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提亚哥希望在海上种植石油有一台收音机的原因是什么

精彩推荐:
查看: 1514|回复: 7
 为了不忘却  更为怀旧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为了不忘却  更为怀旧& &
* h0 ]) ~1 z,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 Z7 a* C3 t                 ---关于儿时的林林总总的涂鸦手记
" d) A' @* r! p1 _(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9 r1 ~' I, \   风尘浊世,猛一回首,却发现自己已过了而立之年.三十二岁,也老大不小的了.
3 ]1 r& i7 y0 c1 e)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1 q- d" ?8 P* b   <<论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站在镜前,却怎么看怎么不象自己过了早"立"的状态,相反,却感觉到自己愈来愈"惑".现代商业社会的诱惑,仿佛一束带刺的玫瑰在眼前摇来晃去,伸手企及,却怕不小心被刺伤了手;不去有所求吧,总觉得又有那么多的不甘心,于是乎,屏神敛气,不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坚守与顺应,保留自己的一份真实秉性.
0 O: n* o&&D;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S. |&&n9 ~7 L7 Q. F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幸福的,虽然跳过了那红色岁月的社会灾难,但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勉强能够吃饱穿暖的生活却更显得难以忘怀.那时的我们,破天荒地找一些好玩的东西,歇斯底里地追求一些"时髦"的元素,岁月留痕中,重新拾起一些片片断断的东西,聊以慰怀,也以此献给我们生于七零年代的朋友们.
&&L: D! K& N6 D1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U- N8 y& I: i# _   一 有关于"吃"
) d8 ?6 m&&h( {9 ^2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f) C1 x! ^    1:糖果  那时候的糖果很简单,分为硬糖和软糖两种,不象现在品种繁多.所谓硬糖就是块子糖,需含在嘴里慢慢尝,软糖就是牛奶糖,特香甜,可以嚼着吃,记忆中好象是"大白兔"牌子的.另有一种"宝塔糖"是一种驱蛔虫的药,口感很不错,嘴谗的时候,有时就装肚子疼,但也不敢贪吃.还有一种是麦芽糖,一般是不用钱买的,用塑料纸,破布头,废牙膏壳等从货郎糖担子上换来的,麦芽糖是很大的一块放在木板上,用一块铁片切开,然后猛的用小榔头敲击一下,就弄出一块来,多少全凭货郎的感觉,经常为份量的多少而粘着货郎不放,希望能再多弄一点下来.至于捏糖人那就特艺术性了,在学校的门口,一个个围着捏糖老人身边,看他经过捏,吹,画等多道工序,最后变成孙悟空,公鸡,猪的形状,惟妙惟肖,很是嘴谗,不过大都只有看的份,买的人很少.稍微高级的就算泡泡糖了,一吹好大一个泡,经常在比赛谁吹得大的时候弄得一脸,通常是好了以后还不舍得扔掉,包上准备明天再玩,尽管现在想来有点恶心.水果方面好象只有苹果,梨子和桔子,夏天能有口西瓜吃就不错了,记忆中好象每逢"立夏",无论如何是要弄一块的,据说能防止"蛀夏".
- w& F! ~1 w,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9 F2 Y+ g$ V+ F    2:冷饮  记忆中的棒冰只有三种,一种是糖水做的,一分钱一块,还有就是赤豆的,最高级的是牛奶味的,不过一般都不舍得买,有点贵.至于汽水,那就更贵了,尽管只是糖水里面加了点气,后来才知道,那是CO2.
# b/ S3 m. T6 d( J9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 N" ~) M$ M: v# H    3:爆米花 爆米花的过程很有表演性,在碳炉上支一口可以密封的铁制转锅,把米或玉米或蚕豆放在锅里,等火候差不多了,支起小转锅在锅口罩上一皮制的袋子,用扳手扳开锅口,只听得一声巨响,通常早就捂着耳朵,只见爆米花都崩在皮袋里了.
" \+ @# x- v* `;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n5 Q! M, q% C    4:瓜子 五香瓜子的普及应该是上小学时候的事儿,出现了一种用小塑料袋包装的,好象是五分钱一袋,那个香啊,至今记忆犹新,难得买一袋藏在口袋里,一粒一粒地放在嘴里,先把瓜子壳的香味吸干,然后再把壳吐掉,有时候上课也偷偷放一粒在嘴里,真是齿颊留香啊.最常见的是自家炒的蚕豆,花生,葵花籽,那也是非常棒的零食了.
9 _" G$ a! e5 ?5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I) C( N8 h9 K& F    5: 知了肉  在盛夏的晌午,扛一根长长的竹杆,顶上用铁丝框一个塑料袋,听到蝉的叫声,看到蝉趴在树杆上,靠近套上去,一般都能逮到,经过一个中午,一般也都能满载而归,然后在灶台上烧了吃,肉质鲜美,口感极佳.
; `4 \- E5 H&&P: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k- @. ]) _2 k! w- U    6:采野果 实在没有什么吃的时候,爬到树上采野果也是很好的享受,一般有桔子,枣,桑果,特别是桑果,嚼得满嘴红紫,挺吓人的,通常是被大人们骂了好一阵才从树上下来.
) W9 B; T! l9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H# ~0 q6 c0 ?   二 有关于"玩"
7 M* m% m9 z7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2 a$ C: S7 O1 ]    1:弹弓 它结构简单,是一种极普及的玩具,用铁丝或树枝杈套上皮筋即可,在小朋友中,玩得好的能打飞鸟或同伴的屁股,一打一个准,属于真正的高手.
* Y&&e# B: N1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_+ p7 l: ?4 e    2:火柴枪 用自行车链条,铁丝,皮筋构成,把火柴头弄在枪口链条的小孔里,套上皮筋,通过强烈地撞击火柴头点燃火药,火柴棒就随着一声响,拖着一股清烟飞出好几米远.
2 q$ h1 G7 n: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K- S7 @1 V+ D    3:滚铁环 用铁条掰成一圆形环,或者是木质水桶现成的铁箍,再用一粗铁丝掰一铁钩,铁钩用来控制铁环的方向,制作简单,不分场地随时能够玩转起来,通常是比赛速度和距离长短,玩得精彩的还能越障碍物.
: V) [. ^3 m) W+ r6 q1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6 U" ~: s# t7 k% @2 O    4打陀螺  陀螺也叫"打不死的李逵".通常是自己动手做,用一段粗细适中的木头,把一头削尖,顶端按上一滚珠就成了.或者用一空墨水瓶子,削一根棉花杆的梗,插进瓶口,在靠瓶口的这头再削尖,按上滚珠,一般后者转得更快,因为前者,对削的过程及工艺相当讲究.会转的陀螺能在泥地上钻一个孔来.
) X& i&&q&&U" Z/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Z( X) t" h0 @+ I" b    5打弹珠  弹珠分好多种,无色的玻璃球最便宜,彩色的又分纯色和多色,还有一种就是瓷质和钢质的.玩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击中对方的就算赢.当然,还有更高级的玩法,就是带有赌博的性质,只记得自己有时候能赢一大把,呵呵,赢了以后的那种感觉,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0 W7 w) _- W!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D& ?* R$ H& d. j    6:砸钱墩  就是用铜板砸叠在砖头上的硬币,谁砸落下来硬币就归谁,有时候为了增加难度,还分单数和双数,砸了单数的拿走,砸了双数的不仅不能拿还要被罚一半,然后统统再叠在砖头上给下家砸.这纯粹是赌博了,记得小伙伴中有一高手,经常是赢了整口袋的硬币,当时我那个羡慕啊,简直认为他就是巨富.
! f' x+ m8 i+ _/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m% I' R% G( Y# ~; [    7:跳房子和跳皮筋  在地上画一个尖顶带格格的写意房子,另加一片小瓦块就行了,玩的花样特多.跳皮筋女孩子玩的居多,套路繁多,一边跳还一边唱歌谣,很好听.
&&^8 H3 ]/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n&&d8 e! e( v, V    8:拍三角包和丢沙包  三角包是用废纸或香烟包装纸或硬纸折成的,以拍翻对方的为赢,记忆中深刻的是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输光了就把拼音字母书撕了折了三角包,结果换来了老师的罚站一星期和父亲的一顿"毒打".丢沙包好象也是女孩子的专利,是五只缝了沙子或米粒的小沙包,玩法是抛起一只沙包,在落下之前抓起地上其余的沙包,当然,抓起时还要变化不同的形式.
&&]* C$ O6 {& M&&v4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 ~5 n% g. J2 }+ r    9:跳绳子踢键子和丢手绢游戏  跳绳子和踢键子都很普及,现在学校也都流行于体育课上,不过要弄得好非得下工夫不可.丢手绢的游戏多见于幼儿园里,记忆深刻的是那首儿歌"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请你不要告诉他......"
: k! Z" U0 k' p$ p2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b' {# c" I, L& && && &三& &有关于&看&
0 o# }) \3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 O/ H. h# g* x& && && && &&&1: 露天电影& &&&在我们物质相对贫瘠的时代,看电影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在电影院买票一般都消费不起,倒是露天电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无穷的乐趣.那种记忆和感觉真的到现在还铭刻在心底,一到有露天电影的傍晚,总是呼朋唤友,成群结对,一路高歌地赶去&一般也是唱的流行的电影的插曲&.具体我已在前面的一篇&&露天电影&&的文章里叙述了,只是特别想提一下的是,一直到现在,在孩童一起长大的伙伴中,仍有几个至今和我一样,还是不折不扣的影迷,每逢大片上映,是无论如何要抽空去看的,不同的是,坐在舒适的影院里,或坐在豪华的VIP包厢里看电影,好象早已没有儿时的那份欢欣和雀跃.
+ {, }1 z&&A#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Y- \9 x, L+ h& && && && & 2: 电视和收音机& &&&在我们小时候,能够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就已经是痴心妄想了,更不要说是一台哪怕是很小的电视机.印象深刻的是每天中午的&&长篇评书联播&&,什么&&岳飞传&&,&&三国演义&&,&&杨家将&&,几乎是一有机会就到隔壁的邻居家去蹭听,可以这样说,最初的朦胧的历史知识就是从这些评书中学来的,也因为此,长大以后特别钟爱历史,难怪女儿们现在取笑我是&新时代的老古董&,凡是历史的东西,我都喜欢和痴迷.还有就是傍晚听孙敬修老爷爷的&&小喇叭&&节目,到现在依然记得一开始的音乐和旁白&答滴答,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好多&&西游记&&里面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学来的,并且现学现卖,经常在小伙伴面前卖弄一番,看到伙伴们睁着大眼睛,安静地听着我讲故事的神态,心底特有一种自豪和满足.庆幸的是,喜欢听广播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当然,今非昔比,现在我所拥有的是一台德生牌高智能立体调频收音机,经常在临睡前听一会节目,十几年来一直乐此不疲.至于电视,那真个是如痴如醉呀,记得放&&霍元甲&&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每当听到&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音乐响起,立马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挥动双手,仿佛自己也学会了迷踪拳,后来的续集&&陈真&&,&&霍东阁&&也是一集不落,看得大爽特爽.接着是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简直是精彩绝伦,真是一个时代的经典啊.经常把黄日华,翁美玲等的明星照贴在笔记本上,文具盒里,整个痴迷的程度,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超女快男&们的特级粉丝.还有一部值得一提的电视剧是周润发的&&上海滩&&,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校和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帮派&,大哥们总喜欢不伦不类的弄一条白围巾围着.当然,那个时代的好电视剧数不胜数,譬如还有&&血疑&&,&&再向虎山行&&,&&马永贞&&,&&万水千山总是情&&,&&调色板&&等等.总之,这些经典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不磨灭的印记.顺便提一下,那时的电视机好象都是黑白的,为了增加效果,就在屏幕上贴一张彩色的塑料膜,这种做法好象颇为流行,其实都是自欺欺人.
. ?6 b4 `8 e! e9 ?- h%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i4 J( _. j' t9 m& && && && & 3:小人书& & 就是所谓的连环画,不过,那时的小人书特朴素,不象现在豪华精装本贵得可以吓死人.最受欢迎的是历史题材的系列画本,画工之精致令人叹绝,有&&西游记&&,&&红搂梦&&,&&三国演义&&等,还有一种是和电视剧同步发行的,相当于现在的影视同期声小说.我当时就咬牙买下了一套&&陈真&&的小人书,直接在电视剧里拍印的那种,记得后来存了好多,估计有一百多本,可惜在一场意外中毁之一炬,为此,懊恼过很长时间.
; h8 p2 J1 r! g.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s! ^2 u2 p& && && & 四&&有关于&学&
! P# M1 \3 I# h)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C- M1 C7 ~/ B) ^; s& && && && & 1: 好好学习& & 天天向上& & 通常在教室黑板上方的墙面上,用漂亮的毛笔正楷字写上这八个字,因祖传爷爷的一手好毛笔字,也因为自己是多年的学生干部的缘故,一般的都是老师叫我写的,呵呵,现在也能闭起眼来,中规中矩地写下这几个字,要是比赛的话,估计也能弄个什么奖.到今天还能体会到那时写字时的虔诚与慎重.这八个字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的经典语录,它无数次挂在我们,家长,老师的嘴边,也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作文里.后来,有好事者给翻译了一句很搞笑的英语&Good&&good&&study, day& &day& &up&.只要老师每次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时候,我们会不约而同地齐声高喊"知道了,Day&&day& &up.&
: ]9 z$ \: W&&l9 E(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f! A4 @- o- _    2: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  眼保健操是上下午各一次,广播体操是每天早晨一次,铁打不变.至今还记得眼保健操开始是同学口头喊数,后来有了电唱机,变为高科技了,特别对这高科技的开始一段旁白记忆深刻"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了革命,保护视力......"天哪,好象近视了就不好为国家革命了一样,只记得当初对这高科技很反感,接着是一个不粗不细的女声的喊数声,千篇一律,丝毫没有一点感情色彩,每次听到"为了革命,保护视力"的声音,感觉自己倒足了胃口,也不仅仅因为我已经近视了的缘故.至于广播操,那种生硬的动作犹如后来林正英僵尸系列的翻版,一点也没有朝气,哎,常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现在女儿们学校里的广播体操多好看,带了很多舞蹈的元素,一个个好象轻盈的燕子,简直OK呆了.所以几年前为弥补儿时体操的缺憾,特地去学了国标现代交谊舞,虽然跳得不能去参加比赛,但至少还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走走场子.
. ^) b' ~% {5 \/ r0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p: n% |( s* e4 G    3:油印机  那时的考试试卷都是用油印机印的,就是先用钢针笔在一张有隐形格子的蜡纸上写下考试的题目,然后把蜡纸平铺在油印机的丝网膜下面,最下边放一沓白纸,再把推子抹上黑黑的油墨,拿着推子在丝网膜上面一推,白纸上就印出了字.不过,因为用力的不均和油墨的多少,经常是试卷上的字很不清楚,也因为此,N次做错了题目,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啊.现在的学校,早就不用这东西了,因为电脑的普及,电脑排版出来的试卷和讲义既清楚又美观,还环保得一塌糊涂.
+ P0 K. c, |6 v.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E4 R& K) b. @% I& @    4:作文& &&&好象我们那时候的作文没有提升到现在的高度,只是一星期有两课固定的作文课而已,所不同的是,我特喜欢写作文,老师也经常拿着我的文章作为范文来读,记得有一次参加区里的作文竞赛,题目是&& 迷路以后......&&,我的文体有点魔幻的色彩,结合当时政治需要,中心内容有关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主题,结果在全区弄了个特等奖,老师的评语是&此文章之价值,无法用分数来衡量.&哇噻,也没那么严重吧.现在想来,估计是与时俱进,沾足了政治的光.其实那时作文的千篇一律的弊病,无怪乎帮同学温习功课,扶老大爷过马路,做好事不留名,拾到钱交给老师等等等等,作文题目也雷同得叫人窒息,什么记一件难忘的事,写我最尊敬的老师,去公园玩耍,看电影观后感.......林林总总,让人百般生厌,我不知道现在的老师是否还在如此执著地在重复着古老的八股话题,如果真是这样,只能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如此一代代传承下去,将是又一代代的怕作文的后生.但愿我在这里的担心是杞人忧天.
; X2 g&&]6 q) Y+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F7 l9 v* v& && && && & 5:& &体罚& &&&在这里专门提出这个话题,现在的孩子应该有点陌生,在特讲求人文关怀的今天,要是哪位老师再体罚学生,那么,无疑会换来众人的口诛笔罚,严重的还会卷铺盖走人.可是,在我们那个时代,几乎每个学生都遭遇过老师的体罚.文的是罚抄课文或生字一百遍,没办法,只好用三只笔芯,弄纸裹着&不能太细或太粗,否则不好写&,三行同时写,那效率也是可以的,起初还可以蒙混过关,久而久之,被同学告密,稀哩哗啦,被老师变成一团纸屑,看着纷舞的如白色蝴蝶般的作品洒落,那个欲哭无泪啊,简直比窦娥还冤屈一万倍.最后没有办法,只有发动铁哥铁姐们,有难同担,一起患难完成,当然,得避开告密怀疑者的目光,条件是给大家买低廉价格的零食,其实罚好了老师根本不看,只严肃地进行一番深刻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至于&武&的体罚,那就太多了,罚站最流行,或者罚做一星期卫生,更严重的要数被打了,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死党&集体迟到,换来了班主任每人腮膀上重重一拳,我们集体抗议,当时就和班主任&大打出手&,最后换来我们操行等第不行,属于后进小儿,校长室英明决定,死党一伙全部留级,我们摸着肿胀的脸,还得在全校公开检讨,深刻认识自己所犯的不可饶恕的错误行径.从此以后,特别在上第二个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这帮&死党&特努力,终于百分之八十当上了班干部,挽回了我们的自尊与面子.在这里特别一提的事,其实当时我们本不敢以下犯上,是因为在我们后面,还有几个女生迟到,班主任连声都没有吱一下,我们愤怒了,只好用此下策抗议,这位班主任,也是唯一的我们所有的老师中让我们最怀恨的一个.
' e! y( @* J! f/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i2 L! p- Y8 l2 I& && && &&&6:&&闲书& & 上学的时候,是不允许看所谓的闲书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越是压抑着,其反弹力越强,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弄写闲书来看,为防止被识破,通常在这些闲书的封面上包上书皮,写上&语文&或&数学&的字样,这样就可以相对减少没收的风险.那时候看的书特多,四大名著,革命红色小说,甚而黄色手抄本,都自然而然的看了个遍.事实证明,多看一些所谓的闲书是对自己终生受益的.现在学校里据说好多了,老师还主动推荐学生看一些课外书,如果真是这样,将是现在孩子的莫大幸福.
7 [( i* g5 V: \, G3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A* M& e/ \% M8 w& && && & 五& &有关于&穿&
! z, H- I% W9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 `3 ^; ~0 ?&&l& && && && &1:军装的诱惑& & 在那个物质相对贫瘠的年代,穿是大可不必,也没有条件讲究的,只要能够穿暖就行.通常是老大的衣服小了以后给老二,老二穿小了,再让给小三儿.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打几个象样的补丁.可惜我就孤家寡人一个,爸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那个不是太强求只生一个的时代,却单单生了一个我.所谓&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记忆里,在母亲的衣柜中,藏有一只脸盆,一只热水壶,外加一朵大红花 ,上面都写着&只生一个光荣&的字样,母亲一直没舍得用,这些东西一直也保存到现在,只不过,珍藏这些,已经改变了性质,而是为了对母亲那份深深的怀念与祭奠.还有一本&独生子女光荣证&,我也一直锁在抽屉里,上面详细记载着每一年四十元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其实,对于穿,比较同龄的伙伴,我算是相当好的,只不过那时的式样简单,颜色单调,大抵只有兰,灰,黑,军绿色调为主.如有可能,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换一身新衣服,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父母给我买了一套黄军装,外加一顶解放军帽,我独生子女证上的照片就是穿了这身行头,可惜拍照片的时候要求把帽子脱掉,否则,一定会更加帅气神武,这身军装一直伴随了我好几年,因为为了多穿几年,买的时候特意大了两号,至今还记得穿这身军装的自豪神武劲儿,有伙伴要借着穿半天,当然是给相当多的&零食&作为交换的条件.
( H2 o7 u" F+ f-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B" r+ {0 P2 a& && && && &2:喇叭裤,健美裤和牛仔裤&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喇叭裤着实疯狂了一阵.看着稍大的大哥大姐们穿着招摇过市,心底有一种怎么看怎么不舒服的感觉,那阵势好象裤管大得可以扫大街.所谓物及必反,喇叭裤时兴过后,健美裤逐渐在女孩子中间汹涌流行起来,其实也就是那种紧身踩腿的弹力裤,以黑色调居多,印象中只觉得这种裤子只适合身材好的女孩子穿,显得线条与高挑美,可是,流行就是没有什么道理,一些粗腰粗腿的女孩或媳妇也一窝蜂地跟上,实在是既不健更不美.再后来就是牛仔裤独霸天下,特紧身的那种,我也有幸买了一条,那感觉实在太紧了,拎裤子的时候需双腿跳起来用力方可,为了这份时髦,唉,那简直就是在遭罪<当然,在这里一点没有排斥牛仔裤的意思,相反,随着审美观的发展,现在的牛仔裤真是式样繁多既美观舒适又休闲,看看满大街穿牛仔裤的比比皆是,而我自己,现在以穿牛仔裤为主,单是不同版样的就有好几条>.这里岔开一些话题,有一阵子,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还流行了一阵大花和大红的衬衫,花的我没敢穿,倒是买了一件大红的,穿了感觉也特棒,只不过后来被老师找去谈话了,说作为学生干部,不应该带头穿奇装异服,象不良少年.呜呼哀哉,又是一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无奈,最后只有忍痛割爱,再也不敢穿了,怕真正成了问题少年,辜负了老师的一片殷切希望.
9 q4 b9 U( e/ p&&_(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c' L& Z" ^8 _% b* D    3:西装领带和白衬衫  如此正规的着装应该是上高中以后的事儿,为此,我居然也定做了两套,还有几条色调不同的领带,当然还有白得发亮的白衬衫.每次西装革履地出入在人群中,一定是鹤立鸡群,自我感觉也特英俊潇洒得稀哩哗啦.呵呵,看看当年的毕业照,在人群中准能一下子认出我,确实是沾了这身行头的光.倒是现在,虽然备有好几套西服,倒相反不怎么穿了,除非一些正式的场合偶尔穿穿以外,平时的着装以休闲系列为主,以自己穿着舒服舒适为准则,并不在意别人的感觉和看法.
1 i$ Q( h+ G: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Z- g. S6 }5 N2 h/ Z& &
0 u$ U# B. N) A!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Z# d0 R. k. X" ^" x, ~
& m1 ^7 x1 O- D7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D( [7 r6 Z, q- T7 q & &&&六 有关于"用"
' P7 J2 H. V" `(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i6 D3 S( O/ i* I    1:自行车 那时候的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据说开始还得凭票买,我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辆二八"永久"牌的自行车的,那个威风劲儿啊,每到放学的时候,总有好几个人跟在车后面飞跑,遇到好哥们,没准还能顺便捎上,直看得别人眼红.呵呵,有时候为了摆酷,还要表演双手离把的杂技,在并不宽阔的泥路上呼啸而去.可有一回确确实实地栽了,弄了个人仰车翻,为此,身上还挂了彩,留下了一个"永久"的纪念性的伤疤.
2 n6 @; t3 l% q&&?8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d9 F( }* K    2:热水袋和炭盆  每到冬天,实在太冷的时候,晚上睡觉前总要弄一盐水空瓶子,灌上开水放在被窝里,灌水的时候得有一点技术,先弄一点热水在瓶里摇晃,否则极容易爆瓶,我就很不幸遭遇过此类事件,有一次还被烫伤了脚,不知怎么搞的,在被窝里爆了瓶.后来知道,这叫热胀冷缩.关于炭盆,就极不安全了,在灶膛里弄一些带火的薪材,装在炭盆里,高级一点的是铜质的盆,还有就是陶瓷的,上面还有密密麻麻带孔的盖子,以便空气对流,不容易熄灭.经常可以听说某某因使用炭盆而烤坏了衣服或遭了火灾.不过,它倒是可以用来烤花生或红薯之类,为此,也曾经享受过很多的美食机会.当然,这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了,大家已经有了空调或电热毯等,既卫生又环保.
" [. i- J" S$ W* P$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g) V( v+ o$ R    3:浴盆和水桶  木制的浴盆和水桶现在基本已经绝迹了,即使有,也应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已经有了高科技的电子控制的浴缸和淋浴房,还可以震动按摩.水桶也派不上用场了,都是龙头一开,清水自来.美其名曰"自来水",尽管有时因为红藻和污染的原因,这"自来的水"也相当地不可靠.但在我们小时侯,浴盆和水桶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当时应该都是木制的,制造工艺很复杂,是考验木匠的活计.先将木料弄成一片一片大小相等,厚薄均匀的木片,然后把木片接合起来,得稍微向外倾斜,再加上铁箍,一般是两道箍,考究一点的,最后还要涂上桐油.
$ y, O3 L9 j+ v$ a8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L&&Q6 r, D) g    4:电话  小时侯,电话是稀有的东西,印象中好象老师的办公室有一部,是手摇的那种,摇完以后,对接线员说,要打到什么地方找什么人,很麻烦.还特容易掉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后来变成转盘拨号的,直到现在的电子数字按键.九十年代,出现了无线的手提电话,一开始是砖头大的俗称"大哥大"的东西,拿在手里喂喂喂直吼,黑道大哥似的,俗气得一发而不可收.再后来呼机昙花一现,现在手机越来越小,功能愈来愈多,百分之八十成手机一族了.据说,现代人普遍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只要哪天离了手机,总觉得分不清二五四六.
! J! n. `&&S9 Y0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 Z: G, l9 U% v7 Z    ..............
9 Z9 Z* ~2 V3 g& P3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W) l7 T! T! d    
* r9 Q' n5 q0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8 c, n. a: `! A  七零年代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辈们大都尝尽了辛酸与艰辛.随着中央政策的调整,进入八零年代后,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般的层层上升,我们的家乡是建筑之乡,响应政府的号召,好多人去西藏搞工程,回来基本上是摇身一变,在乡村,开始出现了一座座漂亮的带马赛克外墙的小洋楼.当时的景象可谓蔚为壮观.
5 h6 S( E8 }$ x%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5 f2 H4 }&&J7 s- O  好了,文章写到这儿,感觉还有点意尤未尽,其中值得提笔的曾经还太多太多,鉴于篇幅的原因,暂且就怀旧到这儿吧,以后有机会再一一充实上去,以全了自己对怀旧的依恋和执著.最后,还想趁此机会对现在作一些简述,对未来作一番展望与畅想:七零一代是中坚的一代,彼此个人的生命已经正进入一个黄金时期,现在也已正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只是,我想强调的是,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高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当下,在看惯了滚滚红尘太多的诱惑与陷阱的现在,我们必须要有所记忆,记忆曾经岁月中的那份艰辛和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以此作为动力,鞭策我们走向更远的前方;我们也必须有所坚守,坚守住征程中那曾经火一般的热情,秉持孔子三千年前说的那份"外化而内不化"的境界,如此,我们这一代就是进取向上的一代,我们七零人也就是无亏于历史的一代人.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后辈再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不期求这些后生对我们要怎样地仰望,但至少得让他们驻足与停留,只为看一看我们征途中曾经留下的永不磨灭的一串串印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z' @8 U- q&&s: z&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F7 \$ f2 j8 n4 `9 r4 z让我又回到孩童的年代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MS你写得可以归为60后。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冷饮好像还有熊猫、冰砖等等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那时候,小学门口总是有一个老头子,做一种糖,可以做出很多的样子出来,我买得最多的是二分钱的口哨,可以吹得响,放到嘴巴里,甜甜的,吹起来响响的,大人们总是说它很脏,但是,这种诱惑力让儿时的我无法抗拒
$ ~% S. Q3 ]& J'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b9 q: }7 O( ]9 ?- ?" ]很多年以后,我用了手机了,在南公园桥上又见那个老头,已然很老很老了,头发全白了,坐在轮椅上,被一个中年人推着。我远远的看着他很久,发现他的回头率高得惊人,估计都是那个年代吃过他的糖的人们吧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类似帖:那一年,我们没有钱。
阅读权限6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哈哈 怀念过去的人 是最懂得珍惜的人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怀念小时候的玩具枪
(26.7 KB, 下载次数: 22)
09:47 上传
(36.55 KB, 下载次数: 24)
09:47 上传
(52.16 KB, 下载次数: 25)
09:47 上传
(15.99 KB, 下载次数: 27)
09:47 上传
(132.24 KB, 下载次数: 28)
09:47 上传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海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