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英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都有什么节目?领导人是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李涛:先声夺人&以实动人&用情感人--传媒--人民网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李涛:先声夺人&以实动人&用情感人
――对广播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几点看法
】【】【】【】【】
  获奖作品研讨班8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者、及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市、区)部分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代表16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的学习交流。  下面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部主任 李涛在会上的发言全文: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感谢中国记协主办这样一个研讨班,使我有机会向大家学习;同时,又给了我发言的机会,使我有幸成为大家射击的一个靶子,可以得到更多的教益和帮助。  我遵主办方之命,结合获得本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历史性的握手》的创作谈一下我对广播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几点看法。我发言的题目是:《先声夺人,以实动人,用情感人》。2005年4月,无疑是个热闹非凡的春天。4月29日下午3点,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首次会晤,是这个春天里令人期待的一幕,是两岸瞩目、世界关注的历史性时刻。作为中央电台,如何报道这一重大事件呢?  许多同行,甚至很多新闻界的领导,都以为作为中央电台专门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享有重大事件的报道权,在采访中有着相当的便利。我想,有三个字在座的可能都熟悉,就叫作“发通稿”。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发通稿的利与弊,是与非,至少,在胡锦涛与连战首次会晤的现场,就聚集着数百名中外记者。通过现场直播,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两党领导人的一举一动,听到他们的一言一语。发生在中国的重大新闻事件,现在越来越走向公开和透明。以今年上半年为例,从年初的全国科技大会开始,中央电台现场直播的重大国内和国际会议就达19场次。  当重大新闻事件面向的不再是少数几家新闻媒体时,困难和机遇就同时而来。以胡锦涛与连战首次会晤为例,见诸全国各家报纸的消息采用的是新华社通稿,电视画面是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文字同样采用新华社通稿。对我们电台来讲,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也用中央有关部门审定的新华社通稿。但是,会晤是下午三点开始举行的,结束时距离中央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的截稿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按照通常的惯例,层层把关的审定稿这时候很难出来。如果不用审定稿,就要担很大的风险。用不用通稿,无法请示任何人,只能我们记者自己来判断。而且,是用文字还是用音响?用简单的文字将新闻事件的事实通过播音员之口先播报出来,不是不可以,这也是我们采用过的一种比较保险的办法。但这么重大的事件,不用现场音响的形式加以完整地体现,恐怕是我们广播记者的失职,实在是于心不甘。这是我们记者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机遇是什么呢?因为各地转播的《全国新闻联播》早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半个小时,而通讯社和报纸又不会这么快地播发完整的消息。所以,如果我们赶上了《全国新闻联播》,就是全国首家对这一事件的全面报道。“先声夺人”,正是我们广播记者在竞争中所梦寐以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经过反复推敲,我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自己撰稿、录音、制作,一定要赶上当天晚上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播出。这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一重大事件的把握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我们的这个决定大胆但并不是妄为。有三个理由:一、我们认为,新闻事件把握得准不准,关键看你报道的是否合乎事实,就是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打动人;二、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也应百花齐放,各显其能,而不是用一个声音说话。胡锦涛主席2004年2月在出访法国和非洲三国期间,与包括中央电台在内的随团记者座谈时就明确指出,“报道应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抓住采访中好的情景和细节,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报道更加生动,能够打动人。”三、我们中央电台的时政记者近年来一直在改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突出一点就是发挥广播特点,区别于报纸与电视,这种实践,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听众所喜欢。温家宝总理是我们的热心听众,在2005年的一次出访途中,他特别对中央电台记者说,他在国内每天都听中央电台的广播,他说,“我发现你们的节目突破了一些框框。它是按新闻性、按重要性(播出的),而且应该说还体现了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正是这三条,使我们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改革和创新越来越自觉,越来越具原创性,越来越主动,这也充分保障了中央电台在播出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时效性,即所谓的“先声夺人”。但面对胡锦涛会晤连战这样一个在电视和网络上都铺天盖地进行了现场直播的新闻事件,你的“先声夺人”表现在哪里呢?  大家都知道,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中,新华社发通稿,人民日报第二天见报,中央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当晚《新闻联播》播出,已经成为一个惯例。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个惯例的改进问题。在胡锦涛会晤连战这个新闻事件中,“先声夺人”不仅仅表现在谁先发稿的问题,而且体现在形式上是否鲜活,能否能以情感人。  我们分析了当天的一系列活动,除了胡锦涛与连战会晤,包括握手和会见中国国民党访问团,还有接下来的两党领导人的正式会谈、发表新闻公报等重要消息。所以,我们在采访前就确定,将胡锦涛与连战会晤这一场活动以广播特写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写的题目就是《历史性的握手》,历史性的握手是这次会晤的一个焦点和亮点。这样,几条消息编排起来也会显得轻重相宜,听起来就会入耳入心。  大的原则确定后,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分工上,由我在后方办公室撰稿,同时兼录现场直播信号,作为前方记者录音的一个备份。每逢重大新闻事件,我们总会想方设法,多做几个备份,对我们来讲,要想创新,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任何的差错我们都承受不起;有关方面给我们到前方的记者名额只有两名,郭亮在两党领导人握手的现场,赵雪花在会见的现场,她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录音、感受现场的气氛和捕捉现场的任何一个细节。因为是特写的形式,我们没有选择播音员,而是由现场记者播串词,这样现场感会更强。由郭亮的女声串连胡锦涛和连战现场讲话的男声,音响就会显得丰富生动,错落有致,对听众更有贴近感和冲击力。而我和从前方赶回的赵雪花再分工制作后期音响。  这就像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接力战,每一个环节都很紧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一定要以完美的形式、精彩的内容,赶在当晚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及时播出。  在具体行文上,我认为,有一个重心,两个方面。一个重心就是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握手这一历史性时刻。两个方面,一个是握手前,胡锦涛先抵达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然后是连战乘车到人民大会堂北门,拾级而上,进入大门,走向胡锦涛,两人握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胡锦涛和连战握手后到西大厅,分别致辞。这一个重心两个方面,彼此兼顾,不可偏废。  在十几年时政记者这个岗位上,我越来越认为,报道重大事件,除了讲求时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行文和内容上应该朴实无华,不要喧宾夺主,这个“主”是指新闻事件本身。这就是我在本文标题中所讲的要“以实动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央电台一名播音员在天安门城楼作现场直播时,因见到了毛泽东主席,竟然激动得从此无法播音。以这样的心态去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很难做到客观、冷静,用事实说话。这也是一些人对以重大新闻事件为主的时政报道不以为然,认为是遵命新闻的一个原因。在我们中央电台时政新闻改革和创新过程中,我们认为,相对于以往报道领导人和重大事件的激动和渲染,强调和追求客观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记者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受改革开放思想影响和浸染了近30年的广大受众,是一个打开了国门、日渐融入国际社会的国度,是一个不仅要应对国内媒体而且要直面海外媒体竞争的全新的新闻环境。  所以,我们要求记者要隐身于新闻事件背后,你说的话只是一根线,将新闻事件巧妙而又不露痕迹地串引起来,给听众以完整的新闻信息。与电视相比,广播没有画面,怎么弥补这一缺憾,或者说,如何让这一缺憾扬其长,成为一种独特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呢?我觉得,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记者恰到好处的串词。  我常常羡慕报纸的同行们,一个消息一篇通讯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几千字、上万字,而广播记者必须惜墨如金,不允许有任何枝枝蔓蔓的点缀。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消息枯燥直白,没有色彩。你必须细细琢磨,字字有来历,句句有讲究。套用诗人闻一多的一句话:广播消息也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具体到《历史性的握手》,我在撰文时用“时间”这个点来一下下地敲击听众的耳朵,一步步地让听众触摸到流动的画面:号下午2点58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沿着红地毯,走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央,向等候在这里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2点59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乘车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他走下车,拾阶而上,迈进向他敞开大门的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在这里迎候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向连战伸出了手。3点整,在海峡两岸中国人期盼已久的目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终于见面了,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紧接着,是现场的掌声和两位领导人的对话声。至此,记者完成了重心和第一个方面的串词。中间只有两句点评式的话:这是历史性的时刻!这是跨过了那道浅浅海峡的握手,这是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纷纭历史的握手。算是一个点题。其它的串词,都近乎白描。  握手之后,是胡锦涛和连战分别致辞。对广播记者来讲,清晰、真实地再现现场的音响,是一个基本功,也是我在本文标题中所强调的“用情感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没有现场的音响,就没有广播记者的位置。在《历史性的握手》中,我们对双方的致辞都做了认真的、适当的删节,主要考虑是:随后还将有双方的正式会谈,所以,在这个场合里,我们选择的双方致辞多以亲切、感性为主,而将凝重、刚性的讲话都留给后面的正式会谈。这样,节目在广播里播出时,先后两条消息也避免了在内容上的重复。这一点,请大家参看《历史性的握手》文字稿。这里就不赘述了。  《历史性的握手》全篇966字,3分45秒。新华社通稿,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播出稿,是1417字。我列举这个数字是想说明,中央电台在重大新闻事件尽可能“短”这个方向走得比较远。如果在座的各位前辈、老师和同事注意听广播的话,会同意我这个看法的。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中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肯定。尽管在中办下发的有关改进中央领导同志报道的文件里没有对广播电视和通讯社、报纸发新闻的字数作过明确的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领导同志对广播电视新闻可以做得短一些是充分认识到并逐渐认可的。前不久,我作为随团记者采访胡锦涛主席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行前,在研究新闻报道工作时,中办副主任令计划就提到广播电视可以根据实际短一些。  应该讲,听众对《历史性的握手》这篇特写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记者从“历史性的握手”这一瞬间入手,成功地驾驭了这个重大题材,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两岸关系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而以广播特写这种形式来表现大事件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通篇语言洗炼、明快而不失庄重,广播“以声达意”的特点得到尽情发挥。对现场音响的剪辑上,敢于下手,选择精当,避免了重大新闻事件惯以长篇幅来表现的状况。在众多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中称得上是特色鲜明,独树一帜。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4月29号下午紧张的工作情形。当时,我边看直播,边撰稿,几乎在现场直播结束的同时,稿子就出手了。前方两个记者先后赶回,一边录音,一边剪辑音响,最后是合成和审听。编辑部不停地打电话催促,都怕耽误了这条重大新闻的播出。我们按计划,一环扣一环,沉着完成,最后是跑步将播出带送到机房,赶上了播出时间。这时,中央有关部门的审定稿还没有出来。新华社播发这条消息的时间是当晚10点29分。  因为我们的准确判断、大胆决定、科学分工,这条消息及时、安全地播出了。令我们高兴的是,我们对消息的定位与最后的审定稿没有二致。这不是我们在投机取巧,而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把握准确和对广大听众的高度负责使然;我们也不是神机妙算,而是中央电台时政记者多年来优良传统的积淀和近些年我们主动改革和创新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结果。  从2005年度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看,中央电台的时政记者一共得了三个奖,这三篇作品我都参与或独立完成。除了一等奖《历史性的握手》,还有二等奖《六方会谈》系列报道,三等奖《温爷爷的礼物》。这三篇作品分别由中央电台、全国政协和中国残联选送,所以,能有这样一个结果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大家都很受鼓舞。  这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特点,正可以说明我们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创新正趋于成熟。像《六方会谈》,这是中外媒体都很关注的事情,不光是中央媒体,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媒体都聚集到会场所在的钓鱼台国宾馆。但会谈是闭门的,并不对记者开放,有效的信息很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负责人的公开吹风也不过一两次。怎么做?按照中央台《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的节目形态和编排方式,恐怕每天只会发一两句话的简讯,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发。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以我为主,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但我们认为,“六方会谈”成功与否,不仅对地区和世界局势影响甚大,也是中国外交逐渐开放和发挥作用的一个范例。我们有必要打破常规,把它做成一个每天都有,能够引起听众关注的新闻。换言之,做成一个国际标准的新闻。  在我们提议下,《六方会谈》在中央电台的《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挂栏播出,而且一播就是29期。在今年中央电台的优秀节目评奖中,这组系列报道被评为创新奖,我将这组报道称作是述评式的国际新闻报道,即消息中有述评,夹叙夹议。内容上,它不光有中方代表团的声音,也有与会其他代表团的声音;它不仅来自本台自采,也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采用了其他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的报道。在形式上,没有过分地强调现场同期声,更突出了记者的口播。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国际题材,我们要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说听众要听的,讲听众想听的。  而《温爷爷的礼物》这篇特写,是我们中央电台时政记者日常报道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这里,我想花一点时间谈谈广播特写。我记得,2004年“两会”期间,我首次采写了两篇有关中央领导的特写:一篇是《总书记和农民代表话“三农”》,一篇是《总理请代表讲真话》。这一年“两会”,中央几个部门联合成立新闻组,对中央领导到各团组活动的报道严格限制字数,这当然是改进报道的一个举措。但同时,也限制了记者发挥的空间。所以,就逼着我们另辟蹊径。应该说,当时可以采访中央领导下团组活动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台四家媒体,只有我们采写了这两篇独家报道。播出当天,就有广播界的专家和许多热心听众来电来信,给予了很高评价。有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还索要稿件,要求自己的记者学习。自此,中央电台时政记者对特写这种形式运用得越来越多,这也算是在“发通稿”这种方式还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方式的一个创新吧。当然,我们这样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我常对我的同事讲,我们的报道要做到四个满意:一是报道对象满意,就是要让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满意,这是我们的改革和创新是否有意义、能否往前走的一个基本条件;二是听众满意,听众满意与否,是检验我们改革和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三是专家满意,台内外,包括在座的前辈和专家满意,我们的节目获奖了,是对我们业务上的肯定,我们记者才会对自己的探索有信心,才会继续往前走;四是自己满意,一篇作品如果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又怎么能够取信于广大听众呢?要让自己满意,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做到这四个满意,并不容易,可以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几年走过来,我们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领导同志关注我们的节目,他们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们;一些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向我们表示了肯定;而专家和听众的赞扬,让我们充满了信心。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办公室正式通知我们,中央电台从即日起参加总理在国内各地考察的报道,并且对我说,中央电台的稿子不必和新华社的通稿一样,按照你们广播的规律做就行,不用送审。这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肯定,是对我们巨大的信任,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对新闻报道开放、开明的一种姿态。  几年的实践证明,作为广播记者,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通讯社、报纸、网络等媒体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作为广播时政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中,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加有为。我们的新闻环境并非尽善尽美,我们的新闻管理还有待改善。但我们生逢这个变革的时代,应该用我们的笔去忠实地记录历史。这中间有曲折,有困惑,但作为记者,只要潜心去做,努力前行,我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一些奖项和掌声。  在改革和创新之路上,我认为,需要努力的不仅仅是中央电台时政记者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中央电台的事情,更需要全国广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这次研讨班的协办方之一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2001年度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现场直播:上海五国元首第六次会晤》就是中央电台和文广集团所属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人民广播电台三台合作的结晶。从2004年开始,我们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合作,开设了《时政直通车》栏目,在990早新闻中播出。这个栏目采用记者连线的方式,将重大新闻事件提纲挈领,分三两个问题,明白、明确地告诉听众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重点和影响。在内容上,既有传统上对新闻事件本身报道的重视,又交叉一些花絮,尽可能软硬结合、刚柔并济。在形式上,尽可能轻松、客观、重点突出。这个栏目尽管还不成熟,但它打破了持续多年的时政新闻播报方式,播出后,受到许多新闻界同行的赞许。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和上海的同行互相磋商、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我想,这也是我们改革和创新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一种探索吧。  最后,我诚恳地希望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对我们的做法和我今天的发言多作批评。谢谢!  中国记协供稿
(责任编辑:燕帅)
相关新闻:?
18:00:48.000694?
18:56:28.832114?
18:47:28.241683?
18:45:20.616242?
18:39:36.587723?
18:20:07.254867?
19:02:17.393045?
18:34:36.678109?
18:31:28.415739?
18:26:31.375126?
18:11:40.729684
&&&E-mail推荐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Service Unavailable求助知道哪些广播电台的美食类节目,有网址可在线听的?_百度知道
求助知道哪些广播电台的美食类节目,有网址可在线听的?
最近要开辟一档新的美食类节目《美食乐翻天》,最终目的是做成收费类型的节目,请问大家知道哪些广播电台有美食类节目的推荐给我一下!以及大家所知道的如何打造一档收费类的美食节目,其中的模式或者关键环节所在?谢谢!一定要有在线直播网站的,我可以去听,要不地域限制推荐了也白搭……
提问者采纳
/viewthread.php?tid=34277 40K 你可以到这个电台看一下,是商丘人民广播电台。还有汝州人民广播电台都有的。
提问者评价
听了,还不错的,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广播电台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常州交通电台“天天饮食”栏目
CCTV的天天饮食..你去下一个CCTV在线电视就可以看了...CCTV2的一些烹饪大赛
淄博文艺电台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国际广播电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