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哪个台播 有没有知道最近几天或者过几天哪个电视台从头播的? 现在都是快结束了 想从头看? 谢谢…了

访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从《红高粱》大热看自制剧
[提要]由山东卫视出品,周迅、朱亚文主演的60集年代传奇大戏《红高粱》本周完美收官。
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与作家莫言探班电视剧《红高粱》
  讯 由山东卫视出品,周迅、朱亚文主演的60集年代传奇大戏《红高粱》本周完美收官。该剧自10月27日开播以来,以火爆的收视率及话题效应引发广泛关注。在长达三周的播出中,不仅四大播出平台(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收视齐齐破一,更以网络播放量三周突破25亿的成绩,一举刷新电视剧网络播放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现象级巨制。而其高质量的制作水平,更赢得了&国产良心剧&美誉。在电视剧收官之际,齐鲁网记者专访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从《红高粱》大热入手,谈&自制剧&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记者:《红高粱》完美收官,对于&红高粱热&有怎样的解读?为何该剧能如此深入人心。  闫爱华:电视剧《红高粱》占了几个第一次:1、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莫言作品第一次改编成电视剧。3、周迅阔别电视荧屏十年后,第一次接拍电视剧。有这几个因素,再加上金牌导演郑晓龙、编剧赵冬苓等,引起关注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短时间形成话题,并不代表这部剧一定能火,话题的保鲜度一般是在3天左右,就算是王菲离婚这样的娱乐新闻,热度几天就过去了。  《红高粱》在播出三周期间,收视率和关注度不断提升,持续占据各种榜首,打破多项纪录,真正成为&举国皆谈红高粱&的现象级电视剧,达到这样的效果,恐怕不是几个名人就能带动起来的。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我们这部剧的品质保证,我们的编剧和拍摄手法更符合电视剧创作规律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用写实的手法和真实的细节展现剧中的人物和时代风貌,用现代的思维还原历史。  记者:山东卫视此次宣传《红高粱》,宣传语强调的一直是&山东卫视出品&,作为出品方,怎样处理&山东卫视出品&跟&山东卫视播出&的关系。  闫爱华:作为出品方,在宣传过程中应该更大度一些,其他几家平台既是我们的客户又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红高粱》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也一直是在友好的氛围中展开竞争。  记者:湖南卫视自制剧一向是独播,为什么山东卫视的《红高粱》不选择独播。  闫爱华:独播剧基本都是中低成本项目,从2009年开始,像《甄嬛传》、《新水浒传》、《打狗棍》、《大丈夫》这些大制作剧,都不是哪个台能承担独播的。《红高粱》是世界名着,我们要对它负责。为了保证质量,必须请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主创参与,同时制作上精益求精,比如一般电视剧后期也就三个月,但《红高粱》足足做了8个月。为了群众演员的表演更到位一些,甚至专门从浙江横店用火车拉来200名专业群演,这就注定了这是个大投入项目。所以不要说山东,即使央视和湖南也承受不起独播的价格压力。《红高粱》还在拍摄时,央视就几次表达了购买意向,甚至在他们2014年的招商年会上做了宣传,但《红高粱》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记者:《红高粱》播出之前,山东卫视在全国六个城市举办影院点映会,播出期间,推出《笑看红高粱》邀请莫言女儿管笑笑与朱亚文谈《红高粱》台前幕后,并推出纪录片《高粱红了》全程呈现电视剧拍摄。针对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宣传途径,《红高粱》在开播前是如何确定这些宣传方针的。  闫爱华:《红高粱》的宣传在线上线下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时确定的原则是: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借鉴电影营销手法、整合优质高端资源。发挥本土文化资源,当然指的是高密和莫言两张牌,这是我们的独家资源。《笑看红高粱》、《莫言眼中的红高粱》,还有一系列宣传片,都将高密和莫言的元素发挥到最大化。  借鉴电影营销手法,这是我们基于对电视剧《红高粱》品质的自信,六大城市举办影院点映会,这也是电视剧宣传中还从来没有过的,而当时从现场专家和观众的反应看,剧版《红高粱》的制作水准完全可以跟电影相媲美。还有包括我们的概念海报、话题策划等也都是借鉴电影的营销手法。  整合优质高端资源,这次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红高粱》品牌列车,这在电视剧宣传中也是首创,另外还整合了酷云互动(500万网络电视)、滴滴打车(500万滴滴打车红包)等资源。  记者:一直有个说法,鲁剧的市场在北方,《红高粱》此次四台联播收视不俗,这对之后的卖剧有什么影响,南北方收视的壁垒是否能打破。  闫爱华: 中国南北方观众欣赏趣味有着极大的差异,总体而言,北方观众看重真实、气势、文化内涵等等,而南方观众更多喜欢明快娱乐、时尚靓丽的风格。 像《亮剑》、《闯关东》等作品,历史感强,厚重大气,它们的观众群也就偏北方,以男性、干部、中年以上阶层为主。而《红高粱》项目启动时,就明确了&服化道&要兼顾南方观众口味,不能过于土、脏,要赏心悦目,力争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面。现在看来,《红高粱》基本做到了南北通吃,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当然,这个项目本身具有唯一性,它是个优秀的个案。绝大多数作品还是要南北、雅俗分赏的,能吃透一边就很好了。  记者:2015年招商会,各卫视在独播剧上动作都很大,本次《红高粱》的成功播出对以后山东卫视传媒自制剧有什么指导意义?  闫爱华:电视剧《红高粱》是山东卫视传媒的第一部作品,整个运作过程中,说排除万难是夸张,但&排除百难&真的有。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找到了一条可行的的路子,也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信誉度。明年山东卫视将会有《大刀记》、《石敢当之雄峙天东》、《渔岛怒潮》、《搭错车》、《女人不容易》等一系列自制剧,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对电视剧《大刀记》十分关心和支持,亲自题写了剧名,希望大家到时关注。  记者:在2014秋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业务论坛上,您曾经说各卫视纷纷转向自制剧,这一现象在&一剧两星&的政策下会不会愈演愈烈,对电视剧市场有什么影响。  闫爱华:面对一剧两星政策,卫视传媒以自制剧作为主攻方向,不仅能从头到尾介入到电视剧的策划、制作、播出流程中,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得整部电视剧的气质、风格更符合频道的定位以及观众的喜好。首先要选有群众基础的故事,像《红高粱》、《石敢当》就是家喻户晓的题材。确定题材后,要选择最适合的团队合作,比如《红高粱》请赵冬苓郑晓龙来做,《大刀记》我们找了最擅长军事题材的海润公司,《石敢当》请才子导演、无锡钱家的后人钱雁秋来执导,《女人不容易》则由曾执导超高收视的《女人不哭》《笑着活下去》的导演澄丰担纲。选择合作团队不拘一格,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系数。  自制剧在最近几年会成为潮流。但说实话,并不是每家电视台都比民营公司更有市场眼光和运作能力,两三年后,当发现自己拍的戏收视很差卖不出去时,自制剧就会降温了。(齐鲁网记者:郭丽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杨凡、周欣]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电视剧红高粱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精彩推荐:&&&&&&&&&&&&&&&&&&&&&&&&&&&&&&&&&&&&&&&&&&&&&&&&
查看: 1872|回复: 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远方来客 于
22:17 编辑 / D2 C4 V7 y6 e
+ ~: P+ u2 H2 `
热播剧.jpg (129.34 KB, 下载次数: 0)
22:14 上传
; o: C( {) ^1 f&&[
 最近最热的电视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北平无战事》和《红高粱》!可是你知道吗,《红高粱》的男主角朱亚文和《北平无战事》的女主角沈佳妮,竟然是一对夫妻。这对最新的演艺情侣档,在去年夏天结婚,他们因戏结缘,在历经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如今都能在大制作的热播剧里担任男女主角了。随着《北平无战事》和《红高粱》的大红大紫,朱亚文和沈佳妮也迅速走红,未来的演艺前景将无限光明。
  沈佳妮曾和陈思成恋爱5 u5 O3 a8 O2 O& o# n# F8 T
  今年30岁的朱亚文是江苏盐城人,今年31岁的沈佳妮是上海人。2009年,在与李幼斌、史兰芽一起拍摄电视剧《爱在苍茫大地》时,朱亚文和沈佳妮相识,随后不久,两人开始恋爱。经历了近四年时间的恋爱之后,朱亚文和沈佳妮在2013年6月举行了婚礼。" x' A% Z5 V0 G( h" K
3 V&&a2 z% c5 t4 @8 T' w
  据知情人透露,在与朱亚文恋爱之前,沈佳妮与陈思成曾经谈过恋爱,两人结识于电视剧《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据悉,在剧组拍摄的时候,陈思成与沈佳妮关系就很暧昧,陈思成不光贴心地为沈佳妮捏脚,两人还公然在片场“调情”。然而,两人在一起没有多久,就分了手。后来,沈佳妮才认识了朱亚文。
( u2 V$ u9 W7 _
  谈及和朱亚文的相处之道,沈佳妮表示:“我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偏传统的人,我一直认为男女就该分工,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后边有找我的戏只要不是特别好的出彩的,我可能就不会再去拍了,因为他在外面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还是希望能给他一些家的温暖感觉吧。”聊到有没有经营婚姻理念这个话题时,沈佳妮表示:“夫妻二人都是演员,两个人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疲惫的状态,但我们俩在一起有很多爱好和共同话题,对于表演上和对于演戏的认知上,我俩经常聊到对方都服为止。婚姻的幸福是需要两个人互相为对方好,到目前为止我过得还是很幸福满足的。”
可以说,《红高粱》迅速 串红的明星是:男主角 朱亚文---余占鳌的扮演者
本帖最后由 远方来客 于
22:24 编辑
莫言,原名管谟业,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i! D1 g/ Z&&X6 n, z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1]
6 i/ |) q2 `7 v, y2 d
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 Q5 R# O0 Z/ r$ q
- h- `$ ^' B: D) P2 B0 O
/ u0 Z/ P0 R' D' O&&b
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4-5]& &/ B6 f6 {: H+ h9 K/ Y) G2 {+ m
" M; z! f2 E+ H# i&&N0 `/ T
出生地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 d5 t" E6 z0 N9 U" u1 u) X
出生日期日
# Q, J: q$ y0 X* B/ t
主要成就第二届红楼梦奖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酒国》
&&郑晓龙执导的电视剧 《红高粱》正在山东、北京等卫视热播,收视率高,争议也不少。昨日,郑晓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微信专访。
& & 增加故事线索9 \8 `' _9 U. _: z& a
&&Z1 ?, X/ ?4 P
& & 谈到《红高粱》的收视率,郑晓龙说:“收视率高当然好,但我更看重品质,重播的收视率可能对我更重要。 ”6 i, \: E, Z" ~
, V; m( @9 R5 P0 W' U5 j/ V6 r. G+ z
& & 谈到剧版《红高粱》与影版的差异时,郑晓龙坦言,“原著中好多故事电影没有表现,比如九儿的一些故事、余占鳌当土匪的过程等。电影是把原著缩小了,我们则把原著的很多内容挪到电视剧里。 ”
& & 此外,60集的《红高粱》在保留原著精气神的基础上,大胆丰富故事的内容和架构。例如,县长朱豪三就是原著里没有的,莫言也赞同剧中加入这个角色,该角色以民国时期高密县长曹梦九为原型,性格张扬,有血有肉。
& & 再比如,作为九儿的初恋,张俊杰这个角色也是原作中没有的。 “因为电视剧篇幅长,故事必须一波三折。 ”
& J! F3 s$ a. Y
& & 郑晓龙认为,新增加的人物和故事线索不但增加了电视剧的可看性,也让九儿等角色的成长历程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绝不重复电影9 p, K8 F' l&&`
& & 说到电影《红高粱》,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颠轿”等经典桥段,郑晓龙说,“我本来可以不要这些戏,但觉得首先要致敬,这些戏是电影里比较经典的场面,别的情节观众可能忘了,著名桥段是忘不了的。 ”但郑晓龙也说,致敬并不代表重复,电视剧对这些著名场面做了大幅度改进,会更细腻。 “在电影里,颠轿只是一个场面,就是颠轿子,但是在电视剧里,九儿和余占鳌是通过颠轿这件事在较量。电视剧要拍得很长,总要有一些新内容加进去,所以说完全照原来的方式去拍,恐怕也很难,观众也不会满足,这是电视剧的特点。 ”& y! m& F; b# n) J* b
& & 拍新剧都有新鲜感
' s. x# J5 Z& ~5 f
& & 郑晓龙曾执导 《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等高收视率电视剧,拍新剧时,会不会因此而有压力?
& & 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要超越什么,说我是认真倒可以。每部剧的题材都不一样,如果《红高粱》算年代剧的话,就是我拍的第一部年代剧。很多片子都是我没拍过的类型,这使我每拍下一部剧时,仍然有很强的新鲜感——我都会把生活中我没有过的经历和感受,放在这部剧里,这就是我想做的。 ”□本报记者/肖 杨
& & 原标题:郑晓龙谈剧版《红高粱》:向影版致敬但绝不重复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原著:摘录第1章节,更多,可以百度: 红高粱小说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g: S6 i' z. Z+ W- E
6 M0 u$ M! J! J6 [0 E6 ?. V
& &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 &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始开炮——
& &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 e# H+ }- J0 r2 l& D: h5 L
& &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 &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7 h: r+ D& `4 `5 w( B
% f9 j0 |" p' Z' s1 A9 n0 m
& & 高粱的茎叶在雾中滋滋乱叫,雾中缓慢地流淌着在这块低洼平原上穿行的墨河水明亮的喧哗,一阵强一阵弱,一阵远一阵近。赶上队伍了,父亲的身前身后响着踢踢蹋蹋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不知谁的枪托撞到另一个谁的枪托上了。不知谁的脚踩破了一个死人的骷髅什么的。父亲前边那个人吭吭地咳嗽起来,这个人的咳嗽声非常熟悉。父亲听着他咳嗽就想起他那两扇一激动就充血的大耳朵。透明单薄布满细血管的大耳朵是王文义头上引人注目的器官。他个子很小,一颗大头缩在耸起的双肩中。父亲努力看去,目光刺破浓雾,看到了王文义那颗一边咳一边颠动的大头。父亲想起王文义在演练场上挨打时,那颗大头颠成那般可怜模样。那时他刚参加余司令的队伍,任副官在演练场上对他也对其他队员喊:向右转——,王文义欢欢喜喜地跺着脚,不知转到哪里去了。任副官在他腚上打了一鞭子,他嘴咧开叫一声:孩子他娘!脸上表情不知是哭还是笑。围在短墙外看光景的孩子们都哈哈大笑。
6 R&&]3 h2 W/ S$ P. ~- h
& & 余司令飞去一脚,踢到王文义的屁股上。
. Y&&[&&R! U( o$ Q: k6 x
& & “咳什么?”
& & “司令……”王文义忍着咳嗽说:“嗓子眼儿发痒……”
/ d&&}1 {- L- X
& & “痒也别咳!暴露了目标我要你的脑袋!”+ c, J8 X$ m% H! r8 s# M$ j4 K! k
& q+ f/ b3 V4 q&&f: G0 a
& & “是,司令。”王文义答应着,又有一阵咳嗽冲口而出。4 O7 K5 D2 p% o* X, _' ?8 T
& & 父亲觉出余司令前跨了一大步,只手捺住了王文义的后颈皮。王文义口里咝咝地响着,随即不咳了。1 O2 T' Z$ ]2 y6 ]: v&&o8 X3 Y
& & 父亲觉得余司令的手从王文义的后颈皮上松开了,父亲还觉得王文义的脖子上留下两个熟葡萄一样的紫手印,王文义幽蓝色的惊惧不安的眼睛里,飞迸出几点感激与委屈。6 [; ^: j, K$ y! z) \
& & 很快,队伍钻进了高粱地。我父亲本能地感觉到队伍是向着东南方向开进的。适才走过的这段土路是由村庄直接通向墨水河边的唯一的道路。这条狭窄的土路在白天颜色青白,路原是由乌油油的黑土筑成,但久经践踏,黑色都沉淀到底层,路上叠印过多少牛羊的花瓣蹄印和骡马毛驴的半圆蹄印,马骡驴粪像干萎的苹果,牛粪像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像震落的黑豆。父亲常走这条路,后来他在日本炭窑中苦熬岁月时,眼前常常闪过这条路。父亲不知道我的奶奶在这条土路上主演过多少风流悲喜剧,我知道。父亲也不知道在高粱阴影遮掩着的黑土上,曾经躺过奶奶洁白如玉的光滑肉体,我也知道。
1 ~% i3 U4 p, ?: B5 w
& & 拐进高粱地后,雾更显凝滞,质量加大,流动感少,在人的身体与人负载的物体碰撞高粱秸秆后,随着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水珠扑簌簌落下。水珠冰凉清爽,味道鲜美,我父亲仰脸时,一滴大水珠准确地打进他的嘴里。父亲看到舒缓的雾团里,晃动着高粱沉甸甸的头颅。高粱沾满了露水的柔韧叶片,锯着父亲的衣衫和面颊。高粱晃动激起的小风在父亲头顶上短促出击,墨水河的流水声愈来愈响。3 q8 w( z& _9 n9 |! h+ G
& & 父亲在墨水河里玩过水,他的水性好象是天生的,奶奶说他见了水比见了亲娘还急。父亲五岁时,就像小鸭子一样潜水,粉红的屁眼儿朝着天,双脚高举。父亲知道,墨水河底的淤泥乌黑发亮,柔软得像油脂一样。河边潮湿的滩涂上,丛生着灰绿色的芦苇和鹅绿色车前草,还有贴地爬生的野葛蔓,支支直立的接骨草。滩涂的淤泥上,印满螃蟹纤细的爪迹。秋风起,天气凉,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等等。高粱红了,成群结队的、马蹄大小的螃蟹都在夜间爬上河滩,到草丛中觅食。螃蟹喜食新鲜牛屎和腐烂的动物的尸体。父亲听着河声,想着从前的秋天夜晚,跟着我家的老伙计刘罗汉大爷去河边捉螃蟹的情景。夜色灰葡萄,金风串河道,宝蓝色的天空深邃无边,绿色的星辰格外明亮。北斗勺子星——北斗主死,南斗簸箕星——南斗司生,八角玻璃井——缺了一块砖,焦灼的牛郎要上吊,忧愁的织女要跳河……都在头上悬着。刘罗汉大爷在我家工作了几十年,负责着我家烧酒作坊的全面工作,父亲跟着罗汉大爷脚前脚后地跑,就像跟着自己的爷爷一样。
& & 父亲被迷雾扰乱的心头亮起了一盏四块玻璃插成的罩子灯,洋油烟子从罩子灯上盖的铁皮、钻眼的铁皮上钻出来。灯光微弱,只能照亮五六米方圆的黑暗。河里的水流到灯影里,黄得像熟透的杏子一样可爱,但可爱一霎霎,就流过去了,黑暗中的河水倒映着一天星斗。父亲和罗汉大爷披着蓑衣,坐在罩子灯旁,听着河水的低沉呜咽——非常低沉的呜咽。河道两边无穷的高粱地不时响起寻偶狐狸的兴奋鸣叫。螃蟹趋光,正向灯影聚拢。父亲和罗汉大爷静坐着,恭听着天下的窃窃秘语,河底下淤泥的腥味,一股股泛上来。成群结队的螃蟹团团围上来,形成一个躁动不安的圆圈。父亲心里惶惶,跃跃欲起,被罗汉大爷按住了肩头。“别急!”大爷说,“心急喝不得热粘粥。”父亲强压住激动,不动。螃蟹爬到灯光里就停下来,首尾相衔,把地皮都盖住了。一片青色的蟹壳闪亮,一对对圆杆状的眼睛从凹陷的眼窝里打出来。隐在倾斜的脸面下的嘴里,吐出一串一串的五彩泡沫。螃蟹吐着彩沫向人类挑战,父亲身上披着大蓑衣长毛奓起。罗汉大爷说:“抓!”父亲应声弹起,与罗汉大爷抢过去,每人抓住一面早就铺在地上的密眼罗网的两角,把一块螃蟹抬起来,露出了螃蟹下的河滩涂地。父亲和罗汉大爷把网角系起扔在一边,又用同样的迅速和熟练抬起网片。每一网都是那么沉重,不知网住了几百几千只螃蟹。
& & 父亲跟着队伍进了高粱地后,由于心随螃蟹横行斜走,脚与腿不择空隙,撞得高粱棵子东倒西歪。他的手始终紧扯着余司令的衣角,一半是自己行走,一半是余司令牵拉着前进,他竟觉得有些瞌睡上来,脖子僵硬,眼珠子生涩呆板。父亲想,只要跟着罗汉大爷去墨水河,就没有空手回来的道理。父亲吃螃蟹吃腻了,奶奶也吃腻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罗汉大爷就用快刀把螃蟹斩成碎块,放到豆腐磨里研碎,加盐,装缸,制成蟹酱,成年累月地吃,吃不完就臭,臭了就喂罂粟。我听说奶奶会吸大烟但不上瘾,所以始终面如桃花,神清气爽。用螃蟹喂过的罂粟花朵肥硕壮大,粉、红、白三色交杂,香气扑鼻。故乡的黑土本来就是出奇的肥沃,所以物产丰饶,人种优良,民心高拔健迈,本是我故乡心态。墨水河盛产的白鳝鱼肥得像肉棍一样,从头至尾一根刺。它们呆头呆脑,见钩就吞。父亲想着的罗汉大爷去年就死了,死在胶平公路上。他的尸体被割得零零碎碎,扔得东一块西一块,躯干上的皮被剥了,肉跳,肉蹦,像只褪皮后的大青蛙。父亲一想起罗汉大爷的尸体,脊梁沟就发凉。父亲又想起大约七八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奶奶喝醉了酒,在我家烧酒作坊的院子里,有一个高粱叶子垛,奶奶倚在草垛上,搂住罗汉大爷的肩,呢呢喃喃地说:“大叔……你别走,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面看水面,不看我的面子也看豆官的面子上,留下吧,你要我……我也给你……你就像我的爹一样……”父亲记得罗汉大爷把奶奶推到一边,晃晃荡荡走进骡棚,给骡子拌料去了。我家养着两头大黑骡子,开着烧高粱酒的作坊,是村子里的首富。罗汉大爷没走,一直在我家担任业务领导,直到我家那两头大黑骡子被日本人拉到胶平公路修筑工地上去使役为止。; `$ Z1 ~7 l# k# g9 w! }
& & 这时,从被父亲他们甩在身后的村子里,传来悠长的毛驴叫声。父亲精神一震,眼睛睁开,然而看到的,依然是半凝固半透明的雾气。高粱挺拔的秆子,排成密集的棚栏,模模糊糊地隐藏在气体的背后,穿过一排又一排,排排无尽头。走进高粱地多久了,父亲已经忘记,他的神思长久地滞留在远处那条喧响着的丰饶河流里,长久地滞留在往事的回忆里,竟不知这样匆匆忙忙拥拥挤挤地在如梦如海的高粱地里躜进是为了什么。父亲迷失了方位。他在前年有一次迷途高粱地的经验,但最后还是走出来了,是河声给他指引了方向。现在,父亲又谛听着河的启示,很快明白,队伍是向正东偏南开进,对着河的方向开进。方向辨清,父亲也就明白,这是去打伏击,打日本人,要杀人,像杀狗一样。他知道队伍一直往东南走,很快就要走到那条南北贯通,把偌大个低洼平原分成两半,把胶县平度县两座县城连在一起的胶平公路。这条公路,是日本人和他们的走狗用皮鞭和刺刀催逼着老百姓修成的。&&v" m$ ]&&x: `6 R0 a7 A
# Q+ e% q. B&&i% R) h4 m7 [! v' l
& & 高粱的骚动因为人们的疲惫困乏而频繁激烈起来,积露连续落下,淋湿了每个人的头皮和脖颈。王文义咳嗽不断,虽连遭余司令辱骂也不改正。父亲感到公路就要到了,他的眼前昏昏黄黄地晃动着路的影子。不知不觉,连成一体的雾海中竟有些空洞出现,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湿的高粱在雾洞里忧悒地注视着我父亲,父亲也虔诚地望着它们。父亲恍然大悟,明白了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它们根扎黑土,受日精月华,得雨露滋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父亲从高粱的颜色上,猜到了太阳已经把被高粱遮挡着的地平线烧成一片可怜的艳红。
&&o$ L. Z3 I: e0 A) F- X
& & 忽然发生变故,父亲先是听到耳边一声尖利呼啸,接着听到前边发出什么东西被迸裂的声响。; V: f2 R; a# T0 l4 x" }; M6 }
+ E" o9 s% r$ s+ m
& & 余司令大声吼叫:“谁开枪?小舅子,谁开的枪?”
& & 父亲听到子弹钻破浓雾,穿过高粱叶子高粱秆,一颗高粱头颅落地。一时间众人都屏气息声。那粒子弹一路尖叫着,不知落到哪里去了。芳香的硝烟迷散进雾。王文义惨叫一声:“司令——我没有头啦——司令——我没有头啦——”! v- p. U1 }* ^2 E0 b
& & 余司令一愣神,踢了王文义一脚,说:“你娘个蛋!没有头还会说话!”' w" c5 k+ O0 V3 O* s
& & 余司令撇下我父亲,到队伍前头去了。王文义还在哀嚎。父亲凑上前去,看清了王文义奇形怪状的脸。他的腮上,有一股深蓝色的东西在流动。父亲伸手摸去,触了一手粘腻发烫的液体。父亲闻到了跟墨水河淤泥差不多、但比墨水河淤泥要新鲜得多的腥气。它压倒了薄荷的幽香,压倒了高粱的甘苦,它唤醒了父亲那越来越迫近的记忆,一线穿珠般地把墨水河淤泥、把高粱下黑土、把永远死不了的过去和永远留不住的现在连系在一起,有时候,万物都会吐出人血的味道。
& & “大叔,”父亲说,“大叔,你挂彩了。”2 p7 M8 h1 @, k. Y" y) m) i7 f" F
& & “豆官,你是豆官吧,你看看大叔的头还在脖子上长着吗?”
/ b$ ]! F, q4 P- A$ |/ r0 G
& & “在,大叔,长得好好的,就是耳朵流血啦。”* s3 y. v# J& G' g4 `9 h, c0 m
&&q# A# q. w6 d/ X
这种电视剧没什么意思,完全是为了刺激消费和娱乐,为眼球GDP做贡献!
精彩推荐:&&&&&&&&&&&&&&
新抚州网精彩推荐 /1
新抚州网手机APP,抚州人手机必备品!
还没下载,就有点落伍咯。请马上安装,抚州本地最新资讯尽在掌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高粱一天播几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