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china 第三集会贩售吗

名车志Daily_中国唯一高端汽车数字媒体
吉亚尼&阿涅利(Gianni Agnelli)是一个瘦瘦的,头发灰白的企业家。在上世纪50年代,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从人们眼中的花花公子转变成意大利工业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这位继承者接管了由他祖父所创立的菲亚特公司后,开始酝酿一系列改革,扩大汽车产品线,让菲亚特一度成为战后欧洲汽车工业的领跑者。产品中不乏像500这样人们耳熟能详的国民小车,还有搭载V6发动机的130&&一款充满革新精神的豪华轿车。在阿涅利的眼中,菲亚特的产品线没有止境,任何一款新产品总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从菲亚特Dino、124轿跑车及敞篷车,到一系列包装精巧、设计新颖的家用车,这些上世纪60和70年代问世的产品个个都体现了阿涅利的雄心壮志。
阿涅利本身并不平凡,他曾当过运动员和战斗英雄,在平时生活中则是时尚先锋。他在穿着打扮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甚至会让一般人觉得不可思议,例如在衬衫袖口外侧戴手表,或是系着歪歪扭扭的领带,或是在穿着高贵正装的同时脚套一双登山靴??因此阿涅利总能成为目光的焦点。
用当代的标准来看,阿涅利的形象仍能透出一种别样的气质,即便他早已在10年前由于前列腺癌去世。高挺的鹰钩鼻和古铜色的皮肤让阿涅利看上去像帅气的爱情小说作家或冒险家,而他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模样则诉说着他那非同一般的经历:1952年的某个夜晚,他和众多女友中的一位偷情时,被刚回家的未婚妻Pamela逮个正着。愤怒之下,她将阿涅利及其&女友&双双赶出屋子。之后阿涅利驾驶着法拉利送女友回家,在里维埃拉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不幸与一辆卡车发生追尾,从而造成了腿部残疾。但康复之后,他依旧热衷于速度快感。阿涅利从不需要贴身保镖,即便是在1970年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旅&将他列为头号目标之后,他依旧我行我素。不过戏剧化的是,杀手们始终无法准确瞄准阿涅利,因为他实在车开得太快了。
毫无疑问,阿涅利所拥有的车辆也绝非等闲之辈,包括玛莎拉蒂5000 GT及法拉利Superamerica,还有一款宾尼法尼亚为他特别定做的三座法拉利365P Speciale。而随着年纪增长,他经常驾驶着淡金色的菲亚特130 Maremma,那是一辆由宾尼法尼亚在130跑车基础上定制的猎装车。
不过,阿涅利本人却对Maremma的市场前景并不看好,因为这样一款车除了能赚足眼球外,并不能让普通消费者承受得起。言下之意,只有一些有声望的贵客才会真正对定制车身的130感兴趣,比如教皇(他已拥有一辆加长加高的130)、索菲亚&罗兰、恩佐&法拉利以及那些需要V8强大动力以及时刻防弹保护的政客们。
而对菲亚特130来说,任何额外的重量都是多余的。阿涅利意识到了这点,并任命Mike Parkes为130进行瘦身,并让它跑得更快。悲哀的是,这个英国人并没能在有生之年内完成任务,而130的减肥计划也随之付诸东流。
停产之后,阿涅利仍经常驾驶Maremma作为代步工具。然而其实除了这辆车之外,阿涅利家族还同时拥有3辆130旅行版,它们被命名为Villa d&Este,名字取自科莫湖畔的同名豪华酒店。那3辆车之中,有一辆专门为阿涅利量身改造,因此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怪异:它的侧面拥有木纹贴花,车顶上装有由柳条编织而成的、可装载滑雪器具的篮子。尽管阿涅利有些跛脚,但他仍是专业的滑雪爱好者,经常驾着这辆车去St Moritz及Sestriere等滑雪胜地。
第二辆130 Villa d&Este是阿涅利的兄弟Umberto的专属,拥有银色车身和深红色的车顶。而采用米色车身和褐色车顶的第三辆车则为家族成员公用,目前存放在都灵市菲亚特-蓝旗亚的仓库中,很少对外展出。如果你打算最近拜访都灵汽车博物馆,你会见到Umberto的Villa d&Este。而借着此次稀有旅行车展览在英国举行,我有幸亲身体验了阿涅利的130旅行车。
上世纪60年代,2300 Familiare的成功让菲亚特尝到了旅行车市场的潜力,因此在开发130系列时,菲亚特研发部门制作了多款旅行车样品,并进行细致评估。按照当时的设想,130旅行车应配备2.8升V6发动机,装备更小的轮胎,并采用与130轿车不同的内饰设计。除此之外,这款车还会追加动力更强、加速更快的3200 B版本,搭载3.2升165马力发动机及自动变速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计划在1971年推出的130旅行车量产计划被搁置了。
当项目仍在进行的时候,科莫的车身制造商Introzzi收到了菲亚特的委托,设计并制造130旅行车的样车车身。从眼前的130旅行车上看,一切都非常完美。尾门上使用镀铬的把手和撑杆,看上去就像原厂的做工。打开尾门,出现在眼前的是铺有地毯的宽大行李舱,尽管后悬架支柱在行李厢中占据了一部分位置,但是它们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而在沿着车门内侧铺开的木纹面板衬托下,人们能感受到一份温馨。后门车窗上装有一个公务车专用的红灯,想必是为了提醒警察:&不必在意,这是阿涅利在开车&。因为即便是在都灵市区,阿涅利都会将车开得飞快,并且完全无视红绿灯。
车内配置完全可以堪比那个时代的高档轿车,真皮座椅(在量产的130上是选装件,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织物座椅)、空调、电动车窗以及由Paolo Martin设计的,带有原型仪表的中控面板。
这辆车被保养得相当细致,从内而外透出一种独特的气质。驾驶它的感觉和130轿车一样特别。首先,该车的驾驶位置让人觉得非常舒适,优于同时代的竞争对手。你可以将转向柱升高或降低,也可以拉出来或者推进去,驾驶席的座椅也可手动调节。这样,你会找到一个完美的视野位置,让发动机舱的边缘变得平坦无比。&拍手式&雨刷有点老式奔驰的味道,而双音调喇叭也是只有在高档轿车上才有的装备。V6发动机声音清脆,中低转速扭矩有力而平顺。不过随着转速上升,动力不足的现象则会逐渐凸显出来,当然这一切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推动这辆大型菲亚特的发动机功率不过165马力。坐在车内,前方传来发动机的隆隆低吼,后侧的双排气管则发出锉刀般的声,一丝兴奋会涌上心头。发动机的平顺反应能弥补齿轮传动系的一些不足,但是来自博格华纳的自动变速箱则难以符合这样一款大型轿车的形象。不过直到尝试过手动变速器的130之后,我才明白阿涅利选择自动变速器是对的&&至少它会在动力不足时自动降挡。
加上助力转向(齿比偏小,但是感觉不错)和四轮碟刹(反应稍软,不过尚可接受),130 Villa d&Este的配置绝对会让人感到惊喜。它开起来扎实而不费力,甚至有种运动版劳斯莱斯Silver Shadow的感觉。至于实用性方面,也许你不敢相信,把座椅折叠之后,车内能容下一个梯子,甚至还可在后座上再放一些杂物。尽管车顶上的柳条篮看上去有些古怪,但这却是整车瞩目的亮点。如果当时菲亚特有勇气量产130 Villa d&Este,这款车一定会击败奔驰,在中高级旅行车市场中一马当先,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欧系旅行车中,还没有一款能达到这样的豪华程度。
这辆独一无二的130 Villa d&Este成功地完成了被赋予的任务:让一个非常有钱但也经常忙碌的人拥有充分放松自我的机会,并让他获得足够的乐趣。在伦敦的街道上,这辆车多少显得有些另类,而它现在已经启程回到意大利,那儿才是它的天堂。
城市民谣歌手,2008 年签约环球音乐集团并发表了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郝云北京》。2010
年发表第二张个人专辑《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获得2010年MusicRadio 中国TOP 排行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2013
年签约巨匠娱乐公司并发表第三张创作作品集《活着》。2014年在马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歌曲《群发的我不回》。
造车工艺的完美主义追求者,用一脉相承的手工技艺,近乎偏执地坚持,从而沿袭纯正贵族血统,造就源自英伦的经典之作,让每一寸宾利的车身都由手工完成,每一个焊接点,每一颗螺丝钉,每一寸车身,千锤百炼,完美无暇。时间或许是最好的证人,宾利从未像批量贩售自己的价值,恰恰相反,他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贯彻着舍 我其谁的个性,或许人们看到每分钟之移动6英寸的生产线,却忽略了这一品牌的惊世情怀。
当郝云相遇宾利,
当轰鸣引擎碰撞木质吉他,
蹦出来的诗、思想、灵性意味深长!
未完待续&&
曾经,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票证年代,出国还是&天方夜谭&,大家都同样囊中羞涩,没有什么玩具可以选择。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iPad,没有XBOX,只有一些藏在床底下的小车。会在大人离家后的暑假里,用席子和凳子给小车搭个坡;在下课后的课桌上,你来我往地对撞PK一番;在放学后的黄沙堆里,模拟攀爬越野??
那些锌合金的仿真玩具小车因其价格低廉,却做工上乘、耐摔抗震,成了那一代人童年时仅有的几个&玩伴&之一,甚至在某些男孩子的心中慢慢播种下了此生和汽车的不解之缘。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Matchbox(火柴盒)。1984年到2004年期间,上海环球生产了上亿辆金属小车模型,因外包装的颜色与形状酷似一个火柴盒,品牌故此得名&Matchbox&。
在那一代人中,有四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年轻人,对他们而言,在&火柴盒&那小小一寸见方的空间里,装载下的不仅仅只是童年的快乐,或许,还有梦想的萌芽与此生的羁绊??
朱宇翔、王帆、谈屹华、夏元春,四位出生于八零年前后的年轻收藏家,在这个夏天,于上海群众艺术馆内举办了一场名为&再见&火柴盒&的展览,通过贯穿&上海环球&短短20年生产历史的2000辆小车,向他们各自远去的童年致敬。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为期两个多月,开展当天的观展人数就超过了千人。很多忙碌于工作几乎遗忘童年的&大人们&,在四位年轻人搭建起来的&火柴天堂&里再次见到了他们儿时的伙伴。
【Matchbox入门课堂】
历史:1947年,曾经隶属英国皇家海军的两位士兵莱斯利&史密斯与罗德尼&史密斯建立了莱斯尼制造厂,主要生产成本较低的镀锌玩具汽车。1953年, &火柴盒&(Matchbox)品牌创立于英国,是车模发展初期的老牌企业之一,因其外包装颜色与形状类似火柴盒,&Matchbox&的名字由此诞生。后来,品牌被美国玩具巨头Tyco Toys收购。1984年,由TYCO公司和中方几家公司一起合资成立了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 Matchbox品牌由此进入中国,开始在全国销售。2004年,合资期到期,由上海环球公司生产的Matchbox正式停产。
结构:Matchbox的结构多数是用铆钉将车盖与底盘相连接。用工具打开铆钉即可使车盖与底盘分离,在底盘内侧有一块被固定的金属薄片,两侧压于车轮轴上,就形成避震。小车内,还有座椅、车轮轴、车灯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系列:YY系列,为莱斯尼公司在1959年新开发的系列,大多为古董车型,年代较久,价格昂贵。DY系列,多为历史上著名的车型。K系列,指上世纪70年代,莱斯尼公司风靡全球三种产品。K系列以轿车(1:38-1:40左右)、工程车(1:43-1:50左右)等模型为主;BK系列以战车(1:76左右)模型为主;SK系列以军舰(1:500以上)模型为主。
玩具王国里的Childish King
网名:巴借
年龄:34岁
职业:文化中心员工
朱宇翔,从2003年起主要收藏上个世纪70、80年代中国玩具厂生产的怀旧玩具,包括铁皮玩具、木质玩具、塑料玩具等。
收藏量:约2000件。
总花费:工作至今(除生活开销外)所有积蓄
镇宅之宝:Matchbox Motorcity 汽车城
他从人群里急急走来,拖了一个看上去很沉的深黑色大行李箱。他解释说,来之前刚参加完电视台一档暑期节目的录制,讲述现如今的家长们和他们的孩子这两代人童年各自不同的玩具。顶着一个&沪上80后玩具收藏大王&雅号,朱宇翔的箱子里装载的仅仅是他&玩具王国&的一小部分。
是的,是玩具王国,非&火柴盒王国&。因为除&火柴盒&之外,朱宇翔还收藏了大量80后小时候都玩过的玩具。铁皮玩具、变形金刚、圣斗士、香烟牌子、玻璃弹珠、塑料火药枪、绿色小兵、强手棋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80后经典玩具,他都有。久而久之,这个玩具国国王还练就了一身各路收藏家行走江湖必备的&独门武功&&&鉴定藏品。随便拿个铁皮玩具出来给他看一眼,他就马上能告诉你这是哪个工厂所产。&这可能是我和其他&火柴盒&收藏家们最大的不同。&朱宇翔说,&我是双子座,性格比较难定性,所以很难只关注一个种类去收集。&
一切都缘于2004年的某一天,在城隍庙闲逛的他,偶然看见了一套&煤气灶&玩具。&那一瞬间,小时候的记忆一下子都涌了出来,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回来了一样。&朱宇翔的收藏热度就这样被这个&煤气灶&点燃了,&一套火影玩具可能仅仅只是让我觉得做工精良,可是一个小时候的玩具拿在手里的感觉却像触电一样,让我在回忆里沉浸了很久。我很享受这感觉,于是开始有目的地去收集所有童年的玩具,越收集越痴迷,一发不可收拾??&
&至今我仍是这样的感受,虽然价钱差不多,但进口玩具只是给我一个拥有的感觉,啊我有了就有了;童年的玩具却可以带给我往昔记忆里的故事,我会静静地看它们许久,想起那些故事,为此开心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
在朱宇翔看来, 84年到89年是&火柴盒&的黄金期,89年之后变形金刚问世,环球小车才开始渐渐式微。
&市百一店一个擎天柱要99块,淮海路上卖101块,我父亲那时每月收入就33块。即便如此昂贵,小孩子们对擎天柱的向往和期盼还是让火柴盒难以望其项背。&
&但反观整个八十年代的前五年是没有小车玩具的,不要说汽车玩具,就连马路上能见到的汽车种类都乏善可陈。1984年之前我们玩的都是铁皮玩具。后五年,上海环球的小车完全占据了玩具市场。它让当年的我们大开眼界,哇,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汽车,雪佛兰急救车后车门能打开装许许多多小兵,装甲车上真的装载了导弹,原来垃圾车后车厢还有一个推杆可以把垃圾推出去??好的玩具就是这样,能为你打开一个世界,带你走进一种文化。&??见面时原本略带疲惫的他,在谈论起这些时,整个人便立马神采飞扬了起来,眼里迸射出来的光芒和随之一起肆意舞动的肢体语言,令他浑身上下都像被包裹在了一股叫&孩子气&的气场里,令我想起了万芳的一句歌词:&You're my childish king。& &很多人收藏车模都是在家里摆满几个柜子,仅仅满足个人的视觉和审美,但我觉得&火柴盒&这样的怀旧玩具不是个人的,是属于一个时代,它有它代表的文化缩影,所以我渐渐想让更多人看到我收藏的玩具。& 2006年起,朱宇翔开始乐此不疲地办大大小小的玩具展。从最初朋友甲的玩具店橱窗到朋友乙的几间画廊,他花了四年的时间让玩具走进了上海群众艺术馆。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
&我们80后这一代人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收集过一些什么东西,有些人收集橡皮,有些人收集贴纸,有些人收集钱币,可能有人中途放弃了,但一定有人坚持了下来。我希望能够找到这些人,聚集起这些象征了80后文化缩影的东西,让更多的人来看一看。我办展览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此,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做这个事情。能够把80后的文化做出来,把一些好的东西传承给下一代。&
朱宇翔,他可能跟这个城市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太一样。大家都在买楼炒股做空黄金或是收翡翠的时候,他会为了一个上海牌小轿车的玩具在eBay上守株待兔日日查看,一等就是7年。这个青春已逝,膝下有子的老男孩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想拥有一座自己的玩具博物馆,想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林夕写道:&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可我却分明听见有人在轻轻唱着另一首歌:&想把世界放进口袋里,心是一座城堡,国王是你。在风里,你迷人的孩子气,在风里,如此爱到底,分享疲惫灵魂中高贵的梦想,you're my childish king。&
幸能遇见 童年因爱你开始
网名:上海费特
年龄:31岁
职业:IT工程师
王帆,环球火柴盒(Matchbox)收藏家,主要专注于收藏1960年至2000年之间的火柴盒锌合金小车。
收藏量:约700件。
总花费:四万余元
镇宅之宝:Matchbox芬达系列168 Jeep Cherokee;157 International School
在本次&再见&火柴盒&的展览期间,主办方设了一场题为《漫游火柴盒》的公众讲座,主要介绍&火柴盒&的历史文化。讲座设100个可在线预约的名额。结果短短几天内就被火柴盒迷你模型中国社区(),还有豆瓣和微博上的网友一抢而空。这场一票难求的讲座主讲人就是王帆,他同时还是&火柴盒迷你模型中国社区&的站长。
当你和这个标准的80后理科男聊起这次展览,他立马会露出他的两个小酒窝,笑得一脸满足和兴奋。他隔几天就会往现场跑,小小的展厅里挤满了人,80%都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来的,他也最喜欢看见这样两代人一起看玩具的场景。家长会跟小孩子讲,你爸爸小时候一个人在家里,爷爷奶奶去上班了,就把床底下的这些小车拿出来玩。
杨千嬅唱过&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也有人的童年是仿似因为爱上一群小车而开始。王帆也是其中之一。大人不在家的暑假,弄点黄沙造个坡、搭个碉堡,或是在凉席下面用张凳子垫垫高,很简单的场景,很简单地让小车从这头滑到那头,在当时却可以带给一个孩子满满的快乐。
&我们小时候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香烟牌子和小车,都是可以一群人一起玩的游戏。拿一根棒冰从弄堂头走到弄堂尾,一个下午的游戏就约好了。一般都是晃到人家家里说,哎我今天下午到你家去做作业吧。说是做作业,实际上去了之后就都变成玩小车了。在这样的团队游戏里,和伙伴们一起去探索未知、发掘乐趣,这是现在的孩子们很匮乏的体验。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现在的小孩其实很可怜,玩的东西很少,可以大家一起玩的游戏更少。他们往往是一个人抱着一个pad切水果玩,或是一个人对着一台电脑,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
&我有时候常想,等他们长到我这个年纪,再想去找童年,想去看看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就没这么容易了。我们当初可以保留下的东西很多,香烟牌子、贴花纸、奇多圈,可如今他们没有实物可以收集,都电子化了,难道要他们去收集QQ号吗?这样的话,那他们的回忆怎么找呢?&每每想到这里,这个大男孩都像是遇到了此生的伴侣一样,觉得自己何其幸运生于80年代,在童年时光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见了&火柴盒&。
在他看来,当年上海环球生产的火柴盒小车有&三宝&:&便宜、耐摔、不涨价。&他说,这些在84年时只卖一块六毛的小车非常坚固耐摔。他们那个年代的男生,大多喜欢在车上玩摔炮,喜欢俩俩对撞,碰掉油漆是常有的事,但从不用担心会坏。而且从80年代至90年代这段家庭收入翻倍增长的时间里,这些小车的价格也只是慢慢涨个一两块钱,对工薪阶层来说,反倒是越来越便宜了。&
虽然价格亲民,但也有钱买不到的&火柴盒&。1998年7月,为配合新包装的芬达汽水上市,商家推出了一款名为&芬达&劲爆飞车棋盘的游戏,即收集八个新芬达汽水饮料的拉环,就可以换得一辆迷你劲爆飞车。&芬达小车一共推出了八款,既有赛车、吉普,也有双层巴士和校车。&王帆说,&要想集齐这八款小车,要喝六十四罐汽水。那个用生命在喝汽水的夏天,我也只收集到了其中的两款车型。靠一些其他玩家的贡献,才凑齐了现在大家可以在展厅里看到的芬达橙色车队。&
陆陆续续收了七百多辆,他最心爱的还是MB008。不同于其他警车,这辆当时上海环球生产的警车,是王帆玩的第一批&火柴盒&之一,顶部除了警灯外还有两个塑料喇叭,着实可以在小伙伴们中间炫耀一番。所以五六岁时,他特别喜欢带着它到楼下玩,可惜后来有次他只记得将黄沙带回家,等想起时再下楼去就再也找不到它了。直到2006年,他才终于在上海另一名收藏家手里换到了这辆车,为此他还特意去网上觅到了这辆车的包装盒,让车和包装重新&原配&在一起。
王帆说,他所理解的&国民玩具&,应该是所有的小朋友都玩过并且都喜欢玩的。比如变形金刚、红白机,还有就是火柴盒小车。&我们国内很少有&国民玩具&这个概念,但日本的国民漫画、国民玩具却很多。想要把这种国民文化传承下去,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礼物
网名:menma
年龄:35岁
职业:市场营销
谈屹华,收集上海环球生产的PK系列火柴盒拼装模型(未组装)、早期变形金刚、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资料等。
收藏量:约400件
总花费:三万余元
镇宅之宝:Matchbox 美军A7海盗攻击机三色版
我的故事很简单,收藏之路完全始于偶然。
我猜很多收拼装模型的人都跟我一样,是个大懒人。大家都知道,拼装一个模型,要花很长的时间。从一开始的研究说明书到查历史和军事资料,从到看板件到构思怎么改造,然后是涂装,最后再做一些作旧之类的效果。1990年前后,涂装模型用的都不是喷漆,而是毛笔蘸着颜料一笔一笔涂上去的。工程实在浩大,加上过程中如果遇到工具不足、技术不成熟等条件限制,很多模型拼到一半就放在那里一等好几年。久而久之,家里就有了&堆积组合&,再往后就变成了收藏家。
我的第一个模型是一架F16战斗机,当初十块钱一盒, 这价格在90年代初期的PK系列里排第二位。那个时候就数它导弹最多。小孩子嘛,都是哪个导弹多买哪个,拿出去才有范儿。人家都是新式战斗机,你拿架老式飞机出去,没人跟你玩。后来,我慢慢开始了解老式飞机后面的历史和故事,发现了古典美,才开始收藏老式战斗机。
当时上海环球的拼装模型价格有五块、七块五、十块、十二块,一直很亲民。同期还有万代的,价格就要稍高一些,大概二十块钱一盒。你问高达?那是很后面才有的事情,我们在弄堂里玩的那年头谁玩高达呀。通常都是几个人一起拼一盒,买来的模型盒里就一张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说明书。所以大家一起去图书馆,分头找资料,一起邮购《航空知识》,一起看央视的《军事天地》节目,研究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放上去,涂装大概是什么样子。那时资料有限,经常不小心做坏掉,但做坏也舍不得扔,废物利用在旁边点个炮仗,制造出被大炮打坏的战争效果。
1991年时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上海环球的军事拼装玩具产量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可把我乐坏了,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成为军事迷的。可惜十年后,它开始走下坡路。一听说它要关门,我就有了想把家里的收藏补全的念头。然而最后我其实并没有全部收齐。后来渐渐觉得,如果一个玩具,尤其是你记忆中的玩具,变成了你花钱就能买到的一件商品,好像就没什么意义了。我决定留点缺憾给记忆。原本收集拼装模型,就注定了是一种不完美的完美,因为你不可能会想要去一一拆开再拼好它们。
我们收集拼装模型的人,大都有个共识&&拆一盒出来做是件大事。不亚于古人做大事前的&沐浴更衣焚香斋戒&,如果没有万全准备和十足把握能做好,我们是不会去做的。
未拆时的那份想象,才是最美。好比象棋棋局,你知道哪种局是最完美的?就是开局前刚摆好的棋盘。此后,你动任何一个子都会有破绽。又好比男人看女人,未结婚前都是最好的。品冠的情歌里唱过,你是我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礼物。对我来说,这些模型亦是如此。
然而说得再贵重,小时候也都是统统让它们睡床底下的。年少时哪里买得起沙盘,我们男孩子都是把模型放在床底下,一盒盒地堆起。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拿出来看看,越看越觉得感觉好,然后再塞回去,安心满足地睡觉。你别笑,圈子里好几个收藏家回忆童年时都是这么说的。
它们躺在我床底下时,是沉睡的;能够被展出,对它们而言,就像换了件衣服,换了个房间,大有重见天日的感觉。尤其是当大家开始围着它们说一些各自相同或者不同的故事,这时它们仿佛苏醒了,真正地回来了。曾离我们远去的&火柴盒&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这是一种能够被传承下去的生命。这也是我现在所看重的东西,将我们小时候曾经获得的这份快乐和记忆延续下去。所以,也许某天,我会让它们离开,去更适合传承它们的地方。虽然也会舍不得,但我觉得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才是玩具。你去看我们展览现场的留言本,就会明白,大家的共鸣可以让玩具的乐趣加倍、正能量加倍。这让我觉得自己做了件很正确的事情。
这是个&碎片化&的时代,微博都是一张图片一段文字式的&碎片阅读&,但 &火柴盒&所表达的是一段完整的记忆。我们四个人就像一个档案馆,记录了80年代的一部分历史,&火柴盒&是那段记忆的载体,承载了我们当年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很多人都曾这样对80年代做过记录,有人用文字,有人用图片,载体不同,记录的却是同一个时代、同一种情感。那年的我们,物资何其匮乏,生活却非常丰富。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当你足够幸运,就能遇到和你怀着同样理想和情怀的人。童年时的&伙伴&让我遇到了成年后的伙伴,这也是&火柴盒&带给我最大的礼物。
Matchbox PK系列拼装模型
Matchbox当年两大产品线,一为锌合金小车,二是和上海环球公司合作后推出的PK系列拼装模型,以二战为题材的军事模型加上少量的近代军事民用模型。谈屹华的藏品,就是这些&飞机&和&坦克&。二十年里,上海环球公司共生产了120多件这个系列的拼装模型,谈屹华收全了其中的95%,其中未组装的占了100多盒。
人无我有 独占的感觉最好
网名:上海鹰杰
年龄:28岁
职业:自由职业
夏元春,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主要收藏世界各地金属小车模,以风火轮及火柴盒小车为主。
收藏量:约2000件
总花费:不愿透露
镇宅之宝:3辆Matchbox 159丰田三轮摩托车;79辆Matchbox法拉利456G
夏元春从小就爱收藏,家中除了Matchbox之外,还收集了大量邮票和各种火花。他说小时候常跟爸爸一起排队去邮局买邮票,那时浩浩荡荡的邮票排队大军丝毫不亚于现如今苹果发售前店外彻夜排队的粉丝队伍。他每次都去得最早,排在第一个,为此还被记者拍了下来,登在了80年代某一期的《新民晚报》上。
刚开始接触Matchbox的时候,夏元春还在念幼儿园。家里有亲戚在百货商店的玩具部工作,他可以以略微便宜的价格买到很多上海环球的小车。一开始仅仅只是喜欢这些车个子小,又耐摔。一个口袋装一个,可以很方便地跑来跑去到处找人玩对撞。直到2000年的某一天,他的同学从国外回来,给他带了一部他以前从没见过的Matchbox小车。这车和他小时候玩的那些完全不一样,原来小时候玩的玩具还有这么多他从没见过的&家族成员&,这让他萌生了想要系统地收集它们的欲望。
&我大部分的Matchbox藏品都是叫同学从国外帮我带回来的。他们三个(朱宇翔、王帆、谈屹华)有的只收上海产的Matchbox,有的只收某个时间段的产品,但我不论时间、不论产地,国内国外全收。&夏元春至今收藏了2000多部Matchbox,其中上海环球所产的Matchbox他已经收到了九成左右。这样的收藏规模和历史,在圈内被公认为上海翘楚。可是他自己却说:&就我这点哪里排得上,我上次看国外报道,有个英国人还收了10万多部Matchbox呢。&
夏元春从不在网上交易,他的收藏渠道完全来自他的同学。&我有17个同学,分散在世界各地,可以经常帮我带车回来。但是这样也有个问题,经常会有重复。不过如此一来,我倒多了很多和本地玩家互换有无的机会,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关于收藏,夏元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主要会去收集别人没有的,稀有的品种。并且想办法把这一类东西都买走,就变成我独占的了。&
你很难想象,有人会毫不犹豫地拿出1200多块钱来买一辆乍看毫无特色的丰田三轮摩托车模型。这款Matchbox 159丰田三轮摩托车,夏元春一买就是三辆。为什么在家里已经有两辆的情况下还会去买第三辆?&&&因为这个车少呀。&夏元春理所当然地说道:&稀有的车都是收一辆少一辆的。这还不算最贵的,我有一个朋友,肯花两万八收一辆1948年产的Matchbox小车。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理由,一来是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二来是有些车真的太稀少了,没有得到就会天天晚上想着它。&
夏元春说,2004年的时候Matchbox还都是五六块一盒,但现在价格就说不准了。三十块也有,七八百块也有,几千块甚至更贵都有,没有规律,视车型和稀有程度而定。其中他个人最喜欢也收得最多的,就是YY系列和79辆法拉利456GT小车,这些几乎占据了他全部收藏品中的半壁江山。其中,YY系列的老爷车是他最喜欢的,福特T型车、奔驰、保时捷、法拉利、布加迪、劳斯莱斯等等的经典老爷车,他前前后后一共收了179辆。
您已收藏!
一生有你 四个男孩的“火柴天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bs super chin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