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剧盛典科技盛典乔杰领奖视时现场讲话内容是什么?

大家都在看
乔杰建立了首个人类女性个人的遗传图谱,并在2014年将新的单细胞扩增技术成功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让患有先天遗传缺陷的夫妇拥有了健康的孩子。
 大家都喜欢
 最受关注的热门栏目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是谁用创新的力量改造当下?是谁在科技的路上引领未来?是谁的执着让你叹服?是谁的微笑让你感动?在2015年的门口回望,在科技领域,这一年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徐徐道来,篇幅不够就简而言之吧。
&&&&张存浩&程开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关键词:至高荣誉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张存浩院士是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程开甲院士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元勋,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程开甲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技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存浩、程开甲两位科学大家荣膺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有关报道中就曾透露出两个颇有意思的细节: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程开甲,总爱在小黑板上演算大课题,搬了新居还专门留出一面墙,装上一块黑板;而化学激光奠基人和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的张存浩,则酷爱古典音乐,会唱上千首歌曲,至今还收藏着堪称古董的留声机和许多古典音乐唱片。
&&&&宋延林:&用纳米材料打印&精彩世界
&&&&关键词:上头条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系列的开篇报道,本报4月9日在头版主打位置刊登了宋延林的报道。
&&&&10年前,当宋延林带领自己的团队闯入印刷领域,2004年,他在国家项目支持下开发出可与国外知名品牌媲美、但价格仅为其1/10的打印墨盒。
&&&&他本可以在交出一份漂亮的结题报告后申请下一个课题,但随着对印刷行业的深入了解,他意识到,我国印刷行业污染严重且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能否用纳米材料通过打印研发出绿色制版技术?宋延林开始新的思考。
&&&&基于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2009年,宋延林团队研发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的中试线顺利建成,并已成功推向市场。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绿色油墨、绿色铝板基生产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这还远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下一步将突破纸张印刷的范畴,把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延伸到电子、建材、印染等行业,通过纳米材料的创新和应用,解决上述行业的环境污染和高能耗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一个“纳米材料绿色印刷技术产业集群”。
&&&&施一公:&揭示细胞凋亡&研发抗癌新药
&&&&关键词:前沿人物
&&&&伴随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悠扬的乐曲,身穿燕尾服的施一公走上领奖台,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2014年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的中国科学家,时间定格在3月31日晚11点。随后,本报前沿人物版块对其做了独家专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施一公。
&&&&2008年,41岁的施一公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
&&&&回国后,施一公在继续细胞凋亡研究的同时,开辟了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这两个结构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动了我国在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整体发展。
&&&&47岁的施一公早已是学术界“大牛”,此次获奖只是诸多荣誉中的又一光环。
&&&&自1998年以来,施一公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的一项科研专利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并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末期。
&&&&欧阳竹:不毛之地的“送粮人”
&&&&关键词:最美科技人员
&&&&7月3日,本报在头版报道了欧阳竹的先进事迹,他是基层科研人员的典型代表。
&&&&扎根基层30年,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禹城试验站站长欧阳竹有事没事的时候,欧阳竹喜欢到山东省滨州市北部临海的盐碱地转转——这片曾经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变了天地,已被抗盐碱小麦所占领。
&&&&30年间,他和同事们一道,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良田沃土”,将“渍涝洼地”改造成了科技与生态并举的“鱼米之乡”……
&&&&盐碱地榨取了一代科研人的青春,转眼间,“青年”欧阳竹已成了“中年”欧阳竹。过了“知命”之年,他却有了新的追求。“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感情,这一辈子已经注定脱离不了农业,我要不断地思考,探索一条新路子。”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科学家的战略思考,也是他在退休前力促的一件事。“我想最后一件事,要做范式农场。里面引入一些新的概念,要从要素的配置上,从技术的配置上优化。”
&&&&李小文:布鞋院士
&&&&关键词:“扫地僧”
&&&&4月,网上忽然流传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做脱贫报告的,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叫李小文。网上意外的走红让我们走近了这位低调的院士。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李小文传奇的经历一层层被剥开,网络上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惊叹之声。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成了一周热门博客第一名,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
&&&&在照片的“背后”,熟悉李小文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师昌绪:大师留下伟大背影
&&&&关键词:逝者
&&&&11月10日,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师昌绪院士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
&&&&据身边人回忆,师老虽年届九旬,还在发奋工作,每周4天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接待来访、看资料、写文章、作报告,依然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据他的“效率手册”记载:2010年在京接待来访一二百人次,在京开会四五十次,出差十余次,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还作了3次特邀报告。这就是自称“一个闲不住的老人”90岁科学家的生活。
&&&&范犇:用高科技造最舒服房子
&&&&关键词:85后“千人计划”专家
&&&&从华师一附中保送北大元培计划班,再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硕博连读,范犇的人生目标定格在武汉,携博士未婚妻回家乡创业,立志用所学造出最舒服的房子。范犇年仅28岁,是我国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范犇的公司,成立于2011年夏,注册资金1000万元,设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武大科技园创业楼。他的新技术是指3D钢丝网架承重结构。经测算,这样的墙体结构,能使室内少付30%的空调及取暖费,通过了美国国家研究院3小时防火测试,重量只有传统砖墙的1/4,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材料的50%,独特的钢丝网架结构,足以抵抗8.5级地震和时速226英里的飓风。
&&&&去年7月,武汉首栋钢丝网架板房屋在蔡甸落成,建筑是一幢私人别墅。东西湖区某公司,五层高的企业员工宿舍楼,也大胆尝试了这种最新技术。
&&&&汪正扬:帮网站修补完善
&&&&关键词:&中国最小“黑客”
&&&&13岁的汪正扬,在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火了,这名清华大学附中初二学生被称为“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我的目的是帮助网站修补完善。”接受记者采访时,汪正扬表示自己不会恶意利用网络漏洞,同时否认自己进入学校答题系统是为了逃避写作业。
&&&&“入侵了学校的在线答题系统只为不做作业、利用黑客所谓‘抓包技术’花1分钱买了2500元的东西、修复了100多个漏洞……”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期间,有关汪正扬的报道引发公众关注,对此汪正扬认为自己被“误读”。
&&&&“我的目的是帮助网站修补完善。”汪正扬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只是发现了那些网站漏洞,早在今年4月,汪正扬就曾向360公司的库带计划提交过可能影响上百家教育网站的系统漏洞。
&&&&董明珠&雷军:10亿赌约背后的暗流
&&&&关键词:对赌
&&&&12月,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发表演讲,炮轰小米和美的集团的合作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并表示,雷军与她赌10亿,应该改成跟华为赌。
&&&&董明珠称,格力有1.4万项专利,且从来不拿别人技术,也不偷别人技术,一定是自己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小米已经输了。小米要真赌,就跟华为赌,跟世界上手机行业最顶级的赌。
&&&&董明珠还称,用户买小米是因为小米便宜,而不是买了高品质的产品。小米刚刚走出国门就被封杀了,因为偷了别人的专利,一个骗子公司不能称之为伟大企业。
&&&&一年之前,雷军获得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现场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愿董明珠赔自己1元,董明珠则表示,如果被击败愿意赌10亿。
&&&&■链接
&&&&央视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获奖人简介分别如下:
&&&&曲道奎&他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88项第一,研发的机器人遍布全球15个国家。2014年,他首创了40吨“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又以20千克大负载真空机器人领先全球。
&&&&王坚&他领导计算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核心技术——“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
&&&&贾利民&2014年,由他参与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在华夏大地飞驰;由他主导的高速列车“普系化”技术平台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邓中亮&2014年,他领衔“羲和”系统导航定位技术,使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室内一米;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16个省和3100个大型商场、场馆,赢得18个国家的采购订单。
&&&&舒跃龙&他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流感监测网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并通过研发诊断试剂成功防控了疫情。2014年,他又发现感染人类的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H10N8。
&&&&张红文&他主持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反舰巡航导弹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他和团队在巡航导弹的突防技术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袁隆平&2014年,他和团队选育出的超级稻良种“Y两优900”在湖南的4个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
&&&&李兰娟&科研人生,守护生命,只为摘掉中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她创建了新的人工肝系统,有效降低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2014年,她进入“感染微生态”全新研究领域,为全球肝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乔杰&建立了首个人类女性个人遗传图谱,并在今年将新的单细胞扩增技术成功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让患有先天遗传缺陷的夫妇拥有了健康的孩子。
&&&&戴建武&日,世界上第一例应用再生材料修复子宫内膜技术诞生的婴儿在南京呱呱坠地。新生命的降生见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了重大进展,实现了组织器官再生的梦想。股票/基金&
“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揭晓
作者:王珊
  本报北京12月24日讯(记者王珊)  今天,“盛典―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获奖名单,“科技盛典”晚会将于12月30日晚举行。  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分别为、、贾利民、邓中亮、舒跃龙、张红文、、李兰娟、乔杰、戴建武;三大“科技创新团队”分别为中科院海洋所“科学”号海洋科考队、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  为使活动兼具权威性和公信力,推选委员会以两院院士代表为主,加上主办方代表、媒体代表、学协会代表和其他相关各界代表共同组成。经过三轮评审,推选委员会从84名有效候选人物(含个人和团队)中推选出获奖者。  此次活动由中科院、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防科工局共同举办。  《中国科学报》 (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HN666)
12/16 09:2412/15 10:2512/12 16:5312/10 14:5212/05 17:0912/05 16:0212/05 10:5212/05 07:31
科技精品推荐
特色: 热点: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2014,卓尔不群的微笑熠熠生辉
日 08:50:1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记者 滕继濮
  是谁用创新的力量改造当下?是谁在科技的路上引领未来?是谁的执着让你叹服?是谁的微笑让你感动?在2015年的门口回望,在科技领域,这一年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徐徐道来,篇幅不够就简而言之吧。
  张存浩 程开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关键词:至高荣誉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张存浩院士是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程开甲院士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元勋,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程开甲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技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存浩、程开甲两位科学大家荣膺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有关报道中就曾透露出两个颇有意思的细节: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程开甲,总爱在小黑板上演算大课题,搬了新居还专门留出一面墙,装上一块黑板;而化学激光奠基人和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的张存浩,则酷爱古典音乐,会唱上千首歌曲,至今还收藏着堪称古董的留声机和许多古典音乐唱片。
  宋延林: 用纳米材料打印 精彩世界
  关键词:上头条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系列的开篇报道,本报4月9日在头版主打位置刊登了宋延林的报道。
  10年前,当宋延林带领自己的团队闯入印刷领域,2004年,他在国家项目支持下开发出可与国外知名品牌媲美、但价格仅为其1/10的打印墨盒。
  他本可以在交出一份漂亮的结题报告后申请下一个课题,但随着对印刷行业的深入了解,他意识到,我国印刷行业污染严重且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能否用纳米材料通过打印研发出绿色制版技术?宋延林开始新的思考。
  基于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2009年,宋延林团队研发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的中试线顺利建成,并已成功推向市场。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绿色油墨、绿色铝板基生产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这还远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下一步将突破纸张印刷的范畴,把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延伸到电子、建材、印染等行业,通过纳米材料的创新和应用,解决上述行业的环境污染和高能耗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一个“纳米材料绿色印刷技术产业集群”。
  施一公: 揭示细胞凋亡 研发抗癌新药
  关键词:前沿人物
  伴随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悠扬的乐曲,身穿燕尾服的施一公走上领奖台,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2014年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的中国科学家,时间定格在3月31日晚11点。随后,本报前沿人物版块对其做了独家专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施一公。
  2008年,41岁的施一公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
  回国后,施一公在继续细胞凋亡研究的同时,开辟了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这两个结构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动了我国在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整体发展。
  47岁的施一公早已是学术界“大牛”,此次获奖只是诸多荣誉中的又一光环。
  自1998年以来,施一公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的一项科研专利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并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末期。
  欧阳竹:不毛之地的“送粮人”
  关键词:最美科技人员
  7月3日,本报在头版报道了欧阳竹的先进事迹,他是基层科研人员的典型代表。
  扎根基层30年,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禹城试验站站长欧阳竹有事没事的时候,欧阳竹喜欢到山东省滨州市北部临海的盐碱地转转——这片曾经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变了天地,已被抗盐碱小麦所占领。
  30年间,他和同事们一道,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良田沃土”,将“渍涝洼地”改造成了科技与生态并举的“鱼米之乡”……
  盐碱地榨取了一代科研人的青春,转眼间,“青年”欧阳竹已成了“中年”欧阳竹。过了“知命”之年,他却有了新的追求。“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感情,这一辈子已经注定脱离不了农业,我要不断地思考,探索一条新路子。”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科学家的战略思考,也是他在退休前力促的一件事。“我想最后一件事,要做范式农场。里面引入一些新的概念,要从要素的配置上,从技术的配置上优化。”
  李小文:布鞋院士
  关键词:“扫地僧”
  4月,网上忽然流传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做脱贫报告的,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叫李小文。网上意外的走红让我们走近了这位低调的院士。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李小文传奇的经历一层层被剥开,网络上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惊叹之声。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成了一周热门博客第一名,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
  在照片的“背后”,熟悉李小文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师昌绪:大师留下伟大背影
  关键词:逝者
  11月10日,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师昌绪院士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
  据身边人回忆,师老虽年届九旬,还在发奋工作,每周4天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接待来访、看资料、写文章、作报告,依然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据他的“效率手册”记载:2010年在京接待来访一二百人次,在京开会四五十次,出差十余次,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还作了3次特邀报告。这就是自称“一个闲不住的老人”90岁科学家的生活。
  范犇:用高科技造最舒服房子
  关键词:85后“千人计划”专家
  从华师一附中保送北大元培计划班,再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硕博连读,范犇的人生目标定格在武汉,携博士未婚妻回家乡创业,立志用所学造出最舒服的房子。范犇年仅28岁,是我国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范犇的公司,成立于2011年夏,注册资金1000万元,设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武大科技园创业楼。他的新技术是指3D钢丝网架承重结构。经测算,这样的墙体结构,能使室内少付30%的空调及取暖费,通过了美国国家研究院3小时防火测试,重量只有传统砖墙的1/4,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材料的50%,独特的钢丝网架结构,足以抵抗8.5级地震和时速226英里的飓风。
  去年7月,武汉首栋钢丝网架板房屋在蔡甸落成,建筑是一幢私人别墅。东西湖区某公司,五层高的企业员工宿舍楼,也大胆尝试了这种最新技术。
  汪正扬:帮网站修补完善
  关键词: 中国最小“黑客”
  13岁的汪正扬,在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火了,这名清华大学附中初二学生被称为“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我的目的是帮助网站修补完善。”接受记者采访时,汪正扬表示自己不会恶意利用网络漏洞,同时否认自己进入学校答题系统是为了逃避写作业。
  “入侵了学校的在线答题系统只为不做作业、利用黑客所谓‘抓包技术’花1分钱买了2500元的东西、修复了100多个漏洞……”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期间,有关汪正扬的报道引发公众关注,对此汪正扬认为自己被“误读”。
  “我的目的是帮助网站修补完善。”汪正扬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只是发现了那些网站漏洞,早在今年4月,汪正扬就曾向360公司的库带计划提交过可能影响上百家教育网站的系统漏洞。
  董明珠 雷军:10亿赌约背后的暗流
  关键词:对赌
  12月,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发表演讲,炮轰小米和美的集团的合作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并表示,雷军与她赌10亿,应该改成跟华为赌。
  董明珠称,格力有1.4万项专利,且从来不拿别人技术,也不偷别人技术,一定是自己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小米已经输了。小米要真赌,就跟华为赌,跟世界上手机行业最顶级的赌。
  董明珠还称,用户买小米是因为小米便宜,而不是买了高品质的产品。小米刚刚走出国门就被封杀了,因为偷了别人的专利,一个骗子公司不能称之为伟大企业。
  一年之前,雷军获得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现场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击败格力,愿董明珠赔自己1元,董明珠则表示,如果被击败愿意赌10亿。
  央视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揭晓,获奖人简介分别如下:
  曲道奎 他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88项第一,研发的机器人遍布全球15个国家。2014年,他首创了40吨“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又以20千克大负载真空机器人领先全球。
  王坚 他领导计算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核心技术——“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
  贾利民 2014年,由他参与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在华夏大地飞驰;由他主导的高速列车“普系化”技术平台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邓中亮 2014年,他领衔“羲和”系统导航定位技术,使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室内一米;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16个省和3100个大型商场、场馆,赢得18个国家的采购订单。
  舒跃龙 他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流感监测网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并通过研发诊断试剂成功防控了疫情。2014年,他又发现感染人类的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H10N8。
  张红文 他主持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反舰巡航导弹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他和团队在巡航导弹的突防技术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袁隆平 2014年,他和团队选育出的超级稻良种“Y两优900”在湖南的4个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
  李兰娟 科研人生,守护生命,只为摘掉中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她创建了新的人工肝系统,有效降低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2014年,她进入“感染微生态”全新研究领域,为全球肝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乔杰 建立了首个人类女性个人遗传图谱,并在今年将新的单细胞扩增技术成功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让患有先天遗传缺陷的夫妇拥有了健康的孩子。
  戴建武 日,世界上第一例应用再生材料修复子宫内膜技术诞生的婴儿在南京呱呱坠地。新生命的降生见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了重大进展,实现了组织器官再生的梦想。
( 网站编辑:崔伟 )央视“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揭晓 袁隆平曲道奎等当选
&&来源:&&&&分享到:
获奖人物集体亮相
&&& 央广网财经12月24日消息(记者李静)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题,“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于12月24日隆重揭晓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
  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曲道奎、王坚、贾利民、邓中亮、舒跃龙、张红文、袁隆平、李兰娟、乔杰、戴建武。
  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
  “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颁奖典礼已录制完成,总导演冯其器表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他们深切的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热爱、对国家的责任,以及希望改变世界的内心力量。
&&& 今年的科技盛典上,每位获奖者会有一段3分钟的演讲,然而这短短的五、六百字都经过了至少20遍的反复修改和打磨,还有演讲者的动作、手势等等。“科学家们其实非常具有个人魅力,他们需要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公众真正理解他们究竟在做什么。”冯其器说。
  12月30日晚19点50分,“科技盛典”颁奖典礼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届时,将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聚集了当今中国顶级科学家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盛宴,并向追求突破自身、探索未来、坚持创新的科学精神致敬。
  获奖人物及团队简介
  曲道奎
  他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88项第一,研发的机器人遍布全球15个国家。2014年,他首创了40吨“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又以20千克大负载真空机器人领先全球。他和他的团队用满满的创新自信,书写着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新篇章。
  他领导计算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核心技术――“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2014年,中国的云计算触发了金融、民生、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的变革。
  贾利民
  2014年,由他参与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在华夏大地飞驰;由他主导的高速列车“普系化”技术平台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他和中国的高铁科技团队,以世人注目的速度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邓中亮
  2014年,他领衔“羲和”系统导航定位技术,使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室内一米;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国16个省和3100个大型商场、场馆,赢得18个国家的采购订单。他助推北斗,随梦前行,构建“天地一体”。
  舒跃龙
  他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流感监测网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并通过研发诊断试剂成功防控了疫情。2014年,他又发现感染人类的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H10N8。
  张红文
  他主持我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研发工作,技术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反舰巡航导弹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14年他和团队在巡航导弹的突防技术方面又取得新突破。十年攻关路,矢志报国情,巡航导弹成就航天强军梦!
  袁隆平
  2014年,他和团队选育出的超级稻良种“Y两优900”在湖南的4个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历经17年,他带领团队用超级稻创造了地球上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产量新纪录,他的“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李兰娟
  科研人生,守护生命,只为摘掉中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她创建了新的人工肝系统,有效降低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2014年,她进入“感染微生态”全新研究领域,为全球肝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她建立了首个人类女性个人的遗传图谱,并在2014年将新的单细胞扩增技术成功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让患有先天遗传缺陷的夫妇拥有了健康的孩子。
  戴建武
  日,世界上第一例应用再生材料修复子宫内膜技术诞生的婴儿在南京呱呱坠地。新生命的降生见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了重大进展,实现了组织器官再生的梦想。
  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
  2014年,他们连续开展高性能计算应用研究开发,第四次登顶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为国家多领域重大科学研究和多行业应用做出巨大贡献。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
  2014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验证了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
  他们劈波斩浪,航行六万海里;他们打破了新建科考船从下水到完成设计科考能力2到3年的世界惯例,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科学考察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据悉,“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举办,聚焦年度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结合专家意见和百姓观点,评选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人物”。推选委员会以两院院士代表为主,加上主办方代表、媒体代表、学协会代表和其他相关各界代表共同组成,兼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经过三轮评审,推选委员会从84名有效候选人物(含个人和团队)中,评选出中央电视台 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
编辑:李静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y年度盛典201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