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化是与生俱来的吗

龙字_百度百科
龙字 (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Dragon Word'):清嘉庆年间在发现,又名姚一色、余姚第一仙。植株高大健壮,叶姿富于变化,叶片深红带光泽,叶茎细,中幅宽,叶尖尖,芯叶香线脚,低叶螳螂肚。花葶细长,高15-20厘米,可出架;苞叶玫瑰红色,新芽绿中带紫,外三瓣圆阔而尖,紧边,质厚,浅绿色中略带黄色,有透明感。观音捧,大铺舌,舌上倒品字形三个鲜红点,五瓣分窠;花容丰丽,花型大,直径约7厘米。[1]
其长势强健,易栽植,易发芽,健花性。是春兰“四大天王”、“四大名种”、“四大家”中花色最为艳丽、花朵最大的品种,与并称为“国兰双璧”。此花是园艺品种。(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2]
龙字形态特征
“龙字”是中荷形的代表,株形雄伟潇洒。叶长可达40厘米,宽1.2厘米,叶面绿,有光泽,新叶更明显。老叶呈弓形,新叶斜垂,船形底叶,叶柄收脚极细,称“线香脚”,叶柄环高。边叶的叶中呈“螳肚形”,叶的下半部分叶沟深,叶的前端叶脉平,边叶叶梢略钝,中叶的叶梢顺尖,边叶宽,中叶细。新苗叶端“承露形”,圆呈饱满状,叶齿从底到梢,细而密。叶被中脉突显,侧脉不显。叶质糯润,叶肉厚,叶片弹性极佳,形神兼备。[3]
新芽绿色缀红纹,甲壳高,斜立,壳尖有白米粒一点,壳尖内扣。下部淡水绿色,上部转绿色,壳边有白边,壳尖顶白米粒,紫色筋纹通顶,中间紫筋纹宽大凸显,花苞长5厘米,端部色深,上半部花苞呈中空状,苞衣层层转绿,称上三彩彩壳,苞衣全绿有白边。花蕊出箨如青杏,圆整青翠,五瓣分窠,外三瓣收根放角,紧边,瓣端呈拱抱状,镶白边,瓣肉糯润青翠,花大可达7厘米。观音捧端呈深兜,捧瓣封宽白边,捧内有红条线。雪白大铺舌,放宕不后卷,上缀三条鲜艳红条斑。平肩,梗高可达15厘米以上。久开不变形,香气馥郁,神彩飞扬。[3]
龙字生长习性
“龙字”是兰花春兰的培育品种,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1]
龙字繁殖方式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1]
龙字栽培技术
(或)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兰花种植(在盆中)的方法与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种兰花,翻种移盆必须洗根。方法足将根浸入清水中,用旧牙刷或毛笔轻轻洗刷,切勿用力过大伤根;用剪刀将残叶、黄叶、断裂根、发黑腐烂根剪去,注意勿伤幼芽。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根部发白并显细小皱纹柔软时,再植入盆中。
方法一 准备好兰盆及植料后,将兰株倒拿(根在上,叶在下)放于水龙头下以慢水冲洗,但水压切忌过强,以免伤兰根及叶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兰头,小指抵住盆缘,用竹筷将根固定,当放入盆内时,尽量不要让根接触到盆壁。将豆粒大的混合石砾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处。然后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处,填实和尽量不要留下空间。将竹筷拔出,并摇实盆中植料。填实植料后,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缘1.5厘米处。最后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中为度,然后充分摇实。用压土工具轻压植料,并将表面弄平。种植完毕后,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为好。
方法二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须用穿孔尼龙纱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内铺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养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兰草。上盆时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种植名种兰草时一定要将老草靠边,新草放在中心,这样再发新草就有余地。种植时,左手握持兰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贯入叶心),再将兰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后边加土边摇盆,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将茎部四周的泥土按紧,最后使盆面略显馒头状(即中间四周略低)。上面铺覆一层青苔或细石子,这样盆土不易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上完盆,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水量要充足。最后将兰盆放置阴处。一个月内不宜直接晒太阳,并控制浇水,不宜太湿,以后放置地点宣选择在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照到太阳的地方。[1]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 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花卉植物栽种后,第一次浇水被称为“定根水”。定根水必须浇足浇透。一般上盆后要连续浇水两次,第一次浇水,见水从盆底孔流出后,再重浇一次。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通常采用喷浇法,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冲洗叶面灰尘。但对于叶片有绒毛或正在开花的花卉,不宜喷浇,而应将整个花盆放在水盆里,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渗水,使盆土湿润。注意水温。如果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较大(超过6℃),冬季先将水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或稍加温水,使水温升到15℃左右再浇花;夏季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和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是浇花的最适宜时间。[1]
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尽量施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要控制叶绿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触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期,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完全可以养好兰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含有二十多种矿物质,可满足兰花所需要的养分,且芦荟里含有遥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机物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1]
龙字病虫防治
龙字鞘锈菌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1]
龙字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1]
龙字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龙字介壳虫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1]
龙字植物文化
《兰蕙小史》:“大荷花,紧边,观音兜分窠捧,大铺舌,细长干,平肩。嘉庆时出山,故又名姚一色。”留黑白照一帧,上有题字“龙字 一名姚一色。”
在《兰蕙小史》以前出版的《兰蕙同心录》、《兰言述略》都有记载,所不同的是《兰蕙同心录》认为是“大铺方舌”;《兰言述略》称其为“龙字仙”。
“嘉庆时”(公元年),“余姚高庙山”,对于“龙字”的落山之地,也小有争论。高庙山应包括于,四明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境内,又名,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余姚、鄞州、,并与、、天台三市(县)连接。据当地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接,中顶,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那么在这“二百八十峰”中称其的不止一处。《兰蕙小史》上讲得非常清楚“高庙山”,当然是离余姚最近的高庙,其山也许不大,“山不大有仙则灵”,这并不影响“龙字”的产地。按照当地气温的状况来分折,夏季绝对最高气温在32℃左右,冬季在-15℃左右,“龙字”的产地不可能超过海拔700米。
清·许霁楼在《兰蕙同心录》中以诗赞曰:“高庙山头碧耸天,千岩龙脉拱于前。灵根集翠争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  龙字作为中国春兰中最艳丽者,以其花大艳丽,位春兰水仙之冠。然,中国传统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格的美都是趋向于“玉”的美。 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杜甫也有“直取性情真”的诗句。苏轼亦云:“无穷出清新”。“清新”与“清真”已不是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形式美的境界,而是上升到了一种表现内心世界与情感的境界。   兰花作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作为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其表现出来的美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美,更而突出的应为一种表现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之美。   龙字,色泽清雅,品相脱俗,余以为评其为最“艳丽”之词,应冠以一字——“清”字,即“清艳”、“清丽”,以再现龙字那“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的“清艳”动人、“清丽”脱俗的美境。
“龙字”曾多次在兰展上捧得大奖。《兰蕙小史》将其列进中,水仙瓣的捧瓣雄性化比梅瓣的弱一些,梅瓣的外瓣要求短圆,水仙瓣无此要求,“龙字”符合这种要求,而且外瓣的明显收根放角,具备荷瓣花的特征。《兰蕙小史》称其为“大荷花”主要指的也是外瓣。《兰蕙同心录》中在论此类荷形中说;“此指水仙中言,荷形视收根细,瓣头阔带微尖,较梅瓣稍长为是,只要紧边,肉厚,捧软光洁,大舌微卷。”《中国兰艺三百问》在谈到“荷形水仙”中说;“外三瓣似荷瓣,捧瓣雄性化,然而捧瓣仍软糯、兜深、白头明显,舌瓣放宕有姿,如名种‘龙字’,这一类花艺是瓣型花中的上品。”荷形水仙瓣的名品历史上选育出的也不少,单从春兰中讲选育出来的“”、“”、“”;选育的“”;贝诵梅选育的“”等等都具备荷形水仙的特征。
关于“龙字”又名第一仙,这里的仙指仙女,至今仍流传着春兰极品姚一色,随仙女嫁皇作妃,随嫁的春兰被皇帝改名为‘龙字’的故事。”
.山西文水县—生态保护[引用日期]
.易兰网[引用日期]
.山西文水县—生态保护[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论坛广播台
查看: 15924|回复: 7
下山兰草赌草要诀和标准
主题帖子积分
马上注册,结交兰友,享用更多功能,发帖和回帖还可赢取兰花或植料!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荷瓣叶.鞘的普遍特点:
& & 鞘叶宽厚硬挺,梢部兜紧;叶形中放好,叶质宽厚,肌理滋润,叶脉细含;叶尖圆钝对称或呈匙形向上微翘,叶齿细密,叶面有关泽并有行龙。这都是传统荷瓣的特点,因此在这类生草中出荷瓣的概率比较大些。
二,梅瓣叶.鞘的普遍特点:
  鞘叶厚润紧企,散甲,并有一片叶鞘前扭,鞘部有白头;叶片中放较均称,叶端部渐渐收细,叶鞘较尖锐,叶幅中细者居多,中间叶以半立居多;边叶大多呈弓垂形或镰垂形。叶齿细密但不很规则,叶面叶背都比较光洁润滑,柔中见刚;脚叶中间放宽,形似船壮,边叶叶尖起兜。这都是传统梅瓣的特点,因此在这类下山草中出梅瓣的概率比较大些。
三,碟瓣叶.鞘的普遍特征:
  外碟高甲,呈倒“八”字,中脉稍偏,故叶鞘也经常头梢呈弯曲状或稍斜。内碟的叶鞘稍偏细长,鞘头尖锐。荷形外碟叶形一般比荷瓣草的叶柄稍偏细长,叶质有厚有薄,都具有一个共性就是叶片的对称性不好,大多中脉中脉稍偏(每片偏移不同向)。同一片叶子的叶脉有粗细,叶脉和叶脉间距不等,叶面的沟槽深浅宽窄不均,叶齿排列粗细不均。有时候叶后半部分的单边会出现无齿或齿列断续的现象,但是到达叶梢部位两侧边齿会明显增粗。边叶前端和后半部分的齿形相差越大,外碟的唇化部位比例越大。内碟的叶形多稍偏细长,内碟的叶片较外碟的要对称,但叶齿同样会粗细不一,内碟的边叶中脉越突显,舌形越大,接近中脉的两边脉越突,其外三瓣瓣张越宽阔,如叶片上有碟化现象大多会出副瓣碟,而心叶碟化会出蕊碟。这些都是传统蝶花瓣草的普遍特点,因此在这类生草中出碟瓣的概率比较大些。
四,如何挑选荷瓣:
荷瓣花苞衣壳宽阔,子房苞片必有浓重的沙晕,苞衣短阔全裹花蕾。荷瓣花的植株,一般叶姿有半垂和斜立2种,叶幅较阔,叶尖较钝,脉纹较细,叶鞘宽厚并紧抱叶柄,若叶鞘不紧抱叶柄而松散者,一定不会开真正的荷瓣花,粗硬油涩的叶质不可能开荷瓣花。荷瓣花一定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唇瓣的中裂片必须短圆宽阔。一般荷瓣有大圆舌、大圆龙吞舌、大如意舌、大刘海等四种唇瓣,如不具有这四种舌,无论外三瓣多宽阔,也不能算真正的荷瓣花。
&&二、捧瓣必须短圆宽大。荷瓣的捧瓣一般都为蚌壳捧、短圆捧、馨口捧等。捧瓣与舌瓣合称“中宫”,“中宫”须圆宽,若捧瓣长尖,则不能算真正的荷瓣,只能是算“荷形”花了。
&&三、外三瓣短圆宽阔,收根放角。荷瓣的外三瓣根部细收很关键,根部不收显不出宽阔,不放角显不出短圆。有的花初开时外三瓣较短圆,但盛开后则外三瓣放长,这类花则不能算荷瓣。好的荷瓣的外三瓣收根极细,短圆宽阔,瓣端放角,边缘微向内卷,酷似“荷花”的花瓣,而且瓣端有增厚感,这才是上品荷瓣。
五,兰友选芽和叶芽鉴别。
在这个挑选的过程中看新芽鉴别品种是一个极重要的方法。每年的4月初到6月底新芽陆续出土,这是一年当中鉴别的一个很好时间,看新芽鉴别兰花最好是新芽在2工分左右的高度,这个高度新芽的特征比较明显而稳定,高度太低了未现其本质特征,太高了其本质特征逐渐消退。
& && & 1,雄性化的瓣形花的新芽刚出土的时候比较短圆,脚壳较多,芽体厚实呈鱼背形,至2工分左右高时,芽尖一般带有很明显的白头,这种白头的肉质感很强,犹如一块上等的白玉,光华内敛,与一般普通行花的新芽的嫩白色的芽锋是不一样的,而且脚壳上的筋脉粗匀,软润透顶,沙晕浓重。但是也有少数的兜花的新芽上述特征不明
& && & 2,奇花类的新芽一般有绿褐色和红褐色两种,这两类新芽的芽尖也往往带有肉质化的白头,但是脚壳上筋麻沙晕浓,芽尖除了有肉质白头外还带有异色彩帽。脚壳从下至上的第一片往往筋密细如丝。条条通顶,第二片往往中脉粗色泽浓,但中脉一般到顶的1/3处就中断了或者由粗变细,顶尖的1/3处往往是异色彩帽,要么是深绿彩帽,要么是红彩帽。
& && & 3,蝴蝶类的新芽除了具备上述的一些特点外,其脚壳的边缘比一般草要透亮,且透亮的部位上罩着一层较浓的沙晕,绝大多数的蝴蝶都如此。蕊蝶类的新芽一般是紫红色的,很少是青绿色。脚壳上筋粗透顶,沙晕绕身,芽尖带白,特别是舌化程度越高的品种白头越明显。新芽开叶后的叶尖往往能带点红彩,很漂亮。色花的新芽形态各异,具体区分是哪类色比较困难,此类花的新芽往往都是颜色很浓艳,麻沙重重,筋脉细长密集,中筋粗壮透顶,色泽艳丽,芽在2工分左右的时候芽尖的特征最明显,往往带有彩帽,或白,或深红,或深绿等等,从整体看,这类花的新芽色彩比较单调,脚壳底脚的色泽偏淡,向上渐浓,至尖更浓,形成不同色彩的彩帽。新芽在2工分高的时候除中脉色泽明显外上述特征很明显:淡黄脚大白尖,白黄脚绿尖,绿脚赤褐尖,绿脚油绿尖等等。
& && & 4,素花的新芽一般是指白,绿色素心的新芽,这类花的新芽特征比较稳定,或白或嫩绿,无半点杂色,芽身晶莹透彻,沙晕柔和,光华内敛,软润微透,芽尖呈白玉色。遇到此类芽,必素无疑
相关推荐: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好的内容记得分享给你身边的兰友!
主题帖子积分
三年级, 积分 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三年级, 积分 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谢老师指教。这些知识在买兰花时也很实用,不被蒙。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主题帖子积分
一年级,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一年级, 积分 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谢谢分享,好文章,受教了。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主题帖子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谢谢,学习了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主题帖子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 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 积分
分享好文章,谢谢。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主题帖子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3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1 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3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1 积分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主题帖子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谢老师指教。这些知识在买兰花时也很实用,不被蒙。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主题帖子积分
六年级, 积分 6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8 积分
六年级, 积分 6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8 积分
谢谢楼主所发经点之贴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帖是一种乐趣,回帖是一种态度!微信公众号:兰花吧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活跃且尽责职守的版主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经常帮助其他会员答疑春兰“四大天王”
春兰“四大天王”
<FONT style="FONT-FAMILY: impact, FONT-SIZE: 16px" color=#、简介: &&&&&&&& 宋梅,又称宋锦璇梅,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此花于清乾隆年间(年)由绍兴宋锦璇选出,花名以宋锦璇之姓与花之梅瓣结合命名而得。花型端庄大方,被列为春兰四大名种之首, 科目: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瓣型:梅瓣
<FONT style="FONT-FAMILY: impact, FONT-SIZE: 16px" color=#、价格演变: 20世纪:   50-60年代:1—2元/苗   70年代:50元/苗   80年代:100元/苗   90年代:120元/苗 21世纪:   2000年:120—150元/苗   2004年:120—220元/苗   2005年:180-280元/苗   2009年:50—100元/苗   2010年:30—70元/苗 &&&&&&&&& 2011年:50-100元/苗
3、形态: &&&&&&&&&& 宋与春兰龙字合称“国兰双璧”。历经二百余年历史,虽名兰迭出,然梅瓣花无出其右者,属梅瓣花之精典范本。 &&&&&&&&& 宋梅叶弓形,叶长一般25cm-30cm,叶宽0.5cm-1.5cm,叶尾钝尖。叶质中厚,叶色深绿,光泽度好,中骨硬挺,极具弹性,叶姿半垂,叶缘具细齿。 瓣型:梅瓣花因种植芽变之差异,能开荷型水仙和梅型水仙。外三瓣特别紧圆,宛如梅花花瓣,紧边似镶白边。色泽青绿,双捧起兜,形似蚕蛾,故称蚕蛾捧。舌瓣短而圆,微朝上。舌尖起微兜,尤如童子之流海,故称流海舌,舌上有不轨则红点。苞叶淡红色,兰草强壮时常开双花,花葶高,叶深绿,半垂,叶尖钝,叶幅较宽,叶面有光泽,叶姿之美难以喻,为春兰梅瓣中杰出名种。与万字、龙字、集圆一起列为春兰“四大天王”,并被推为“四大天王”之首。   外三瓣有时开荷形水仙,或梅形水仙。兰草健壮时易起双苞并蒂花。主瓣中正圆整,副瓣平肩,中宫圆整,花容十分端正。花葶高昂,有时可高出叶面。苞叶上有二到三片箨壳,花杆有白、白带微红两种,也是芽变所致。由于宋梅发现的时间正值中国兰花瓣形理论完善之际,因此,以宋梅为范本,确定了梅瓣的定义,规定了梅瓣花应具备的条件。宋梅是梅瓣花的典型、代表。无论是花容,还是神韵,几百年来,不管是那一类兰花,梅瓣花中没有能超过宋梅的。4、繁殖技术 &&&&&&&&& 宋梅繁殖多采用分株。4~5年一次。分株时间多在新芽未露之前,或在开花后入冬前进行。分株前要让盆土干燥,抖落泥土,剪除老根和部分老叶。上盆时用小瓦片盖覆底孔,上加碎砖及粗砂各一层,厚度为花盆的1/5;然后将分株苗新芽朝外,根须舒展放置盆中,培土并轻摇花盆,使泥土贴紧,略上提分株苗,再加一层培养土。最后浇水,放阴凉处,1~2周后移至半阴处。 5、管理技术   盆栽宋梅每盆种植4~6株,种时将兰苗安排匀称,合理分布,谨慎地填入土壤。上盆后浇透水,置于无阳光直晒、比较避风的地方,一星期后可移在阳台阴影下,然后逐渐见光。培养土多用腐叶土、砂、干牛粪(4:1:1)或泥炭土、砂、干牛粪(3:1:1)混合。用油渣、鸡粪当作基肥。追肥用稀薄粪水,5~8月每周一次。宋梅花葶过多可以疏剪,每一丛有一支花即可。花后正值北方风季,此时要防止干风吹袭,要以塑料薄膜保护,适量浇肥水。换盆前、灭虫时、阴雨天要少浇水;植株小、叶片起黑点少浇水。宋梅病虫害较多,应注意防治。   宋梅上花后,宜静养,多阳,适水,这样开出的花,方能骄态如春、圆润可人。6、宋梅与兰文化 (1)人格象征   &&&& 孔子将兰花引入中国文化,使其与国学相融,并倍受儒、释、道教的推崇,誉为“王者香”、“香祖”,并成为“君子”、“圣人”的化身。   传统文化注重万物的“正”,如做人要“正直”、要“端正”,做官要“清正”、有“正气”,国术亦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之训,国兰则继承其精髓,特别强调花容“端正”、“正格”、富有神韵。   由于宋梅的发现,正逢国兰瓣形理论完善之际,宋梅因其无上花品而成为国兰梅瓣之范本,前人以其为标准,确定了梅瓣的定义,并提出梅瓣花所应具备的几项指标。   宋梅是梅瓣花的典型、代表。无论是花容,还是神韵,几百年来,不管是那一类兰花,梅瓣花中尚无一只能超越宋梅。因此,宋梅成为中国兰花的代表,渊含中国文化的精华。   宋梅的外三瓣特别“紧”圆,宛如梅花之花瓣,主瓣中正圆整,副瓣肩平,中宫收紧,花容十分端正。色泽青绿,不含杂色,五瓣好似镶白边,与舌之白色相应,更显清雅。双捧起兜,形似蚕蛾,故称蚕蛾捧。   舌瓣短而圆,微朝上兜起,尤如童子之刘海,又称“刘海舌”。舌上有不规则红点,呈现一片丹心,正显君子之隐喻。   宋梅无论是花容,还是神韵,都堪当梅瓣花的典范和代表。几百年来,不管是那一类兰花,梅瓣花中没有一只能超过宋梅的。宋梅作为春兰梅瓣型花的范本,对确定了梅瓣的定义,规定了梅瓣花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著名兰花专家刘清涌说:“兰花她不以其小而卑微,而是劲挺肃立,竟然是神清气足,大气凛然,器宇轩昂,精神拌擞,俨然不可侵犯,她开得那么灵巧,那么认真,令人望而敬畏。”几句话将兰花的精神和气质概括出来。小小的五瓣中就将兰花的自然美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美学规范:和谐、均衡、合法度、韵律平和、节奏适中。 (2)传说   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区里,有个四五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里人因都姓宋,所以这村庄被称作宋家店。 &&&&&&&&&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中里有个生意人叫宋锦旋。他把绍兴出产的茶叶、山货等运到杭州、苏州销售,回来又把那里的龙头细布等小商品贩回绍兴。由于生意做得顺刊,十年工夫,他竟从一个小本经营和坐商逐渐扩大成为做大宗生意的厂商,成为当地闻名的一家富户。   这宋锦旋虽是富户,但他从小出身寒苦,所以对那些生活困难的乡里人,总是分外同情,不时拿出些钱和粮食接济他们,自己却不肯沾染上吸烟喝酒的习惯,仍然过着那种粗茶淡饭、自得其乐的清苦日子,唯有养兰、爱兰却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常常为了得到一盆好兰花而化去重金。他家本在山区,开门见山,大山里有兰花生长着。春天里,每当经营余暇的日子,他总会拿把锄头,背个竹编小筐上山去采兰花。可是数十年辛苦寻觅,却没能让他遇到过一株好品种兰花,他心里为此常感到几分苦涩,但他仍毫不气馁,盼望着总会有那么一天。   有一年,过了元宵节,大地逐渐显露出暖意,茶树也开始吐了新绿。夜晚,宋锦旋独自躺在床上又想起了兰花,他自言自语地说:“要找兰花处处有,可寻株好的却怎会这么难?难道我真成了水中捞月的猴子”想着、想着,他接连打了几个阿欠,脑子就迷迷糊糊起来……忽然,他遇到一个头发花白,身穿斜襟镶边衣服,双手套着玉钃子,年约六十挂零的老婆婆。领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来到他的面前,很有礼貌地向他作了个揖,对他说:“这女孩是我的邻居,无爹无娘,生活无依无靠,我晓得先生同情别人困苦,乐善好施,所以想把孩子带来投靠先生,当个奴婢,只求给一个温饱。”说完,老婆婆脸上露出一种渴求的目光,等待着宋锦旋的回答。宋锦旋细细打量这小女孩,虽衣衫褴楼,但一副眉清目秀的长圆脸蛋端端正正,实在不失俊美之气,不禁感慨几分。他立刻点头答应,并说:“婆婆说话过份了,我自己本也出身寒 苦之家,穷帮穷、邻帮邻,这是讶家乡人的老话。就把她作我的义女吧!请婆婆放心。”老婆婆留下小姑娘,再三叩头作揖,说不尽的千恩万谢。宋锦旋也彬彬有礼地把老婆婆送到门口拱手告别......隆隆几声春雷把宋锦旋惊醒,他定了定神,方知刚才所发生的一切竟是一个梦。他听着沥沥的春雨声,一心想着梦中之事,一时难以入眠。
&&&&&&&&& 几天之后,一个风和日暖的午后,宋锦旋又上山寻觅兰花,他知道兰花多生在阴坡,一路找去见到的兰花虽多,可尽是些花苞尖瘦如钉,苞衣薄而色彩淡,叶幅细狭而苞尖不虚的行花。只好继续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大山里,春风拂面,鸟雀们婉转的鸣叫着,增添了几分清幽的气氛。宋锦旋觅兰的兴致正浓,抬头一看,天边已是红日西斜。他拖着两条疲惫的腿,带着几分失望缓缓地走下山来。一不小心,脚被山路上一块凸起的石头绊了一下,摔了个仰面朝天,幸好这里山势平缓。他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忽然见到不远处的荆棘丛中长着一小丛兰草在微风中抖动着,他想真奇怪这地方土瘦泥薄,照理不该长兰,于是带着几分好奇心近去细看:这兰叶在夕照下浓绿宽阔。油光闪亮,片片弯弧、似柔带刚,显得很有案可查力度。再细看:还有个形似莲子壮咕咕的花苞,他的精神突然抖擞起来。心想:半天来一无收获,而今,会不会是好花?于是,他一持袖子,往掌心里吐口唾沫,握紧山锄,先刨除兰花周边的荆棘,然后小心翼翼地挖起兰花,把它装进筐里,快步下山,带回家去种在一个泥盆子里。十多天过去了,兰花在春情春意的催发下,慢慢抽长了花蕊,终于放花了。这花形高过兰叶,肩平梗青,三瓣嫩绿、紧圆,头带尖峰,沿外三瓣边缘是活像用笔画出的一圈白线;蚕蛾捧、刘海舌,和那幅面宽阔起凹,端部钝圆的叶形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像少女般体态优雅。阿娜多姿。宋锦旋知道这花确属梅瓣极品,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他早上看,中午看:白天看,晚上灯下还看,仍觉得看不够。摹然间他想起了半个月前的那个梦,总觉得有几分蹊跷……“噢”!他恍然大悟过来:这兰花的叶形、花形如此楚楚动人,不就是梦中所见那位小姑娘吗?&&&&&&&&&&&从此,宋锦旋更加精心地培育着这盆兰花,让它不断地茁壮成长,繁衍生息,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这兰花为“宋梅”。两百多年过去了,江浙一带养兰人和采兰人陆陆续续地寻觅到众多的梅瓣新种,但与宋梅相比,总显逊色,宋梅始终是梅瓣中矫矫者,是梅瓣的典型代表。 (3)相关诗歌 诗一:   瑶池异草五福开   艳冠春梅数百年   一寸丹心香万代 诗二:   会稽山上出梅魁,   绍兴城下锦旋栽。   风风雨雨数百度,   磊磊落落颜未衰。   香传千山一芳心,   花落万户五品开。   纵然组培繁似韭,   但见老盆出宋宅。6、宋梅风姿:
二、万字 &&&&&&&&& 万字,春兰,梅瓣,传统名品。又名“鸳湖第一梅”。 春兰“四大天王” &&&&&&&&& 在养兰圈内,也有把兰花中的宋梅、集圆、龙字、汪字四个品种被称为春兰“四大天王”,把万字替换成了汪字。 1、历史&&&&&&&&&&&清同治年间,浙江宁波余姚兰农顾永年,在余姚山上寻得的梅瓣春兰,后和其他兰花一起转运到浙江嘉兴出售。后在当时嘉兴早已被烧毁的“鸳湖楼”旧址附近,卖给了当地一位文人沈智明,“沈智明”以买地的鸳湖湖名和花瓣的形状命名为鸳湖第一梅。鸳湖第一梅“沈智明”后又卖给了同乡杭州万家花园金如良,“金”以花园的名称改称万字,故“鸳湖第一梅”也叫万字。万字1928年卖往日本,日本将其列入春兰“四大天王”之一,流传极少。  &&&& 日本人的讲法:1937年小源荣次郎著《兰花谱》全文如下:春兰四天王之一,为自古以来驰名之名花,发现年代不详,然鸳湖为嘉兴南湖之别名,可能系于该地发现者。叶姿:有叶肉,作为半垂式春兰来说得其中庸之道,叶长八九寸许,光泽曲线优美,姿态健壮有力。花容:三瓣、脚稍长、圆头收根、肉厚质糯、纯浅绿色甚鲜俏,通常为平肩或飞肩。捧心之兜上有微红点,小如意舌,花之大小直径约一寸五六分,细茎长干长至约六七寸开花,花容端正,诚为佳品。 2、特征  &&&& 新芽淡翠绿色,微现紫红色晕。叶姿斜立,间有半垂,老叶呈弓形,湖绿色,有光泽,叶柄紧细,叶幅中部阔,端尖长,叶宽处约1.3-1.5厘米,长约26-28厘米,叶沟浅,边叶有行龙,叶缘锯齿细密,叶脉深,叶质厚硬,雄壮有力,曲线优美,叶的形态在春兰中别具一格,姿态万千。花被的色泽和叶色色调相同,这也是万字的特征之一。苞叶深紫色,向里渐加浓,端尖掺绿,深暗紫色筋纹条条通顶,色深而不浊。苞片特别圆阔,紧抱花蕊,淡紫色,有透明感,上部有浓绿彩,根部暗紫色,麻短而稀疏,正中有一条深暗紫筋纹。万字兰花外三瓣短圆阔大,瓣端有尖峰,也是梅瓣型花中萼片最圆,瓣根部狭窄而较长的代表,瓣肉厚,质纯,一字肩,有时亦会开成飞肩,神彩飞扬,3枚萼片形体、位置、色泽等相互协调,形神兼顾,颇有风韵。蚕蛾捧心,肉厚,圆紧,端正,糯软平滑光洁,紧边成深兜状,兜头泛出红红的晕斑(微红点),这也是万字的特征之一,十分艳人,两捧瓣闭合于散发幽香的蕊柱之上。典型的小如意舌,小而圆,不放宕,内凹成三角形,陷处淡红色,顶端一节转为紫绿色,并有稀疏紫筋纹,高12-16厘米。花朵湖绿色,未绽放时白头,白边,花形大于宋梅,绽展直径可达5.5-6厘米,五瓣分窠,花品文静端庄秀丽,花朵高挺在叶架之上,显得昂扬张拔,很有精神。 3、万子和瑞梅的区别 &&&&&&&&&& 万字与瑞梅常存混淆,大家常有假万字、真瑞梅,还是真万字、假瑞梅的讨论。 &&&&&&&&&& 由于万字花色翠绿油亮,有透明感,质细糯,花品端庄神韵轩昂,给人以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视感。万字存量少,极其珍稀,确属地道的国兰一珍,由于许多书籍中都将瑞梅当万字刊出,有些大型兰展上将瑞梅当万字展出,甚至有些兰商将瑞梅当万字出售,伤害了很多兰友,大家对万字的存在心生疑虑,对认识万字更是困难重重。 其实,万字从以下三点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 根   万字的根明显比别的春兰要细长。 叶   万字的叶比宋梅宽,质软,叶脉平,边叶有行龙,叶片的肉质感强,有光泽,但易起黑 斑点,二年以上的叶片则很明显,叶尾4-5cm左右处是上翘的,显得很潇洒。中心叶呈细带,最宽处一般不超过0.5cm,而瑞梅直立性强,不具以上特征。 花   包壳出土时鲜紫红色,短包壳一层比一层艳丽,贴肉包衣绿彩浓且有肉质感,而瑞梅则是紫红色无明显绿彩。万字花莛高,约20cm左右,顶节是白绿色,节带红彩,以下几节是白淡红色带绿底,瑞梅花莛为全紫红色。万字棒为标准蚕蛾捧,紧抱花鼻,上侧泛红晕,如意舌直出不反卷,舌根背部有鲜红的色点块,分布很规则,而瑞梅是不标准的蚕蛾捧,较勉强。万字 花瓣紧园头,细收根成平边状,整体显得紧凑,很有神韵,而瑞梅显得有些松散,欠具精神。
<FONT style="FONT-FAMILY: impact, FONT-SIZE: 16px" color=#、万字的照片
三、龙字   春兰,水仙瓣,传统名品。 1、历史   清嘉庆年间在余姚高庙山发现,又名姚一色、余姚第一仙。与西神梅(无上神品梅形水仙)、汪字(水仙瓣)同为本类代表品种。 2、特征   外三瓣圆阔而尖,紧边,质厚,浅绿色中略带黄色,有透明感。观音捧,大铺舌,舌上倒品字形三个鲜红点,五瓣分窠;花容丰丽,花葶细长,高15-20cm,可出架;花型大,直径约7厘米。苞叶玫瑰红色,新芽绿中带紫,叶片深红带光泽,叶茎细,中幅宽,叶尖尖,长30-40m,管1-1.4cm;芯叶香线脚,低叶螳螂肚,就是叶柄细长,叶腹阔,叶姿富于变化,植株高大雄壮。其长势强健,易栽植,易发芽,健花性。是春兰“四大天王”、“四大名种”、“四大家”中花色最为艳丽、花朵最大的品种,与宋梅并称为“国兰双璧”。 3、栽植技术 (1)选盆用土   栽植春兰宜在秋末进行。栽植前宜选用清水浸泡过数小时的新瓦盆,如用紫砂盆或塑料盆时需要注意排水。盆的大小以根能在盆内舒展为宜。培养土以兰花泥最为理想,或用腐叶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各半混均使用。切忌用碱性土。 (2)上盆   先在盆底排水孔(最好能有3个排水孔)上垫好瓦片,在垫上碎石子、炉渣等物,约占盆的1/5,其上铺一层粗沙,然后放入培养土。最好将兰苗放入盆中,将根理直,让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时,轻提兰苗,同时摇动花盆,使兰根与盆土紧密结合,继续填土至盆沿,压紧。上留约3厘米沿口,以便施肥与浇水。上盆后浇透水放荫蔽处。早春与冬季放室内养护,其余时间放在荫棚下。夏天早晨8点至下午6点遮光,春兰在夏季遮光荫蔽度宜达90%左右。春、秋季为70%~80%左右即可。 (3)浇水   兰花叶片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比较耐干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经常保持兰土"七分干、三分湿"为好。一般情况下,春天2~3天浇水1次,花后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4月以后宜保持盆土略湿润;夏天气温高,可每天浇水1次;秋季则宜见干见湿;冬季浇水宜少。春兰孕蕾期,宜保持湿润,但也不能过湿。干旱和炎热季节,傍晚应向花盆周围地面喷雾,增加空气的湿度。 (4)施肥   兰花忌施浓肥。新植兰花第1年不宜施肥,经过1~2年的培养待新根生长旺盛时才可以施肥。一般从4月起至立秋止,每隔15~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盛夏酷暑,停止施肥。施肥时间以傍晚为宜。施肥时避免液肥沾污叶片。 (5)疏蕾 现蕾后宜选留一个发育最好、观赏价值最佳的花蕾,其余的一律摘除,这样才能使其花大而色美。春兰开花10~14天左右可将花朵连同花莛一起剪去,不要等到花自然税落后再剪,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来年的开花。 4、相关评论   清·许霁楼在《兰蕙同心录》中以诗赞曰:   高庙山头碧耸天,千岩龙脉拱于前。   灵根集翠争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   龙字作为中国春兰中最艳丽者,以其花大艳丽,位春兰水仙之冠。   然,中国传统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格的美都是趋向于“玉”的美。 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杜甫也有“直取性情真”的诗句。苏轼亦云:“无穷出清新”。“清新”与“清真”已不是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形式美的境界,而是上升到了一种表现内心世界与情感的境界。   兰花作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作为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其表现出来的美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美,更而突出的应为一种表现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之美。   龙字,色泽清雅,品相脱俗,余以为评其为最“艳丽”之词,应冠以一字----“清”字,即“清艳”、“清丽”,以再现龙字那“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的“清艳”动人、“清丽”脱俗的美境。 5、相关鉴赏   《兰蕙小史》:“大荷花,紧边,观音兜分窠捧,大铺舌,细长干,平肩。嘉庆时出余姚高庙山,故又名姚一色。”留黑白照一帧,上有题字“龙字一名姚一色。”   在《兰蕙小史》以前出版的《兰蕙同心录》、《兰言述略》都有记载,所不同的是《兰蕙同心录》认为是“大铺方舌”;《兰言述略》称其为“龙字仙”。   “龙字”是荷形水仙的代表,叶长可达40cm,宽1.2cm,叶面绿,有光泽,新叶更明显。老叶呈弓形,新叶斜垂,船形底叶,叶柄收脚极细,称“线香脚”,叶柄环高。边叶的叶中呈“螳肚形”,叶的下半部分叶沟深,叶的前端叶脉平,边叶叶梢略钝,中叶的叶梢顺尖,边叶宽,中叶细。新苗叶端“承露形”,假鳞茎圆呈饱满状,叶齿从底到梢,细而密。叶被中脉突显,侧脉不显。叶质糯润,叶肉厚,叶片弹性极佳,形神兼备,株形雄伟潇洒。新芽绿色缀红纹,甲壳高,斜立,壳尖有白米粒一点,壳尖内扣。花苞下部淡水绿色,上部转绿色,壳边有白边,壳尖顶白米粒,紫色筋纹通顶,中间紫筋纹宽大凸显,花苞长5cm,端部色深,上半部花苞呈中空状,苞衣层层转绿,称上三彩彩壳,子房苞衣全绿有白边。花蕊出箨如青杏,圆整青翠,五瓣分窠,外三瓣收根放角,紧边,瓣端呈拱抱状,镶白边,瓣肉糯润青翠,花大可达7cm。观音捧端呈深兜,捧瓣封宽白边,捧内有红条线。雪白大铺舌,放宕不后卷,上缀三条鲜艳红条斑。平肩,梗高可达15cm以上。久开不变形,香气馥郁,神彩飞扬。与“宋梅”同称国兰双璧。“四大名兰”、“四大天王”中尽列其名。二百余年独占荷形水仙之冠。艺兰之人无不为拥有而自豪。   “龙字”曾多次在兰展上捧得大奖。《兰蕙小史》将其列进水仙瓣中,水仙瓣的捧瓣雄性化比梅瓣的弱一些,梅瓣的外瓣要求短圆,水仙瓣无此要求,“龙字”符合这种要求,而且外瓣的明显收根放角,具备荷瓣花的特征。《兰蕙小史》称其为“大荷花”主要指的也是外瓣。《兰蕙同心录》中在论此类荷形中说;“此指水仙中言,荷形视收根细,瓣头阔带微尖,较梅瓣稍长为是,只要紧边,肉厚,捧软光洁,大舌微卷。”《中国兰艺三百问》在谈到“荷形水仙”中说;“外三瓣似荷瓣,捧瓣雄性化,然而捧瓣仍软糯、兜深、白头明显,舌瓣放宕有姿,如春兰名种‘龙字’,这一类花艺是瓣型花中的上品。”荷形水仙瓣的名品历史上选育出的也不少,单从春兰中讲沈渊如选育出来的“翠薇”、“富贵仙”、“太极”;冯子才选育的“馥字”;贝诵梅选育的“春一品”等等都具备荷形水仙的特征。   “嘉庆时”是指公元年。“余姚高庙山”,对于“龙字”的落山之地,也小有争论。高庙山应包括于四明山,四明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境内,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余姚、鄞州、奉化,并与嵊州、新昌、天台三市(县)连接。据当地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接,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那么在这“二百八十峰”中称其高庙的不止一处。《兰蕙小史》上讲得非常清楚“余姚高庙山”,当然是离余姚最近的高庙,其山也许不大,“山不大有仙则灵”,这并不影响“龙字”的产地。按照当地气温的状况来分折,夏季绝对最高气温在32℃左右,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15℃左右,“龙字”的产地不可能超过海拔700米。关于四明山的“四明”的来历还有一说;四明山脉中有个大俞山,有一处寸草不生的悬崖峭壁,其峭壁上排着四个洞穴,称浙东第一名胜——四窗岩,四明山山名因其而得。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云:“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这是题外话。 6、传说   关于“龙字”又名“姚一色”的来历,是以“余姚”地名嵌于兰花名称之中。《兰蕙小史》中说“嘉庆时出余姚高庙山,故又名姚一色。”《中国兰花》99年十、十一两期中鲁水良的《春兰龙字传奇》中,在解释《兰蕙同心录》中“龙字”的附诗中说:“高庙山头碧耸天,(高庙山是龙字产地,离姚城南约四公里)千岩龙脉拱于前,(千岩指四明山上的一奇观,又名千丈岩,龙脉指高庙山系四明山山脉尾端)灵根集翠争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这里的仙指仙女,至今仍流传着春兰极品姚一色,随仙女嫁皇作妃,随嫁的春兰被皇帝改名为‘龙字’的故事。”既是故事,自然不能当真,权作酒后茶余闲聊的谈资罢了。
<FONT style="FONT-FAMILY: impact, FONT-SIZE: 16px" color=#、姿容欣赏
<FONT style="FONT-FAMILY: impact, FONT-SIZE: 16px" color=#、花色
集圆:春兰,梅瓣,传统名品。
&&&&&&&&& 集圆又称“十圆”、“老十圆”。集圆被称为春兰中四大名花之一(宋梅、集圆、龙字、汪字)。日本则以宋梅、集圆、龙字、万字这“四大天王”,可见大家对集圆的称誉。
<FONT style="FONT-FAMILY: impact, FONT-SIZE: 16px" color=#、 历史
&&&&&&&&& 据清时宁波余姚方升翁先生《兰蕙手记》记载:“集圆梅即十圆道光时出杭高姓家瓣圆观音兜刘海舌色昏”。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波余波姚方家的宗叔公,清时曾做过官。《兰蕙手记》中的高姓指的是杭州高道仁,“高”清时官位颇高。据说道光时雁荡观音洞一个叫德明的云游和尚云游杭州附近发现梅瓣春兰,后被高道仁选人。后“高”根据花瓣形状,取名为集圆。高道仁清咸丰初故世,集圆兰花后归其子高骏甫。后来宁波余姚张圣林从高家分出栽种,太祖父方鹤星(是许霁楼先生的朋友,龙字兰花得主)的集圆兰花来自张家”。浙江嘉兴秀水许霁楼先生的《兰花同心录》对集圆兰花也有二处记载,第一处记载了集圆兰花的来历和特征:“集圆梅:即十圆。杭州高骏甫先生复,其瓣较圆。或云:世所传之种(高家世传的兰花——引者),皆叶梅瓜代第,花有起发开落,未敢遽定,图此以质方家,鼎翁记。”第二处是张圣林从高家分出集圆兰花,开花时到许霁楼处鉴别时,许霁楼先生在《兰蕙同心录》中以作了下面一段记录;“十圆:咸丰间出。余姚张圣林花叟携至我示,常开荷形,间有充头贵者叶梅,余未见也。常字下脱开字鼎翁记”。方升翁先生的《兰蕙手记》和许霁楼先生的《兰蕙同心录》记载的内容,与方鑫友先生介绍的完全一致。野生兰花,由于异花授粉,种子繁殖等诸种因素,产生广泛的自然变异。从野生兰花中鉴别、筛选、培育出来的兰花名品,由于引种驯化,栽培环境,土壤的变化等,其自身潜藏着极大的变异性。集圆兰花从发现到现在,虽然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在栽培中时常发现有变异。经过细致观赏和多方考证,集圆兰花的变异是属于一种稳定的“回变型”,不应将其分开,其实也是无法分开的。
&集圆的故事:&
&&&&&&& 《兰蕙同心录》的作者许霁楼先生曾为春兰老十圆写了“月样团栾花样娇,金钱争买暗魂销;如何鱼目珠同混,铜雀春深有二乔”的诗句。它形象的比喻了老十圆盛开时如同圆月,其花形花色之美,简直似三国时的绝代佳人二乔。
  话说清朝道光后期,大运河乃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它的苏杭段两岸田畴接天,宽阔的水面上千帆竟流,但到横穿嘉兴段时,所有船只非得先拉下风帆,拔倒桅杆,才能穿过低矮的“端平”和“北鲤”二桥。桥前的那个“落帆亭”正是因此而得名。
  在落帆亭后面,有座庙宇叫“修扩寺”,每天早晚,那些过往船上的艄公,老远就能听到噹、噹悠远而深沉的钟声,久而久之,这落帆亭和修扩寺,成了过往船只的里程碑。一天上午,有只大木船突然停在落帆亭边,船舱里走出个须发斑白、瘦个子的云游和尚,蹬的一下跳到岸上,他抬头注视黄色围墙正中大门上“修扩宝刹”四个大字,徒步跨进门槛,见到寺里的和尚赶紧双手合十,顺口念句“阿弥陀佛“,即从他那只黄色朝山袋里摸出度碟,当家和尚看过后,便在寺里吃住下来。每天除了跟僧众一起念佛诵经外,在空余时间去寺后菜园里劳动,没过上几天就跟寺里的众憎混熟,关系也很融治,可是云游和尚非属本寺,时日不能多待,几天之后他终于辞别了修扩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又匆匆而过。第二年的早春二月,运河边的苇芽子才露出水面。一天,那位云游和尚突然又来到修扩寺,他左手拎着一扎兰草,右手提着只装满黄土的布袋,在寺内寻找起可以种花的盆钵来,然后一口气把所带的那扎兰草—一地上了盆,摆放在菜园里养植。由于环境适宜,不上一个月工夫,其中不少盆兰花就竞相吐芳。和尚们见了满心喜欢,他们闻闻这盆花,又闻闻那盆花,嘴里一个劲地说:“香,香,真香。”大家七手八脚把兰花一盆盆地捧到大雄宝殿前石级的左右两边,供爱来寺的信徒和香客们观赏。人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兰花一开放,竟引来嘉兴的许多爱兰同好到修扩寺,一位居住在南湖边的杨姓老人与这云游僧更谈得来,渐渐结下了友谊。谈吐中老人知道云游僧的兰花来自四明山。
  却说这嘉兴地处浙北杭嘉湖三角洲,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清朝咸丰末期,清军与太平军在这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历史上称为“三屠嘉兴”)当时老百胜死的死、逃的逃,整个嘉兴城一片凄凉。杨姓老人一家由于早早逃离,才幸免劫难。不久战事平息,老人重归故里,可许多亲朋好友却己丧生,修扩寺也成了废墟一片,只有这落帆亭还是孤单依然,尤使人为之伤感的是那位与自己结下情谊的云游僧,是死是活,下落不明。老人独自徘徊一阵,孤寂地坐在落帆亭下,望着滔滔的运河水黯然泪下。
  数天之后,杨姓老人到乡下走访亲戚。半路上,他突然听得笃、笃清晰的木鱼敲击声,接着是一声“南无比阿弥陀佛”。老人细听:好耳熟的声音“啊,是您!”这意外相遇使老人惊喜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两人相遇,悲喜交集,云游僧语意探长地说:“劫数阿劫数。我回云游四方无固定住处,只有对您相托了:快去修扩寺救救兰花。”
  第二天,杨姓老人就赶到修扩寺去,他面对颓垣断壁,找到养兰的地方,扒开瓦砾,搬走石块,终于见到了兰草,不过它们早部枯萎了,只有一盆尚有绿叶数片,他深情地拣起了这些绿色的残草,携到家里重新栽植。
  经过老人精心培育,次年兰花便重发新芽几个,待到同治时,已有大草近十筒,此后便起蕊开花了,老人喜欢不已。更使老人喜欢的是该花复花后多变的花品:同盆草中会开梅瓣花,会开梅型水汕瓣花,还会开杏仁瓣花,如此千姿百态,真是难得。老人深情地望着这兰花,又怀念起云游僧。心里想着:云游僧经常手合十字,此花三瓣圆润而呈一字形的平肩膀,加下部的一支花杆,不也是个“十”吗,就给它起个“十圆”的名字吧。
  战后的几年里,大批的苏北人,绍兴人、余杭人不断迁徒到嘉兴,使嘉兴城很快恢复生机。咸丰二年春日,余姚兰客张圣林到了嘉兴,打听到杨姓老人在南湖边养兰多年,品种既多又好,他就找到了老人住所。一进屋便见老人家里兰花开得正旺,特别是这一盆三瓣宽阔、着根而结圆的花,即向老人表示,想购买此花。老人却说:“此花不属于我。”张圣林听了这些话,心里一下凉了半截。 待耐心听完老人介绍这兰花曲折的往事,才理解老人的心意。当老人知道张圣林来自四明山后,才放心地说:“我已是耄耊之年,愿将这大难不死之花请您带回她的故乡,这是老朽和那位高僧的共同愿望。”张圣林手捧兰花,如获至宝,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一定。”
  张圣林得这兰花后,就把它带到余姚,分赠给几位兰友养植,兰友们在长期的养植过程中,发现十圆这品种开花常有变化,不仅瓣形不一,就连花草都有青杆、红杆之别,后人又叫“集圆”。
&&&&&&&&& 大部分兰友已不再为“集圆”和“十圆”是不是同一品种而引来鉴定的烦恼,但丝毫不能掩盖曾经长达几百年纷争的史实。其原因就是“集圆”开品多端。《兰蕙同心录》称其“集圆梅”,而《兰蕙小史》却将“集圆”列进“水仙瓣”。前人所著的书中对“集圆”和“十圆”的品种描述也有不同:有说捧是分窠观音兜的,也有说是软蚕蛾捧;有说舌是小刘海舌,也有说是大刘海舌;有说三瓣常开荷形,也有说时亦开外三瓣短圆的梅瓣。
&&&&&&&&& 更是有《兰花赏培600问》把“集圆”和“十圆”确定为两个品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1、叶质软硬有别:集圆叶厚而软,夹有狭细叶,而十圆叶硬,也无夹细叶;2、芽色不同:集圆芽色淡绿而有淡紫脉纹,而十圆芽色红而略带紫脉;3、莛鞘与苞片色泽不同:集国莛鞘绿带红彩,苞片翠绿,基部紫红;两个圆莛鞘淡紫红,缀绿彩;苞片深紫红,端带绿彩;4、花莛色泽不同:集国莛色淡紫红,而十圆莛色深赤红;5、萼片形异:集圆萼片短而阔,而十圆侧萼略窄而长,且有放角状;6、唇瓣斑形不同:集圆唇瓣有较紊乱的红点,而十圆唇瓣红点少;7、一花瓣型之稳定性不同:集圆梅瓣花型欠稳定,有时开出梅形水仙瓣,而十圆的梅瓣花型却十分稳定。
&&&&&&&&& 鉴此,集圆与十圆应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应该分别对待,以免产生误解。”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应该说以上所说都是正确的,只是不能以此来说明她是不同的两个种罢了。叶军然近几年来对几千苗“集圆”不同开品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不同开品并没有持续性。
&&&&&&&&&&&那以上说指的区别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试验、观察,叶质的软硬、芽色不同、花莛色泽不同、唇瓣斑形不同以及开梅开仙与植料、水肥、光照、温度、管理等有关,并有其偶然性。
&&&&&&&&&&&许霁楼有诗曰
  月样团栾花样娇,
  金钱争买暗魂销。
  如何鱼目珠同混,
  铜雀春深有二乔。
  又题词一首:
质如翠集, 影似镜圆, 春风二月斗芳妍, 供向明窗净几,一笑嫣然。
新芽紫绿色。鞘叶淡绿色,也不淡红色,仔细观赏有极细的粉紫脉纹。叶形与宋梅有些相似,斜立伸展,梢部半垂,高腰挺秀,也有边叶半垂,中间有1-2枚细狭的叶片,叶质厚糯,手感较软,也有手感硬的,叶柄粗壮,中长阔,脉深,先端微钝,长约26-29厘米,宽约1.1-1.3厘米,浓绿色,有光泽。苞叶绿中带红彩或紫红色掺绿彩,也有赤绿基部赤紫,上部绿底有紫筋纹,同时由外及里绿彩逐渐加浓的。苞片翠绿,基部紫红,有白头,也有紫红色头带绿彩的。3枚萼片着根结圆,短圆阔大,而得名集圆,紧边,呈汤勺状,为梅瓣形,不过有时也会开成梅形水仙瓣形,两侧萼显得稍长些,嫩翠绿色泛黄,有白边,但没有宋梅明显,并有隐绿筋纹,瓣根有淡红色晕和紫红色彩条,分外妖艳,侧萼片呈一线。蚕蛾捧心,质薄而柔,透明一般,紧边,收成兜形状,基部稍圆,先端钝圆,嫩绿色,表面平滑,兜头有时会微现浅紫红晕,两片相连。刘海舌,也有开成如意舌的,端正,朱点鲜艳呈品字形,也有红点紊乱的,唇瓣边缘向上卷,有向上的兜,平伸,端略向下俯冲,故与宋梅相比唇瓣略显松弛,神采也稍差些。集圆开花期比宋梅要晚几天,花期长,花莛细长,高约15-20厘米,也许是光线或土壤成分缘故,花莛颜色会出现青绿,紫红两种变化。花形有时也和宋梅一样多变的,能五瓣分窠,花直径在5厘米以上。花容端庄隽秀的集圆兰花,高挺在叶面之上,飘逸清放,颇有风韵。
&集圆------又名十圆,老十圆。
发表评论:
馆藏&18684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