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宪珍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的

>>寻找传统文化的支撑点
寻找传统文化的支撑点
来源: &&nbsp&&责任编辑:郝菁&&
内容提要: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张宏明说,当前,人们应立足于时代精神与齐鲁文化结合,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与时代结合,创造性转化家风、家训。
  【图语:鲁文化世家后人代表相聚】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了他们拥有的。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可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上世纪80年代,当台湾的年轻一代迷失在“钢铁森林”中,歌手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唱出了憋闷在人们心中对家的呐喊与沉思。
  如今,大陆的新生代们也遭遇了类似的精神困顿:奋斗在潮头浪尖的人们,再也找不回那曾经写在族谱中的句句箴言,以及家族拥有的家风信仰。
  孔、孟、颜、曾、王……每一个家族姓氏,都流淌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血脉。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大家族”生态逐渐分崩离析,人们亟需寻找一条延续文化“香火”的路子。
  文化世家也有封闭性
  日,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代表在济南相聚。
  早上7点45分,距离“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座谈会开始还有1小时15分钟,新城王氏的后人就早早赶来会场。
  “早点来,不会迟到,耽误不了座谈。”王毓棠老人抚了抚眼镜,说他们家最讲诚信,“答应了你们,我就会准时。”
  座谈会开始后,作为孔子后裔,孔令绍回忆起高祖孔宪珍。孔宪珍是清中期皇帝御批的七品执事官,在孔庙专司祭祀,生活在一个大家庭。
  “治理一个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必须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有所遵循,既要有硬性规定的严格要求,又要有家庭文化的软性影响。”孔令绍说,孔宪珍总结先辈形成的家族文化传统,提炼出家风,内容是: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家庭和睦,无欲无争;尊老爱幼,待人以诚;勤俭持家,睦邻以宁。
  对于100多年前形成的家风,孔令绍认为,即便时代在变迁,后人仍可以赋予它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基本内涵。
  与孔家一脉相承,孟子后裔、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孟淑勤提到,家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对人是一种约束。”而这也与曾子后裔、曾氏宗亲会会长曾令霞说到的“严以律己、重视家教”的观念一致。
  “时至今日,孟子的言行风貌仍然颇具魅力,激励着当代有识之士向上向前,孟子精神永垂不朽。”孟淑勤说,期待孟子的思想能成为21世纪“学做人”的重要精神资源。
  然而,透过世家后人们的发言不难看出,无论是孔氏抑或其他家族,家风传承大都难以迈出自家门槛。
  对此,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认为,家风自产生以来就是以家族为单位,相对封闭的。
  世家家风的封闭性,从孔府的内、外宅就可窥见一斑。在孔府,内宅对外人是禁地,内宅门前就贴着谕告:“圣府内事关重要,无论何人不得擅自入内。”为免外人干涉,高墙内外由一组石槽连接,水夫挑来水不用进内宅,倒入此石槽就流进去。
  然而,如今大家族形态已逐渐分化,王志民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家风亟需破解这种封闭的特性,与时代精神交汇融合,而这也是摆在各个文化世家后人面前的难题。
  “耕读传家”还没找到合适土壤
  孔令绍出生在农村,五岁丧父,未婚丧母,生活很艰难。“但是,我有一个大家族的呵护,又有一个良好家风的影响,这就使我的人生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他说。
  孔令绍母亲领着他们姊妹六人艰难度日,并把他们全部送去上学,使孔令绍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
  母亲去世时,他既没成家,也没立业。母亲在弥留之际把他喊到跟前说:“媳妇我是见不到了,孩子更是看不到了,但你要记准一句话,老实忠厚修子孙,尖酸刻薄损后人。”
  母亲的临终教诲让孔令绍刻骨铭心。如今,孔令绍退休在家,与刚满一岁的小孙子一起学“三百千”、《弟子规》、《论语》等,感觉其乐无穷,并希望将读书的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仁义德信礼”,这不仅是孔、孟、颜、曾这些与孔氏有直接渊源的家族的家风,齐鲁文化世家的各族都沿袭了这股儒风。
  新城王氏17世孙王毓棠为家族在明清时辉煌的仕宦经历而自豪。“由平民布衣在第三世转变为江左大家望族,仕宦名门世家,近400年长盛不衰,根源就在严明家教、世代传承。”王毓棠说。
  王毓棠讲起太仆公王重光的故事。王重光曾制定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非道义之心勿汝存也,制之而已矣;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非道义之事勿汝行也,慎之而已矣;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非读书之人勿汝友也,远之而已矣;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非读书之言勿汝言也,诺之而已矣”。
  正如孔令绍、王毓棠所说,沿承“耕读传家”的儒风,齐鲁大地上的文化世家多以此为家风、家训。然而,在当今社会,如何让脱离了农村生态的后人们明白“耕读传家”的涵义,也着实让人伤透脑筋。
  兰陵萧氏家族凭借勤勉好学成为中古的顶级门阀,然今非昔比,其后人萧德荣唏嘘不已。
  20多年来,萧德荣搜集了散落各地的资料,加以整理沉淀。其中他最看重的是,数年间从全国各地萧氏家谱中搜集来的家风、家训,即便没有皇族遗风,也不乏淳朴正直的品质。
  每每读到先祖的故事,萧德荣都心有戚戚。但他坦承,由于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孙辈们早已对这些“老掉牙”的传统条条框框不感兴趣,“孩子们都是各自为家,失去了农村大家族的形态,家谱中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很难在孩子们身上实现。”
  “佑镇基金会”主席萧祁陵就来自兰陵萧氏家族,他也认为,“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们的确还没找到适合它的土壤。”
  修家谱只是重拾家族文化起步
  其实,随着历史时代变迁,除了孔、孟、颜、曾等闻名于世的大家族外,多数齐鲁文化世家的后代们在传承家风、家训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如今,在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多数人也是刚刚起步,而这些齐鲁文化世家的后人们也都选择从修谱开始……
  赵捍东是博山笼水赵氏的后人,现在正组织全族续修族谱。他说:“综观几百年的家族史,我们始祖及其他先祖,并未给我们留下明确的家风、祖训,但从我们家族人才辈出来看,确实存在着共同的家族精神。”
  在赵捍东续谱寻访一百多个家族支系时,所到之处,他都能听到反映族人孝贤的故事。同时,赵氏族人在做事与为人方面,非常注重言行,言必信,行必果,宁可自己吃亏,不会坑害别人。
  赵捍东将家族精神归纳为:“遵从孝道”、“讲求仁义”、“崇尚教育”。
  为何如此看重续修族谱?赵捍东的答案是:这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溯本求源,一脉相承。
  “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一个以宗族为基础的社会,每一个人,不论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在家族中都有他相应的位置,他既是父母的孩子,又是孩子的父母。”赵捍东说,不论是他直系还是旁系亲人在社会上做出贡献,他都会引以为荣;如果他自己做出贡献,他的家人、族人也会引以为荣,这就是我们的宗族文化。
  临朐冯氏后人冯益汉也提到了修谱一事。不过,修谱遭遇的“小插曲”也反映了多数文化世家的家风不够开放的一面。
  冯益汉说,家谱续修已是第十四次,一上来就出了状况,冯才兴后裔,如同1962年第十三次修谱时一样,再次提议能否把临朐所有冯氏都续入谱内,但遭到婉言谢绝,“非冯裕子孙者,不能写进此族谱。”
  对于世家后人们在家族文化传承上面临的这些问题,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张宏明认为,探讨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这是时代的需要。“在目前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是重塑?还是全盘西化?近年来,这个问题不断困扰着人们。”
  “随着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我们需要用家风、家训作为切入,找到传统文化的支撑点。”张宏明说,当前,人们应立足于时代精神与齐鲁文化结合,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与时代结合,创造性转化家风、家训。
【本文责编:郝菁】
相关新闻:
内容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