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亦是读人是什么散文类别?

吾生于九六年六月,姓黄名子乐,未有字,人送外号曰可乐,心中好不欢喜。

乃广东珠海人氏。性格开朗,好与人交谈,活泼好动。

吾不汲汲于富贵,只因时时盼横财之至!噫!朽木不可雕也。自幼爱好读书,因而倍受赞誉。

读书时不求甚解,却善记内容,遂精通课外之史焉,亦自称之“天才”。嘻!脸皮之厚度,人难以匹敌哉! 吾虽瘦小,亦好舞刀弄枪,无奈身不处于乱世,志向只能破裂。

呜呼!既不得实现,只得于虚幻中尝试。吾热衷于电脑,亦颇有造化,只缺少时间,否则必成大事焉!好唱歌,生性胆小,常于空旷外引吭高歌,不敢扰民。

吾虽不才,相貌平平,亦不勤学,排名屡处他人之后,但亦盼成大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吾不苦、不劳、不饿,如何成大器?君不见阳明之事乎?吾却不肯为碌碌之辈,此生可成功否?将失败否?。

2.唐宋八大家为什么这么分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起源 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李白为什么没有成为唐宋八大家呢? 概括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由于这八位作家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他们的散文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便为后人普遍接受,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至于称号的归属,评论文学家是看他到底在哪种文学形式上的贡献最大、成就最高。李白的诗歌成就最大,他当然也有散文作品如《春夜宴桃李园》、《与韩荆州书》等但成就有限,不如诗歌为人称道。

像苏东坡就可以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甚至烹调方面称为家,是因为他在这些领域都有建树和贡献。 因此李白,杜甫并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

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

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

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

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①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②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同前),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英,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③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

④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⑤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⑥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

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

3.没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首诗

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咏月名作,《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见《宋词选》《苏词汇评》)它确实流传甚广。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水调歌头》,是中秋夜怀念他的弟弟苏辙而作。他自己在密州,苏辙贬齐州,都是政治上的失意人。

万里离愁,中秋良夜,把酒对月,情绪万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清丽无比的语言,将宇宙的奥妙神奇,结合人世的实感,由浪漫的世界,回到了现实的人生。深入浅出,曲折回旋,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成就。”

六十年代胡云翼在《宋词选》中说:“作者是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做官时候写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处境既不得意,和亲人也多年不能团聚,心情本有抑郁的一面。可是他并没有陷于消极悲观。词中反映了由超尘思想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的矛盾过程。

词的开头是幻想着游仙,到月宫里去,可是他又亲自涂抹掉这种虚无的空中楼阁的采画,而寄予人间现实生活以热爱。‘千里共婵娟’,体现了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半个世纪以来,其他多种中国文学史和各种文学作品选,在评述或训释这首词时,大都不出上述两种著作的思路。也就是说,是失意人中秋佳节思念亲人的佳作。

4.描述唐宋八大家词语

斐然成章 各有千秋 下笔成章 壮志难酬 生不逢时1、欧阳修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苏辙二兄弟、苏洵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2、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

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3、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

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4、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例如《释秘演诗集序》,寥寥数笔,释秘演、石曼卿两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际已跃然纸上,而作者对两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

5、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主张先道而后文曾巩。

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

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

如《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论历代治乱得失,感慨深切。《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倾吐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文风质朴,纵横开阖,有摇曳曲尽之妙。

6、曾巩的《越州赵公救灾记 》,将纷繁杂乱的事项写得条理分明,练达晓畅。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

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

《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7、王安石是伟大的政治家兼文学家,王安石他的散文如其为人,崎岖挺拔,刚劲有力雄健简古。

其政治文观点鲜明,言词犀利,见解卓越,如《读孟尝君传》短短24字却否定了历朝的观点实属千秋传诵之名篇。8、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次肆,苏洵很有说服力。

艺术风格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

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审敌》、《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

9、“三苏”之中文学成最高的就是苏轼。苏轼对苏轼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

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

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

10、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创韩愈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5.唐宋八大家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 ,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 ,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 源有《 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 》(8卷)。

6.《云南民族史》读书笔记怎样写

本书主要作者大都是云南当今史学精锐,在相应的学术领域多有建树。书中既有继承,更重创新。以《绪论》为例。作者以“融合、统一:云南历史发展的主轴”为题,着眼于宏观,深入其微观,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文笔,简明扼要地勾画出云南各民族在大迁徙、大融合中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轮廓,又清晰地描绘了云南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渊源关系。提炼出助周克商、设置郡县、南中大姓、爨族、南诏国及大理国、云南汉族等重要概念,并分别对夏商周时期云南土著与华夏族的政治交融,秦汉时期云南土著王国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合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移民统治者与云南土著融合形成南中大姓,隋唐时期土著民族自融及融合汉族移民形成历史民族共同体爨族,唐宋时期云南土著民族自融及融合汉族移民形成南诏国、大理国等政治实体,元明清时期汉族移民与土著民族融合促进汉族的发展,近代革命与云南的民族融合,特别是对土著民族与土著民族、土著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即“夷变夷”、“汉变夷”、“夷变汉”,并通过融合共荣而与中华各民族内聚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国家等论题,进行深入探讨与阐述,进而得出民族融合与促进国家统一,是贯穿于云南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推动云南历史前进的两大主轴的结论。这是一个新颖独到、颇具说服力的观点。全书以此为理论框架和基本思路展开阐发。书中新意迭出,亮点频现。三篇序言亦都是佳作,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实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予人耳目一新之感。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山川秀丽,文化富集。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既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有近现代光荣的历史进程。编写一部云南通史,一直是云南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时代赋予云南史家的历史责任。本书的出版,开了云南编修五千年通史的先河,实现了云南人的夙愿,填补了云南史学的一大空白,是云南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它的出版,对于正确认识云南、全面建设云南、促进云南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云南地方史民族史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交流史等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在故事中,有四个有趣的小家伙在迷宫中寻找奶酪。在这里,“奶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也可以是金钱、豪宅、自由、健康,还可以是别人的认同和老板的赏识。或许它只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甚至还可以是诸如慢跑或者高尔夫之类的运动。拥有奶酪就意味着拥有了安全感,它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所以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奶酪”。

  但它同时也意味着安逸的生活和享乐的态度,以为抓住了奶酪便能抓住幸福,可往往幸福就是在不经意间一点一滴流逝的。这本书讲的是关于“变化”的故事,很简短,短的好像只是读梗概便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全书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有的人觉得这是心灵鸡汤,说的道理大家都懂,何必非要写成书,有的人从中读出了忧患与危机,会适时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仁者见智,无可厚非,就像我对于书中面对变化表现出的四种人生态度没有过深的感触,但对其中的一段话特别认同。

  唧唧一路上给哼哼留下了记号,它本来想回到奶酪C站,如果能找到哼哼,唧唧可以告诉他如何走出困境。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努力帮助哼哼了,可丝毫没有效果。哼哼必须独自克服贪图安逸和恐惧的心理,自己去寻找前进的道路,这个过程是没有人能够代替他,或者说服他的。他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明白变化的好处才行。在面对人生抉择时,旁人只是提供建议和援助,但不会帮你做决定更不会替你做决定,有些路必须也只能自己去走,这条路就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在通往人生之路上,总是会遇到艰难险阻,前人的经验可以助你规避危险,减轻苦难,不过最后是否能看到人生路上的曼妙的风景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自己去寻找前进的道路。

  大道若简,正如此书。薄薄一本书,短短4万多字,讲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道了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道理,既然环境改变了,我们也得跟着改变,世界是可观的,而我们人类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看了这本书三次,前后最长间隔有了5年,内容很少一口气看完,看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虽然已经记不清第一次捧起此书的感受,只能记录当下的感受,不管是故事还是道理真的都很简单,可是为什么5年了,回头看看自己经历的生活,似乎没有变的更加开阔,似乎没有变成那个最终跳出原地的唧唧,而更多的,越来越像在原地将自己捆绑的哼哼――非理性和固执、抱怨在变多,积极改变和勇敢探索变的越来越少?也许是自己作为人类的“聪明才智”过多而更像书里嗅嗅和匆匆般“大脑简单,认定就行动”太少,怎样给自己松绑,怎样给自己描述“奶酪”打气,怎样持续探索,怎样改变自己,这些都不用太多的所为聪明人的盘算思考,而更多地是需要一直在行动和那一份可贵的、简单的勇敢。

  我利用这个假期阅读了一些优秀的书籍。我认为这样不仅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而且不断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最近读了俞敏洪老师的著作之一《永不言败》后感觉收获颇丰。

  在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名永不言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把书细细读了两遍。在我看来,永不言败四个字就是俞老师的人生最真实的写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永不言败者俞老师是怎么面对失败,怎么把失败踩在脚底的故事。

  俞老师曾经失败过――他是高考落榜生而且落榜两次。在1978年,他参加文革以后的第一次高考,结果失败了。看着同学考上师专的那种自豪的表情,他下定决心再考,结果第二年又失败了。看到那个同学回家时那种春风得意的样子,他认为自己不能轻易服输,1980年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就是这次他考上了北大!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后,很多人也许就会试着放弃,认为自己就不是那块料,何必难为自己呢?更何况兵法上也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然而俞老师的这种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做法让我们知道:永不言败,这世界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俞老师的老家是农村的,曾经也不富裕,和我们很多人都一样。但是在他看来,穷是经济上的,经济上的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上的穷。他通过不断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包括身边的榜样同学和书中的伟大人物,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然后将知识又转变为能力和财富,从而改变了刚入大学时那个一穷二白的自己。然而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也包括我自己:不敢面对贫穷,认为自己穷,所以无力做这些事;因为我们没学习好,所以无能做那些事。在不断的自责和自卑中,我们仍旧过着贫穷的日子。俞老师的故事让我知道:永不言败,这世界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俞老师曾经被北大处分过,而且出国时被刷下了。。。但面对失败,俞老师总是能一笑以拒之。因为在他的信念里,失败并不可怕,从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爬起来就是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也不可能有太多经验的积累,也不会有雨后彩虹般的喜悦心情。

  当然发生在俞老师身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中又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感动了。在他的《永不言败》中,他告诉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为人师表的道理。

  人生在世,难免会被苦难击倒。在被击倒后不放弃、不言败,这才是生命的本色。人活在世间不是为躯体而生,不是为追逐名利而活,而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生,为了自己的灵魂而活。在人世间只要你的精神不倒,热门思想汇报你便有希望。不要轻言失败,否则你的生命之花将会枯萎。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作出非同寻常的努力,都有着超常人的精神。因而在生命的旅途中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行万里路阅万卷书,如果没有他一生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没有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哪里会有史学巨著《史记》的诞生;如果没有李时珍的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修改,孜孜不倦的探讨,哪里会有药学宝典《本草纲目》的问世。人世间,没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怎会有沙滩的光洁与柔软;没有磨刀石的磨砺,怎会有宝剑耀眼的光辉;没有风吹和雨打,怎会有古树强壮的筋骨。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唯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能铸就不凡的业绩。于是有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的至理;于是有了“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绝唱。

  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我们只有将它打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生命才会有意义。拥有永不言败的信念,我们便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让我们以永不败作为我们人生北辰。在激流中勇进,在逆境中崛起。并应该有这样的豪情:“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这个漫长的假期中,尽管没有老师的唠叨,同学的嬉闹,但是一冷清下来,反而觉得有些寂寞。为此,我也决定好好的利用这段时间,趁着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在我还算宽敞的书房中来消耗一下我之前所储备下的书籍。

  我喜欢读书,有在看到好书的时候将之先买到手的习惯。但随着这个收集的习惯越发的不受控制,而自己的时间却应为当初高中的时候越来越紧张。导致我的书房中放着许多来不及看完的书本。更可况,我还专门为这次的假期准备了一些书籍。现在,我来对这个假期以来我的读书心得做一个总结如下:

  这段读书的经历让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读书,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还扩宽了自己的思维,认识了书中大千世界。这样的体会,让我从书中的故事里感受到了作者的想法。

  对我而言,读书就像是一场交流,无论是什么书,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文字刻印下来,而当我与这些文字相会的时候,就如同在于作者的交谈。

  我读书并没有固定的类别,无论是知识书籍或是小说散文,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代文学……我都会去阅读。但并不是说我就不会去甄选,恰恰相反,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我只会选择那些对我有帮助,有能给我带来提升的书籍。如:“那些名著,能帮助我提升自己的品德,或是让我了解过去的世界。专业知识书籍的阅读能给我的学习问题带来帮助,或是让我了解我所不知道的知识……”

  这个假期里,我的每次阅读,都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收获。我从精神的层面丰富了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取得了一瓢水。尽管这对于人生来说还是远远不够,但也让我对生活更加充满了期待!

  在这个假期里,我沉迷在书的世界里,这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体验。当然,我也并没有忘记学校的任务和学习,让自己整个假期过的充实而满足。可是,反过来思考,我在这个假期中也同样忽视了在生活中的体验!书籍能给我们带来的,仅仅只是知识和感受,为了生活能更加的出色!未来我也会让自己多多的去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下课后,来到校教研室领书,一本《我的阅读观》映入眼帘,哦,原来是朱永新先生的书,站在桌边随手翻了几页, 便被深深吸引了。

  朱永新先生的思想总是那么铿锵有力,读着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欢欣鼓舞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阅读,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怀揣教育梦想的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手里捧着沉甸甸的书,我沉浸其中。翻到朱余之争,我看到了两位教育大家关于阅读的分歧与辩论,更加兴趣盎然。两人为为国家阅读节的设立而产生了不同见解。朱永新在提案中写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水平堪忧。由于国民疏于阅读,远离经典,导致部分国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心态浮躁。他认为:。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这与犹太人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息息相关。 而余秋雨先生则认为,其一,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再增加类似节日;其二,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是成为灾难;其三,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我被两人的坚定立场与博学善论所折服。但是,我想说,无论如何,两位学者的目光是一致的,即都关注阅读。我赞同,佩服。但我想,这场争论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让很多人重新将眼光投向阅读。有了分歧与争论,才有关注与发展。

  我敬仰朱先生及他敢于创新的思想,崇拜他思国忧生的胸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小辈,我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本好书,其中可能有着许多美丽的小精灵,飞来飞去,还给你如果书籍可以有五色的油彩,那么我愿意把诗歌作柔和的水粉,把散文做一支诗情画意的画笔。在书的天地里,描绘出最美的风景。许多名人大家都曾这样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是人的精神食粮。由此可见,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送来光明的果实。字里行间都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知识慢慢的堆积,最终就会形成智慧的熊熊烈火。而书,又能像是一片大海,等你寻找用之不竭,无穷无尽的宝藏

  起初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有点小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呢?到底是谁动了他们的奶酪?书中的奶酪指的是真正的食物奶酪吗?

  带着疑问与好奇,我开始翻阅了这本书,看完后我也像我周围的朋友们推荐了这本书,因为通过看这本书是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走出了当时心里对一些事情的小困惑。

  书中的4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匆匆和嗅嗅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面对变化能迅速的调整方向。虽然他们并不如2个小矮人聪明,但是他们能够预见并接受变化,并通过“勤奋”的工作,快速操刀了新的奶酪。这是“匆匆”和“嗅嗅”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一样,要勇于接受事态的变化。如果象哼哼那样不愿意接受奶酪没有的事实,而又不愿意冒风险去寻找新的奶酪,以适应变化,就会被淘汰。面对变化时,除了预见变化外,关键就是要能果断的做出抉择。作为人来说,面对问题特别是做选择之际,就会考虑的很多,就象哼哼那样,会想,是不是彻底改变后会不会不安全,会不会失败。盏前故后,往往就在我们犹豫不决之际措施了良机。

  是谁动了他们的奶酪,这并不重要。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的,他们总会拿走你的奶酪。也就是说你身边的奶酪并不可靠,随时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会有人夺走你的奶酪。关键在于我们我们面对客观存在的变化,要能预见变化,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适应变化,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的奶酪。

  我与书还真是有缘,从幼年时的懵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长大后的和解,我和他一直有着剪不断的联系。他有时像伙伴,有时像敌人,有时像恋人,现在更像亲人一样,陪我度过了20多个春秋。

  在我刚出生那会儿,文质彬彬的外婆就对我母亲说,这孩子有读书的相,以后前途不用愁。确实我从小就显示出了爱书的特质,三四岁时就能背出好多首唐诗,刚上小学就喜欢买很多书,加入了贝塔斯曼、小布老虎等多个书友会,和那些只知道玩耍的同龄小孩截然不同。小舅看我家堆得满满的两书柜,还送给我一本大部头的《基督山伯爵》。其实,那时的我对于大家口中的各类名著是看不懂的,一开始我还硬着头皮看,努力去琢磨其中的精妙,但却总是徒劳,大有“少年不自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吃力感。于是我放弃了对经典的钻研,转而投入到死磕教科书和教辅材料的大军之中。

  高考结束后虽然感觉考得很差劲,但仍有轻松之感,毫无犹豫并近乎泄愤地把所有的教科书都卖了。当时母亲还责怪我说,你咋把书都卖了?你要考的不好还得复读呢!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搪塞她几句,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上大学后哪知道我误打误撞进了中文系,读书又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我不得不重拾经典,试着去理解《红楼梦》、《水浒传》、《罪与罚》等等这些作品,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做文学评论。那时我的成绩虽名列前茅,但是读书成了我的负担,一个为了拿高分、得奖学金而不得不去做的苦差事,在这其中我很难找到乐趣,只能感受到痛苦和折磨,但又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熬到研究生毕业,我又一次毅然决然地把它们丢弃,拉到跳蚤市场上贱卖。当这些书都以平均一本五元的价格售卖一空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脱。我在心中兴奋地大叫,“见鬼去吧,晦涩聱牙的名著,我这辈子再也不想看到你们了!”

  现在工作已有一年有余的我,又重新与书籍达成了和解,因为我发现我离不开他。过了叛逆不羁的岁月,尤其是在看完哄闹的娱乐节目之后,脑袋嗡嗡夜深人静时总是引发我对书籍的无限想念。于是,我又开始了近乎疯狂地囤书。当然,我如今还是不看文学书,但我终于可以不带功利心地展开历史、政治、法律、社会等的书卷,酣畅淋漓地阅读起来。我爱看这些书中严肃的论述,逻辑清晰抽丝剥茧地揭示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些书其实就成了我的文学书,当看到历史长河中国家、集体、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时,我常常扼腕长叹,有时还竟潸然落泪。

  人生一世,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在8小时工作日之外,我很少逛街,不去旅游,也越来越少看电视,这独处的时间怎么打发着实是个问题。我很庆幸,又找回了书籍这个伴侣,他没有怨我怪我,而是豁达地敞开怀抱,让我在他的庇护下褪去浮躁,静下心来悦读人生百态,即便客居他乡,即便囊中羞涩,我却再也不孤单寂寞,可以内心充盈地生活下去。

  提到高尔基,我们就会不经意的想到这位作家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部小说其实是他的自传,而《我的大学》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渴望知识的青年在黑暗的统治下表现的无奈,而也是知识的力量让他得到了成长,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革命者!

  阿缪沙的青少年遭遇了艰难的生活历程,当他16岁的时候,他决定去喀山寻求机会上大学,因为在大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实是很无奈的,他不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贫民窟生活的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打工、做苦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他一度陷入了自杀的精神危机。

  后来他接触到了一些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受到这些人的思想影响,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著作的忠实读者和粉丝,从而了解了红色革命和其本质,并摆脱了自己的颓废状态。

  如今,我们都有机会上大学,可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懂的珍惜呢?拥有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却无心用功读书,将心思放在了玩乐上。例如,很多大学生读完大学之后,出来什么都不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我的大学》,会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我更加努力和勤奋,不浪费大学里的时光,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现在有一句玩笑玩叫做“你上了大学,还是被大学上了!”虽然是出于幽默的说法,但也确实反映了当代很多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阅读湾《我的大学》,你会变得勤奋刻苦!

  这是一部感人的小说,虽说在最后的章节有那么一个刹那触动了我,但不至于流泪,或许女生看了会热泪盈眶呢。

  小说的主角叫泽泽,也可以说是作者若泽(英文念“约瑟”,来源于圣经中雅各与拉结的儿子,耶稣的养父)自己,五岁的他聪明、淘气、贫穷、善良、勇敢、早熟。

  他有3个姐姐、1个哥哥、1个弟弟,父母双全,可是由于家庭贫穷,本身又非常顽皮捣蛋,所以经常被家人毒打。与他关系最好的,可谓有4个“人”,姐姐格格、弟弟路易斯、老葡,还有一个拟人化的甜橙树――明基诺。

  这故事之所以感人,离不开这4个“人”:

  1、姐姐格格,每每在家人毒打他的时候保护他,为他疗伤。

  2、弟弟路易斯,一直被他呵护,他十分疼爱这个弟弟。

  3、“干爹”老葡,富有的葡萄牙老头,书中的灵魂人物,告诉作者与读者,何为温柔。

  4、甜橙树明基诺,作者倾诉心事的好朋友,好玩伴。

  可是,这4人都没有好下场,弟弟20岁的时候放弃了生命,姐姐24岁的时候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老葡却在车祸中丧生,甜橙树被政府修路时砍了。

  尤其是老葡,当泽泽知道他死了的时候,由于心理上老葡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导致泽泽大病一场,吃什么吐什么,也一度处于濒死边缘,医生说这是心病。

  幻想中的爱(甜橙树),现实中的爱(老葡),都离他而去,连生命意义都没有了,人还能活下去吗!就在这时家人与邻居的关爱,尤其是姐姐与弟弟的关爱,令泽泽慢慢地,重燃了生趣,日后更成为了巴西著名的作家。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给我们昭示生活的真谛――“没有温柔的生活毫无意义。”

  同样地,没有爱,生命就毫无意义。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其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 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欺负。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 当初我刚考进这所大学时,因为专业是被调剂的,心中也就不平衡,对学校充满了抱怨与不满。对学习不是很上进,整天在学校无所事事,不是看小说,就是跟朋友们聊天,将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还有的就是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到了期末考试时,由于平时的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导致期末成绩出来不理想。等到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深深的感悟到我是多么的不懂的珍惜着美好时光,有这么好条件让我读书,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此我深深的反省,要好好的借此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大自己的视野。另外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真的是要经历磨难才懂的自己身边的幸福,这样才明白自己比别人是多么的幸运。所以我们要积极追求光明与知识,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对大学,人生充满热情,活力。

  读书是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 ,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曾经写在我们教育学教科书上的东西,现在看来,是有不少问题的。

  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应该是一朵美丽的花。花是无法去影响园丁的,它只能给园丁带来感官的愉悦,带来工作的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园丁自己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过去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价值必须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忽视了教师自己价值的直接呈现方式。

  教师也不是春蚕,教师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在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

  教师还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是一个机器,让工程师任意修理,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改变。而且,教师自己的灵魂由谁去塑造呢?

  教师更不是蜡烛。那种把教师看成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有人还嫌不够,要教师两头燃烧,加快成为灰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之上,显然也是不妥当的。

  课堂是老师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构建理想课堂,成了每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在无数老师的创新下,已经变得丰富多采,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更适应了高素质的要求。。我作为一名老师,我更想营造一个理想课堂,让我的学生享受学习,而不至因学习而苦恼。现在就我在教学中的体验,谈一谈我的理想课堂。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而且任何一位学生都希望在学校里能够享受学习,而不是忍受学习,那么我们教师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改变以下自己的身份,老师不再是“老师”而是“大朋友”,讲台上不再站着居高临下的“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用心灵去编织课堂,用心灵与文本对话,用心灵去感悟文本。教师要善于利用好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动手实践,因为他们在思考的同时和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质疑,去深思,去发现,去解决。

  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情景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参与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基本前题。理想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是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争取能做到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而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这需要老师上课时也魅力四射,鼓励的话语,温馨的微笑,适时的宽容,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审判,学生忘记了课堂,在课堂中“玩”起来,把知识“玩”到手。爱因斯坦说:“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学法要真正发挥指导学习的作用,必须“乐学”,并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理想的课堂,就是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思考、发言,最终达到与老师的共鸣。

  三、课堂上老师的态度

  理想的课堂是学生能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教师是否去走近学生,和他们平等的促膝交谈,尊重学生并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相互关系。没有哪个学生喜欢每天都面对着一个表情严肃、神情古板、令人敬而远之的老师,所以,我认为,要构建理想课堂,教师要有亲和力,还应走进学生的世界,我们有的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纪律的严明,要求学生这样,要求学生那样,不许学生这样,不许学生那样,遇到分歧更不允许与老师争辨,在这样太多的要求,太多的不许的课堂中,可想而知,身在其中学习的学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正襟危坐,心里忐忑不安,回答问题多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顾虑,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些欢声笑语,少了些甜蜜的微笑。怎么会有新发现?怎么会有创新?怎么会有、、、、、、记得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我们班同学都喜欢上英语课,就连班上最淘气的学生也喜欢上,而且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也特别好。为什么我们都喜欢上英语课呢?现在我回想起来,是那位老师上课时,就很注重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上她的课,同学们都心情放松,把想说的想问的都可以讲出来,一节课下来感觉不到累,而且学习非常轻松,效果非常好,知识掌握的牢,领悟的深,爱学习了,成绩自然上去了。所以说课堂上自由度对学生愿意主动的接受学习很重要。

  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以前对于教师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些无非就是说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后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对于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诠释和延伸:“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常流水。”意在教师不仅要知识面很广,而且还要不断地新知识的补充,教研室定期举行的片级研讨会,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在互相的学习、交流、探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我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人格上的魅力,以身作则、尊重学生、善解他人、不计得失,那么潜移默化中也就达到了不教而教。记得上师范时的校训就是“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标准。

  老师们,让我们磨练于课堂,反思于课堂,发展于课堂。

  老师们,请记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创新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智慧。

  所有这些,我们如果能够做到,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会洋溢欢声与笑语;将会挥发自信与自强;将会体现情趣与智慧;将会是学生与老师的天堂;这就是理想的课堂!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有感触,所以发给大家看看。

  理想课堂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起初看到这个题目,我的思绪还是模糊不清的。几天的思索,我的脑海中渐渐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具有以下特色: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返朴归真的课堂在薛法根的语文课堂,没有公开课的花花绿绿和热闹,只要寻常上课的平平常常和朴素;更没有一些名师示范课的作秀和卖弄,只有眼与眼、心与心、言语与言语的平等交流……理想的课堂应该就是教师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它无需课前作大量的准备,不必去追求先进的媒体,无需太多的哗众取宠。平平淡淡,轻轻松松才是一节课的真实面貌。常态下的课堂中,才有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有生生相应的讨论,能相互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那才是教师与学生最本色的表现。“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朴实的课堂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是有缺憾的,是有待完善的,是可以经过师生互相改进而完善的。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课堂学习本来是轻松愉悦的,教师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限制。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贫,但不可以无书。博览全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于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欢读书,将使他终身受益。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读好书。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读书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起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处,又能要求自己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

  这些年来,我读过的书都不计其数。而且每一本书都有各自的含义,都利用了许多方式来告诉我们一些大道理与小道理,让我们学以致用。

  众人皆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一本好书,你就能多进一步阶梯,可如果你是囫囵吞枣地乱读一通,那么进步的阶梯将会有缺陷,你的人生也将会步入另一个不同凡响的世界。

  不要以为读一本好书很难,其实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读书时,你要敞开你的心扉,在不同的环境下幻想书里面的人物与场景。并非亲身感受,又怎能悟理如云呢?而且,读书时最好不要抱着各种干扰,要做到心如止水、心无止境这八个字,在这种环境下读书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只要你做到以上几点,即可成功!读书,会让我们天天向上、永垂不朽、受益匪浅、马到成功。

  这是一本温暖、坚强的书。

  我想:这本书就像一部略带伤感的电影,让我回味无穷,当我读到“他闭上眼睛,他开始轻柔地唱起歌来。柑橘与柠檬啊,圣克雷蒙的钟声说。”那一刻我的心跳停止了,为故事而悲伤,为他而哭泣。

  故事源于一个回忆――一个名叫托马斯。皮斯佛的回忆,回忆很长,时间很短,从“十点五分”开始,到“查一分六点”结束,七个小时又五十四分钟,分分秒秒,包含着生命流失,也包含着那童年的美好回忆。

  童年,是人们可以公开见面的地方,是圣洁而不可被玷污的美好回忆,莫波格把童年写得像童话,把姑婆婆写成狼外婆,而他们就是那童话故事的主角。

  美好的回忆过后,自然就是残酷的现实,前面的一切故事都指向美好的结局,可是结局并非美好,反而意想不到。

  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是查理、小托的参战期间,那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战争一直持续不断,也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查理便在这场战争中,当成了代替品,在军事法庭草率的判断下,一个人的生命,在不到二十分钟就被打发了。他本是那么勇敢、正义,是全家人的守护者,却只是因为上校的一句“爱国责任”就打发他到了战场。在那里,他违抗了错误的指令,保住弟弟小托的生命,却迎来自己的死亡。他直到最后一刻都在坚守个人的良知,却没能让命运向他屈服,不得不说他是个英雄。

  小托,柔弱、善良、纯粹的一个孩子,他在哥哥的守护下长大。通过那漫长却又短暂的记忆,一夕之间,少年老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困境,终于,他学会了坚强。

  电影终究也会结束,故事也到了末尾,那伤感的结局意想不到,就算那个勇敢的男人查理已逝世,但我相信,他的灵魂会在那歌声中飞扬,在那充满回忆的“柑橘与柠檬啊”的歌声中飞向远方。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之一,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并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最终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

  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应对,甚至会半途而废。

  主人公那种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我: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仅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仅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以前也读过一些励志的书,看过后总觉得书中说的都是一些空话,只是泛泛的进行了一些要如何做,如何计划等等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读了李开复 《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后,感觉很不同,他不仅提出了易于理解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李开复老师阐述了“成功”一词的真正含义,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读了李老师的“成功”后,体会很深,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其次,讲述了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成功:首先要摆正心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功的基础。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再将二者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行为方式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引导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在生活、工作中要诚信待人,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信任,努力做到言行如

  一、言出必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而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正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良性约束,是养成“诚信”习惯的重要力量。

  人生态度包括勇气,自信,同理心,胸怀,自省,积极。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境域,这就要求每个人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永保积极向上的态度。在顺境中,要善于自省,客观的评估自己,避免因盲目乐观而高估自己;在逆境中,要鼓足勇气,充分自信,用更加主动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境域;在处理事情时,要怀着同理心和容纳百川的胸襟,待人处世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主动反省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在人生态度上,我觉得自己在自信和勇气上还有些欠缺,在开会或其他场合总是不够自信,有想法但是没有勇气去表达,只是被动的等待被要求发言时才说。所以以后我一定会积极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行为手段是实现价值观的途径。具体体现在四种能力上,即学习力、有效执行力、合作沟通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养。现在一项工作的完成会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大量的人际交流,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最终实现对工作任务的有效执行。同时发现兴趣和追求理想是行为手段的源动力的重大决定,沿着自己的成功之路稳步前行。

  我觉得它最值得读的地方是李开复老师结合了中国和美国人思维的精华。而且给了正确的成功的概念和方法。我看过写不少助人成功和成材的办法,也许他们写的不错,给出的方法也能把人塑造得更好,可是却无法让人有模仿的冲动和理由。但是这本书的背后,有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的影子,沉稳、睿智,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开放、善于沟通,有着一个优秀的美国人所具备的素质。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知道如何去做。这种智慧,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并不多见。 这本书里面传统而又开放的思想, 应该能与当代中国年轻人一贯的思维找到切合点。

  一直觉得自己够聪明,够冷静,李开复老师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看了他举了的那些学生来信的例子:“我的目标就是考清华的研,可我又担心自己考不上,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等等的各种言辞,我终于明白其实我也一样迷茫,一样没有看穿一些东西,没有领悟一些东西。

  做最好的自己,这么傻的书名,却成为我读完全书时真正的信念! 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坚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是每个人都足够优秀,不是每个人都成熟到可以和一个四十多岁冷静睿智,事业辉煌到如同神话一般的男人比。那么,为什么不读读这本书呢?让一双沉稳的眼睛帮助你打量你自己,看到你的与众不同,你独特的优秀和你从来不曾察觉的缺陷。

  李开复是聪明的、努力的,也是足够幸运的。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一个人只有拥有理想才能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的作出人生中个

  传统又开放的母亲,从小便被灌输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又被送到了美国接受了开放式的教育和熏陶。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品德卓著,坚定地追求自己梦想的父亲,让他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热爱。他幸运的是他碰到了一个学问出色、品格甚高的老师,即使他的看法和研究方向与老师完全相悖依然不遗余力的支持他,最终使得他在自己的第一项研究上取得成功。他更幸运的是他遇到的这些人,这些事使得他逐渐形成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一步步坚定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终于理解,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富了,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赚钱。我也能够理解李开复为什么能够取得那么多的成就了,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成功。寻找一份事业,而且乐在其中,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而且用它来造福世界和人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终于明白。

  最后,是让读者用“智慧选择成功”,智慧并不是指人的智商,而是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以此来获得成功。当你做出选择后,就要“轻轻”放下,不要过多的考虑,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完成你的选择,那么这就是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书中,通过缜密的逻辑和真实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这一主题。这本书对于我们青年人选择未来的道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雕塑出来未来的自己有很大帮助。最后引用李博士的一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

  两者的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一步步向成功迈进。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条分缕析、井然有序地回顾了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创作教学、文物研究和生活情况。

文章以纪实说明为主,兼具议论抒情,塑造了沈从文先生勤恳严谨、热心无私、低调谦和、颇具情趣的人物形象。

尤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沈从文先生关于创作教学的理论和做法,为初学写作者指明了一条写作之路,实在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与借鉴啊。

闲话少叙,且来鉴赏这篇文章。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开篇即言“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其中“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

这段文字既回扣了题目,也交代了沈先生的职业类别(是个“教语文的”)。

随之,作者承上综述道“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接着,又详细介绍了“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至于“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也是学生自己说了算。

这就展示了“西南联大”那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既给了学生以自主,也给了老师以相当的压力。

是啊,有人上课济济一堂,座无虚席,有人上课则“门前冷落鞍马稀”,扔块石头都打不着人,这就让贤者很尊贵,让庸者很落魄,想想都不寒而栗啊。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光芒万丈,力透千古,群星闪烁,人才辈出,堪称璀璨的明珠,估计这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吧。

然而,宽松归宽松,尺度还是有的,那就是“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如果说“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正如汪先生所言“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这就展示了“西南联大”那既自由民主、也宽严有度的体制。

且说沈从文先生开了三门课,而汪曾祺先生“都选了”,这就展示了他对沈先生的敬仰崇拜,也从侧面映衬了沈从文先生之家学深厚,学问非凡;另外,估计也不乏其人品的感召力和二人的师生情谊吧。

随后,作者提出了“创作能不能教”这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既然是争论,那当然就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能教,一种是不能教。

第一,“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作者举例道“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对此,作者直抒胸臆道“这话有道理”。

接着,又举例说“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而“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这就有理有据地证明了“创作不能教”这一观点。

第二,作者文笔转而言道,“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因为“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于是,作者进一步阐释道“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这就深入探索了创作教学这一问题。

正如作者所言“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这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又言“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对此,作者旗帜鲜明,赫然言道“教创作靠‘讲’不成”。

接着,他列举了“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作者对此断然否定,直抒胸臆道“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既然“创作靠‘讲’不成”,那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随之立起了自己的观点,“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接着又举例佐证道“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就“很能说明问题”。

另外,即使“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要“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如果“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这就使用对比手法,既肯定了沈先生的做法,也表明了汪曾祺先生的独到见解,这应该是他们师生二人对创作教学的贡献吧。

那么,沈从文先生是如何进行创作教学的呢?

作者回顾了沈先生的系列做法,可为创作教学之借鉴与警示也。

①.作者首先说“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是的,这就是“吾手写吾口”,这就给了学生的写作以极大的自主权。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沈从文先生早在“西南联大”时期,就已经这么做了,可谓先驱者也。

沈从文先生“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只是“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作者虚笔回顾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题目如此具体,于是就“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收效如此显著,就表明了沈先生的做法是对的。

接着,又虚笔回顾道“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表明他出的题目也非常具体。

那么,“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呢,因为“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这就以比喻手法阐释了这一问题。

对此,作者直抒胸臆,顺势肯定了沈先生的做法“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随后,作者又批评了一种写作现象,“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这就让意气干云、好高骛远者与脚踏实地、具体本分者构成了鲜明对比,就从反面肯定并映衬了沈先生的做法。

②.作者评价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这不是对他的否定,而恰恰是一种肯定,因为他的讲课,“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这就表明他的讲课“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是不拘泥古板,不照本宣科的。

是的,尽管“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从来不说阿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因为这些大师的东西毕竟是外来的,离学生实际很远,沈先生即使用,也要“凭自己的直觉说话”,这就贴近了学生,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了“洋为中用”。

沈先生的讲课特点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是啊,言辞温婉,玉韫珠藏,毫无炫耀,绝不张扬,从讲课上,就可洞见其谦抑低调的人品。

当然了,沈先生讲课也有硬伤,那就是“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

这是个现实问题,“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因为“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要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沈先生的讲课也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他所讲的就是“水面上”的部分,而“水面下”的部分,就得靠学生自己去会意领悟,去延伸解读,如果将那些“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领悟透彻,你就会“受益匪浅”,“终生受用”也。

③.沈先生如此才学非凡,但是他“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因为“我这人从来不记笔记”,这就展示了作者的满腹遗憾。

随后,作者虚笔插叙道“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

作者又调侃言道“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这就让我想起了汪先生在《闻一多先生上课》里所描述的“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我似见汪曾祺先生那面色含笑、嫚语调谑的神情。

这段插叙文字,可谓“行于所当行”,就展示了其文笔之散也。

接着,作者又话接上文道“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读文至此,我仿佛再次看到了作者那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神情。

④.尽管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但是他“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还“记得一点”,那就“是关于人物对话的”。

随之,作者虚笔追忆道“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

沈先生对此不以为然,委婉批评道“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从此,我知道了“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这些沈先生关于人物对话的教学,让作者受益匪浅。

⑤.关于人物刻画,沈先生认为“要贴到人物来写”,作者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

随后,作者将“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翻解出下面几层意思。

第一,“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

第二,“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第三,“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对此,作者直抒胸臆,肯定了“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语言方面尤为典范,大观园女儿们有她们的语言,贾琏薛蟠们有他们的语言,贾政和他身边的秋风客们亦有他们的语言。

不仅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就连叙事语言和环境描写,就连他们屋子里的空气、氛围和装饰都符合人物身份,可谓合契之极也。

然而,纵观我们身边有些人的文章,他们借助词典,把语言涂抹得明媚靓丽,花枝招展,花里胡哨,顾影自怜,美如芭比娃娃,然而唯独缺少个性,而没有个性的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就是矫饰虚假也。

⑥.沈先生教写作,不仅教理论,他“写的比说的多”。

作者说“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

又说“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这就展示了作者的赞赏之情,随后他又顺着“文笔讲究”一言,进一步评点道“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就再次从侧面肯定了沈先生。

接着,作者漫含遗憾道“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废邮存底》者 ,是沈从文、萧乾编辑杂志和报纸副刊时写给作者、读者的短简,是二人的书信体文论集,由巴金编辑成集。

这就使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这些读后感的宝贵价值也。

⑦.随后,作者又说“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

此言也,既介绍了沈先生的做法,也承上启下,领起了下文也。

于是,作者虚笔追忆道“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而“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

如此一来,“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再看看“自己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进行“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

窃以为,这种创作教学法,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然而,沈先生这种做法,就要求教学者们既要阅读面广阔,还要费心耗力,于是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行文至此,作者总括言道“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

因为汪曾祺先生不是创作教学者,所以他进一步说道“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最后又倡议道“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沈先生不仅是一位创作教学者,还是一个慧眼识珠者、热心荐稿人。

对于“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他“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也是个很大的诱惑。

多年来,他“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随后,作者漫含感激地说“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对此,作者算了一笔账说“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可见其轻财仗义,慷慨不吝也。

然而,“抗战时期,百物昂贵”,沈先生“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不得不打点小算盘,邮寄稿件时,“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

是啊,这就是沈先生,既热心,又精细,既大处着眼,又小处着手也。

沈先生教书,为了让“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

例如,“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

于是,“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此言也,就承接上文,既展示了沈先生热心热忱,又亲力亲为,躬自为之。

对此,作者肯定道“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对此,沈先生的自我评价是“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作者也综合肯定了“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这里的“文物的著作”者,就遥呼了下文沈先生“搞文物研究”一节文字。

接着,作者又对比言道“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此言也,就起了承上启下之用也。

当时,“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沈先生“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只有每星期上课时,才“进城住两天”。

于是,只要“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那些“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这就展示了沈先生不仅好客,且极具人格魅力也。

随后,文章描述了沈先生和他的书。

“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做“藏书家”,他很热心,因为“他的书,除了自己看,是借给人看的”。

联大文学院的很多同学都有沈先生的书,至于“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这就展示了他的无私。

接着,作者又描述了到联大“复员”时,有些同学还带着沈先生的书,于是,这些书就随之漂流到四面八方了,这里就使用拟人和比拟手法也。

特别是,沈先生不仅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真可谓“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而“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于是,“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
    对此,作者亦直抒胸臆,冷静中肯地评价道“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作者描述了他读这些书时所见到的一些小细节。

他首先综合描述了“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接着又具体描述了“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而“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

这就触动了作者的好奇心,他说“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这里使用了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看来,作者是真正认真读了沈先生的好多书啊。

沈先生是一个观念正统之人,他爱读书,爱工作,但是“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

作者举例道“他曾随几位作家到井冈山住了几天”,而“这几位作家成天在宾馆里打扑克”,于是,“沈先生说起来就很气愤”。

作者随后虚笔追述道“沈先生小小年纪就学会掷骰子,各种赌术他也都明白,但他后来不玩这些”了,估计他弄明白了这些游戏既耗费时间,也不健康,易使人堕落,于是他就戒了。

那么,“沈先生的娱乐”呢,作者说他“除了看看电影,就是写字”。

对此,作者异常内行地描述道“他写章草,笔稍偃侧,起笔不用隶法,收笔稍尖,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

这就既展示了沈先生的书法素质,也展示了作者的书法鉴赏素质。

如此的行家里手,但是沈先生“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且自谦自抑道“我的字值三分钱”,这就展示了其为人之低调处世也。

不仅如此,“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可谓神恬意静,蔼然可亲,绝不自高自大,自负自恋,头脑膨胀,志得意满。

只是,“近年有病,不能握管,沈先生的字变得很珍贵了”。

所谓物以稀为贵也,这里也漫含了人生哲理。

接着,作者又说“沈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此言也,就承上启下,领起了下文。

对于沈先生之“搞文物研究”,“国外、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其实“熟悉沈先生的历史的人,觉得并不奇怪”。

因为“沈先生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来又对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随后由面及点地进一步介绍了“沈先生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

不仅如此,作者认为“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他为这些优美的造型、不可思议的色彩、神奇精巧的技艺发出的惊叹,是对人的惊叹”,“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

这就决定了沈先生的考古研究不简单古板,干巴枯燥,憔悴木讷,而是由物及人,是充满了鲜活灵动、洋溢着温煦之气、漫含着精气神的人学。

于是,作者“曾戏称他搞的文物研究是‘抒情考古学’”,这就了展示了作者的欣赏之情,也起了映衬之用也。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沈先生八十岁生日时,为他写过一首诗,中有一联道“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其中“玩物”者,乃是指他所从事的文物研究,而“著书”者,则泛指其创作与教学,这就综合肯定了其人生业绩也。

最后,作者又一次由面及点地列举了沈先生所搞的两种“文物研究”。

第一,“他有一阵在昆明收集了很多耿马漆盒”。

第二,他弄到很多土家族的桃花布,摆得一屋子,这些挑花图案天真稚气而秀雅生动,确实很美,来看的人很多,于是,沈先生很快乐。

作者又言“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此言也,就再次起了承上启下、领起下文之用也。

随后,作者概述了他“谈天的范围很广”,而“风景和人物”是“谈得较多的”。

①.“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其中“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是风景,而“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人物,那么,为什么这里只有一户人家呢,这就使用了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②.“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哦,养二十只猫,是为情趣呢,还是寂寞,家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就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③.他“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这些信对于这位先生无疑是重要的,那么信是什么内容呢,这就再次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④.作者又描述了“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赞美道“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这就使用了示现手法,展示了徐志摩边吃边讲课的情景,给人以如闻如见之感也。

⑤.他还“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展示了其敬业之心。

⑥.他还“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展示了其高雅情趣。

⑦.而“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并列举了金先生的两件趣事。

第一,“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与鸡为伴,人鸡同食,实为鲜见,可谓真性情也。

第二,“他到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

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率性由情,天真未凿,这就展示了金先生充满了童趣和情趣也。

行文至此,作者综述了“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那就是“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就使用了直抒胸臆手法也。

这一节文字中,作者描述了好多趣人趣事,就以“这些人的气质”正衬了“沈先生的气质”,《战国策》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夫。

接着,作者又引用了陶渊明《移居》的诗句“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此言也,意思是说,听说南村这个地方有很多心地质朴的人,诗人很乐意天天同他们相处在一起,这就再次使用了以人衬人的映衬手法也。

最后,作者说“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遂总括了上文,结束了这一节文字。

另外,从结构来看,这里使用了总分总的方式也。

在文林街文林堂旁边的金鸡巷,住着几个联大同学,“沈先生常来坐坐。有时还把他的朋友也拉来和大家谈谈”,老舍先生就曾来谈过“小说和戏剧”。

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

行文至此,作者插叙道,尽管“金先生是搞哲学的,主要是搞逻辑的”,“但是读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江湖奇侠传》”,这就涵盖了从严肃文学到武侠小说,展示了其阅读面之广袤也。

“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而“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金先生之举说明了什么,是不做作,不雕琢,是一尘不染,澄然以清,是不声嘶力竭,不附庸风雅,不逢场作戏,不故作学问高深状也。

随后,作者又描述了一个情趣横生的场景。

金先生“谈到兴浓处,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遂“把右手从后脖领伸进去,捉出了一只跳蚤,甚为得意”。

是的,真潇洒不是装出来的,是雅得那么俗,又俗得那么雅,是拿得起,放得下,自得其乐,毫不掩饰也。

金先生年及不惑,尚怀童真,这就是真性情,这里就以细节描写刻画了金先生“是真名士自风流”也。

这一段文字,借沈先生而导入了老舍先生和金先生,貌似文笔之散,实则借此二人映衬了沈先生,亦是以人衬人也。

尽管沈先生在事业上很严谨,但“在生活上极不讲究”。

作者虚笔追忆道“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

最奢侈的一次是在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仅仅“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而“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作者最后追忆道“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呜呼,雁过长空,影沉秋水,光阴倏忽,逝者如斯。

作者此言,虽平淡如水,却气息怅然,余韵袅袅,给人以不尽之思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阿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我这人从来不记笔记)!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后来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每星期上课,进城住两天。文林街二十号联大教职员宿舍有他一间屋子。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

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了“上官碧”的名字。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沈先生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他曾随几位作家到井冈山住了几天。这几位作家成天在宾馆里打扑克,沈先生说起来就很气愤:“在这种地方,打扑克!”沈先生小小年纪就学会掷骰子,各种赌术他也都明白,但他后来不玩这些。沈先生的娱乐,除了看看电影,就是写字。他写章草,笔稍偃侧,起笔不用隶法,收笔稍尖,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近年有病,不能握管,沈先生的字变得很珍贵了。

沈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国外、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熟悉沈先生的历史的人,觉得并不奇怪。沈先生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来又对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沈先生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他为这些优美的造型、不可思议的色彩、神奇精巧的技艺发出的惊叹,是对人的惊叹。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我曾戏称他搞的文物研究是“抒情考古学”。他八十岁生日,我曾写过一首诗送给他,中有一联:“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是记实。他有一阵在昆明收集了很多耿马漆盒。这种黑红两色刮花的圆形缅漆盒,昆明多的是,而且很便宜。沈先生一进城就到处逛地摊,选买这种漆盒。他屋里装甜食点心、装文具邮票……的,都是这种盒子。有一次买得一个直径一尺五寸的大漆盒,一再抚摩,说:“这可以作一期《红黑》杂志的封面!”他买到的缅漆盒,除了自用,大多数都送人了。有一回,他不知从哪里弄到很多土家族的桃花布,摆得一屋子,这间宿舍成了一个展览室。来看的人很多,沈先生于是很快乐。这些挑花图案天真稚气而秀雅生动,确实很美。

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文林街文林堂旁边有一条小巷,大概叫作金鸡巷,巷里的小院中有一座小楼。楼上住着联大的同学:王树藏、陈蕴珍(萧珊)、施载宣(萧荻)、刘北汜。当中有个小客厅。这小客厅常有熟同学来喝茶聊天,成了一个小小的沙龙。沈先生常来坐坐。有时还把他的朋友也拉来和大家谈谈。老舍先生从重庆过昆明时,沈先生曾拉他来谈过“小说和戏剧”。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金先生是搞哲学的,主要是搞逻辑的,但是读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江湖奇侠传》。“小说和哲学”这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也不是哲学。他谈到兴浓处,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从后脖领伸进去,捉出了一只跳蚤,甚为得意。我们问金先生为什么搞逻辑,金先生说:“我觉得它很好玩”!

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花夕拾是散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