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模型沉没因海市蜃楼而沉没

泰坦尼克号沉没原因:“幻觉水墙”将冰山完全遮盖
泰坦尼克号沉没原因:“幻觉水墙”将冰山完全遮盖
  【讯】9月16日消息,如今,大家都明了冰山是泰坦尼克沉没的罪魁祸首。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之前,罕见的光学现象导致的视觉错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海面上产生&幻觉水墙&,将巨大的冰山完全遮盖,直到船上的了望台发现冰山位于前方时已经为时已晚,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规避。
  英国历史学家、本项研究主要人员蒂姆&莫勒汀(Tim Maltin)调查了那段时期的天气记录,并给出了新的解释。海市蜃楼现象可掩盖和扭曲物体的图像,使之呈现出更大或者更小的像。海市蜃楼现象在光线从冷空气端进入暖空气界面而发生弯曲,在天空中产生虚像的景观,也可被称为&蜃景&,其中一种&蜃景&为&复杂蜃景&,顾名思义是由各种复杂的影像产生的叠加奇观。
  其产生的原因是光线通过空气中的逆温层。这种奇观较为罕见,但在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就发生过此类&光学幻象&。发生&复杂蜃景&现象的地方,光线出现扭曲,并将显现的物体拉伸或者堆叠,如果对象是一块巨大的冰山,就能将其隐藏起来。在船上的观测员角度观看,由于冷暖空气的交锋引发光线扭曲可使得远处的物体变得更大或者在不同的位置出现,形成一个幻象。
  通常情况下,空气在距地面层的温度较高,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冷,暖空气存在于冷空气层之上形成了逆温现象,当光线经过时并存在大气波管,那么便会发生&复杂蜃景&。在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之夜,天气系统较为平静,两个不同低温层之间形成了波管,犹如一个&折射镜头&使光线发生弯曲,以至于可将另一个物体图像扭曲或者让其出现一个不同的地方。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景物失真的图像在4月14日晚上在泰坦尼克号的前方发生,将冰山隐藏了起来并创建出虚假的地平线,这种情形在晴朗的夜晚更难以察觉,而通常情况下,海浪撞击冰山边缘的较容易被观察到,甚至是晚上。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专题摘要:日凌晨,超级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沉入大西洋。这是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
路线:英国南安普顿→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爱尔兰昆士敦→美国纽约
失事:日晚上11点40分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船体结构图
“泰坦尼克:百年之谜”展览
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博物馆,“泰坦尼克:百年之谜”展览在这里举行。该展览从3月29日起对公众开放,持续至7月8日。
唯一留存“泰坦尼克”号头等舱船票展出
日,英国利物浦英国默西塞德郡海事博物馆,唯一存留下来的“泰坦尼克”号头等舱船票。
各国纪念活动
美国一家旅游公司日前宣布将开辟泰坦尼克号沉船潜水游,遭到泰坦尼克号沉船遇难者亲属的痛批。 []
一个为纪念“泰坦尼克”号海难一百周年的文物展16日开始在美国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举行,250多件从海底打捞上岸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
纪念活动将于4月14日举行。届时,泰坦尼克号上幸存者以及遇难者的后代都将被邀请至现场。[]
加拿大皇家铸币厂5日宣布将发行一款纪念银币,以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
世界最大的“泰坦尼克”中心3月31日在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揭幕,由此展开“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白星船厂:一个巨资投入的集团
&&&&1901年白星公司被美国财阀朱利厄斯?皮尔庞特?摩根的IMM国际海运公司收购之后,他的目标是卡纳德公司。1908年,哈兰?沃尔夫船厂老板皮尔里勋爵和白星公司主席布鲁斯?伊斯梅,在皮尔里勋爵位于伦敦贝尔格莱维亚区的大宅中共进晚餐。他们决定制造三艘史无前例的巨轮,他们要在吨位和豪华程度上都成为大西洋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数字传奇:一艘巨大的梦幻之舟
&&&&泰坦尼克号全长269.06米,宽28.19米,标准排水量为46,328吨,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3米(60英眨50000匹马力(37MW),航速每小时23到24桑⒉岫治46328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船上159台煤炭熔炉,使泰坦尼克号的最大速度达到23节(43千米/小时)。船上有891名船员,可以运载2200名以上乘客。
不沉之舟:一个航海史上的里程碑
&&&&泰坦尼克号得到了当时世界媒体压倒性的赞美之词。它被认为是航海技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造船专家》杂志认为其“根本不可能沉没”("The ship is unsinkable.")。全船分为16个水密舱,连接各舱的水密门可通过电开关统一关闭。泰坦尼克号良好的防水措施,使得它在任何4个水密舱进水的情况下都不会沉没。“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巨轮航线图
图解沉没过程
遇难者数字统计
沉没之谜新解
月亮惹得祸
  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科学家指出,大型冰山通常会在拉布拉多和纽芬兰地区的浅水水域搁浅,除非融化到一定程度重新顺着海浪漂浮、或被巨大海浪冲走,否则无法向南漂浮。那么,如此大型的冰山又是如何向南漂浮如此之远,在事发当晚抵达纽芬兰以南的泰坦尼克号航线上的呢?
  研究显示,日出现了难得一遇的情况,当天,月亮和太阳间角度特殊,导致之间引力增大。同时,当年1月里,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也是在1400年中最近的一次,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增强。“这种情况使月亮引发地球潮汐的作用力达到最大。”海洋潮汐异常升高,使更多的大型冰山脱离格陵兰,向南漂浮到北大西洋,其中就有撞上泰坦尼克号的那座。[]
  英国历史学家蒂姆?马尔廷说,船员之所以没有注意到巨大冰山是因为海面光线折射异常,令冰山“隐身”,一张北大西洋1912年4月的气象图显示,‘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正处于一个压力为1035毫巴(海拔的标准气压为1013毫巴)的北极高压中心内……这是北半球的最高气压。”
  冷暖空气交汇令光线反射异常,“遮蔽”了巨大的冰山。撞上冰山前,“泰坦尼克”号向冰山全速前进了20分钟,通常情况下,船上的t望员应该早已能看到冰山。马尔廷说,这一海市蜃楼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距“泰坦尼克”号不远的“加利福尼亚人”号没有伸出援手,因为幻象让“加利福尼亚人”号船员错误地认为眼前并不是“泰坦尼克”号。[]
  日,号称“不沉之船”的“泰坦尼克”号在救援到来的两个小时之前沉没了。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就是它撞上了冰山。但英国最近公布的一份文件称,真正的原因是它的船弓和船尾被铁制的铆钉闩住了。
  这份研究报告揭示了16种导致这一历史性海难的不同原因。其中,被特别指出的是,如果采用的是钢制铆钉,那么船就可以坚持到救援人员到来之时。报道说,在这种“最好质量”的招牌下,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沃尔夫船厂的建造者们挑选的却只是“最好的”铁制铆钉。对此,哈兰德?沃尔夫船厂否认说,在“泰坦尼克”号的建造或者用材上绝对没有任何错误和不当。 []
舵手转错方向?
  英国女作家帕滕在其新书 《Good as Gold》披露,泰坦尼克号有两套截然相反的操作系统,分别针对帆船模式和蒸汽船模式,出事当晚,邮轮不断地在两种模式变换下航行。大副梅铎在3公里外就发现冰山,并下令“右满舵”,在旧系统中,其意思是向右转舵,在新系统下则是向左转。舵手希契斯误解指令,向右转舵,虽然他很快便被告知并纠正错误,但为时已晚。
  撞击冰山后,邮轮主人伊斯梅敦促船长继续行驶,导致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中“缓慢前进”10分钟,大大增加船壳中涌入海水的水压,让沉船时间提早数小时来临。帕滕称:“距离最近邮轮的船当时在4小时航程外,假如邮轮保持‘不动’,它就可以保持漂浮等来救援。” []
巨轮沉没改变世界
永久性改变救生策略
  泰坦尼克号失事后,英国于日召开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会上制定条约规定:所有的载人船需要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进行适当的相关训练。[]
  当时的英国法律规定,船只所搭配救生船数量基于船的吨位,因此救生船数量都远低于需要的数量。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地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事实上,即使它已经装下更多的救生船可以用来装载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无法确保会有更多的人获救,因为在它下沉时,船员们没有时间来放下所有的救生船。[]
改变无线电通讯
  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制定的条约还规定,无线电通讯要保持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射的火箭必须被解释为求救信号。[]
  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北大西洋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该组织为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它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上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
奠定纽约时报严肃报道风格
  日凌晨1点20分,美联发出简讯,称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纽约时报编辑主任范安达经过经过2小时10分钟准备,在凌晨3点30分之前完成了本次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当天上午,《纽约时报》刊出大字报道,公开宣布“泰坦尼克”号已经沉没。相比之下,其他各报对这一消息的报道既不完整也缺乏结论。在营救船只到达纽约三个小时之内,《纽约时报》厚达24版的首批报纸就印制完毕,其中以15版的篇幅报道了1500人在这场惨祸中丧生的详情。纽约时报对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报道,奠定其成为严肃新闻报纸的基础。
使人类从对工业时代的盲目自信中惊醒
  到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为止,西方世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百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定地进步,工业迅速地发展,人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
  这艘“永不沉没的轮船”――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对自然的威力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处女航中就沉没了。泰坦尼克号将永远让人们牢记人类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
巨轮沉没背后
  这把钥匙可以打开“泰坦尼克号”桅杆t望台的一个置物柜,柜子里放有一副双眼望远镜,用来侦测远方危及船只安全的海上威胁,包括恶劣天候及冰山。但保管这把钥匙的二副戴维-布莱尔却在开航前突然被调往另一艘船,仓促之间,他把钥匙放进口袋带下船,忘记移交给接替人员。由于没有这副望远镜,船上t望人员被迫用肉眼侦测,但看到冰山已经来不及应变。[]
  当“泰坦尼克号”在日深夜撞上冰山沉没时,罗伯塔和她的船员恋人遭遇了痛苦的生离死别。那名船员在邮轮即将沉没时做出了一个无私的举动:他将自己身上唯一一件救生衣脱了下来,穿到了罗伯塔身上,并将罗伯塔护送上了一艘救生艇。当罗伯塔乘坐救生艇从“泰坦尼克号”船舷边被放下大海时,那名船员将自己身上一枚白星公司的徽章摘了下来,塞进罗伯塔的手中作为纪念物。[]
  苏黎世大学教授布鲁诺?菲说,灾难中容易导致死亡的原因中,最大的一个是英国人保持绅士行为,导致被溺死。其结论得到目击者证实。据说沉船时,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不停地大喊:“男孩们,保持英国人的礼貌!” 其中一位乘客本杰明?古根海姆,据说在船下沉时称:“我们必须盛装打扮,像个绅士那样地面对死亡。”而大多数由英国人组成的管弦乐队,在船下沉时依然在演奏。[]
  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有没有从容淡定的提琴手已不可考,但逃生时并非后来盛传的“妇女儿童优先”,而是舱位等级越高,幸存的可能性越高。在1287名乘客中,798人死亡,509人幸存。一、二、三等舱乘客的幸存率分别是:63%、43%、25%。而舱位票价依次是:一等舱最低票价30英镑(最高价870英镑,相当于当时一辆豪华轿车的价格);二等舱最低票价12英镑;三等舱最低票价3英镑。[]
泰坦尼克号最后幸存者露面称愿当普通人
不支持flash
一生未婚 拒谈灾难
  美国马萨诸塞州99岁老太太莉莲?艾斯普朗德是“泰坦尼克号”悲剧中最后一个拥有灾难记忆的幸存者,终生未婚的她在2006年离开了人世。在过去94年中,莉莲拒绝谈论那场夺去她父亲和3个哥哥生命的悲剧,直到去世后,她的亲戚才从她家中办公桌内的一个鞋盒中,发现了一些异常珍贵的“泰坦尼克号”遗物,包括一张世上仅存4张的“泰坦尼克号”船票,一只停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刻的金表,原来莉莲一直都没忘却那场灾难,她将“泰坦尼克号”悲剧给她带来的丧亲之痛向世人隐瞒了94年。[]
沉船宝藏遭疯狂洗劫
  是“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幸存的最后一名英国人。在1912年的发生的海难中,仅2个月大的她得以幸存。但她做梦也没想到,94年后,她父亲的最后安息地―――泰坦尼克号遗骸却遭到利欲熏心的打捞公司疯狂洗劫,仅一块船上舷窗的黑市售价就高达2万英镑。按照美国法庭几年前制定的一项保护法案,任何人都禁止出售泰坦尼克号上的物品,而且泰坦尼克号打捞权目前也只属于一家总部设在亚特兰大市的打捞公司所有。米尔文娜已于2009年去世,享年97岁。[]
最后的记忆
记忆中的老照片
泰坦尼克号罕见的珍贵老照片
这些照片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泰坦尼克号上的一些场景。
实拍:泰坦尼克号珍贵打捞物品
这些沉默的物品仿佛向人们展示了那一个悲惨的夜晚。
泰坦尼克号建造过程中的旧照
看看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被建造起来的。
电影《泰坦尼克号》罕见拍摄幕后
银幕上凄美的画面原来是这样拍摄的。
揭秘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
奥林匹克号曾经几次被船撞,一战还直接用船头把德国潜艇劈成了两半。
不支持flash
相关文艺作品
《泰坦尼克号》1997年全球上映,震撼的视觉效果加上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在全球获得了18.35亿美元的票房,并收获了奥斯卡的11座小金人。主演莱昂纳多与凯特?温丝莱特塑造的杰克与露丝成为影迷心目中的最佳银幕情侣,电影主题曲《我心永恒》更是家喻户晓。今年,3D版《泰坦尼克号》已于4月10日上映。
比起电影版《泰坦尼克号》,英国ITV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泰坦尼克号》则更完整、全面地再现了这场灾难。该剧共4集,每集约1小时,3月25日在英播出了第一集。部分国内视频网站已可观看。BBC制作了12集的《泰坦尼克号:血与钢》,着重描写巨轮诞生背后种种内幕,定于4月12日开播,国内视频网站有望同步播出。
该书由英国现代文化历史专家巴尔切夫斯基所著,将船上几个主要人物的生平娓娓道来,包括船长爱德华?史密斯、建造者托马斯?安德鲁斯、发出求救信号的无线操作员杰克?菲力普斯、发出避开冰山指令的大副威廉?默克多以及为了安抚人群而一直指挥乐队奏乐的华莱士?哈特利等。目前该书已在网上出售。
专题内搜索18:03 | Tags 标签:, ,
“按现代的科学技术观,一切事物都是相关联的”——约翰o格里宾《大众科学指南》
渊黑黮暗的海底亮起几束灯光,白色潜水器伸出龙虾钳一般的电子手臂,小心翼翼地在沉船的残骸间翻找。驾驶者屏息凝视摄像机传来的影像,门板搬开,铁箱映现,电子手臂用一种类似进食的动作,把来之不易的收获夹回潜水器前部的篮中,机械大手将潜水器提升出水,欢呼声响彻甲板——电影《泰坦尼克号》,就以这样的画面开始了漫长的故事。
不久前刚征服马里亚纳海沟的导演卡梅隆接受采访时回忆,海面150米以下就是一片漆黑。而泰坦尼克号沉眠于3700米深的碧波之下,如果把东方明珠塔一个接一个地摞起来,要垒足足八个,塔尖才能堪堪露出海面。那里的水压达到每平方厘米542千克,换算过来大概是525个大气压。迄今世上能下到这个深度的深潜器也不到10艘。电影中使用的是俄罗斯的深海考察船凯尔迪什学院号上配备的深潜器,而近三十年前发现泰坦尼克残骸的,则是另一艘大名鼎鼎的科考深潜器,阿尔文(ALVIN)号。
阿尔文号自1964年开始为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服役至今。这艘深潜器日租金需要三万美金,最多能搭载三人,在4500米的深海呆上72小时。它在正职上的功绩主要在海洋学的业内流传,它偶而为之的兼职倒是名声更甚——比如在1966年帮美国海军找回了丢失的氢弹。1985年,海洋学家罗伯特o巴拉德(ballard)乘着阿尔文号定位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隔年更连续下潜12次,给泰坦尼克号残骸拍下难以计数的照片。那次科考令泰坦尼克号首次再度出现于世人眼前,而许多船体的状况也方才得以确认——右舷钢板的状况,六个水密舱的情形,轮机舱有无爆炸,船体是否断裂……这些攸关沉没过程的细节在电影中都得到了精准的重现。
电影同样完美重现的,是1912年泰坦尼克号昂首起航时,送行人群发出的自豪而笃定的赞叹欢呼声。二十世纪初是工业革命与科技新知集中爆发的时段,一点简单回顾或许有助于了解那段历史情境——1900年,泰坦尼克起航的12年前,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重新被发现;同年,世上第一条地铁在巴黎通车。在泰坦尼克起航的11年前,古列尔莫o马可尼(marconi)用无线电报把一段莫尔斯电码从纽芬兰发到英国——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他的无线电发明让泰坦尼克号能发出求救信号,而马可尼本人也得到了泰坦尼克号的船票,但却未去搭乘,逃过一劫。
泰坦尼克起航的9年前,莱特兄弟驾着飞机征服了天空;同一年,巴普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7年前,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4年前,法国物理学家让o佩林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3年前,丹麦植物学家威尔赫姆o约翰森发明基因一词。1年前,荷兰物理学家欧尼斯发现了超导现象,美国化学家冯克发现了维生素b,而因《梦的解析》蜚声欧美的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建立了国际心理分析协会……在电影中,露丝用挑衅的语气向白星公司经理伊斯梅引述的正是弗洛伊德的理论。露丝讥讽泰坦尼克号的命名是缘于男性潜意识中对尺寸的迷恋——这正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极富争议的一部分,认为所有行为皆由两种潜在本能驱动:生的本能,即性冲动;以及死的本能,即攻击欲与自毁欲。前者,在显然深谙心理学前沿的露丝看来,正是泰坦尼克号之所以取了这个意为“巨大”的船名的原因。
那是一个自信爆棚的年代,正如英国傲慢的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温度的单位开尔文就因他而来——在1900年的演讲上所述,所有重大的问题都已被解决,科学的栋梁骨架已完全建成,剩下的问题不过是天边飘浮的几朵乌云。此君另一大名言是“只有物理学才是科学,余下的学科不过是集邮而已(In science t all the rest is stamp collecting.——Lord Kelvin)”。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物理怪才谢尔顿的名言“地质学不是科学”没准是在向开尔文勋爵致敬。当然,我们如今知道开尔文是错的——他没有预见到量子力学的横空出世,正如我们如今知道泰坦尼克号不是“永不沉没的”一般,不幸的是,当时,没有人能未卜先知。
百年前的1912年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迎头撞上海中的冰山。次日凌晨,它带着千余生魂一道,永远沉入大西洋底。
竖着四根大烟囱的泰坦尼克号形象令人难忘,当时这种蒸汽船只其实才纵横四海半多个世纪。尽管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在18世纪中就已普及,然而直到19世纪初,横越大西洋的仍是片片帆影。帆船全然仰赖风力,在风不从人愿时,蒸汽机加叶片轮推进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备胎,帆与烟囱和谐共存一段时间后,蒸汽机的性能不断改进,最终一统天下,1845年,英国大不列颠造船厂造出了第一个完全依靠蒸汽机横渡大西洋的轮船。造船业的历史新篇就此开始,
与泰坦尼克号有关的部分数字迄今看来仍令人惊叹。这艘巨轮由英国白星海运公司所有,爱尔兰一万五千名工人花了三年才将它建造完工,当时的造价总计750万美金。泰坦尼克号长269米,高53米,换言之,大概三个足球场长,17层楼高。这个庞然大物排水量4.5万吨,时速可达30海里,最多可载3500人——幸运的是,它这趟处女航并未满载,全部乘客一共2219人中,其中仅705人靠着20艘救生艇而获救,另外1514人,都像杰克一般,被零下二度的北大西洋冰海吞噬了生命。
遇难者包括船长史密斯。这位富有经验的绅士遵循当时的惯例与船同沉,无法在后来的庭讯中为自己发声辩护。然而也有些后来研究者相信船长并没有犯下太多过错。首先,根据计算,那条路线理应是安全航道。泰坦尼克号的航速大约在每小时22海里,折合为每小时40公里——不算慢,但并未达到最高时速。
悲剧的原因迄今仍有争论,如果细究起来,可能是一系列不幸的意外与疏失的综合。忽视了此前船只如努尔丹号的海冰预警,无疑是大错特错。此外,泰坦尼克号在起航前不久曾发生火灾,在扑灭后只经过简单修补就开拔上路,据信这起火灾可能造成了船体的损伤。另外,当时连接处采用的部分铆钉质量欠佳,脆弱易断, 在碰撞时便成为受力时的结构弱点。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泰坦尼克号失事海域当晚形成了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大气状况,所出现的幻景使得船只未能及时发现冰山,也使得其时仅在32千米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将泰坦尼克号放出的求救信号弹误读为取乐用的低空烟花,从而未曾赶赴救援。
冰山是这样的,它庞大的身躯大多隐藏在幽黯的海面下,必须极好的目力,才能窥见它露出的一角狰狞。将“永不沉没”四字变成一个笑话的冰山来自格陵兰岛西部,那里的冰川已历经万年,然而,自工业革命以降,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焚烧,全球的温度开始逐年上升——当然那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温室气体”或者“全球变暖”。于是脱落的冰川越来越多,体积也越发巨大,足以经受阳光海浪的侵蚀,被洋流和湾流带到愈加南端,在原本应该安全的航道中埋伏下一个个暗藏的浮动陷阱。
于是它来了,就在4月14日,那个注定黑暗的周日夜里,与泰坦尼克号狭路相逢。巨轮船舱中灯火通明,衣香鬓影。满船人影,觥筹交错,唯有瞭望员注视着这个没有风,没有月光,没有冰山漂移尾迹的夜晚。
发现警讯的瞭望员叫弗利特,只是一切都已太迟。冰山与巨轮擦撞,发出尖锐的噪音。那一刻泰坦尼克号已经注定要被宣告伤重不治。一切的抢修都无济于事,只有刚发明不久的无线电,能为泰坦尼克号在茫茫海上发出求救的呼号。
无线电收发员菲利普斯发出了当时通行的求救信号CQD,然后又发出了刚通过的新信号SOS——这个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信号当时刚刚启用,泰坦尼克号是历史上第一艘发出SOS的遇难船只。菲利普斯最后一封求救电报发出于凌晨2:17分,距离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仅有3分钟。正是这些无线电报引来了最后的英雄船只卡帕西亚号。这艘勇敢的小船在接到求救信号后,在危险的海冰区全速行驶近百公里,最终救起了那七百多名惊惶失措的生还者。
泰坦尼克号的姐妹船,与它同样巨大的奥林匹克号,同样在接到求救信号后即刻掉头,全速驱驰750公里前去救援,然而,它赶到时一切悲剧都已经无可挽回。
当泡在零下二度的海水里,对流和热交换会迅速带走人的体温,体温过低症——也就是所谓“冻死”的元凶——来袭得远比你想象的迅速。美国陆军医学研究所(USARIEM)的约翰o卡斯泰拉尼表示,人的正常内部体温一般在37摄氏度,倘若下降到35度,低温症的症状就开始出现。一开始人还能保持清醒,并通过寒战来升高体温。然而当体温下降到33度,人就可能失去部分记忆。体温28度时,大多数人会失去意识并因此而呛水。体温低于21度,四肢的血管纷纷收缩,血液回流,血压急升,心脏病可能因此发作,而死神的镰刀一般就在此时收割。
据估算,在水中热量流失的速度是在空气中的约25倍。这很好地解释了趴在门板上的露丝为何能存活到最后——除了她是女主角这一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至于冬泳者之所以能对抗严苛的水温,那是因为冬泳者大多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慌乱和绝望的心理无疑会浪费体力同时加速热量流失。此外冬泳者往往在下水前有机会做充分的热身,并在冬泳全程中保持36度以上的体温。即使如此,一般冬泳也不可超过半小时,并最好有伴陪同来保证安全。
泰坦尼克号本可搭载65艘救生艇,但当时法条规定只需配备足够三分之一乘客使用的救生艇即可。在泰坦尼克号悲剧之后,这些法条都被迅速修改,所有船只必须携带足以容纳全部乘客的救生艇,以保证类似悲剧不再重演。另外,无线电干扰被认为是导致部分附近船只未能接收到泰坦尼克号电报的原因,于是当年,美国即通过法令,允许政府强势介入并调控无线电频段——只有获得政府颁布的“使用许可”方可使用专属的频率和波段来通讯。结果许多当年早早被瓜分的频段如今被无所事事地空置,而近年来爆炸式发展的移动通讯频段则用起来捉襟见肘,打个比方,就是当手机上网者在有限的道路上堵得水泄不通时,其实另有广袤的荒野一直无人通行。
不过,这次船难也使得全世界的研究者前所未有地联合起来,集中攻坚船只前方物体的探测问题。仅仅两年之后,声纳的雏形就被研制出来,除了被用以侦知海冰,这种仪器还被利用来勘测海底地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更是纷纷利用声纳来探寻敌军潜艇。只是这些,都已是那些深埋在碧海下的灵魂不再关心的事情。
年老的露丝轻轻松开手,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悄无声息地归于海洋,科学能告诉你,蓝钻在高温高压下形成莫氏硬度为10的晶体,另有部分碳原子被硼原子取代,于是导致吸收光谱变化而最终呈现美丽的深蓝。但科学不能说尽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夜,有些故事比蓝钻更动人,是因为甚么缘故。
本文已发表于《环球银幕》
本网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 &&Designed By &&&基于请输入您对这篇文章的评论或感想。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先。
还不是会员吗?请(免费)
邮箱/用户名
&其它登录:
最新追思寄语:
文章分类:
今日纪念:
纪念台湾复兴航空飞机坠河事件诞辰周年
纪念王小波诞辰周年
纪念康有为诞辰周年
最近充值:
13:51:00: a** 充值 20 元
10:45:00: 地** 充值 500 元
22:33:00: w** 充值 20 元
17:19:00: 地** 充值 20 元
21:16:00: j** 充值 20 元
厦门忆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坦尼克号怎么沉没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