;你可以轻视我们的执着,我们会证明这是义的存在。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我是豫让,我为自己代言。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三国时期,钟会在剑阁与姜维缠斗,邓艾偷渡阴平,直取川蜀。
姜维在刘禅出城献降后仍然不死心,说服钟会,诬陷邓艾,后给刘禅密奏里说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这个时候姜维已经是62岁,大大小小北伐了11次。
为这种执着动容。
————————————————————
《资治通鉴》里:“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干宝之讥皆非也。”
经知友&&提醒,这句为胡三省的注,并非《资治通鉴》原文。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清末,天主教在中国开设了许多育婴堂,主要用来救助中国孤儿和弃婴。那时,一般没人会把孤儿送给教会,所以主要靠教会自己搜集收养弃婴。
中国的弃婴风尚代代相传,尤其是针对女孩和身体残疾和有疾病的婴儿,我们祖先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扔到野外。
育婴堂收养的弃婴要么残疾,要么疾病,要么遗弃时间太长,加上当时医疗救治措施落后,因此,婴儿死亡率非常高。
大量弃婴死在野外没人管,但搁到育婴堂里死了,我们的祖先就不干了,开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造谣说是弃婴是被育婴堂的嬷嬷们害死的,说她们挖小孩子的心肝和眼睛做药。
当然,取人眼和心肝入药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我们祖先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入药的,大量医书上写着,婴童的心肝可治疑难杂症。
民间还传言说小孩眼睛可以做成药水,往铅上一洒,铅就能变成银子。而且,唯有中国人的眼睛才有这种功效,外国人的眼睛无效。还有的传言说传教士把中国人的心肝炼成油点上灯芯寻宝藏,只要地下有宝藏,火苗就会提示宝藏地点,并且说传教士在中国挖了大量的宝藏,所以才会很有钱。
当时,恰恰是这些愚昧荒诞的说法最为广大的底层群众所乐于接受。因此经常发生民众去教堂闹事的事情,有的甚至把教堂砸了,把传教士杀了。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官方知道真相,但不出来澄清。官方非但不想让民众知道真相,还刻意营造民众对教会的敌对情绪,甚至煽风点火。用慈禧太后的话来说就是「民意可用」。
天津教案的起因就跟育婴堂有关系。天津的育婴堂和别处一样,都是搜集抚养孤儿弃婴,而且会对那些主动送来孤儿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当地有一些人渣看有利可图,就专门拐卖儿童送过去领钱。后来被人抓住,这帮无赖便一口咬死说是育婴堂让他们干的。
不明真相的群众都相信这些无赖的话,于是冲进育婴堂,把嬷嬷们杀了,把育婴堂也砸了。此时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赶了过来,为了喝退中国人,丰大业朝人群开了枪,最后死了几个中国人,丰大业也被人打死了。
这一闹事情就大了,外国军舰开到天津港口,要求中国人偿命。
官员没人愿意出面负责处理这事,当初嚷嚷的最凶的那些人,都躲得远远的。最后万不得已之下,已经重病但威望极高的曾国藩出面解决此事。
曾国藩实地查证,发现传言毫无根据,民众的暴力行为没有任何正当性,很多被杀的外国人其实与教会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无辜的游客。
但中国人义正词严,认为只要是外国人都该杀,而且还乘机抢夺财物。甚至为了抢外国人的戒指,直接把他们的手指剁掉。
最后,曾国藩无奈只能赔款,处分相关的官员,杀人者偿命。但是当时那么混乱,根本找不到杀人的人,于是就选出了几个参与的替死。但当时社会舆论都认为这些人是“义士”。曾国藩本来极高的名望,经此事后一落千丈。
最后,这些人都发展成义和团了。
历史从未过去,一百多年后,我们仍然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悲情才子唐寅唐伯虎临终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1. 光绪给邓世昌写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历史课上这句话写在最后,每每复习到此都不忍多看。
2.朱之冯守城,城破之时人心涣散,命手下攻击而无人响应,“之冯登城太息,见大炮,语左右:“为我发之!”默无应者。自起爇火,则炮孔丁塞,或从后掣其肘。”最后自尽。初读恨其愚忠,毕竟民众夹道欢迎李自成,明史读多却深深敬佩许多这样小人物的气节。
3.石崇为绿珠获罪。虽然石崇也不是什么大好人大英雄,但是孙秀问他要绿珠,他表现出来的气概(有点二…)和历史上诸多把女人当玩物的男人相比高出太多:“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冏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总觉得最后那句并非埋怨,而是充满爱意的无奈,而绿珠跳楼也并未辜负石崇。或许是少女心,这段怎么看都很浪漫。
4.南霁云。已有答主回答,南身死前淡然说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句包含太多,足以千古。
个人偏好,魏晋和明史最动人。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那一年的咸阳城,"他"是混在人群中的屌丝,始皇帝发了仁爱之心,让子民在皇帝巡视时得以目睹天颜。始皇帝何等威仪,"他"被深深震慑,不由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斯!
不到十年以后,"他"也成了帝王。大丈夫当如斯,在面对秦始皇时,毫不自卑,只觉自己亦是天命所归。
几百年以后,"他"的子孙刘秀,在岁月流转中成了草民,一次偶然机会回到长安城,看到执金吾的出行排场,感慨: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短短几年,刘秀做了天下仕宦的王,也娶到了他幼时梦寐以求的阴丽华。
那个站在路边,混在人群里的屌丝,无论你叫刘邦,还是刘秀,都有神奇的命运之神,来让你喃喃自语,说出世人想都不敢想的愿望。
并且真的梦想成真。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戚家军的最后一战---浑河落日(转)
公元1621年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率领大军围攻沈阳。明朝守将何世贤、尤世忠因怒出城与敌接战,中伏双双战死,城中上万蒙古饥民斩关落桥内应后金军,号称固若金汤的沈阳一天便被攻破,城内兵民被杀者七万人。
当时急行军驰援的明朝川军和浙江戚家军刚赶到浑河南岸,进退失据陷入绝境。军事会议上陈策、童仲揆两位总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最终做出了主动进攻、以攻代守、血战待援的部署。不足万人的队伍,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向强大的后金军发动自杀式攻击。戚家军主将、戚继光的侄子戚金指挥火器见长的戚家军,在浑河南岸迅速摆开著名的车阵。年轻的川军将领周敦吉、秦民屏率领3000余川兵从浑河浮桥过河,排开阵势向北岸八旗军冲去。戚金知道,这些头也不回的川军是用生命给自己争取时间,只要能固守到后援的明军到来,或者坚持到夜晚,尚有一线生机。
士有必死之心的川军先后击溃正白、正黄二旗,杀伤后金士兵2000余人。后来,抚顺降将李永芳指挥从沈阳城头发炮,完全覆盖整个川军的阵地,后金军队一拥而上,终于冲垮了这支勇猛的川军,周敦吉、秦民屏等大部战死,只有少数人冲过了浮桥回到了戚家军的浑河南岸阵营。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后金军渡过浑河,从四面围了上来,并很快先以四旗的兵力从左翼发起进攻。匆忙摆好阵势的戚家军利用车阵和训练有素的火铳三叠阵迎敌,但还是有凶猛的后金军骑兵,突破火力网冲击到了车阵前,此时明军中马上冲出手持戚家军特制兵器——铁狼筅的士兵将其刺倒。两轮进攻之后,后金兵坠马伤亡者达三千多人。双方僵持之时,一个噩耗传来——外围打援的皇太极在白塔铺一带,竟然以几千之众击退3万明朝援军。戚家军外援断绝,已无退路。努尔哈赤连下死令,让八旗不计伤亡轮番攻击。一方死攻,一方死守,明军最后弹尽矢绝,车阵终于被打破。后金军突入车阵之后,戚家军立刻以哨为单位组成名震天下的鸳鸯阵,与敌展开惨烈的肉搏,每个队形中狼筅手、藤牌手、刀手相互掩护配合与敌鏖战,特别是使用由凶猛的日本刀改进而来的戚家刀,给后金兵大量杀伤,但终因寡不敌众,且连续两天的急行军和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包围圈逐渐被压缩。总兵陈策阵斩十余名敌人后,力尽而亡。总兵童仲揆想撤离战场,戚金一把拉住他的马,大喝:“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童仲揆立刻和戚金一起又转身杀入战场,战至傍晚,仅存的几十名戚家军士将戚金、童仲揆围在当中,他们的鸳鸯阵依然不乱,
犹如惊涛中的礁石。暮色中,后金兵四面围定,但他们已经失去了近战肉搏的勇气。最后,万箭齐发……
此一战,明军牺牲近万人,后金八旗兵也付出了伤亡上万人的代价。(也有史料称,戚家军此战中以数千火枪兵击毙满清两白旗两黄旗精锐上万人,并在炮队轰击之下苦撑数日,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无论是明朝的实录还是清朝修的明史中,无一不对浑河血战中川浙军团的勇敢大加赞誉,称此一战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只有很少数先期突围和辽阳留守的戚家军幸存,明廷派员来抚慰劳军,许以重赏,这些士兵竟然流泪拒绝,不求赏赐,只求再上战阵,誓要给戚金等阵亡将士报仇。朝廷官员和百姓都由衷赞叹说,这些普通的士兵竟都有国士之风!
十天后的辽阳之战中,这些战士亦全部战死。
不久,浙兵的主要征召地——义乌、宁波等地县令上书,说国家连年征战,因浙兵善战,不断地被征召和伤亡,此地的男丁已经十去七八。明朝终于开恩,不再从这些地区招兵。自此,浙兵、戚家军、以及与他们有关的鸳鸯阵、狼筅等等一切,全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戚家军自嘉靖三十八年成军,到辽阳之战,戚家军共斩级近二十万级。先后剿灭倭寇,击破蒙古铁骑,赴朝抗倭,纵横东亚,百战唯一败,一败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鋹,令纵观,谓煜曰:
“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之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
——《宋史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南唐世家》
赵光义召李煜,让他参观自己的藏书院,对他说“我听说你在江南的时候喜欢读书,朕的藏书馆有很多(我认为这里可以理解为,朕的藏书馆里大部分都是)你的旧物啊,来到我大宋有没有读些书呢?”
夺人江山,抢人藏书,然后让人家参观自己的收藏品,还问人家最近有没有书读,这简直是对人的奇耻大辱。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黑胖子得意洋洋不怀好意地对着一个瘦弱的文人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当时周围的大臣内侍想必心里也是在嘲笑这个亡国之君吧。
所以,再读到“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和“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时候,心都跟被揪住一样。
=============================
说起宋太宗赵光义,史籍对他的评价为:志大才疏、寡廉鲜耻而又心胸狭窄。
大家熟悉的《熙陵幸小周后图》虽然没有记于正史,但是按照其人性格,以及后世对该图描述的高真实可信度,十有八九确有其事。
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
——《默记》
后来赵光义为了在小周后不在的时候仍然能满足自己的淫欲,就找画工在自己强幸小周后的时候画下那个场景,就是著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仁宗时期宰相文彦博在笔记中也记录了此图确实存在。
此等屈辱,岂是常人所能忍受?
国破山河在,国灭家何在?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上曰:“夫人弟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言。”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歔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汉书 传 外戚》
貌美宠盛,却能活得清醒通彻如李夫人者庶几寥寥。这样凄艳的冷静,才是真的遗世独立。岂后来悲纨扇者,谢明珠者,死马嵬者能同日而语?
每每想起这一段,总希望李夫人优伶无情,是真的不爱武帝。否则以一个女子而言,这样的聪明实在是太冷冽,也太令人心疼。
当然同时,能酷烈如武帝者亦有深夜怀人,相思悲感,死生不见相望不得相亲的一日,亦是颇令人轸慨。
他可以破匈奴,征大宛,诛车师,斩楼兰,击龟兹,平莎车,纳朝鲜,开闽越,拓西南,威加海内;可以弃陈阿娇,诛卫子夫,除赵钩弋,更以巫蛊之祸杀卫太子……
但这世上也有一个人,能让他无可奈何,能让他欲说还休,远远看到想触碰,却又叹口气收回手。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云烟幻溯,史上素来不乏痴人痴语,但托了这两个冷情冷性的人,便意外地叫人动容了。
毕竟那只握向虚空的手上,曾经转动过万里江山啊。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的故事。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向&致敬: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一派胡言,尽给寡人泼脏水耳。”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非常气愤,如先人所讲,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此乃天子之怒。”
&&o&&o&&o&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总说我答案字超了,所以后一部分是用图片发出来的,向大家说声抱歉。这个体验也是挺反人类的啊……
看到很多朋友的答案,很受触动,好像找到了自己最初读史时的那份感动。共享是种美德,我也讲个元嘉之战的故事吧。
发生在公元450-451年之交的元嘉之战是令我最动容的历史故事之一,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从比较浅的层次上说,它有着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要素——气势磅礴的南北对峙、投鞭断流的霸主与励精图治的明君、顶天立地的英雄与阴险狡诈的小人,等等。上面不是有朋友说到张巡守睢阳么?这场战争中也有这样的故事,而且不是一场,是两场,并且——这两次困守孤城最后都成功了。还不止这些,功败垂成的义士,白衣却敌的太守,舌战千军的儒士,七进七出的勇将——这些经典的角色,元嘉之战中一个不少。
另一个层面则是更深远的层面:一些关于民族、价值观及天下的问题。作为一代雄主拓跋焘与刘义隆——很可能是整个南北朝时代最璀璨的两颗大星——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正面对决,我甚至认为,放到整个古代史中,这段历史也是数一数二的。气势宏大的南北全面战争其实并不多,此前的三国时代中吴汉二国极少同时发动攻势,后世易代时候的南征几乎是平推性质。打的一板一眼,有来有回的,还是只能到南北朝里寻找。淝水之战是大家熟知的,但说实话,那是属于清谈的东晋的战争,太风雅,太不沾地气了,包括对手苻坚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元嘉之战则是真正绞肉机般的大战,血腥、黑暗并发人深省。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一些更高层面的思考是必然的。
总之,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可以供我们挖掘,但这段历史由于南北朝本身不被人重视,所以了解的人也不多,我觉得这点很遗憾。所以想和知友共享一下这段远去的往事。
天性浪漫的苏东坡以一阙《念奴娇》来歌颂英雄辈出的赤壁之战,而沉郁的辛弃疾则在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中引用了元嘉之战的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词的内容几乎对所有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都耳熟能详,而这场战争本身却远远没有这首词的知名度。不用提赤壁之战了,甚至比起六十多年前的淝水之战,都有档次上的差距,即使这场战争的规模与影响丝毫不输于前两场。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此战的开幕与结局并不满足大多数旁观者的心理预期,甚至可以说,是对这种心理预期的一种反动。因此从美学角度来说,元嘉之战就先输了一筹,虽然历史在进行时,并不会顾虑自己的剧情是否违反大众审美,最拙劣的历史亦是真实,在这一点上,它便胜过最高明的剧作。
在赤壁与淝水两战中,故事的开端是北方势力气势汹汹的南征,结尾则是南方势力的成功逆袭。人们总是愿意看见以弱胜强的奇迹,何况,晋室南渡,北方五胡乱华,这在南北对峙的天平上放下了一枚名为“民族”的沉重砝码。如果说支持弱者还只是个人偏好,那么支持汉族王朝,便简直是一个原则问题了。而元嘉末年的那一场南北大混战,则刚好把这种传统的戏码反了过来。故事以刘宋的大举北伐开头,却以他们的惨重失败而告终,纵然从军事力量对比上来看,他们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我曾经打算过把此次元嘉之战的经过写成一部历史小说,甚至半开玩笑地拟好了诸如“向北!向北!”“一个河东人在关中”之类的章节标题,但是在进入谋篇布局的阶段时,我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我意识到这将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如果说赤壁与淝水两战是两本有主角有配角,情节起承转合齐全的古典主义小说的话,那么元嘉之战这本小说,如果写得出来的话,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借用文论的名词,可以说它是一部正宗的“反史诗”。在这部“反史诗”中,传统小说的要素,比如地点与人物,都是极端模糊的。这场战争中并没有涌现周瑜、诸葛亮、谢安、谢玄这样的“一时多少豪杰”,少见的几个将才也未能善始善终。甚至,在整场战役中,我们找不出一个如赤壁与淝水那样矛盾集中体现的舞台,这导致我们甚至没法给它取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但是,这不意味着这场战争的过程完全是索然无味的。正如《奥德赛》与《伊利亚特》的关系一样,普通的读者当然更乐意阅读前者,但是如果一个读者能认真地把后者读下来,也许能从中收获的,并不比前者来得少。
这篇文章里用“元嘉之战”来指代此战,虽然这不是元嘉年间南北的唯一一场战争,但却是规模最大与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既然名为元嘉之战,那么理解这场战争,需要注意的最重要背景,就是宋文帝刘义隆当政的元嘉时期。诗人给后人留下“元嘉草草”的诗句,咋看上去,似乎这是一个好大喜功而无所作为的年代。而事实上,元嘉这个年号代表的,是一个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绝无仅有的繁荣年代。
《宋书·卷五十四》里写着这么一句话:“后之言政治者皆称元嘉焉。”这是史册给出的极高评价。《南史·循吏传》则填充了更具体的内容:
“文帝幼而宽仁,入纂大业,及难兴陕服,六戎薄伐,兴师命将,动在济时。费由府实,事无外扰。自此方内晏安,甿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守宰之职以六期为断,虽没世不徙,未及曩时,而人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在这里,史官几乎是把所有对“盛世”的形容词都加到了元嘉之世身上,而它对这个时代的描述并不空洞,一个个场景使我们沉浸在一幅如同《新闻联播》般美好的画面中。而这样的热烈描述在南朝的各种史册里还能找到很多。如果我们认真体会,会发现著史人在事后追溯这段历史的时候,在貌似冷静的叙述背后,总是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伤在闪烁。事实上,对“失落的元嘉”的这种微妙的感伤情结,不仅贯穿了整个南朝的宋齐梁陈时代,还在后世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回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述完元嘉之战后,说:“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这句话便是这种情结的最精炼总结。
不过,元嘉时代是否真的能当得起后人的这番深沉的寄托?这便要看我们从怎样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了,如果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来看,元嘉之治其实很难占据过高的地位。从历史上来看,王朝的一般规律是,治世是一个上坡的阶梯,这之后王朝将迎来巅峰盛世,之后才慢慢开始走下坡路。从文景之治后的武帝全盛,到贞观之治后的开元全盛,莫不如此。用这个标准去考察元嘉之治,显然是不合格的。《南齐书》载:“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很难想象这样血淋淋的记载会系年于“元嘉”这个寄托了无数美好的年份之下,可是事实毕竟是残酷的。在北伐之前,我们惊讶地发现,二十多年“治世”的经济积累尚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为了弥补军费的不足,朝廷只好下诏向巨室和僧侣借贷。可见,在元嘉末年,所谓的“治世”已经出现了裂痕,战争只不过加快了这一进程而已。元嘉之战失败后,此前国内潜伏的矛盾全面爆发,刘义隆被太子弑杀,经过夺位之争后,孝武帝登基,全面改革元嘉年间的政治措施,刘宋自此以自由落体般的速度下坠,治世后的盛世终未到来。
但是,萤火之光在白日里纵然算不得什么,在黑暗里却是为夜行人指路的明灯。当然,南北朝时期到底是不是黑暗的时代,这是要用厚厚的书来讨论的问题。不过,从掌握话语权的汉族士大夫的立场看去,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漆黑一片。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却找不出一点光亮,自然是不可接受的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元嘉年便脱颖而出了,毕竟,它在历史长河里算不得什么,可是在整个南朝,还是比其他时期高出一截的。“矮子里面拔将军”的说法或许过于俚俗,不过要体会元嘉之治在后世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这也许是个合适的比喻。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体会到“草草”的元嘉之战背后的那种彻骨之悲凉。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以刘宋朝廷北伐为主基调的元嘉之战的开头与尾声却是两次宋国的城市防御战。比起最后惨烈的盱眙防御战,作为这场大戏第一幕的悬瓠防御战没有那么戏剧化,但从防御难度上来说却要大于前者。其一,拓跋焘攻击盱眙时魏军已处于强弩之末,国内矛盾也开始萌生;其二,防守盱眙城时,城内兵多粮足,器械精良,拓跋焘更多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才不计伤亡攻城,而对悬瓠的攻击是北魏一次冷静的报复行动,出动了整整十万大军,悬瓠城内的兵力却不到一千。
说是报复行动,是因为宋国此前在边境线上并不老实。当时北魏境内有关中盖吴的叛乱,刘义隆下诏指示豫州守军向叛军提供支援,这种挑衅当然不可能为魏国所容。不过这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闹,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攻击悬瓠,这种反击力度还是颇令人惊讶的。
长江为南人天险,但却是最后一条防线,因此向有“守江先守淮”之说。汝南郡地处淮水、颖水中间,可以左右相救,为淮北重镇,而当时汝南郡的治所就在悬瓠。但是,这次军事行动的威慑意义显然还要大于一座悬瓠城的得失,在拓跋焘的蓝图里,现在并不是彻底消灭宋国最好的时机,只要让他们暂时老实就好。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行动恰好成了刘义隆决定大举北伐的一针强心剂。
十万大军的数目并非号称,而是实数。这中间或许包括了相当部分随军非战斗人员,但是数目远远多于守军是没有疑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守将陈宪拼命防御,坚持四十二天,“魏人填堑,肉薄登城,宪督厉将士苦战,积尸与城等。魏人乘尸上城。短兵相接,宪锐气愈奋,战士无不一当百,杀伤万计”。此时徐州援军将至,魏军于是引退。本来代理汝南郡太守的陈宪也因这次守城的战功被刘义隆专门下诏褒扬,太守一职得以转正。
拓跋焘回到平城之后,给刘义隆写了一封信。虽然战场上输了面子,嘴上却丝毫不软。隔上一千多年的历史纵深,我们再次读这封信,已难以感受到当年那种令宋国朝野震恐的凶残之气,事实上,说我们从其中感受到了一种黑色幽默,也毫不为过,而拓跋焘的这种黑色幽默接下来我们还要多次领略。姑且在此摘录这封信的一小段吧:
“彼常欲与我一交战,我亦不痴,复非苻坚,何时与彼交战?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外宿;吴人正有斫营伎,彼募人以来,不过行五十里,天已明矣。彼募人之首,岂得不为我有哉!彼公时旧臣虽老,犹有智策,知今已杀尽,岂非天资我邪!取彼亦不须我兵刃,此有善咒婆罗门,当使鬼缚以来耳。”
信中说,既然你们南方人打仗喜欢劫营,我就把营地撤到一百里之外,你们的兵跑不快,一晚上走五十里而已,到了白天他们就完蛋了。后面又扯淡说要抓住你连兵刃都不用,这里有婆罗门擅长念咒,可以召唤小鬼把你捆过来。一代雄主写给老对手的信竟然如同小孩撒泼,实在是令人哑然失笑。事实上,这种嬉笑怒骂的能力似乎也是很多枭雄都具有的,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当然是那位在一张旧报纸背面“炮打司令部”的主席了。在拓跋焘与刘义隆的“交往史”上,拓跋焘的每一封信几乎都是这种风格,但是史册上并没有刘义隆回信的记载。看上去至少在幽默感方面,他离拓跋焘还有所差距。
在这样的言辞后面,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自然是写信者无比自信自己的实力,于是气定神闲地对敌人加以“调戏”。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另一种可能,也就是,其实写信者的内心深处是自卑的,他忌惮自己的敌人,于是使用嘲讽的方式来消解这个心结。很难把拓跋焘的信完全划入任何一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第二种成分是存在的,而且所占的比例不低。这从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证实,宋和魏谁都没有能力吃掉任何一方,拓跋焘对这一点有着清晰的认识。刘义隆的这种认识也曾经异常清晰,在元嘉七年的北伐前,他派遣田奇出使魏国,主要想表达的是:“河南旧是宋土,中为彼所侵,今当修复旧境,不关河北。”这种在开战前先设好底线的行为未免显得软弱,但至少当时刘义隆对局势的认识十分清醒。至少在元嘉二十七年,他失去了这种清醒。
关于北伐的廷议迅速在刘宋朝廷上展开,进言刘义隆立即北伐的有丹杨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此之前都没有亲历过战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刘义隆却坚定地站在他们一方。难道是他严重缺乏判断能力吗?对于一名维持南朝三十年繁荣的帝王而言,这种揣测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其实,问题仍然出在观察角度之上。史册是后人撰写的,当时著史者已经知道最后的结局,重新组织材料时,即使不有意为之,带入些许由结局反推开端的成分,亦是情理之中。而站在今天的我们,在史书的指引下回望过去的时间坐标时,对来龙去脉已然洞若观火,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这种便利条件。如果不站在历史人物所处之时空中去理解他们,便难免觉得自己比元嘉之治的缔造者还要来得英明了。
至少在这次北伐前的决策过程中,刘义隆的刚愎自用毋庸讳言,我也并没有为他辩解的意思。事实上,在历史的大潮中为任何一个个人辩护毫无意义,但苛责任何一个个人同样也没有意义。首先必须清楚的是,相对于拓跋焘对伐宋的暧昧态度,北伐是宋国的既定国策,打不打并非问题,争议的焦点是时机。这从北伐的反对派劝谏刘义隆的言辞上可以得到印证。左军将军刘康祖的建议是“岁月已晚,请待明年”,另外表达明确反对意见的军界重量级人物只有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难道刘义隆真的会因为几个白面书生的煽动就决定北伐?一幕戏剧这样渲染矛盾是可以的,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没有这么简单。而刘义隆在廷议中反驳沈庆之的言辞也并非文人们所谓“封狼居胥”的大话空话,他是这么说的:
“王师再屈,别自有由,道济美寇自资,彦之中涂疾动。虏所恃者唯马;今夏水浩汗,河道流通,泛舟北下,碻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克此二城,馆谷吊民,虎牢、洛阳,自然不固。比及冬初,城守相接,虏马过河,即成擒也。”
把脏水泼到檀道济、到彦之身上自然不够厚道,但是后面对形势的分析展望却是有理有据,近期中期远期战略规划一目了然,后面的军事计划也严格按照此进行。如果我们还是用简单的“元嘉草草”来总结这场战争,确实是说不过去的。试问,今天的我们如果坐在那个一言九鼎的位置上,在老老实实地发展了几十年经济后想建立一些功业,朝中的大臣又一致附和,会不会也觉得沈庆之之类的老东西实在碍事呢?恐怕我们很难作出乐观的回答。
无论如何,统治者本人已经下定决心,大举北伐就不可避免了。正式诏令颁布的日期,资治通鉴记载为七月庚午,按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应该是七月六日,也就是公元450年8月10日。诏书中说道:“比得河朔、秦、雍华戎表疏,归诉困棘,跂望绥拯,潜相纠结以候王师。”这除了官方辞令之外,应该也反映了刘义隆内心深处的想法,在反驳刘康祖第二年再动兵的建议时,他就驳斥道,北方的人民已南望王师久矣,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我们无法谴责刘义隆的迂腐,因为我们自己在几十年前也真诚相信过全世界人民等待着我们去解放。而且,从后面的史实来看,也许这个叙述并不算过分,只是南朝的“王师”此次又会让让人民失望罢了。
在战备阶段,王玄谟是北伐最坚定的鼓吹者,史书中的记载是“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言”。战争开始后,他以宁朔将军节制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两员经验丰富的宿将——率水军进入黄河,受青、冀二州刺史萧斌的节制。这支部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是整个东线战场的中坚力量。
战事初期的进展十分顺利,宋军进击碻磝,魏方守将,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而走,印证了刘义隆“泛舟北下,碻磝必走”的判断。肖斌派遣将军崔猛进攻侧翼的乐安,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也不战而走。这样一来,按照战略规划,下一个需要拿下的要地就是前方的滑台。肖斌自己和沈庆之留守碻磝,派遣王玄谟进攻滑台城。
虽然我们上面已经分析了元嘉之战不能简单地用“草草”来概括,但对纯结果论者来说,这两个字下得并不过分。出乎南朝朝野预料的是,在刘义隆的一番看上去很美的规划中,却连初期计划里“易可覆拔”的“滑台小戍”都没有拿下,而滑台攻击战的失败,则要完全“归功”于前线指挥官王玄谟。
如果不考虑元嘉北伐这一堪称悲壮的大背景,王玄谟的失败在史册上的记载几乎像是一幕轻喜剧。在围城的初期,注意到城中有很多茅草屋,麾下将领向他建议放火箭焚烧,而王玄谟的回答是,城里的设施迟早都是我们的,为什么要烧掉呢?真是大义凛然,令人只有哑口无言。听到“王师”北伐的消息,“河、洛之民竞出租谷、操兵来赴者日以千数”,印证了刘义隆对民心所向的估计也许并不是盲目乐观。但是王玄谟再一次令人不可理喻,他随意分配义军,并向每户征收财物,征收的内容更具有轻喜剧色彩——八百只大梨。
魏军以骑兵为主,若发兵救援滑台,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在听到将领们请求南援的请求时,拓跋焘再一次发挥了幽默的才能,他说:“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若兵来不止,且还阴山避之。国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展至十月,吾无忧矣。”虽然说的比较搞笑,但意思是清楚的,他不想在宋兵锐气正盛时跟他们打骑兵不擅长的城市攻防战,而是想把战略纵深拉长,拖垮对方的经济,再集中骑兵优势一举击破。恐怕当时在他的心中,几个据点已经被当作弃子了。
可是王玄谟的表现让拓跋焘“失望”了。一直到十月份初冬魏军南渡黄河的时候,滑台都仍然掌握在魏国手中。十月九日,反击正式开始,“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惧,退走。魏人追击之,死者万馀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统率作为犄角的水军的钟离太守垣护之听到消息后,迅速撤退,路上遇到魏军横江的铁索,则用斧头砍断,最后只损失一条船,安全撤回大本营。
严格说来,元嘉北伐到此就进入了结束阶段。虽然与此同时西路军在柳元景的率领下节节胜利,但魏军渡河后将深入宋境,失去了东路呼应的西路孤军处在尴尬的地位,不久便被刘义隆下诏召回。
这么说来,积累元嘉近三十年的建设成果,凝聚无数仁人志士心血的北伐,就这么告终了么?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用了几百个字就概括了精锐的东路军与被刘义隆寄予无限厚望的王玄谟的惨痛失败。看上去,事情又可以被简单化了,王玄谟是奸臣,怂恿昏君北伐,自己却贪生怕死,导致北伐失败,真是令人感叹。感叹过后,便开始期待忠臣与明君的出现。如果这样读史,是读通了二十四史都难以有什么长进的。
宋文帝刘义隆当然不是什么昏君,相反,说他是整个南朝时期说得上的明君也不为过。王玄谟在北伐中的一系列行动固然十分搞笑,并因此被戳了一千多年的脊梁骨,但说他是奸臣?似乎也未必。后来宋国政治日衰,王玄谟时常冒死进谏。暴虐的刘子业先是嫌他刚直将他排挤出朝,外派到青州当刺史,后来因为杀人太多,为了巩固帝位,又召回他任职。王玄谟的子侄都劝他不要回朝趟浑水,他答复道,自己受历代先帝的厚恩,怎么能不临危受命呢。这岂止是奸臣,简直就是典型的忠臣表现。另外,孝武帝在位时,徐州大饥,王玄谟拿出自家的十万斛谷物与一千头牛赈济灾区。这还是那个北伐时贪婪的连人民的大梨都要征收的王玄谟么?我们快要不认识他了。
王玄谟没有双重人格,他这种矛盾的表现也并不是洗心革面。事实上,任何从单纯道德角度解读历史的努力必将归于徒劳。无论我们是从传统角度,谴责王玄谟在北伐中耽误战机,还是像《宋书》一样,凭借他晚年的忠诚,评价他“斯可谓忘身徇国者欤”,都只不过把目光局限在一隅。我们感兴趣的,绝不应该仅仅是王玄谟本人。
即使是只看北伐时的表现,也很难把王玄谟归到“贪生怕死”那一类去,他人品本不败坏,但却不长于军事,这是很容易下出的结论。那么,是谁把他推到了一军之将的位置上?这哪怕对他自己,也是毫无好处的一件事。如果他一直在太守的职位上做着内政,偶尔发发无关痛痒的清议,在史书上的评价还会比现在好得多。
答案很明显:皇帝,但又不仅仅是皇帝。南朝的皇帝虽然留下许多荒淫暴虐的事迹,但他们实际的权力却无法与秦皇汉武相比。晋朝本来就是以世家大族为基石建立的王朝,南渡之后更是出现了门阀政治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皇帝和贵族共享了权力,政治等级森严,所谓“上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筋断了能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