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养殖前景怎么处理外界放鞭炮响

>> 浏览文章
狐狸养殖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日 来源:致富早班车 作者:佚名 &
内容摘要:狐疫病的防治,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做好狐场的管理,防止疫病从饲料、饮水及外来兽带入,加强病原的监测及预防接种,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狐场的疫病对狐场的危害极大,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发病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在养殖中一定要做好常见疫病的防治。
(一)狐场的卫生管理
狐疫病的防治,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做好狐场的管理,防止疫病从饲料、饮水及外来兽带入,加强病原的监测及预防接种,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狐场的卫生管理。
1.饲料卫生
(1)绝对禁止从疫区采购饲料。有很多传染病是家畜和毛皮兽的共患病,从疫区采购来的肉类饲料,其家畜就带有该类传染病,狐采食后即发生这些疫病。如犬瘟热、狂犬病、伪狂犬病、炭疽、结核、布病、肉毒梭菌病等。残留食物及脱下的毛要随时清理,防止积存成堆,引起腐败而生病。
(2)搞好笼舍周围的环境卫生,防鼠灭蝇,笼舍下的粪便及其他污染物应每天清除,笼内粪便要随时清理,防蝇灭蚊,用杀虫剂定期对笼舍周围喷洒,杀灭蚊蝇。用机械办法防鼠灭鼠,防止疾病的传染。
(3)垫草干净、柔软。垫草是防寒保温、梳毛及产仔保温的必备材料,要干燥,无污染,无腐烂、防止鼠类絮窝而传染其他疾病。最好是使用前在太阳下曝晒、消毒。
2.饲料加工室及饲喂用具的卫生
(1)饲料加工室的卫生管理。饲料加工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细心、有经验。进出饲料室要更换工作服及专用鞋,其他人员严禁入内。饲料加工室要防毒、防火,其消毒药物应用无毒无味的高效消毒药物。饲料加工室随时清理,保持清洁,每次完毕用水冲洗,不留死角,防止细菌的繁殖。
(2)加工用具和食具的卫生。饲料加工用具及食具是狐每天必备的用具,食物常要接触,易成为细菌繁殖基地,每次用完后要彻底冲洗,定期消毒,对食具要采用蒸煮消毒来完成。
(二)狐场的防疫管理
1.消灭传染源,加强检疫工作。引进的狐,要隔离饲养两周以上,或经过必要的检疫,没有任何传染病后方可入场。饲料、物品要从非疫区购进,以免引起传染病流行。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狐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放入烧碱与石灰的混合物,防止带入传染病,定期进行全场性预消毒,各种用具不能相互串用。病死狐尸体要深埋1米以下或焚烧,剖检场地用烧碱彻底消毒。
2.定期接种疫苗,增强狐群的免疫力 每年春天配种前,即每年12月末至翌年元月上旬,完成种狐主要传染病的疫苗接种。7月中旬要对新生幼狐和种狐再次接种。幼狐应在分窝3周时注射疫苗,不能断乳后就注射。在大群预防接种前,要进行小群(5~10只)试验性接种,观察7~10天,无不良反应时,方可对大群进行预防接种。如接种后局部出现脓肿或严重患病及死亡时,不能用该种生物制品,应更换其他生物制剂。具体预防接种可参考下表:
3.消毒消毒是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在于消灭被传染原散布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染途径。根据目的可分三种,即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终末消毒。按使用方法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狐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1)物理消毒。包括清洁冲洗、日晒、干燥和高温等,用以对病原微生物生活力予以重大影响。常用日光曝晒、火焰消毒、水蒸汽消毒等。
(2)生物消毒。主要是对粪便、污水和其他作生物发酵处理。
(3)化学消毒。是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常用化学消毒药物是漂白粉、高锰酸钾、来苏儿、甲醛、烧碱等。①漂白粉用以消毒粪便、垃圾箱、水源,不适宜于金属笼体消毒。②高锰酸钾广泛用来消毒开始腐败的畜产品、饲料配制室及饲料加工器械。③来苏儿用5%~10%的热水溶液消毒窝箱、食板、饮水槽等饲养器皿和加工调制器械,1%~3%溶液消毒手、尸体及解剖器械等。④甲醛用来消毒窝箱、工作服、实验室用具等。⑤烧碱除金属笼外的一切器具及场所均可消毒,效果很好。
4.杀虫 在狐场的饲料配制室、冷库周围及其他地方,因有饲料残渣和粪水,常见有家蝇、绿蝇和腐肉蝇及其他双翅类吸血昆虫,它们是传染病活的传递媒介,因此必须进行扑杀,达到消灭传染媒介的目的。
防蝇的关键是保持好场内卫生,场内要经常打扫,粪便和污秽的垫草,应及时清除,进行生物热发酵。脏水坑要填平,粪坑要盖严。饲料配制室应经常保持清洁[],严防蝇类侵染饲料。必要时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杀灭。
5.灭鼠 鼠类是狐场的一大公害,它破坏建筑,毁坏饲养用具,偷吃、污染谷物饲料和肉、鱼饲料。更主要的是鼠类是狐场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原因之一。实验证明,鼠可传递各种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犬瘟热、狂犬病、副伤寒等。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灭鼠。常用的方法是机械灭鼠和化学灭鼠,化学灭鼠时一定要注意在夜间撒布,清晨收回保存,灭鼠后要把鼠尸收拾干净,妥善处理。
狐常见疫病的防治
狐场的疫病对狐场的危害极大,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发病后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在养殖中一定要做好常见疫病的防治。
(一)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种肉食动物均可患本病。幼龄动物易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狗、狼、银黑狐、北极狐等肉食动物对犬瘟热病毒易感。在笼养狐中银黑狐最易感,北极狐稍差,所有年龄的狐均可发病,但以2.5~5月龄幼狐最易发病。
传染源主要是病犬、病狐及其他带毒的动物。通过接触传染,特别在狐配种期,跑狐等频繁接触相互传染。本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夏季犬瘟热常爆发于断乳的幼狐中间,开始不易被认识,直到秋季大批发生才能获诊断,从而造成严重损失。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时,银黑狐、北极狐的潜伏期为9~30天,有时长达3个月。在一些病例中出现本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银黑狐和北极狐开始体温升高(40℃~41℃),持续2~3天,拒食、少食、呕吐。鼻镜干燥,并出现龟裂。在疾病的2~3天开始,先是浆液性、后是黏液性,最后是化脓性结膜炎,定期不定期从鼻腔内排出透明液体,有时转为黏液性或化脓性鼻炎。
当肺被侵害时伴有咳嗽,初为干咳,后为湿咳。春秋两季发生时更易侵害到肺。消化器官发生卡他性炎症,腹泻,有时混有血液。
神经系统被侵害时,病狐的四肢、头部等大块肌肉出现强直收缩、麻痹或半麻痹,或出现某肌群有节律抽动。银黑狐发生突然性视觉障碍、瞳孔高度散大,虹膜呈绿色。本病持续时间约为2~3天,有的20~30天以上。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生物学实验和特异性包涵体检查。
与其他病如副伤寒、巴氏杆菌病及维生素B1缺乏症和病毒性肠炎应严格区别,鉴别诊断。
防治。接种疫苗,建立健全狐场的兽医卫生制度,及时对发病狐进行隔离、处理、淘汰。
治疗。本病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办法是隔离病狐,加强饲养管理,降低谷物饲料的比例,增加易消化的鲜肉、肝、蛋、乳等以保证病狐营养。同时用其他药物对症治疗。
(二)狂犬病
狂犬病是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并以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病。病毒通过咬伤传递给毛皮动物,最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
1.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所有哺乳动物及禽类对狂犬病均易感,人也易感。患有本病的狗和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天然宿主。这些患病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在兴奋期跑到居民点及狐场咬伤人兽而引发狂犬病。笼养狐,多半是跑到狐场的患狂犬病的野生动物和狗,经笼壁咬伤狐而散发该病。狂犬病在野生肉食动物中广为传播,银黑狐是农畜中本病的经常传播者。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动物发情和猛禽回游的季节发病较多。年龄不分成年兽或幼兽均可发病。
2.临床症状 狐狂犬病与狗一样,大体可分为三期。前驱期。狐短时间沉郁,运动不明显。
兴奋期。高度兴奋,攻击性增强,咬、扒、撕遇到的一切物体;自体损伤,拒食,不饮水,长期呻吟;流涎增强,腹泻。麻痹期。后躯摇晃,后肢麻痹;体温下降无意识躺卧,肌肉高度痉挛,最后死亡,病程3~6天。
3.诊断 临床上根据症状很易诊断。高度兴奋,食欲反常,后肢麻痹,在本地有狂犬病流行,并发现有疯狗和野生动物与狐场接触,即可确诊。
4.鉴别诊断与神经型犬瘟热及中毒相区别。
神经型犬瘟热无攻击性和狂暴,幼龄狐最敏感,而狂犬病任何年龄狐均可发生。
中毒症有强烈腹泻、呕吐、无攻击性,并进行饲料的毒物化验,即可确诊。
5.预防防止狗、野兽进入狐场,加高围栏和围墙,使狐场与外界隔离。不允许把野生兽抓来直接放入狐场。狐场工作人员(工人、职员、兽医、人员)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防制狐场发生狂犬病后,要实行封锁,并及时向有关卫生部门报告疫情。严格杜绝病狐跑出狐场。对狂犬病死亡后的尸体及可疑尸体一律烧毁。对临床上健康狐实行紧急接种。被患狐咬伤的狐在不超过8天的情况下允许接种。做好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措施。
从患狂犬病的最后一个病例死亡算起,经两个月后取消封锁。
(三)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是以败血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是狐场易发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李氏杆菌,该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秋冬季在土壤内能保持5个月以上。在麸皮内保存5个月到1年。在组合饲料中保存10个月,皮张中保存60~100天,而不失去活力。
1.流行病学 猪、马、牛、绵羊和家禽都易感而成带菌者。狐中银黑狐、北极狐均易感,特别是幼龄狐易感。
主要传染来源是病兽和以病畜的肉作为饲料的家畜和家禽。传染途径是经饲料或饮水由口腔进入机体。维生素缺乏、蠕虫病及其他疾病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饲养管理不良,都是发病的诱因。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常发于春夏季。
2.临床症状 幼狐表现沉郁与兴奋交替进行,部分或完全拒食。兴奋时共济运动失调,后肢摇摆和不全麻痹。头部、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肌肉震颤,颈部弯曲,有时向前伸展或向一侧,或向后仰头。采食饲料时出现颈部的痉挛性收缩运动,从口中流出黏稠的液体。常发结膜炎、角膜炎、下痢和呕吐。在粪便中发现淡灰色黏液或血液。幼狐从出现症状起7~28天死亡。成年狐除上述症状外,还发现有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3.诊断根据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细菌学检验可确诊。
4.治疗根据 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另外改善饲养管理水平,加强营养,在此基础上,在饲料中混入新霉素(每只量为1万单位),每日饲喂三次,可有好的效果。
5.防治措施 患病狐一律隔离,对病狐污染的笼子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2.5%苛性钠消毒。地面清除干净后用漂白粉消毒。防止啮齿类和野禽进入狐场。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对羊、猪副产品用前进行细菌学抽查化验,发现后不能饲喂。最好对饲料煮熟后饲喂。
(四)巴氏杆菌病
狐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毛皮动物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败血和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本菌抵抗力不强,50℃时30分钟杀死,58℃20分钟杀死,70℃~90℃时5分钟杀死,煮沸立即死亡。但能耐受零下70℃冷冻而不死。各种消毒药能很快杀死该菌。
1.流行病学 幼龄银黑狐最易感。本病的传染来源是饲喂患有巴氏杆菌病的家畜、家禽等副产品。尤其以禽类屠宰的废物喂毛皮动物最为危险。被巴氏杆菌病污染的其他各种饲料、饮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感染途径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在狐场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夏、秋季多发,冬季少见。凡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诸因素都是发病的诱因。
2.临床症状 本病多呈急性经过,一般病程为12~72小时,个别达5~6天,死亡率30%~90%。银黑狐突然发病,食欲降低至废绝,精神沉郁,躯体摇摆,并伴有呕吐、腹泻,在粪便内带有血液和黏膜。迅速消瘦、体重减轻。当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时,伴有痉挛和高度收缩的咀嚼运动,神经高度紧张而死亡。心跳、呼吸频率升高,体温波动于40.8℃~41.5℃。
3.诊断根据 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作预诊,确诊必须进行细菌学检验。临床上与副伤寒、大瘟热、阿氏病和肉毒中毒区别。
4.治疗改善 饲养管理,排除可疑饲料,投给新鲜易消化饲料,如鲜肝、乳和蛋等,提高机体抵抗力。特效治疗注射抗家畜巴氏杆菌病高度免疫的单价或多价血清,成年狐皮下注射血清量为20~30ml,1~3月幼狐10~15ml。对症治疗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也有很好疗效。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5~10万单位,链霉素每千克体重3万单位,土霉素每千克体重2.5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续7天。
5.防制措施 饲料严格检查,特别是禽类副产品,一经查出,坚决淘汰,对可疑的要煮熟后饲喂。定期消毒,严防鸡、猪入场。对疫区内的狐要进行特异性预防接种。本病发生时,及时清除可疑饲料,换以新鲜饲料。对病狐和可疑狐立即隔离治疗。污染的笼具和食具,场地要严格消毒。死亡后的尸体要深埋或烧毁。
(五)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狐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现浆液性出血性浸润为其主要特征。病原体和家畜及人的病原体一样均为炭疽杆菌。本菌在病原菌中为大型杆菌,其抵抗力不强,75℃时1分钟即可杀死,一般消毒药很快杀死。但形成芽胞后的杆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在干燥条件下于140℃经3小时,煮沸经10~15分钟,110℃高压下5~10分钟才被杀死。
1.流行病学 哺乳动物除猫、狗有抵抗力外其余的均易感。银黑狐和北极狐不易感。
传染源是患炭疽死亡的尸体,被狐吞食后而发病。吸血昆虫以及死亡于炭疽病动物尸体接触的野禽,有时也可成为传染的媒介。
本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仔狐中多见。如随肉类饲料侵入时,可在短时间内席卷狐场,在2~3天内发生大批死亡。如不采取扑灭措施,可长期在狐场传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狐患病时病程较长,一般为1~2昼夜,其他毛皮动物时间短,从20~30分钟至2~3小时。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浅、快,步法不稳,饮水量增加,食欲废绝,腹泻,粪便内混有血块和气泡常从肛门和鼻孔里流出酱油色血样泡沫。咳嗽,呼吸困难,抽搐。咽喉水肿,一般以全部死亡告终。
3.病理剖检变化 对疑为炭疽病的尸体不得随意剖检,否则易扩散而造成人畜及其他狐发生死亡。在确诊而需剖检时,必须在特定环境下,严格作好防护及各种消毒措施。
剖检典型变化,营养状态良好,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酱油色血样泡沫。可视黏膜蓝紫,尸体膨胀,高度浮肿,咽喉淋巴结出血,咽喉部肿胀。内脏发生高度败血症状。
4.诊断根据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确诊还须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当细菌检查材料腐败及皮张时不能进行细菌学检查)。
北极狐和银黑狐炭疽与副伤寒相似,但副伤寒主要发生于两个月的仔狐,且没有咽喉和头颈部水肿。
4.治疗 可应用抗炭疽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银黑狐、北极狐成年用量20~30ml,幼狐10~15ml。抗菌素用青霉素,银黑狐、北极狐20~30万单位。
5.防制措施 严格检查肉类饲料,特别是急宰的家畜。狐场发生炭疽时,对狐场实行封锁,从最后一个病例死亡起,再经15天没有死亡时,才宣布撤消封锁。对病狐和可疑狐实行隔离治疗。死亡尸体不能取皮,一律烧毁。被病狐污染的笼子用喷灯火焰消毒,或用20%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地面用1份漂白粉和3份土混合消毒,之后连同漂白粉一起铲除地面并深埋。饲养人员严格遵守防护制度,以防感染。
(六)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又称出血性黄疸,是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呈短时间发热、黄疸、血尿、贫血、黏膜坏死、消瘦的传染病。病源为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对日光、干燥、高温和常用消毒剂都很敏感。如加热50~60℃,3~10分钟即可杀死。
1.流行病学 银黑狐钩端螺旋体常呈地方性爆发或散发,死亡率达90%~100%。自然条件下,银黑狐和北极狐对本病易感。传染源是啮齿类特别是鼠类,家畜也是传染源,特别是猪,因为猪的钩端螺旋体症状轻微,多为隐性传染,长期带菌,不断向外排出,污染环境。带菌动物由尿向外排出钩端螺旋体,肉食动物达500天以上,家畜达120天以上。狐吞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直接食用患本病的家畜肉或器官而引起地方性流行,伴有高度死亡率。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本病易发于7~10月份。其地方性流行特点是在发病5~10天内使大量狐发病后平息,以后经5~10天以上又重复出现。一般不波及整个狐群。多数狐经轻微过后产生坚强免疫,不再重复感染。
2.临床症状 主要分为超急性、急性、慢性三种。超急性发生在地方流行的初期。病狐突然拒食、呕吐、下泻,精神沉郁,心跳加快,达每分钟105~180次,呼吸加快,每分钟70~80次。很少发生黄疸。经12~24小时,口吐白沫发生痉挛而死亡。没有康复的病例。
急性发生时,病狐食欲突然废绝,呕吐、下泻。长久躺卧,消瘦,精神沉郁,行步缓慢。出现显著黄疸。肛门括约肌松弛。尿频、尿急、尿色黄红。频死期伴有背、颈和四肢肌肉痉挛性收缩。强烈流涎,口唇周围有泡沫样液体,最后窒息而死亡,病程持续2~3天,很少康复。
慢性病例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变而来。在食欲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进行性消瘦、虚弱、贫血、定期下痢等症状。经过2~3个月,在显著衰竭情况下死亡。
3.诊断本病 超急性和急性病例症状明显,结合流行病学不难诊断,但确诊还需实验室进一步诊断。本病与沙门氏菌病和巴氏杆菌病区别诊断。本病的显著特点是黄疸,体温在整个病程中变化不大;其地方性爆发在7~10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最后结合实验室诊断即可鉴别诊断。
4.治疗 早期用抗钩端螺旋体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一般注射一次,个别情况下不好转时,可进行2~3次注射。皮下注射血清用量:成年银黑狐、北极狐为25~30ml、1~3月龄仔狐为5ml,3~6月龄为10ml。
对症治疗推荐用药:泻剂、强心剂,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肌肉注射链霉素等。
5.防制措施 严把饲料质量关,对所有肉类进行严格检验。
发现可疑饲料煮熟后饲喂。用水安全,饮具每5天涮洗,消毒,防止啮齿类动物污染饲料和水源,定期灭鼠和消毒。对病兽坚决隔离,淘汰,不得中途放进狐场。
(七)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
加德纳氏菌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人、畜及毛皮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狐、貉等毛皮兽易感本病,给养狐业造成很大危害。
1.流行病学 本病过去在我国养殖业中没有记载,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种狐时带入的,其病原体为加德纳氏菌。目前,在我国各地养狐场中广泛流行,危害极大。流行途径主要是通过种狐的交配传染。也可通过接触传染,如通过狐场工具(抓狐钳、手套等)和饮食具传染。患病动物的尿、粪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是传染途径之一。
2.临床症状 银黑狐、北极狐感染加德纳氏菌后,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母狐出现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炎、卵巢囊肿、肾周脓肿等症,因此造成空怀和流产。病情严重者,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狐卧在笼内一角,其典型特征是尿血,后期体温升高,肝脏变性、黄染,肾肿大,最后败血而死。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诊。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春季性兴奋期发生,成年狐发病率高于幼龄种狐。公狐发病,引起包皮炎和前列腺炎等。表现食欲减退,消瘦,性欲减退或丧失交配能力,个别公狐发生睾丸炎和关节炎。
4.防治 本病用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均可治疗。用氯霉素每天3次,每次1片,连续投药12天。为了防止抗药性,中间可停喂1天。
为预防本病,从外面引入狐时一定要检疫,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狐的抗病能力。最好的办法是用加德纳氏菌病疫苗接种,即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生产的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疫苗,对检疫为阴性的狐,进行肌肉注射,每头1毫升,免疫期6个月。应该注意的是,检疫为阳性的狐,因已经感染加德纳氏菌病,此时注射疫苗无效,因为注射的疫苗会被病狐体内的抗体所中和。已感染本病的狐,如果需要做种用时,需要用药物治疗,即喂氯霉素12天,杀死体内加德纳氏病菌,经过1个月,待自身抗体消失后再注射疫苗。
原文: > :狐狸养殖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网址:/huliyangzhi/.html
下一篇:没有了
扩展阅读:
[]:狐的主要产品是毛皮,狐皮是珍贵的细毛大皮。其毛长绒厚,灵活光润,针毛带有的色节多,且颜色不同;张幅大,皮板薄,适宜制作各种衣着类,美观大方,保暖性能好。皮毛质量主要取决于毛皮的成...
[]:张建海的狐狸经:在河北邯郸的南堡乡,张建海饲养着4000只狐狸,依靠卖狐皮,每年利润超过两百万元。养殖狐狸,张建海有自己的秘诀。他把东北的种公和当地母狐狸杂交,狐狸长成后毛量很大,...
[]:2004年7月,34岁的何宜红开始了她养殖狐狸的创业历程。狐狸养殖投资不大、但见效慢,市场前景好,何宜红认定这事能干,而且能干好。在何宜红的带动下,南辰村建成了一个占地3公顷的狐狸养...
[]: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人们常说的狐狸即为狐的统称。世界上的狐分两个属共有9个种、40多个不同的色型,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大陆。我国有3个种,分布在除台湾和海南省外的其...
[]:狐狸养殖场场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饲养场的效益和今后生产的发展。狐狸养殖场布局及规模与成本直接有关。因此建场前要充分论证,认真考察,全面考虑其布局,做到合理建场,提高养殖效...
[]:狐具有典型的食肉特征。动物性饲料营养价值高、利用率好,但成本高。因此可适当添加植物性饲料来降低生产成本。可作为狐饲料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来源,营养特点可分为动物性饲料、植物性...
[]:根据仔狐食欲状况不断增加饲料量,并按标准供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B及维生素C,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样才能培育出优良种狐,生产出上乘的皮毛,提高经济效益。
对母狐和公狐维...
[]:黑龙江的漠河是我国距离北极圈最近的地方,这里到了冬天气候异常寒冷,最冷能达到零下50多摄氏度。是除了北极外最适合养殖北极蓝狐的地方。漠河的潘建平义无反顾投资五千万元建了一家国...
图片文章:这个吧是讨论狐狸养殖的吗,怎么_firefox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8,731贴子:
这个吧是讨论狐狸养殖的吗,怎么收藏
这个吧是讨论狐狸养殖的吗,怎么全是win10
福利不只是穿多穿少,还要有迷人的微笑!
12级了还水
(一)经济价值与养殖前景  狐狸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毛皮兽之一,毛皮数量多、质量好,狐狸皮属于高档珍贵的小毛细皮,为世界袭皮市场的三大支柱之一。狐皮毛绒细而厚,色泽鲜艳,保暖御寒,经久耐磨,是制裘的上等原料。近几年,狐皮大衣、帽、领、围巾,甚至以狐皮嵌饰的服装在我国各地的销售量越来越大。国产狐皮既可以出口换汇,又可制成各式各样的产品在国内销售。狐狸的副产品有狐肉、狐心等。狐心可人药,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癫狂、精神异常等症。狐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野味食品。目前北欧养狐业十分发达,年挪威、芬兰、瑞典、丹麦的银、蓝狐皮产量为3826万张,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芬兰居领先地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了养狐热,当时种狐的价格每组(一公两母)约售价3000元。蓝狐皮每张售价500—700元,有不少年饲养20—30组蓝狐的场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创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狐狸皮是古今中外有名的上等裘皮,国际市场需要量大。本期文章介绍狐狸养殖技术。  (二)生物学特征与繁育技术  2)发情期  此期成熟的卵细胞逐渐排出,阴门呈近圆形,外翻,颜色变为暗红色,而且上部有微微皱褶,有些母狐有白色或微黄色黏液或凝乳状的分泌物排出。母狐愿与公狐接近,翘尾,并安静站立等待交配,公狐相当活跃、兴奋、频尿、爬跨,即可完成交配。此期2—3天。  3)发情后期  卵巢开始缩小,排卵结束,黄体开始形成,阴门恢复正常。此时公母狐狸互不理会,有时会发生咬斗。幼狐外生殖器变化没有成狐明显,发情期一般为8一10天。  (3)发情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外部观察法、试情法、阴道涂片法(图6—6)等。这几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  1)外部观察法  这是发情鉴定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观察狐的精神状态、行为变化,特别是外阴道变化特征来判断母狐是否发情。观察内容见各情期的发情表现。此法简单实用,但要求检查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2)试情法  将公母狐放进同一笼内,根据母狐在性欲上对公狐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其发情程度,此法鉴定结果可靠,而且表现明显,容易掌握。试情时,一般先将试情公狐放进母狐笼内,当发现母狐有嗅闻公狐阴部、翘尾、排尿或出现相互爬跨等现象时,就可以认为此母狐有发情表现或已进人发情期。公母狐有敌对情绪或出现相互攻击时要立即将其分开。试情可以隔天进行)次,每次20—30min,—般不超过1h。  (4)配种  1)性行为  狐与其他动物一样,有固有的交配行为。求偶足公母狐交配前的必经过程。利用叫声、相互嗅闻阴部、戏耍性咬逗等法求偶。公狐经过求偶阶段后,有了较强的性冲动,开始以前肢跨到母狐背上完成交配。  2)配种日期  自然界野生狐的交配日期在12月到翌年3月;笼养狐的交配日期在元月中旬至3月下旬。幼龄狐一般比成年狐晚2周左右。资料统计表明,4月份受胎的母狐空怀率高,仔狐成活率低。美国有些养狐场配种日期截至在3月15日以前。  3)配种方法  狐的配种方法可分为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自然交配又有合笼饲养交配和人工辅助放对交配。合笼饲养交配:指在整个配种季节,将选配好的公母狐放进同一笼饲养,任其自由交配。国外有些养狐场采用此种方法,国内很少采用。人工放对交配:平时公母狐隔离饲养,在母狐发情的适当时间,将公母狐放到一起进行交配,交配后再将公母狐分开。国内养狐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  (5)妊娠  母狐受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进入妊娠期。狐的妊娠期为51—52天。变动范围49—57天。妊娠前期,胚胎发育较慢,以后发育则加快,30天后可看到腹部膨大,稍有下垂,且越接近产仔期越明显。妊娠期间,母狐体重增加,毛色光润,性情变得温顺,特别是妊娠后期,胆子小、敏感,易出现惊恐不安现象。故此期饲养管理应特别精细。狐有4—5对乳头,妊娠后,乳房发育变快,接近产仔期,可清楚见到乳头。  (6)产仔和哺乳  狐产仔一般在3月中旬到5月中旬,配种较晚的在6月上旬,多数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母狐在产仔前几天开始拔掉乳房周围的毛,以便仔狐吮乳,并在产仔前停食1—2次。产仔时间大多在晚上和清晨。分娩一般持续1—2h。胎儿产出后,母狐会舔净仔狐身上的黏液。初生仔狐双眼紧闭,无齿、无听觉,身上有稀短的胎毛。仔狐初生重80—100g,体长10—12CM。胎平均产仔3—8只。仔狐产生后,应尽早让其吃足吃好初乳,并吃好常乳。对于产仔多、母狐泌乳不足的个体,应做好仔狐代养工作。产后缺乳的母狐可注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1TH)催乳。同时,也须做好仔狐早期补饲。 
 (7)选种  1)育成狐的选择  应分为初选、复选和精选3次进行。  首先,应进行初选。在仔狐断奶时进行。主要根据系谱、双亲的性状、生产性能及出生日期、生长发育情况等,对幼狐进行第1次选择。银狐要求在4月20日前出生,北极狐要求在5月20日前出生,出生较晚的幼狐一律不留作种用。  其次,再进行复选。育成狐到4—4.5月龄进行,银狐在8月中旬,北极狐在9月上旬。主要根据初选狐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选择。4月龄育成狐的体重要求达到4—4.5kg,体长60cm以上。复选时选出的预备种狐数应比最后留种数多25%一30%,以便在最后选留时有充分的挑选余地。  最后进行精选,在11一12月份取皮时进行。根据初、复选的记录和最终躯体情况,以及毛被品质严格进行选择。对银狐的要求是:无论在躯体或尾部都应具有鲜艳的乌黑色毛,银毛率在70%以上,银色强度要大,但银环宽度不超过10—15mm,在脊背上要有黑带。绒毛呈深灰色,稠密,针毛完全覆盖绒毛。尾为宽粗的圆柱形,尾端纯白色(长约8cm)。北极狐的要求是:针、绒毛均呈浅蓝色,无褐色和其他杂毛。针毛稠密覆盖绒毛而有丝状光泽,绒毛蓬松不缠结。  2)成年狐的选择  对于被毛品质的要求与育成狐相同。对母银狐,要求胎产仔4只以上,北极狐7只以上。母性不强和有恶癖的公、母狐均应淘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经常患病,推迟换毛者都不可继续留种。成年公银狐的体重应在6kg以上,体长65cm以上;母银狐体重在4.5kg以上,体长60cm以上。北极狐公狐体重在5.0kg以上,体长63cm以上;母狐体重4,5kg以上,体长60cm以上都可留作种用。公母狐留种比例1:4.5—-5.0为宜。3)选配  选配是选种工作的继续。首先应做好选配计划。选配计划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目的或育种要求来制定。选配可分为品质选配和亲缘选配两种方法。在品质选配中又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两种形式。采用哪种方式方法要根据选配目的而定,还须考虑所选性状的遗传力大小等因素,在生产中,应避免幼龄与幼龄、老龄与老龄、幼龄与老龄公母狐间的选配。  (三)狐狸饲养管理技术  1.狐饲养时期划分  狐的繁殖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根据狐的生理变化规律和不同时期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把全年的饲养管理划分为几个饲养时期。  2.各时期的饲养管理  (1)准备配种期饲养管理  此期主要任务是:供给种狐越冬和冬毛生长成熟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促进种狐生殖器官的发育,调整种狐种用体况,为配种打下良好基础。  1)饲养  准备配种期可分前后两个时期。9月下旬到12月下旬是准备配种前期。这段时间狐需要继续补充繁殖所消耗的营养物质,迅速恢复体况。日喂量以吃饱为原则,日喂2次,上午占40%,下午占60%。饲料中动物性饲料占50%一60%。准备配种后期是从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此期冬毛及幼狐生长发育已经成熟,主要是促进生殖器官的迅速发育和生殖细胞成熟。要调整种狐体况达到中等或中上等水平。日粮中动物性饲料占70%-75%。还可在日粮中补加能刺激狐狸发情的饲料,如大葱、大蒜等。  2)管理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要保证光照,除控光饲养外,狐都要在自然光照下饲养,不能把狐放在阴暗的室内或洞穴中,以便狐能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②供足饮水,狐的饮水常常被饲养者忽视,缺水会使狐出现干渴、食欲减退、消化减弱、抗病力下降等现象。因此,每天要保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冬季还需饮用温水。  ③严格选种,对个别营养不良或患病的种狐在取皮期应进行淘汰处理。  ④异性刺激,准备配种后期把公母狐间隔距离靠近,以达到异性刺激,促进性腺发育的目的。  ⑤加强运动,采取多种方式,促使种狐运动,增加活动量。  ⑥做好配种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配种期饲养管理  此期中心任务是:使公狐有旺盛的性欲,有持久的配种能力和优良的精液品质;母狐能正常发情排卵,顺利完成交配受孕任务。  1)饲养  应供给种狐优良、营养丰富、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的日粮。因为受性欲活动影响,种狐食欲下降,公狐体能消耗很大,体重减轻。为此,中午须对种狐补饲一第二篇毛皮动物养殖回次,尽量补些新鲜的肉、蛋、奶、动物的脑、肝及维生素A、E、B等饲料。日粮中动物性饲料占70%一75%。  2)管理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①要保持安静[来源:],狐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特别是公狐更易受惊。统计表明,约有20%的公狐由于外界环境干扰而导致配种能力下降。因此,应保持安静,防止惊扰。②保证饮水,配种期狐的运动量加大,要保证饮水。③防止跑狐,由于抓狐频繁,应减少跑狐,以免抓狐、追狐时造成对狐场的惊扰。④做好配种记录。  (3)妊娠母狐饲养管理  此期中心任务是供给妊娠母狐全价营养,促进胎儿在母体内正常生长发育,做好保胎工作。  1)饲养  要求日粮营养全价新鲜,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其营养水平是全年中最高的。饲料品质不好,不能生喂。妊娠20天胎儿生长发育非常快,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逐渐提高。但要防止母狐过肥。妊娠期动物性饲料占70%一75%。日粮量每只700—800g。  2)管理  妊娠母狐一定要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笼箱、地面、食具要清洁卫生。一般不抓狐,以防止狐惊恐不安而造成流产现象。  (4)哺乳期饲养管理  此期中心任务是提高母狐泌乳能力和仔狐成活率,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同时,还必须做好产仔保活工作。  1)饲养  3—4周龄以前仔狐惟一的食物是母狐乳汁,其生长发育供给的营养物质,完全靠母乳供给,母乳供给蛋白质及脂肪的成分越多,仔狐生长就越好,成活率也越高。为此,必须供给母狐充足的营养,否则会引起母狐体况变瘦和泌乳量减少。此外,还需给母狐和仔狐补饲。  2)管理应给母狐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每日供应充足清洁饮水。经常观察、检查母狐的哺乳情况,同时做好仔狐的护理工作,防寒、防暑,适时断奶分窝。  (5)育成期饲养管理  1)饲养  仔狐一般在8周龄断奶分窝。断乳后前10天的日粮,仍按哺乳期的日粮标准进行饲喂。在2—4月龄期间,幼狐生长发育迅速,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机体需要。到8周龄,仔狐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可以断奶分窝,进入9月下旬后,育成狐的食欲旺盛,要提高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供给量,以促进毛绒生长和生殖器官发育,应按照配种准备期种狐饲养标准进行饲养。  2)管理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应适时断奶分窝,断乳分窝前,应根据狐群的数量,准备好笼舍、食具、用具、设备,要进行清洗和消毒。正常情况下,仔狐在8周龄时分窝,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提早和推迟分窝时间。②预防接种,狐的疫苗一般在分窝后2—3周时注射。可注射犬瘟热、狐脑炎、病毒性肠炎等疫苗,也可注射二联或多联疫苗。③认真选种,种狐选种的初选应在分窝时进行。根据母狐的哺乳和仔狐的生长发育情况,初步选留经产母狐和幼种狐。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做好仔狐成活情况及毛色分离情况记录。6)恢复期饲养管理  种公狐配种结束后,母狐断乳分窝后到配种准备期,这个期间称为恢复期。空怀母狐也归恢复群饲养。此期的中心任务是保证供给营养物质,恢复体圆毛皮与药用动物养殖大全况,为下年繁殖打好基础。在种公狐配种结束,种母狐断奶后15—30天内分别按配种期和泌乳期日粮饲喂,动物性饲料占50%一85%。日饲量每只500—700g。以后改为维持期饲养管理。  3.养殖场的建筑设计  狐场的场址选择、场内布局、棚舍建筑与水貂相同。笼舍规格:80—90cm~70cm~70cm,笼底用12号铁丝,网眼为3cm~4cm,笼四周与顶盖用14一16号铁丝,网眼3.5cmX3.5cm,小室规格为45cmX45cmX50cm或45cm~50cm~60cm,木板厚1.8—2.Ocm。  狐狸养殖技术难点、重点:  1.狐狸的驯化狐狸从野生到家养虽然有较长的驯化历史,但是对引入品种的驯养工作仍很重要。应该通过给予创造人工环境、食性训练等措施达到驯养的目的。  2.饲养管理应重视笼舍的合理设计、增加光照、减少噪音等来加强管理,以确保种狐的繁殖力。  3.搞好种狐的选种选配工作通过严格的选种选配工作,不断地扩大和改良现有品种,增加优秀个体的数量,培育新品种,最终改进产品——狐皮的质量。  4.合理利用狐狸的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可以克服自然交配中的一些困难,提高优秀公狐的配种效能,迅速改良狐群的优良性,最终达到提高种质的目的。但是,目前狐狸的人工授精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仍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解决好采精方法、保定措施、稀释液配方及公母狐在人工授精中的应激反应等。 技术贴
前排出售野生火狐肉,5元/斤。
自古以来,狐吧一有热门话题,那么就会有大量同话题帖子出现。楼主连这个规律都不知道,这个高等级有水分呐
不知为何,养啥死啥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狐狸养殖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