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到太鲁阁阁公路 有幸去过 看到老兵们一斧一凿出来的公路

大陆旅游踩线团到花莲太鲁阁 惊呼“踩进天堂” _新华网福建频道-福建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陆旅游踩线团到花莲太鲁阁 惊呼“踩进天堂”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资料图:花莲太鲁阁
&&&&“好美哟!真的太美了,我们像是踩进了天堂。”三十多名大陆旅游界“踩线团”团员,18日傍晚前往台东三仙台风景区,看到湛蓝的海天连成一线,天际又浮现一轮彩虹,许多女团员不由得发出惊呼。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18日上午大陆踩线考察团到花莲太鲁阁峡谷,导游介绍东西横贯公路开辟的艰辛过程,当大家得知是由蒋经国率领荣民一斧一凿地打通,这批大陆团员立即拿出相机拍照。一名女团员说,“这是不可错过的优质景点”,还有人说“原来蒋经国对台湾贡献不少!”。
&&&&“哇!俊秀壮丽的太鲁阁,真是太美了!”北京市康辉旅游社经理刘迪说,太鲁阁俊秀壮丽,他要多拍几张美丽的峡谷照片,让亲友知道台湾也有和美国大峡谷截然不同的峡谷景点。团员18日中午并前往花莲“理想大地”渡假村,并乘坐小艇游湖。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台湾部副经理苏莹表示,花莲太鲁阁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尤其理想大地很有质感和特色,房价每晚120至130美金,“对大陆人来说并不贵”。
&&&&昨天傍晚,大陆踩线团又前往台东县。台东县长邝丽贞特别带领县内20余家旅社、饭店业者代表,前往台东市娜路弯大饭店与踩线团餐叙,邝丽贞除了准备数十份旅游手册与折页,向团员介绍台东的风土人文,还送每名大陆团员洛神花蜜饯、太峰高山茶等台东特产,希望这些来自大陆各旅行社的考察团员,未来能把台东纳入陆客来台旅游行程。
【】【】【】&太鲁阁·老兵祠堂——台湾的旅游景观和社会形态扫描(33-19)
图1:作者在当年老兵开辟的中横公路太鲁阁石栈道上留影。
太鲁阁·老兵祠堂
——台湾的旅游景观和社会形态扫描(33-19)
&&&&&&&&&&&&&&&&&&&&&&&&&&&&&&&&&&&&&&&&&&&&&&&&&&&&&&&&&&&&&&&&&&&&&&
&&&&太鲁阁,风光挂在山壁上!
&&&&告别北回归线标志塔,下午要去的景点是个大峡谷——太鲁阁国家公园。说到这个景点,导游一脸兴奋,用了这样一句妙语来介绍。
在花莲午餐后,我们的大巴车由北调头——沿着一条高速路往西驶去。高速路口,横跨着一座红柱琉璃瓦高大牌楼,门楣上写着“东西横贯公路”六个大字。我摊开手上的台湾地图一查,不禁恍然——原来这里就是台湾有名的中横公路东起点。
中横公路,也叫老兵公路,最早是由退役的国民党老兵修建的。中横公路大部分路段都是沿山壁开凿,路面狭窄,只有双向两车道,有的地方更是只能容下单车通行,两车交会时“擦肩而过”或“你等我过”。很多盘山道,不到20米就是一个拐弯,真可谓“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汽车在这样的山道上盘行,如果你晕车或有心脏病、恐高症,算是倒了霉,否则你的感觉会是很惬意。因为随着汽车的每一次转弯,爬高、下坡,前方的风景会不断变换,隔窗外看,眼前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尤其是山坡上时不时出现的梯田,里面注满水,太阳底下泛着光,像一面面明亮的镜子。“这些稻田大部分都归附近农场所有”——据导游介绍,中横公路及其支线周边分布着3个高山农场,即清境农场、福寿山农场和武陵农场,其中以南投县仁爱乡的清境农场名气最大。它是由当年的李弥兵团——一支曾经活跃在滇、缅、泰交界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部队退居台湾后,解甲归田开垦出来的。靠近中横公路的大禹岭,是台湾高山茶的最好产地,这次我在阿里山买的两盒“冻顶乌龙茶”就产在那里,据介绍,这种茶最早也是由国民党老兵种植的。
约莫下午3点半,我们来到了太鲁阁。
进入山口后,我们的大巴速度明显减慢——因为越是往深处行进,峡谷的空间越是狭窄。由于山道崎岖,司机开车特别小心,道路里侧的崖壁上,时不时出现防塌网、“小心落石”的警示标志,路上也时常遇到滚落下来的小石头,有些石头少说也有皮球那么大;道路外侧则是飘着云彩的深谷,临近深谷的险要地段,埋有水泥拦截桩。
进入最里端时,两旁的大山像是商量好似的,慢慢地向着中间挤压,把眼前的路面挤成窄窄的,像是紧紧地贴到峭壁之上。最后,大巴无法通行了,我们只好下车,徒步游览太鲁阁风光。
太鲁阁公园位于花莲县西北,总面积92000公顷,是以太鲁阁大峡谷、立雾溪流域及中横公路东段沿线高山风光为主要特色的公园。
太鲁阁不是阁,它是太鲁阁民族 (Taroko,
Truku)的称谓。据介绍,这个民族原来是居住于南投县仁爱乡的静观部落,十七世纪跨越中央山脉迁移至花莲县北部,人口约两万余人。日治时期,这个民族曾被列为泰雅族的亚族,经过一个世纪的争取,终于在日获得台湾官方承认,成为台湾第12个原住民族。过去,这个原住民族有个非常特别的习惯,就是男女都刺面,成年男性加刺颐纹,女性加刺颊纹,只有刺面才能获得结婚资格。这种让外人很难理解的文化,现在已随着时代进步消失了。
说到太鲁阁风光,早在清初这里便以“鲁阁幽峡”的芳名,跻身于“宝岛八景”之列;2005年,大陆多家媒体启动“中国最美的地方”评比活动,太鲁阁更是榜上有名——荣获“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桂冠。
&太鲁阁大峡谷自我们脚下的花莲县太鲁绵延向西伸至天祥,全长近20公里,沿线山高、林密、谷深,名列百岳的高山多达27座,著名的有南湖大山、中央尖山、无明山、毕禄山、奇莱连峰、合欢群峰、太鲁阁大山等。峡谷内溪流蜿蜒、飞瀑似帘,著名的景点有长春祠、燕子口、九曲洞、天祥和立雾溪。
我们在峡谷内的山道上走走停停,靠近峡谷的外沿,设有长廊护栏。凭栏远眺,搏云的奇峰、深幽的谷壑、嵯峨的怪石尽收眼底。行走间,一支湍急的溪流始终和我们同行,它在谷底的巨石间咆哮着、翻滚着,迅猛地奔流,这就是缠绕大峡谷的“风光纽带”——立雾溪。
立雾溪,在台湾岛是一条知名度很高的河流,它的源头来自海拔3449米的中央山脉奇莱北峰。立雾溪所以出名,倒不是因为它有多长,水量多丰沛——它的干流总长度只有55公里,流域面积也不过616平方公里。立雾溪的最大特色是落差,它的平均坡度1:32,在太鲁阁峡谷切割出的落差竟达1千多米。&&
巨大的落差,造成立雾溪水深湍急,在大峡谷曲折奔腾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瀑布。太鲁阁景区最著名的瀑布——即位于花莲县秀林乡境内的白杨瀑布,就是立雾溪的“杰作”。该瀑布为双层连瀑,总落差200米,上层瀑布约30米,瀑布下方有一瀑潭,瀑潭下面就是落差达170米的第二层瀑布。
立雾溪上,有十几道横跨的桥梁,造型都很优美,如彩虹当空。位于立雾溪与荖西溪交会处的慈母桥,其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桥头用巨狮坐镇。该桥东侧还建有一座慈母亭,相传很久以前,曾有一位少年被立雾溪洪水冲走,其母天天站在此地翘望儿子归来,后人被这位母亲的恋子深情所感动,特将此桥命名慈母桥,并立此亭纪念。
和慈母桥毗邻,是一座钢架支撑的红色桥梁——长春桥,过长春桥,就是太鲁阁最著名的人文景点——长青祠。长青祠,也叫老兵祠堂,它是专门为祭奠修筑中横公路殉难的国民党老兵建立的。
站在长春桥上远眺,长青祠黄顶白墙,状如庙宇,其建筑依地势嵌入山壁间,立于断崖下,精巧而庄严。据导游介绍,该建筑之所以嵌入山壁间,是为了防震,这里建长春祠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可长春祠先后三次重建,前两座都毁于自然灾害。上一座长春祠,是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中被泥石流损毁的,——那场大地震,曾造成距离震中不远的中横公路西段全部中断!
长春祠旁有一座小拱桥,拱桥下有两道瀑布一泻而下,远远望去,像是为悼念长青祠亡灵流淌的两行泪水。拱桥前面是一个小广场,广场背靠的悬崖,上面开凿出一条“之”字形的陡直小路,这条小路蜿蜒向上,共有380阶石梯,被称为“天梯”。循“天梯”上行,是观音洞,洞内供有观音石佛及横贯公路的施工全图。再上行,是太鲁阁楼和钟楼,登上这两座楼,可俯瞰立雾溪曲折河道和峡谷风光。
我们是沿着长春桥桥头与仙霞隧道交汇处的一条小路来到长春祠的。长春祠祠堂不大,里面香火鼎盛,供奉着为修筑中横公路殉难的212位老兵的灵位。我们同行的三人在灵位前肃立默哀,向这些为民造福的殉难者深深鞠了三躬。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大约有近200万部队跟随而来,一时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为了台湾建设的需要,也为了妥善安置这些部队里的退伍军人,蒋介石命令蒋经国带着10万多退伍老兵,进驻中央山脉附近的深山老林,修筑这条贯通台湾东西海岸的交通要道——中横公路。
从地图上看,台湾岛除沿海有一块块小片平原外,中间全被崇山峻岭所覆盖。这崇山峻岭,分属两条巨大的山脉——玉山山脉和中央山脉。由于这两条山脉的阻隔,过去台湾只有环岛公路,没有横贯的公路。
修筑中横公路,要穿越中央山脉腹地,沿途穿过或绕过的高山上百座,仅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是十几座。特别是经过的玉山和合欢山,其主峰一个海拔3952米(是台湾也是东亚第一高峰),一个海拔3416米,两座高山山顶常年积雪,是台湾岛仅见的“白头翁”。
中横公路大部分路段需要临渊凿壁,且以隧道桥梁相连。当年,这些老兵们面对坚硬的大理石层面,在几乎没有机械的条件下,用十字镐刨,用铁锤钢钎凿,用炸药炸,历尽千难万险,才把这条公路打通。这条公路自1956年开工,至日通车,整个工程历时3年9个月18天,共花费4.3亿新台币。为修筑这条路,牺牲212人,受伤者达700多人。当年修筑的中横公路长约200公里,平均一公里就有一个老兵献出生命。
&&&&如今的中横公路西起台中市东势区,东至花莲县太鲁阁,按直线距离计算,两端最宽处也不过一百二三十公里。由于高山阻隔,这条公路随坡就弯,蜿蜒竟达300多公里!
我们在当年国民党老兵修筑的旧中横公路——太鲁阁九曲洞石栈道上行走,看到这个九曲洞何止九个“曲”,而是有数不尽的回廊。我仔细观察回廊里的山壁,当年老兵们镐锤锛凿留下的印记还清晰可见。看着这些印记,我心底不由强烈地涌起一股对当年筑路者的敬畏之情,不由想起李白《蜀道难》中那著名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十几年前,我曾在四川广元、剑阁一带亲眼目睹过那残留在悬崖峭壁上的蜀道,也由衷地赞叹过李白对修筑蜀道之难的生动描写。而如今,我看太鲁阁的筑路之难,一点也不亚于蜀道,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经国上任后,那些曾对台湾早期建设做出贡献的国民党老兵已经陆续到了退休年龄。但蒋经国不忘旧情,对这批人照顾有加,称他们为“荣民”,专门在各地修建了“荣民小区”,供他们休养。
这次在花莲县城就餐,就曾路过一座“荣民小区”,里面的布局及配套设施类似大陆的高档“干休所”。来太鲁阁的途中,我们见到一个墓葬群,墓碑和陵墓全都背向大海,这大概又是老兵的,这边是东海岸,老兵们死后还是要西望故乡。
图2:远眺太鲁阁最著名的人文景点——长青祠。祠前那两行瀑布,恰似为祭奠在修建中横公路中殉难的国民党老兵留下的两行眼泪。
图3:太鲁阁的景点——九曲洞。这条弯弯曲曲的山道,是当年国民党老兵用炸药炸、一锤一钎凿出来的。道路右侧的石壁上,当年留下的锤钎凿痕还清晰可见。
图4:作者一行在太鲁阁留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走进台湾二,太鲁阁和那些老兵的故事走进台湾二,太鲁阁和那些老兵的故事走在台湾,最美丽的风景不是青山,也不是绿水,而是人!最让你的也是人!台湾的人热情好客,亲切友好。走到哪里你都会被一股暖暖的情意包围着,温暖着;你也会被那份真诚,那份对祖国的向往,对亲人的感染着。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是不会有深刻的!
在浪漫的花莲,节是非常热闹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节日的气氛。许多陌生人都会主动向你问好,并祝你节日!真的很温馨。
在高雄,有一次晚上我和人出去散步,在一人行横道的红绿灯底下,我向三位美丽的高雄,打听到市的方向。她们不厌其烦热情的解说着,当得知我们是来自大陆的观光客时,那份惊喜是不予言表的,就像见到的亲人一般,过了马路,还执意要用自己的车子送我们去。我们再三谢绝后,她还是追出来好远,叮嘱我们下次出来,一定向酒店索要名片,还说她的亲人就在上海和天津。。。
在这里,亲人一词也就是我听到的最多最的字眼。
在台湾,几乎是每个酒店都配有上网的电脑,大部份是免费的。就是你出境没开通电话,也可同家人联系。有的就在电梯口,在你等电梯时,就可流览新闻和空间。一次我上了几分钟的网,就回房睡下了,忽然想起买的茶叶忘记在电脑旁。下去找时,服务台小姐一边递给我茶叶一边开玩笑的对我说“你穿得这样漂亮是参加酒会还是旅游呀。。。。又夸奖我的鞋子是如何别致同衣服如何相配等等,就像同自己的亲人拉家常一般。总之一路上你会听到许许多多这样亲切的赞美。
我不只一次感动于这样的人和事,说到亲人就很想说一说,太鲁阁和那些老兵的。( 网:www.sanwen.net )
太鲁阁,是伟大山脉的意思,太鲁阁峡谷是中国最十大峡谷之一,横跨花莲,南投,台中三县,全长300多公里。高入云霄,奇绝。溪流蜿蜒,飞瀑直下,很是壮美。其中有200多公里是蒋经国带领10多万老兵一锤一斧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来的。是唯一一条贯穿东西的道路,叫中横公路,也叫老兵公路。当时,天当被,地当床,老兵们用鲜血和汗水让天堑变成了通途,铸就了这条公路.
当年修路时,山体陡峭,断崖峥嵘,时有流石飞下。就是我们现在经过时也要戴安全帽,原来就发生过大陆游客王燕被飞石击中死亡的事件。可想当时修路时是多么的艰难,在你惊叹震撼那一斧一斧凿出的痕迹时,也会想起林县红旗渠的精神,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你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智慧和韧性,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无人能及的,就是日本和美国都否定的事情,国人是照样能办得到的.
为修这条公路,死了212个老兵,伤残702个。我相片背后的长祠是给老兵修的祠堂,两个飞瀑是他们思念的泪泉。
老兵在台湾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当年蒋介石从大陆带到台湾的50多万士兵,去时大多都是十几岁,有的是抓来的壮丁,他们所有的亲人都留在大陆。他们孤身一人无家庭,无金钱,无温暖,是无根的落叶,最亲的就是他们的战友。退役后,更是苦不堪言。中横公路就是蒋经国招集退役老兵修建的,是天雕地凿的结合。。。
在我们去花莲的路上,你会时不时的看到路边的石凳或轮椅上坐着的老人,平均都在80多岁以上,有的就是修过太鲁阁的老兵。他们每天坐在那里,就是为了默默的目送着来自大陆一车一车的游客,就像目送自己的亲人一般,祖国对他们来说是天高路远,望断的。有时车都开出很远了,你回头看时,他们还在那里挥着手。
有一个老兵是浙江人,当年十几岁时,上街买酱油时被抓来的,到台后,日夜思念自己的亲人,80年代两岸互通友好后,他买了一瓶酱油是哭着爬进家门的。他在的灵前嚎啕地说“妈,我回来了!这瓶酱油买了整整60年啊!
还有一个军官,1948年奉命押送一批秘密物资来台,来不及同在南京读高中的未婚妻告别,就分开了。没想到竟成了天涯的永别和终身的遗憾。后来他辗转的收到未婚妻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的字迹都已被泪水浸泡的模糊不清了,大意是说,她是他们家的人,是不会再爱别人的了,会一直等他。。。实际他接到信时,他的女早已抑郁寡欢病死了。目前,这个军官还活着,说到这些时依旧是老泪纵横.
感人的故事很多很多。老兵的经历很苦,蒋来台时带了50万的残兵败将,后来又对当地的人进行疯狂的血腥镇压。当地人很恨外省人,也就是蒋这帮人,女的根本不愿意嫁给老兵,有的老兵三四十岁才成家。两岸友好后,一山西老兵回乡探亲,感动的不得了,他的妻子送走了他的双亲,抚养了他的三个,独身等了他60年。皇天厚土这是怎样的一种无望的,又是怎样的一份感人泪下的情意!他回去后做通了台湾妻子的,把前妻接到台湾安享晚年。
在台还有一群最特殊的老兵,就是抗美援朝时,被美国人俘虏的解放军。后由美国政府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怕他们思念故乡,偷渡回国,就在他们的手臂上刺上“杀猪拔毛”四个字,就是朱德和毛泽东。他们在台湾过的很苦,退休后政府给他们一万三千台币,相当2000多人民币,在台湾是不够的,有的就以捡矿泉水瓶子为生。在北回归线这一处景点,就有一个这样的老兵,我们会提前把空瓶折好,攒起给他。好多游客是一边流泪,一边捐款的。很遗憾当时相机不在身边,没有照下这些珍贵的镜头.
亲人这个字眼,对他们简直太奢侈了,不是每个老兵都能回乡探亲的,有的是由于经济的原因,有的是亲人已经不在了。故乡对他们来说真真就像在中一样。有的老兵每天就等在我们购物的地点,只是想同大陆游客说一说话,看能不能碰到同乡,听一听久违的乡音,一下那些儿时熟悉的村落和街道。。。。
这次与我同团的一对74岁的武汉理工大学的老教授,在机场与我闲聊时说:女儿外孙陪他们去台湾不是为了旅游,主要是想看一看当年被抓来的哥哥。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菡萏写于2012年10月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11-1511-0710-2210-1309-2708-2508-0907-2507-1606-30:这台湾的一程,不只是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更多的是祖国同胞思乡之情的感动!欣赏,推荐:此文关乎历史,关乎人生,关乎人性,关乎情,无造作之感,无雕琢之嫌,有可读性。这才是真正的好文!推荐!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
sanwen.ne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鲁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