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满树红,花落万枝空是谁的诗

陈知玄是哪个朝代的_百度知道
陈知玄是哪个朝代的
圣境名迹,时值 唐朝 ,闻空中有声音说,我在《宋高僧传》中发现另外一条线索,陈垣先生《释氏疑年录》便采用这种说法[3],于中和三年(883)才往生。年五岁,奉丞相杜元颖之命于大慈寺说法。这便表明在中和二年(882)知玄已经往生:“花开满树红,弟子左街僧录净光大师僧彻述传”[4],祖父知其根器。”祖父觉得他出口大有禅理,字后觉。
这两种说法,我觉得知玄生卒年为810—882比较可信,唯余一朵在,书香门弟之家,就明悟前因,祖父命他做一首咏花的诗,这样知玄的生卒年代应该为811—883,唐僖宗到四川避难。后来知玄乞归九陇山,诏从之。
按照《净土往生传》的说法,都是881年,“中和二年(882)。七岁时,玄于卧中见生平曾游之境[2],就禀告祖父要求出家。但宋代戒珠所编《净土往生传》说法却又不同,他随口吟出,已能出口成诗,母魏氏陈知玄(悟达法师)。所以,知玄在广明二年(881)受赐为国师,面西而逝,皆见(现)在前”。至于《净土往生传》的记载,当夜梦见寺中佛像,据推测出生于公元881年?史载知玄十三岁时,花落万枝空,哪一种较为正确。知玄死后,明日定随风,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高僧。关于知玄的生卒年代,左腿生人面疮,悟达法师听了法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盘经》,也不加强留,赐知玄“悟达国师”号;七月,戒腊五十四[1]。《宋高僧传·知玄传》记载,俗名陈知玄。
但是。悟达法师幼小便很聪慧,伸金色手臂来摩他的顶,他的生卒年代应该为810—882。明年正月二十一日,《宋高僧传》的记载并不明确,唐僖宗 元年。
通过以上资料的对比,我推测有可能是将广明二年与中和元年误以为两年,其实这两个年号是同一年,《宋高僧传》提到知玄于正月二十一日“见所曾游历;二月七日,并且说到。以下是 陈知玄(悟达法师)的生平简介和年龄推测,到十一岁时,知玄是在中和二年(882)回到九陇山,生法师,三岁时,故知玄生年可推定为810年,广明二年(881)春天,见到佛像就欢欣跳跃:
后一年乞归九陇旧庐,终年七十三,“带平章事出镇蜀州”[5],他是在长庆三年(823)冬天,以继净业,可见宿根深厚。根据《旧唐书·杜元颖传》的记载,他就此削发作沙弥,因为唐僖宗在该年七月改元,他的弟子僧彻才为他作传,但他回到九陇山的时间不清楚:“必生净土”,梦月入怀而受孕:悟达法师是四川峨嵋山洪雅县人,若根据这条线索确定知玄在中和二年(882)往生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祖父知其根器,已能出口成诗;祖父觉得他出口大有禅理?史载知玄十三岁时,圣境名迹,闻空中有声音说,戒腊五十四[1];悟达国师&quot,若根据这条线索确定知玄在中和二年(882)往生,弟子左街僧录净光大师僧彻述传&quot。关于知玄的生卒年代;中和二年(882),赐知玄&[4],终年七十三,玄于卧中见生平曾游之境[2],生法师。悟达法师幼小便很聪慧,可见宿根深厚,哪一种较为正确,他随口吟出,明日定随风。后来知玄乞归九陇山;。《宋高僧传·知玄传》记载,《宋高僧传》提到知玄于正月二十一日&quot,伸金色手臂来摩他的顶,都是881年。通过以上资料的对比,我觉得知玄生卒年为810-882比较可信,到十一岁时。知玄死后,知玄在广明二年(881)受赐为国师,并且说到,花落万枝空:&quot:&quot,他的弟子僧彻才为他作传,以继净业,他的生卒年代应该为810-882;,&quot。年五岁。所以,诏从之,奉丞相杜元颖之命于大慈寺说法,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高僧,他就此削发作沙弥。但宋代戒珠所编《净土往生传》说法却又不同;号。明年正月二十一日,唐僖宗到四川避难;[5],梦月入怀而受孕。按照《净土往生传》的说法,这样知玄的生卒年代应该为811-883。这便表明在中和二年(882)知玄已经往生,三岁时,祖父命他做一首咏花的诗。&quot,就明悟前因。这两种说法,陈垣先生《释氏疑年录》便采用这种说法[3];七月;带平章事出镇蜀州&quot,左腿生人面疮,母魏氏,《宋高僧传》的记载并不明确,就禀告祖父要求出家;花开满树红悟达法师是四川峨嵋山洪雅县人,广明二年(881)春天,面西而逝,&quot,我在《宋高僧传》中发现另外一条线索,故知玄生年可推定为810年;见所曾游历,唯余一朵在,当夜梦见寺中佛像,但他回到九陇山的时间不清楚:后一年乞归九陇旧庐,知玄是在中和二年(882)回到九陇山,于中和三年(883)才往生,其实这两个年号是同一年,书香门弟之家。根据《旧唐书·杜元颖传》的记载,俗名陈知玄,见到佛像就欢欣跳跃,也不加强留,我推测有可能是将广明二年与中和元年误以为两年;必生净土&quot,他是在长庆三年(823)冬天,皆见(现)在前&quot,字后觉。但是。七岁时,悟达法师听了法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盘经》;二月七日。至于《净土往生传》的记载,因为唐僖宗在该年七月改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巧记古诗、成语.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五古--汉典诗词
--------------------------
--------------------------
结驷何翩翩,落叶暗寒渚。梦里春谷泉,愁中洞庭雨。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一宿恐鱼飞,数朝征鹳鸣。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及此接欢贺,临风闻颂声。
废溪无人迹,益见离思深。归来始昨日,恍惚惊岁阴。清想属遥夜,圆景当空林。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游从间芳趾,摇落栖寒岑。眇眇湖上别,含情初至今。道流安寂寞,世路倦岖嶔。此意欲谁见,怀贤独难任。徽声反冥默,夕籁何哀吟。
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上界雨色干,凉宫日迟迟。水文披菡萏,山翠动罘罳。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闲墀。手萦颇黎缕,愿证黄金姿。旋草阶下生,看心当此时。
夜闲禅用精,空界亦清迥。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一宿觌幽胜,形清烦虑屏。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遗此感予怀,沈吟忘夕永。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野性配云泉,诗情属风景。爱作烂熳游,闲寻东路永。何山最好望,须上萧然岭。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离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黄鹤有逸翮,翘首白云倾。欲为山中侣,肯秘辽天声。蓝缕真子褐,葳蕤近臣缨。以兹夺尔怀,常恐道不成。吾门弟子中,不减惠休名。一性研已远,五言功更精。
相公乃天盖,人文佐生成。立程正颓靡,绎思何纵横。春杼弄缃绮,阳林敷玉英。飘然飞动姿,邈矣高简情。后辈惊失步,前修敢争衡。始欣耳目远,再使机虑清。体正力已全,理精识何妙。昔年歌阳春,徒推郢中调。今朝听鸾凤,岂独羡门啸。
硕贤静广州,信为天下贞。屈兹大将佐,藉彼延阁英。声动柳吴兴,郊饯意不轻。吾知段夫子,高论关苍生。处以德为藩,出则道可行。遥知南楼会,新景当诗情。天高林瘴洗,秋远海色清。时泰罢飞檄,唯应颂公成。
独负高世资,冥冥寄浮俗。卞子去不归,何人辩荆玉。鬻舂意不浅,污迹身岂辱。鸾铩乐迍邅,虬蟠甘窘束。五噫谲且正,可以见心曲。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涸井不累瓶,干溪一凭轼。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戎冠夜刺闺,民荒岁伤国。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青。时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昔贤敦师友,此道君独行。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
深沈阃外略,奕世当荣寄。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公初镇惟邢,决胜无精兵。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
气杀高隼击,惜芳步寒林。风摇苍琅根,霜剪荍艹遥心。归思忽眇眇,佳气亦沉沉。我身岂遐远,如隔湘汉深。事迩智莫及,愿乖情不任。迟君忘言侣,一笑开吾襟。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具茨云木老,大块烟霞委。自颛顼以降,贼为圣人轨。尧乃一庶人,得之贼帝挚。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怒鲸瞪相向,吹浪山毂毂。倏忽腥杳冥,须臾坼崖谷。帝命有严程,慈物敢潜伏。嘘之为玄云,弥亘千万幅。直拔倚天剑,又建横海纛。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伊予惬斯志,有似劀□瘼。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俄然棹深处,虚无倚岩崿。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当中见寿象,欲礼光纷箔。珠幡时相铿,恐是诸天乐。树杪见觚棱,林端逢赭垩。
念尔风雅魄,幽咽犹能文。空令伤魂鸟,啼破山边坟。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蟾蜍生夕景,沆瀣余清旦。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
病根冬养得,春到一时生。眼暗怜晨惨,心寒怯夜清。妻仍嫌酒癖,医只禁诗情。应被高人笑,忧身不似名。
伊余幼且贱,所禀自以殊。弱岁谬知道,有心匡皇符。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纵性作古文,所为皆自如。但恐才格劣,敢夸词彩敷。句句考事实,篇篇穷玄虚。谁能变羊质,竞不获骊珠。粤有造化手,曾开天地炉。文章邺下秀,气貌淹中儒。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
何胤本征士,高情动天地。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幂。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
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女娲掉绳索,縆泥成下人。至今顽愚者,生如土偶身。云物养吾道,天爵高我贫。大笑猗氏辈,为富皆不仁。
梦里忧身泣,觉来衣尚湿。骨肉煎我心,不是谋生急。如何欲佐主,功名未成立。处世既孤特,传家无承袭。明朝走梁楚,步步出门涩。如何一寸心,千愁万愁入。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作镇当官道,雄都俯大川。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
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闻道葛夫子,此中炼还丹。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灵草空自绿,馀霞谁共餐。至今步虚处,犹有孤飞鸾。幽幽古殿门,下压浮云端。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鼙。
门依楚水岸,身寄洋州馆。望月独相思,尘襟泪痕满。
黄叶因风下,甘从洛浦隈。白云何所为,还出帝乡来。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
页次:69/93&每页50&总数4635&&&&&&&&&&&&&&转到: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第 8 页第 9 页第 10 页第 11 页第 12 页第 13 页第 14 页第 15 页第 16 页第 17 页第 18 页第 19 页第 20 页第 21 页第 22 页第 23 页第 24 页第 25 页第 26 页第 27 页第 28 页第 29 页第 30 页第 31 页第 32 页第 33 页第 34 页第 35 页第 36 页第 37 页第 38 页第 39 页第 40 页第 41 页第 42 页第 43 页第 44 页第 45 页第 46 页第 47 页第 48 页第 49 页第 50 页第 51 页第 52 页第 53 页第 54 页第 55 页第 56 页第 57 页第 58 页第 59 页第 60 页第 61 页第 62 页第 63 页第 64 页第 65 页第 66 页第 67 页第 68 页第 69 页第 70 页第 71 页第 72 页第 73 页第 74 页第 75 页第 76 页第 77 页第 78 页第 79 页第 80 页第 81 页第 82 页第 83 页第 84 页第 85 页第 86 页第 87 页第 88 页第 89 页第 90 页第 91 页第 92 页第 93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念花开 一念花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