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高公共领导者能力体系气象服务的能力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发布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性服务。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2009年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1-3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保证区域自动站、特种观测、网络传输等考核达到目标要求。
  弘扬我市基础业务工作优良传统,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市县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平台。继续完善台站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
  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区域站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完善区域站网布局。加强区域站的巡视、维护和维修,提高区域站资料的可靠性。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和主动性。发挥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效益,拓展预警时空。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做好国家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项目;加快人影作业装备升级,抓住中央财政投资机遇,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备。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强化农村气象服务公益化。推进和实施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丰富我市为农服务手段,同时积极参加全省农业气象科研交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加强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
  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继续加强对农村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育,探索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传输途径。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突出强化部门合作,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视服务的拓展工作。要不断拓展气象影视服务资源,在县级力争不少于2个频(次),探索开展网络气象影视和手机气象影视服务项目。逐步完成市带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业务,推动建立市县广告集约经营机制。要积极培育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托气象业务和科技优势的新项目。按照《气象法》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技含量;加强市县配合,勇于承担重大论证项目;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力度,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绿色能源应用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科技服务增长点。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发布、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性服务。?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继续合理控制队伍总量,提高气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内外气象职工总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员素质能力要符合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关法规。市县级业务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员,外聘人员必须符合外聘人员管理办法规定身份。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市局专业技术空缺岗位从县(市)气象部门择优选拔聘用力度;市局机关要进一步补充有业务工作经历素质优秀的管理人员,注重从气象事业单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依照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调任规定,通过调任的方式补充到市局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要继续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加强基层台站建设,突出市县一体发展
  全面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工作实施意见暨2009年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综合管理和远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综合管理,全面规范科技服务管理,实行合同、申报网络远程控制,加强综合预算,解决&县财市管&的问题,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桐城业务楼装饰和整体改造年内必须完工;切实推进枞阳新址建设,年内要达到基本完工要求;潜山观测场搬迁要有整体改善规划,年内要完成土地办证及项目可行性论证,随时做好项目申报;宿松、太湖完成综合改善扫尾工作。二是按照省局2009年加强县局十件实事,根据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落实,特别对要争取省局支持的有关单位和县局要做好对接。三是县财市管要严格按照市局财务部门要求,加强综合预算和分类核算,建立相应帐户和账套,在实践中完善中央帐套、地方帐套、科产事业帐套、科产企业帐套核算,坚决杜绝一个户头一本帐,完善和全力推进&县账市管&具体操作方法。四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实行科技服务管理网络化管理,《科技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投入日常业务运行并完善细化,重点加强合同管理,流程管理,财务公开;加强科技服务项目成本控制,增收节支;加大科技服务督查检查监督力度,通过平台完善对市及各县科技服务各项目流程、合同、财务的监管,确保科技服务稳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服务资金的分类核算,规范管理,提升综合预算和综合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探索市县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在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公共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和具体措施,全力推进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博才网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吉林女孩-30℃挑战冰雪瑜伽(组图)
俄罗斯军官舞会照曝光 帅哥美女如云(组图)
600余名考生泳装亮相高校表演专业招生会
美摄影网站评选出年度令人叹为观止的照片
“武当妹妹”舞拳抚琴展清纯侠女气质 网上走红
酒吧开业 竟请美女当街脱衣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青岛市城市运行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提高_新华网山东网群_山东网群
 >  >  > 
青岛市城市运行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提高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12日电 正常的城市运行对奥帆赛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正常的城市运行离不开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青岛市气象局不断关注和加强城市运行气象服务,把政府决策和城市运行气象服务保障落到实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日前,青岛市气象局加紧拓宽城市运行气象服务领域,提高城市运行气象公共服务能力。青岛市政府下发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浓雾天气应急预案》等文件,建立完善了政府领导、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青岛市气象局初步建成立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近五年来实施人工增雨、防雹、增雪作业77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奥帆赛期间正常的城市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象部门与电台、电视台、通信公司加强合作,遇有突发性、重大灾害性天气,及时通过专报、电视插播、广播、网络、传真、电话、短信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发送给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青岛市气象部门还开展了供电、供热和城市规划气象影响评价、气候评估等专业气象服务。
&&&&为做好城市运行气象服务工作,青岛市气象局和林业局、海事局等部门就气象服务方面达成了一致协议,如双方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制定针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机制;共同建立技术交流机制;共同加强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设等。(林泽磊)
                               
         责任编辑 庞黎黎  
青岛市城市运行气象公共服务能力提高
责任编辑 庞黎黎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电话:0531--增强交通气象业务能力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效益
 您的位置:
增强交通气象业务能力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效益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二八年十月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有效地保障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力求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对交通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是当前气象部门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省是一个交通大省,高速公路密度和长度均居全国前列,大型桥梁、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省局长期把"交通气象服务工程"列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重点任务,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交通气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5年,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气象部门唯一的交通气象专门研究机构--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初步构建了交通气象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通过开展对交通运营管理有影响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临近预报服务,把气象服务深入到交通部门的运营管理体系中,为气象部门开展交通领域的公共气象服务,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然而,任何一项工作开始之初,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交通气象服务工作也经过了很多曲折和困难,下面就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谈一谈开展交通气象服务的经验教训,与大家共勉。
&&&&为了有效地减少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从1998年起,在局领导亲自带领下,我所就和有关部门合作,开始了交通气象服务试点工作,先后在沪宁高速公路、长江水道以及苏通大桥、长江四桥、二桥、三桥等大型桥梁上开展了交通气象精细化监测和预报服务。实践证明,在实施交通气象精细化监测预警试验的交通干线上,雾天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反映了雾的监测和预警对实施交通管制是有效的。目前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通过广泛合作,建设高密度的交通气象监测工程,提高了交通气象灾害实况的获取能力。由于影响交通的浓雾等气象灾害具有生消速度快、空间尺度小等特点,常规的气象观测很难及时地获取到灾害实况,更无法提前作出预警。为此,我们和交通、公安部门多方合作,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交通气象服务模式,由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气象部门协助建设并负责维护高密度的自动气象监测工程,实现包括能见度、路面温度在内的各类气象要素的全天候逐分钟连续自动监测,气象与交通部门实现资料互通,同时还将交通沿线实景监控视频进行共享,将气象监测信息的定量观测和实景视频定性监控相结合。通过设置报警提示等功能,为气象预报和交通指挥提供了及时而精细的沿线实时气象信息。
&&&&二是通过协同攻关,开展交通气象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了交通气象灾害的防控能力。通过组织科研力量、聘请高技术人才,我们专门针对高速公路和水上运输的需求,自主研发了适用于交通干线的自动气象监测站。针对影响交通的灾害性天气,和交通部门合作,加强交通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御方法的研究。通过各种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目前,对试点路段已经能够做到对交通气象灾害提前12小时发布预警、提前1小时发布精确到路段的定量预报。特别是交通气象保障系统自2006年正式开展投入业务以来,交通沿线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警准确率达到86%,大大提高了交通安全系数。
&&&&三是通过密切配合,建立高效率的交通气象服务流程,提升了交通运输质量。气象部门将获取的交通沿线气象实况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并提前将精细化的预警产品第一时间传递到交通、交警部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还通过"江苏卫视",每天直播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的实况与预报信息,通过交通气象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广泛发布交通气象信息,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方便。交通气象保障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后,有效地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大大减少了无效封路时间。另外,及时获取交通气象监测和预警产品,在降雪之前采取避免积雪措施、大风之前对路牌进行加固等,也为提高交通运营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效保障。
&&&&通过多年的实践,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们也认真地总结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经过梳理,我们认为主要的差距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导致规模不大,覆盖面不广。目前的交通气象工作虽然在国内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仍然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推进比较困难,根本原因还在于采用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二是研究的深度不够,科技含量还有待于提高。目前的交通气象业务注重得更多的是监测方面的技术,对于预报方法的研究明显不足,在数值模式、机理研究方面基本还没有开展。三是服务方式和手段仍然不多,没有使交通气象服务深入到交通部门的每一个环节,服务效益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转变"三个模式",形成良性机制
&&&&一是转变传统服务模式。交通气象服务不能看成是传统的专业有偿服务,否则很难深入发展,必须发展多部门的联动服务机制。从高速公路运输业务来讲,一般都是实施企业化经营,即:公路运营由企业负责,而安全则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维护则由路政部门负责,各部门职责分工较为明确。企业是公路运营的收益者,根据"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就必须争取企业投入,通过多方位、各部门联合做好公共服务,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以江苏沪宁高速为例,封路是属于交警管制的,在我们没有提供专项服务以前,交通部门一般是通过人工巡查来确定整个路段是否有灾害性天气出现,经常出现提前封闭或推迟开通的"无效封路"状况。但自从开展专项服务以来,仅每次浓雾天气过程就至少可以减少半小时以上的无效封路时间,公路企业每次至少可以增加十万以上的收益,这样既避免了交通事故,又提高了运输质量,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
&&&&二是转变传统的合作模式。气象部门自身不要急于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在交通气象业务中,可以采取三种合作模式:一种是由运营企业投资建设监测设备,气象部门协助建设和维护,产权归企业所有,逐年适当收取少部分服务和维护的成本费用;第二种是由气象部门投入建设监测系统,产权归气象部门,企业逐年向气象部门支付服务和维护费用,逐步收回成本;第三种是企业与气象部门共建监测系统,产权仍归企业,企业向气象部门支付服务和维护成本费用。目前我们跟沪宁和江苏海事局的合作采用的就是由企业投资以及双方共建两种合作模式。通过高层次的合作,使用户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共同研究、共同受益,形成"气象为交通服务,交通促进气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气象部门内部必须打破部门界限和行政区划界限,在部门内部要整合资源,围绕交通气象业务的拓展,各级气象业务单位分工协作,借助于各个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现有气象观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的效益,建立部门内多种业务的交叉融合、互动合作机制,构建集约化的交通气象业务体系。目前的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探索的是一条科研-业务-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对科研与业务的良性循环是有效的。虽然这只是一种尝试,但是既然能在一个单位内部可行,那么从全局意义上来讲,各个部门之间只要相互合作好,也是可行的。
&&&&二、抓住"三个环节",提升服务效果
&&&&一是抓住工程环节。交通气象监测工程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选点到站点建设,必须预先介入,否则一旦建成,即使投入业务使用,并与气象部门共享,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交通气象监测工程建设之初不一定要追求过大的范围,但时空密度上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否则很可能漏到一些小范围的天气(如局地性的浓雾等);而且尽量不要只布设单要素站(如单能见度仪),因为没有其它要素配合,预测的难度仍然比较大。如果政府给了很大的投入,但得到的资料对气象预警的帮助不大,提高不了预报能力,反而影响了气象部门的信誉。
&&&&二是抓住维护环节。气象仪器是一种特殊的仪器,必须定时维护和标定,现在很多公路上都建有国外进口的自动站或能见度站,但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却很少,正是因为没有定期维护和标定的结果。因此,必须联合公路运输部门,定期由气象部门进行维护和标定。
&&&&三是抓住服务环节。发展交通气象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在"服务",用户需求的拉动是交通气象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根据各类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发展多种服务模式。一方面以公共气象的模式做好为政府和公众的服务,另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为企业用户提供专用气象服务产品,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情况设计整体方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
&&&&三、理清"三个关系",提高科技含量
&&&&理清"三个关系",就是要理清监测、预报、服务三者的关系。
&&&&第一,做好交通气象精细化监测是开展交通气象工作的基础
&&&&目前,气象部门已经拥有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和业务系统是开展交通气象服务的基础,但是现有的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设置,还远不能满足交通气象服务的具体需要,特别是针对突发性浓雾、强降水等尺度比较小的灾害性天气,以及由于特殊地理条件造成的局地多发性气象灾害,还缺乏必要的基础监测,特别需要加强主要路段、港口码头、黄金水道等重点地区的交通气象监测网建设,这是构建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的基础。目前,我省虽然还没有建成全省性的交通气象监测网络,但在局部路段、水道所建立的监测站点及其配套软件系统,为我省交通气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做好交通气象预测预警是开展交通气象工作的关键
&&&&气象部门利用实时监测的气象信息,结合气象部门的原有资源和业务系统,组成交通气象专业科技服务队伍,制作气象灾害的预警和临近预报信息产品。我所针对交通气象业务,实施24小时值守班,全天候对交通沿线的气象监测信息跟踪,对有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制作预警和临近预报。通过大量资料的研究分析,揭示了一些影响交通的灾害性天气特征,以及灾害性天气与交通运输的关系,研制出了精细化预报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建立了灾害性天气的定时、定点、定量的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做到灾害性天气出现前六小时预警、提前30分钟以上的精细化预报,基本满足了交通运营管理部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与预警信息的需求,为交通运营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而提高了交通安全系数。第三,做好交通气象服务是开展交通气象工作的最终目标
&&&&交通气象专项服务对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维护费用、合理布局交通干线、减少突发灾害影响、提高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等方面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交通气象服务信息可在交通沿线的各类情报显示板、监控中心大屏幕、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远程终端、互联网等媒体上显示发布,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路上驾乘人员发布。交通气象服务应贯穿在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对交通气象服务所产生的效益还要进行科学评估。"沪宁高速公路气象决策支援系统"是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具有科技创新性的一个子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6月正式通过工程验收,被列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五大科技创新点之一。
&&&&江苏交通气象工作进入试验研究和服务阶段至今虽然已近十年,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而言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要在省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针对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进一步了解服务需求,优化实时监测、通讯网络设施和信息共享方案,深化交通气象灾害预警和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提高交通气象灾害的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加强交通气象科研、业务、服务机制的建设,促进交通气象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将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全面贯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与交通、公安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为推动我省交通气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能力测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