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综艺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真实的农村生活,是做《哈哈农夫》的初衷| 专访总导演袁白丽

|秦明(珞思影视研究组)

“城市套路深,综艺下农村。”几年间,综艺节目前仆后继的上山下乡,让这句话成为业内外心照不宣的调侃。在节目滤镜的装点下,乡村生活的安逸静谧被放大到C位,引人无限神往归田园居的岁月静好。但,这自然不是乡村生活的全部。

凌晨三点,是生活在三亚西岛的渔民每天起床,开船出海捕鱼的时间。这一夜,好不容易战胜生理困顿上到渔船的杨超越,在海上颠簸几分钟后,被强烈的晕船反应放倒,直到日出才勉强爬起来。

有幸躲过晕船的王源、贾乃亮、金瀚和沈梦辰,则全程跟着渔民老林学习灯光捕鱼,在苦熬两个小时后,跟着渔民一起收回一百多米的渔网,从天黑干到天亮。事后,沈梦辰抬着无力的胳膊感慨做渔民好辛苦,“作息时间不规律,还有这个网太重了。”老林听后只是笑笑,“我们这些网不算大了”。


“我们想象中的农村和农民,除了有极致的美景之外,田园生活最大的一个真相,其实是劳动量是真的很大,农夫是很辛苦的。”从亲子节目《妈妈是超人》跨界到乡村人文体验真人秀,接过《哈哈农夫》总导演担子的袁白丽,在节目收官前与捕娱记(ID:ibuyuji)进行了一次深聊。

这不是芒果TV第一次触碰“农村题材”,无论是《变形计》还是《野生厨房》,都从各自的角度为大众呈现了乡村生活的某一景致。但这是袁白丽头一回用真人秀的模式解构农夫生活,回顾《哈哈农夫》一路上山下海的奔波,她很坚定这趟与众不同的乡村体验是值得再琢磨的方向,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她觉得“不作美的天气失去了很多美好的外景,打开农村的方式还可以更好玩一点”。

而就是她的这趟第一次,收割了《人民日报》政文官方微信点赞,认为《哈哈农夫》“不仅真实展现现代乡村的全新风貌,也让观众深度体验“乡村振兴”战略后传统农耕文化中焕发的新风貌、新气象,刷新了观众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



围绕真实农村生活的解读

跳出慢综艺模式的一次内容更新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亚西岛,整季《哈哈农夫》辗转跋涉西双版纳、腾冲、稻城亚丁等多地,从亚热带雨林到藏区高原,风景依然是美不胜收的,但乡村人文体验却不复以往理想式的田园牧歌。

在腾冲郁郁葱葱的香蕉地里,王源、贾乃亮、杨超越、金瀚与当地果农对赌,四个人要在一天内割一千斤香蕉,而这些只是一名果农一天的工作量。艰难割完一天香蕉,四人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果实破损,因此被果园老板问责追偿,一天的忙碌几乎打了水漂。


沉甸甸的香蕉压塌了贾乃亮的背

到菜地摘菜,众人先遭遇小葱、蒜苗、韭菜傻傻分不清的窘迫,再来是埋头弯腰收割一天后,惊悉最贵的蒜苗也只能卖7角钱一斤的现实,而贾乃亮辛辛苦苦剥得的一筐包菜,还被告知因采摘方式不对,可能一个都卖不出去……


菜贩子拒绝收购“哈哈家族”采摘的蔬菜

在袁白丽看来,嘉宾经历的这些艰难,既是农民真实生活的一角,也是过去在乡村体验真人秀中鲜少被放大聚焦的一隅,“在短短的三个月里,13期节目,我们希望把大中国的不同乡村面貌,不同农民的生活都展示给大家。”对于《哈哈农夫》来说,除了大自然景观的芬芳,它展现更多的是“农夫”现实生活的种种。

繁复艰巨的农务劳作,是袁白丽希望透过综艺手段,去重点强化与显现的内容要素。她坦白,此前的几档节目已经做到了各自叙事情境里的极致,因此她想在《哈哈农夫》里置入一个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我们遵循的是大自然的法则。让他们去完成那么多的事情,跟当地人深度接触,当地人的真实农民其实是我们节目里一个重要的主角,他们的劳作和生活的状态,是一个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内容表现。”


老林表示,出两次海扑一次空是渔民生活的常态

加大劳动量的《哈哈农夫》,最直观的一大感受是,嘉宾略显手忙脚乱和捉襟见肘,节目的氛围也不似以往的乡村体验那么悠然自得,打破了“田园&慢综艺”的固有配方。这种改变,是袁白丽有意而为的结果。最开始把嘉宾放到西双版纳,是想让他们慢慢生活的,“但你会看到,就是这帮孩子,让他们自发地去好好感受大自然,是很难的。”所以在其后录制的三站,节目组运用综艺规则循序推进这趟乡村生活的体验层次。

也就有了第二站在腾冲,一群人下地忙了大半天,只赚到三十块钱,却格外能体会菜农的不容易,“万万没想到,会这么累。摘菜、洗菜整整半天,只赚到了三十块钱,还不够全家吃饱。”而最后一期节目,当四站录制的点点滴滴和老乡问候重现在眼前,“哈哈家族”众人都忍不住流泪。


回头看这一路的轨迹,袁白丽认为,不论是嘉宾的感受,还是观众的反馈,在她看来满足了做这档节目的初衷,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真实的农村生活风貌。“我们真的不像传统的慢综艺,让嘉宾随心所欲,而是给他们设定了很多规则和环境,去触发这些年轻认识真正的乡村。”


人物关系从生疏磨合出融洽

除了务农生活,更想关照背后的真实人生

人物,从来是乡村体验真人秀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五季《向往的生活》,黄小厨和何老师迎来送往,描摹出诗和远方最生动的烟火;一季《野生厨房》,汪涵带领下的“野生家族”,在大自然的包容下尽兴撒野。脱离慢综艺想象的《哈哈农夫》,在“解构真实农村生活”的命题下,要怎么讲人的故事?

袁白丽的答案还是“年轻”。正如节目初衷是想给农村注入一些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农村真实的样子,在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完成这趟下乡时,节目组率先确立的就是“要找一群年轻人”。


“有了这个方案之后,我们先从一定要有的人员开始选择。”而最先进入节目组视线的,就是杨超越。“大家都知道,她是全村的希望嘛,一个是她本身的村花头衔,让大众印象非常深刻,我们想,让她回到曾经熟悉的一个环境,她一定可以大展拳脚。”

杨超越也果然没有辜负这重期待,她确实是“哈哈家族”中最快展现出农村生活技能的成员,与此前被公众质疑的“废柴爱豆”形象截然不同,生活、做饭、摘菜……在驾轻就熟的环境里,杨超越变得更接近被各种非议包围之前的她。会在第一次见到金瀚时,直愣愣地问对方要不要吃西红柿;会自黑唱歌难听,讲大家都没反应过来的“我上辈子大概是美人鱼,因为用歌声换了双腿”笑话。


以年轻、不熟悉农活、但又充分热爱生活为指标,节目组陆续锁定了王源、贾乃亮、金瀚三名男性角色。对袁白丽而言,年少出道、对生活烟火接触甚少的王源,自己跑遍云南每个地方、由衷向往田园生活的贾乃亮,以及幼年在大草原和海边都生活过的金瀚,都是不擅农业劳作,但对去农村生活有动力的合适选择。

这样一群人,在慢慢掌握农活技能和形成家族氛围的过程中,卸下了艺人职业给他们穿上的“盔甲”,流露出光鲜背后的纯粹、委屈和感性。

节目里,贾乃亮首次提及自己走过各类风波的心态,他像老大哥一样与弟弟妹妹分享,“我不需要安慰,只需要朋友陪在我身边就够了”。十几岁起就一直活在镁光灯中心的王源,节目中总散发着少年人的开怀与快意,也在身体遭遇高强度考验后松掉心里的那根弦,勇敢吐露一路走来的压力和委屈,更第一次谈到考上顶尖音乐学府伯克利之后却遭受批评的忿忿不平,“我很气呀你知道”。而头一回尝试真人秀的金瀚,则让人看到这个年轻演员撕去偶像剧包装后,骨子里渗透的北方汉子的干脆、爽利与诙谐。



王源第一次在综艺里敞开心声

袁白丽说,这是由《哈哈农夫》撕开的真实人生,这些从城市走到乡村的年轻人,既要与环境融合,也要与新的“家人”磨合。“他们融合的非常快,我恰恰觉得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是这个环境的魔力,让这帮人愿意打开自己的话匣子,袒露被藏了很久的情绪。”


让更多观众认知真实农村生活的幸福感

能够理解大家的“非议”评价

掏出了明星的肺腑之言,在袁白丽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世界上不是说有千万种活法吗?我们就是展示了一部分人,比较简单、真实、有幸福感的生活,这就是完全真实的《哈哈农夫》。”制作完一整季节目,袁白丽承认最大的遗憾是时间太短暂,“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哈哈家族’去‘沉浸式’体验农村。”而如果能给她再拍一次的机会,她还希望能带大家领略更多“人情”,呈现更多真实的“人情”。

袁白丽觉得还应更浓墨重彩表现的这种情感,在《哈哈农夫》收官的第十三期节目里,展开得淋漓尽致。当曼掌村村长、香蕉林的岩哥、三亚的蟹爷爷、拉木格村的孩子等故人一一出现,只是一张张纯真朴实的笑脸,就足够动人心弦。“我们重新采访了所有出镜的农民朋友,记录他们对哈哈家族想说的话,记录他们的笑声,记录他们的笑脸,记录哈哈家族看到他们的笑和泪。”而这些,就是节目想要传达的“哈哈精神”,“如果幸福快乐是一种粮食的话,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农夫。”袁白丽说。


这些鲜活、可爱的人物,也确实真正感染到屏幕之外的看客。除了此前纷纷留名要跟着节目的脚步打卡的网友,收官一期节目的弹幕里,大量网友也踊跃预约“第二季”,并要求是原班人马。与此同时,据数据显示,《哈哈农夫》斩获全端热搜70余次,其中热搜第一12次。

在袁白丽看来,把故事讲到位了,打动观众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我觉得,把什么人放到一个什么样的节目里,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去讲故事。就像他们摘菜那次,摘了一下午,跟菜贩子争来争去赚了三十块钱。然后这三十块钱买来的食物,那一天他们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亲自采摘贩卖蔬菜,嘉宾切身体会到农民的艰难

同时,她也理解观众对节目后期“农夫”部分呈现减少,“哈哈”部分偏多的争议,但作为节目的创作者,一方面,她承认“比重的拿捏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农夫”的部分还有很大的展示空间。

另一方面,袁白丽也希望,除了务农艰辛的内容之外,节目也能包容许多乡村快乐的点滴和时光,“这个节目,嘉宾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录制,都非常辛苦,因为他们扎扎实实干了一整季的农活。我们看到的他们放牛、割香蕉、摘菜,播出的比重远远比不上真实录制的分量。”因为很多农活的的相似性,让节目组在剪辑上做了取舍,更重要的是,想在节目里对农民真实生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生活体验和民俗体验,也是农民日常的一部分,和劳作一样真实。所谓先苦后甜,大概是这样的道理和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磨的方法是先慢后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