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虎纹蛙养殖技术有什么要求,有什么病情怎么解决

养什么样的蛙赚钱_百度知道
养什么样的蛙赚钱
提问者采纳
养牛蛙吧一、牛蛙的人工繁殖  1、种蛙池的构造:面积以10?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左右,水深60?80厘米,以水泥结构为佳,池底可高低不平,水位有深有浅,食台固定于一处,池周围设防逃网或防逃墙,池中央可设置一定面积的陆地和产卵区,产卵区约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深保持10厘米。  2、种蛙来源与培育:选择体重在0.5千克以上,年龄2龄以上的青壮年蛙作种,雌雄比例为1:1,每平方米放养1对,4?5天后开始摄食。已驯食的种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6%,临产前投喂一些蚯蚓、蝇蛆、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没驯食的种蛙投喂动物性饵料,日投饲率为5?6%,最高可达10%以上。一般分早晨和下午两次投喂。同时用黑光灯引诱昆虫,增加补充饵料。培育期间,应看天气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尤其是产卵季节。  3、产卵孵化技术:牛蛙产孵期在5?9月份,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雌蛙催产剂量为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G600单位+LRH?A250微克/斤,雄蛙剂量减半,采用一次性注射。在水温20?30℃时,一般经40小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轻轻捞出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孵化池以水泥池较好,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水深20厘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池上方要遮盖好,防止水温骤变。每平方米可放卵粒,在水温25?32℃、气温20?32℃时,经两天半就可孵出蝌蝌。  二、蝌蚪的养殖技术  1、蝌蝌池的构造:水泥池、土池均可,面积可大可小,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几十平方米或更大,小池以保持30?60厘米水深为宜,大池深可在1米左右,蛙场应建成规格不一的配套的蝌蚪池,以便分批容纳不同时期的蝌蚪。内池应有进出水设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面10厘米处置一饵料台,另在池中放些浮性物体供变态后的幼蛙休息。  2、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后留在原池内饲养1个月左右。脱膜后3天开始投饵,每天2次,每次每万尾蝌蚪一个蛋黄,第5天后投喂一个半蛋黄,加少量豆浆。随着蝌蚪的长大,池水逐渐加至30?40厘米,饵料改为鱼粉、米糠、豆渣等,日投饲率5%,10天后增加到10%,15天增加到15?18%,3?4天换水一次,经一个月饲养,蝌蚪可达4?5厘米长。此时将蝌蚪转入已消毒、培肥的较大面积的土池,每平方米70?100尾,池内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有一定的倾斜度,淤泥少。每天投喂2次,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经40?50天的培育,蝌蚪个体可达50克,开始变态成幼蛙。  三、幼蛙的养殖技术  1、幼蛙池的改造:以潮湿、温暖、背风向阳、人为干扰少的地方建池较好,面积不宜过大,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驯食幼蛙的,以小池为好。土地、水泥池都可以,池深60?70厘米,池周围要用1米高的纱窗布围住以防蛙外逃及敌害入侵,池内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四周用木条作成框,中间用纱窗布绷紧。  2、变态幼蛙的收集:蝌蚪长出后腿后,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继续投饵,前腿长出后不再摄食,直至尾巴消失,此时将幼蛙捞出放入幼池或驯化池,每平方米100?500只,池内水深10?20厘米。  3、幼蛙的人工驯食技术:  (1)前期培育:刚变态的幼蛙体质较弱,须经7天左右的前期培育,使之身体强壮,有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再驯食。前期培育主要用活饵料,以蛆和小杂鱼为最好,每100只蛙每天投喂100克左右。  (2)食性驯化:以长条形的小杂鱼或蛆作引诱物质,由少到多掺和加死饵或颗粒饵料,直至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也可直接用颗粒饲料驯食,此时应降低水位至浅水区刚浸入水中,而深水区幼蛙后腿不着底,将颗粒饲料撒在浅水处,幼蛙的活动使颗粒随水而动,引诱幼蛙摄食。驯食一段时间后,可将大个体幼蛙带动未驯食的幼蛙摄食,这样可缩短驯化时间。  4、幼蛙的饲养管理  (1)将驯化池的幼蛙按大小分开,分稀,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2)有条件的地方,幼蛙可转入室内饲养。  (3)注意防寒防暑,牛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20℃(冬眠除外)。高温季节,室外适当遮阴,室内保持通风。冬季,室外幼蛙池要盖塑料布,最好再加一层稻草,经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温在10℃以上。  (4)定时投饵:适温期间,每天2?3次,日投饲率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间或投喂一些新鲜的饵料。  (5)室内养殖,每天换水,清洗食台。室外土地,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经常加注新水。  (6)注意观察,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工作。  四、成蛙的养殖技术  1、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成蛙池的要求不及幼蛙严格,面积也可大一些,水的需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要保持池中有一定的水深,室外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的周围最好不设置可供蛙用力跳跃的陆地或其它硬物,水深至少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上。池壁要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再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20厘米高的纱窗布。池内不应设置隐蔽的死角或洞穴。  2、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3、牛蛙的室内集约化养殖:日常管理大体与幼蛙相同,但放养密度不一样,体重1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50只,可一直放养到商品规格,若体重不足100克,密度可稍大一些。在22?28℃条件下,每天投饵2?3次,日投饲率为3%(新鲜饵料为10%)。体重约在200?250克左右时,可补投一些新鲜饵料以补充维生素。  4、牛蛙的加温养殖:引进热源,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打破牛蛙的冬眠期,使牛蛙常年摄食生长。热源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锅炉加温、电加温等,无毒害的热源可直接作为饲养用水,有毒害的热源可处理后利用或通过管道间接加热池水。加温养殖一般在低温季节养殖,唯有注意加温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  五、牛蛙的病害与防治  1、腐皮病:一般危害10?50克的幼蛙,7?9月流行,症状表现为:头部两眼之间表皮破烂、发白,形如撞伤。之后背部发现有小白点,再几天皮肤溃烂,甚至露出肌肉和骨头,腹部及四肢关节先后发红,随后局部溃烂,终至死亡。可用链霉素浸泡病蛙15?20分钟,2?3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病蛙15分钟可抑制病情。  2、红腿病:患病蛙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死亡。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可预防此病,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治愈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棘胸蛙的养殖技术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棘胸蛙日趋减少,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至此棘胸蛙价格不断上扬。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棘胸蛙养殖虽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棘胸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如果没有把其根本点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现在棘胸蛙不仅在山区养成功,而且在平原地区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建有棘胸蛙示范场。棘胸蛙(石蛙)是我国蛙类养殖业的后起之秀,是农民增收的新热点,发展较快,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棘胸蛙养殖技术,形成养殖规模,发展人工养殖前景看好。为了不使更多的养殖户劳民伤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棘胸蛙养殖技术。
一、棘胸蛙的饲养管理
1、棘胸蛙池的建设
野生棘胸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棘胸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棘胸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1、养殖场址的选择
1.1.1、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养殖场的选择要适合棘胸蛙的生活习性,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环境清幽的地方,模拟野生棘胸蛙生态环境建造,以适宜棘胸蛙的生长。要求有适宜石蛙栖息、摄食、繁殖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条件。
1.1.2、要具备优良的水质条件,水质优良是关键。要求水质pH值在6-7.5之间,中性偏酸,并且水中溶氧量较高。
1.1.3、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棘胸蛙良好的生活场所。农村可充分利用闲置旧房室内建池养殖,也可利用平坦场地搭建简易房建池养殖。主要考虑进排水方便,夏天通风阴凉,冬天能保温、保暖。尽量避免强光照射,以散射光为宜。
1.2、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棘胸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1.2.1、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1.2.2、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1.2.3、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1.2.4、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 1 )清池消毒。常用生石灰对水泥池进行消毒。方法是,在用池前10天左右,对水泥池洗刷一遍,将池内污物清除干净,然后加水,水深约 50cm;按每 667㎡水面投放生石灰 50 一 70kg 的标准,往池中投放生石灰,并用工具搅拌,使生石灰充分溶解。浸泡 2 天后,排干石灰水,同时用清水清洗一遍,排干水,让水池在烈日下暴晒 1 一 2 天,最后加水至 30cm 深,并长流 1 一 2 天后,才用于蝌蚪培育。如用漂白粉(含氯 30 % )消毒,其用药标准为均 667㎡水面投放 5 一 7kg 漂白粉。消毒方法与生石灰消毒方法相同。
凡用过药消毒的培育池,都要在药物毒性消失后才能放养蝌蚪。采用多次注水排水,以及长流水等方法,一般都能消除药害。池水药害是否已消除可采用试水的方法进行鉴别。
( 2 )培育浮游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棘胸蛙的蝌蚪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如甲藻、硅藻、隐藻和蓝藻门类的藻类。此外,还摄食部分原生动物和水中的有机碎屑等。浮游生物可用水泥池或土池培养。
3、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3.1、蝌蚪的饵料及饲喂
3.1.1.、蝌蚪的饵料
蝌蚪食性杂,以植物食性为主,对营养要求不高,饵料易得。简单地可将其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两大类。植物性饲料包括水中各种藻类、幼嫩水草、有机植物碎屑及人工投饲的豆浆、麦麸、米糠、花生麸和各种瓜果嫩菜等;动物性饲料有水中繁育的各种原生动物(轮虫、水蚤等)及人工增投的鱼粉、肉粉、蚕蛹粉、鱼虾肉、蚯蚓和动物内脏。血等。此外,据试验报道,蝌蚪期间若能投给一定的虾蟹饲料、鳗鱼饲料或其他优质粉状饲料(稍大可用小颗粒饲料),饲养效果更为理想,可促进蝌蚪变态时间提早10~30天。但由于此类饲料价格较贵,一般只在十分必要时作补充添喂。
3.1.2、蝌蚪的饲喂
培育蝌蚪有两种方法:一是人工投饵,二是培肥池水,繁殖浮游生物。但在生产上,常采取两者结合的方法,在养好水的基础上,增投人工饲料,以满足蝌蚪营养需要。此外,由于蝌蚪各个时期的活动特点和摄食能力有所差异,在饲养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料及投饲方法。
对于刚放养的蝌蚪,活动力弱,多群集在一起,且不太摄食,可投喂极少量的豆浆。熟蛋黄(每万尾蝌蚪1~2个蛋黄即可)。几天后,蝌蚪活动增强,逐渐分散于池中,四处觅食,此时,应适当多投些熟蛋黄。豆浆或捞取专门培养的轮虫、水蚤投喂。采取全池泼洒的方法,于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量为每万尾蝌蚪100~200克/天。
10天之后,投喂米糠、花生麦鼓、麦麸、豆粉、豆腐渣及动物内脏、血、肉类等。可单一投喂,也可几种饲料有机搭配投喂。投饲量为每万尾400~700克/天;投喂时,粉状饲料必须加水调制成糊状,饼状饲料须先浸泡发软,肉类要打浆,红薯、马铃薯等则煮熟捏成泥状。沿池的四周或池中设置饵料台投喂。
30天以后,蝌蚪个体迅速增长,摄食能力大增,可投给较粗的饲料,如小蚯蚓、小鱼苗和剁碎的鱼肉、动物内脏。瓜果嫩菜等。但干粉状饲料仍需用水调制,捏成团状定点投喂。每天投喂2次,每次每百尾蝌蚪投饲10~30克左右。投饲量,在蝌蚪前肢即将长出时,达到最大,实际投饲还应根据天气。水质情况适当调整。天气凉爽、水质较清时,可多投;天气炎热、水质较肥时,适当减少投饲量。总之,以既能让蝌蚪吃饱又不出现剩饵为佳。此外,各类饲料应有计划地搭配投喂,根据蝌蚪食性,一般原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动物性饲料,但有时出于生产需要,为提早蝌蚪变态时间,要在蝌蚪培育的早期阶段(30日龄前)多投动物性饲料(占60%比例以上)。30日龄后才逐步增加植物性饲料比例。对秋产蝌蚪,则相应地采取多投喂植物性饲料(极少量地投喂动物性饲料),或适当控制投饲量的方法,推迟其变态,达到以蝌蚪形式越冬的目的。
处于变态后期的蝌蚪(前肢长成阶段),少活动,也绝少摄食,仅靠吸收自身尾部为营养,可不投喂饲料,但由于同池蝌蚪变态步骤不可能绝对一致,一部分变态较慢的蝌蚪仍要摄取食物,所以此阶段宜减少投饲量,酌情投喂。
3.2、成蛙饲料及投喂
3.2.1、成蛙饲料
目前,棘胸蛙饲料笼统地可分为活饵料和死饵料两大类。
3.2.1.1.活饵料
即鲜活饵料。在棘胸蛙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投喂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饲喂棘胸蛙的饲料仍以活饵料为主,如蚯蚓、蝇蛆、黄粉虫、蜘蛛、蜈蚣、马陆、各类水、陆生昆虫、小活鱼、其他野生蛙类及蝌蚪、虾蟹、螺蚬、幼小的蛇、鼠等鲜活小动物。
棘胸蛙取食范围广,在自然条件下,喜欢捕食鲜活小动物。据报道,棘胸蛙胃肠内容物中,以动物性食物占绝对优势(比例在90%以上),其中昆虫及其幼体占48.4%,在昆虫类中,又以鳞翅目的飞蛾。鞘翅目的甲虫和膜翅目的蚂蚁出现率最高,解剖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植物叶、花、种子,它们所占的比例极低,估计是饥饿状态下不得已而取食或捕食活饵时带人所致。在解剖观察中,淡水鱼虾类出现率仅为6.5%。这可能与棘胸蛙在野生环境中各类食物的丰歉和摄取的难易程度有关。
昆虫是棘胸蛙理想的饵料,在实际养殖中,常采取栽树植草种花、安装黑光灯或野外捕捉等方法广辟饲料来源。此外,也通过人工培育蚯蚓、蝇蛆、小鱼虾、黄粉虫、水蚤(蝌蚪饵料)等途径增加活饵供给,解决饲料的不足问题。
3.2.1.2.死饵料
指静饵,包括各类冰鲜的海、淡水鱼虾、屠宰场下脚料、砸碎的螺、蚌肉及人工配合饲料等。投喂时,条鱼要切成小块,禽畜肉类、内脏、血液要煮熟或开水烫过后再切成条块状(每块饲料粗细小于10体长和头宽)。此外,偶尔喂给的红薯、瓜果、豆芽、麦芽等也应切碎,大小适口。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应保证在35%以上。
3.2.2、成蛙饲料的投喂
刚变态的幼蛙,个体幼小,体内营养在漫长的变态过程中消耗很大,应及时饲喂幼蛙易捕食的适口小动物,如蚯蚓、蝇蛆、面包虫、小昆虫,小鱼苗等活饵。经一段时间后,随着个体的增长,幼蛙食量不断增大,此时要广辟饲料来源,采取多条途径、多种方式解决饲料供给问题。如果是小型的庭院养殖或半人工粗放养殖,也许依靠灯光、植草诱集昆虫和野外收集饵料生物等方法,就可确保饵料供给。但在进行规模化大量养殖时,诱虫只能作为饵料来源的一个补充途径,主要供给必须依靠人工投饵。人工投饵有两种方法:一是投喂人工培育或捕捉的各种鲜活饵料;二是进行人工驯食,驯化棘胸蛙采食静态死饵。不过,棘胸蛙野生性强,比牛蛙、美国青蛙驯食难度更大,更要耐心进行。
但不论是驯食前或驯食后,也无论是投喂鲜活饵料或是人工配合饲料,在饲喂时,均要严格执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饲。
饲料要新鲜、适口,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不适口的饲料,要经过加工(或浸泡或轧碎或切块等),以便于吞食。饲料种类转换应逐渐过渡,避免突然改变。并且在饲料多样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投喂鲜活饵料,以满足棘胸蛙生长的营养需要。
投喂饲料应设置固定的饲料台,养成幼蛙定点摄食的习惯,便于清除残饵和掌握摄食情况。饲料台的大小(或个数)根据养殖池面积大小进行设计,一般约占池塘面积10%左右,普通的饲料台的规格为100厘米×80厘米×8厘米,以木条作框架,底部用筛绢或纱窗布拉紧即可。饲料台设置地点应适合饵料生物的习性,如投喂蚯蚓、蝇蛆。黄粉虫等活生物饵料时,饲料台设置在池内陆地或接近水面处;投喂水生小动物,如小鱼虾、搬叫时,饲料台应设置水中,纱窗浸没水中3~5厘米处,使活生物饵料能长时间保持活力;如投喂配合饲料时,可简单地用竹木围一方框,择一浅水地带放置,即作为蛙的固定投食场所。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棘胸蛙虽然习惯昼伏夜出,晚上觅食。但在人工饲养下,可以改变这种习性为白天摄食。一般,正常的天气,在温度适宜情况下(16—28℃范围),每天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时和下午5时投喂,若夏季水温过高,可以减少投饵,日投1次,集中于上午投饵。如冬季低温季节,则应避开低温于中午投饵。在特殊情况下,如盛夏或严冬可少投或不投饵。
棘胸蛙的日食量较牛蛙小,一般在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棘胸蛙的索何最多,此时日投饵量(以鲜活饵料计)为蛙体重的5%~10%。通常个体较小的幼蛙投饵率可略大些,成蛙的投饵率稍减些。此外,投饲量的多少,也受温度和饲料种类的影响,当温度低于16℃或高于26℃时,投饲量应下降至3%~5%左右;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8℃时,棘胸蛙处于夏眠或冬眠状态,很少摄食,可以不投喂。具体投饲,则应根据蛙的吃食情况,天气、水质等条件的变化而灵活掌握,酌情增减。总之,投喂饲料应做到适量、均匀,避免过多或过少。
3、棘胸蛙冬眠期的管理
棘胸蛙的冬眠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的2月,棘胸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2℃时,也有部分棘胸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棘胸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冬眠期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水位,以防天气突变引起池水温度剧变,池面盖板,有助于水温升高,池底应加厚落叶,以便于冬眠。
二、棘胸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1、种蛙的选择
棘胸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1.1、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 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2、配种和产卵
棘胸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 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3 、人工孵化
棘胸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棘胸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 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 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
4、 棘胸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棘胸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损失。棘胸蛙的幼蛙,是蝌蚪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而成。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
4.1、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棘胸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 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0.6~0.8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4.1.1、生长初期(1~10天)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 6 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 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 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4.1.2、生长前期(10~20天)
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4.1.3、生长中期(20~50天)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4.1.4、生长后期(50~78天)
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5.1.5 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如果您也想养棘胸蛙,那得给您提个醒,从受精卵到蝌蚪的生长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幼蛙、成年蛙,最关键的是水质的问题。近年来棘胸蛙的野生资源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棘胸蛙人工养殖的成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饱了人们的口福。
三、棘胸蛙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蛙应及时隔离治疗。下面是几种棘胸蛙的常见疾病防治。
1、水霉病
主要发生在蛙卵和蝌蚪期。
预防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防治方法:捕捞与运输时操作要细心;养殖池要消毒;蛙体发病后,可用0.3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天后即可治愈。
2、腐皮病
腐皮病又称皮肤腐烂病初期,体表出现白色花纹,而后腐烂脱落,眼睛变白,失去视觉,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先用20-30ppm生石灰1ppm漂白粉消毒饲料台和棘胸蛙聚居处,然后用23mg/L高锰酸钾和冰醋酸合剂全池泼洒,连续2次有效。
3、肠胃炎
多发于春季至秋季,传染性高,死亡率强。病蛙开始栖息不定,东爬西窜,游动缓慢,喜欢钻泥。后期平躺在池边和浅滩,不怕惊扰,瘫软无力,全身浮肿,捕捉它时缩头弓背,伸腿闭眼,解剖可见病蛙腹部和肠道充血,发炎。
防治:坚持每天清除食台上的残饵,洗刷食台,定期消毒。发病季节定期用庆大霉素全池泼洒,也可用消炎药制成药饵投喂。
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注意在投喂后及时冲洗饲料台,清除残饵,并定期用漂白粉消毒。发病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4%穿心莲,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对病蛙进行人工强迫喂服土霉素或酵母片,每千克饲料拌入上述一种药物1-2g,每天2次,采用填食法边喂5天。
4、水肿病
多发生在成蛙期,病蛙的前后肢甚至全身出现浮肿,皮肤与肌肉间充水,不吃不动,几天后死亡。预防方法:定期注入新水,经常保持水质清新。防治方法:用20g/m3高锰酸钾全池泼洒,可控制疾病蔓延。
5、寄生虫病
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蛙的消化道、肌肉、皮下组织等处。
防治:主要注意水质与饵料卫生,也可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磺胺类、抗菌素和呋喃唑酮类药,以驱除肠道寄生虫和抑制病菌生长。对体表寄生虫可用05ppm的晶体敌百虫浸泡驱除。
6、红腿病
该病也称败血症,是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疾病,病因多为外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而引起。病蛙的腹部及腿部肌肉呈点状充血,常低头伏地,活动缓慢,不摄食,属传染性疾病。
防治:此病应以预防为主,经常注意水体和饵料卫生,尽量减少机械性创伤。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抑制水体中病菌扩散。对病蛙可用3%的食盐水或20%的磺胺类药液浸泡10分钟。或用磺胺噻唑3g,拌入1kg饵料中投喂。
7、歪头病
该病是由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感染引起,该菌直接破坏脑神经,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患病蛙在水中不停打转,其头向左或右歪转。病蛙死亡率不高,摄食量减少,若不及时处理病蛙,传染很快。
防治:可用5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池子24小时,适当控制放养密度,蛙池定期用高锰酸钾消毒。可每月用磺胺类药6~10片拌1公斤饵料投喂。及时处理患病蛙。
此病是由于寄生虫寄生在蛙体皮下,或蛙体受伤后感染细菌所引起的。症状是病灶处感染发炎,形成大豆一般的肿瘤,最后造成病蛙死亡。防治方法有:用3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浸泡病蛙2~3次,每次1.0分钟;或用5毫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每天1次,连续2~3天。
9、肝、肾红肿病
此病主要发生于种蛙和成蛙。每年的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为高发期,尤其是患过红腿病的蛙,更易感染。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引起本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几个:一是蛙体抗病能力下降时,产气单胞菌或其他杆菌入侵;二是过量服用氟哌酸,对肝、肾造成伤害;三是饲料霉变、或蛋白质含量过高而带来的氨中毒。发病初期,肝、肾功能减弱,消化不良,摄食减少,进而肝、肾充血肿大,排泄困难,病蛙消瘦、弓背,少活动,皮肤无光泽。严重时,发生中毒而死亡。病检可见肝、肾肿大,充血红肿等病症。
预防方法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宜过多,蛋白质饲料不能腐败变质。同时不宜过多使用氟哌酸防治蛙病。发现病蛙后,要立即更换饲料,加喂鲜活饲料;停用红霉素等抗生素,饲料中加入5%鸡骨萆粉、3%蚯蚓粉和3%车前粉饲喂,每天2次,连喂5天,有清热解毒、护肝护肾的作用。
10、脱肛病
病蛙的直肠露于泄殖腔(肛门)外,食欲减退,行动不便,活动减少,体质消瘦,腹部同时因积食物和气体而膨胀。预防方法是:坚持“四定”投喂饲料;饲料要科学搭配,符合蛙类的营养需要;保持饲料的清洁卫生。病蛙出现后要及时在饲料中加入干酵母粉和穿心莲干粉。每千克饲料中分别加入干酵母粉10克,穿心莲干粉20克,拌匀投喂,每天2次,连喂3天。对拒食的病蛙可人工强迫喂料,方法是:一人用光滑的小竹片从口角将病蛙的口打开,另一人把活蚯蚓和少量酵母片放入口中。每天1次,连喂2天。另外,对突出肛门外的直肠,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洗净后,用手慢慢塞回蛙体,然后放入另外的清水池养殖,但要减少病蛙的活动。
转载请注明来自.
原文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蛙养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