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什么食物铁含量高高,可以喝酒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范磊大夫本人发表
体内铁含量超标,具体怎么治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体内铁含量超标,具体怎么治
先天性红系生成异常性贫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贫血多年,就诊天津血液病医院,现左下肢,脚踝以下色泽加重。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铁含量超标会不会引起皮肤色重,该怎样治疗。去铁需要住院吗,有口服的吗。,
w***发表于
副主任医师
& 如果是长期输血导致的血色病,往往血清铁蛋白会明显升高,一般而言铁蛋白大于1500,推荐去铁。
&& 去铁可以使用微泵,效果较高。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范磊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现在我的铁蛋白是1152,从小我就贫血,去过多家医院但没确诊,吃过和打过b12治疗,后来没有什么症状就中断了药了。结婚以后怀孩子那会查出贫血,经常会感到累,下肢浮肿,去年去天津确诊了。但没治疗。现发现脚踝以下皮肤颜色发深,用微泵用住院吗。
副主任医师
& 反复输过血吗?如果由于反复输血造成的铁蛋白升高才需要去铁
&& 微泵可以门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范磊大夫本人
副主任医师
停诊:由于国庆假日安排,10月7日专家门诊停诊,特此公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范磊大夫本人 发表于
副主任医师
停诊:由于科室安排11月25日(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听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范磊大夫本人 发表于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范磊大夫的信息
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和骨髓移植的精确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血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赴法国巴黎从事血管内皮细胞研究,年于著名美国纽约C...
范磊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天津血液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淋巴肿瘤内科
北京朝阳医院
河南大学附属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血液病研究所
空军总医院
血液病研究中心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献血后可以洗澡,喝酒吗?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献血后可以洗澡,喝酒吗?
09-02-19 & 发布
在上面呢,看下,fu&zhi&&打&开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献血后人体的自我调节: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等组成,含有成千上万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多种电解质。正常成年人血液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其中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快速循环流动,这部分血称循环血量,小部分血液滞留在肝、脾、肺和皮下等贮血库处的血窦、毛细血管和静脉丛内,流动较缓慢,这部分血液称贮存血量。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较多失血时,贮血库内的血液可释放出来补充循环血量,以维持机体的需要。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自身代偿调节机能,如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身血量的10%,可通过人体自身的代偿来维持机能和代谢的正常状态。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量约为200-400毫升,这个量仅仅相当于全身血量的5%-8%左右,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献血后血液中的水和电解质可通过组织液渗入血管来补充,献血后所喝的液体饮料也可起到补充作用,因此,水和电解质常可在1-2小时之内恢复到正常水平。献血200-400毫升可使血浆蛋白减少11-29克,此时通过肝脏的加速合成,大约在1周内可以得到补偿。献血后由于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增殖分化,从而加速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约经1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使红细胞得到恢复。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本身在体内生存期较短,更新换代快,献血后几天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献血后的饮食原则: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献血后除了要多喝水,特别是多喝点富含电解质的饮料外,还非常有必要在血液再生的短时期内补充造血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加快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具体而言,在日常饮食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肉蛋鱼奶——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组织的“建筑材料”,也是构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基础物质。正常成年人每天约需蛋白质70-100克,献血以后应提供高蛋白膳食,使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0-120克。高蛋白膳食无须单独制备,只需在原来正常膳食的基础上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此类物质最好添加在早餐或午餐中。对于习惯吃零食的朋友不妨在两餐之间吃点蛋制品、烤鱼片或喝点牛奶、豆浆等。在摄入高蛋白膳食的同时,主食的供给也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蛋白质的利用。 动物全血——增加铁质: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献血后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和鱼类等。这些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是血红素铁,被人体摄入后吸收率较高,尤其是动物血液,其铁吸收率可达到22%以上.且动物血液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献血者的食补佳品。植物性食品如黑木耳、海带、芝麻等,虽含铁量也较高,但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主要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需被还原成二价铁后才能被吸收,再加上植物性食品中存在草酸,鞣酸等物质可与铁形成难溶性沉淀,进一步影响铁的吸收,故吸收率较低,多在10%以下,因此,补铁功效逊于动物性食物。除了多摄入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外,用铁锅炒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蔬果肝肉——摄入叶酸和维生素B12:虽然叶酸和维生素B12不是造血的原料,但却是红细胞成熟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因此,献血后也应适当多补充一点。叶酸在猕猴桃、草莓、菠菜、莴苣等新鲜水果蔬菜中含量丰富,此外,肝脏和肉类食物也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B12在动物性食品中广泛存在,尤其在肝、肾,心、肉及蛋类、乳制品和鲜蘑菇中含量较高。 献血后的药膳调养: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药膳,刚献完血的朋友不妨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用。 参枣猪肝汤:党参15-20克,大枣20枚,猪肝50-100克。将党参和大枣洗净,加温水浸泡30分钟后,加适量冷水,文火煎煮30分钟,沥出汁液,再加适量水煮15分钟取汁,两次汁液混合在一起,与洗净的猪肝一同入砂锅中,加热煮熟,调味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 龙眼山药羹:龙眼肉15克,山药30克,大米100克。将大米淘洗干净与龙眼肉、山药同入锅中,加适量冷水文火煮至烂熟,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食用,每天 1次。 参归山药猪腰:猪腰子1个,党参15克,当归10克,山药30克,麻油、酱油、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党参,当归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再加入猪腰子、山药一起煮至熟后,捞出猪腰子,待冷后切片,加入麻油,酱油、葱、姜拌匀即可食用。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 红枣花生粥:红枣10枚,带皮的花生仁50克,大米100克,三者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可每日早晚服用。 太子参羊肉羹:羊肉500克,太子参30克,何首乌15克,龙眼肉30克。将太子参、何首乌,龙眼肉同纳入布袋封口后放入砂锅中,再将羊肉切丁,同姜、葱白、盐等调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大火煮沸,撇去浮沬,再以文火煨2-3小时至肉烂熟,除去布袋及葱姜,即可吃肉喝汤,可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大家,刚献完血后要进行适度休息,千万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饮食方面适度的补一补是非常必要的,但切忌过食肥腻之品,过量补充营养,更不宜暴饮暴食,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很容易损伤脾胃,甚至由此而走上了“发福”的道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应学习献血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1.献血前应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在献血前应当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食物,不要空腹献血。 3.献血前还应把手臂特别是肘部洗干净。 献血前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 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从而影响病人治疗。 有什么手续吗? 填表---个人资料及健康情况问卷 登记---录入电脑,便于用血报销时核查 体检---量血压、称体重、听心肺等 验血---血色素、血型、乙型肝炎表面折、抗原等 领饮品、喝水 献血---约10分钟 休息---用棉球压住针眼处10分钟后,贴止血胶布 领献血证-用血报销时的凭据。 献血者体检及化验多少天内有效? 献血者体检及化验有效期为2周。 之后怎么保养身体? 献血后的营养补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含有优质蛋白质 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含有铁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含有叶酸 较多的食物有:猪肝、肾、牛肉等。 含有维生素B12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总之,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献血后如何活动或运动? 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献血有害健康吗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心脏推动下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7-8%,一个50千克体重的人,其血液总量约为毫升,正常情况下,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内运行,其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以备人体急需。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或外伤性出血300-400亳升,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机体血容量的减少会刺激红骨髓造血功能,输血后营养适当的话,两到三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补充。一个月内,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等也可逐渐恢复,其核心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也可于两到三个月后回复到献血前数量,所以,一个健康人每次输血不超过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是什么? (1)要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继往病史。 (2)一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3)献血查体合格后,要按规定时间参加献血,以免影响医院用血计划。 哪些人暂不能献血? (1)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7)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哪些人不能献血?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献血者体检标准有哪些?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理论上是每半年就可以献400cc。医生也说是献血对身体有好处。可以促进你自身造血功能的发展。先走的血经过病毒检验等一系列检验以后会按血型,时间存放在血库里,一般是由使用期限的,放久了发生红细胞沉积等一系列反应,不能在用于临床治疗。献血的血一般用作临床输血用,过期血液会销毁 献血前须注意哪些问题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2.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 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献血进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
   献血者献血时,始终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和充满荣誉感。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双臂肘部的卫生清洗,入座采血时,需配合采血护士核问回答姓名、年龄、血型。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以保持血流通畅。在采血进程中,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肤或肌肉收缩而影响进针所产生的过度痛感,同时可主动向护士咨询有关献血方面的知识,以增进对献血知识的了解。此外,在献血中须保持适度的安静,以减少不必要的烦躁感。倘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觉时,应立即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因血管较细或血流不畅时,需按护士要求予以积极配合,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手臂不可随便运动。    
   献血后需注意哪些问题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血者献血后心情应是愉快的,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无私奉献,有意义的事,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但是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 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链接:定期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定期适量献血有好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这类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者由于血液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会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男士献血好处多        有研究认为,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这一研究认为、男子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定期献血则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发病也增多。适量献血,特别是男人献血能改善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捐出血液体内铁元素含量会适当减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年轻妇女与男性相比较少患中风、心脏病和肿瘤,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升高。分析原因,认为中青年妇女每月的月经失血加速了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红细胞数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输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给身体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献血者体检标准(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1)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Rho(D)血型,在有条件地区以及Rh阴性率高的地区做测定。  (2)血比重筛选:硫酸铜法,男≥1.052,女≥1.050。或者用比重法。  (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氏法,<25单位。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  (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  (6)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  (7)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  (8)复检上述1、3:4、5、6、7项。  (9)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化验报告为准)。  (10)疟疾高发地区检测疟疾原虫。哪些人不能献血(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哪些人暂不能献血(1)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7)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1)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免疫者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2)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4周后方可献血。  (3)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胖炎疫苗免疫接种不需推迟献血。献血时的程序(1)按规定要求进行登记,填写体检表。  (2)量体重、测血压,并由医师进行物理检查。  (3)抽少量血样进行化验检查。  (4)到休息厅等候体检结果。  (5)体检合格者,刷洗好双臂。手臂不清洁易造成采血穿刺部位感染和血液污染。  (6)交验体检合格登记表及采血标签,进行采血,采血穿刺前要握紧拳头,当采血针进入静脉后,拳头做放松、握紧动作,直到采血完毕。  (7)采血完毕,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请不要捻动棉球。以防皮下血肿。  (8)献血后到休息室休息,领取无偿献血证和纪念章。献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可分为———
 (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对轻度或中度的一般卧床休息一会儿或饮用些糖水即可;对重度者,应中止献血,使其平卧,针刺或掐人中,密切观察血压、脉博、心率、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可静脉输注葡萄精液及用镇静剂,很快会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喝酒多久后可以开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