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反映的共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么呢,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9410级-陈倩-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9410级-陈倩-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院系: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10级;学号:;姓名:陈倩;从本框的地位看,位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题,具;从本框的内容看,主要有两个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生分析】:;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什么是哲学、;2.在学习时,学生易混淆哲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院系: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10级学号:姓名:陈倩 从本框的地位看,位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培养学生学习哲学的关键点。从本框的内容看,主要有两个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事例分析得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同时进一步讲述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分析,哲学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人类生活的两项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在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学生分析】:1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明白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了对哲学知识的初步了解和一定的思辨能力。2 .在学习时,学生易混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影响对哲学的两大派别观点的认识。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是同学正确认识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分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今后的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概念。 其次,要让学生区分哲学基本问题并非哲学基本派别,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以及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最后,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哲学回归到生活,正确判断哲学的基本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案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通过判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求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难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教学方法】:1、探究讨论法为主:有利于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不易分神走神;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由被动式学习改为主动式、自由式学习;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2、多媒体为辅: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眼球,使教师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都学了那些知识呢?学生:………………..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对于上节课的内容我们要明确两个“三”,即三个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对关系: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好了,回顾完上节课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形神之辩(ppt)。师:这里的“形”指什么?“神”指什么?生:。。。。师:是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呢?生:。。。。。师:“形”与“神”有什么样的关系,它揭示了哲学的什么问题?生:。。。。。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形神之辩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问题,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中得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讲授新课】: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大家把书翻到第10页,我们一起来看一幅漫画,在漫画中我们看到有两名学子在请教他们的老师,哲学都研究些什么?是宇宙、人生、还是思维呢?老师也举棋不定了。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给了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那现在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们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思维”呢?生: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师:说清楚了存在与思维的概念,老师这有一个相关小故事,贝克莱(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人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师: 先有石头还是先有对石头的感觉?生: 先有石头,然后有对石头的感觉!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存在决定思维,即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也就是何为本原。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我们称之为唯物主义者,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和荀子(ppt),相反,我们称之为唯心主义者,代表人物有:王守仁和贝克莱(ppt)。师: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除了以上所讲的第一方面外,尚包含另一方面的内容.下面给大家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现实,这个现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1)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马克思、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中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等(2)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休谟、康德等.休谟,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师:那同学们觉得世界是可知的么?生:可知的。。。。不可知的。。师: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第二目: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师:接下来呢,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ppt),在漫画中我们看大一个农民伯伯在插秧,旁边附有这样一句话: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那同学们想一下,老师我现在住在黄土高坡上,但我就想种水稻可以么?生:不可以师:为什呢?生:缺水,气候条件也不允许。。。。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就约束了农民的选择。在看我们自己: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涉及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涉及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生: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得知: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的影响)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9410级-陈倩-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等内容。 
  【】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 4页 1财富值 10级-陈倩-2.1哲学的基本...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最完美... 22页 5财富值 教学案例《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一英语上册unit1教案 10级-陈倩-2.1哲学的基本问... 10级-陈倩-10.2...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
 专题推荐 10级-陈倩-2.1哲学的基本... 10级-陈倩-2.1感受文化影...... 分析冲突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院本科学生2002年以来发表论文..._哲学_高等教育_...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研 究及案例分析 人类...陈倩 2002 级生物基地 2002 级生物科学 2003 级...
 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独...《大学英文写作》 丁往道 陈倩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 2 2 2 1 8 10 10 6 6 1 2 2 21 教学...
  中学历史教科书文本表述研究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陈倩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82.10 起止年月 项目...改革问题的狂思乱想之二》这两篇文章,从历史哲学的...
赞助商链接
别人正在看什么?
赞助商链接sea3000.net
哲学的核心问题
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相反?是存在决定意识还是相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正是以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依据的。这不仅仅是哲学界,而且是全社会的老生常谈了。但是列宁明确地告诉我们,这种第一性的回答,只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才有意义。离开基本问题那怕只有半步,“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就不再有效了。这是不难理解的,“人造自然”给了我们很突出的例子。比如一架飞机,是先有设计图还是先有飞机?毫无疑问是思想在先,设计在先。因为这里谈的不是哲学基本问题,而是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哲学原理怎样指导我们的具体行动呢?难道一些原理真要被束之高阁吗?果然如此,哲学会越来越严重地神秘化、玄学化、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这是全体哲学工作者的悲哀。为了让哲学和所谓的“俗务”真正结合起来,成为大众心中的罗盘,手中的工具,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抓住了核心,才能提纲挈领地把握住整个哲学,使哲学规律了然于心。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的核心问题
哲学核心问题固然重要,但究竟什么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呢?笔者虽然在2003年就提出过这个问题①,遗憾的是没有引起任何的批评和讨论,所以在此不能评述各家的看法,只能陈述个人见解。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指哲学的一切重大争端由之引发,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哲学家或派别的哲学观。然而事实上人们对哲学的核心问题缺乏共识,因为很少有哲学家关心此事。对哲学核心问题缺乏共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什么是核心问题看法不同;二是即使同意以某问题为核心,对于问题的回答也各不相同。
首先要说明的是,各哲学派别如何由于对哲学核心问题的不同认识而产生不同的哲学观。由于笔者认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的核心问题,所以只能以此为例,其他不赞成以此为核心的观点将不能涉及。
人类认识任何事物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决定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哲学是研究信仰的科学,人类的信仰主要有四大类,对于每一类信仰的分析,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问题的核心。比如宗教信仰,世界各大宗教的共同性是什么?它们的个性又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弄清楚,那么研究宗教哲学的其他问题都将无从下手。比如中国宗教和世界宗教的对比,主要应研究中国宗教与世界宗教的异同,异是个性,同是共性,离开这种研究,还有对比的必要吗?科学哲学更是如此,如果不关心一切科学的共性,只从一门科学的特点出发,如物理学,去研究科学哲学,那结果只能是片面的、狭隘的科学哲学观点,对于指导具体科学研究工作将毫无意义。反之,不注意某一门科学的个性,只从一般哲学意义上对其表示哲学的关怀,那对于这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没有帮助的。由此可见,哲学对于科学的关心和帮助,必须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方面着手,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已经没有必要分析伦理哲学和经验哲学了。我们从这里得出的结论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对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没有很好的认识,不管你属于那个哲学派别,都不会是高水平的哲学家。
确定了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后,还要看你如何回答核心问题,才能决定你的哲学观和哲学派别。
为了方便,我们先来分析对于物质(存在)和精神(意识)的关系的不同看法。严格说,这里的表述并不妥当,因为存在和物质并不相通,而精神和意识是相通的,这两组关系不应该相提并论。精神的存在也是一种存在,而且就哲学发展而论,这是更重要的存在。为了照顾通常的说法,我们先暂时认为:这两组关系是对应和一致的。
物质和精神相比较,存在和意识相比较,谁是共性,谁是个性呢?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共性,精神是个性,因为只有活动着的人脑——这一特殊状态下的特殊物质才有精神,其他任何物质和已经确认死亡的人脑是没有精神的。至于动物的大脑有没有精神,在动物学上和脑的发生学上可以进行认真的争论,但这不改变问题的哲学本质,因为动物大脑也只是个性。唯心主义者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精神是共性,物质只是个性。上帝制造万物也好,绝对精神外化也好,都是把精神看作普遍的存在,物质是后来根据某种精神制造出来的。如果唯心主义者承认,他所依赖的精神会消失掉,或者不是普遍性,只是个别现象,那他就不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普遍的,永远共存于统一体中,那就是在二者之间取调和折中态度的二元论者。
关于静止和运动的关系也一样。认为运动是普遍性,是共性,静止只是速度等于零的特殊运动形式,这是辩证法的运动观。认为静止是共性,运动是个性,宇宙永远是这个样子,运动不过是部分物体、物质的个别表现,这是形而上学的运动观。这两种对立观点推理的结果不一样,按辩证法的观点,必然要承认宇宙无限性是客观事实,尽管我们不可能实证这种无限性;而按照形而上学的运动观,必然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即不承认宇宙无限的合理性,因为宇宙无限,运动必然无限,它就不可能仅仅是某些物质、局部空域的个别现象。
哲学观的分歧也与派别的分歧相似,大家都以共性与个性的判断不同为依据。
把哲学看成是总科学,实际是强调哲学所特有的对于科学进行总结的功能,这就是把总结看成共性,看成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存在。但是总结属于综合,它和分析是相辅相成的,综合与分析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完全赞成“总结论”哲学观,而只是承认其部分合理性。
把哲学看成世界观的科学,是认为世界观是共性,人类的其他认识是个性。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其一,世界观有很多种,哲学所研究的只是哲学世界观;其二,世界观中的实证内容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其中的信仰部分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尽管这里指的可能不是哲学世界观。我们不赞成这种哲学观,也是基于对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认识。我们认为信仰是所有哲学的共性,不论何种哲学派别,不论何种哲学观,总离不开对于信仰的研究,而把属于实证的内容或早或迟地从研究对象中删除掉,所以我们才认为哲学是研究信仰的科学。
很多哲学争端都可以这样看。比如有人认为现代哲学正从真理哲学向价值哲学转变,真理哲学也好,价值哲学也好,都不妨碍我们把哲学看成科学,但对于共性与个性的认识就大相径庭了。真理哲学的意思,是说过去的哲学以追求真理为己任,要求判断的是真假问题,不是对人类有利不利的问题。好像哲学家是绝对中立的、处事公允的。这种哲学,强调的是追求真理是一切科学的共性。价值哲学认为共性不是真假问题,而是人的选择,是对人类有价值没有价值的问题。它强调哲学首先是人的哲学,没有人那来的哲学呢?所以把科学为人类服务看成是一切科学的共性。条件哲学主张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价值本身包含着真理,不合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否定;没有用的真理,或者过去有用,或者将来有一天会有用。非欧几何发明以后长期没有用处,到广义相对论问世才被使用。单纯追求价值的结果最终会丧失价值。经济学主要研究价值,追求的是价值学的真理。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有效的经济学说,但不能说经济学不是科学。
其他很多争论问题,比如关系哲学和实体哲学的争论,哲学应当更重视主体还是更重视客体的争论,关于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论,……这些重大的争论问题不能说全部,也应该说绝大多数和如何认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存在分歧有关。所以我们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哲学的核心问题。
用条件分析方法研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条件分析的方法和原理要到第三章、第四章才能详细介绍。为了研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直接利用条件分析的成果而不做推导。我们先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来分析和理解条件分析的基本观点,这样等于介绍了条件分析的基本观点。再用条件分析方法讨论共性与个性,加深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条件分析是指:当行为主体提出某个目标时,采取各种方法,对与目标相关的各项条件进行调查,做出综合判断,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是否具备,从而预测目标能否实现,或者说有多大把握实现。
条件分析的这一定义,首先限定是对于行为主体而言。这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街道社区、阶级、政党、国家、政府等等。这里体现了“哲学首先是人学”的观点,但不等于由此规定哲学的本质。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②]改变世界首先就提出了确定目标的问题。如果目标确定不当,“改变世界”就是破坏世界。由定义得到的认识是:我们讨论条件,永远离不开目标,一切条件都是针对具体目标而言,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没有确定,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条件、评价条件。所以在对条件进行分析时,与既定目标不相关的其他条件就被排除了。
定义告诉我们的第二点规定,是在条件分析之前要先进行条件调查。没有周到细致和深入的调查,我们无法判断条件与目标的关系,甚至于是不是与目标相关都无法确定。例如:有人应聘失败,以为自己个子矮了,所以垂头丧气。可是发现成功者身材比自己还矮一点儿,就想不通。后来公司内的朋友告诉他:您所以落选,是因为勇气不够,不敢大胆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他这才明白,自己身材高矮与应聘成败无关。与目标无关就不是条件分析所说的条件。
一个目标的成败,决定于条件具备的程度。这里有两条最基本的原理:
原理一:全条件原理——与目标相关的所有条件都已经具备,目标一定能实现。
原理二:否决权原理——绝对性条件对目标行使否决权。只要有任何一条绝对性条件不具备,目标可实现概率即为零。
所谓绝对性条件,就是对目标的相关度是1的条件。条件相关度就是验后概率。流行的决策学理论,把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看作是因果关系量化的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这是不对的,验后概率才是因果关系量化的唯一根据。在《条件分析引论》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证明。验后概率是1,就是说目标每次成功,都离不开这项条件,所以它对目标有否决权。这是同语反复,是逻辑真理。这是条件逻辑,与习惯上使用的二值逻辑、三值逻辑不同。
现实目标常常是介于二者之间,所以目标可实现概率是在0和1之间的小数。关于目标可实现概率的计算在以后介绍。这里只假设已经有了计算结果,利用结果分析具体问题,可以进行定性描述。
由此可知:与目标相关是一切条件的共性,这共性在数学上表现为条件相关度,即验后概率。相关度有大有小,是每一条件的个性。我们把条件相关度为1的条件称为绝对性条件,条件相关度小于1的其他条件就是可变性条件。这样就把与目标相关的所有条件划分为两大类。由此引伸出:
原理三:可变性条件对目标没有否决权。但这并不是说,可变性条件是否具备无关紧要。没有否决权的条件,有时也会使目标失败,而且有些目标可能根本不存在绝对性条件。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某人得了慢性病,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好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与什么条件有关。环境好了?营养好了?锻炼身体的结果?正确服药?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治好病。无论那个方面没有做到,也不能绝对地说病就治不好,即各条件对目标都没有否决权。但这些方面可能都有作用,治好病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分析告诉我们:简单、直线的因果联系观念是不反映实际的,因果联系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条件和目标的关系是辩证的,这有几层意思。
前面讲了条件对目标的依赖性,其实目标对于条件也有依赖性。如果我们对条件的划分不当,可能使原定的目标盲目提高,变得无法实现。在体育比赛中我们看到过这样的例子:明明运动队伍的水平在下降,人不是原来的人,技术、体力均不如前,却提出保几争几的目标,其理由是:上届曾经达到第几名,这次不应该退步。其实上届得第几名跟这次比赛一般是没有关系的,或者说不是相关条件,硬把这条件算进去,盲目提高目标要求,带来失败和羞辱是必然的。指挥、战术、技术、体力、情绪、环境、后勤保障,对于运动成绩紧密相关,理应在这些问题上多做工作,管它上届第几名干什么呢?
条件和目标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可以是条件,条件也可以是目标。这是辩证关系的第二层意思。
讨论问题的范围不同,条件与目标的划分也不同。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全班同学期末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那每位同学的努力都是条件,而且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成了班主任老师关注的焦点。如果在全校范围讨论问题,每个班都保证自己的学生中没有成绩低于80分的,就成了条件。目标性质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如果要求一个班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谁能够通过考试提高自己的成绩,就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我平时成绩虽然好,但也就到此为止,没有提高余地了,老师可能不会重点管我。可见条件的性质也跟随目标性质发生变化。
条件本身是分层次的。与一个生产企业有关的条件很多,如市场、动力、原材料、技术、劳动力、运输、后勤、管理……,其中每项条件都是成群的,比如市场,包括促销宣传、经营网络、客户联络、新市场开发、展销活动、……许多方面。所以说市场条件是由许多更具体的条件组成的。这样我们就认为:这些具体条件实际上是以“市场”为目标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规定:
把与某目标相关的所有条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组成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综合对目标发生作用,这样的子系统称为相关条件群,简称为“群”。
群对目标称为条件,对于构成它的各项具体条件则称为目标。这是条件与目标辩证关系的第三层意思。
相关条件群划分的原则有三条:
⑴尽可能组成绝对群,就是对目标有否决权的群;
⑵不允许将两个不同的绝对群硬性归并在一起;
⑶对目标起同一作用或相同性质作用,或相互配合才能对目标起某一作用的单项条件划归一群。
关于第一项规定,是不是一定要绝对群呢?不是的。所以只讲“尽可能”,不讲绝对。这样就可能存在“可变性条件群”。
关于第二项规定,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如果我们将企业的后勤与管理归并在一起,算是一个条件群,行吗?显然不行。因为管理包括对企业的全程和全面管理,与后勤工作的性质、规律有本质不同。后勤工作是不是对目标拥有否决权?后勤的一般性落后还不会导致企业跨台。但管理不行,那怕只是比较差,不是绝对没有,企业也会跨台。可见二者的性质有多大差别。
关于第三项规定,可以举原材料的例子。比如钢铁企业,铁矿石和辅料,就属于“相互配合才能对目标起某一作用的单项条件”。所以在条件分析理论中,不能将它们分开,必须划为同一条件群。条件群的划分是否科学,是条件分析方法有效或无效的关键所在,以后还要反复讲解。
条件分析理论更多内容要在以后介绍。但有了这些内容,分析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够用了。
共性是怎么回事呢?比如一位外国朋友到中国,他先看见了张先生,后看见李先生,又与北京大街上的王女士、赵姑娘交谈,最后见到的人太多了,很难一一叫出他们或她们的名字来。但有一点他知道:他们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他把这叫做共性。但是拿中国人和美国人相比,和英国人、俄罗斯人、印度人、日本人比,中国人又成了个性,地球人,或人类才是共性。如果把人同猪、狗、牛、马……比较,人又成了个性,动物才是共性。这样分析或归并下去,实际上存在的是无穷序列。最高的序列是宇宙中的物质,物质就是极度抽象,是最大的共性,所以我们把承认物质是共性的哲学家叫做唯物主义者。
由此可见,共性是针对众多同类个性的共同特点所进行的抽象,而不是另外存在的什么事物。你能找到中国人吗?严格说,你找不到。你只能找到张三、李四等具体的人。并不存在一个就叫“中国人”的人。同理,你能找到“动物”吗?找不到的,你只能找到具体的狗、猫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这很好理解,但一讲到哲学,有些人就迷糊了。比如时间,它就是对“任何运动都是一个过程,都需要经历”这一特性的抽象,即是物理时间、具体时间。抽象到了整个宇宙,时间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因为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任何具体时间都是相对的、可变的。而一些科学家不满足这样的结论,非要具体测量出“绝对时间”不可,如果测量不出,他就拒绝承认绝对时间。关于运动的情况也一样,静止不可能是绝对的,其实所谓微波背景辐射,也不可能是绝对静止的标准,它只是目前人类认识能力所限制的静止标准。
用条件分析的观点来看共性与个性的上述关系,我们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一些看似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之间,因为目标的提出而具备了某种共性,那怕它们的个性非常突出,在对目标发生作用方面仍然存在共性。这就说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停留在事物分类这么直接和简单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召开一个会议,会议代表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是为开会而来,这就成了共性。他们提交的论文、开会的目的各不相同,这就成了个性。把开好会当作目标,可以运用条件分析方法,研究如何才能开好会的问题。条件分析方法是可操作性很强的决策手段,我们以后会举例说明。这样,哲学的研究,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分析,就直接用于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哲学是有用的了,不再被束之高阁,不再被看作崇尚空谈的玄学。
和条件与目标构成的层次性一样,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构成无限层次。开会的每位代表,都有自己在各方面的个性,比如在住宿方面,有人喜欢床铺软一点,有人喜欢硬一点;在吃饭方面,有人喜欢吃面食,有人喜欢米饭,等等。这种个性的共性,就是都属于代表本人。代表们构成会议是一个层次,无数会议构成全国会议总的特征,是更高层次。各种会议都属于某个专业性的活动,这个专业的总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层次。所以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存在着看问题的不同方位、不同侧面。即是说,可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由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是哲学思维的奥妙之处。所以人们常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怎么说怎么有理”。不能把这看成是“贬义词”,而应该由此想到“立场”的极端重要性。就像我们在前面说过的:哲学本质上是立场学。
还是谈谈生活实例吧。有个管理生产单位的局级领导,想了解一下人们对于开展业余文化体育活动的看法,于是他在行政一把手的会议上提出来了。他想得很简单:办这些事要花钱,行政一把手不支持,你就别想办成。可是讨论的结果,所提出的建议被否定了。大家的理由很简单:生产任务这么紧张,怎么可能抽出时间来“玩”呢?他们把业余文化体育活动简单地称为“玩”,——于是局领导的建议行不通。
但是在另外一次会议上,在工会和宣传、共青团干部会议上,局领导的上述提议得到了全力支持。他们希望局里在人才和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局领导则要求各单位财政拨款资助。不管怎么样吧,职工业余文化体育活动总算搞起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各单位行政负责人脑子里装的就是生产任务,其他都算次要方面,所以根本看不到业余文化体育活动的作用。这只是泛指,个别行政首长可能例外,例外的意见得不到支持。关心生产任务是他们的共性,其他局、其他地方的生产单位负责人也有类似的倾向,这是更大的共性。重视文化体育活动,是团组织、工会和宣传部门的共性,不重视的是个别现象。共性的东西在会议上容易引起共鸣,所以在这个会议上就通过了。局领导想达到不同的目的,就要召开不同的会议。但立场却不能站错了,必须站在对整体工作有利的立场上。按条件分析理论,立场是确定目标的根据,立场不对,目标就不对。如果领导层确定的目标不对,大家都不抵制,就会造成“齐心协力犯错误”的荒唐局面。
从这个例子可知,共性的问题只能用共性的方法解决。开会、发通知、下文件,电视宣传,这些都是共性的方法,共性的方法解决不了特殊的、个性的问题,个性问题必须个别处理,必须有深入细致的具体工作。
目标是共性,条件是个性,用这个观点来讨论具体问题,使我们对工作方法有了明确的认识。要完成一项具体任务,与任务有关的条件都是个性,这些个性问题不解决,任务就无法完成。比如我们要去某边远山区视察,完全有能力解决那里出现的问题,但交通问题不解决,我们到达不了现场,也就一切枉然。在这具体事件中,交通条件是个性;在边远山区中交通困难是共性。从全国来说,解决边远山区的交通问题可以是奋斗目标;就这次具体的任务讲,解决交通问题就是条件。这时就要个别处理,不能等待全国边远山区交通问题都解决了,再去完成这项任务。
解决这一次的交通问题,条件无非是:有条虽然不好却还能走汽车的公路;有一辆设备完好能跑山路的汽车;有充足的汽油(假设中途没有加油站);有一位技术过硬的汽车司机。这四项条件应该说都是绝对性条件,缺一不可。这四项条件都是个性问题,都要认真细致落实,否则可能任务整体失败。
这里所举的例子告诉我们: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析认识现实问题非常必要,对于实际工作也有很大好处。下面就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析认识现实问题
所谓现实问题,就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就是“百姓话题”。这是与理论探索中“理论问题”相对的概念。
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包括:社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能维持多久、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和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中国的能源和资源保障问题、城市化和房地产价格问题、中国股市的不正常起落、中国文化的淡化问题,再就是台海局势和国际形势。这十大问题基本上概括了13亿中国人民日夜焦虑的最主要问题,理论工作者理应对这些具体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十大问题中有些已经涉及第八章的内容,例如贫富差距、经济形势等,就不在这里谈了。与第八章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才在这里谈谈。
关于反腐败,笑蜀的文章①“慎防公营机构‘集体腐败’”充分利用了共性与个性对照分析,所以较好的做到了以理服人。文章作者对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丁学良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杨鹏作了一番访谈,得出以下的认识。
作者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些人认为腐败问题不可怕,甚至说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现在不这么看了,“腐败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反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接着,文章就引用丁的话说,中国90年代以来的腐败行为中,一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共有的(共性),故事的另一半是跟“转型国家”比,杨鹏告诉我们,最典型的转型国家是俄罗斯,但是俄原来的经济结构和中国不一样,腐败形态也不一样。丁说,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大张旗鼓寡头化,但桌子底下动手的空间很大,而且手法很精致(个性)。这样把中国腐败摆在世界各国腐败的不同类别之间,寻找与各类别的共同处(共性)、不同处(个性),就准确地说清楚了中国现时代腐败的特征。丁说,必须明确一个原则:公营机构一切非法所得均为腐败。这种“集体腐败”难以查处,是和现时中国对领导者的民主评议制度有关的,要部下说自己的好话,领导就得用垄断行业利益拉拢本部门职工,这是集体腐败的根源。再则,我们的相关法律都是针对个人腐败的,对于集体腐败问题没有法律制约。我想,即使有法律制约,也有“罚不责众”的难题需要破解。
文章充分运用了个性与共性关系的对比分析。介绍完了文章的内容,也谈谈笔者的看法。
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腐败者的方便条件,把这看作共性行不行?经过分析知道,不行。像陈希同、陈良宇这样的贪官,可说“位高权重”;但也有一名会计贪污上亿元的,还有一名普通警察向非法煤矿投资千万,这些都是黑钱。还有人认为包养“情妇”,乱搞两性关系,是贪官的共性。事实上多数虽如此,也不尽然。还有人认为家属和亲戚、部下等等“身边人”行为不良,把当权者拉下水是共性。这种情况当然不少,但这也不是共性。有的贪污犯夫妻相瞒,父子保密,原因是“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泄密的危险”。而且“身边人”行为不良,被首长发现并受处理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些基本上都是个性问题,它们可能决定贪污腐败的具体数量、方法、情节,但不能最终决定是不是腐败。
那什么是贪污腐败产生的共性呢?
腐败的共性早有定论:权力失去监督。当权力失去监督的时候,在市场经济营造出来的花花世界面前,干部只能靠儒家的“慎独”或刘少奇的“修养”来约束自己,这是完全靠不住的。存在决定意识,当私营业主以并不那么艰辛的“劳动”换来丰硕利益的时候,作为干部的各级管理者,看在眼里忌在心里,自然萌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想要利用职权下海“捞”一把。在“离开了钱是万万不能的”和谁都知道钱多好办事的社会里,这种现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一切市场制度国家,特别是在所谓转型国家里,贪污腐败都比较严重。但中国大陆又有自己的特殊条件:对权力的监督相当松懈。我这样说决不是否认中纪委的工作,没有中纪委的踏实工作,很难想象会把陈良宇这类人挖出来。我是说,怎么样把监督权真正交给老百姓的问题没有解决。光靠少数纪律检查干部来办这些事,没有群众参加实际监督活动,势必效率不佳。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监察、纪检、审计都是“事后包公”,事前起不到防范作用。贪污分子的心态是:抓着了算你的,抓不着算我的;享受一番,死了也值。而且司法腐败的事例屡见报端,因为司法官也是官,贪污腐败比别人更方便。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把对领导干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权真正交给亿万群众,是治理腐败的有效招数。
中国能源和资源保障问题可以作为另一例子。不断曝光的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煤、铁矿透水事件,矿主打死记者的新闻,把大家的心揪得紧紧的。官煤勾结反映出腐败的严重性。人命关天,所以成为百姓热议话题之一。但经济学家们更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是不是够用,这是全局性问题。
从不同角度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很多,比如谢地的“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一文①,[①]直接利用了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分析方法,其中的“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标题即是如此。还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马凯的文章②,[④]驳“中国能源威胁论”,很好地运用了共性与个性关系分析的方法。下面根据该文提供的资料,谈谈笔者的看法。
因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设备。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忌妒和怨恨,国外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了“中国能源威胁论”,说世界石油紧张是中国进口石油造成的。马凯文章是批驳这种谬论的。任何国家发展经济都要消耗能源和资源,这是共性。中国从年年均GDP增长9.6%,而能源消费仅增长5.16%,低于GDP增长速度。按说,中国是不应该受到批评的。中国的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高20%,比美国高30%。我国自产自销为主,你为什么还要批评我?这是个性的比较。2005年,中国13亿多人口,进口1.3亿吨石油,人均0.1吨;美国进口石油6.13亿吨,人均2.09吨,是中国的20倍,世界舆论为什么不批评美国消耗能源太多,造成石油紧张,为什么反而批评中国?不同个性的比较,突显了世界舆论的不公正。中国2006年比上年进口石油下降5.3%,成品油下降34%,世界油价不降反升,平均涨幅40%,说明中国进口石油与世界油价飙升没有多大关系,这是近两年对比这一个性情况所提供的有力证据。大家心里有数,石油涨价和中东局势紧张、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至今没有克服后遗症及美国伊朗形势紧张有关,有些人为了给美国开脱,故意说些歪曲的话罢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产煤国家,产量占世界的37.4%,出口占世界的60%左右,为世界能源做了很大贡献,仍然免不了“挨骂”,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批评者,我们也做一下共性与个性的分析。
对于中国进口石油的批评不公正,这是共性。他们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只许自己发展,不许别人发展,这是不公正的本质。但这里也有个性,每个批评者的理由和重点都不同
有一种批评者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能源,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这是天经地义的国际分工,不能变动。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耗了6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50%以上的能源。富有国际剥削特色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必须遵守的,所以他们不批评年进口6亿多吨石油的美国,而只批评年进口才1亿多吨石油的中国。这种不公正表现的是少数强国的强盗逻辑。
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单位GDP能耗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这是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所以要批评中国。对中国的这种指责,从表面看来有相当的合理性,如果只是为了要求中国尽快降低单位GDP能耗,我们乐于接受。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单位GDP能耗高是普遍现象,单一指责中国就不公正。其二,中国正在努力降低单位GDP能耗,而且取得了突出成绩,不肯定这一点也是不公正的。第三,中国出口大量多耗能的工业产品,如电解铝,2004年出口141万吨,每吨耗电1.5万度。世界上很多耗能比较大的加工企业设在中国,产品出口等于间接出口能源。考虑到这种种情况,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是明显的。
资源是更为广泛的概念,但是一般人倾向于指矿产资源。中国正在研究开发利用非矿产资源的可能性,利用风力、水力发电,利用每年约7亿吨秸秆。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提高GDP总量,降低单位GDP能耗。这些是中国的个性,也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共性。中国的短缺矿种有铬、镍、钴、铂、铜、锰、钾盐、富铁等,短缺是共性,每一矿种的情况又有不同,是个性。例如铜矿,中国虽然缺,但亚洲第一、第二两大铜矿都在中国。江西大铜矿是国家的主力矿山,西藏的铜矿开采困难,是后备矿山。说明矿山之间又有个性的不同。再如钾盐,在全国是稀缺,在青海是优势矿种。总之,对于个性和共性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的分析,有助于制定一个合适的资源政策和能源政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的核心问题。这就是说,哲学的分析对于认识具体的事物是有帮助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谈谈中国文化是不是被淡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年纪稍长的人群里,在文化界,议论比较多,网上议论也不少,但一般居民关心较少。其实,关心较少,本身就是问题。
最近关于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引起各方强烈关注。田青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他形象地说:“一个中断了历史记忆的民族是不会有辉煌未来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脑袋里只有‘现代化’三个字,我们高呼着现代化的口号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前跑,这样的话很可能我们跑到终点,我们现代化了,但是我们是不是中国人都不清楚。”①[⑤]这就是很多人所担心的中国文化的淡化问题。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文化历史,这是个性;全世界都在奔向现代化,这是共性。如果处理不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淡化问题随时可能发生。田主任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提醒。
世界上的几大古代文化,除了保存的遗址和有关记载,现实生活中都已经消失,唯独中国古代文化还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大陆和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都在学习古代汉语,国外在不断开办“孔子学院”,学习中文。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是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学习中文是打算将来到中国淘金。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针对中国古代文化说的,我们还应该从中国古代文化内在的魅力出发解释此事。
古代文化中最突出的有古希腊文化、两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代中国文化等。古希腊文化由于奴隶主内部充分的民主制度而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开路先锋,但自身却成为真正的古董。我们采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文化的产物,但除中国外的其他所有古代文化,都在现代化中消失。尽管他们现在的民族特色并没有消失,但和中国古文化相比,似乎缺少了什么。
既然是古代文化,我们要求现代化,它就与我们的要求格格不入,就应该消失,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和发扬古代文化传统呢?何必为古代文化的消失而忧心忡忡呢?
从古代文化的共性看,过时性是一致的,欧洲人不可能还像古希腊那样让人与狮子残酷格斗,鞭笞奴隶,……但古希腊的精美建筑却给了欧洲人极宝贵的启示;文艺复兴的火种是靠古希腊文化点燃的。古希腊的哲学、逻辑学至今还在放射出真理的光辉。由此可见,过时性作为古文化的共性,只是从全局角度讲的,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古代文化有很多具体内容可能永久保存下去(如数学的十进制)。古代文化的过时性完全不同于热的燃素说或天文学的托勒玫地心说那种过时性。中国古代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世界上的古文化是农业文化,所以要注重历法,预测雨雪风霜。埃及尼罗河涨水还是枯水与历法和气象有关。但除中国以外,古代历法都是采用太阳历或太阴历,唯独中国古代同时采用太阳历和太阴历。24节气是阳历,春节、中秋、端午是阴历。中国古代同时采用二进制和十进制,所以老秤16两是1斤。古代中国文化处处显示阴阳互补和谐统一的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个性,与众不同之处。但这种思想与现代宇宙学、物理学和系统理论却十分合拍。这是现代与古代的共性,——谁与现代文明的共性更强、更接近,谁就最有资格保存下来,发扬光大。所以中国古代文化,在分析科学时代不受重视,到今天大系统思维时代,整体性时代,必然会受重视,成为世界争相学习的经典。曾几何时,人们还为电脑不便于输入汉字而议论,说中文要淘汰,但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一举改变了这荒唐的悲观结论。汉字所体现的是字形、字意的结合,有表形与表意互补的思维特征,拼音文字则没有字形概念。语言、文字是思维工具,和谐世界的理念由中国领导人提出,并得到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支持,绝非偶然。
但我们还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内容进行共性与个性的分析。因为崇尚整体性,中国古代信仰以伦理信仰为主,如君为贵,民为轻,畏圣人之言,就是说我为什么相信他?因为他是皇帝,是圣人,他就是对的。三纲五常,本质上也是伦理信仰。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无条件服从权威,民族整体性才有保障,才不会分裂。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主要靠这个,但这是与现代观念相悖的,我们要倡导的是科学信仰。与现代观念的背离,是伦理信仰的共性。具体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更有其特殊性(个性),即强烈的家庭观念和忠孝意识。儒家主张“孝悌”,就是对父母长辈要尽孝,对兄弟姐妹要关心照顾。还有对民族要尽忠,对朋友要讲义气。这样一些观念的是与非,要同现代观念的发展趋势来比较,才能明辨优劣。现代观念的发展是同一个叫做“个人主义”的东西分不开的,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特征是“商场无父子”“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的“竞争观念”相统一的。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亚洲四小龙”在崛起中采用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对于市场竞争的传统观念是强烈的冲击。中国现在提出的“互补双赢”战略,更是颠覆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观念。“互补双赢”战略,才真正悟透了市场的真谛。试想,有那一位商场老板会希望到自己店里来的客人都一贫如洗呢?客人腰包鼓了,我才能赚钱,这样浅显的道理难道还不懂吗?所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孝悌观念、忠义观念,只要有正确的解读,就可以用以改造传统的竞争观念、市场观念,为和谐经济创造厚实的文化基础。
请读者不要忘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我们分析问题所采取的方法,是哲学方法。
必然性真理和可能性真理
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与条件分析理论联系起来,我们对真理就有了新的认识。辞典上说:“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是真理,难点在于,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反映?相互竞争的许多理论都说自己是对现实的正确反映,但这些理论之间又是矛盾的。例如在微观世界量子论采用绝对时空,而相对论采用相对时空,它们都被看成是顶尖的物理理论,站在外行的角度,我们就觉得莫名其妙了。这是由于理论适用条件的不同。我们在前面说过,条件决定规律,条件在变化,规律也必然在变化,反映规律的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也就是有条件的,有针对性的;换言之,离开具体条件,离开具体的针对性,就没有真理可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理只能是相对的。
但真理同时又是绝对的,在特定条件下,正确的结论只有一个。例如在常温常压下,水在100℃时沸腾,这是真理,不能不承认。所以说真理在适当条件下又是绝对的、必然的。这就和相对主义、诡辩论划清了界线。
真理永远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真理不可能存在。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应该利用条件分析理论对于真理进行研究和划分。
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两类。辞典上的定义主要用于事实真理,但逻辑真理也是客观存在。比如:如果A>B,B>C;那一定有A>C。这一规律是客观的,反映规律的上述形式就是真理。但这属于逻辑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原型是不过问的。逻辑真理的特点是: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评价这种理论正误时不考虑前提是否为真。再如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中的公理、定律、定理都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也是有条件的:不考虑现实,只考虑逻辑合理性。没有这一条,1加1可能会不等于2,例如1个男人加1个女人,很可能结婚生子,变成3个人。
事实真理又可分两类:必然性真理和可能性真理。
前面说过,条件群有两种,一种是绝对性条件群,一种是可变性条件群。没有动力工厂是不能开工生产的,就是说动力群对于目标(工厂生产)拥有否决权。“没有动力不能开工”就成为必然性真理,这是没有例外的。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可能性真理。比如“酒后开车很容易出事故”,这是不是真理呢?有人说,我那天喝了二两茅台酒,开车一点儿事也没有,规律对我不适用。这样想就错了。交通警察提供的数据可以证明:酒后开车事故很多,很多不等于绝对,不是百分之百。事故一出,家破人亡,所以不能因为不是百分之百出事故,就敢酒后开车。这一类真理属于“可能性真理”,它是由可变性条件决定的。一定的可变性条件组合起来,结果也可能具有绝对性,所以千万马虎不得。
可能性真理与必然性真理的区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两类真理是不应该混淆的,一旦混淆就会造成严重问题。比如某人想办一个食品厂,乡政府通过县里给他批了建设项目用地,原材料就是本地生产的,盐、糖等容易买到,运输也不成问题。他就招工、买设备,轰轰烈烈干起来,结果生产出来的食品没有销路,根本卖不出去。为什么?原来技术水平太低,口味一般,顾客不愿意要。他把“请师傅”这一绝对性条件当成了可变性条件,以为没有好技术就生产不了好产品是“可能性真理”,不是必然性真理。
可能性真理的概念,构成了结果所降落的“可能性空间”。这对于预防某些自然或人为灾害有重要意义。如果从天花板上掉一件重物下来,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不可能落在房屋内的四面墙上,更不会如氢气球一样漂浮在顶面上,它只能落在底面上。这个底面就是“可能性空间”。一般说,垂直下落可能性最大,落在其他点的概率相对较小。用这个观点考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确定预防的重点区域,是非常必要的。
江西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有个地方发生了滑坡地质灾害。这个地方叫庄家,1998年端午节前后半个多月时间内,有120多米长的山坡体顺着山坡从80多米高处缓缓地滑落下来,把9户民房挤得东倒西歪,生成很多裂缝,住户因从容搬走,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重大滑坡灾害来说,这样的“温和型”滑坡是极其罕见的。这是它的个性。但是花岗岩风化较深,在一定斜面上容易形成滑坡,则是此类地质灾害的共性。所以对于风化较深的花岗岩山坡,都要引起警惕。但其灾害的“可能性空间”,就在滑坡山体的下坡方向一定宽度内。不可能在其两侧很远的地方,更不会在其上方。在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空间”内搬迁居民,拆除任何永久性建筑,是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措施。
反过来说,因为只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我就不重视它,对不对呢?当然不对。前面已经举过酒后开车出事故的例子。还有医院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实验室的密封措施、机要部门的保密措施、食堂的卫生要求、……此类的规章制度、防范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机场有个专门观察飞机起落架是否放下来的装置(或人员),成千上万次航班,也未必会有一次起落架没有放好飞机就敢降落的事,但是万一有一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概率很低很低的事件,也不等于不可能事件,这同概率论的一般观念有区别。从乘客的立场看,飞行事故率很低就算不可能事件;从航空业者立场看,再低的事故率也是事故,也要给公司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可能性真理,必然要计算可能性大小,这就离不开概率论,概率论就这样进入哲学,成为条件哲学论述问题的数学武器之一。
①陈建国:哲学的核心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3,增刊。
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见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中文单行本,第53页。
①《瞭望》周刊2007年第三期。
①《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五期。
[④] ②日《经济日报》。
①在全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的讲话,日中国网。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