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论学习笔记第一品第十四课时笔记

入行论第一品-----第十三课学习笔记
主题: 入行论第一品-----第十三课学习笔记 &(阅读 2862 次)
0 会员 以及 1 访客 正在阅读本主题.
于: 七月 11, :16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 & & &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 & &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入菩萨行论》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第十三课学习笔记【本课所属科判】& & & & 甲一、论名& & 甲二、论义(入造论之理;所入之自性;圆满结尾)& & & & 乙一、入造论之理 & & & & 乙二、所入之自性(入者所依补特伽罗;入者之意乐;趋入之方法)& & & & & & 丙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 & & & & & 丙二、入者之意乐(发心之功德;受持之方法)& & & & & & & & 丁一、发心之功德(真实功德;具功德之合理性;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 & & & & & & & & & 戊一、真实功德& & & & & & & & & & 戊二、具功德之合理性(教证之合理性;理证之合理性)& & & & & & & & & & & & 己一、教证之合理性& & & & & & & & & & & & 己二、理证之合理性(意乐殊胜;加行殊胜)& & & & & & & & & & & & & & &庚二、加行殊胜(加行所缘广大;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 & & & & & & & & & & & & & & &辛一、加行所缘广大& & & & & & & & & & & & & & & & &辛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 & & & & & & & & &戊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 (自行利益;是殊胜施主;是殊胜福田;不为痛苦所害;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 & & & & & & & & & & &己一、自行利益【颂词释义】辛一、加行所缘广大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善说海:〖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因、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药的珍宝菩提心,她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得出来呢?《吉祥施请问经》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满虚空界,亦将超胜彼。”〗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善说海:〖仅仅思维利益众生也胜过供养佛陀,将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更为超胜也就不必说了。《三摩地王经》中云:“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辛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善说海:〖作为众生,尽管有想丢弃痛苦的心念,可是由于茫然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反而屡屡奔波造罪〗〖虽然也想得到快乐,却全然不晓得乐的方法。〗?〖以这样的无明愚痴而弃离善业,结果将自己的安乐像怨敌一样毁灭。〗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善说海:〖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这些众生〗,〖怀着大慈心用一切快乐来满足他们,以大悲心解除他们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们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哪有能与此相提并论的善业?哪有能这般利济帮助的亲友?哪有能依之生起如此福德的事呢?〗己一、自行利益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善说海:〖任何人有感恩图报之心,尚且值得被人们称赞是“这是知恩报恩的人”,更何况说没有受人嘱托也是心甘情愿地利乐众生的菩萨了。〗【本课要点】一 加行所缘广大:Part A: 赞叹修持菩提心的功德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①&&&菩提心是除众生苦予一切乐的甘露:1)&&&《佛子行》中说“ 诸苦由求自乐生”, 就是讲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我执我爱而生的。而菩提心的本厅是纯粹的清净利他,因而是一切快乐的根本因2)&&&世间上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八万四千种痛苦,这些都可以依靠菩提心的不共威力而予以遣除,如同天人的甘露妙药【法师辅导】:离苦:如果能够生起菩提心,就不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如果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就不可能以自我为中心去造罪业,没造罪业就不可能感受痛苦。得乐:假如菩提心能够在相续中产生,那么我们在面对很多责难、痛苦时,因为心中有非常清净的菩提心,就能够安忍一切违缘,不会对内心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有了菩提心,心态会非常安静平和,这也是安乐的因。②&&&菩提心的福德无量无边,值得赞叹:1)&&&即使依靠无有限量的正遍知佛陀的智慧,也无量衡量出菩提心是一个有限量的境界、有限量的功德,所以说它的福德连佛陀也难以衡量2)&&&不仅佛经中如是赞叹,世间上的人也肯定赞叹无条件地利益一切众生的品质,这种发心不管是什么人具足,都值得我们敬仰、佩服。因为能够真正做到放下自我、无私利他是非常难得稀有的。3)&&&《善说海》中的教证:【《吉祥施请问经》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满虚空界,亦将超胜彼。”】菩提心的功德如果是有形状的话,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所以完全是早过了我们凡夫人渺小的智慧所能推及的范围③&&&以菩提心摄持修行是具足智慧的方便方法:教证: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若人一刹那修持菩提心,所生诸福德,佛亦难衡量”1)&&&凡夫人也可以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而快速积累福德: 一个人在一刹那当中如理如实地修持菩提心,我们这些被业力烦恼所束缚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做到。但带来的福德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方便方法,仅凭自己的愚痴见解来修,不一定会有很大力量。2)&&&菩提心是最为重要的修行: 对于在家人而言有种种琐事需要他们去处理,难以做到像出家人一般清清静静地修行、积累资粮。因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所有的法归纳成一个最重要的修行----修菩提心3)&&&要求和方法:早上起来就要想:“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地修持菩提心”、“我要缘一切众生修慈悲心”。再怎么样几分钟也是可以安住的,若能如此,那么“所生诸福德,佛亦难衡量”。④&&&劝诫一定要重视菩提心的修行: 1)&&&遣除疑虑:龙猛菩萨是公认的大德,我们没有理由说:龙梦菩萨讲的不对。既然已经知道了菩提心有如是的功德,我等业力深重的众生为何不希求?为什么不修呢?2)&&&菩提心是一切法的低级,修高深的法虽然很殊胜,但是一定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来修才安全【法师辅导】:不能把它单纯地看作前行,或者当作一个不了义的修法,实际上菩提心修圆满就是成佛,菩提心修法非常重要。因此,要让自他都获得快乐,必须要坚持菩提心。PART B: 以福胜供养无量佛来赞愿行菩提心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①&&&愿行菩提心胜一切供养:1)&&&有的人以财物供养僧众、寺院,众人都认为它已经获得了如是巨大的福报,但仅仅有了一个愿菩提心,所获得的功德就已经可以远远胜过前者2)&&&不仅发愿,还在实际行动中去行持菩萨道,那么这样的功德当然更大了。【教证】& &佛陀在《大宝积经》 中讲了不可思议的三种功德,其中第一个就是修持菩提心的功;《勇施请问经》里面也有:“于恒河沙数诸佛圣者面前,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合掌而供养,与 瞬间修菩提心的功德比较起来,修菩提心的功德更大。”【法师辅导】:因此利益众生是最靠近成佛、靠近实相的一种殊胜方便。如果发菩提心供养佛陀,其功德可成为成佛的资粮。如果在供佛时未发成佛之心,只能成为成佛的间接助缘,成为成佛的远因而非近因。②&&&上师呵斥一些无有利他心的不如法行为:1)&&&我们大家平时有没有菩提心,可以从人与人之间、众生于众生之间的很多行为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道友之间一点都不和合,那么可以说大乘佛法白学了。【举例】:1.&&&甚至前段时间我们寄资料时,有些投寄点的居士说:“我不愿意和这个人一组,如果是一组的话,我就不学佛了!”我(上师)听了以后特别伤心,觉得这些人真应该学习《入菩萨行论》,不然的话,就完蛋了!2) 表面的修行不代表内心的转变:i) 如同大街上也会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现在有些修行人只是表面皈依,内心却没有一点利他的成分,甚至会以嫉妒心来毁谤他人的利生行为,这些是完全和菩提心相违的【举例】:还有些高僧大德在这个人家里传法,另一派的居士马上到宗教部门去告发……。作为大乘佛教徒,虽然我们不能大力弘扬大乘佛教的精神,但是故意去毁谤、故意去破坏别人真正的利他行为,我觉得是不应理的!不学佛的人都没有这么坏的心肠,虽然他的缘分还没有到,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事情时非常圆满妥善。不像有些佛教徒,嫉妒心越来越强,把上师当作自己的上师,佛教变成家庭化,认为这就是我的佛教,除了我的家庭以外,谁都不承认& &ii) 因而大家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应该以宽容大量的心态包容一切,不要认为别人都是魔鬼,自己是唯一的天人③善说海讲义:〖仅仅思维利益众生也胜过供养佛陀,将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更为超胜也就不必说了。《三摩地王经》中云:“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1) 因此,我们要像华智仁波切和很多高僧大德那样,把菩提心当做是一辈子最好的修行一个人最好、最殊胜的功德就是相续中有菩提心。所以要经常发愿生生世世不舍弃菩提心&2)菩提心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善知识的标准。在末法时代要找到一个具足全部法相的善知识很困难的,但只要他相续中有一颗菩提心,我们就值得去如理如法依止他。【法师辅导】:在如何行持菩提心方面,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利益众生有很多方便,只不过有时我们把眼光投放在佛菩萨的事业上,佛菩萨利他的事业很广大,我们做不到;实际上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做之事,只不过没有清净智慧观察不到,或者眼高手低,不愿意做小事,错过很多机缘。④上师的期望:& 1) 如果我们会想到“我以后一定要认认真真的修持菩提心,菩提心的功德的确很大”,有这样的一个定解的话,那么第一品的内容还是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作用。& 2)为了稳固菩提心、令菩提心自然化,我们要是时刻刻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听受很多上师的教言。久而久之一定会自然而然出现利他的意乐的【教证】:上师如意宝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也说过:我们修菩提心的时候,首先要有一种改造的心,经常提醒“我要修菩提心,我要修菩提心”,因为凡夫人以前想的只是 “我”,从来没有想过“他”,这种心很不容易转过来,所以最初一定要有一种改造的心来强迫它,让它想“我要修菩提心,我要修利他的心……”,二 其他无有如此加行Part A 世间人因愚痴故行为苦乐颠倒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① 众生都想遣除痛苦,但行为却是寻找痛苦:& 尽管心中是想离苦得乐,但行为上行持的却是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断的寻找痛苦。只会寻找一些表面的快乐,根本不摘掉这些快乐的背后是极大的痛苦,自己陷入到了永远不能自拔的痛苦当中。更因为愚痴的缘故,一切快乐的因和果都如敌人一般被消灭了。【举例】:比如说,有些人想发财就去抢劫、偷盗,结果不但得不到财物,自己反而被关进监狱,即生痛苦、来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贫困,就通过一些非法的行为来谋取,但后来也不能如愿以偿;有些人为了暂时的口腹之欲,吃一顿饭就杀害无量的众生,结果身体产生一些病变,得绝症而亡,或纵然即生中没有现前果报,来世却要以自己的生命偿还,感受种种痛苦……。【法师辅导】:众生的愚痴无外乎业果愚与真实意愚两种。业果愚是对业因果方面的愚痴,不了知业和果之间的关系,导致所愿所行背道而驰。真实意的愚痴是指对无我空性不了知,本来无我却认为有我,对真实意的愚痴导致众生围绕自我造了很多罪业。③&&&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来观察,抉择有真正快乐的因,知道如何才能给众生带来真正暂时和究竟的快乐。【法师辅导】:我们学习这个论典,不仅要观察其他众生还要反观自己,我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想离开痛苦的心念,但是因为以前没有学佛,现在学佛也不深,没有深广敏锐的智慧,对因果取舍之道茫然不知,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PART B 菩提心能够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①菩提心具足大慈大悲大智慧三个特征:& 1) 大慈心即愿众生获得快乐的一种心态:因为佛教的利他不是怀有某种个人目标的,而是真正忘我地去利益众生,这样的大慈心能够让无边的众生得以满愿& 2)大悲心即愿一切众生离开痛苦。通过度i中生代引导,众生得以超越轮回,从而完全根除相续中的痛苦& 3)菩萨以大智慧来对众生说法,从而遣除他们相续当中无明黑暗的愚痴 ②菩提心即吾等善、最胜友、无上福:&1)赐予众生一切安乐,遣除一切痛苦,消除相续中的愚痴,这的确是最大的善业了。&2)亲友们会再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解决困难,在快乐的时候增上我们的快乐。而世间暂时的亲友大多数只是要攫取一些利益才来接近我们,一旦我们无法再提供任何好处了,对方就会弃如敝屣地离我们而去。但菩提心是生生世世都可以利益我们,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遣除痛苦而增上我们的安乐&3)“岂有如是福”:& i) 这样广大的发心带来的利益当然是最大的,这种善根刹那间都在不断的增上& ii)利生的功德最大,而利生菩提心的违品就是恶心杀生。因而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哪怕遇到了再大的困难,也不舍弃利他的菩提心,绝不杀害任何一个众生【教证】《现观庄严论》中说:如果具有了菩提心,这个人不管住在哪里,实际上跟佛塔没有什么差别。③《入行论》是真正的、必修的实修法门&1)《入行论》不能被当做是仅仅理论方面的教授,一定要在了知了法义之后在实际中反复地去修持,才能让遣除一切痛苦的菩提心在相续中升起而做到真正的修行。&2)甚深的高法都是要在对基本法理通达的基础之上,修持才生的起功德。假如最基础的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没有,我们不可能白白地就获得成就。&3)修行要稳重、深入:修行是漫长的不是速成的,因而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来世负责人,对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理想。应该选择一个最有意义的法来修(菩提心)。经常换上师换修法要成就是非常遥远的。三 自行利益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①菩萨利生的世间人互助的差异:&1)发心不同:& &i) 世间人大多是为“酬恩施”才主动想办法给予回报、伸出援手,这样的知恩图报的人也很值得赞叹。世间人最重要的,一个是不能忘恩负义,另一个是要懂得善恶因果& ii) 对于菩萨而言,即使没有收到任何人的嘱托全清,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升起悲心而去披上利益众生的铠甲(大乘种姓成熟故)。菩萨愿意在没有任何回报条件的情况下利益众生,这种行为是最值得赞叹的&2) 心态不同:& i) 知恩酬恩的世间人大多只是对施恩者有回报,而对于毫无瓜葛乃至施害者不一定有帮助的意乐。& ii) 但菩萨的精神是:不管对我好还是不好,乃至故意无端加害,我都要不顾一切地帮助他。【公案】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提婆达多经常要破坏他的一些善行,当时世尊不但不生气,反而会尽量地帮助他、饶益他,这类公案在《广传》中特别多。② 菩萨无诤,恒顺众生&所以我们学习大乘佛法时,对待任何人都要出离到人际关系。如果整天都是为了“我”而争斗,不肯无条件的度化众生,那么这样的相续中不一定有菩提心,乃至小乘标准当中也没有“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想。③&&&应该学习往昔的高僧大德我们一定要杜绝相续中的自私自利心,认认真真地学习前辈高僧大德们的事迹,了解他们通过什么样的利他菩提心帮助无量众生而获得成就,最后度化天下众生。并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让自相续中的菩提心早日成熟,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利他的心。【本课总结】1.& &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暂时、究竟安乐的根本因,是遣除所有痛苦的胜妙甘露。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即便佛陀的智慧也难以衡量。2.& &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功德就已经超过了供养无量佛陀,现在我不但是在心里面“想”,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中这样去“做”,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3.& &众生都愿意遣除一切的痛苦,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因果取舍方面非常愚痴,行为上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断寻找痛苦。4.& &菩提心具足大慈心,大悲心和大智慧,将所有的快乐赐给我们、遣除我们所有的痛苦、消除我们相续中的愚痴,是最大的善。因为它断除了所有违品、建立所有的顺缘,这就是世间人最喜欢的东西。5.& &既然菩提心有如是功德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像我们这样业力深重的人为什么不希求、为什么不修持呢?我们一定要杜绝相续中的自私自利心,在日常生活中,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入菩萨行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实修法门,也是修其他法的基础。6.& &和普通世人不同,菩萨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众生,不管你对他好还是不好,甚至故意无端加害,菩萨都不顾一切地帮助。回向:& & & & &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 & & & &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 & & & &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 & & & &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回复 #1 于: 七月 11, :48 下午 »
随喜师兄!感恩!
0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 window.location.href = smf_scripturl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smf_scripturl.indexOf('?') == -1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0, 1) != '?' ? 0 : 1);">
请选择一个目的地:
-----------------------------
-----------------------------
=> 意见建议区
-----------------------------
-----------------------------
=> 分类查询区
=> 基础课程
===> 亲友书
===> 佛子行三十七颂
===> 二规教言论
=> 入菩萨行论学习专区
=> 净土法门学习专区
===> 阿弥陀佛修法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五部大论学习专区
===> 因明论学习专区
-----------------------------
-----------------------------
=> 智悲讲堂
=> 网络共修小组组织区
===> 组长交流区
===> 加行组
===> 净土组
===> 闻思A组
===> 闻思B组
===> 2011年7月新班组织区
=====> 加行新班
=====> 净土新班
=====> 闻思B组新班
===> 2011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2011年12月加行组新班
=====> 2011年12月净土组新班
=====> 2011年12月闻思B组新班
-----------------------------
-----------------------------
=> 综合交流区
=> 慈慧之家
-----------------------------
-----------------------------
===> 学会共修小组组织区
=====> 欧洲小组
=======> 欧洲组2011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欧洲组2013年6月新班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加行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美国小组
=======> 地方组
=========> 西雅图小组
=========> 洛杉矶小组
=========> 北加州San Jose组(2012-6月预科班-入行论组)
=======> 网络组
=========> 基础课程
=========> 前行
=========> 净土
=========> 闻思A
=========> 闻思B《入行论》
=========> 2011年12月净土班
=========> 2012-6月预科班-加行组
=======> 英语研讨班
=====> 大洋洲小组
=======> 新西兰小组
=======> 澳洲菩提学会网络共修组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家庭教育学习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及其后笔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家庭教育学习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及其后笔记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入行论第一品-----第十八课学习笔记
主题: 入行论第一品-----第十八课学习笔记 &(阅读 1338 次)
0 会员 以及 1 访客 正在阅读本主题.
于: 七月 28, :04 下午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 & & &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 & &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入菩萨行论》第二品 忏悔罪业---第十八课学习笔记【本课所属科判】& &甲一、论名& &甲二、论义(入造论之理;所入之自性;圆满结尾)& & & &乙一、入造论之理 & & & &乙二、所入之自性(入者所依补特伽罗;入者之意乐;趋入之方法)& & & & & &丙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 & & & & &丙二、入者之意乐(发心之功德;受持之方法)& & & & & & & &丁一、发心之功德& & & & & & & &丁二、受持之方法(总义;论义)& & & & & & & & & &戊一、总义(抉择发心;随发心而行持)& & & & & & & & & &戊二、论义 (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 & & & & & & & & & & 己一、加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 & & & & & & & & & & & & 庚一、净化自相续 (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罪;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 & & & & & & & & & & & & & & 辛一、供养(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 & & & & & & & & & & & & & & & & &壬一、总说& & & & & & & & & & & & & & & & & & &壬二、别说& & & & & & & & & & & & & & & & & & & & & 子一、供养无主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丑一、真实供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丑二、供养彼等之原因【颂词释义】丑一、真实供养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远离喧嚣愦闹、舒心悦意的森林,由本身的花朵点缀得无比庄严、累累硕果压垂了枝干的妙树。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天等世界中合成而散发的芬芳香气、沉香等涂香,能满足所需的如意树、奇珍异宝所形成的妙树,未经耕耘自然生长的庄稼,以及除此之外值得供养的所有珍贵饰品,包括由莲花点缀的湖泊、池塘中不断传来天鹅悦耳动听的吟唱声。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诸如此类,以上浩瀚无边虚空界中,清净刹土以及北俱卢洲等处所有的无主物,我均以心观想取来,郑重地供养释迦牟尼佛以及一切殊胜的佛子,祈请供养能获得大果报的殊胜福田为利众生而接纳,祈求大慈大悲的尊主慈爱垂念我而接受我的这些供品。丑二、供养彼等之原因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若有人问:为何不供养自己的财物而供养这些无主物呢?由于我往昔没有积累过福德,极为贫寒,除了这些供品以外我实在无有任何其他可以供养的财物。真心诚意想供养您,祈盼唯一利他的诸位怙主为了利益供养者我而纳受这所有的供品【本课要点】一 真实供养 (续讲)PART B& &
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远离喧嚣愦闹、舒心悦意的森林,由本身的花朵点缀得无比庄严、累累硕果压垂了枝干的妙树。〗①&&&供养珍宝山&1)“巍巍珍宝山”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应该是由四种珍宝所组成的须弥山,周围有七大金山、铁围山围绕。&2)修行人不应忘记意取供养三宝:虽然在人间没有珍宝组成的山王。但看到世间美丽的山或者听到山的名字,或仅仅在心中忆念,都一定要先意取供养三宝②供养宜人林远离愦闹、寂静清幽的森林。总之,不管在哪里遇到什么样的森林,都应该观想供养十方诸佛菩萨。&③供养妙宝树、垂枝树由各种鲜花珍宝严饰的妙树。只要看到了这些花果树木,心里马上观想:这么好看的树,供养诸佛菩萨!这是一种意取供养,功德也是相当大的。&④如理如法的意幻供养也可以积累大量资粮1)&&&我们不一定非要供养宝山、宝树,在路上看到弯弯的小溪、静静的山岗、美丽的村庄,不管什么景象,只要自己觉得悦意好看,第一个念头就要想“供养三宝”。口里可以这样说,心里也可以这样观想,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就能圆满很多资粮。 所以修行人不一定要有很多钱财能积累资粮2)&&&对真正证悟了的瑜伽士而言,金银和木石没有差别,因为外境不存在实质,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是没有什么两样,只要自己有观想的能力,诸佛菩萨就有纳受的能力。[公案]以前莲花生大师在藏地时,藏王赤松德赞为了报答传法之恩,供养了很多金子,当时莲师唱了一首道歌:“我见到的全部是黄金世界,不需要这么一点金子。”之后在赤松德赞的手里吐了一口唾沫,表示不太高兴PART C& & & & && & & & &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天等世界中合成而散发的芬芳香气、沉香等涂香,能满足所需的如意树、奇珍异宝所形成的妙树,未经耕耘自然生长的庄稼,以及除此之外值得供养的所有珍贵饰品,包括由莲花点缀的湖泊、池塘中不断传来天鹅悦耳动听的吟唱声。〗①&&&供养妙芳香&不管人人间、天界还是龙宫,世间所有芬芳扑鼻的相违,都供养。②&&&供养如意树: 这些如意树,我们应该通过观想供养。如果没办法观想,在见到松树、柏树、檀香树、各种参天大树时,或者坐车路经一些大树时,第一个念头应该想“供养诸佛菩萨”,心里要经常这样串习。③&&&供养自生庄稼平时看到稻田、麦田、无边无际的田野时,也可以进行意供。④&&&供养珍饰以及莲花湖1) 将红、黄、白等各色莲花点缀着的湖泊,供养诸佛菩萨。2) 很多人经常有机会看到特别美的风景,游览名胜古迹,朝拜圣地神山,但最可惜的是,从来没有想过供养诸佛菩萨。如果是这样的话,不管到哪里旅游也没有意义。3) 我们平时只要见到好的事物,第一个念头就应该是“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三宝”。⑤供养美天鹅湖泊中游弋着非常美丽的天鹅,不时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使人听后感到十分舒服。它们发出动听的吟鸣声,令见闻此情此景的人悦意欢喜,这些美好的事物全部供养十方诸佛菩萨。⑥ 应将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1)&&&总之,我管是什么样的景物,凡是我们见到的,都应该尽心尽力地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甚至看到了俊男美女,嘴里也马上说“供养三宝”2)&&&上等的修行人是日日夜夜随念三宝,生活不离开修行,这方面一定要努力串习养成习惯。PART D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诸如此类,以上浩瀚无边虚空界中,清净刹土以及北俱卢洲等处所有的无主物,我均以心观想取来,郑重地供养释迦牟尼佛以及一切殊胜的佛子,祈请供养能获得大果报的殊胜福田为利众生而接纳,祈求大慈大悲的尊主慈爱垂念我而接受我的这些供品。〗①&&&当知诸佛菩萨是不可思议的大福田:&如同我乳王在最殊胜的福田面前仅仅做了一点简单的供养,也可获得不可思议的果报。诸佛菩萨阿是殊胜的福田,我们遇到了如是的福田是相当有福报的。②&&&印度无着菩萨提出的六种条件:第一、想到三宝具有无上的功德;第二、三宝可以成办无边利益;第三、在众生界中,诸佛菩萨是至高无上的;第四、三宝犹如昙花一样很难出现于世,非常难得;第五、三千大千世界中,唯以三宝作为供养对境;第六、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来源就是三宝。③&&&三宝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即使不具足此六条件亦获不可思议功德1)&&&大多数人供养三宝都不具足这些条件,为的是自己平安顺利2)&&&当然,除了业力极重的人之外,只要在三宝面前虔诚祈求,三宝一定有求必应,赐予各种悉地。毕竟每个众生的愿望不同,但三宝的加持力是无欺的。二 供养彼等之原因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①&&&为何要做无主物供养:&〖若有人问:为何不供养自己的财物而供养这些无主物呢?〗答:〖由于我往昔没有积累过福德,极为贫寒,除了这些供品以外,我实在无有任何其他可以供养的财物。真心诚意想供养您,祈盼唯一利他的诸位怙主为了利益供养者我而纳受这所有的供品。〗无主物供养的原因有二: 一 自己实在一点的财物也没有,但自己必须积累资粮。& 二 自己有供养的财务,但由于前世没积累过广大的资粮,所以即生中福报不够,买不下须弥山或者四大部洲来做广大供养。②&&&供养诸佛菩萨的必要性:1)&&&诸佛菩萨已经圆满一切功德,并不需要这些供品,但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可以断除自相续中吝啬心和贪心。另一方面,依靠此供养殊胜的对境,自己很快可以圆满自己的福德和智慧资粮、2)&&&如何作意思惟:我们在供养时应想:十方诸佛菩萨,我今天观想众多的供品作为供养,请您一定要依神通神变力纳受所有的供品。③&&&意幻供养的合理性:&意幻供养不是藏传佛教的独有说法。而是佛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无主物供养”是大乘最甚深的一种意趣,日常生活中应经常行持。【教证】:佛在《善巧方便经》中说:“真正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所有的鲜花、花鬘、妙香、涂香、山河大地等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在《宝云经》中,佛告诉诸位眷属:“善男子,应以三千世界所有花果等无主物之供品,于昼夜六时中,在十方诸佛菩萨前意幻供养三次,此举具有无量功德,应回向于一切众生。”④&&&有能力做真实供养却只愿做意供是不合理的:虽然佛经中也说“随喜与亲自做二者功德相同”、“意幻供养超过了一般供养的功德”,但其中的意思是,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供养真实的供品(比如出家人或一些贫穷的佛教徒),那在十方诸佛菩萨或上师面前,可以这样意幻供养,但如果明明有能力、有财物,一点也不舍得供养,只是口头上说得好听是不行的。⑤&&&对于上师、善知识如何供养令其欢喜&应断之行为: 供养一个善知识要经过观察,且要凭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大乘善知识的法相是纵遇生命难也不舍弃大乘佛法,以及对大乘经典通达无碍,这样的善知识根本不会贪执财产。然而如果未经观察就供养了(结果发现不是真正的善知识),然后自己又后悔,那是没有必要的。应取之行为:其实,上师传法的目的是让所有众生获得快乐,而让众生获得快乐的,就是佛法。所以对真正的上师而言,一个人好好地闻思修行,这样的法供养是最令上师欢喜的。【本课总结】1.& &宝山、悦意的森林、妙树、芬芳香气、湖泊等,诸如此类的无主之物,不管是在人间、天界、罗刹界,还是清净刹土,无边无际世界中的所有供品,我全部在心中缘取观想,然后在最殊胜的福田——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乘僧众面前一一供养。祈请供养能获得大果报的殊胜福田为利众生而接纳,祈求大慈大悲的尊主慈爱垂念我而接受我的这些供品。2.& &无主物供养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己实在一点财物也没有,为了积累资粮,可以这样供养;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自己有供养的财物,但由于前世没积累广大的资粮,所以即生中福报不够,根本无法买到须弥山、四大部洲、所有的大海湖泊,。。。但是意幻观想与此不同,它的范围更为广大,与实物供养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别。3.& &我们凡夫对金银财宝特别执著,若是金子银子,就一定要好好抓住,若是石头木头,便觉得没什么用处。但对真正证悟的瑜伽士而言,二者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外境不存在实质,所以意幻供养与实物供养没有两样,只要自己有观想的能力,诸佛菩萨就有取受的能力。所以以意缘取大量的供品,然后在心里面供养,这有很大的功德。4.& &无主物供养并非藏传佛教所独有,无主物供养是大乘最甚深的一种意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随时随地行持。回向:& & & & &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 & & & &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 & & & &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 & & & &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0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 window.location.href = smf_scripturl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smf_scripturl.indexOf('?') == -1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0, 1) != '?' ? 0 : 1);">
请选择一个目的地:
-----------------------------
-----------------------------
=> 意见建议区
-----------------------------
-----------------------------
=> 分类查询区
=> 基础课程
===> 亲友书
===> 佛子行三十七颂
===> 二规教言论
=> 入菩萨行论学习专区
=> 净土法门学习专区
===> 阿弥陀佛修法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五部大论学习专区
===> 因明论学习专区
-----------------------------
-----------------------------
=> 智悲讲堂
=> 网络共修小组组织区
===> 组长交流区
===> 加行组
===> 净土组
===> 闻思A组
===> 闻思B组
===> 2011年7月新班组织区
=====> 加行新班
=====> 净土新班
=====> 闻思B组新班
===> 2011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2011年12月加行组新班
=====> 2011年12月净土组新班
=====> 2011年12月闻思B组新班
-----------------------------
-----------------------------
=> 综合交流区
=> 慈慧之家
-----------------------------
-----------------------------
===> 学会共修小组组织区
=====> 欧洲小组
=======> 欧洲组2011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欧洲组2013年6月新班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加行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美国小组
=======> 地方组
=========> 西雅图小组
=========> 洛杉矶小组
=========> 北加州San Jose组(2012-6月预科班-入行论组)
=======> 网络组
=========> 基础课程
=========> 前行
=========> 净土
=========> 闻思A
=========> 闻思B《入行论》
=========> 2011年12月净土班
=========> 2012-6月预科班-加行组
=======> 英语研讨班
=====> 大洋洲小组
=======> 新西兰小组
=======> 澳洲菩提学会网络共修组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行报名入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