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阅读情况的新闻调查柴静范本

新闻调查 大学生兼职的苦与乐
发布时间: 09:28
&&& 大学阶段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出于了解社会的热切盼望,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通过课外兼职来和社会接触。课外兼职使得这些学生同时有了社会人的身份,可是在兼职过程中,并非每个大学生都是那么顺利。&&& 大学校园里,“招聘”、“兼职”等广告宣传单随处可见。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如何看待兼职的呢?记者准备了50份问卷,在城区一所高校进行了调查。从收回的45份问卷来看,90%的大学生有找兼职的想法,其中43%的大学生有做过兼职的经历。对于课外兼职,同学们也是各有说法。 &&& 大学生:“大一的时候课程比较少,就想找一些兼职,赚点钱,补贴一下平时的生活费,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大学生:“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实际能力。”&&& 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看重工作经验,也直接促成了在校大学生热衷于课外兼职。小杨是荆州某高校大二的学生,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现在是城区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她说兼职让她提前接触社会,感觉很好。&&& 大学生小杨:“报酬还比较高吧,对,差不多一个月两千块钱。”&&& 但是,并不是每个做兼职的大学生都象小杨那么顺利,大三学生小王就很无奈的向记者讲述了去年暑假他在一个烧烤店的兼职经历。&&& 大学生小王:“老板一听我是大学生,当时显得蛮热情,他说能帮助一下大学生也是好事,当时就把我招进去,当时说的是600块钱一个月。”&&& 可是,当一个月到头了,向老板索要工资的时候,老板却马上变了脸。 &&& 大学生小王:“我要结帐走,他不给钱,当时他直接告诉我,他找别人也没有用,因为你不能证明你在这里工作过,所以我没办法,也就只有算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有过类似兼职受挫的经历,归纳起来有被骗押金、试用期给雇佣者白干活、中介收费骗钱、克扣工资等等。尽管屡屡被骗,可很少有人站出来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生:“被骗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所以一般都不会追究,除非遇到那种,感觉特别大那种,才会去找他。”&&& 一方面如果个人的损失不大,他们都会选择当作花钱买个教训,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兼职过程中给别人可趁之机,当自己权益受损时,也会导致维权困难,到最后不了了之。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兼职过程中如果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会讨个说法。&&& 学生:“肯定会维权了,我一定会争取的,不管这个钱是多是少。”&&& 虽然很多做过兼职的大学生都有过兼职受挫的经历,可是,当面对课外兼职的招聘广告时,出于对社会的热切了解,更多的大学生仍然表示会去试试。&&& 大学生:“从经济角度上,我可能这次失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得到了一份经历。”&&& 其实,兼职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留点心,就可以在接触社会的同时避免损失的发生。&&&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郑雪艳副教授:“在选择做兼职的时候,首先第一要与你联系的这个公司,最好有一个基本的调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能贸然和一个公司签约合同,或者马上去做一些事情。”
【延伸阅读】
【看到这篇文章你的心情是?】
【新闻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相关】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2011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调查报告范例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平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近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平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近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近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恋爱,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这时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个人密友。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互相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很难过。到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会,这些对青年的交友影响都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青年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烦恼、寂寞、通过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空前强烈。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就是爱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把孤独的大学生引向恋爱是极其自然的事。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恋爱在大学的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让不少大学生走进恋爱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说,是&随风&走的,看见别人搞对象,自己也想搞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调查时发现,有近40%的学生会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忘记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21.25%人说他们也不知会不会忘记,可能吧!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为我们呕心沥血,操劳大半辈子,希望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前程,我们应怀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时刻在想着他们。
不同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的生活是十分宽松的、自由的,很多时间成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对于这些时间,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学生选择去做家教或兼职,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家庭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34.32%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游戏、聊天等),他们一旦闲下来,就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意思;还有20.15%的学生选择学习,他们解释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自己学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当然还部分人会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打发这些课余时间。总之,不管怎么利用这些时间,只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过的充实,那么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专家建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在所调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确的规划,但有61.76%的人想过规划,但都没有做出来,还部分人根本就没规划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该自觉到去做,不应产生依赖的心理,什么事都地别人帮忙,要学会自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我相信如果中国每所都能这样作的话,中国的大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限量,中华民族将会走的更远!
江**同志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摆在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然,对于题:
11、如果你国在院校的饮食或管理存在问题,你将怎样做?
A 向有关部门提议,并要求改善
B口头声讨,之后不了了之
有45.27%学生选了B,40.19%的学生选了C,仅有14.54%学生选了A。
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按理说思想政治素质应该很高的,因为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我小组也做了调查。主要的都集中到情感沟通、人际交往、学习升学压力、职业选择四个方面。青春期冲动引发各种各样的情感冲击与困惑,被潜在地、不大愿意言明地提出来。因为由情感问题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涉及个人隐私,不愿和家人同学说,造成内心承受过大的情感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业。对于刚入学不久的新生,问题大多集中在由高中向大学的心理转变与适应,以及在大学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与逃避,使一些学生留恋网上聊天,寻求网络刺激,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再加上琐事劳神,用来学习的时间就被分散了。一向存有的自信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就开始产生怀疑、焦虑与恐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厌学,甚至辍学的事发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考研与择业的未来设计也使得一些同学很困惑。一方面,可能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自我设定的目标很高,加上大学生自身群体竞争又很激烈,使得一些学生难以承受心理重负。产生巨大的学习升学压力。
现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个词语就是&郁闷&。&郁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大学生心理世界,表达出许多大学生上下求索的徘徊和朦胧情感的困惑。如果这种郁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释放,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自杀仅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极端方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16%-25.4%,并且有上升趋势。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沟通!大学生的心理话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在现阶段社会资源还不够充裕的情况,鼓励大学校园内自助、大学校园之间互助、社会力量介入等等方式。让大学生都能将自己内心的苦闷或快乐,都能有朋友与他们分享。使他们能真正的快乐起来,从而实现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因受调查范围的限制,统计中如出现偏颇,欢迎批评指正!)
建议与决策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可以说19岁到23岁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时代,这时的体力、记忆力、反映能力都达到了巅峰.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这段时间,来更好地发展自己.
对于大学生来,首先是学习方面:要有远大的目标.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精力产生伟大的抱负.没有远大的目标,大学四年将是无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在大学里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带着问题去学,并且以自学为主.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以自学为主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很重要,它能引导你怎样更好的去学.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后备军,要注重各科的协调发展,这将决定你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充分利用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 借助网络来了解现在世界最新动态,拓展自己的视野.
其次是业余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业余时间多学一些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东西,不要把业余时间全用来上网(如玩游戏、看小说)等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事上, 应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这将有助于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问题,最好在大学时期不要谈恋爱,如果谈恋爱,不要整天沉迷于二人世界,耽误自己的学业,要分清什么是主什么是次,不要让自己后悔!
对于高校本身,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学校的各级组织还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活动.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社会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当代大学生在经过近乎惨烈的中学时候后,进入到相对清闲的大学生活,大都进入一种松散的生活状态.学习,活动,工作(兼职,家教或其他),上网,恋爱&&在多选择的校园生活中,更多的人选择了后面的,上网玩游戏等虚度年华.大学生长期地这样的状态下生活,国家的会是怎样?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有责任和义务来磨练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夜空下那些最闪亮的星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参与社会实践,跟上社会的脚步,不要如同蹲&星级&监狱一样,将自己封闭在校园之中,封闭太久,终究会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校园这个小社会,给大学生太多的保护,宽容和自由.一个大学生要想真正的完善自己,不但要在专业技能上下工夫,更应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磨砺自己,增长见识,做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大学生!
回眸令人沉思的事件,编辑各色人等的观点,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很多以往不曾有过的感受。作为大学生的优越感已渐渐淡去,摆在面前的更是沉甸甸的危机与责任感。真心希望大家能对大学生有一个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同时希望大学生朋友能记住我们的&&拥有与承担。
我们接受了教育,知识的力量之大,懂得祖国的未来在大家的肩上扛着,大家正担负着何等的重任,都知道真的要做好自己。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只有一次。如果大学生能活在充满&诱惑&的现实中,自觉的选择和追求应有的人生价值,这对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与时俱进,保持蓬勃的朝气;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丰富自己的人生;奋力拼搏,全面提高能力;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大学生才是社会的期盼、人民的期盼。为了人生的未来和未来的人生,为了社会的未来和未来的社会,让我们不断丰富自我,去追求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吧!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前进、要发展,就会面临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当代大学生应该确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砥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关于统计学年度大学生获奖情况的通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5页免费41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7页免费 3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2页免费74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3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7页1下载券
关于统计学年度大学生获奖情况的通知|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新闻调查:东莞企业为何不愿用本地大学生
新闻调查:东莞企业为何不愿用本地大学生
到8月末,2004届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已有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他们要完成从学生到“成人”的蜕变。按照世俗的观点,这个蜕变的一个标志就是工作,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随着大学的扩大招生,找工难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
  但谁也没有预料到,在莞的企业近70%不喜欢录用东莞大学毕业生,这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与此同时,一场为当地大学生将来求职就业打好“预防针”的活动也在各镇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暑假,东莞市32个镇区陆续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数千名在校大学生纷纷到企业、机关、青年志愿者组织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提前体验创业的艰辛。
  近70%的企业不愿意用本地毕业生,使今年的新毕业生陷入就业困境。
  市政协委员呼吁,东莞年轻人也急需增强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危机意识。
  有本地大学生认为:“我们不能再安享父辈打下的天下,一不留神,我们的处境将越来越糟。”
  “昨天,厚街的一家台资企业终于要我了,条件虽然不是特别好,但1个月1200元包吃住,我已经很满足了,总比我的一些同学要强。”今年从武汉某大学毕业的刘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利说他是东莞人,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潜力都让他由衷的高兴,所以他和他的许多莞籍同学在踏入大学校门时,就想着毕业后返回东莞工作。
  “说实话,刚开始时以为凭自己的实力和学历,在东莞随便一找,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我压根就没有想到会这么难。”刘利说,在酷暑中找工作身体特别不舒服,但现在看来这些并不可怕,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以及内心的挫败感。
  据记者调查,像刘利这样的东莞本地籍大中专毕业生,现在在东莞找工作越来越难了,来自东莞市各大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显示,东莞有60%―70%的企业不愿用本地毕业生,在招聘会上,东莞本地毕业生同样存在明显的就业劣势。
  刘利找了8个月工,工作终于有了着落;工资不高,当老板知道他是东莞人,还让他交几百块钱的押金
  刘利说,去年12月初,在师弟、师妹们准备期末考试复习时,他们大四的毕业生早早就考完试,随即又紧张地踏上求职之路。以前不屑一顾的那些学校优秀分子和学生干部的证明,被他们以大标题方式写在求职简历上。当时大家都是各出奇谋,反正能写上简历的就尽量写上,且不论是真的还是假的。“似乎全班人人都是学院的什么什么部长,其实有一半人是做假的,没有过英语四级的就写上达到英语四级水平,以达到迷惑招聘单位的作用。我没有像他们那样做,我一直认为这些都是挺虚的。”
  寒假前,刘利回东莞参加了一场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作为文科学生,他很自然地把重点放在企业管理、文案策划等职位上,“由于自己的学校挺不错,所以应聘时心情是很放松的”。
  “要来的始终要来,虽然紧张,但最终还是找上一家比较大的企业,那些主考官问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问学习成绩,在学校期间有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对应聘职位的看法,大约问了10分钟左右吧,就叫我下午等第二次面试的通知。”
  可是,开心的刘利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通知。第二天,刘利打电话问那家公司,得到的回答是:“你的条件不错,可是我们老板明确表示不要东莞人,对不起。”
  刘利听了很生气,刚开始还想找个地方告他们,但想想也没有地方可告。
  “我那时经验少,不懂得到处投求职表,所以只投了几家公司,而且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时我的希望主要放在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上。” 
  很快,刘利就为自己的轻视付出了代价。到了今年5月份,不但投了求职表的公司没有回应,就连心中有把握考上的公务员也没有消息。“那时我就知道全军覆灭了。后来我也零零落落地向一些公司投了求职表,有些公司也表示要录取我,但由于在工资上又或者工作性质和公司规模方面不满意,所以我就拒绝了那些公司的聘请。”刘利说,在东莞,他真的全身心投入找工作了,每天第一件必做的事是买报纸阅读招聘广告。每个星期也去参加一些招聘会,不过没有一家公司看上他。
  “就这样,日子过得好快,我许多同学都落实单位了,就我还没有。找工作也越来越难,拒收求职表、对你爱理不理的场面我都遇到过。”后来,厚街镇一家台资企业和他谈了,当知道他是东莞人,就要他先交几百块钱押金才让他进公司。
  “我想,找工作已花了不少时间和钱,不要再麻烦父母了,所以我决定先在这家公司呆两年,看发展如何,再考虑跳不跳槽。”
  本地毕业生今年的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上个月初,落实单位的仅26人,放弃分配的55人。而数据表明,2004届东莞本地生源高达9667人
  据介绍,东莞生源毕业生报到工作7月1日在东莞中心人才市场开始铺开,从东莞市人事局提供的数据来看:到7月中上旬,东莞本地籍毕业生落实单位的有26人,未落实单位的有140人,放弃分配的有55人;据估计,东莞籍未就业毕业生(含放弃分配部分)占据半数以上。而数据表明,2004届仅东莞本地生源就高达9667名,加之已陆续涌入东莞谋求职业的外地毕业生,今年到莞的毕业生总数将突破2万人大关,莞籍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为什么东莞的企业不愿用本地籍毕业生呢?“很多人抱怨甚至指责外地人抢走了本地人的饭碗。但如果面对现实,还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我们的下一代可能面临的不仅是工作就业的危机,甚至是生存的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市政协委员陈润光对这一问题,曾经深入东莞各界进行广泛调查。
  他认为,企业不愿意用本地毕业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本地人在本土的人际关系往往较外地人宽泛,在工作选择上也有更多的门路,因此,本地学生在客观条件上面临的机会越多,也就越浮躁,跳槽也会更频繁,而企业从招收职员,到培训他们上岗并熟练地开拓工作需要相当的财力和时间,因此他们不希望企业的人才流动太快;二是本地大学生大多出生、成长于优裕的环境,对于就业环境要求也更高,但吃苦耐劳的品性却不如外地人,因此企业对于用本地毕业生是有所顾虑的;三是本地学生无论在专业技能知识、文化修养,还是竞争意识等方面都明显弱于外地学生。
  基于上述原因,现在很多企业都不爱用本地年轻人。比如这两年,东莞每年就有数百家大企业通过人才市场与人事局组织,绕过东莞本地的大学而远涉西安、武汉等北方高校举行连场招聘会。
  市政协委员陈润光建议,市人事部门应取消优先照顾本地毕业生的政策,让外地生和本地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消除本地人的优越感,增强他们同外地人竞争的危机意识
  市政协委员陈润光,早年家贫,经不懈努力,现在已经位列中国富豪百名之内。看到东莞新一代年轻人整体素质和危机意识还很薄弱,他提出了5点建议――
  首先,他建议市教育部门与各镇区、管理区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东莞年轻人努力学习,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实行层层重奖,对参加成人教育培训的,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全市倡导一种爱学习求知识的良好氛围。
  针对东莞年轻人吃苦精神不如外地人的实际情况,陈润光建议由市教育局、团市委牵头,由各学校在寒暑假组织初中、高中生到工厂实习,让孩子们从普通的产业工人做起,体验在工厂做工的艰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于离开校门,又暂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年轻人,由管理区和镇政府集中组织,对他们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在此基础上,陈润光认为,市人事部门应该取消优先照顾本地生的政策,让外地生和本地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消除本地生的优越感,增强他们同外地人竞争的危机意识。
  他还建议各级管理区、村委会将青年受教育的程度与福利分红挂钩,对那些既不好好读书,又不愿务工的符合工作年龄的青年,适当减少甚至取消他们的福利分红,迫使他们摆脱整日躺在福利分红上衣食无忧的惰性。
  对莞籍应届毕业生调查显示 
  理想工资:3500元/月
  为了解东莞本地毕业生的就业理想,记者专门对东莞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找工作“难”和“较难”。
  这次调查为100人,他们均是来自东莞理工学院及从外地高校毕业的莞籍应届生,其中经济及管理类学生占39.3%,机械及理工科类、中文及社科类和电子通信类分别占17%、6%及15%,外语类占10.3%。 
  今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据调查,东莞地区大学生认为今年找工作“难”的占50.3%,认为“较难”的占30.3%,“一般”的占10%,认为“不难”仅占8.7%。据有关数据透露,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是76%,这说明东莞大学生就业情况非常严峻。 
  找工作个人能力最重要 
  大学生找工作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哪些因素最重要?东莞本地大学生认为,找工作与个人能力、素养、专业性、学校名气、学习成绩、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其第一位的因素为“个人能力和素养”,持这一观点的学生占40.9%。在其它几个因素中,依次排序为专业性、学校名气、学习成绩和社会关系。其中,专业性为18.1%,学校名气为17.3%,学习成绩为5.3%,社会关系为11.4%。
  最想去政府机关 
  在调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时,50%的学生想去“政府机关”,选择事业单位的学生有31.3%,11.1%的学生想去外资企业。 
  此外,大学生对民企兴趣仍不大,想去民企的仅有5.9%。 
  理想工资是每月3500元
  本次调查结果,东莞地区大学生理想的工资价位平均为每月3500元。从工资价位分段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理想的工资价位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有此类想法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3.3%。其中,在3000元左右的占56.5%,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的占26.8%。
  政府向本地毕业生承诺 
  力争今年就业率达75%
  市人事局有关人员表示,尽管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但东莞市将想尽一切办法,力争今年本地大中专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75%,其中本科毕业生要达到94%。
  就业观念要转变
  据介绍,东莞市的大中专毕业生连续几年的就业率都在70%以上,尤其是本科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今年,东莞生源普通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9667人,比2003年增加14.31%。虽然人数有所增加,但就业形势还是乐观的,问题是就业容易择业难。东莞市将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加强政策宣传的力度,发挥人才服务机构和人才市场的中介作用,力争今年的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75%,比2003年增加1.1个百分点。
  政策倾斜受质疑
  相当一部分东莞的年轻人很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因为他们不愿接受“打企业工”日夜加班的辛苦,且只有千把块的工资,同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就像是金饭碗一样,“官家饭”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鲜香。而在很多外地来东莞工作的年轻人看来,这是难以理解的。他们认为,机关单位稳定、清闲、安逸,没有什么创意性,不适合年轻人。
  在招聘公务员方面,东莞市对本地生的照顾非常明显。据了解,东莞今年上半年招收1008名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其中七成名额要求应考者有本地户籍。尽管招考大纲写着,招考“主要面向普通高校2004年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以上人员”。但从岗位布局来看,1008个岗位中有528个岗位明确要求要有东莞市户籍。其中700个公安类岗位有383个明确要求要本市生源,另外的317个岗位中有200个岗位要求“大专限省内公安院校公安类毕业生”;而在其他机关单位和国家公务员职位表上的308个岗位中,有208个岗位特别强调要东莞本地户籍人员。
  有关人士指出,东莞市的这种保护方式不是长久之计,这对东莞本地毕业生的危机意识的提高没有好处。而且从对待人才的角度看,在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竞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优化人才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在“小圈子”里选人,在“土围子”中倒腾,只能是“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绝不可能创造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从而也就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无法提高城市竞争力。
  开展“十个一”活动
  事实上,在培养本地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危机意识方面,东莞也想了一些办法。今年暑假,东莞市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行动,提出的“十个一”颇为引人瞩目。
  据介绍,这“十个一”的内容主要是:对家乡建设成就和社会进步情况作一次调查;向一位民营企业家了解他的创业经验;向一位就业的大学生了解他的创业、就业经验;围绕新旧社会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前后变化作一次社会调查;与当地高中学生谈心一次,介绍自己考上大学和在大学学习的体会;参加当地一次公益活动,或帮助教育当地失足青年,或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组织或参加一次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等。
  (作者: 周智琛)
(南方日报)&&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调查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