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尧鹏是谁?听说好像是一位蛮好莱坞知名导演诺兰

上海戏剧学院报_资料内容_资料下载_学习资料共享网
当前位置: >>
上海戏剧学院报
上海戏剧学院报2009 年第 8 期(总第 201 期)2009 年 9 月 10 日第1版我校隆重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 节大会本报讯(记者 子鱼) 9 月 8 日下午一时半,我校在上戏剧院隆重举行“2009――2010 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 ,学校党政领导楼巍、韩生、葛朗、刘志钢、孙惠柱,院 长助理徐幸捷, 学术委员会主任叶长海, 以及各院系和有关部处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 座。全体 09 级新生、09 级班主任辅导员和离休干部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加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由副院长孙惠柱主持。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09 级新生代表、电视艺术学院丁蕊同学,09 级研究 生代表张辉同学,老生代表、学生会主席、戏文 06 级苏杭同学,教师代表、戏文系副主任 汤逸佩老师先后发言。 开学典礼上,副院长刘志钢宣布了我校《至 2009 年满(男)30 年(女)25 年教龄工龄 名单》 ,副院长孙惠柱宣布了我校《2008 年至 2009 学年获得校级以上各类奖项名单》 ,副院 长葛朗宣布了我校 《 学年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名单》 同时, 。 校领导向优秀辅导员、 班主任颁发了获奖证书。 开学典礼上,还举行了聘任表演艺术家王洛勇为“东方学者”的仪式,党委书记楼巍向 王洛勇颁发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证书。 楼巍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向离休干部颁发了荣誉纪念章和荣誉纪念奖状, 张振民、 陈加林、 齐英才、丁丹英、杨鲁欣等老同志代表我校 54 位离休干部上台接受荣誉纪念章和荣誉纪念 奖状。 最后,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讲话。在讲话中,韩生副院长代表学校向 2009 级新同学 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向各位老师致以了节日的祝贺!他说,2009 级新生共 555 名,其中本 科生 435 人(另有预科 10 人,专升本 13 人) ,各类硕士生 106 人,其中 MA56 人(另有 50 名 MFA) ,博士生 14 人,分别来自全国 26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俄 罗斯、港澳台、意大利、日本、韩国等 15 个国家和地区。从 2009 级开始,本科生开始迎来 了“90 后”的时代。同学们的到来也正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今年又恰好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第一个甲子 60 周年国庆,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一种使命的象征,希望同学们把 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迎接伟大的新时代的开始! (上图为大会现场 佳奇 摄)我校十三个项目获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据《解放日报》《文汇报》消息,受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公 、 布了 2009 年度第一期资助项目名单。此次获资助的项目共 299 个,资助金额为 5955.53 万元。 值得高兴的是,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各院系和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 是有关同志的积极准备和认真申报,我校在这次资助项目中共有 13 个入选。它们分别来自 话剧、音乐剧、京剧、舞蹈等表演专业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 (白水) 具体入选项目为: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3 个 ○话剧《战神1948》 ○音乐剧《长河》 (修改提高) ○京剧《封神榜》 上海文化艺术资助项目 5 个 ○话剧《菩萨岭》 ○《2009 年中国俄语年活动――“俄罗斯现代戏剧选”首发式和大学生俄罗斯作家作 品戏剧节》 ○舞剧《好一朵茉莉花》 (前期) ○第九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节目创排(7 个作品) ○《古风今韵――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台精品专场演出》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4 个 ○小剧场实验京剧《孽海记》 ○参加第十三届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上海市戏曲学校) ○昆剧《寻亲记》参加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海市戏曲学校) ○昆曲“传”字辈系列研讨与展演(上海市戏曲学校) 上海文艺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1 个 ○2009 年国际导演大师班科学发展 喜迎国庆本报评论员在全国人民喜迎国庆佳节的日子里, 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也开始启动。 我校作为第 二批单位从今年 3 月开始以来,在党委领导下,在指导检查组的帮助下,特别在全校师生和 有关教师、干部、老领导、老同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的积极参与下,经 历了学习调研、 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活动, 结合我校本身发展的实际和需要迫切 解决的瓶颈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指导检查组以及本校群众的好评。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巩固和发扬更为艰巨。正如党委领导所指出的, “我们坚 持科学发展, 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实绩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 喜迎国 庆到来。 ”在当前,我们一是要认真安排好开学各项工作,二是要通盘考虑下半年学期工作, 三是要进一步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检查、 改进和提升我们的工作理念, 用实绩检验计 划,用行动整改问题。只有这样,新的成绩才能继续创造;新的辉煌才能始终涌现! 国庆 60 年是值得庆贺的,同时我们还要坚信:只有不断的科学发展,国家的大喜大庆 也才能波澜壮阔、连绵不绝……指导检查组莅临我校听取近期工作汇报本报讯(记者 白水) “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以饱满的精神 状态和优异的工作实绩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喜迎新学年到来、喜迎国庆到来、喜 迎世博到来” ――这是我校党委书记、 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楼巍近日在 由组长林樟杰率领的市教卫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到我校检查工作的汇 报会上讲话,表达了我校师生员工在新学年有新作为、新进展、新突破的决心。 我校主持工作副院长、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韩生,副院长、校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葛朗, 市教卫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 副组长施小明,组员蒋尧鹏、杨伟岗、殷晨以及我校党政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金永林、邱中 岳、张生泉、罗小丹出席会议。 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 我校作为第二批单位从今年 3 月开始以 来,在党委领导下,在指导检查组的关心和帮助下,特别在全校师生和有关教师、干部、老 领导、老同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的积极参与下,经历了学习调研、分析 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活动, 结合我校本身发展的实际和需要迫切解决的瓶颈问题, 取 得了初步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指导检查组以及本校师生的好评。汇报会上,楼巍、韩 生、葛朗等同志分别就近期我校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 得到了检查组的肯定。 在听取了我校领导的汇报后, 市教卫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组长林樟 杰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上戏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有特色、有突破、有创新,前期做了大量 深入有效的工作,现在到了收尾阶段,要继续努力。他强调希望学校党委结合开学后国庆 前的各项工作部署,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做好。特别是把总结报告写好,写出上戏开 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特色,比如:与兄弟单位的联组互动学习活动;结合学校服务上海、服务 全国,开展迎国庆、迎世博活动;学校上下齐心协力,明确发展方向,提炼大学精神,取得 桃李杯、小梅花各奖项,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有起色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委带领全校师 生员工共同发奋努力的结果,也是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成效。 楼巍同志代表学校对检查组的工作再次表示感谢并且指出, 我们一定根据上级部署和有 关规定精神,在国庆之前,把要做的工作理出一个计划,使更多的同志了解和参与学校的工 作,全力以赴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 在本次会议之前,党委已经于 25 日下午举行了由楼巍同志主持的全体会议,对学习实 践活动的总结安排、开学前后包括迎新生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做了部署。我校举行新学年中层干部会议本报讯(记者 白水) 为了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明确新学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我 校于 8 月 31 日和 9 月 1 日两天在新空间剧场举行了 “ 学年第一学期中层干部会 议” 。我校党委书记楼巍主持会议,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副院长葛朗、刘志钢、孙惠柱 和全体中层干部一起出席会议。 8 月 31 日上午的会议,由楼巍和韩生同志分别传达市领导和有关会议精神。大会后, 分机关、院系、学生教育、戏曲舞蹈等四个组就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如何进行招生等教 学改革、如何做好服务保障等课题进行了小组讨论。 9 月 1 日上午, 会议进行了大会总结。 楼巍同志就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 韩生同志就新学期各项行政工作,葛朗、刘志钢、孙惠柱同志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部署。 今年是国庆 60 周年,大事喜事多,我校工作任务也十分繁重。出席会议的广大干部表 示:一定要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使今年开局工作有一个新起色! (左图为会议现场 白水 摄)媒体关注“桃李杯” 媒体关注“桃李杯”我校参加第九届“桃李杯”比赛成绩优异,受到了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和一致好评。图为新华社刊发、 《解放日报》2009 年 8 月 25 日刊登的、由我校师生创排的 获奖剧目《蝴蝶春情》剧照。 (白水)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市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 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市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大型话剧《战神一九四八》 大型话剧《战神一九四八》新闻发布会近 日举行本报讯 (记者白水 子鱼) 为纪念建国 60 周年制作的大型话剧《战神 1948》自 8 月 20 日正式建组并进行首次排练之后, 月 8 日上午, 9 我校在佛西楼会议室为该剧举办新闻发 布会。该剧编剧吴小钧、导演李建平、制作张军以及沪上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发 布会由我校宣传部长张生泉主持。 《战神1948》讴歌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建国前后的丰功伟绩,重点塑 造了粟裕大将的舞台艺术形象。1948 年初,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 央军委发文,决定派粟裕率部南渡长江以解中原之围,并与蒋介石军队决一死战。但粟裕却 提出与中央战略行动方案完全相反的意见, 冲突由此开始。 本剧充分展现了一代名将粟裕同 志为了建国伟业而不顾个人得失的政治素质和战略智慧, 生动地刻画了他作为一个忠诚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在信仰与处事之间艰难抉择的矛盾和痛苦。 为了做好该剧的创作排演工作,编剧吴小钧用了多年时间收集资料、潜心研究,剧本成 型后又听取意见、修改提高;导演李建平和舞美设计王履玮、制作人张军也早在四个月前就 开始了案头准备工作和制作策划工作。上海戏剧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肖英、李传缨、万黎明参 加演出。卢森堡、谷伟、张鸿、杨树、贾邱、严丰等已经毕业的校友闻讯后纷纷推掉其他剧 组的邀请加盟剧组,他们一致表示: “在国庆大喜之际,能受母校邀请出演这样一部具有重 要意义的话剧,是我们的自豪,更是我们的责任。 ”根据安排, 《战神 1948》将于 9 月 21 日 至 27 日在上戏剧院首轮演出七场。 该剧创排得到了市委宣传部领导、 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关怀。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 会把该剧作为重点项目予以资助。 粟裕儿子粟戎生将军发来贺信鼓励剧组全体成员出色排好 此剧,向国庆献礼。粟裕侄子、原上海市政协常委粟刚兵先生亲自看望剧组并观摩了部分场 次的排练,他对编剧、导演、演员的勤奋工作精神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剧真切、生动、精 彩,演出时一定要再来观看。观看排练后,粟刚兵先生还深情地向主创人员讲述了粟裕将军 生前的一些轶事。 据悉,为了庆国庆、迎世博,除《战神1948》之外,我校还推出和准备推出京剧《封 神榜》 、音乐剧《弘一法师》 、舞剧《四季人生》 ,本科毕业剧目《牛虻》《复活》等,这些 、 剧目将在世博、国庆、北京国家大剧院等不同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检验。迎国庆迎世博上戏师生展风采上海市委宣传部给戏校的贺信上海市戏剧学校: 欣闻在江苏盐城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中, 你校参赛学生马振宇、 王雨 婷、贺梓原、林月媛、姚徐依等五人获京昆专业组“十佳” ,范莹、郑均元、禚俊良等三人 获“金花奖” ,你校连续五届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负责推荐的上海剧协获得优秀组织奖。 我部特向你校并向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教师辛勤培养、精心教导、学生勤学苦练、认真钻研的结果,也 是本市“文教结合”“校团携手”培养艺术人才模式的成果体现。 、 希望你校广大师生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严以律己、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打 造国内一流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主义戏曲事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2009 年 8 月 18 日 我校《牛虻》 我校《牛虻》剧组将参加 国家大剧院艺术院校精品展演周本报讯(记者 白水) 8 月 11 日下午, “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 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大剧院召开。 我校党委书记楼巍出席并代表学校做讲话。 我校表演系主任 龙俊杰、演艺中心副主任翁增辉、 《牛虻》导演谷亦安等出席。 参加本次展演周的艺术院校包括中央戏剧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民 族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 其中中戏和我校将分别表演古装话剧 《秦王政》 和经典话剧 《牛虻》 。 为了做好这次展演工作,我校领导给予充分重视。早在今年上半年,主持工作的副院长 韩生就亲自率领表演系党政领导接待国家大剧院领导来校洽谈演出剧目; 党委书记楼巍亲自 率团赴京参加新闻发布会。 《牛虻》曾于 2002 年 1 月在我校公演。当时演出的风格和样式引起圈内人士的关注: 近千人的观众席空无一人并被蒙上了一张巨大的红地毯, 再现了大教堂庄严的祷告席; 座在 舞台上看戏的观众被演员进出的通道隔离在四个看台, 往前平视是教堂摇曳的神秘烛光; 仰 视是巴洛克雕饰特征的教堂天窗;在和演员面对面交流后,俯视演区竟然又像是一个“沉重 的十字架” ――导演赋予戏剧的全新物理气氛和全新精神气氛, 让观众为牛虻献身真理的悲 壮情怀所震撼。本次演出,导演将根据国家大剧院剧场的演出空间要求,重新创作演绎《牛 虻》的经典魅力,突出主人公之间的人性冲突和张力,力图使该剧演出的审美趣味更符合现 代人的需要。 1999 年国庆 50 周年之际,由我校 99 届毕业生担纲的话剧《家》两度进京演出,受到 了文化部通报嘉奖。今年,又逢国庆 60 周年,由我校 10 届毕业生公演的《牛虻》再次代表 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上海人民进京向祖国贺喜、向首都人民汇报我们的工作和作品,希望能 给节日的话剧舞台锦上添花,希望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上海戏剧学院的改革发展。《新民晚报》 上海舞蹈选手摘金夺银 新民晚报》 :上海舞蹈选手摘金夺银 :本报讯(记者 杨建国) 汇集了 88 所舞蹈院校、5000 多名选手的第九届“桃李杯” 全国舞蹈比赛,昨晚在沈阳落幕。记者从上海戏剧学院了解到,该院所属舞蹈学院和附属舞 蹈学校两个代表队,共获得 3 个表演一等奖、6 个二等奖和 9 个三等奖;2 个剧目一等奖、1 个二等奖、5 个三等奖;1 个学术论文一等奖、2 个三等奖的佳绩。 本届比赛从 8 月 14 日开始,上海戏剧学院所属舞蹈学院和附属舞蹈学校派出了 120 多 名选手参加全部项目赛事。上海戏剧学院的两支代表队共同表演的群舞《秋》 ,获得芭蕾舞 剧目金奖;群舞《蝴蝶春情》则摘取了民族民间舞剧目金奖。此外,他们还获得了 15 个优 秀表演奖和 7 个原创教学剧目奖,获奖等级和数量,名列全国参赛院校前茅。 (原载《新民晚报》 文娱版,本报有删节。 ) :中国佛教界推出首部多媒 《中国新闻网》 中国佛教界推出首部多媒 中国新闻网》 : 体音乐剧《弘一法师》 体音乐剧《弘一法师》中新社上海 8 月 19 日电 (记者 李佳佳) 以多种艺术方式对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及其经 历进行解读,中国佛教界首部多媒体音乐剧《弘一法师》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大陆公演。 上海玉佛禅寺、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此次携手推出集音乐、舞蹈、诗歌等于 一体的首部多媒体音乐剧, “不仅为了纪念弘一法师一百三十周年诞辰,同时也为广大观众 在欣赏艺术表演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安抚和精神的启示” 。据介绍,即将公演的《弘一法师》 将作为一个世界共同的艺术文化交流项目,提供给上海世博会。主创人员称“该剧的呈现采 用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高雅而优美的享受” (原 。 载《中国新闻网》2009 年 8 月 20 日,本报有删节。 ):神话京剧 《解放日报》 神话京剧《封神榜》流派纷 解放日报》 神话京剧《封神榜》 : 呈本报讯(记者 端木复) 作为本市 2010 年世博会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由上海青年京 昆剧团、上海京剧院联合制作演出的神话京剧《封神榜》4 日至 6 日将登陆上戏剧院,以庆 祝青年京昆剧团成立 3 周年。 《封神榜》全剧人物丰满、唱做并重、流派纷呈。如隋晓庆演的姜皇后唱程派;杨扬和 高红梅在演假妲己时唱荀派,演真妲己时唱梅派。演梅伯的杨淼是余杨派老生,演商容的郭 毅是麒派老生。此外,昆曲作曲家周雪华和赴美归来的两位作曲家房飞、房绍卿,也使全剧 音乐风格更为细腻、 丰富。 武戏导演王振鹏为本剧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新颖别致又不失戏曲程 式的武打场面。 (原载《解放日报》 2009 年 9 月 1 日 8 版) 第2版我校组织干部暑期赴 山东艺术学院学习考察本报讯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加强与兄弟艺术院校中心组联组学习,同时,也为 了更好的接受传统教育、 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我校党委于 7 月 20 日至 25 日组织支部 书记赴山东进行为期 6 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团由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葛朗带队。在莱芜, 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莱芜战役纪念馆, 该馆也是全国重点革命烈士 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在济南,考察团一行走访了山东艺术学院。座 谈会上,山艺党委书记柳文敏、院长张志民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山艺在新校区的建设、人才 培养、监察审计等方面的情况,并陪同考察团参观了图书馆、梅园、戏剧舞蹈戏曲楼等,参 观了汉画像石艺术馆、于希宁绘画艺术纪念馆、山东民间剪纸艺术馆、鲁锦艺术馆等场馆, 山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些考察学习,大家切身感受了党的优良传统、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同时, 也对支部的工作进行了研讨, 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交 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 (陈云)2009 级新生军训正式开始今日上午,421 余名上戏 09 级新生身着迷彩装,神采奕奕,踏上了前往青浦东江青少 年培训基地的汽车。东江青少年培训基地内红旗招展, “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横幅特别醒目, 十点钟,上海戏剧学院 2009 级新生军训入营式在这里正式开始。副院长葛朗、武警五支队 军训总教官王震、各院系党政领导、学生处、保卫处、医务室老师及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 与全体新生共同参加了入营仪式。入营仪式由保卫处副处长陈昌富主持。 首先举行升旗仪式,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后,副院长葛朗老师将上海 戏剧学院校旗授予学生处副处长、本次军训总指挥徐咏老师,标志着军训正式开始。随后葛 朗老师发表讲话,希望同学们发扬不怕艰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并以最饱满的精神风貌投入 到军事训练当中, 展现出上戏学子的青春风采。 表演系阿斯汗同学代表 09 级新生上台发言, 发言中表示将珍惜这次军训机会,把它当成人生当中的一次历练,不断提高自身意志,努力 锻炼身体素质。最后,教官代表讲话,对同学们提出了具体要求。 下午,同学们正式投入到训练当中。从站立到行走,教官们耐心细致地示范,同学们一 丝不苟地训练。烈日当头,同学们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采访中同学们表示, 虽然作为 90 后的大学生,但是他们同样向往军营、崇拜解放军。为了保证同学们更好的训 练,学生处老师们悉心安排同学们食宿生活;医务室老师们也做好了各项医疗应急准备。 本次军训为期九天,其中除正常的军事训练外,还包括军事知识讲座、安全教育讲座、 入学教育讲座等内容。 (图/剑龙 文/文佳 编辑/雨田) 静安区四套班子领导 视察上戏附中本报讯 9 月 1 日,中共静安区委龚德庆书记、静安区人大主任姜耀中、区委副书记郑 键麟、静安区政府副区长徐孙庆 、静安区政协副主席黄森林,在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吴丽萍、 教育局长陈宇卿等的陪同下前往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视察。 附中校长宋保平、 副校长 吴新嘉陪同。 区领导在察看了学校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听取了宋保平校长详细的办学情况汇报之 后,龚德庆书记作重要讲话,他表示,上海戏剧学院附中高级中学是静安区办学教育的一张 重要名牌,近两年学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办学成果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在未来 的学校规划中,希望附中能够继续秉持“精品化”路线,不强调规模,强调特色,强调精致, 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让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和艺术方面的才能 都得到及时的开发,为普通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通过五年的艺术教育实践,培育出了一大批“文艺兼修”的 学生。 他们无论在思想、 品德、 文化和专业学习等方面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水准。 近几年来, 学校培养的学生高考艺术本科达线率 98%以上,艺术院校及综合大学艺术专业录取率均查 过 70%以上,录取北电、中戏、北广、上戏、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顶尖院校的学生占总人数 三分之一以上,普通班高考本科率逐年提高。多位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北 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重点艺术类高校和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 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艺术类专业。 (附中)我校开学各项工作准备有序 新老生顺利报 到◆9 月 2 日,是我校新学期教职工上班的第一天。上午十点,教学工作检查及迎新工作 会在佛西楼会议室召开。我校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主持会议,副院长葛朗、刘志钢、孙惠 柱出席了会议,各院系主任、院办、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部、宣传部、团委、后勤处、 保卫处、全体新生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新学期教学工作及迎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后, 各相关部门纷纷落实会议精 神,确保以积极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及新老生的到来。 ◆9 月 7 日,是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全体老生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一大早,校领 导楼巍、 韩生、 孙惠柱会同各系院负责人来到华山路校区红楼前, 迎候师生们正式到校上课, 并对开学情况进行检查。校领导葛朗、刘志钢在莲花路校区,进行开学巡查。 从检查结果看,开学第一天,我校开学情况良好,师生精神饱满,教学秩序正常,各项 工作井然有序。 检查过程中,领导还深入课堂,与师生们交流新学期开学的新体会,勉励大家在新的一 年里努力学习,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学年! ◆9 月 7 日,是我校 09 级新生报到入学的日子。校园里张贴着“欢迎新同学 迎接新 学年”的大幅海报,迎接来自祖国各地的学子。为确保新生顺利报到,学校早在开学前就积 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大早,校园内洒满金色的阳光,处处是新鲜的面孔,新生们在上戏剧院前厅办理各项 报到注册手续。 我校为经济困难学生开辟了绿色通道, 方便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报到当天就可 以递交贷款申请,快速办理报到手续。同时,为预防甲型 H1N1 学校医务室工作人员为新 生一一测量体温,确保新生健康安全。 今年,我校 09 级新生共 555 名,其中本科生 435 人(另有预科 10 人,专升本 13 人) , 各类硕士生 106 人,博士生 14 人。两校区新生报到工作进展顺利。愿全体新生在上戏学业 有成、健康平安,尽快融入上戏大家庭。 (本报记者雨田综合报道)党建专题片《青春宣言》 党建专题片《青春宣言》在线展播本报讯 为迎接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进一步增强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市委组织部举行 “上海市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 动” 。由我院组织部、学生处制作的党建专题片《青春宣言》目前正在上海基层党建网 www.shjcdj.cn“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国 60 周年――上海市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 片观摩评比活动”的在线展播投票平台。 本片讲述上戏党员师生在奥运志愿者、汶川大地震志愿者、 “牵手云南”文化志愿者等 活动中的感人事迹。观看此片后大家纷纷留言: “火一样的青春,火一样的心”“上戏师生 、 党员的作风令人感动! 上戏党员师生用青春宣言实际行动, ” “ 实现了文化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值得学习!、 ”“从他们的感人事迹中,我们深受鼓舞。让我们用行动来履行我们曾许下的诺 言。 ”同时,希望我校师生积极在线观看、投票、评论。 (组织 部、学生处)青春在党旗下闪光,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行动实践科学发展本报讯 在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 在学生党总支和各系学生党支部 的带领下,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展开了“我 眼中的上戏――社会调查”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艺术作品征集活动” “参与世博志愿者行 动”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中党员学生收获颇丰,同时在同学群 体、乃至社会上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为了集中展示上戏学生党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成果, 交流各系学生党支部 的工作和经验,学生处,学生党总支将其编纂成册《青春在党旗下闪光――上戏学生党总支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撷影》 。这本册子分为学习篇和实践篇,图文并茂。不仅记录了学 生党员开展活动的精彩瞬间,也截选了同学们在“上戏精神大讨论”中创作的文章,充分展 现了上戏学生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生处 文佳)我校等单位主办的中国话剧发展论坛在沪 举行本报讯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承办的《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中国话剧艺 术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于 8 月 27 日至 9 月 13 日分别在抚顺、上海、北京三地举行。 今年是国庆 60 周年,在共和国辉煌的经历中,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话剧艺术 事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昨天(9 月 5 日) ,以“向 祖国汇报,庆祝建国 60 周年”为主题的中国话剧发展论坛(上海论坛)在上海宾馆揭幕。 我校和市文广局、市文联、上海文广影视集团联合主办,市剧协、上海文广演艺中心、上海 话剧艺术中心联合承办了这个论坛,静安现代戏剧谷给予论坛特别支持。在学术研讨中,围 绕“国有艺术院团改革与发展求索”“中国话剧的挑战与机遇”“话剧创作面对市场的观念 、 、 变化”以及“观众需要什么样的话剧”等话题,包括李默然、王晓鹰、刘复、杨宁、刘彦君、 杨绍林等在内的全国各话剧院团代表及独立戏剧人等将在沪展开为期两天的深入研究和积 极探索。我校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戏剧文学教授荣广润等也在会上做学术交流。 (白水)香港教育戏剧代表团近日莅临我校本报讯 由香港教育剧场论坛主席钱德顺、 香港教师戏剧会主席黄丽萍率领的香港教育 戏剧代表团一行四人于 8 月 11 日上午抵达我校进行访问。我校宣传部部长张生泉和外办主 任助理张云蕾热情接待了来访的香港客人。 在两个多小时的访问中, 双方就教育戏剧方面的 工作各自作了交流, 对香港方面有兴趣前来我校学习进修的香港教师表示欢迎, 对双方有可 能产生的合作事项进行了沟通。当听说我校将于下半年首次举办上海市教育戏剧培训班时, 香港客人表现了很大的关注。 (白水)创意学院举行教学工作研讨会本报讯 8 月 29 日至 31 日,创意学院 09 年度教学工作研讨会在浙江长兴召开。会议 传达了学校领导在中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回顾分析了本年度第一学期四个专业、 六个 班级的学生情况和专业教学状况,总结交流了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育人与管理经验,检查 落实了下学期各专业课程的教师、 教室、 课程大纲等情况, 重点讨论了四个专业的建设目标、 专业定位和特色、布置了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具体任务,对新学期“落实细化教学管理、 深入探讨专业建设”的工作构想进行了部署。 会议提出了下半年学院各项工作保稳定、 出亮点的要求, 明确了每位老师负责牵头的活 动项目内容和工作职责, 统一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和专业课程建设两大任务的思想, 树立了 要塑造创意学院“看家专业”的目标。为新学期开学迎接新生军训、新生联欢工作和学院未 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准备。老师们决心从本职岗位入手,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踏 实努力工作。 会议由创意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刘志新主持, 副院长方军以及创意学院全体老师 出席了会议。 (创意学院)我校教授参加中国影视教育委员会年会本报讯 8 月 25 日至 28 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 2009 年年会在山东济南 举行。我校张仲年教授、厉震林教授作为正式代表与会,并分别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电 影演员影像表演的美学价值》《关于影视教育的“战国”时代及其盟主立场》 、 ,厉震林教授 还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担任了分场会议的点评人。 来自北京大 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南 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的约一百二十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 (奚雯)由我校等举办的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圆满 结束本报讯 8 月 27 日晚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昆曲演员培训班汇报演出, 为连办五年的培训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 来自各地昆曲院团的青年 演员们在主教老师的带领下演出了《烂柯山》《西楼记》《单刀会》《贩马记》等经典剧目 、 、 、 折子,演员们和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不时获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是根据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 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而开办的, 从 2005 年起连续五年在上海举办,今年是最后一年,旨在提高全国昆曲院团青年演员和艺 术院校昆曲班学生的业务水平,为传承昆曲艺术奠定扎实的基础。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 上海昆剧团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光荣地承办和协办了这项任务, 五年来每逢暑期承 办和协办单位的有关人员都放弃休息、精心组织安排,为办好培训班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 了艺术家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从 05 到 09 年这五年,先后举办了旦行、小生行、生行、丑净行等培训班,涵盖了昆曲 所有的主要行当, 聘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 梁谷音、 王芝泉、 龚世葵、 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张静娴、张铭荣、计镇华、张世铮、黄小午、李玉声、刘异龙、 方洋、汪世瑶、张寄蝶、雷子文、林继凡、张继青、侯少奎、华文漪等担任主教老师,传授 了《牡丹亭惊梦》等二十几出经典剧目,有近四百余名来自全国的昆曲青年演员参加了学 习, 其中有一级演员和二级演员, 她们都把参加培训班视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除了教学, 艺术家们还对昆曲表演艺术进行专门讲座, 让学员们从理论上对昆曲艺术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与了解。承办单位还以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手段,把艺术家们的宝贵经验记录下来。 “利在 当下、功在千秋” ,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 作用。(戏校)戏曲学院《孽海记》 戏曲学院《孽海记》应邀赴京参演 09 全国 大学生戏剧节本报讯 2009 年 8 月,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戏曲导演专业 05 级学生的毕业剧目小剧 场实验戏剧《孽海记》应邀赴京参演 09 全国大学生戏剧节。 《孽海记》剧组由戏曲学院郑稳 老师(该剧导演)带队赴京参演,荣获 09 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本届大戏节共有来 自 12 省市、41 所高校的 58 个剧目申请报名。大戏节评审委员会仔细阅读了上报的所有剧 本,集体观看光盘实物资料,最终确定了 19 个演出剧目,其中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艺 术院校的剧目有 5 个剧目。 《孽海记》所获奖项为专业艺术院校参演剧目的最好成绩,并且 是本次大戏节唯一一出带有京昆艺术形式并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剧目。 8 月 21 日、22 日上演于北京市朝阳“9 剧场”之 TNT 剧场,两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观 众爆满反响强烈。由于《孽海记》的演出使得 TNT 剧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上座率,更有有 一些观众是站着看完全剧的。 剧组演职人员在演出之后与观众还进行了交流座谈。 本届大戏 节组委会主席杨乾武老师对《孽海记》 的演出作出很高的评价。 他说: “小剧场实验戏剧《孽 海记》的创作充满了对于戏剧舞台实验性的探索,包含了主创人员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更为 可贵的是该剧对于中国戏曲及本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再创作, 并向观众强调在接受西方文化 的同时要格外尊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其他热情的观众朋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 感受。如:整部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该剧没有拘泥于传统戏曲的程式表演, 而 是很好的融入了许多新艺术元素和现代思想。 引发了中西方戏剧的影响与共存和对于感情和 欲望的态度等方面的思考。同时,观众们对于上戏戏曲导演的培养及其创作能力表示惊讶, 对于戏曲导演专业又有了一次重新的认识。 (戏曲学院 刘聪)戏曲学校、青年京昆剧团 戏曲学校、 暑期东北巡演获圆满成功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拔尖人才的舞台实践,让他们在“闯码头”巡演中提升自 身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上海戏校与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资助 下,由戏曲学校副校长、青年京昆剧团副团长田恩荣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和青年演员于 7 月 21 日至 30 日赴大连、哈尔滨巡回演出。本次巡演丰富了学生与青年演员的实践经验,提 升他们的演出水准,同时扩大戏曲学校和青年京昆剧团在全国的影响。 戏校和青年剧团领导和师生对本次巡回展演活动十分重视, 徐幸捷校长, 孙秋红副书记 分批到演出现场,给师生鼓励,贡献国副校长更是三次到东北为演职人员服务。此次演出剧 目都是戏校和青年京昆剧团排演的多个剧目基础上精选出来加以排演提高,展演的《扈家 庄》《遇皇后》《打龙袍》《一箭仇》《挑滑车》《宇宙锋》《雁荡山》《虹桥赠珠》等十 、 、 、 、 、 、 、 几出折子戏及《龙凤呈祥》 、 《红鬃烈马》 两台大戏, 是学生所学剧目的精选, 可谓行当齐全、 流派纷呈。唱功戏《宇宙锋》《遇皇后》等唱腔韵味醇厚,尽显流派特色。武戏《雁荡山》 、 、 《一箭仇》《挑滑车》等,翻跌扑打,基本功扎实,长短跟斗,又险又绝,舞台呈现让人眼 、 花缭乱,目不暇接。 此次参加巡演的既有 03 京剧班毛艺铼、张博恩、籍兴凯、王胜男、高枫、吴倩、乔一 梦、沈红和 07 京剧班张少良等全国“小梅花”金奖得主,也有青年教师、第十九届上海白 玉兰奖新人主角奖获得者杨淼和梅派弟子、 CCTV 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 表演奖得主田慧等优秀青年演员, 他们的演出获得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盛赞此次巡演对京剧 演员的培养、 院团建设具有标杆作用, 大连京剧院与哈尔滨京剧院还主动购票让本团演员观 摩学习,黑龙江晨报》 哈尔滨日报》 大连晚报》 《 《 、 《 、 等当地媒体报道了此次巡演情况。 (戏 曲学校 黄墩伟)我校组织思政课教师暑期赴山西考察本报讯 根据中宣部、 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分赴各地参观考察 的有关文件规定, 我校于 8 月 12 日至 18 日由党委宣传部和公教部联合组织了思政课教师赴 山西进行了考察学习。 在黄河壶口、平遥古城、雁门要塞以及太原晋祠等地,老师们亲身感受了中华文明发源 地的伟大壮观,了解了晋商文化的特征,认识了当年八路军在山西抗战岁月的艰苦卓越。大 家表示:一定要把实地感受和切身体会融会贯通好,并且结合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去,为培 养好新一代大学生做贡献。 组织教师参观考察, 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 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从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将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参观考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白水)音乐话剧《瞬间不是永远》 音乐话剧《瞬间不是永远》 剧本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报讯 8 月 20 日,由我校扶持的导 05 创业团队――上海惜戏文化公司与上海市大学 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共同创作的音乐话剧《瞬间不是永远》 (暂定名)剧本研讨会在佛西楼会 议室召开。我校党委书记楼巍,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秘书长张德旺,我校宣传部部 长张生泉,导演系党支部书记睢慕蛟,学生处副处长徐咏,演艺中心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 张军,导演系副教授石俊等老师出席会议。主创团队认真听取了领导、老师和多名创业大学 生的意见和建议, 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吸取大家好的点子和建议, 进一步把剧本修改等创作 工作做好。 此剧由戏文系郭晨子老师担当编剧,导 05 创业团队的谢迪担任导演、马达担任作曲等 工作。全剧讲述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不断成长、历练的故事。充满了 青春的气息和浓郁的时代特点。剧本朗读后,与会老师对剧本的风格、人物、细节等方面提 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一度、二度创作开拓了思路。 本剧将于 9 月正式进入排练, 作为 09 年上海市创业周开幕大戏, 它将于 11 月中旬与观 众见面。导 05 创业团队的同学们表示将全身心的投入到此次创作当中。 (学生 处 文佳)第3版文艺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荣广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受政府委托,面向全社会开展文化艺术项目资助已经整整五年了。 当初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对公益性文化扶持力度而搭建起来的这一资助平台, 以一种 全新的理念和资助模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五年过去了,通过专家评审而获得资助的 文化艺术项目达 1677 项(截止到 2009 年第一期) ,资助、奖励的文化艺术人才为 530 个, 资助金额超过 4.1 亿元。日前,在基金会召开的项目资助专家座谈会上,与会同志发言踊 跃,认为上海有关文化项目的资助机制和模式,为弘扬先进文化,优化上海文化发展环境, 促进上海文化创新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与会同志围绕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和运 作模式热情地谏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资助的现行运作机制已有五年了。 作为一个亲历者, 我深感它 是上海文艺体制改革的最大成果之一,对上海的文艺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新机制的意义在于它是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现今国际上文化基金会有两大类, 一类是私人或民间的基金会, 一类是政府的文化资金交由非赢利机构通过专家评审来实施的 组织。美国的体制主要是前一类,而欧洲与许多亚太国家则大都属于后一类,如英国的大不 列颠艺术委员会,澳大利亚的国家和各州的艺术基金会,以及香港特区的艺术发展局,都已 运行了几十年。 目前的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与它们的模式十分接近, 我接触到的海外艺术界 人士都对上海的这个基金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国内,上海的这一改革无疑是领先的,也很 令各地的艺术界同行羡慕。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成功主要体现为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它项目资助的开放性。 二是 它的公正性。三是它的导向性,基金会明确资助的重点是原创的文艺项目,对艺术作品的一 度创作予以特别的关注。 同时划出专项基金保障对民族艺术和高雅艺术资助的适度倾斜, 这 十分有利于提升上海的艺术原创力, 体现发展先进文化的政策引领, 促进文化大都市的建设。 五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 由于基金会的各部门认真贯彻这项工作的宗旨, 项目资助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五年里基金会共提供文化资助 4 亿多元, 上海近年来成功的文艺作品无 不得到基金会的支持,有意义、有影响的公共文化项目有了更稳定的支撑。同时,因为基金 会的制度比较严谨, 评审办公室的作风正派负责, 基金会已在文艺界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 口碑。 经过五年的工作, 基金会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 当然有些方面也还可以进一步完 善:一是五年来基金会的资助资金一直保持稳定,但也无多少增长,根据国家的文化政策与 上海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建议基金会与市财政协商,确定资金的相应递增比例,以适应未 来上海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加速培养青年艺术人才是保障上海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建 议专设一项青年艺术项目基金,资助各艺术门类的 35 岁以下年轻人的原创艺术项目。三是 适当控制对节庆文艺活动的资助额度。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原载《文汇报》2009 年 8 月 30 日 8 版)艺术学的悖论――研究与创作的割裂与结 艺术学的悖论――研究与创作的割裂与结 ―― 合――关于《欲采苹花不自由――艺术学文论》 ――关于《欲采苹花不自由――艺术学文论》 关于 ――艺术学文论 孙惠柱上海戏剧学院诞生于 1945 年,是亚太地区最老的戏剧学院,近年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 了影视、戏曲、舞蹈、美术、设计、民乐等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大学。上戏学者的研究深入到 艺术学诸多领域的历史和理论, 然而一直还没有一本书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我校这方面的研 究成果, 《欲采苹花不自由――艺术学文论》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 艺术学研究艺术创作,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在近半个多世纪来的中国大学里,却 成了稀罕的现象。上世纪 50 年代大学的院系调整把专业分工推到了极端的地步,研究艺术 史论者大多集中在中文系、 哲学系, 那些以做学问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完全排除了艺术创作课 程;创作只能在独立的艺术院校里教授,而国家级的艺术院校又全都是按单一门类设置的, 那里的教师和学者研究的多半只是一个艺术品种的历史和理论, 往往偏重于艺术创作的技术 性层面。 与这种专业的人为割裂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怪现象是, 学者和艺术家之间老死不相往 来,甚至相互不屑。大多数学者不会创作,往往也瞧不起当代的创作;大多数学创作的学生 则对以经典为主的历史和哲理层面的学问敬而远之, 甚至逃而避之, 认为那是老皇历和空头 理论。 为什么会这样?专业设置的问题固然是盲目照搬当时苏联高等院校模式的结果, 但学问 和创作的割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一部分学者中的一种偏见――最典型地表现在某位北 京大学前中文系主任的一句广泛流传的名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据说其理由是:古往今来 的大作家, 很少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 多年来相信并广为传播这条戒律的人竟然都忘了一 些常识。中国古代本来就无所谓“大学” ,所以就连学问家也不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 英国倒是早就有了大学,牛津和剑桥大学早在 16 世纪就出了一批写剧本的学者,文学史上 叫做“大学才子” (University Wits)剧作家,包括和莎士比亚同年生的克利斯托弗马洛等 六个人。 没上过大学的莎士比亚还是跟在他们后面写起来的, 虽然莎士比亚的剧本后来超过 了所有的大学才子, 但英国人并没有因此说大学从此不许培养剧作家了。 在中国有了现代大 学以后的头几十年里,其实也出过不少学贯中西、创作与研究兼通的“大学才子” ,如鲁迅、 胡适、老舍、沈从文、冯至、卞之琳、曹禺、洪深等等,有的是在大学时代开始了写作,有 的则在大学教课。 虽然他们未必是在大学里直接学或者教创作课, 但大学的文艺氛围对他们 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他们的创作也吸引和影响了大批的青年学子。 大学和文艺创作的 人为绝缘是从上世纪 50 年代才开始的,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沈从文、冯至、卞之琳、洪深 等创作高手一个个金盆洗手, 埋头做起了学问, 有的干脆离开了大学--那难道是健康的现 象吗?可喜的是,那种不正常的政治气候早已成为历史,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艺术学系 、 不培养艺术家” 这类长期以来被误以为是历史传统的戒律, 也已经开始被一点一点地打破了。 上海戏剧学院应该算是十分幸运的, 因为其艺术院校的特点, 创作从来没有被排斥在外; 又因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上戏教师对各门类艺术的创作都比较熟悉; 再加上近年来多门 类艺术专业的发展,我校的艺术学研究在厚度和广度两方面愈益显出其独到之处。当然,我 们在研究与创作的结合上也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 改善的地方, 这就是本书关于艺术教 育的下编的基本主题。 (原载《文汇报》2009 年 9 月 4 日 11 版)警惕话剧向“文明戏” 警惕话剧向“文明戏”倒退丁罗男近日,我校戏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话剧史专家丁罗男老师在接受《新民晚 报》记者朱光的采访时,就如何看待当前话剧舞台拼命追求的时尚风发表了意见。他认为, 这有点像七八十年前“文明戏”的回潮。 丁罗男说,上一轮如此热闹的局面出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话剧产生初期。当时, 话剧作为舶来品在沪落地,但还未完全融入本土文化,成为“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文明 戏。当时商人觉得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新剧团林立,新剧目出笼。当时最泛滥的就是媚俗 的“家庭剧” ,最后走向展现男女私情。当时缺乏戏剧剧本的积淀,流行“幕表制”――没 有剧本,按照“大纲”上台“发挥” ,以至于满台插科打诨。目前虽然流行的内容不同,然 而形式上有些类似。应该提醒戏剧界不要重蹈覆辙。 音乐、 惊悚、 搞笑之类的元素充斥当今话剧舞台,是因为有一批 “小白领” 观众喜欢看。 而且,目前话剧的作者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能不能请成熟的作家们也写写话剧呢?过去, 优秀的中国作家都欣然投身话剧创作,如郭沫若、老舍、夏衍等,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国话 剧辉煌的昨天。 (白水根据《新民晚报》2009 年 8 月 29 日 A6 版相关报道改写)华表奖获奖演员侧记据《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等媒体的报道,第 13 届华表奖评选结果近日在北 、 、 京展览馆正式揭晓。我校表演系 1994 届校友果静林凭借其在电影《袁隆平》中的出色表演 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我校表演系 1997 届校友范志博凭借其在电影《突发事件》中的出色表 演获得优秀女演员奖。李冰冰、任泉等校友出席昨天颁奖晚会并担纲颁奖嘉宾。 由知名导演史凤和执导的《袁隆平》在北京上映后反响强烈,得到各方一致好评。果静 林和我校另一校友、表演系 2002 届毕业生徐筠联袂主演了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人类温饱,执著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科研历程。剧中果静林的表演 一如过去的风格,坚定有力、刚中有柔,出色地表现了袁隆平的内心世界;徐筠素面出演袁 隆平的妻子,粗中有细、绵中藏针,把一个甘心做背后女人、为奋战在科研前线的丈夫勇敢 撑起一个家的形象也表现得惟妙惟肖。该剧此次获奖也在情理之中,是众望所归。 范志博凭借其在《突发事件》中的优异表现战胜蒋勤勤、董玲,与《梅兰芳》主演章子 怡一起获得优秀女演员奖,也是理所当然的。2003 年,范志博凭电视剧《女装甲团长》获 得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奖,随后《女子监狱》又获得飞天奖提名,第 12 届华表奖《真水无 香》 让范志博荣获优秀新人女演员奖。 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 范志博又以 《沂蒙六姐妹》 、 《突发事件》 两部主旋律影片站上中国政府最高电影奖项的舞台, 并成为华表奖新晋 “影后” , 范志博的从艺之路可谓是辉煌无限。但对于奖项,范志博却谈笑而过: “每一部戏都是一次 新的人生体验,每一个角色都要用心去面对,不论能否得到肯定,获得奖项,都是一次永生 难忘的经历。 ”心气平和、性格开朗,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范志博和自己演绎的“女 强人”如出一辙。目前,小范还在我校攻读 MFA 学位,师从何雁老师。 一次次杰出校友的获奖经历, 一位位莘莘学子的不懈努力, 都在书写共和国文化艺术辉 煌的历史,都在奏响各自人生旅途的最强音!母校为你们骄傲,母校也将继续以自己的品格 教书育人,争取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学生荣登领奖的舞台! (白水)一门好课程 一个好老师――记张伟品老师 ――记张伟品老师 广播电视编导研究生 张文杰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 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啊,手未操。 仔细观瞧,自己选挑,锁麟囊上彩云飘。 似良骥为何生双角?为蛟龙却又四蹄高。 这是程派著名剧目《锁麟囊》中《选囊》的唱词,是一段四平调,所谓四平调因为它以 花鼓为主, 吸收评剧、 京剧、 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 有人便称它为″四拼调″, 后改称″ 四平调″。 也有人认为它的基本唱腔通常由 4 个乐句组成, 句一翻, 4 曲调四平八稳而得名。 有点像京剧艺术普及报告的开头?其实这只是一个对京剧什么都不懂的人, 在上过 《戏 曲流派文化研究》的课程后,自己寻找的资料罢了。中国人相信缘分,我与戏曲艺术的缘分 就开始在一个暖风熏人的春日午后, 懒懒的徘徊在研究生楼下的公告栏, 原来安排的课改成 了一个叫《戏曲流派文化研究》的课程,因为实在没事,那就踱进去听听吧,谁知越听越来 劲,就这样听了下来。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流派繁多,是一个值得花时间去研究的课题,要在一个学期 内把这些问题讲明白绝非易事, 一个不好就掉到故纸堆里去了。 那这样一个听起来很无聊的 课程我怎么就上的那么来劲呢?可能主要是因为这个课程并非在掉书袋, 而是用一种通俗的 语言来介绍这些在外人眼里略显神秘的戏曲流派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 就像观众爱看的节目 一样, 大家都是对通俗易懂、 有亲近感的节目好评有加。 这门课程虽然有专业的同学在学习, 同样也有像我一样的非专业、只是感兴趣的人夹杂其中,所谓众口难调,这课要怎样讲吗? 老师用的方法就是,为专业学生做个知识的归纳整理,为非专业的展示一个真实的梨园行, 一个和其他行业一样有自己的坚持和规则的行当。 这样就使两方面的学生都能从这门课里获 得一些东西,而且其中有理论有见解,但又不强加于人。我个人认为好的课程是一个先导, 只起引导作用,引起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人接着往下探索、研究,就像一个好的节目背后要 有两个重要的元素――理念和激情,学习也是如此,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好的课程就是兼有 二者,激情促使进一步的理论学习,而深入的理论学习又激发了新的激情,如此良性循环, 学习就“渐入佳境”了。 《戏曲流派文化研究》 带给我的就是此类的循环往复, 当然我不能只从几堂课里就学习 到别人多年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可它激起了我学习的兴趣,或者说是好奇心也行,这是很重 要的。 好的老师是要引导学生, 而非教导, 前者是主动的, 后者是被动的, 作为艺术类学生, 主动性、创造性当作宗教信奉也不为过吧,这门课程就给了我想要主动“深究”的激情,作 为一个连票友都算不上的人,在戏曲神秘的世界里能走多远,我也不是很清楚,但一股强烈 探究的热情在推动着我往前走,也许能看到别人未看到的风景也不一定哦, 《东方时空》的 制片人陈虻曾经说过: “我们不要走得太远了,忘记了来时的路。 ”写这些文字就是要让我记 得来时路――《戏曲流派文化研究》张伟品老师讲授。教师节的祝福和思考学 思教师节到了! 老师们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收获了学生的祝愿、 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成功等 喜悦,给老师以应该的尊重和满足,这时文明社会的进步,也是一个民族有希望的表现。对 此,我们首先要向老师致敬! 向老师祝福,也是向知识祝福、向文化祝福、向美好的心灵祝福!因为,老师是知识的 传播者, 我们哪一个有文化、 有志向的人不是通过老师的知识传授而起步的?因为老师是文 化的播种者,从迈进课堂接受老师第一课的启蒙开始,我们哪一个有愿景、有梦想的不是通 过老师的潜移默化而成长的?因为老师是美的化身,老师穿什么,我们喜欢穿什么;老师喜 欢什么,我们崇尚什么――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一切似乎都是美的,所以,老师的人格乃 至老师的心灵,是完全向学生敞开的,向学生承诺的,向学生归拢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的话语就是一种敞开、一种承诺、一种归拢。 曾几何时,老师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知识竟然成为“反动” ,甚至老师连找对象也 成为困难,这样的悲剧,何止是老师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剧。感谢邓小平同志的 “第二次革命”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写进了政策、更 写进了人们的心坎。 从那时起, 知识、 老师、 人才等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连接线;从那时起, 进步、文明、复兴等成为一项连绵不绝的生命线! 老师的日子好过了,因为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老师的责任加大了,因为老百姓的希 望也增加了;老师的风险系数也提高了,因为教育的体制、教育的成本和无数家长的期盼等 等各种因素纠集在一起,老师成为了最后一道防线、成为了最后一根底线、成为了最后一份 嘱托。但是,坦率地说,社会的期望值这么高,老师中的大多数虽然还能够忍辱负重、一往 无前;但是,也确实有一些老师的思想在矛盾和困惑中走向了迷茫和偏执。比如,该对学生 进行批评的权利放弃了, 于是出现了教育部下发文件来明示这个权利; 该独立完成的论文有 剽窃了,于是又是教育部下文来明令禁止学术腐败;该遵守的基本道德修养糊涂了,于是又 是家长来给老师上课了,网友来给老师上课了,学生自己来给老师上课了……呜呼!老师中 的少数人(尽管少数)这样做了,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还要“老师”这个社会角色干什么? 那我们恢复私塾制度,家长自己在家里给孩子上课不就得了? 老师是一种光荣,是一个责任,更是一份使命!光荣的不仅是个人还是这份事业;责任 的不仅是眼前还是将来;使命的不仅是单位或团体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再有变化,老 师教书育人的本质不变;沦丧再有猖狂,老师的行为不能染指;高尚再有险阻,老师的追求 一定攀登! 在今年上海市的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中, 当我们看见了复旦大学蔡祖泉发明的节能灯写 上中国制造、 不仅照亮中国也照亮世界时, 当我们看见同济大学李国豪设计的大桥让大江南 北天宇变通途时,当我们还看见那些教师为了人民的利益、学生的利益忘我牺牲、做出巨大 贡献时,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思想开朗了,那就是老师的本质, 那就是学生的楷模,那就是民族的希望啊! 老师,山高水长,比不上您对我们的关怀!老师,天长地久,比不上您对国家的贡献!“桃李杯”背后的故事 桃李杯”一 品火红八月,素有“中国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在沈阳 举办。 这是全国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比赛, 也是最为权威的一次公开竞技。 在本次大赛上, 全国有 88 所舞蹈院校的 5000 多名选手参赛。参赛队伍规模之大,创历届“桃李杯”之最。 这次我校派出了舞蹈学院和附属舞蹈学校两个代表队, 通过激烈的竞争和沉着的应战, 两支 队伍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荣誉的背后是什么?当舞蹈学院和附属舞蹈学校再一次披甲归 来的时候,记者走访了参加此次桃李杯的部分师生代表。 桃李竞艳 绽吐芬芳 这是有史以来我校参加桃李杯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这次比赛中, 我校舞蹈学院和附属 舞蹈学校一共取得了表演奖 3 个一等奖、6 个二等奖和 9 个三等奖,剧目奖 2 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5 个三等奖,学术论文 1 个一等奖、2 个三等奖的佳绩。同时还获得 15 个优秀表 演奖、7 个院校原创教学剧目奖。 捷报传来,整个学校都沉浸在喜悦中。舞蹈学院支部书记顾成明向记者说道: “这次获 奖,来之不易,让我产生了两个感触:第一,发展就是硬道理。舞蹈学院在近十年中,在教 学、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如何来衡量这个发展?除了看社会贡献 度外,全国性大赛的成绩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我们这次在桃李杯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不但是 对过去工作的一个肯定, 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要求, 因为我们今天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希望能够取得更为长足的进步。第二,这次比赛 贯彻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桃李杯的指示――鼓励原创、 突出重点的路子。 这次比赛是对学院整 体教学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 也充分说明了我院在舞蹈教学水平方面的快速提升, 今后我们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这种优势,让舞蹈学院不但走在全国的前列,更跻身全世界专业高 等舞蹈教育一流队伍!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台上一分钟, 台下数年功。 舞台上这光鲜的一刹那, 离不开学生们长年累月的勤学苦练, 更离不开的是老师们一如既往的默默奉献。老师始终赋予了学生最稳固最深厚的支撑和力 量。这种力量,并不是零星孤立的,也不是随波即逝的,相反,这种力量自上而下凝聚成一 股强有力的合力, 以至于成为了舞蹈学院的一种精神, 这种团队意识下的育人使命正是舞蹈 学院多次折桂“桃李杯”的不败秘诀。 此次备战“桃李杯”同样也不例外。上至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楼巍书记和主持工作的韩 生副院长多次听取参赛工作汇报和巡视训练现场; 下至参赛干部和教师, 他们殚精竭虑全力 以赴:舞蹈学院书记顾成明、院长陈家年、副院长李海霞,舞蹈学校校长兼书记唐世伟、副 校长陈家年、副校长杨新华等亲自挂帅;凌桂明、朱美丽、吴国民等大中专教师不辞劳苦、 挥洒汗水为选手辅导。 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 但每一个人也同样在思索着如 何为他人、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就是团队。 “想当舞蹈老师, 这条道路并不轻松。 副院长李海霞老师说道。 ” “比起舞蹈演员的光鲜, 我们既没有掌声, 也没有鲜花, 更没有随之而来的荣誉。 但我们却有更多的成就感浑然于胸。 那就是学生, 我们的孩子。 每当我们培养出一名能够站在台前坦然接受掌声和鲜花的学生时, 所有辛劳的付出都有了答案。当然,在舞蹈学院,我们不仅仅需要对孩子持有耐心和爱心, 我们还需要梳理方方面面的关系, 处理形形色色的各种问题, 比如说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经费 问题。这一次参加桃李杯,为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压缩经费,几乎每个老师都是一人抵作几 人用。我们的书记顾成明老师,从头到尾都一直和学生们在一起,每次训练他都是最早到达 排练场地, 轮到要舞台装景了, 他一人拿起榔头, 二话没说就开始工作, 即使累得腰伤复发, 他也没有半句埋怨。我们的院长陈家年老师,不但要统筹全局,还要为学生编排舞蹈,有一 次刚排练完人还没离开现场他就不知不觉坐在一旁睡着了, 因为实在太累了! 还有其他许多 老师,每一个人都是竭尽所能做自己能做的事,这种付出是巨大的,但同时每一个人都是默 默的,大家都认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 投以桃李,报之琼瑶 老师们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 每当谈起自己的老师时, 学生们都会很动情地述说平时和 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戎佚宁,这位自小就学习舞蹈的高挑女孩,谈 起自己的老师――舞蹈学院的徐婷婷老师,就忍不住眼泛泪光。 “徐老师对我真是太好太好了,她虽然还很年轻,只有 20 多岁,可她就像我的妈妈一 样,用一颗妈妈对待女儿的心来爱护我,教导我。平时累了饿了,她都会惦记在心上,就连 有时候我心情紧张耍小性子的时候,她都会放下家人带我去看电影,帮助我排解压力,调整 到最佳状态。她是这样真心实意地想帮助我,让我能够表现得更好,我又怎能辜负徐老师? 其实不仅仅是徐老师,舞蹈学院、过去我就读的附属舞蹈学校,还有无数这样的好老师,他 们热爱着自己的学生,热爱着自己的事业,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因此我更愿意把这次获奖 (古典舞青年组铜奖) ,视作是团队的荣誉,集体的荣誉,因为如果没有老师们,没有这个 坚强有力的团队,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 这次获得了芭蕾舞青年组金奖的刘思睿,长着一双令人难忘的脚――那是跳芭蕾的脚。 与她精致的面容相比,这双脚显得多么的丑陋和格格不入,伤疤、老茧、突出的骨节,让这 个女孩所说的故事多了一层意味: “我原本并不能算是一个先天条件特别优秀的孩子,但是 庆幸的是,从附属舞蹈学校到舞蹈学院,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对我的信任有时候更超 过我对自我的认识。如果没有他们,我很难想象我能有今天。 ”刘思睿现在的老师是全国优 秀教师朱美丽老师。 朱老师对她的要求尤其严格, 经常会为了一个技术动作进行几十遍高强 度的训练。面对近乎苛刻的老师,小小年纪的刘思睿有时难以承受,借着训练的中途会停下 来面朝窗外默默的流泪,可转过身,擦干了眼泪,训练却照旧,不断的被要求,不断的练习 重复。这次当得悉刘思睿荣获金奖的时候,第一个流下眼泪的却是则这位平日对她“铁石心 肠”的朱美丽老师。 “我当时就想抱着老师,一起痛痛快快地流泪,然后再说声‘谢谢’! ” “叫苦叫累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你看看他们现在一个个在舞台上光鲜夺目, 哪个人当初 没有打过退堂鼓?我们作为指导老师, 内心是最复杂的。 我们相当理解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 碰到的困难和障碍,可是没有办法,这些障碍绕不过去的,只有不断的攀越,越过了这些绊 脚石,芭蕾舞才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也许正因为和学生有着太多的情感交流,我们才能 产生如此之多的共鸣。 ”说起学生,舞蹈学院青年教师庄丽心头也有很多感触。 与庄丽老师有着同样感慨的老师还有很多, 比如青年教师周蓓, 集训的那两个月里没有 见过女儿一面。为了桃李杯,为了学生,这些年轻的母亲只能咬咬牙,硬生生地把孩子扔在 一边,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对她们来说,学生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孩子,也同样等待着她 们的“哺育”“为了学生的成长,放下小家为大家,我们理应这么做,我们无怨无悔。 。 ”庄 丽老师最后如是说道。第4版 学年获校级以上各类奖项或荣 - 誉称号名单以下各类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以下各类奖项排名不分先后一、获个人荣誉称号或奖项名单 舞蹈学院 朱美丽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上海艺术人才培养优秀教师奖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陈家年 上海优秀文艺人才奖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董 杰 上海艺术人才培养优秀教师奖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赵 丽、周 蓓、李 丹、唐 文、庄 丽、李海霞、李 萍、徐婷 婷、 李 源、邢 桑、肖F斐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许 侠 “金色年华”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展示大赛优秀园丁奖 中华青少年文艺英才推选活动上海赛区优秀教师奖 戏剧文学系 电视艺术学院 舞台美术系戏曲学院表演系 公教部 院 部 宣传部 团 委 学生处 研究生部 教务处 产业办 财务处 后勤处 基建处 离休干部舞蹈学校中华青少年文艺英才推选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在东方之星艺术盛典活动中获优秀园丁奖 石 鸣 第四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九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 晚会指导老师二等奖 叶长海 文化部“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称号 赵韫颖 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 上海 2008 年度优秀文艺家 徐家华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上海优秀文艺人才奖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 徐肖锋、范丛博 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宋 捷 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万 红 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朱玉峰 2008 艺术院校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 展示获最佳教师称号 王 凯 2008 艺术院校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 展示获优秀教师称号 陆如安 2009 首届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系列邀请赛笛子/葫芦丝 评委组“德艺双馨奖” 李 莉 上海市育才奖 陈 敏 上海市育才奖 张文萍 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韩 生 获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部颁发“工作荣誉奖” 张生泉 上海市演讲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 陈 云 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徐 晶 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徐 莹 上海市育才奖 李冬梅 上海市育才奖 厉震林 民盟市委 2008 年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王振鸣 上海市属高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先进个人 陈 方 上海市教委系统先进会计工作者 孙志坚 上海市节约用水先进工作者 范和生 上海市绿化先进个人 冯少唐 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古 峰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胡蓉蓉 获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奖 张 晶 上海艺术人才培养优秀教师奖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钟 璐
年度上海十佳舞蹈工作者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雷 鸣、 施建芳、 徐 礼、 梁 斌、 张敬凯、 李 S、 汤晓同、 宁 治、 范艳红、周 瑾、李琴生、吴国民、李 涛、毛乾婷伍 洋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戏曲学校 陆保程 上海市学生舞蹈节职教专场优秀指导教师奖 田恩荣 京昆专业组 2008 年度第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艺术 小梅花金花”十佳指导老师 上海艺术人才培养优秀教师奖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奖 邢东风 京昆专业组 2008 年度第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艺术 小梅花金花”指导老师 章 嵩 2008 艺术院校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 展示获最佳教师称号 高 颖、侯永强、郭文华 2008 艺术院校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 展示获优秀教师称号 王斐斐 “韬奋-敬业”杯第九届上海市中学生演讲大赛演讲 优秀指导奖 二、教学、科研、创作等获奖名单 戏曲学院 徐幸捷、田恩荣、田蔓莎、宋 捷、顾兆琳 《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电视艺术学院 吴保和 主持的《电视文艺节目策划》荣获 2009 年度上海高校 市级精品课程 吴洪林 带领的主持艺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荣获第二届上海 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 上海戏剧学院 葛 朗、陆 军、张生泉、张 军 话剧《风铃》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组织奖 葛 朗 论文《构筑艺术拔尖脱颖而出的培养链》获全国第二届 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宣传部 张生泉 论文《校园戏剧与大学生人格塑造》获全国第二届大学 生艺术展演上海市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吕 品 论文《弘扬高雅艺术 构建和谐校园》获全国第二届大学 生艺术展演上海市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教务处 厉震林 专题片《海上惊雷雨》任撰稿人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 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二届“学院奖”纪实类作品 或剧情类作品二等奖 论文《电影理论是什么?――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 90 周年和逝世 50 周年》获中国高校影视学术论文二等 奖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五届 “学会奖”论文含调研报告类三等奖 论文《论九十年代中国实验话剧的演出身份模糊性》 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论文奖一等奖 科研处 王 云 论文《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获上 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 2008 学术年会优秀入选论文奖 图书馆 李 歆、王伯男 论文《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视角――以上海戏剧学 表演系院图书馆为例》获 2009 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一等奖 龙俊杰、洪 彬、王学明 话剧《风铃》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肖 英 小品《儿子》获改革开放 30 年上海小品小戏创作大赛二等 著作《叙事者的舞台》获第九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孙祖平 话剧《风铃》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吴小钧 论文《50 年前,那 5 个黄昏》获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 艺术节优秀评论奖 钱 珏 剧作《八层半》获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及 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特等奖 沈 亮 论文《企业和机构-美国非盈利职业戏剧的兴起》获长 三角民营剧团论坛优秀论文奖 李建平 执导的京剧《风雨老腔》获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 剧目奖、优秀导演奖 卢 昂 执导的桂剧《大儒还乡》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导演奖 执导的话剧《上下五千年》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 展演活动中获戏剧专业组一等奖 执导的小品《回来吧,爸爸》在第七届 CCTV 电视小品 大赛中获优秀演出奖 合作执导的豫剧《清风亭上》入选
年度国家 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陈家年 创作《柴可夫斯基狂想曲》获 2008 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 重大文化活动优秀作品奖及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校园舞蹈大赛作品金奖 创作《秋》获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群舞芭蕾舞组 舞蹈剧目奖一等奖 董 杰 创作《花儿》获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 表演银奖、2008 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 优秀单项成果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 舞蹈专业组一等奖 创作《梦随翎翅飞苍茫》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 “桃李杯”舞蹈比赛古典舞青年组创作三等奖及古典 舞校园原创剧目奖 李 源、徐婷婷 剧目《龙飞凤舞》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 舞蹈比赛古典舞校园原创剧目奖 陈 俐、盛 晨 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群舞 芭蕾舞组表演二等奖 张 麟 论文《主体意识与创新思考――中国当代舞剧创作之思》 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 “桃李杯” 舞蹈比赛学术论文一等 汤逸佩奖 戏文系导演系舞蹈学院奖 电视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赵 丽、周 蓓、李 丹 剧目《蝴蝶春情》获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大奖 常 筝 曲目《秦淮吟》获首届中国民族乐器系列邀请赛笛子 青年组一等奖和新作品演奏奖 曲目《半个月亮爬上来》获首届中国民族乐器系列 邀请赛笛子青年组一等奖 李伟平 中国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摩登舞冠军 中国国际标准舞积分赛摩登舞冠军 第八十四届英国黑池舞蹈节摩登舞新星组第五名 詹 新 电影《高考 1977》担任录音获第十一届中国华表奖 “优秀故事片”奖及第十八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 宋怀强 《激荡 》获中国广播电视经济类节目一等奖 王千桂 豫剧《云锦人家》担任舞美设计获河南文华舞台美术 舞美设计奖 豫剧《山野秀才》担任舞美设计获首届湖北地方戏曲 艺术节金奖第一名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 60 周年 献礼首场演出” 伊天夫 获得上海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李 前 画作《陕北粉条作坊里的人们》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 “白玉兰美术奖优秀作品奖” 刘元声 豫剧《清风亭上》担任舞美设计入选“08-09 年度国家 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琼剧《下南洋》担任舞美设计入选“08-09 年度国家舞 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论文《新教材视角下艺术类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学》在全国 职业教育第一届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创作《阳光女孩》获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 大赛黄河十佳作品奖 创作 《过往的氤氲》 2009 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新作品奖 获 创作《到我内心深处来》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 “桃李杯”舞蹈比赛院校原创教学剧目芭蕾舞奖 创作《706 套房》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 ”舞蹈比赛院校原创教学剧目芭蕾舞奖 创作《当我离开时》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 ”舞蹈比赛院校原创教学剧目芭蕾舞奖及芭蕾舞舞蹈 教学剧目创作三等奖 创作《草原英雄》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 ”舞蹈比赛群舞组中国民族民间舞优秀剧目奖 编导《麽舍各》获 2009 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新作品奖 论文《从“圆” “游”的动作连接特性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台 舞蹈学校 金向群 叶燕萍 钟 璐张 晶 雷 鸣 徐 礼 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学术论文三等奖 徐 礼、梁 斌 作品《恰同学少年》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九届“桃李杯” 舞蹈比赛中国舞乙组院校原创教学剧目奖及舞蹈教学 剧目创作奖 张鹏尧 论文《课程实施的关键者――教师》获文华艺术院校奖 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学术论文三等奖 戏曲学校 杨 淼 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 2008 年度上海市新剧目评选“新人奖” 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新人主角奖 陆 杨 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 教师组民族唱法铜奖 三、获集体荣誉称号名单 戏曲学院 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编排的小剧场实验剧《孽海记》获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离休干部党支部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上海青年京昆剧团 编排京剧《大唐贵妃》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 剧目展演活动二等奖 上海戏剧学院 2009 首届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系列邀请赛笛子/葫芦丝组 最佳组织奖 四、指导学生获奖教师名单 戏剧文学系 叶长海 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戏曲学校 田恩荣 指导学生获京昆专业组 2008 年度第十二届“中国少儿 戏曲艺术小梅花金花”称号,并入选该组“小梅花金花”十 佳 邢东风 指导学生获京昆专业组 2008 年度第十二届“中国少儿 戏曲艺术小梅花金花”称号 高 颖 指导学生获第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京昆专业组金花称号并入选该组十佳 章 嵩 指导学生获第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京昆专业组金花称号 陆保程 指导的《阵地》获上海市学生舞蹈节职教专场表演舞一 等奖 王海燕 指导学生在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技能大赛中获普通话项目二等奖 黄文君 指导学生在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技能大赛中获普通话项目三等奖 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 女满二十五年人员名单 女满二十五年产业办 后勤处 基建处 监察处 人事处 演艺中心 戏曲学校 舞蹈学校 胡爱东 李洗尘 周立勋 罗小丹 陆中朝 姜培钧 陈俊杰 顾建忠 贝孝铭 郑文标 刘云伟刘永强 陈为r 姚金根 张 缘女荣获
学年 - 优秀班主任称号名单导演系 表演系 戏剧文学系 舞台美术系 创意学院 电视艺术学院 戏曲学院 舞蹈学院 王雅男 金 晔 徐 B 陈子平 陈 晔 张大鹏 张志敏 李 园教师代表汤逸佩在 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当教师这么多年来,每次参加开学典礼都会由衷地感到激动。开学意味着,老师将走上 讲台,学生将走进课堂。校园内,红楼里,来来往往那么多人,只有两个单纯的角色:大学 老师和大学生。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只剩下一种最真诚、最无私的关系:师生关系。这时 候,我为自己能当一个教师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同学们,开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能够进入上戏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 生,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苗子。尤其是本科新生,你们是第一批真正的 90 后学生,你们将开启上戏的一个崭新的时代。 同学们,作为教师,我真切地希望你们要大胆地为自己设计美好的未来,这样你们就会 有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 上戏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顶尖的艺术院校, 是因为上戏这个地方始终 是培养理想的场所。同学们,我们上戏的领导和老师已经下定决心,要把上戏办成世界顶尖 的艺术院校之一, 其中有一个目标, 就是要让我们上戏的学生个个雄心勃勃, 自觉追求卓越。 因为杰出的艺术家只能产生于想做杰出艺术家的学生之中。 同学们, 上戏有一个美丽的校园, 比校园更美丽的,是你们的理想。 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只要你们追求卓越,只要你们拥有当一个杰出艺术家 的理想, 你们的老师就会竭尽全力把自己所有的潜力都发挥出来, 你们可以向他们索要所有 你们想得到的知识,因为他们和你们拥有同一个理想。上戏的理想万岁!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在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朝着共同的理想目 标前进、前进、前进进!新生代表丁蕊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我是播音与主持专业 09 级新生,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上戏的舞台上谈谈自己 的一点感想。 寒窗苦读十二年,终换今朝喜笑言! 第一次踏进这座期盼已久的大学校园,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因为我们知道,就 在这个小巧而精致的校园里,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尖端艺术人才, 而今天我终于成为了它的 一分子, 能和在座的各位相聚在上海戏剧学院这个著名的艺术殿堂里, 共同耕耘, 一起收获, 我感到无比幸运。 昨天,我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今天我们要拉开人生里新的 序幕,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让自己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母校为我们感到骄傲。 在我们眼里,大学就像是一次充满挑战,或者是一次刺激的旅行,有几分欣喜也有几分 顾忌。我们离开父母,来到了创造自己未来的大学里。这里的一切对于我们都是陌生的,但 是我们并不惧怕,我们想这四年里也许会少了父母的亲情相伴、悉心照顾,但我们相信,四 年过后,我们会收获更多感人的师生情谊和同学友谊!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经过高考磨炼的我们,变得更加 稳重更加自信,如今站在大学的新起点上,我们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更多的机遇与 挑战,期待着结交各方英才,期待着更为硕果累累的四年。 在未来的 4 年学习中, 我们会不断努力汲取新知识的滋养, 不断努力巩固自己的专业知 识结构,钻研理论知识内涵。并且注重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中 乘风破浪,展现上戏之子的风采! 在未来 4 年的生活当中,我们会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敬老师,遵守校园的各 种规章制度,不断努力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收获,让我们用最渴望的心在上戏的沃土上汲取养料。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我们用最饱满的激情翻开人生新的篇章,一起铸造,一起见证上戏 的下一次辉煌。老生代表苏杭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如果世界上,最神圣的是艺术,那么上海戏剧学院便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如果生命中最 珍贵的是梦想,那么上海戏剧学院便是通往梦想的桥梁;如果灵魂里最崇高的是爱,那么上 海戏剧学院便是大爱无疆的星空; 如果岁月里最亮丽的是青春, 那么上海戏剧学院便是照亮 青春的光芒。亲爱的 09 级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最美最美的上海戏剧学院! 这里是高楼林立下的一块静谧绿洲, 这里是浮躁的氛围中永恒而智慧的存在。 在教室里, 有德艺双馨、享誉中外的专家教授谈笑风生、指点迷津;在剧场,探索实践、团结协作,只 为聚光灯下最华丽的转身侧目。 精致的校园充满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只是还需要你们无限 的创意与完美的呈现; 上戏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已经走过十年的光辉历程, 只是还期待着你们 的参与,把爱与奉献传递到更远更多的地方。 四年精彩的上戏生活即将拉开帷幕,而你们就是这部生活大戏的主角。会面临抉择,要 接受挑战,能承受挫折,最终陶铸了人格,磨练了意志,激发了灵感,使成长的羽翼更加丰 满。四年,忙碌而充实,四年,疲惫也执着,然而,四年的时光也是转瞬即逝的,唯有诚信 治学、勤奋钻研、德艺并重,才是最恒久的上戏精神,也是最崇高的艺术精神。 现在,请让我用上海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熊佛西老先生的话结束我的发言: “本校训练 的体系不仅是授予学生戏剧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训练他们如何做人。 ”希望熊 佛西老先生的话能够成为我们未来艺海求索的准则, 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祝我们最 敬爱的老师身体健康,并预祝 09 级新同学万事顺利。 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知名导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