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古筝曲下载》整个曲目有多少分,完整的

中国十大古筝名曲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十大古筝名曲有哪些??
我学着古筝,中国十大古筝名曲是哪些??
14:54:04 来自: 燕儿飞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独有。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古筝演奏家潘妙兴,他1940年出生,自幼学习弹拨乐器,15岁考入上海民族乐团。1959年起从事古筝演奏,先后师承郭鹰、曹正、赵金山、罗九香、苏文贤。1961年即在第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以娴熟的技艺显露古筝独奏才华。数十年来广泛吸取我国南北派古筝诸家风格,以技巧全面、演奏精湛著称。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全国各地筝派虽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表演最多。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题解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乐曲取中国 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回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演奏本曲的是青年古筝演奏家王蔚,1966年出生于浙江遂昌。1978年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4年升入该院本科,师从何宝泉、孙文妍副教授,198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院任教。1986年获首届中国唱片作品大奖赛新作品演奏奖;1989年获“山城杯”电视器乐大奖赛表演奖和“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古筝专业组三等奖;1991年获“上海之春”表演奖。曾先后赴港台、新加城、日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演出。王蔚演奏技巧全面,细腻动听,韵味浓厚,激情奔放。本片中的第八首和第十首也是王蔚的精彩佳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是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演奏本曲和本片中第九首的是朱小萌。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1985年在上海青年汇演中获古筝第一名,1990年3月,上海音乐家协会和上海电影乐团联合为她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同年11月,在上海园林宾馆举办了有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出席的朱小萌古筝独奏欣赏音乐会。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演奏本曲的是中国古筝大师、筝乐作曲家及中国音乐协会会员焦金海。他193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他曾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及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担任古筝独奏,现于厦门大学音乐系任古筝教授。由于他刻苦钻研,在古筝演奏、筝曲创作和筝理论形容等方面均取得相当突出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由于焦氏的演奏风格独具一格,有丰富的创作乐曲,加上发展完整的演奏方法和理论实践,令他一再备受到海外筝界的重视与学习,除被称为“焦派筝”外,更被推崇为“师古不泥古,能把传统古筝音乐赋于现代化,使之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的古筝大师。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情况。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乐曲采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鹰)在水中逐戏的情景。本次录音担任椰胡伴奏的 郭鹰先生为潮州筝派的名家,1953年他曾在上海首次灌录古筝独奏《寒鸦戏水》唱片,声名大噪,极受欢迎。四十年后虽已八十高龄,闻弟子郭雪君再录《寒鸦戏水》,兴致勃勃地操椰胡伴奏,一板一眼丝丝入扣,为这首名曲再显风采锦上添花。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著名的古筝演奏家郭雪君,1942年出生于上海。十三岁师承潮州筝派名家郭鹰,后又师承浙江名派王异之,并先后受到曹正、林毛根、许守诚等古筝名家的指教。19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郭雪君在学习各地传统筝派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并形成了自己细腻含蓄的演奏风格,给人以回味。她的古筝演奏基本功扎实,富于抒情,经常在各种音乐会和广播电视中独奏。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历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激情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以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1条回答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独有。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全国各地筝派虽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表演最多。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题解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乐曲取中国 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回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第四首《林冲夜奔》是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情况。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乐曲采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鹰)在水中逐戏的情景。本次录音担任椰胡伴奏的 郭鹰先生为潮州筝派的名家,1953年他曾在上海首次灌录古筝独奏《寒鸦戏水》唱片,声名大八噪,极受欢迎。四十年后虽已八十高龄,闻弟子郭雪君再录《寒鸦戏水》,兴致勃勃地操椰胡伴奏,一板一眼丝丝入扣,为这首名曲再显风采锦上添花。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历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激情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地方风味。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以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u
我是学古筝的,有《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寒鸦戏水》,《战台风》,《香山射鼓》,《梅花三弄 》,《瑶族舞曲》,《丰收锣鼓 》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1、高山流水
3、平沙落雁
4、梅花三弄
5、十面埋伏
6、夕阳萧鼓
7、鱼樵问答
8、胡笳十八拍
9、汉宫秋月
10、阳春白雪
第一首《渔舟唱晚》第二首《出水莲》 第三首《高山流水》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 第六首《汉宫秋月》第七首《寒鸦戏水》第八首《东海渔歌》第九首《香山射鼓》第十首《战台风》
《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寒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独有。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古筝演奏家潘妙兴,他1940年出生,自幼学习弹拨乐器,15岁考入上海民族乐团。1959年起从事古筝演奏,先后师承郭鹰、曹正、赵金山、罗九香、苏文贤。1961年即在第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以娴熟的技艺显露古筝独奏才华。数十年来广泛吸取我国南北派古筝诸家风格,以技巧全面、演奏精湛著称。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全国各地筝派虽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表演最多。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题解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乐曲取中国 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回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演奏本曲的是青年古筝演奏家王蔚,1966年出生于浙江遂昌。1978年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4年升入该院本科,师从何宝泉、孙文妍副教授,198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院任教。1986年获首届中国唱片作品大奖赛新作品演奏奖;1989年获“山城杯”电视器乐大奖赛表演奖和“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古筝专业组三等奖;1991年获“上海之春”表演奖。曾先后赴港台、新加城、日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演出。王蔚演奏技巧全面,细腻动听,韵味浓厚,激情奔放。本片中的第八首和第十首也是王蔚的精彩佳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是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演奏本曲和本片中第九首的是朱小萌。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1985年在上海青年汇演中获古筝第一名,1990年3月,上海音乐家协会和上海电影乐团联合为她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同年11月,在上海园林宾馆举办了有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出席的朱小萌古筝独奏欣赏音乐会。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演奏本曲的是中国古筝大师、筝乐作曲家及中国音乐协会会员焦金海。他193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他曾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及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担任古筝独奏,现于厦门大学音乐系任古筝教授。由于他刻苦钻研,在古筝演奏、筝曲创作和筝理论形容等方面均取得相当突出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由于焦氏的演奏风格独具一格,有丰富的创作乐曲,加上发展完整的演奏方法和理论实践,令他一再备受到海外筝界的重视与学习,除被称为“焦派筝”外,更被推崇为“师古不泥古,能把传统古筝音乐赋于现代化,使之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的古筝大师。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情况。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乐曲采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鹰)在水中逐戏的情景。本次录音担任椰胡伴奏的 郭鹰先生为潮州筝派的名家,1953年他曾在上海首次灌录古筝独奏《寒鸦戏水》唱片,声名大噪,极受欢迎。四十年后虽已八十高龄,闻弟子郭雪君再录《寒鸦戏水》,兴致勃勃地操椰胡伴奏,一板一眼丝丝入扣,为这首名曲再显风采锦上添花。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著名的古筝演奏家郭雪君,1942年出生于上海。十三岁师承潮州筝派名家郭鹰,后又师承浙江名派王异之,并先后受到曹正、林毛根、许守诚等古筝名家的指教。19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郭雪君在学习各地传统筝派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并形成了自己细腻含蓄的演奏风格,给人以回味。她的古筝演奏基本功扎实,富于抒情,经常在各种音乐会和广播电视中独奏。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历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激情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以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1L是标准答案 有一种是伪的
······其实好听的有很多,最出名的就是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寒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参考资料:
从我的古筝老师那儿问的。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
古筝名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古琴曲《高山流水》赏析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丨中国风·清筝何缭绕丨【古筝名曲·名家】古典乐·轻音乐之一_cc在此处精选集 - 虾米音乐
Loading...
入选曲目(16)
“武林是杭州市古称,江浙筝曲亦称武林筝曲。主要流行于江浙地区。
江浙筝曲主要以丝竹曲、弦索套曲以及民间乐曲、民歌小调为其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蒋荫椿(王巽之的老师)、王巽之等。代表曲目有《云庆》、《四合如意》、《高山流水》、《将军令》、《月儿高》、《海青拿鹤》、《三十三板》等。
江浙筝曲《高山流水》
浙江民间乐曲,原为桐庐地区笛谱,经杭州弹筝人移植为筝曲。后流传到北方,娄树华根据原工尺谱按照北方筝人习惯编订了演奏指法。
此曲以清弹为主,演技上强调突出节奏变化,尽量避免习惯性的加花,是熔合南(江、浙)、北(鲁、豫)筝曲技术于一炉的代表作品。”
“(插播:)
1汉司马迁《史记·李斯谏逐客书》卷87:“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2晋鱼豢《魏略》:“游楚好音乐,乃畜琵琶、筝,每行将以自随。”又,唐李峤《筝》诗:“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钿装模六律,柱列配葳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插播:)
3西晋崔豹《古今注》:“邯郸女子秦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
4汉桓宽《盐铁论·散足篇》:“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虾米MS木有任志清版的。)
近代河南筝曲的形成,基本上是从河南豫剧与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的音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河南筝曲一般可分为小曲和板头曲两部分(小曲部分大多是河南曲子的唱腔曲牌)。代表人物有遂平的魏子猷、娄树华、曹正、梁在平,南阳的曹东扶,泌阳的王省吾,许昌的任清志。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又名《河南八板》)、《闹元宵》、《新开板》、《高山流水》、《打雁》、《闺怨》、《昭君和番》、《落院》、《上楼》等。
河南筝曲《新开板》
河南板头曲之一。标题针对旧《开板》、《起板》而言,乐曲音调活泼、欢快,特别是演奏上连续密摇和“fa”、“si”两个按音的大量应用,突出了河南筝的风格色彩。”
“(MS找不到罗九香版的)
客家音乐是广东客家语系地区流传的民间器乐曲,主要流传于粤东兴宁、梅县、蕉岭、大埔和福建西南部客语地区,客家筝曲是客家
音乐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客家筝曲又名汉乐筝曲,有大调、串调、小调三大类,是从客家音乐中发展出来的(客家音乐以筝、琵琶、椰胡、弦子、扬琴等组合),以大埔为中心。过去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它一方面保留了中州古调古朴清秀的个性(但板式上无定格,不像“中州古调”必用68板体曲式结构);另一方面又受到汉剧及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从曲调来看,大部分是汉剧牌子,间杂一些民歌小调),在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客家筝曲代表人物有何育斋、罗九香、饶庆雄、李德礼、何积善、杨芸等。代表曲目有《山水莲》、《平山乐》、《崖山哀》、《蕉窗夜雨》、《挑帘》、《翡翠登潭》、《散楚词》、《玉连环》、《千里缘》(原称《有缘千里》)、《将军令》等。
客家筝曲《出水莲》
相传为南宋末年由中原传入梅县地区的一支古曲。《出水莲》系软线(即突出“↑fa”、“↓si”二音的按奏)起板副调(注) ,乐曲以清淡的笔墨,典雅的情趣,表现红莲出水时的秀润、清新。
乐曲速度缓慢,旋律古朴优美,68板体曲式结构。”
“(插播:)
5西晋傅玄《傅子》:“郝素(索)弹筝,虽伯牙之妙手、吴姬之奇声,何以加哉!” 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郝素善弹筝。”
6东晋裴启《语林》:“晋孝武祖宴西堂,诏桓子野弹筝。桓乃抚筝而歌怨诗。悲历之响,一堂流涕。””
“客家筝曲对旋律调式特点习用硬线、软线之称。硬线乐曲较轻快、华丽,如《翡翠登潭》等乐曲;软线乐曲音调古朴典雅, 音韵委婉,如《崖山哀》等乐曲。”
“(木有找到高哲睿版的)
 潮州音乐是广东潮州语系地区流传的民间器乐曲,主要流传于潮州、汕头地区、闽南诸县及海外南洋群岛一带。潮、汕地区的筝曲是
潮州弦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潮乐历史悠久,手法自成体系,风格独树一帜,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潮州筝曲代表人物有郭鹰、苏
文贤、高哲睿、林毛根、徐涤生、肖韵阁、黄长福、黄辉远等。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黄鹂词》、《昭君怨》、《柳青娘》、《平
沙落雁》、《凤求凰》、《锦上添花》、《深闺怨》、《小桃红》、《月儿高》等。
潮州筝曲《寒鸦戏水》
潮州弦诗乐软套十大名曲之一 ,乐曲着意刻画寒鸦徘徊、嬉戏于水天之间的情趣。乐曲旋律别致幽雅,应用富于调式色彩变化的按音以及颤音,旋律中高低八度的交替变化,配合流利轻快的滑奏,别有一番意境。一般来讲,潮州筝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曲速三变”的节拍变化特点。
其变化规律如下:
第一段,二板(又称头板),4/4节拍的慢板;
第二段,拷拍(或称拷打),1/4节拍的切分旋律;
第三段,三板(又称中板),1/4节拍的快板。
(流传海外的“二四谱”曲速三变是以头板、二板、三板来区分的,没有拷拍。)
有时为了突出慢板旋律的风格韵味,只演奏二板部分。
其二,以重三六的调式特点装饰旋律。
所谓重三六是根据潮乐古谱“二四谱”的调名而言,二四谱是以潮语方言念唱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为唱名,相当于简谱的“sol、la、do、re、mi、sol、la”音列。重三六即在二四谱唱名“三、六”(la、mi)二音上应用重按的手法,达到↓si、↑fa二音,在演奏中造成调式色彩变化,形成sol、(la)、↓si、do、re、(mi)、↑fa、sol的调式音列,这一特点与汉乐客家筝曲的“软套”及广东音乐的“乙反调”调式变化规律特点是一致的。
潮州筝曲各种按音奏法形成的调式音列变化情况
二四谱(潮州古谱)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工尺谱 合 四 上 尺 工 六 五
调式主要音列 轻三六 sol la、(↓si) do re mi、(↑fa) sol la
重三六 sol
(la)、↓si do re (mi)、↑fa sol la
轻三重六 sol la、(↓si) do re (mi)、↑fa sol
(la)、↓si do
(mi)、↑fa sol la
其中轻三六是二四谱的基本调式;重三六调式是在轻三六的基础上经过按变以后的调式变化;活五调式是在重三六的基础上经过按变以后的调式变化。
我们从潮州筝曲《柳青娘》旋律的不同调式、调性变化中,可以对二四谱调式、调性转换特点作些了解。
其三,应用“催拍”的旋律变奏手法。
“催拍”往往用在三板,它不同于一般民间音乐加花变奏特点,它是板式变化的展衍,即在变奏中主要体现为节拍、节奏的变化,在旋律线进行上,多为同音或八度反复以及上二度、小三度的旋律垫衬。”
“山东筝曲主要流传于山东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一带。
山东筝曲主要由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唱腔曲牌以及民间小调组成。山东筝曲分“大板曲”和“小板曲”两种,“大板曲”主要由山东琴曲构成,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四段锦》(包括《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四段)、《昭君怨》(又名《美女思乡》)、《鸿雁捎书》、《鹦啭黄鹂》等;“小板曲”主要由山东琴书唱腔曲牌形成,代表曲目有《凤翔歌》、《大八板》、《降香牌》等。
山东筝曲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黎连俊、张念胜、张为昭、樊西雨、金灼南、赵玉斋、高自成、张应易、韩庭贵等。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
该曲是山东弹筝艺人聚会时必奏的一支套曲。全曲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4曲组成,这4首乐曲都可以单独演奏,但经常是将它们组合起来联奏(近人演奏此曲时加了头尾,只奏其中3曲,如高自成演奏的《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各段均是“大八板”的结构形式。
第1曲《琴韵》是模拟古琴的神韵,旋律优美,韵味悠扬,故得名。
第2曲《风摆翠竹》以右手大、食指交替弹拨及花带撮轮的独特指法,配合左手颤音,使旋律生动活泼,轻巧流利。
第3曲《夜静銮铃》山东快板筝曲的佳作。旋律华丽流畅,音韵轻巧,突出地运用了“勾搭”技法。这首小曲又名《勾搭》。乐曲低音旋律与弱拍上快速高音滑奏相配合,切分节奏连续运用,旋律线起伏波动,气势宏大。
第4曲《书韵》根据山东地方语言的发音特点,在右手运用食指、大指的“小勾搭”手法的同时,左手揉出大二度、小三度的音高变化,旋律多在低音,以模拟古代书童诵吟诗书之声。”
“潮州筝曲调式有轻三六、重三六、活五等多种,调式色彩变化幅度比较大。轻三六调式的乐曲活泼明快,如《锦上添花》;重三六调式的乐曲音韵含蓄厚重,如《寒鸦戏水》;活五调式的乐曲哀怨悲凉,如《柳青娘》等。此外,乐曲的变奏形式往往采用“曲速三变”和多种“催法”来发展乐思,地方色彩鲜明。”
“(插播:)
7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元和至太和中,李青青及龙佐;大中以来,有常述本,亦妙手也;史从、李从周,皆能者也。从周,即青孙,亚其父之艺也。”
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闻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8元夏庭芝所撰《青楼集·金莺儿》:“山东名姝(妓)也。美姿色,善谈笑,搊筝合唱,鲜有其比。””
“据传乐曲引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鄱阳湖)之滨”的“渔舟唱晚”为标题,描绘夕阳西下,渔人欸乃归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
全曲分两段。第一段用慢板奏出恬静悠扬、富于歌唱性的优美旋律,配合左手吟、揉等装饰技巧,在听众面前展现出一幅诗情画意,湖光山色的傍晚景象。
第二段一开始就出现不断模进变化的节奏音型,并以快板的速度、活泼的节奏、欢乐的情绪,两次推动旋律的发展,形象地刻画出荡桨声、摇橹声、浪花飞溅声。随着模进音型的压缩,速度加快,并突出地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描绘了渔舟近岸、歌声四起的欢腾场景。
《渔舟唱晚》是根据小工调乐曲《八板》的曲调发展变化而成,全曲始终贯穿着“工尺上”(mi、re、do)、“工尺上四合”(mi、re、do、la、sol)这一旋律进行特点。但在句式段落的结构安排上,变化较大,曲式简练严谨。特别是第二段模进音型及催板的应用,以简洁的手法从两个侧面生动地刻画出乐曲的意境,旋律清新感人,表现了筝曲旋律的独特个性。
-------------------------
名曲推荐:
山东筝曲 《鹧鸪飞》、《开金锁》、《高山流水》、《妆台秋思》
河南筝曲 《上天梯》、《小一蓬松》、《潇湘八景》
江浙筝曲 《大金钱》、《苦中乐》
客家筝曲 《苦中乐》、《麻鞋底》、《永寿庵》、《孟姜女哭长城》
潮州筝曲 《山坡羊》、《寄生草》、《三宝歌》、《雁落沙滩》、《满江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请用虾米帐号
推荐一首我最近单曲循环的歌
《半壶纱》—刘珂矣
希望你会喜欢哦!
求心静!!!
<div id="brief_
中国风,古筝,经典,
好有感觉,认真的感觉
古箏知識速覽
(第1页, 共52条)
cc在此处的其它精选集
收藏了这张精选集的人们...
关注虾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筝 高山流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