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电影 考试后的感想500字字

《撞车》……撞晕后的感想
前段时间因影视艺术课期末考试,我写了一篇影评,评论的对象是德国影片《罗拉快跑》。而在没有动笔之前,我其实是很想评论一下曾打败《断背山》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成本电影——《撞车》。不过,当时读了一些关于《撞车》的评论后,我决定放弃,不写《撞车》了,或者说是不敢写了。原因之一是我想说的别人已经说了,我不想说的别人也说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其二是因为这部影片很深刻很感人,可以说是在电影史上与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电影等量齐观的一流电影,所以凭我半瓶子醋的水平,着实不敢狗尾续貂,唐突佳作。因此,我选择了一部符合或者略低于我的能力、而且较好的电影《罗拉快跑》来写。
现在课程早结束了,分也出来了。空闲之余回味了一遍“撞车”过程,我觉得我还是有点“晕”,还是想随便谈谈一吐为快。
《撞车》这部影片我完整地看了两遍,而且每一遍我的心灵都会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尤其是到了影片中锁匠的小女儿扑到父亲面前为父亲档子弹,然后他的父母撕心裂肺悲痛欲绝哀嚎的时候,我都会有种想哭的冲动,眼角也会有些酸涩有些湿润,即使第二遍知道了结局,也是一样。
为什么这么感人呢?因为它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让你看,最后又把打碎了的美好重新拼接复原放在你的面前。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得到了人与人之间充满波折坎坷的真爱的净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并非“假大空”的真爱,我才会推崇它是一部经典的电影,是一部大多数人应该看的电影。
网上的影评多数还是持这一观点来盛赞这部影片的。然而,也有许多杂论对其展开批判,说是其背后隐藏着美国人的文化偏见,宣扬美国意识等等。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或多或少都可以知道《撞车》的一个重要内涵便是反对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的。怎么可能隐藏美国人的文化偏见和优胜意识呢?我才疏学浅,确实看不出来。也只好认为一部“反对偏见”的影片被“偏见”攻击了。
其实,正如我上面所说的,这部影片最大的主旨是宏扬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容和真爱的。它是要感动你的内心,使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的。所以,不顾这个根本主旨,而带着偏见去挖掘它莫须有的枝叶的舍本逐末的评论,我觉得不足徵不足取的。
说起“偏见”,也可以拿我自己为例。高中时,日本动漫《火影忍者》风靡,我周围的许多同学都爱看,我没有看过。偶尔听到他们的谈论,我就觉得《火影》是表现暴力宣扬血腥的,是日本人用来残害中国青少年的精神毒药。偶然的机会,出于好奇,我看了一级《火影》,然后就被毒害,欲罢不能,从头看起,然后就幡然醒悟,推倒我之前的结论,认为火影是一部深刻、励志、感人的动漫,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信的话,可以看上几级大家来交流。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朗读者》,没看之前听别人说,它讲了一个将近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十七岁青年的爱情故事。所以一开始没看,后来又听人说这部影片还是挺不错的,我就将信将疑地带着批判精神抽空看了。看完后,批判精神则烟消云散,觉得它虽然有些艳有些露,但总体上还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比较深刻比较感人的好影片。
偏见到不偏见。在我身上的例子还有许多。其实我有时也会想,我的“偏见”也许是一些人所认为的“不偏见”,而我的“不偏见”也许正是一些人所认为的“偏见”,反之亦然。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偏见”,找到一个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共同的评判标准和准则?也就是怎样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撞车”呢?首先就是要有调查,不能人云亦云。其次,要有一个共同的评判标准为基础,和而不同的富有个性地评论事物。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都有自己或显或隐的主见,如若想使此“见”不流入“偏见”,那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抱定艺术评论领域里老生常谈的“真善美”原则。我想这样“主见”才不会变为“偏见”,“撞车”了也不会导致交通堵塞吧。
胡侃就到这里,再侃下去就要“偏见”了。梦里再与周公话《撞车》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对《撞车》的感想
那天晚上,看完撞车,我很快就睡着了,睡得很香,如释重负,感觉我已经被上帝宽恕了以前所犯的罪孽。我的罪孽对别人来说没什么影响,但是我认为很对不起自己。我以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很可能一辈子一无是处。但是谁又能知道未来会怎样呢?也许我能够有理想,并且实现它吧。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无论什么事我都不能专心去做,不能全身心投入。也许说得有些绝对,因为我觉得起码在玩游戏时,我很专注,很用心。当初我在玩《樱花大战》时,每一个故事结局我都玩出来了,每一代都是。还有《模拟城市》,这是我最骄傲的,因为在我所认识的朋友当中,我是唯一一个不依靠秘籍圆满创造好一个城市的。……
这些玩得再好有什么用?开发智力?别逗了,就算不用这些开发,我也不会变成弱智。
那男孩笑了,没错,他给了那些无依无靠的亚洲人一些钱,也许那些钱不能养活那么多人,但是他不给钱又会怎样?他得到了什么?一些安慰?也许不是。他可能继续不断的偷车、抢劫,也可能某一天被警察抓获,甚至可能被杀,谁能说得准呢?
一个满嘴脏话的男人,有着一个可爱单纯的女儿,这是一个天使,是父亲的,也是那个商店老板的。她不用语言,而是用爱去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可能找不到天使,但是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是天使。
天,我不敢相信,他竟然侮辱了她,却又救了她!不要再给我戏剧的矛盾了,这是他吗?他想救自己的父亲,却无能为力,把气愤发泄在盖章的一个黑人女人身上;但是他在救那个另一个黑人女人时却奋不顾身。求求导演不要安排在汽车爆炸的最后一瞬间救出来,我会承受不住这种心灵冲击。我父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反而他有一个很不争气的儿子。我不如这个警察,真的不如。面对马桶上忍受病痛折磨的父亲,警察是无助的,心中也无比痛苦。但是最痛苦的是父亲,因为父亲了解儿子的心,这种理解更心痛。
那个年轻的警察看不惯同事的做法,又救了激动的黑人导演,算是最没有瑕疵的人物了,谁也没有想到,可怜的黑人青年死在了他那误会的枪下。
黑人导演夫妇两个因为发生在各自身上的事情最后重归于好了,很好的结局。看着年轻警察烧毁的汽车,黑人导演眼中的泪水充满了柔情,他又加了一根木棒,那根木棒代表着自己的无助、痛苦,木棒被大火燃烧,化为爱,我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失去,因为爱。
哦,不说了,故事一环又一环,因为不记得他们的名字,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乱套了,强烈建议看完电影再看我的感想吧。电影中的人物被一个个连续不断的事件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会成为别人的天使,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现象——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我不晓得这个现象叫什么,它就好像锁链一样一环套一环,无穷无尽。真是觉得自己的语言词汇太匮乏了,就好像说英语一样,想到了但是说不出来。搞得这篇感想也乱七八糟的。
我的一个同事不喜欢看太有深度的电影,很讨厌看电影也要感动。我不喜欢他这种想法,但是不喜欢归不喜欢,他也不是什么坏人,没有什么恶意,只不过是他的价值观和我不一样。也许我会成为他的天使,让他改变想法,来欣赏人类艺术的美丽。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电影史上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
您的位置: >>>>
八一、北影两家制片厂在同一时间同题拍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建国后电影界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许多老影迷依然对那段往事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撞车公案”背后沉淀了太多的故事和秘闻。
中国电影史上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李俊导演正在讨论剧本
北影厂影片海报
八一厂影片海报
官司打到文化部电影局
“文革”结束后,许多作家开始反思那段岁月,并向现实主义文学回归。1979年,当过农民、民办教师、生产队长的四川作家周克芹发表了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描写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在“文革”中的命运遭遇,故事感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不久,小说被相继改编成电视剧、舞台戏曲。小说的精彩和人气的积累为电影拍摄奠定了基础。因此,各大电影制片厂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把小说搬上银幕。
1980年9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编辑室的王影对小说产生了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拍摄的故事。于是,王影找到刚刚拍完《归心似箭》的著名导演李俊,“李导,我发现了一部好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那是个好本子。咱们能不能把它搬上银幕?”李俊说:“好啊,拿来让我先看看吧。”第二天,王影便把刊登了小说的《红岩》杂志给李俊送来。李俊导演一口气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读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农村题材,李俊导演的确不陌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李俊就和农民有过生死之交。当时,李俊是敌后武工队成员,经常战斗在农村。有一次,李俊他们正在老乡家休整,所有队员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鬼子闯进村子,挨家搜索,形势相当危急。这时,有个老乡冒死向他们报信。李俊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抄后门转移了。此后,李俊对农民总是抱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因此,在银幕上塑造农民是李俊久埋心中的情结。
有了极大的创作冲动,李俊决心接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厂领导也高度重视影片的拍摄工作,并把小说作者周克芹从四川请来,与萧穆一同创作电影文学剧本。
八一厂正在全力筹拍影片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也瞄上了这部小说。汪洋掂着小说,心里琢磨着该由谁来执导筒。他想到了刚刚拍完《从奴隶到将军》的王炎导演,由于影片获得文化部大奖,王炎当时人气正旺。而且,王炎正在筹备一个叫《拉车的人》的剧本,故事恰恰也是反映“文革”后期农村基层实干者的故事。于是,汪洋找到王炎,说:“这部小说写得真实感人,是农村题材不多见的好作品。你不是想拍一部反映‘文革’的戏吗?你看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行不行?”王炎的态度起初有些消极,说:“我手头的剧本已经写过几稿了,现在反映‘文革’的东西千篇一律,能有什么新东西?”汪洋赶忙劝道:“这是大家的举荐,希望你不要推辞。”王炎漫不经心地把小说从汪洋手里接过来,并随手翻阅起来。
小说打动了王炎,让他回忆起在河南农村写剧本时的一件事情。当时,王炎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干部在“文革”期间虽然被批来斗去,他们依然踏实地种地干活。王炎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还干?”他们回答说:“咱不干,粮食从哪里来?咱们撂挑子,生产谁管?”王炎听后很感动,他要塑造的就是这些在“文革”中没有绝望并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人。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主旨与王炎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决定接下这个本子并亲自操刀写电影剧本。
两家都在筹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北影两家制片厂“撞车”了。同一时间同题拍摄同一部小说,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极为罕见。
因为有小说作者周克芹参与改编剧本,八一厂决定讨个公道。北影也不示弱,声明电影剧本已经编好,岂能轻言放弃。两家制片厂互不相让,官司打到文化部。年底,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陈播召集两家电影厂,举行拍片协调会。会上火药味十足,双方各有理由,争得耳红面赤。最后,两家制片厂没有达成实质性意见,协调会不欢而散。
不久,北影首先在四川简阳开机。八一厂非常恼火,李俊导演提出:“北影不讲信用,我不干了,让他们去拍吧!”厂领导劝说:“咱们为什么不拍,你不拍摄,倒显得咱们理亏了。”后来,电影局也拿不出什么高招。实际上,电影局是默认了北影、八一厂的“撞车”局面。
八一超级组合PK北影著名“三花”
阵势已经拉开,两家制片厂都派出最强摄制阵容。李俊和王炎都是第三代著名导演,艺术功力深厚,前者拍摄过《回民支队》《农奴》《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后者则有《南征北战》《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两人年龄也相当,李俊导演当时59岁,王炎导演58岁。
电影改编于同一部小说,导演分镜头剧本却截然相反。北影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基本保留原小说的风貌,以四姑娘秀云为中心,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为线索。八一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则另起炉灶,削弱了四姑娘的戏份,改为以许茂为中心,增强了历史厚重感,把故事讲得有头有尾。
在演员阵容上,双方则打出自己最好的牌。八一厂推出以外请军团为主、配之本厂最强演员的超级组合队,一号角色许茂由沈阳军区的贾六饰演,他曾在李俊导演的《回民支队》里演过郭政委。贾六体型削瘦,试妆后神似四川老俵。四姑娘则请江苏省话剧团年轻演员王馥荔出演,她刚刚演完《天云山传奇》,人气正旺。
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在原小说中不是重点人物,在八一厂导演台本中却增加了很多戏份,成为影片着力刻画的角色。因此,颜少春的塑造事关重大。李俊导演亲自点将,请著名演员田华出演颜少春。当时,田华已经53岁,扮演中年角色有些压力。李俊征求她的意见:“有没有信心啊?”田华说:“我有信心。这个角色太感人了。”
号称“火辣椒”的三姑娘由斯琴高娃扮演。当时,她因饰演《归心似箭》中的玉贞一炮走红。其他演员八一厂也不敢大意,忍辱负重的金东水由实力派演员冯恩鹤担纲,活泼大方的九姑娘则由赵娜出演,她曾在《天山行》《花枝俏》等影片中担任角色,演戏灵活聪明。
北影演员队伍也毫不逊色,上世纪80年代“北影三花”全部上阵。中心人物四姑娘秀云由李秀明饰演,此前她主演过《年轻的一代》、《春苗》等,名气极大。风火泼辣的三姑娘由张金玲担纲,她曾先后主演过《大河奔流》《从奴隶到将军》等影片,以质朴善良、要强泼辣见长,是活跃在当时的一朵银幕之花。六姑娘则由刘晓庆出演,当年正是她大红大紫的时候。北影除了打出“三花”牌外,其他演员人选也是费尽心思。关于由谁来演许茂,北影曾反复论证。王炎导演提出启用因演《小城之春》出名的李纬,厂长汪洋不同意,理由是:“这几年李纬演的坏人太多,已经定型,不好改变观众印象。”最后还是王炎力保:“李纬特讲义气,一定能演好。”艺术还是导演说了算,许茂由李纬拿下。戏份较重的金东水由杨在葆担纲,他因主演《从奴隶到将军》刚刚获得1980年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人气十足。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和活泼大方的九姑娘则分别由卢桂兰、李凤绪饰演,前者因主演《冰上姐妹》出名,后者则极具表演潜力,后来因主演《青春祭》《给咖啡加点糖》红透影坛。
王馥荔被狗咬,张金玲发高烧
1981年春,两个剧组都开赴四川外景地,八一厂在内江扎寨,北影在简阳拍摄,两地相隔不远,但彼此互不来往。有一次,两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四川机场巧遇,大家只是在候机大厅里远远地对望着,却互不打招呼。两个导演似乎要超脱一些,在一次招待会上,王炎和李俊见面了。李俊导演笑着说:“让他们闹去吧,他们闹他们的,咱们拍咱们的。”王炎会意地点点头:“对,咱们各拍各的。”
关于两个制片厂“撞车”拍影片的事情,当时的媒体也炒得异常火热。许多记者还亲赴四川现场采访,探班挖掘第一手资料。报刊的炒作给双方摄制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家如临大敌,丝毫不敢大意。
八一厂摄影杨光远为了寻找清晨雾竹镜头,经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演许茂的贾六为了体验生活,经常穿上当地人衣服,拿一杆烟袋,到大街上溜达。时间久了,当地人也分不清他是演员还是本地老俵。在一次拍摄赶集戏时,李俊采用了偷拍方式。让贾六混在人群中,当地百姓毫不觉察,镜头极其真实。
万木复苏,油菜飘香,四川人已经穿上单衣。八一厂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拍摄一场冬天戏,副导演让王馥荔换棉袄棉裤。王馥荔拿着衣服在院子里打转:“到哪里去换啊?”一个农村小姑娘热心地说:“到我家来吧。”王馥荔非常感激,跟她进屋。小姑娘说:“你自己换衣服吧,我出去看拍电影去了。”说完小姑娘转身离去,并把门随手关上。王馥荔刚把单裤脱下来,突然床底下跑出一条大狗,扑咬住王馥荔的大腿。王馥荔不敢吱声,因为裤子还没穿上。她赶紧拽衣服,结果大狗又是一口,鲜血喷涌而出。王馥荔也顾不得许多,开始大喊:“来人啊,来人啊。”摄影师杨光远听到喊声,问道:“怎么像馥荔在喊啊。”旁边有个同事说:“馥荔戏里有个台词就是‘来人啊,来人啊’。”那个小姑娘此时才恍然大悟:“哎呀,是我把王阿姨反锁在屋里了。不好,是咱家狗咬到阿姨了吧?!”大家赶紧打开门,发现王馥荔已经脸色发白,鲜血流了一地。老乡把狗摁住,其他人手忙脚乱地把王馥荔送进医院。
八一厂玩了命一般拍影片,北影也是百般推敲。李秀明过去在银幕上总是一副“苦相”,为了符合剧情需要,王炎导演要求在角度和用光上寻找李秀明柔美的因素,并把这些好的角度和肖像光用在她性格中最有光彩的地方,力求把她最美、最动人的东西体现出来。
王炎导演为了真实,要求演员一律不化妆,甚至不准演员在开机前用舌头舔嘴唇。在服装上,剧组也很下功夫。大家看到老乡的衣服符合剧情需要,就会拿一件新的交换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北影的《许茂》,从演员细节到剧情环境都透射着一种自然和真实。
张金玲演戏尤其投入,在拍摄三姑娘和郑百香打架那场戏时,她自己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细节动作。张金玲知道王炎导演有个创作习惯,他自己设计的情节不喜欢别人给他改动。张金玲还是鼓足勇气对导演说:“王导,我们不会改变你的总体导演构思,但是我有一个成熟的想法。”王炎导演一愣:“你有什么想法?!”她说:“在开会的时候,我想加入一个打麻绳的动作,来表现三姑娘复杂的心情,这既是农村妇女常见的动作,又可以为以后和郑百香吵架奠定基础。”王炎导演稍微沉思了一下,同意加入这个动作。结果张金玲一边骂阵,一边搓麻绳,搓、甩、捋、转,语言和动作巧妙配合,表演得活灵活现。由于过度劳累,张金玲发起高烧。爱将心切,王炎导演亲自来探视,在床头放了一袋梨并安慰张金玲:“都烧到40多度了,好好休息。”
化解二十多年前的“恩怨”
北影的《许茂》先上映,占了先机。不久,八一厂的《许茂》也在全国上映。当时,西安有家电影院还特意同时放映两部影片,引得观众莫大好奇。当年,周克芹的小说也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一年内,《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三种不同形式闯入人们的视野,被炒得沸沸扬扬。1981年,俨然成了“许茂”年。
1982年,两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都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比。最终,北影的李秀明获得最佳女演员奖、邹积勋获得最佳摄影奖,八一厂的甄明哲仅获得最佳录音奖提名。似乎北影版大获全胜。有记者采访李俊导演时问他有何感想,李俊没做过多评价,只是说:“把一切留给时间吧,时间和观众是最好的试金石。《农奴》就是开始被忽视了,后来又被专家发现了新的价值。”
时过两年,李俊导演的预言被验证了。1984年4月,第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由邵逸夫、许鞍华担任顾问的评选委员会把八一厂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遴选进电影节,与俄罗斯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怀乡》、法国著名导演布列松的《钱》、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蒲田进行曲》和森田芳光的《家族游戏》等影片并列一起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影展。电影节评委对影片给予了较高评价:“本片的重心人物是许茂而不是王馥荔演的四姑娘,所以能够见到许茂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心理。”“本片除了情节和人物较完整之外,摄制方法亦相当认真,所有内景戏都是现场收音,那已是现代中国电影少有的了。”
看来,八一厂、北影的《许茂》各有千秋,不分上下,打了个平手。至于那次的金鸡奖评比,从现在的角度看,北影版的《许茂》比较讨巧。他们注重几位女儿性格命运的刻画,胜在李秀明、刘晓庆这些风华正茂的女明星上。而八一版则把更多的笔墨投入到许茂老汉身上,这可能是它不怎么讨观众喜欢的一个原因。要知道,当年的女明星在电影观众中可是具有绝对的号召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佐证,一直用大美女作封面的《大众电影》,有一期因为用了主演《月亮湾的笑声》的老演员张雁作封面,结果那期杂志销量狂跌。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两部“撞车”的影片仍牵动着许多老影迷的心。2005年春天,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还特意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两个剧组的主创人员,相会荧屏,试图在感动与怀旧的氛围下化解这桩公案。83岁的李俊导演在当年的美工李健的搀扶下出席节目,表现出一种大度和平静。王炎导演则因身体虚弱不能出席,节目组到医院对他进行了外景拍摄,老人也能坦然对待那次“撞车”。北影版的“许茂”李纬已经半身不遂,无法到场。八一版的“许茂”贾六则拖着病体特意从东北赶来。节目最感人的一幕是:当年“四姑娘”王馥荔与贾六“父女”相见的时候,王馥荔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只喊了一声“爹,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就已经哭成了泪人。哭过以后大家开怀大笑,过去的恩恩怨怨顿时化为烟云。已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张金玲还现场作画,以纪念这次二十多年后的相聚。几个主要人物李秀明、刘晓庆、斯琴高娃因种种原因缺席,给这次相会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摘自《档案春秋》2007年第5期
作者:崔斌箴;崔明波 来源:新民晚报
[  ] [  ] [ 
 ] [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中国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jubao@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crash观后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10页免费2页免费 8页免费3页免费5页1下载券1页免费8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1下载券2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
crash观后感|电​影​c​r​a​s​h​观​后​感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撞车感想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寒假感想 春节感想 过年感想 工作感想 社区活动感想 新年感想 梦见撞车 社会实践感想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28:35|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精品]撞车感想.DO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试后的感想4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