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二十三是月季什么意思啊?

《母亲词典》(节选)
何谓国学?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著名作家从维熙先生以《充填国学天空之圆》来评价李建永的《母亲词典》时说:“中国国学发展到今天,主体已然相当完整。从孔、孟、老、庄……开始,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到今天早以形成了体系。但那些咬文嚼字的文言体系,多流传于历史进程中的智识阶层——包括后来周文王演绎出《周易》,将天地星辰与人间祸福编织为一玄学,虽然民间也多以香火对之顶礼膜拜,但对其哲理含意,知者少而又少。建永用‘草根’的意识,以平民之笔墨,用几年时间将其编织成这部《母亲辞典》,让传统的国学与流传于民间民谣民谚进行对接,在弘扬中华国学中填补国学之圆。”从先生独具只眼,把谚语研究纳入国学研究的范畴,无疑是一种发现和首倡。有道是,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俗语不俗,它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智慧结晶。《母亲词典》作者李建永是当代著名杂文家,是我们朔州山阴人。他的四十多万字的《母亲词典》即以家乡谚语为挖掘点,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首创性研究和饱含情感的抒写。《母亲词典》一书的结构被评论家称之为“天·地·人”结构。现仍以“时令·风俗”、“人情·物理”、“饮食·健康”为叙事体例,谨从书中摘录16个精彩词条,以飨读者。
《母亲词典》(节选)
〖时令·风俗〗
◆&&&&
百节年为大
上古的每个朝代对年的叫法各有不同,据《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有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实际上,年与岁,也不同。
何谓年?《说文》:“秊,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秊。’”至于“过大年”始于何朝何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始于上古时期的腊祭或蜡祭,不过日子并不固定。大多学者认为,年真正成为一个节日,大致形成于汉代。
何谓岁?汉·班固《白虎通义》:“岁者,遂也,三百六十六日一周天(牧马按:我国古代将一岁定为三百六十六日,后经实测改为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参见《史记·历书》),万物毕成,故为一岁也。”
《周礼·春官》:“正岁年,以序事。”汉·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唐·孔颖达《礼记·月令》疏解,对“中数之岁”和“朔数之年”讲得更为具体:“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朔十二月之朔,一周,谓三百五十四日,谓之为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中数之岁”指的是太阳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准确计为365日5时48分46秒),“朔数之年”指的是阴历年。我国的农历实为阴阳合历——亦即实行的是阴历与阳历并行的“双轨制”。前边所说的“十二月中气一周”,即指二十四节气(其中含十二个中气)轮转一周,共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天),正好是一“岁”(即阳历一年)。而阴历平年分为十二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时44分2.8秒,故农历一个朔望月为29天或30天),每年只有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闰年则有十三个朔望月,总共有三百八十三日或三百八十四日,平年与闰年“以十九年七闰调节之”。所以古代以冬至为“岁首”,以正月朔为“年首”。正因如此,民间至今仍有“肥冬瘦年”及“冬至大如年”之俗谚。然而,冬至毕竟不同于大年,所以俗话又说,“百节年为大”。
在下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大谈“年”与“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古代的历史纪年采用的都是“朔数”。想读点古书的人,是不能不搞清楚的“朔数”与“中数”的。据《论语·卫灵公》记: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的首要一条,就是采用夏代的历法(“行夏之时”)。《后汉书·律历志》亦记载:“永元十四年,待诏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可见我们先祖创造的、始于夏代的阴阳合历——夏历(即《夏小正》,俗称农历、阴历或旧历),是一部非常科学而精密的历法。我国现在采用的阳历纪年,是从“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的,到今天还不足百年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百姓至今还是翻着农历、数着节气来种田和过节的。大年,永远是炎黄子孙心目中最大的节日!
在乡村里,一般腊月过半就有了年的气氛。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序幕便正式拉开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大年”。在我的老家晋北,有一首高度浓缩从“小年”到“大年”之全过程的民谣:“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二十四,裁下对子写下字;二十五,揩抹打扫掸尘土(晋北土语,揩读千,掸读逮);二十六,割下圪哒肥羊肉;二十七,剃头开脸洗了足;二十八,白面馍馍蒸下两笸箩;二十九,提上壶壶打下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磕头。”另一个版本是:“二十三,神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都贴刮(糊窗花儿、贴对联儿);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捏扁食;正月初一撅起屁股作揖磕头拜年去!”
另,正月之正,原读为“政”,据说因秦始皇生于正月,名政,为避其讳,秦时改为平声,读如“征”。正月初一过大年,大年前夜是除夕。除夕向来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说,故各地均有“熬年”或曰“守岁”之俗。宋·苏东坡《守岁》诗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明·祝允明《除夕守岁》诗亦云:“来寅去丑两无情,我自难眠过五更。堪笑大家终夜守,任君不守也天明。”在除夕之夜,新年之朝,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据传说是为了“年头一咬,灾祸全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年一度的过年盛典,似乎专为孩子们所设计。大约每个人在孩提时,都有盼望过年的心情。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响花炮,年简直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年龄大的人,过得年多了,常有“过一年,减一岁”的悲凉之语;因而古人亦将年龄称为“年齿”,取年与齿俱有零落之意。唐·骆宾王有句:“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对年即流露出那么一丝悲凉,一点落寞。
◆&&&&
一青一黄是一年,一白一黑是一天
时光脚步轻,岁月不饶人。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于人的一生,都是转眼间的事情。记得我童年的时候,常年寄宿在二奶奶家,与她老人家“就伴儿”。那时二奶奶已年过八旬,一个人住在三间老旧的东厢房里,每天盘腿坐在北房的炕头,看着午后的日光穿过窗户格子斜射在炕席上,一格一格、一分一秒静静地挪动着,直至傍晚时分太阳收起金色的光芒,天色渐渐黯淡下去。此时,二奶奶就会“例行公事”地说出她老人家的“格言”:“明了又黑,黑了又明,又一天。”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直到她老人家度过了九十多个春夏秋冬。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想起温和善良的二奶奶,就会想到她老人家的“格言”,同时也会想起一句俗谚:“一青一黄是一年,一白一黑是一天。”就这么四种简单的颜色,黑白为天,青黄为年,大道至朴,大美简言。虽然《礼记·乡饮酒义》有言:“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北方者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但用“一青一黄”来概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轮回,则更为明了简便。类似的俗谚还有“夜观北斗知南北,朝看红日辨东西”,同样简练、质朴、优美、实用。尤其是“黑白青黄”一谚,不仅概括精准,对比强烈,同时也道出了时间的流逝性和不可捉摸性。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中,时间是最难以捉摸的东西。别的不说,仅时间的进制就非常之繁杂纷乱,足见人类在时间认识上的模糊性。譬如:时间有2进制(2小时为1个时辰)、3进制(3个月为1季度)、4进制(4个季度为1年)、5进制(5天为1候)、6进制(古印度6时为1昼夜)、7进制(至今北方农村死人仍以7天为一个时段,从停殡到出殡,分为“一七”、“二七”、“三七”等)、8进制(8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和春分、秋分“二分”及夏至、冬至“二至”——为1年)、9进制(9年为1个“逢九”)、10进制(10天为1旬,10“天干”计时)、12进制(12个月为1年,12“地支”计时)、15进制(15分钟为1刻,15天为1个节气)、24进制(24小时为1天,24个节气为农历1年)、29或30进制(农历29或30天为1个月)、60进制(60秒为1分钟,60分钟为1小时;60“花甲”计时)、72进制(72候为1年)、100进制(100年为1个世纪)、360进制(约360天为1年)、“世纪”进制以及“纪”进制(如侏罗纪、白垩纪)等等。比这更为复杂的时间进制还有: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咀刹那,六十咀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为一日一夜。”另据《僧祇律》记载:“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用现在的时间概念“天”换算一下:1天(昼夜)为24小时,或为480万刹那,或为24万瞬间,或为1.2万弹指,或为30须臾。如果再把它们换算成“秒”,那么,1天(昼夜)为8.64万秒,1须臾为2880秒,1弹指为7.2秒,1瞬间为0.36秒,1刹那为0.018秒——哦,连眨眼的工夫都不到!不管人们用怎样的概念来命名和划分时间,然而终究挽不住它匆匆流逝的倩影!正因如此,孔夫子才站在河岸上看着滔滔流水发出浩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西汉时的辩士蒯通才对齐王韩信大声疾呼:“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国·曹植《箜篌引》诗云:“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宋·石介《爱日勉诸生》亦云:“白日如奔骥,少年不足恃。汲汲身未立,忽焉老将至。”俗谚更是慨叹:“一生身是寄,百岁去如飞。”又说:“一晃过三冬,三晃一世人!”
〖人情·物理〗
◆&&&&
千臭万臭,马屁不臭
谚云:“拍马有个架,先笑后说话。”清·陈皋谟《笑倒》有一则笑话《清客》:“清客惯奉承大老。忽大老放一屁,客曰‘那里响?’大老曰:‘是我放个屁。’客曰:‘不见得臭。’大老曰:‘好人的屁不臭,就不好了。’客以手且招且嗅曰:‘才来!才来!’”这位清客一通马屁拍来,含多少起承转合柔情蜜意,经几番闪展腾挪苦心煞费!老话常说:“顺情说好话,溜沟子不挨骂。”又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还说:“千臭万臭,马屁不臭。”岂止不臭,还吃香得很哪!明·冯梦龙《笑府》亦有一则笑话《颂屁》:“一士死见冥王,王忽撒一屁,士即拱揖进辞曰:‘伏维大王高耸尊臀,洪宣宝屁,依稀丝竹之音,仿佛麝兰之气。’王大喜,命牛头卒引去别殿,赐以御宴。至途中,士顾牛头卒谓曰:‘看汝两角弯弯,好似天边之月;双目炯炯,深如海外之星。’卒亦甚喜,扯士衣曰:‘大王御宴尚早,先在家下吃个酒头了去。’”瞧见了吧?只要精于马屁一术,不仅在人间吃香喝辣,到了地府也会一路通吃。这正是千百年来拍马屁者的原始动力所在。只是,人听甜言易入迷,马踏软地易失蹄;说人的不是尽人的忠,称人的英雄陷马的坑。所以俗话才说:“杀君马者道旁儿。”又说:“捧死人的不偿命。”还说:“奉承没好话,好话不奉承。”故《国语·晋语》云:“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庄子·天地》亦云:“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
◆&&&&
养马比君子
俗谚云:“良马比君子。”又说:“养马比君子。”既然将良马和君子相提并论,那么良马身上必然具备某些君子的品行。佛典《杂阿含经》有“良马八德”之说:“世尊告诸比丘:‘世间良马有八种德成就者,随人所欲,取道多少。何等为八?生于良马乡,是名良马第一之德;复次,体性温良,不惊恐人,是名良马第二之德;复次,良马不择饮食,是名良马第三之德;复次,良马厌恶不净,择地而卧,是名良马第四之德;复次,良马诸情态速为调马者现,马师调习,速舍其态,是名良马第五之德;复次,良马安于驾乘,不顾余马,随其轻重,能尽其力,是名良马第六之德;复次,良马常随正路,不随非道,是名良马第七之德;复次,良马若病,若老,勉力驾乘,不厌不倦,是名良马第八之德。’”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马身上不仅兼具智、仁、勇,而且还有礼、义、忠等可贵的品格。
马之仁。俗谚云:“一马不走,十马等着。”又说:“一人有难百人愁,一马有病百马忧。”子虽曰“仁者不忧”,说的是仁者不为己忧;子又曰“仁者爱人”,爱人者必为他人排难分忧。“人为人愁,马为马忧”,人则为仁心,马者有仁行,是乃仁厚者也。
马之智。俗话说:“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齐桓公的两位大臣)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成语“老马识途”,讲的便是这则“马智可用”的故事。
马之勇。常言:“天上的龙,地下的马。”又说:“是马就有三分龙骨。”龙和马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具有特殊的意象性。古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也。乾和坤是《易经》里最重要的两个卦:乾为天,天的取象为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为地,地的取象为马——“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龙是天上的马,马是地上的龙,故二者合称“龙马精神”。说到马的勇猛,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一马当先”以及“万马奔腾”。我的父亲曾经告诉我,在炮火隆隆的战场上,战马是最为勇猛的,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父亲所说的战马特指骟马(阉割了睾丸的公马)。这是因为,公马虽然骁勇善战,可是一到发情期,就会为寻找“另一半”而变成脱缰野马;而母马(俗称骒马)则只要听到枪炮一响,就会吓得腿软趴下。所以老话说:“骒马上不了阵。”这就是性别的差异,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马之礼。有一个骂人的词叫“衣冠禽兽”。其实,这句话最初是专门指代高官大员的。因为在古代的官服上,文官绣的是禽,武官绣的是兽,故名之为“衣冠禽兽”——不知后来竟为何演变成了骂人的毒话?也许是真有一些“衣冠”行同禽兽,甚而还不如禽兽吧。譬如唐·骆宾王《讨武瞾檄》所谓“陷吾君于聚麀”(麀,音友,母鹿,性淫),即指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后宫里的才人,后来又册封为太宗之子高宗的皇后。《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乱伦)。”可见有些“衣冠”还真的不如马儿呢,因为公马是决不与其母交配的。所以俗话常说:“马不欺母。”
马之忠义。谚云:“马能识主。”又云:“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所谓“垂缰之义”,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苻坚(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前秦国的君主)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坚援之,得登岸而走庐江。”我们在今天的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里,仍能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战士负伤倒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一匹战马肃立身旁,垂着头,打着响鼻,用嘴拱着战士的手……这就叫“马不背主”,这就叫“马有垂缰之报”!
《论语·乡党》里有这样一段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仁者爱人”的孔夫子心目中,只问伤人,不问伤马,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之处;但对于颇通人性的马儿来说,却是“伤”得不轻。俗话说:“养马比君子,畜牲也是人。”又说:“山上石多金玉少,世上人稠君子稀。”既然人世间君子那么稀缺,何不从马的身上去学习怎样做人呢?
◆&&&&
英雄难脱美人手
黎巴嫩的纪伯伦在《泪与笑》中讲过:“美是一种使你倾心的魅力。”尤其是绝色美人,不仅使男人俯首,也会让女子心动。《妒记》和《世说新语·贤媛》均记载了美女李势之妹的故事,但稍嫌简略,经明人张岱妙笔点染之后,即有声有色:“桓温平蜀,置李势妹为妾,妻闻,拔刀袭之。李方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端丽,乃徐结发,敛手向妻,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若能见杀,犹生之年!’妻乃掷刀,前抱之曰:‘我见犹怜,何况老奴?’遂善视之。”(见《夜航船·伦类部·夫妇》)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妻,乃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所以在醋海生波之际,敢于拔刀突袭“二奶”李势妹,敢于叱骂夫君为“老奴”;然而当她面对“神色闲正”(见《妒记》)、“肤色玉曜”(见《世说》)、“姿貌端丽”的李势妹时,万丈凶焰顷刻间被势妹之美消弭于无形,她情不自禁地说:“连我都觉得这般可爱,何况那个老臭东西呢!”
美,不仅是有光芒的,还有“使你倾心的魅力”。俗话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而能成为一关,成为一计,甚而明知是计,还甘愿“将计就计”钻进温柔的圈套里,可见美人具有何等的力量!《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就是描写司徒王允利用绝色美人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达到诛除董贼的目的。到第九回《除凶暴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即已达致既定目标,故有诗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图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在《三十六计》中,美人计属于“败战计”之第一计。自古兵者诡道也,明知战局已呈败势,可是祭出美人之后,虽也有“赔了夫人又折兵”之虞,但在不少情形下,却可以挽狂澜于既倒,转败局为胜势。何也?《三十六计·美人计》题解曰:“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兵强而将智,似乎无懈可击,然而自古“英雄难脱美人手”,情,乃英雄之软肋。《三十六计·美人计》原按:“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之。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吴王夫差,乃可转败为胜。”三十六计每一计的题解中,都会涉及《易》之一卦。如美人计“利用御寇,顺相保也”,就是《渐卦》“夫征不复,妇孕不育”的“象辞”。在美人计里,男人一旦上钩,就没有回头路可走,故谓之“夫征不复”;美人也只是一剂香饵,压根儿就没打算跟谁过光景日子,不过是利用一把男人的弱点而已,故曰“妇孕不育”。其实,美人计的真实目的非常简单,就是用美人来稳住敌方,消耗敌方,从而保全己方,壮大己方,以获取局部利益,乃至取得最终的全盘胜利。
谚云:“十个美女九个祸。”然而,我是并不赞成这种“红颜祸水”论的。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深刻反省的是男人而不是美人。所以我很同意唐·罗隐的观点:“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不过,我也从来不敢小视美女的“超自然的力量”。佛陀有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见《四十二章经》)连佛都感叹,幸亏“色”只有一种,倘若有两种“色道”迷人,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够挣得脱呢。孔夫子在《论语》中亦两次讲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见《论语·子罕》和《论语·卫灵公》)即使是孔夫子自己,一旦与美人扯上干系,也是浑身有嘴说不清,只能指天画地赌咒发誓(参见《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看看这些年来前仆后继源源不断地倒下去的高官吧,有几人不曾与美女(包括他们的“二奶”)相关联呢?这些人都曾是“时代的弄潮儿”,也算是红极一时的英雄啦。英雄难脱美人手,此情无计可消除。正是:只因天下美人面,改尽世间君子心!所以古来对待美女“最高明”的办法,就是惹不起躲得起的消极逃避主义,即如俗话所说的“避风如避箭,远色如远仇”。这在《三十六计》中属于“败战计”之最末一计:走为上。
◆&&&&
船载的金银填不满烟花寨
风,花,雪,月,这四个字,原本是指四时的景致: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月,冬天的雪。后来竟由谈情说爱的场景“花前月下种风流”,浓缩成“风月”二字,进而演变成“三瓦两舍,风花雪月”。唐·韦庄诗:“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这里的“风月”仍指的是爱情,“烟花”也指的是自然景致。《南宫词纪·绛都春·四时怨别》:“风流空惹下风流业,又担上风花雪月,满怀心事,这离思教我对谁说?”此处的“风花雪月”依然指的是情爱。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云雨乡打抄散燕莺期,风月所掀腾翡翠帏,烟花阵搅散了鸳鸯会。”这里的“云雨乡”、“风月所”、“烟花阵”,便都带了颜色。烟花、烟花女、烟花粉黛,都是旧时妓女的代称。烟花阵、烟花场、烟花寨,指的都是旧时的妓院。《红楼梦》第一回:“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烟花巷、烟花市、烟花柳巷、烟花行院,特指妓院集中的街坊。据清·梁章钜《称谓录》讲:“《名义考》:呼娼家为表子,表对里之称,表子犹言外妇。亦作婊。”称呼合法妻子为内人或内子,称呼外面包养的无夫妻之名而行夫妻之实者为表子(如今日之“二奶”),内外有别,互为表里,这真是一个绝妙的称呼!只是不知谁人将“表”改为“婊”,不仅画蛇添足,而且大煞风景。老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又说:“车载的金银,还不完烟花债。”还说:“家有九十九样富,不杀穷人不富;家有九十九样败,嫖赌在外。”谁都知道,勾栏瓦舍,花街柳巷,向来都是坏人子弟、毁人前程的火坑,但为什么千百年来还有那么多人(包括“大人物”)往里跳呢?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七六》:“设使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好像说英雄暮年(如今日之“五十八岁现象”),就该长出一截花花肠子来,这论调似乎于理难通。倒是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里讲的“风月所得清白,云雨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静”,颇有一些“道理”。从近年来落马的贪官身上考察,大多都惹下些风流业;据他们事后忏悔说,官场竞争太激烈,压力太大,包养几个“二奶”纯粹是为了“减压”。这不正是“风月所得清白,云雨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静”的最好写照吗?不过,俗话说得好:“美人不是肉包子,贪色等于挨刀子。”又说:“蛾眉本是婵娟刀,杀尽风流世上人。”更重要的一条是:“船载的金银,填不满烟花寨。”今天的不少贪官,正是在渐次包下若干个“二奶”之后,千金买笑,万金承欢,能捞就捞,大贪特贪,从而加速了他们的完蛋。所以俗谚云:“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又说:“贪了人家个花,害了自己个家。”还说:“上了美人船,必定输江山。”
◆&&&&
官满如花谢
俗话说:“十句谚语十句真。”透过民谚俗语来研究旧时代的官场,更能把官情世态看得明白通透。
第一句:“求官如鼠,得官如虎。”
俗话说:“未做官,说千般;做了官,都一般。”未做官时,那叫个义形于色发扬蹈厉说得(包括写的)堂而皇之漂亮之极啊!可是做了官呢?先是缩脖子,装孙子,夹着尾巴做小官;一旦官做大了,那可不得了了。俗话说:“官升脾气长,位高架子足。”又说:“官大福大势大,财粗腰粗气粗。”还说:“官大了,人胖了,大爷大娘全忘了。”总之一副“求官如鼠,得官如虎”的变色龙嘴脸。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钻营当官呢?有个朋友说过一句极其精彩的话:“当官的好处说——也——说——不——尽!”且不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仅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够人垂涎直下三千尺。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官制》:“凡品级官员封及其母妻者,正从一品,母妻封一品夫人;正从二品,母妻封夫人;正从三品,母妻封淑人;正从四品,母妻封恭人;正从五品,母妻封宜人;正从六品,母妻封安人;正从七品,母妻封孺人。”这也正好应了一句俗语:“嫁了官人当娘子,嫁了屠夫翻肠子。”
第二句:“官大一级,嘴大一尺。”
俗话说:“官大一等,理长一分。”又说:“官大一级,嘴大一尺。”还说:“官字两张口,没有也说有。”不仅嘴巴大,而且手也长。正所谓“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文多一只手捞,武多两条腿逃),并且“贼是暗地里偷,狗是背地里咬,土匪是拦路抢,官爷是明着要”。官人不仅手长,而且手狠。老话常说:“民错了,官打哩;官错了,打民哩。”又说:“心不黑,官不红。”在这种“官大一品压死人”的专制环境中,各级大小官员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官经,叫做“瞒官莫逆官”——就是尽可以对上级领导瞒哄和欺骗,但千万不敢硬顶,即使有理也不行。在这种氛围里熏陶出来的芝麻小吏们,手段也十分了得,有的比长官更厉害。诚如俗话所说:“任你官清似水,怎奈他吏滑如油。”并说:“诸般杂症好医,唯有吏病难治。”
第三句:“官大自险,树大招风。”
俗话说:“位尊者忧深,禄重者责大。”又说:“官高必险,伴虎而眠。”还说:“官大自奸,水大自淹。”何哉?明·朱载堉有一首十分有名的《十不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人心如此,官心如此。没当官的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然而官场是个金字塔,越往上位子越少,可是瞄着的人、进攻的人却越来越多。所以说:“官大自险,树大招风。”
第四句:“十山九无头,官至三品休。”
俗话说:“官到尚书吏到部,人到讨饭尽了头。”又说:“十山九无头,官至三品休。”三品是个多大的官?各个朝代不一样,大致在尚书和侍郎之间(折合成现代的职级,尚书相当于正部级,侍郎相当于副部级)。譬如,隋代的六部尚书都是正三品,侍郎则只有吏部侍郎是正四品,而户、礼、工、刑、兵五部侍郎都是从五品。唐代的六部尚书都是正三品,侍郎则只有吏部侍郎是正四品上,而户、礼、工、刑、兵五部侍郎都是正四品下,六部二十四司郎中都是从五品上。金代的六部尚书都是正三品,侍郎一律是正四品。明初沿用元制,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撤销中书省并废除丞相职务,六部职权大大提高,成为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中央最高一级行政机关,六部尚书都是正二品,而左右侍郎都是正三品。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官制》对明代的正从九品官列了一张明细表,谨录一、二、三品如后:“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左右都督。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尚书,都御史,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袭封衍圣公。从二品:布政使,都指挥使同知。正三品:太子宾客,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詹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指挥使。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行太仆寺卿,苑马寺卿,参政,都转运盐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宣慰使。”看一看,比一比,就知道三品官也不是谁都可以搞到的。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望鱼馋死人。”官场亦如是。倘一级一级不停地往上窜,哪里是个尽头!
第五句:“官场如唱戏,你来我就去。”
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俗话也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的人。”官场里永远有兴替,有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方唱罢我登临。俗话说:“官场如戏,官场无义。”又说:“官场如唱戏,你来我就去。”如果你来我去的“去”是履新高就,那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若这个“去”是告别官场,告老还家,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那就会生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慨叹。所以俗话说:“官难离堂,儿难离娘。”又说:“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还有一些官人,在其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段,是在“全心全意”地为他人设置障碍,制造困难;他们似乎觉得这样很有快感,很有成就感噢!然而,这种人一旦下台,威风不再,血债血还,晚景往往十分悲惨。因而他们更加贪权恋栈,非常恐惧看到下台落幕的那一天!
第六句:“官情薄如纸,心事乱如麻。”
官场中人,多是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俗谚云:“官情长,私情短。”官在位,情深深,热嗡嗡,闹哄哄;官下台,情何如?义何在?古得拜!即使你一手提拔的人,从前是公堂受爵,私室谢恩;而今你的尊臀刚离开位子三分钟,他便没了踪影。俗话说:“官在殷勤在,官丢奚落来。”又说:“官情薄如纸,心事乱如麻。”形成反差最大的是,“官娘子死了满街白,官人死了没人抬”,“将军狗死人吊孝,将军死后没人埋”。
第七句:“好好开花好好谢。”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吟唱的《葬花词》,头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末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知怎的,每读到这两句,我就会想到俗话所说的“官满如花谢”。记得前些年读《黄帝内经》,令我非常吃惊的是,“精神内伤”竟是官场失意所致。《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斜,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斜,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并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清代大医家张志聪注:“封君败伤,故贵脱势,及欲侯王而不可得,此忧患缘于内,是以精神内伤。《灵枢经》曰忧恐忿怒伤气,是三者皆不能守而失其常矣。”因为丢官,竟至于“内伤”,竟至于“失常”,从而丢了性命。这个官字,可谓误尽苍生矣!其实,花开即有花谢日,上场必有下场时。既然是“官满如花谢”,那就要“好好开花好好谢”。不过,非上上智,无了了心。只有在风疾雨狂时,立得住才见脚跟;每处于花繁柳密处,放得下方显胸襟。孔子对没有位置,悠然而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孟子对失去位置,潇洒而道:“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俗话也说:“谁都跟钱没有仇,谁也不嫌钱扎手。”既然古往今来,人人都想钱,人人都爱钱,那么钱究竟是个甚的玩意儿?它的身上到底有些什么魔力呢?
1.钱是周流转,不花不会攒
钱在远古时代不叫“钱”。但到底叫什么?上古又缺乏史料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说到“货殖”之事,老实承认“神农以前,吾不知已”。班固在《汉书·食货志》里也说:“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靡记云。”现代研究成果表明,先秦时期的钱,主要有刀、布、贝几种,如商代的“无文金属贝”和西周晚期的“空首布”等。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讲:“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然而据史料记载,周代已有“钱”这个名称。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编定的《国语·周语下》中,即有“景王二十一年(牧马按:即公元前523年),将铸大钱”之语。三国·吴·韦昭注:“景王,周灵王之子景王贵也。二十一年,鲁昭之十八年也。钱者,金币之名,所以贸买物、通财用者也。古曰泉,后转曰钱。”到秦灭六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全国一律使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
118年)开始铸行“五铢钱”,历代延铸这种方孔圆钱竟长达七八个世纪之久,直到隋朝灭亡之后才告终结。期间,新莽(王莽)政权铸行的钱币花样最为杂乱,计有“二刀”、“六泉”、“十布”以及“货泉”、“布泉”、“货布”共21种,品类繁多为历朝之最。
钱字最初也不读qi&n,而是读作jiǎn。《说文解字》:“錢,銚也,古田器。从金,戔声。”銚,在此处读作y&o,是一种锄地用的大锄,与钱无涉。据清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秦始废贝专用钱。变泉言钱者,周曰泉,秦曰钱,在周、秦为古今字。”段氏之说有一点可取,即“钱”乃“泉”之同音假借。
钱的古称为刀、布、泉,“刀取其利,布取其广”,“行之曰布,藏之曰泉”,即取其广布、流通、储存、周转之意。英语称银行为Bank,这个单词的本义是河岸,即专供货币停泊的码头。日本人把它翻译为“银行”——“行”读行走的行(x&nɡ),是“钱在走”的意思。我国的“银行”是从日语(汉字)直接“拿来”的。由于我们习惯将所有的行业都归入“五行八作”、“三百六十行”,所以就把“银行”的“行”读作h&nɡ。既然钱之本义如泉,就应该让它像泉水一样流动起来。俗话也正是这么说的:“钱是用的,水是流的。”又说:“钱是精怪,花了轻快。”还说:“钱是周流转,不花不会攒。”
2.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
谚云:“山珍海味少不了盐,花言巧语少不了钱。”又云:“最臭是穷,最香是银。”有钱和没钱,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有如天地悬隔。有钱的称大少二少,没钱的叫大狗二猫。有钱屁香,无钱话臭。有了钱又精又灵,没有钱又痴又聋。有了钱,王八有钱龟大哥;没有钱,一分钱逼倒个英雄汉。有钱之人,“有了圆里方,万事好商量”;没钱之人,“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所以老话说:“钱是硬头货,谁没谁难过。”又说:“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还说:“钱是人的胆,不会说话也会喊!”唐代大文豪韩愈在《送穷文》中讲过,一个“穷”字,能把人糟践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清代无名氏《邓通叹钱》有一节韵味深长的“咏叹调”:“〔耍孩儿〕无钱呵,思量泪打腮边转,愁恨情怀怨什么天!光阴世事多更换:有钱呵,红缨白马人称羡;无钱呵,罄手空拳骨肉嫌,衣衫褴褛人轻贱。有钱呵,胡言乱语全有理;无钱呵,说出立国机关总枉然。到如今参透了人心面,有钱的人前说好,无钱的怎敢当先!”
3.人行千遭,不如钱行一遭
钱在前头,人在后头,路子自然好走。有了钱,万事圆。缺了钱,哪门不到哪门黑。俗话说:“钱财通性命。”又说:“钱是命,命是钱,钱跟命,两相连。”所以呀,钱袋一空心沉重!在我国的古典小说里,说到美男,一定是宋玉、潘安;说到有钱,必然是陶朱、猗顿。这陶朱就是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谋士范蠡。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弃官逃到齐国,更名鸱夷子皮,父子治产,大发其财。此时齐国的国君又聘他为相。范蠡喟然叹曰:“治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便归还相印,散尽钱财,悄悄来到陶这个地方,自谓“陶朱公”。然而没过几年,再次“致赀累巨万”。这人呀,越有钱越知道钱有用。陶朱公的二儿子因杀人被囚在楚国。朱公打发小儿子拉一牛车黄金去营救老二。可是大儿子不干了——家里放着老大,却让小三儿去营救老二,我这老大还活个什么劲儿!闹着要自杀。朱公不得已,给楚国的熟人庄生写了一封信,叮嘱大儿子把书信和黄金交给庄生,其他不用多管。大儿子照章行事,庄生亦“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说动楚王大赦天下。一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大儿子睡不着了——既然是大赦,还送什么钱呢?便去庄生家把黄金要回来。庄生又去见过楚王。楚王赶在大赦前一天,把朱公的二儿子给砍了。老大拉着一车黄金和老二的尸首回到家,全家人大放悲声,只有朱公笑道:老夫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老大从小跟我吃苦打拼,深知金子来之不易,舍不得出手送人,自然也就打不开“后门儿”;而小三儿自幼锦衣玉食,根本不把金子当回事儿,所以当初才派他去救人。有道是,舍不得娃娃套不住狼,舍不得贞操当不了娘。天下之巨富大贵如陶朱公,送不出一车金子,也会送了儿子的小命;况常人乎?俗话说:“有钱路路通。”又说:“人行千遭,不如钱行一遭。”还说:“少年子弟江湖老,没有银子怎么跑?”
4.驴作乱是料作乱,人作乱是钱作乱
没钱的时候,“灯没油来捻子干,人没钱来鬼一般”;可是一旦有了钱,“人有钱了筋奓起,马有膘了鬃奓起”(牧马按:奓,读zh&,张开),于是乎便虚美起来了,咋呼起来了,闹腾起来了,争斗起来了。穷人是有争心没争力,想斗斗不起来;而富人则是争心争力都齐备,斗啥都斗得起,而且也能斗得起来。历史上“最斗”的,大概要数西晋大富翁石崇与王恺的争豪斗富。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记载:“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这王恺亦非等闲之辈,乃晋武帝司马炎的亲舅舅。王恺摆阔,用饴糖拌饭洗锅;石崇不服,便用蜡烛当柴烧饭。王恺制作了四十里长的紫色丝绸为面、绿色薄绫为里的步障显摆,石崇便制作了五十里长的锦缎步障与之斗豪。王恺斗不过石崇,索性不玩了;石崇干脆自己斗着玩。他每次请客燕集,都让美人来劝酒,哪个贵客不饮,他就把劝酒的美人杀掉。一次光为大将军王敦拒饮,就一连杀了三个美人。这哪里叫“斗”?简直是在造孽!《尚书·太甲中》讲过:“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终于有一天,石崇最喜欢的美妓绿珠,被晋惠帝佞臣孙秀一眼看中,孙秀索要,石崇不与,孙便矫诏收崇,石即末日临头。所以俗话说:“人有钱生事,马有料争食。”又说:“驴作乱是料作乱,人作乱是钱作乱。”还说:“凡人败德坏名,钱财占了八分。”
5.两个钱的不和一个钱的说话
常言:“钱没两个不响。”又说:“财大者气粗。”的确,人的财之大小,决定着气儿的粗细;并且这种“大小”和“粗细”的比例及换算,也量化得十分具体而明细。《管子·侈靡》谈到实力的对比时讲道:“钧同则争,倍则说(悦),十则服从,万则化。”《史记·货殖列传》专门讲到财力的对比:“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佰)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也就是说,在财富是你十倍的人面前,你的心里即有些发颤;在财富是你百倍的人面前,你就有点害怕人家了;在财富是你千倍的人面前,你就贱不唧唧地想给人家跑腿儿;在财富是你万倍的人面前,那就彻底玩完了——叫你鬼推磨你就得鬼推磨,叫你磨推鬼你就得磨推鬼!俗话说:“财压奴婢,艺压当行。”哪个长工短工不比财东力气大,还不得仰人鼻息,任人驱策,屁颠儿屁颠儿看人家的眼色行事吗?所以老话说:“家有千贯,人值万贯;身无一文,人不值半文。”在汉·刘向辑录的《战国策·秦策一》里有一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章》,绘声绘色地描摹叙述了策士苏秦由“极穷”转变到“极达”的全过程。“极穷”之时,“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不与言”。而“极达”之时,“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位尊多金,一语中的!古话说得好:“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看有钱家。”又说:“无情最是黄金物,变尽天下儿女心。”红尘中,人世上,货有价,人有等,狗咬挎篮的,人敬有钱的。所以呀,“两个钱的不和一个钱的说话”,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
6.除了割头难,就数出钱难
生意人挣的是好人钱,受的是赖人气,做买卖的千家万家,发了财的一家两家,赚几个铜子儿颇不易。其他行当更是挣钱如捉贼,花钱如流水,一文钱都能攥出水来!所以俗话说:“瞎子见钱眼也开,和尚见钱经也卖。”南朝·梁·殷云《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这个故事的“文眼”全在“十万贯”上,否则一文不名,即使让他骑着凤凰飞到大洋洲,也兴味索然得很。人就是看着钱亲。俗话说:“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又说:“财色动人心,儿女痛人心。”还说:“钱聚如兄,钱散如奔。”晋·鲁褒《钱神论》云:“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并说:“钱之所佑,吉无不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您还别说,这个钱字创造得还真是传神:繁体“錢”字,拆开便是个“金戈戈”,这“戈戈”胜似那“哥哥”,故世人悉尊之为“兄”——万众山呼“我亲爱的孔方兄呀”!《圣经·马太福音》记述了一个人与耶稣的对话:那人问,仁慈的老师,怎样做我才能进入天国?耶稣说,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窃,不可欺诈,不可作假证,不可不孝父母。那人说,这些我都已经做到。耶稣又说,你还得舍出你的财富,然后随我传福音于四方。那人听了这话,神色黯然,垂头丧气地走开了。因为他是个有钱人。耶稣于是对众门徒说,让有钱人进入天国,难于骆驼穿过针眼!正因为世人对钱财过分贪恋,难以割舍,所以俗话才说:“说着钱,便无缘。”又说:“除了割头难,就数出钱难。”还说:“若要亲眷断,借个铜钱试试看!”
7.财聚了,人散了;财散了,人聚了
俗话说:“财重六亲轻。”“六亲”者谁?父母、兄弟、妻子。那些“守财奴”与“财迷精”,把钱看得比磨盘大,把人看得比磨眼小,本与末、重与轻正好打了个颠倒。《礼记·大学》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就是俗谚“财聚了,人散了;财散了,人聚了”的最早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亦云:“天道布顺,人事取予,多藏不用,是谓怨府。故物不可聚也。”因而老话常说:“钱多心事重,财去身安乐。”唐代宰相张说在《钱本草》一文中,更是把钱诙谐地比喻成一味中草药:“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积”与“散”看似一对矛盾,但钱从本质上讲,是为“花”而发明的,“积”是它的暂时性,“散”才是它的根本性。所以俗话说:“钱是活财,花光再来。”又说:“钱是奴才,使了还来。”
8.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其实,钱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爱财也并不是什么恶习。《史记·货殖列传》讲:“‘仓&&&
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问题的症结在于,这钱,是如何来的?又是怎样花的?俗话说:“不义之财汤泼雪,筋骨之财刀刮铁。”又说:“偷来的钱有腿儿,挣来的钱有根儿。”还说:“偷来的财易尽,买来的官易坏,篡来的皇帝多妄为。”世上铜臭,都是人臭。那个富可敌国的石崇家里的钱,来路即有些不正。据《世说新语·汰侈》注引王隐《晋书》:“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又据唐·虞世南《北堂书抄》七十二引《晋中兴书》:“石崇为荆州刺史,数劫商贾。”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石崇本传亦载:“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后石崇被孙秀所害,其财产珍宝皆被掠夺。石崇临刑前“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正是:东藏金,西藏银,藏到头来等于零。这倒恰好应了“刀剑得者刀剑失”、“孽钱归孽路”、“欺人财物诳人钱,荣华富贵不多年”的老话。《淮南子·说林训》:“未尝稼穑粟满仓,未尝桑蚕丝满囊。得之不以道,用之必横。”所以俗话说:“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又说:“宁肯无钱使,不可无廉耻。”并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为取财用财之道?张说《钱本草》讲得好:“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礼,则弱智伤神。切须忌之。”俗谚亦云:“钱刀利手。”讲的就是钱的两面性。一方面,有钱即如利刃在握,操刀必割,所向披靡,无坚不拔;另一方面,财聚成怨府,钱多割人手,正所谓“家资多大祸多大”。谓予不信,请看红尘滚滚世上人,因钱而死的比因病而死的还要多乎哉矣!
◆&&&&
家家都有八出戏
俗话说:“一家一台戏,提起就来气。”又说:“一个家里八个天,家家有经念不完。”还说:“家家都有八出戏。”所为何来?一家人每天三顿在一个锅里搅稠稀,勺子和锅碗难免磕碰,别的不说,光是“吃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常言道:“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你要烙烙饼,他要喝稀粥。”有的也说:“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你要吃猪肉,他要喝烧酒。”这不就凑成“一台戏”了嘛!再说,家是温情的场所,不是讲理的地方。所以老话常讲:“说不清的是夫妻,算不清的是兄弟。”又说:“清官难断家务闲事。”然而,家事再“日怪”,也得号号脉。
1.天下爷娘爱好的,向小的
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不在于看见哪个亲不亲(这不是问题),而在于看见谁更“偏心”。俗话说:“十根指头有长有短,一树果子有甜有酸。”又说:“花有个红的不红的,人有个能的不能的。”还说:“天下爷娘爱好的,向小的。”做父母的大多是偏向小的,疼爱好的,喜欢红的,待见能的。父母一旦有了这种倾向性,就会产生“偏心眼”,就会让不红、不能、“多余”的儿女心生嗔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云:“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其实父母偏谁向谁,也未必真能帮得上谁。老话常说:“一牛生九子,并排十张犁;老牛回头看,谁也替不下谁。”不过儿女们“争竞”的、“嗔怪”的就是一份“父母的心”。好在“好花落叶不落根,亲人恼面不恼心”,随着儿女们年齿渐长——尤其是他们自己也做了父母,就会慢慢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就会渐渐体味到父母的深恩。是啊!亘古及今,上往下亲,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亲的是儿,热的是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牵肠挂肚一辈子!所以俗话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上最疼爱者儿女。”又说:“爷娘想儿流水长,儿想爷娘筷子长。”还说:“父母死了一阵风,儿女死了摘掉心!”
2.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手足兄弟,至亲至密。然而,当兄弟长大以后,各自成家,分门立户,感情就不那么“密”了;加上有的兄弟分家,为三瓜俩枣争吵打骂,撕破面皮,刀割水洗,行同路人。俗话说:“弟兄分家转仇人,仇人为财结弟兄。”又说:“兄弟不贤良,隔门高打墙。”还说:“兄弟不和家业败,夫妻不和孩子歹。”兄弟之间的矛盾,就在于越是亲人,越生怨恨。唐·赵蕤《长短经·恩生怨》:“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故知:怨也者,亲之也;恩也者,怨之所生也,不可不察。”兄弟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兄弟虽亲,但兄是兄,弟是弟,不能搞成“你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之类浑搅“一锅粥”。老话常说,“亲兄弟,明算账”,“弟兄生来是两家人”,“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这是实话实说,也是实情实理。我国传统文化讲“孝悌”,“孝”是父子恩义,“悌”是兄弟情谊——讲的是“兄则友,弟则恭”。当然,兄弟们自己闹腾归闹腾,对外还是合力同心的,正所谓“手掌朝里,拳头朝外”、“打虎亲弟兄,上阵父子兵”、“一家人臭嘴不臭心”。《国语·周语中》:“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至亲打不散,骨肉割不断。”
3.宾妯娌,赛姊妹
俗话说:“宾妯娌,赛姊妹。”“宾”在这里当“比”讲。清·俞樾《诸子平议·贾子一》:“‘宾’与‘比’亦一声之转,‘宾’得通‘比’。”故而“宾妯娌,赛姊妹”的“宾”和“赛”,都是“比”的意思。但凡比较、竞争、嫉妒,皆由近处开始。古谚云:“炎凉之态,富贵甚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甚于外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譬如姐妹们节假日一齐回娘家,你的“礼”重啦,我的“礼”轻啦,你争先啦,我拖后啦,眉高眼低,有喜有泣,总会生出点不爽不快来。不过,“兄弟亲骨肉,姐妹连肝胆”,争归争,竞归竞,争来竞去不就想争个先嘛!有道是,“同胞合母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生”。亲姐妹争高比低,终究挣不脱一个亲字。可是妯娌就不同了,来路不同心不同,因而妯娌之间往往意见多,矛盾深。俗话说:“兄弟易和,妯娌难处。”也说:“媳妇好当,妯娌难搭。”又说:“弟兄不和是妯娌的过,亲家不和女儿的过。”还说:“妯娌不同心,五鼠闹东京!”所以说,在一个家里,妯娌之间的团结至关重要。老话说得好:“兄弟和,顺气丸;妯娌和,家不乱。”
4.婆婆嘴碎,媳妇耳背
婆媳关系,有如天敌。其“敌意”有二:一是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外人”。俗话说:“女儿嫁出门,总是自家人;媳妇抬进门,还是外头人。”又说:“荞麦不是耧耩的,媳妇不是婆养的。”(耩,读jiǎnɡ,动词,用耧播种曰耩)婆婆媳妇都明白,谁养的谁疼,不养的不亲。二是彼此都在“争夺”儿子(或丈夫)的感情,并由此而排演出了千奇百怪的“戏文”。俗话说:“媳妇是个锣,到处说婆婆;婆婆是个鼓,逢人道媳妇。”又说:“媳妇常说婆婆有,婆婆老嫌媳妇丑。”还说:“婆婆嘴碎,媳妇耳背。”在婆婆看来,从来都是“喊婆婆的多,疼婆婆的少”;在媳妇看来,压根儿就是“婆婆打破缸,做错也无妨;媳妇打破盆,惊来一家人”。其实,尽管婆婆和媳妇都是外娶的,但彼此却是一家人;况且,“三十年大路踩成河,三十年媳妇熬成婆”,媳妇总有做婆的那一天。俗话说:“双扇门,一合合,娶过媳妇搭婆婆。”又说:“媳妇贤良婆有德,婆婆有德媳妇贤。”还说:“婆爱媳,媳敬婆,亲亲热热合家和;婆骂媳,媳恨婆,吵吵闹闹家不和。”据老辈人传言,婆媳搞好关系的最大“秘诀”是:“媳妇要记住婆婆爱吃的,婆婆要记住媳妇爱穿的。”
5.两姑之间难为妇
俗话说:“小姑多,舌头多;大姑多,婆婆多。”又说:“两姑之间难为妇。”的确,夹在大姑子和小姑子中间的媳妇,是颇受“夹板气”的。尤其是小姑子,一般都有两个“荣誉称号”:一是妈的贴身“小棉袄”,因而娇宠跋扈,眼尖嘴快,铁心帮妈斗嫂子;二是捅炉扒火的“小火炷”,专司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总能在妈嫂之间捅出火苗来。所以俗话说:“妯娌多了是非多,小姑多了麻烦多。”又说:“拔了萝卜田地宽,嫁了小姑嫂心宽。”还说:“小姑贤,嫂不奸。”
6.不是丈母娘看见女婿亲,是闺女连着娘的心
虽说是“女婿半个儿,有事他就来”,但女婿在丈人家向来没有什么好声口。俗话说:“女婿外甥是狗,吃了往家走。”又说:“女婿汉,真扯淡,全凭闺女两头窜。”还说:“女婿花了丈人的钱,毛驴吃了傍道的田。”更有甚者排比着数说道:“女儿哭爷娘真情真意,儿子哭爷娘惊天动地,媳妇哭婆婆虚情假意,女婿哭丈人老骆驼打屁。”好在丈母娘看见女婿亲,普天下的丈母娘都是女婿的“肉铫子”。(铫,此处读作di&o,音如吊。“肉铫子”指炖肉、盛肉的小铁锅)老话说:“丈母见了女婿子,喜得转了腿肚子。”又说:“丈母见郎,搁奶放糖。”还说:“丈母看女婿,越看越中意;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来气。”丈母娘为啥看见女婿亲?就因为她老人家是过来人,深知“当一日闺女作一日官,做一日媳妇坐一日监”,也清楚自家女儿做人家的小媳妇,“起得晚了得罪了婆婆,起得早了得罪了丈夫”,更明白“女儿活到九十九,还盼娘家做救手”,她是在为自己的女儿做盘算啊!所以俗话说:“不是丈母娘看见女婿亲,是闺女连着娘的心。”又说:“岳母都见女婿亲,就怕女婿没良心。”
7.夫妻闹别扭,牙齿咬舌头
做丈夫的每每感叹:“一生儿女债,半世老婆奴。”做老婆的常常唠叨:“男人是天,儿女是地,风箱里的老鼠受的是两头气。”然而,“半世儿女,一世夫妻”,“父母是娘家,哥嫂是邻家”,自个儿的日子还得自个儿过。尽管说儿女情长,夫妻恩厚,但是过光景、度日月哪有个不磕碰的?老话常说:“江河不曲水不流,夫妻不吵不到头。”又说:“夫妻舌头一样长,口角纠纷不离房。”还说:“夫妻闹别扭,牙齿咬舌头。”夫妻口角,不是为了婆家的人,便是为了娘家的事——其实婆家与娘家,都是自己的家。本来嘛,夫妻是“福齐”,夫妻如一体,夫妻没有隔夜的火。小夫妻吵架不过是磨牙逗嘴,老两口拌嘴更有趣——“人老脾气怪,越吵越恩爱”!所以老话说,“夫妻吵架常事,旁人劝架多事”。夫妻间小打小闹不伤情,床头吵架床尾和,小吵如小别,小别胜新婚。夫妻相处的关键是,“同心莫猜疑,猜疑两分离”。俗话说:“夫妻同心,酸汤泡饭也是福。”又说:“夫妻和合鱼帮水,兄弟和合水帮鱼。”还说:“千好万好,不如夫妻白头到老。”
8.和平享厚福
一个家庭能够长久地平安兴盛,必须恪守二字真经:“和”与“顺”。《礼记·礼运》:“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是谓大顺。”《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也,万物育也。”倘若一个家庭里的成员总是争吵打骂“窝里横”,那就永远也不可能平安兴盛。老话常说:“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又说:“一日动干戈,十年不太平。”反之,如果一个家庭里的成员人人都懂得“家之肥,乃大顺”,“礼之用,和为贵”,那么这个家庭怎么可能不和美、不兴盛呢?俗话说得好:“人亲骨肉香,家和水也甜。”又说:“和平享厚福。”还说:“一家和睦值千金,四季平安百事兴。”
◆&&&&
王侯将相,管不住儿孙浪荡
1.俗话说:“赚下金,攒下银,不如留下好后人。”又说:“妻不贤,子不孝,打不死,卖不掉。”尤其是有权有势却没有好儿孙,那是最伤心不过的。《战国策·赵策四》记述了左师公触詟与赵太后的一段对话:“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詟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难道领导者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并自我作答:没有功劳却占据高位,而且还占有各种珍贵的财宝和丰厚的资源,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2.古云:“膏粱难正。”(牧马按:六朝以膏粱为富贵之美称。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国语·晋语》:“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道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靖者修之。”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贞观十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历观前代拨乱创业之主,生长人间,皆识达情伪,罕至于败亡。逮乎继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贵,不知疾苦,动至夷灭。朕少小以来,经营多难,备知天下之事,犹恐有所不逮;至于荆王诸弟,生自深宫,识不及远,安能念此哉?朕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诸弟何能学朕乎?选良佐以为藩弼,庶其习近善人,得免于愆过尔。’”然而,就像吃饭、喝水、读书、恋爱必须亲自去做,忧患磨难亦需要亲自历练;不然的话,良佐辅弼毕竟只是“辅助性工具”,诚如老话所说“诸葛有智,阿斗有权”,而阿斗终久还是扶不起来的。宋·张载《西铭》有言:“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所以俗话常说:“娇养不如历艰。”所以孔夫子才强调:“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3.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富贵者与贫穷者对子弟的要求与评判亦截然不同。俗谚云:“富人养骄子,穷儿当牛使。”又说:“富人的崽子不赌钱,就是好子弟;穷人的娃子不挣钱,就是赖子弟。”《国语·鲁语上》云:“苦成氏(即郤氏)有三亡:少德而多宠,位下而欲上政,无大功而欲大禄,皆怨府也。”《战国策·赵策三》亦云:“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故俗话常说:“三公后,出死狗。”又说:“王侯将相,管不住儿孙浪荡。”并说:“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
◆&&&&
人不要脸鬼都怕
据《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孔颖达疏:“鬼,归也。”《列子·天瑞》:“鬼,归也,归其真宅。”《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韩诗外传》则讲得更具体:“人死为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膏归于露,毛归于草,呼吁之气复归于人。”整个儿一个回归大自然。《说文》对“鬼”的解释是:“鬼,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由此看来,“鬼”有两大特征:一是“人所归为鬼”。也就是说,“鬼”是人的“回归”,“人吃土一辈,土吃人一回”,最终回归自然,还原自然。二是“鬼,阴气贼害。从厶”。厶与私同。《说文》讲:“厶,姦衺也。韩非曰:‘仓颉作字,自营为厶。’”姦衺大致与奸邪同(牧马按:古时姦与奸亦有不同。《说文》:“姦,私也。从三女。”又说:“奸,犯淫也。从女从干。”),心不公为姦,衣不正为衺,所以至今说自私自利之徒,犹谓“自私鬼”也。这大概就是人们怕“鬼”的原因所在吧——自私而奸邪,“贼害”于人间。
不过,在现实世界里,有一种人比“鬼”更可怕,甚而连“鬼”都得怕他。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记述:“疡医殷赞庵,自深州病家归,主人遣杨姓仆送之。杨素暴戾,众名之曰横(去声)虎,沿途寻衅,无一日不与人竞也。一日,昏夜至一村,旅舍皆满,乃投一寺。僧曰:‘惟佛殿后空屋三楹。然有物为祟,不敢欺也。’杨怒曰:‘何物敢祟杨横虎!正欲寻之耳。’促僧扫榻,共赞庵寝。赞庵心怯,近壁眠;横虎卧于外,明烛以待。人定后,果有声呜呜自外入,乃一丽妇也。渐逼近榻,杨突起拥抱之,即与接唇狎戏。妇忽现缢鬼形,恶状可畏。赞庵战栗,齿相击。杨徐笑曰:‘汝貌虽可憎,下体当不异人,且一行乐耳。’左手揽其背,右手遽褪其裤,将按置榻上。鬼大号逃去,杨追呼之,竟不返矣。遂安寝至晓。临行,语寺僧曰:‘此屋大有佳处,吾某日还,当再宿,勿留他客也。’赞庵尝以语沧州王友三曰:‘世乃有逼奸缢鬼者,横虎之名,定非虚得。’”恶仆杨横虎是一个典型的暴戾恣睢下流无耻的家伙,他居然“逼奸缢鬼”,并使“鬼大号逃去”。噫!这倒正好应了那句老话:“人不要脸鬼都怕!”
俗话说,“神鬼怕恶人”。人之怕“鬼”,是因为“鬼”的“自私而奸邪,‘贼害’于人间”;而“鬼”怕不要脸的人,则是因为他比“鬼”更加自私、奸邪、“贼害”于“鬼间”——况人间乎!人没脸皮,天下无敌。俗话说:“山上就数老虎厉害,地下就数不要脸的厉害。”如何区分人的脸之要否?有分教:若不识何等为要脸者,但看每事肯吃亏、肯容让的便是;若不识何等为不要脸者,但看每事好占便宜、好无理取闹的便是。正所谓“一日不识羞,三餐吃饱饭”,“面皮厚厚,吃个够够”。据《孟子·公孙丑上》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是会脸红的动物,而羞耻心又是人的所有品德之源泉。老托尔斯泰说过:“道德法则是简单明了的,其实人人都懂。如果有谁假装不懂,那是在自欺欺人。”可见,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为何羞耻,人亦知之。人一旦“知耻”——即有了羞耻之心,一切事情也就好办多了。故孔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孟子亦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
三人同行,必有一智
1.《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少解读《论语》者,认为这是孔夫子谦虚的表现。其实,关谦虚何?夫子的“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不过是表明要学习他人身上好的东西,将不好的作为自己的参照系而已。三人同行有我师,是从正反两方面师事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孔子来说,从“三人”身上学到的,很可能是教训多于经验。读反面教材,将他人之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是最好的学习。
2.《易经·损卦》:“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清儒李士鉁解道:“以一求一则为两,两则有唱和之欢;以一求二则为三,三则有争夺之患。”俗话说:“两个人处成情人,三个人处成仇人。”又说:“俩人是把儿,三人是杈儿。”如果三人之中,两强联手,欺凌一弱,即会导致“三人出门小的苦”之惨状。如果三人当中,两劣勾结,排挤一优,则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之恶状。从古及今,此二种情形,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3.《尚书·洪范》:“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乃“少数服从多数”之游戏规则。然而这个“少数”和“多数”的关系,必须是真实的。《韩非子·内储说上》:“晏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像这类打着“多数人”的旗号,而窃行“少数人”之私者,怎么可能不出乱子呢?
4.《庄子·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集韵·德韵》讲:“惑,通作或。”惑也者,或者也。惑乱之人心眼儿活,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俗话说:“一个人俩心眼儿不算多。”因而每每会出现“三人六主张”之局面。倘三人同行,一人迷路,两人清醒,最终还是可以抵达目的地的。然而,倘两人迷路,一人清醒,跟着俩糊涂蛋南辕北辙走下去,必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5.《五灯会元·杨歧方会禅师》:“三人同行,必有一智。”这与“兵上三千出韩信”一样,是从概率上讲的。三人同行,关键是要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否则,同床异梦,各怀鬼胎,“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有多少智慧都会在内斗中消耗殆尽。只有三人同行,戮力同心,才可能“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计妥当。”又说:“一个巧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更何况三人同行,尚有一智乎!
〖饮食·健康〗
◆&&&&
骑马坐轿,不如躺倒睡觉
古代有不少专门用来表示睡眠的词,如睡、寐、寝、眠等,且各有侧重。
睡,最初多指坐着睡,后来则与睡眠同义。如《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又如唐·释慧琳《慧琳音义》:“睡,眠也。”宋·陈彭年《广韵》:“睡,眠睡。”
眠,指躺着睡。如《广韵》:“眠,寐也。”宋·丁度《集韵》:“眠,偃息也。”
寐,指睡卧,多指熟睡。如《说文》:“寐,卧也。”朱骏声训:“眠而无知曰寐。”段玉裁注:“寐,俗所谓睡著也。”唐·释玄应《玄应音义》:“寐,眠熟也。”
寝,本指偃卧,也指卧病,引申为休息。如《说文》:“寝,病卧也。”三国·魏·张揖《广雅》:“寝,偃也。”东汉·刘熙《释名》:“寝,所寝息也。”
睡觉,乃“头枕枕头头等事”也。英国的约翰·克洛说过:“自然给予人的甘露是睡眠。”一般来说,睡眠的最佳时间,在晚上九、十点到凌晨四、五点之间,俗称“子午觉”,因而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平均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身体就会发胖。而且,经常熬夜的人,“三更无眠,血没归经”,对身体损害尤为严重。所以俗话常说:“一夜不宿,十夜不足。”又说:“吃好穿好,不如睡好。”还说:“骑马坐轿,不如躺倒睡觉。”
睡觉乍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却是颇有一些讲究的:
一、睡前先要开窗通风。俗话说:“傍晚开开窗,一夜睡得香。”
二、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俗话说:“睡前烫烫脚,一夜睡得好。”又说:“想要睡得美,先得打通腿。”
三、饭后不要马上睡觉。俗话说:“吃了就躺,添肉四两。”又说:“吃饱便睡,增病减岁。”
四、睡觉时要头朝东向。据《礼记·玉藻》讲:“君子居恒当户,寝恒东首。”
五、枕头的高度要适宜。俗话说:“三寸长寿,四寸无忧。”
六、不要蒙头盖脸睡觉。谚云:“吃饭少一口,睡觉不蒙首,老婆长得丑,能活九十九。”
七、少仰睡,多侧睡,最好睡成“弯月型”。俗话说:“侧龙卧虎仰瘫尸。”
八、切忌开着灯睡觉。俗话说:“睡眠不点灯,洗澡不当风。”
九、应尽量早睡早起。老话说:“搭黑不如起五更,添油不如早吹灯。”
十、睡觉可以增加幸福指数。这是睡觉的第一等好处,平日里无事不生事,有事时大事化小事。俗话说:“一觉免三灾。”又说:“塌天大事一睡休。”还说:“人有隔宿之智。”这一条非常重要,故放在最后来“压轴儿”。
有道是,“一世人生半世枕”。所以说,吃饭睡觉是最为紧要的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睡不着的烦恼(如失眠),没有熟睡中的懊恼。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是穷人羡慕富人,绝少有富人羡慕穷人的;然而在睡觉这个问题上,穷小子却让大富翁们美美地艳羡了一把。俗谚云:“一等富,吃饭睡眠两头误;一等穷,朝朝睡到太阳红!”
◆&&&&
小菜荤搭素,穿衣绸搭布
新民谣有:“吃菜吃素的,穿衣穿布的,当官当副的,娶媳妇娶肉的。”前三句讲得是“素”、“布”、“副”,图一个自在舒服;后一句乃山西土话,“肉”是胖而壮的意思,“要想富,家里有个大屁股”,娶个肉媳妇,那叫福气啊!关于吃与穿的方面,俗话还说:“小菜荤搭素,穿衣绸搭布。”
先说“荤搭素”。荤,远古时指有辛味的菜。俗谚云:“天下三大荤,韭菜大蒜葱。”《说文》:“荤,臭菜也。从艸,军声。”《说文·徐锴系传》:“荤,通谓芸苔、椿、韭、蒜、葱、阿魏之属,方术家所禁,谓气不洁也。”《玄应音义》:“凡物辛臭者皆曰荤也。”《仪礼·士相见礼》有“膳荤”,郑玄注:“荤,辛物,葱、薤之属,食之以止卧。”《荀子·富国》有“荤菜百疏”,杨倞注:“荤,辛菜也。”后来,荤特指荤腥之物,如鸡、鸭、鱼、肉等食物。唐·白居易《斋月静居》诗:“荤腥每断斋居月,香火常亲宴坐时。”荤乃与素相对而言。吃素之人,“只吃朝天长,不吃背朝天”,庄稼蔬果朝天长,飞禽走兽背朝天。素,古与“蔬”通。《读书杂志·荀子第三·王制》:“《月令》:‘取蔬食。’《管子·禁藏》曰:‘果蓏素食。’是蔬、素古字通。”《汉书·王莽传》有“莽辄素食”,颜师古注:“素食,即菜食也。”《匡谬正俗》卷三:“素食,谓但食菜果糗饵之属,无酒肉也。”俗话说:“常吃素,好养肚。”又说:“素食者长寿。”还说:“若要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然而也说:“吃素不吃荤,长不成强壮人。”又说:“吃肉吃面换面皮,吃糠吃菜楦肚皮。”还说:“吃素吃素,吃得面黄肌瘦;吃荤吃荤,吃得胖胖墩墩。”所以,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荤搭素”最为适宜。当然,吃荤与吃素,亦因人而异。清·袁枚《随园食单》讲:“菜有荤素,犹衣有表里也。富贵之人,嗜素甚于嗜荤。”对于满肚子油水儿的人来说,自然喜欢“素食清茶,爽口爽心”。然而,正如《韩非子·五蠹》所讲:“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对于穷娃子来说,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好饭,好不容易逮住一顿荤腥,那还不来个“假装眼睛瞎,两块肥肉一筷夹”!
再说“绸搭布”。俗话说:“吃要吃精,穿要穿轻,住要住新。”所谓穿轻,无非是披挂些个绫罗绸缎。不过,“丝绸好看不挡寒,粗棉笨布周身暖”,所以最佳搭配,还是“里穿棉来外绸缎,既暖和来又光鲜”。近些年来,人们讲究回归自然,就连时髦男女也开始喜欢穿麻着布了。这倒正好应了那句老话:“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
◆&&&&
稀粥烂饭最养人
我小时候经常帮母亲烧火拉风箱。据母亲传授:“紧火捞饭慢火粥,日死撞活熬稀粥。”母亲所谓“慢火粥”之“粥”,指的是小米干饭,我们叫它“稠粥”;而小米稀饭则称之为“稀粥”。熬稀粥时须火力凶猛,故风箱要拉得“日死撞活”,方可将粥熬成饱和状。清·袁枚《随园食单》讲:“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只有熬成这样的粥,才可口养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范县书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叙说自己食粥之态:“暇日咽脆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宋·张耒《粥记》亦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据《摩诃僧祇律》载,佛陀告诉众比丘食粥有十利:“第一资色,粥能够资益身躯,颜容丰盛;第二增力,粥能够补益尪羸,增长气力;第三益寿,粥能够补养元气,寿算增益;第四安乐,粥能够清净柔软,食则安乐;第五辩说,粥能够滋润喉吻,论议无碍;第六除风,粥能够调和通利,风气消除;第七消宿食,粥能够温暖脾胃,宿食消化;第八辞清,粥能够气无凝滞,辞辩清扬;第九除饥,粥能够适充口腹,饥馁顿除;第十消渴,粥能够喉吻沾润,渴想随消。”并作偈子:“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明代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一口气列出四五十种粥来。如:“小麦粥【主治】止消渴烦热”,“糯米、秫米、黍米粥【气味】甘,温,无毒。【主治】益气,治脾胃虚寒,泄痢吐逆,小儿痘疮白色”,“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气味】甘,平,温,无毒。【主治】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另外还有“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肿脚气,辟邪疠。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百合粉粥:润肺调中。萝卜粥:消食利膈。胡萝卜粥:宽中下气。油菜粥:调中下气。芹菜粥:去伏热,利大小肠。芥菜粥:豁痰辟恶。韭菜粥:温中暖下。松子仁粥:润心肺,调大肠。枸杞子粥:补精血,益肾气。生姜粥:温中辟恶。花椒粥:辟瘴御寒。茴香粥:和胃治疝。胡椒粥、茱萸粥:并治心腹疼痛。猪肾粥、羊肾粥、鹿肾粥:并补肾虚诸疾。羊肝粥、鸡肝粥:并补肝虚,明目。羊汁粥、鸡汁粥:并治劳损。鸭汁粥、鲤鱼汁粥:并消水肿”,等等。清代名医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俗谚亦云:“稀粥烂饭不伤人,吃全杂粮不生病。”又说:“稀粥烂饭最养人。”宋代文坛老寿星陆放翁《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所谓“宛丘平易法”,指张耒(字文潜)的“食粥养生法”,因张著《宛丘集》而得名(参见《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之《食粥》诗,有放翁自作题解:“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明代诗人张方贤亦有一首《煮粥诗》,写得更为风趣、更有韵味:“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
眉豪不如耳豪,耳豪不如老饕
1.眉豪。古之美眉,可不是今天的妹妹之谐音,或美女之昵称。据《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讲:“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又曰:“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还说:“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清代大医家张志聪集注:“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循两眉而上额交巅,是以皮肤之血气盛,则眉美而有毫毛也。眉乃先天所生,故美眉者,眉得血气之润泽而美也。毫毛者,眉中之长毛,因血气盛而生长,亦后天之所生也。恶眉者,无华彩而枯瘁也。”可见,眉中有毫毛者,血气盛,多长寿,故称寿眉或眉寿。
2.耳豪。据宋·彭乘《墨客挥犀》记,宋代名相范仲淹之画像有“耳毫数茎”。清·梁章钜《浪迹丛谈》亦有“眉寿说”词条:“云台师尝与余对坐良久,熟视而言曰:‘君眉间有二长毫,此寿征也。经典中屡言眉寿,如‘绥我眉寿’、‘以介眉寿’、‘眉寿万年’。钟鼎文字中言眉寿尤多。眉寿古多而今少,岂今人固不如古人哉?’按:吾师今年八十有三,眉却无毫。或曰:‘有寿而不必长眉者,未有长眉而不寿者。’然细察吾师耳间有长毫数茎,而余耳际亦微有毫。记得相书中云:‘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项下绦。’今‘眉毫’、‘耳毫’皆有征,惟‘项下绦’则尚未详辨耳。”
3.项绦。其实,“项绦”在梁章钜先生所说的相书中屡有出现。如《麻衣相》即有“小儿项下绦纹者,富而寿”。而《神相十观》则既说到眉豪耳豪,如“眉为保寿官,喜清高疏秀弯长,此保寿官成也”,“耳为采听官,轮厚廓坚,红润姿色,内有长毫,孔小不大,此采听官成也”;同时亦提及“项下双绦,心窝不陷,腹宜有囊如葫芦”,皆为上相。至于何为“项绦”?东汉·许慎《说文》讲:“项,头后也。从页工声。”人的脖子如果仔细分别,则前为颈,后为项。“项绦”即脑后发际下方的环项肉纹,就像在脖子上系了一条丝绦。倘若项下有“双绦”者,则更是长寿的象征。
4.老饕。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于是有人便将“贪于饮食”和“冒于货贿”,分别安在饕餮二字头上,称“贪财曰饕,贪食曰餮”。愚以为,饕餮一词分明是个“连体儿”(古语连绵词),为什么非要把它生生地分开呢?好在人们后来根本不去理会“贪财好贿”那套说辞,仅以饕餮专指贪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以能吃、会吃、贪吃而著称,自称“老饕”,并作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老饕赋》流传于世。至于俗话说的“眉豪不如耳豪,耳豪不如老饕”,则是对长寿者的特征所作的比较。这条谚语见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北齐·颜之推语:“眉豪不如耳豪,耳豪不如项绦,项绦不如老饕。”并有吴自注云:“此言老人虽有寿相,不如善饮食也。”的确,好胃口就是好作料。俗话说得好:“会吃就是补,能吃才有寿。”又说:“能吃能睡,长命百岁。”还说:“三饱一倒,长生不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季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