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阳历1983年4月4日出生的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怎么算

怎样用天干地支计算日期?另外,今天是什么日?
怎样用天干地支计算日期?另外,今天是什么日?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您讲的年、月和时辰的计算都很详细。可我还是没有明白具体某一日怎么计算。请您单独就这一点讲讲好吗?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谁知道农历月天干地支的算法?
谁知道农历月天干地支的算法?
08-11-28 & 发布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 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算法 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其公式为: (所求年数-3)/60 = 商。。。余数(年干支序数) 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月干支推算法: 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 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 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首先推算出该年农历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推。该年正月的天干序号的计算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当该数为负数时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农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1-2)X 2-1=-3,因该数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天干序号7得出农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日干支推算法 由于农历月的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使推算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比较好的推算办法是借助于历表 虽然农历的大小月不固定,而阴历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闰月(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固定不变,所以可以从阳历来推算当日的干支,其推算公式是: 日干=(元旦天干序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0 =商........余数(日干序数) 日支=(元旦地支序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2 =商........余数(地支序数) 按上述方法推算日干支,有两个数要先求出来才能代入公式中,即元旦干,支序数,各月干,支加减数。 天干地支加减数表: 每月天干地支常数加减表 平年 闰年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一月 减一 减一 减一 减一 二月 加零 加六 加零 加六 三月 减二 加十 加一 加一 四月 减一 加五 加一 加 一 五月 减一 减一 加一 加一 六月 加零 加六 加一 加一 七月 加零 加零 加一 加一 八月 加一 加七 加一 加一 九月 加二 加二 加一 加一 十月 加二 加八 加一 加一 十一月 加三 加三 加一 加一 十二月 加三 加九 加一 加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干 支 纪 年 法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五、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详见下表:
年 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巳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由上可见,农历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天干却不固定,要经过推算才能排出。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查天干年份为‘丙’子头,在上表的第三行,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六、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男孩日4时55分出生的宝宝天干地支怎么算!!!五行缺什么?_百度宝宝知道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
1&& 2&& 3&& 4&& 5&& 6&&7&&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3&& 4&& 5&& 6&&7&&8&& 9&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6&&&&&&7&&&&&& 8&&&&&&&&9&&&&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32&&&& 33&&&& 34&&&& 35&&&&36&&&&37&&&38&&&&&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天干地支表(1624年-2043年)
甲子 乙 丑 丙 寅 丁 卯 戊 辰 己 巳 庚 午 辛 未 壬 申 癸 酉
26 29 32 1633
86 89 92 1693
46 49 52 1753
06 09 12 1813
66 69 72 1873
26 29 32 1933
86 89 92 1993
甲 戌 乙 亥 丙 子 丁 丑 戊 寅 己 卯 庚 辰 辛 巳 壬 午 癸 未
76 79 82 1883
36 39 42 1943
96 99 02 2003
甲 申 乙 酉 丙 戌 丁 亥 戊 子 己 丑 庚 寅 辛 卯 壬 辰 癸 巳
86 89 92 1893
46 49 52 1953
06 09 12 2013
甲 午 乙 未 丙 申 丁 酉 戊 戌 己 亥 庚 子 辛 丑 壬 寅 癸 卯
96 99 02 1903
56 59 62 1963
甲 辰 乙 巳 丙 午 丁 未 戊 申 己 酉 庚 戌 辛 亥 壬 子 癸 丑
06 09 12 1913
66 69 72 1973
甲 寅 乙 卯 丙 辰 丁 巳 戊 午 己 未 庚 申 辛 酉 壬 戌 癸 亥
16 19 22 1923
76 79 82 1983
36 39 42 2043
十二生肖年
1&&&&&&& 2&&&&&&&&3&&&&& 4&&&&&& 5&&&&& 6& &&&&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23:00-00:59 01:00-02:59 03:00-04:59 05:00-06:59
辰时 己时 午时 未时
07:00-08:59 09:00-10:59 11:00-12:59 13:00-14:59
申时 酉时 戊时 亥时
15:00-16:59 17:00-18:59 19:00-20:59 21:00-22:59
十二时辰详解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一百二十年阳历,干支,五行,生肖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日 1901年 2月18日 1960年 1月28日 1961年 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 2月19日 1902年 2月7日 1961年 2月15日 1962年 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 2月8日 1903年 1月28日 1962年 2月5日 1963年 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 1月29日 1904年 2月15日 1963年 1月25日 1964年 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 2月16日 1905年 2月3日 1964年 2月13日 1965年 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 2月4日 1906年 1月24日 1965年 2月2日 1966年 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 1月25日 1907年 2月12日 1966年 1月21日 1967年 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 2月13日 1908年 2月1日 1967年 2月9日 1968年 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 2月2日 1909年 1月21日 1968年 1月30日 1969年 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 1月22日 1910年 2月9日 1969年 2月27日 1970年 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 2月10日 1911年 1月29日 1970年 2月6日 1971年 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 1月30日 1912年 2月17日 1971年 1月27日 1972年 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 2月18日 1913年 2月5日 1972年 2月15日 1973年 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 2月6日 1914年 1月25日 1973年 2月3日 1974年 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 1月26日 1915年 2月13日 1974年 1月23日 1975年 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 2月14日 1916年 2月2日 1975年 2月11日 1976年 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 2月3日 1917年 1月22日 1976年 1月31日 1977年 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 1月23日 1918年 2月10日 1977年 2月18日 1978年 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 2月11日 1919年 1月31日 1978年 2月7日 1979年 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 2月1日 1920年 2月19日 1979年 1月28日 1980年 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 2月20日 1921年 2月7日 1980年 2月16日 1981年 2月4日 庚申 金 猴
1921年 2月8日 1922年 1月27日 1981年 2月5日 1982年 1月24日 辛酉 金 鸡
1922年 1月28日 1923年 2月15日 1982年 1月25日 1983年 2月12日 壬戌 水 狗
1923年 2月16日 1924年 2月4日 1983年 2月13日 1984年 2月1日 癸亥 水 猪
1924年 2月5日 1925年 1月24日 1984年 2月2日 1985年 2月19日 甲子 木 鼠
1925年 1月25日 1926年 2月12日 1985年 2月20日 1986年 2月8日 乙丑 木 牛
1926年 2月13日 1927年 2月1日 1986年 2月9日 1987年 1月28日 丙寅 火 虎
1927年 2月2日 1928年 1月22日 1987年 1月29日 1988年 2月16日 丁卯 火 兔
1928年 1月23日 1929年 2月9日 1988年 2月17日 1989年 2月5日 戊辰 土 龙
1929年 2月10日 1930年 1月29日 1989年 2月6日 1990年 1月26日 己巳 土 蛇
1930年 1月30日 1931年 2月16日 1990年 1月27日 1991年 2月14日 庚午 金 马
1931年 2月17日 1932年 2月5日 1991年 2月15日 1992年 2月3日 辛未 金 羊
1932年 2月6日 1933年 1月25日 1992年 2月4日 1993年 1月22日 壬申 水 猴
1933年 1月26日 1934年 2月13日 1993年 1月23日 1994年 2月9日 癸酉 水 鸡
1934年 2月14日 1935年 2月3日 1994年 2月10日 1995年 1月30日 甲戌 木 狗
1935年 2月4日 1936年 1月23日 1995年 1月31日 1996年 2月18日 乙亥 木 猪
1936 年 1月24日 1937年 2月10日 1996年 2月19日 1997年 2月6日 丙子 火 鼠
1937年 2月11日 1938年 1月30日 1997年 2月7日 1998年 1月27日 丁丑 火 牛
1938年 1月31日 1939年 2月18日 1998年 1月28日 1999年 2月15日 戊寅 土 虎
1939年 2月19日 1940年 2月7日 1999年 2月16日 2000年 2月4日 己卯 土 兔
1940年 2月8日 1941年 1月26日 2000年 2月5日 2001年 1月23日 庚辰 金 龙
1941年 1月27日 1942年 2月14日 2001年 1月24日 2002年 2月11日 辛巳 金 蛇
1942年 2月15日 1943年 2月4日 2002年 2月12日 2003年 1月31日 壬午 水 马
1943年 2月5日 1944年 1月24日 2003年 2月1日 2004年 1月21日 癸未 水 羊
1944年 1月25日 1945年 2月12日 2004年 1月22日 2005年 2月7日 甲申 木 猴
1945年 2月13日 1946年 2月1日 2005年 2月8日 2006年 1月28日 乙酉 木 鸡
1946年 2月2日 1947年 1月21日 2006年 1月29日 2007年 2月17日 丙戌 火 狗
1947年 1月22日 1948年 2月9日 2007年 2月18日 2008年 2月6日 丁亥 火 猪
1948年 2月10日 1949年 1月28日 2008年 2月7日 2009年 1月25日 戊子 土 鼠
1949年 1月29日 2005年 2月16日 2009年 1月26日 2010年 2月23日 己丑 土 牛
1950年 2月17日 1951年 2月5日 2010年 2月24日 2011年 2月2日 庚寅 金 虎
1951年 2月6日 1952年 1月26日 2011年 2月3日 2012年 1月22日 辛卯 金 兔
1952年 1月27日 1953年 2月13日 2012年 1月23日 2013年 2月9日 壬辰 水 龙
1953年 2月14日 1954年 2月2日 2013年 2月10日 2014年 1月30日 癸巳 水 蛇
1954年 2月3日 1955年 1月23日 2014年 1月31日 2015年 2月18日 甲午 木 马
1955年 1月24日 1956年 2月11日 2015年 2月19日 2016年 2月7日 乙未 木 羊
1956年 2月12日 1957年 1月30日 2016年 2月8日 2017年 1月27日 丙申 火 猴
1957年 1月31日 1958年 2月17日 2017年 1月28日 2018年 2月15日 丁酉 火 猴
1958年 2月18日 1959年 2月7日 2018年 2月16日 2019年 2月4日 戊戌 土 狗
1959年 2月8日 1960年 1月27日 2019年 2月5日 2020年 1月24日 己亥 土 猪
天干地支解说
天干(十干) 地支(十二支)
干支名称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 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戌
阴: 乙、丁、已、辛、癸 丑、卯、巳、未、酉、亥
合化: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子丑合土,寅亥合木,戌卯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日月
相冲 甲&戊 乙&已 丙&庚 丁&辛 戊&壬 已&癸 庚&申 辛&乙 壬&丙 癸&丁
地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 已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地支三合:
申子辰会成水局,亥卯未会成木局, 寅午戌会成火局,巳酉丑会成金局, 辰戌丑未会成土局(即为四库)
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序 干 支 五行 属相
1 甲子 金 鼠
2 乙丑 金 牛
3 丙寅 火 虎
4 丁卯 火 免
5 戊辰 木 龙
6 已巳 木 蛇
7 庚午 土 马
8 辛未 土 羊
9 壬申 金 猴
10 癸酉 金 鸡
11 甲戌 火 狗
12 乙亥 火 猪
13 丙子 水 鼠
14 丁丑 水 牛
15 戊寅 土 虎
16 已卯 土 免
17 庚辰 金 龙
18 辛巳 金 蛇
19 壬午 木 马
20 癸未 木 羊
21 甲申 水 猴
22 乙酉 水 鸡
23 丙戌 土 狗
24 丁亥 土 猪
25 戊子 火 鼠
26 己丑 火 牛
27 庚寅 木 虎
28 辛卯 木 免
29 壬辰 水 龙
30 癸巳 水 蛇
31 甲午 金 马
32 乙未 金 羊
33 丙申 火 猴
34 丁酉 火 鸡
35 戊戌 木 狗
36 已亥 木 猪
37 庚子 土 鼠
38 辛丑 土 牛
39 壬寅 金 虎
40 癸卯 金 免
41 甲辰 火 龙
42 乙巳 火 蛇
43 丙午 水 马
44 丁未 水 羊
45 戊申 土 猴
46 已酉 土 鸡
47 庚戌 金 狗
48 辛亥 金 猪
49 壬子 木 鼠
50 癸丑 木 牛
51 甲寅 水 虎
52 乙卯 水 免
53 丙辰 土 龙
54 丁巳 土 蛇
55 戊午 火 马
56 已未 火 羊
57 庚申 木 猴
58 辛酉 木 鸡
59 壬戌 水 狗
60 癸亥 水 猪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
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推荐阅读:&&& &&& &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排行榜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干地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