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小米电视哪个好电视是哪公司的?

乐视电视在哪条街甩开了小米
共计次阅读 来源:雷锋网&<em id="num_num_
2015年初,乐视、小米两位客官以一场“撕逼大战”开始了赛跑,那么2014年究竟发生了什么?2014年智能电视的激活量最终定格在3110万台,其中,乐视和小米的份额分别为150万和30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销量差异?乐视在哪条街上甩开了小米?大家可以找个舒服的姿势来接着看~
相较于传统电视厂商,乐视、小米在在内容 、推广成本、互动等方面强,但销售渠道和售后弱,需要时间来铺设,所以先来讨论下销售渠道的问题。
乐视超级销售渠道包括乐视商城及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及线下销售;具体来说,线上途径包括:乐视商城、天猫旗舰店、京东、苏宁、易迅、国美1号店等官方自营店、广大银行信用信用卡销售中心;线下渠道有国美电器、光大银行西各分行。
此外,2014年8月份,乐视推出“LePar超级合伙人计划”,增加了新的线下渠道,并将此计划延伸为“ 020+C2B+众筹”的新业务模式。乐视表示已经与乐语通讯、迪信通、宏图三胞等6家渠道商达成合作,其战略意义由乐视覆盖一二线市场深度互联网用 户,LaPar则覆盖三四级市场,目前已有500多家经销商陆续加入LePar,乐视正在加速渠道下沉。
小米电视的销售渠道包括小米商城及天猫、苏宁、国美等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渠道有待开拓;此外,乐视超级电视由全国26个仓库进行发货,现配送范围涵盖616个城市及地区,小米电视的配送范围则涵盖266个城市,其中,2014年增加200多个城市。
资料显示,2014年10月份乐视超级电视的销售额占电视线上销售总额的32.24%;1-10月份,平均占线上销售额的20%以上;2014年国内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量787万台,同比增长79%,超级电视线上销售可观。
谈及销量,还有一个数据值得一提,在2014年的淘宝双11购物节上,乐视超级电视在淘宝平台上售出3.9万台,包含10款产品,销售额1.59亿;小米电视2售出3.7万台,销售额1.49亿,其中小米电视2是单品销量冠军。
产能方面的质疑一直围绕着乐视和小米。乐视和小米的电视产品均由富士康生产,双11购物节期间以及2014年年底,乐视超级电视都因产能问题受到质疑。对此,乐视采用预售的方式缓解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在9.19乐迷节当天,乐视超级电视售出10万台,产能已有明显提高。
小米电视2发布之初,供货量的断层比较明显,小米表示,由于小米电视2配备了小米家庭音响,整个制造工艺和生产环节更加复杂,量产爬坡比预想中的慢很多,所 以原定于5月27日开售的小米电视2,延期至6月3日进行发售,开放日的销量在台;7月份的时候雷军指出小米电视每月的产能将达到12 万台。此外,小米电视2的发布时间在6月份,也就是说基本只有半年的销售周期,这也是造成其与乐视销量差距的原因之一。
乐视早先一步跨入互联网电视领域,目前已经推出多款屏幕尺寸不一的电视产品,包括Max70、X60S、4KX50Air、S50Air、S40Air L等10款产品。电视产品的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从电视配件方面看,乐视商城目前共有近30种,而小米电视有8种。可以说,单从硬件层面看,乐视TV走在小米电视前面。小米2015年1月份推出了小米小盒子以及一款蓝牙手柄,能看出正在丰富自己的电视产品。
鉴于小米电视只有一款电视产品,在此不进行产品配置上的比较。
智 能电视的,除了硬件,还有内容可比。乐视做视频网站起家,具备丰富的内容资源;受OTT禁令影响,小米电视与小米盒子能呈现的内容有限,可谓“无米下 炊”,销量可能也会受影响,2014年11月,小米请来了陈彤,主抓内容运营和内容投资,雷军用10亿美元做“见面礼”,陈彤究竟会给小米、给互联网行业 带来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元以 下电视产品备受欢迎,占据电视总销量61%的份额,根据乐视商城最新报价,乐视S40AirL售价从2079元起,而S50Air售价从2979元 起;此外,大尺寸市场的快速成长使彩电平均尺寸由2013年的39.9寸上升至2014年的42.2寸,乐视超级电视在价位和尺寸方面,都拥有不错的市场 竞争力。小米电视目前只有一款产品,性价比不错,但未能形成比较优势。
在雷锋网记者看来,除了可比之处,小米和乐视还有很多不可比之处,小米从MIUI系 统起家,做手机;乐视从视频内容出发,做电视。这样的比较,更多的还是对互联网企业参与智能硬件市场的一种肯定和期待,观察与分析。智能电视概念的提 出,给尘封的彩电业带来了新思路和突破口,传统家电厂商也在为自己的企业注入互联网基因,从这一维度上来说,乐视和小米,都是他们的“导师”。
DoNews 会客室:倾听他们的故事,见证他们的成长可笑的乐视
今天上午,一位记者朋友问我怎么看乐视即将推出的超级电视,因为忙我忘了回答她的问题。当然,还有一层不得不承认的原因:我内心并不看好乐视推出所谓“超级电视”。我内心有一个逻辑:过去十年,不断有企业声称要颠覆传统电视市场格局,到现在也没见格局被颠覆,处于市场强势地位的依旧还是那几个传统彩电品牌,三星、LG、TCL、创维、长虹……一个都不是IT出身。但是,当下午仍有媒体不断询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谈谈我的看法了。我发现最近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联想杨元庆声称2020年将全面超越三星;此前罗永浩发布“锤子”手机,其用意也在于打碎苹果、三星主导的智能手机格局;而今,名不见经传的乐视贾跃亭也站出来了,发誓要结束三星代表的传统电视时代。我给这些人四个字的评价:余勇可贾。但是,仅有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市场从来就不是仅有匹夫之勇者的天下,从来就是智者的天下。市场经营与产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显然,杨元庆、罗永浩及贾跃亭,把市场战略与企业经营理解得过于简单化。而简单化往往是失败的开始。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成功?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是那些重视对手、研究对手并在实力上真正超越对手的企业。从贾跃亭对智能电视的7点理解来看,我实在找不到有什么新意,都是彩电企业的老板们“炒剩的饭”,把一些早就不新鲜的货色拿来当“海鲜”叫卖,你能想象到他对智能电视的理解有多肤浅。乐视的产品还没出来(据说5月7日上市),就宣称“价格便宜一半”,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战思维”。用这种思维做企业结局可想而知。事实上,以“价格战思维”做企业,死掉的不说,没死的大多也是苟延残喘,为什么高调的贾跃亭就没看到这么个简单的事实?难道乐视一开始就铁了心做一个迅速倒下去的企业?贾跃亭声称乐视电视是用1253天打造出来的产品。1253天大约是3.4年,从今天开始倒数,也就是2010年初,而那个时候,中国主流彩电企业甚至还没有推出智能电视。显然,贾跃亭的牛皮一不小心吹过火了。贾称“传统电视几十年未变”,这显然是外行话,2005年之前是CRT电视,现在是平板电视,怎么说没变?过去是功能型电视,现在是智能电视,怎么说没变?过去是日本品牌全球称霸,现在是韩国品牌一马当先,怎么说没变?乐视发誓要把观众拉回电视跟前,而此前不少彩电企业也这么发誓过。问题是:乐视能吗?彩电企业们能吗?我想,这个问题最好去问IT和智能手机巨头们,看它们怎么回答。我只想说: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远比电视大,这一点从“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际上,当彩电企业发誓要把观众拉回电视机面前的时候,IT巨头们思考的问题却是:如何把这些人留住?贾在邮件中称,超级电视关乎乐视生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想对乐视说,乐视最后的结局,90%的可能是愿望的背面。别说我给乐视浇冷水,我只是希望乐视做一个诚实的企业、一个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企业,而不是一开始就“牛皮吹得离谱”的企业。贾说,以三星电视为代表的工业时代的思维和模式必将老去。显然,贾跃亭并不了解三星,我建议他认真读一读三星发展史后再下结论。当然,我不认为三星不可战胜,我只想说的是,三星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蔑视的企业,当你还是一个幼儿园里孩子的时候,请不要对泰森说“我要打倒你”,你需要做的是,尽快成长。与杨元庆、贾跃亭相反,TCL集团董事长局主席李东生在谈到三星的时候说,中国彩电企业和三星的差距在十年以上。李这样说,是因为他与三星(这样的对手)打了半辈子交道,深知这个企业的厉害。三星的厉害,缘于其建立了系统竞争力,而非一个、两个业务板块领先。这样的竞争力,国际上称之为“完结型竞争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的竞争力结构是完整的、无缝隙的。而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板块状的,不系统的。实际上,作为一位长期关注、研究家电产业的人士,我想告诉公众的是,智能电视本来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智能电视出现之前,年轻人早已用电脑看电视。而所谓“智能电视”,不过是用电视上网而已。用电脑看电视,和用电视上网,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当然,我没说乐视超级电视一定没有市场,实际上,我更愿意将乐视超级电视视为“电视版的小米手机”,通过局部创新(比如用电商网络销售)得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细分市场。但是,指望这个市场有多大是不现实的。事实上,靠智能电视机顶盒而非电视整机做大的企业尚未出现,包括此前涉足智能电视领域的苹果、微软和谷歌。未来的电视,智能只是电视的基本配置,好比手机都能发短信一样。如果某个品牌的电视以“我是智能电视”为宣传借口,等于告诉公众它没有任何优势。这不过是一场营销。所谓的“内部邮件”,也就是一个蹩脚的“邮件营销”而已,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以并无创新的思维做所谓的颠覆性产品,像个不可笑的笑话。我想特别提醒中国企业的是: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最需要做的不是赶时髦似的否定(挑战)三星,而应该好好向三星学习,学到三星精髓之后再挑战也不迟。不再多说,祝乐视好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炫耀你的微信影响力!~
要评论?请先
没有帐号?点击
智能电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用户从PC和移动智能设备端拉回来,相比较而言,智能电视除了屏幕大点,优势真不明显。一、遥控操作不方便。二、智能电视是共享屏幕,不能观看个性内容,否则家庭要失和了,别跟我说家庭中人手一台电视。三、智能电视内容缺乏互动,或者说很难做到像PC一样可以边看视频边聊天讨论互动,社交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哪来的有理有据啊?客气啦。甲不成功,乙不成功,丙不成功,则丁也不会成功。这算什么逻辑?大公司都没能成功发明灯泡,可爱迪生发明成功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乐视可以尝试模式创新,可以与众不同,但是随便就夸下“打倒三星”的海口,就是肤浅、不自量力。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回复 :艳红当年也说要三年内打败淘宝,结果呢。 //@股票投资那点事 :小米在手机上为什么能成功?因为硬件与软件都做到了极好。试问,乐视在硬件上如果不能做到一流或者说超级好,敢说颠覆吗?在软件上如果不能做到体验极好,敢说颠覆吗?
小米在手机上为什么能成功?因为硬件与软件都做到了极好。试问,乐视在硬件上如果不能做到一流或者说超级好,敢说颠覆吗?在软件上如果不能做到体验极好,敢说颠覆吗?
想起当年汉王砸苹果的闹剧
竟然还有人记得这事儿啊。。。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竟然还有人记得这事儿啊。。。
刘同学啊,你真是丢了我们中南财大的脸!乐视超级电视之所以超级,内容是其核心杀手锏!你貌似家电行业分析师,却对乐视的大棋局一无所知!比你名气大得多的所谓分析师没敢发声,你却出来丢人现眼!
觉得你才是,,,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觉得你才是,,,
其实就是一个营销手段而已,刘老师言重了……另外我顺便问问,海信Vidaa,不也是一通公关么,怎么不见您出来喷呢?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罗永耗为了他的ROM吹牛逼,那首先是一种营销手段,他自己都承认的事实。但对于他面前的一些手机大厂而言,他就是个十足的屌丝。屌丝想要在高帅富面前出头,换做任何人,他都会掂量一下轻重,喊出自己的声音。结果有3。a.被嘲笑,被揍;b,出了风头,被高帅富记住;c,没有挨揍,以后继续沉沦,继续当屌丝。百事可乐当年曾经想要被当时的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而且很倾心这样的结果发生,但可口可乐傲娇依然,不把百事这样的屌丝饮料厂商放在眼里,没准儿会直呼百事可乐:肤浅!自不量力。然后呢,然后大家都知道了。难道你不认为当初百事可乐的被嘲弄不是一种财富?对可口可乐而言不是一次眼高手低有眼无珠?
兰博基尼的创始人与法拉利的故事。那人起先可是做拖拉机的,只是向法拉利公司提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兰博基尼的创始人与法拉利的故事。那人起先可是做拖拉机的,只是向法拉利公司提了一些刺耳的产品改进意见,就被高傲的法拉利无情嘲弄。貌似也被:肤浅,自不量力!!!!!
能在a股上市的高科技企业,首先基因就有问题
什么问题?能说说吗?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什么问题?能说说吗?
三星是全球排名前五的高科技巨头企业,乐视跟三星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中国迄今都没有任何一个科技企业可以跟三星相抗衡,长路漫漫,还需要国内企业艰苦奋斗,可能还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作为内部邮件鼓舞士气没问题,太当真就不好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不太懂,为什么感觉这篇文章个人情感色彩如此浓厚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昨天拜读了,基本上本人也是认同的。当然行业发展成什么结局最终都是各方的合力。我想应该是标题有点高了,但可以理解的,也希望大家都是理性的看评写评,想说的是表达的方式很多,因人而异。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内容更重要,不优化盒子,自己做硬件有优势吗?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终于有明白人说几句真诚的话了。现在的IT界真是浮夸的很啊!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咳咳,这篇文章每个观点和论证逻辑都特别正确。。。将乐视超级电视视为“电视版的小米手机”,通过局部创新(比如用电商网络销售)得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细分市场,这个论断最贴近现实。问题是,小米的整合营销不是那么简单的。。。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乐视背后有人吗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押宝智能电视,不管是传统还是新兴科技企业,都是在铤而走险。不过三星在这方面,也不是所谓的巨头吧。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我一项很喜欢读读刘老师的文章。为此,我特意google鸟一下乐视这个公司。碰巧,看到一篇关联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脚的狠赞,逆袭者被逆袭永远是互联网的保留剧本。虽然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其他内容不值一提。你这篇吐槽充满了轻蔑与质疑,我觉得这对国内的互联网厂商而言,有失公允。而且不止是你提及的乐视这家公司。需要提醒的是,你对乐视保持高度怀疑是一码子事,他们做了什么又是一码子事。这些,仅凭一些内部邮件什么的,你是无法知悉的。因为我们围观的是无法对乐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当一个人不了解他所评论的目标对象时,聪明的做法是,闭嘴!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智能电视是趋势,但是电视可以用5年,你们厂家敢保证3年内智能电视配置还能跑的动新系统新应用吗? 多花两三千买一个非常容易被淘汰的硬件。还不如走普通平板电视 安卓电视盒(电视棒)组合完胜智能电视机这才是真正的趋势。电视盒想换就换。买智能电视都是财大气粗的2B!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不要对新生事物抨击、打压!我看好乐视!!谁敢断定若干年后乐视就不能超越三星呢?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刘步尘们的思维是正统的精英思维,当然不能理解贾跃亭们的草根思想,他们越自信,贾跃亭们颠覆他们的成功概率就越大。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
ta的文章(50)
本文还没有被收录到任何文集,赶紧来收录它会员管理 两周内自动登录&&
公司全称:海王电子有限公司联系人:张海波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电话:2&&
免费发送本站网址到手机验&证&码:
面对市场竞争 三星电视的方向在哪里?
新闻来源:</&&发布日期: 15:02
&&&&&&&&&&&&
春节前,关于国内电视行业的热点不是很多,不过乐视网董事长兼ceo贾跃亭的回归还是一个热点,相对乐视汽车的“噱头”之外,贾跃亭对电视行业的一些观点也让这个“死水微澜”的市场泛起了不小的涟漪。贾跃亭称,工业时代是点对点的竞争,未来是链条和链条,甚至是生态对生态的竞争。单点突破非常难了,所以不要特别担心单点竞争的公司,乐视专注在一个链条上和生态上。三星也无法和乐视竞争,因贾跃亭甚至声称,为乐视用多层次的商业模式来对付单一商业模式的公司。那么是不是如此呢?&&&&  三星电视,重产品重技术  2014年,全球电视市场整体趋冷,中国市场迎来30年来首次负增长,并呈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奥维咨询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4461万台,同比下降6.6%;零售额为1462亿元,同比下降14.5%)这个数据显然不好看。不过即使如此,三星电视仍保持了增长势头。在2015年三星论坛新品发布会上,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彩电营销副总经理刘峻光先生称,三星在进驻中国的100多个城市里的份额都是第一。大屏电视三星在中国市场占据近一半的份额。此外,三星电视在全球市场创造了九连冠。displaysearch 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第二季度,三星电视还以31.8%的市场占有率,刷新了全球市场最高纪录。  很显然三星电视的成绩还是非常令人瞩目的。更主要的是,在uhd、曲面电视市场,三星电视均处于领先地位。三星uhd电视市场占比达36%,位列第一;三星曲面电视市场份额更是达到83%。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星电视的技术还是首屈一指的。2014年,三星推出了“环抱式”视觉体验的曲面电视、“不只是4k”的uhd电视以及更简单、易用的smart tv,还有足球模式、秒速开机、一屏双享等诸多差异化功能。  对于2015年的中国电视市场,刘峻光认为竞争将由“增量”转向“存量”,由“价格”转向“品质”。也就是说单纯地打价格战不见得就可以获得用户的认可。而三星也不是以价格驱动为优先的企业。三星倡导的是以客户需求,服务客户,技术驱动为主,不刻意营造价格优势。笔者观察到,三星电视的驱动力还是在用户体验以及技术驱动方面。种种迹象表明,三星电视将以“高大智曲”(超高清、大屏、智能、曲面)等为张力,在中高端市场广泛渗透。  和中国竞争对手不同的是,三星电视对中国市场的策略有明显的差异。在中国市场,刘峻光强调三星主要深耕的是:一是智能应用;二是生态系统;三是技术驱动;四是高端需求;五是专注自己;六是多元化选择。因为中国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用户的选择是非常多元的,三星倡导的以技术和用户需求来引导市场,并且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来满足用户的各种体验和需求。同时,对于中低端市场,三星也将延续曾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如意红”产品,不断深耕大众市场。同时,三星也将针对中国用户还有很大一部分使用机顶盒,三星推出了“赏晰悦目”的画质优化功能,机顶盒也能达到接近uhd的画质效果。  更主要的是,三星面向中国高端市场,推出了颠覆性的三星suhd傲世超高清电视产品阵容,并扩张曲面电视产品线,巩固在高端市场上的领军者形象。而打造完整的uhd生态系统也是三星一直倡导的方向。三星新推出的全新suhd傲世超高清电视,不是普通的量子点电视。suhd不仅有量子点技术,面板、系统、画质引擎和整体算法都进行了革新,并对硬件、软件、内容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它的色彩表现是传统电视的64倍,色彩校准点相当于传统电视的2倍。而且价格也仅和此前推出的高端曲面uhd电视接近。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中高端市场,三星无论是技术还是创新都保持着领先优势,这是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色,此外三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着自己的tizen系统,这也被三星寄予了厚望。但目前显然tizen在电视生态系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三星是不是可以把tizen打造成物联网时代下的第一系统还任重道远。&&&&  乐视和小米强调生态  众所周知,乐视和小米对于智能电视领域的渗透很深,二者都是在打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电视行业的互联网生态。这也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种模式。尤其是乐视网在这方面有内容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着一种独特的视角。小米切入到电视市场,计划和乐视走的模式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何其不惜重金挖来陈彤并且甩出了10亿元布局内容的原因所在。  乐视贾跃亭甚至夸下海口,称三星、海信等公司无法与乐视竞争。贾跃亭重点在意的还是小米。他也曾表示,乐视网与小米将不是点对点的竞争,将是生态之间的竞争,小米在大屏上追上乐视网需要很长时间,同样,乐视网在手机上追赶小米也需要较长时间,乐视与小米在物联网这块,大体思路会趋向一致。目前小米在向互联网电视渗透,而乐视也开始向手机端逐渐渗透。无疑二者都看中了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对于娱乐的重要性,因此要占据属于自己的一个犄角。  贾跃亭也表示,乐视做什么项目,必须是和乐视生态的核心诉求高度相关的产业,就是和乐视的主业产生非常强的化学反应,包括互联网的平台、互联网内容、互联网应用,以及强相关的智能硬件。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新生态布局,也是黏合乐视本身内容优势的一种扩张策略。当然究竟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方向也有点扑朔迷离。毕竟乐视的大视角需要的资金庞大,而这恰恰是乐视现在面临的一个短板。  对于电视本身,贾跃亭的野心很大,毫不夸张地说,甚至有点膨胀。对于乐视的定位,贾跃亭非常清楚,那就是乐视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且还是一家互联网产业公司。单纯地互联网公司或许是噱头,是概念,是整合,是资源,是资本,但是如果说是互联网产业公司,那么就意味着切入到行业,实体,产业链等范畴。这是乐视的野心,其实也是小米的野心。  值得关注的是:贾跃亭称,工业时代是点对点的竞争,未来是链条和链条,甚至是生态对生态的竞争。单点突破非常难了,所以不要特别担心单点竞争的公司,乐视专注在一个链条上和生态上,乐视体现最后爆发出的价值,一个指头无法和拳头竞争。贾跃亭声称,甚至三星,无法和乐视竞争。乐视用多层次的商业模式来对付单一商业模式的公司,拥有巨大优势,乐视生态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单点公司很难竞争。  不过,对于乐视而言,股权融资是乐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资本问题,乐视面临的压力也将非常巨大。2014年乐视生态总收入接近百亿,2015年的总收入目标将达到230亿,并实施人人持有乐视生态原始股的合伙人制计划。不过到底能否实现,还需要继续观察。&&&&
国内电视市场的争夺将纵深化  无论是乐视还是小米对于中国互联网电视的渗透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智能电视的发展也经历了逐步的市场认可的程度,对于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说,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本土电视厂商近年来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也非常大。长虹、海尔、康佳、tcl、创维等等厂商都面临着一定的突围方向,合作是一种潜在的发展模式,我们也看到一些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电商厂商进行嫁接式的的合作。一方面出内容,一方面出硬件,二者形成一种有效统一。  而进口电视厂商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方向和变化。这方面以三星和索尼等厂商为代表。三星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在高端市场的技术特点还是首屈一指的。而索尼经历了种种阵痛之后,也一直在渴望转型。一度时间剥离电视和移动产业成为索尼的重点之一。对于中国市场,索尼电视的发展策略也在调整。不久前,索尼和国美达成协议,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布局中国渠道市场。这一点对于三星来说不得不防。不过三星有深耕中国的多年经验,和渠道商之间的合作者关系也一直不错,因此借此想撬动市场的走向还比较难。&&&&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传统电视厂商的策略还是重市场,重布局,重硬件,重制造,这是他们的优势,无出其右者。和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不同也是这里。对于内容的攫取一般都是通过合作达成。毕竟内容是他们的软肋之一。我们观察到,对于电视行业内容,两条腿走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是内容,二是制造创新。前者的优势毋庸置疑,新生代用户对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传统的电视行业需要这种变局出现。后者是对于中高端用户的一种需求满足。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开始细分,进而产生一定的高端需求,比如电视,比如冰箱等等。重制造的厂商在内容方一般都是合作和引入。  当前,国内电视市场的节奏还比较混乱,呈现出多种趋势。一方面是互联网电视企业的杀入,在性价比以及内容方面获得了一部分大众用户的认可,尤其是引入电商渠道系统之后,用户的追逐颇为热络。这也是中国网购市场快速发展的一种现象投射。另一方面是日系品牌陷入低谷,渐渐地甩在身后;国产传统厂商借机扩张,频频抛出新概念,挖掘潜在用户群。再则就是对中高端用户的攫取,这方面以三星等高端电视厂商为主。他们追逐的是技术创新的概念,比如三星2014年向中国市场推出曲面电视,其他电视厂商随即跟风,纷纷推出曲面外观的产品。&&&&  市场永远是对的  对于中高端用户而言,品味和质量是他们追逐的热点,价格反而是其次。近一段时间在网上非常流行的中国用户到日本去买电饭锅、马桶盖其实也折射出一种新的生态结构变化。那就是质量和创新,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价格反而是其次了,动辄上万的电饭锅照样让中国用户趋之若鹜。因为一些新兴崛起的用户群对于品质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对于产品的突破和叠加功能更在意,对于质量、品控等潜在的价格也更在意。而且这部分用户群正呈上升趋势。因为一批中产用户的崛起,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也同步上升。  对这部分用户的抓取,显然也是高利润的最好回报群体。因此对于制造业厂商来说,吸引这部分用户的要素是什么?显然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功能、卓越、质量、声誉等等。这是要素,而带来的冲击就是对高端用户的渗透,以及由此带来产品的迭代性。此外,产品的高端性能也极易形成一种潮流化的趋势。就如同上世纪8、90年代用户对于日系高端电视产品的追逐一样。当然,目前是对智能电视、曲面电视,高清晰电视,超薄电视等等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电视制造厂商,包括互联网电视厂商喜欢把自己的产品和三星比较,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三星在作为一个标杆,也是一个靶子。如果三星电视的创新不够,也极易被超越,当然也说明三星电视的市场形象本身就在高端。而对于技术突破创新带来的产品迭代对于任何用户都是有吸引力的。此外还有一点也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生态系统的构筑,三星目前以tizen切入,而传统厂商多数还是在android阵营下求生存。  当然,当概念逐渐平民化之后,内容优势也在凸显。这也是三星必须面对的问题。索尼颓废的前车之鉴对于三星来说也不得不防。毕竟用户的选择才是最终的选择。吸引用户不仅仅是制造本身,更多的还是综合考评之后带来的选择冲动。在这方面,无疑互联网电视厂商的营销策略更值得关注。我们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的国内电视市场必将迎来一场更加腥风血雨的争夺,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之间的咬合以及由此带来的相互冲击都将存在。噱头的吸引力,价格的刺激,高端产品的华丽,都会成为市场的一道道风景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责任编辑:李群&&&&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视小米电视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