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响眼神亮走上台戏曲唱下一句是什么

谭晶-赤伶(逆水寒戏曲玩法推广曲)

赤伶(逆水寒戏曲玩法推广曲) - 谭晶

弦乐编写:胡静成/宋阳

弦乐:国际首席爱乐乐团

弦乐录音:李昕达@九紫天诚

昆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情字难落墨他唱须以血来和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情字难落墨他唱须以血来和

谭晶 - 跟你走(《走西口》电视主
谭晶 - 酒歌(山西民歌)
}

14:46:07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中华戏曲源远流长,唱念做打要下苦功。 非遗文化咱家独有,传承千年唱尽人生百态、悲欢离合。投稿:白鹤#在炫舞手游最满意的一瞬间#

}

  “送”“种”结合 “育”“融”并重

  作者:赵素萍(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河南是传统戏曲大省,遍布各地的地方剧种曾一度达到60余种,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南省委和省政府2008年起就持续组织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连续多年将其列入年度惠民“十项民生工程”。2017年4月,中宣部等三部委下发《戏曲进乡村工作方案》,一年多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宣部安排部署,探索了一条“送”“种”结合、“育”“融”并重的戏曲进乡村之路。

  坚持党政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政府买单、院团演出、群众受益的运行模式,推动戏曲进乡村进得广泛、进得持久。一是健全“一个机制”。坚持党委宣传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文化行政部门规划实施和组织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的协同机制,落实“四有三化”工作要求(即有组织领导、有目标任务、有经费保障、有监督考核,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二是突出“两个纳入”。把戏曲进乡村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纳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省、市、县三级团体每场演出2万元、1万元、6千元的标准进行政府采购。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投入近1个亿,用于保障戏曲演出和创作生产。三是用好“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国营院团的骨干作用、民营院团的主力作用和戏曲志愿者的补充作用,目前,全省参与戏曲进乡村的各类表演团体2296个,其中国有院团169个、民营院团2127个,全年共开展各类戏曲演出2万余场,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贫困地区行政村全覆盖,惠及群众超过6000万人次。

  坚持满足需求与厚植土壤相融通。戏曲进乡村不仅要进得去,更要留得下。我们坚持送、种、育相结合,一是在精准配送上下功夫。在线上,建设了覆盖18个省辖市、108个县、2万多个乡村服务点的“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农民群众通过网络进行“点单”,形成了“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文化惠民模式。二是在创新形式上下功夫。广泛开展戏迷擂台赛、戏曲联谊会演出、戏曲知识问答、戏曲征文等实践体验活动,让群众走上戏曲的“星光大道”当主角、秀才艺,营造了唱戏爱戏的良好氛围。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开办24年来,已经播出1000多期,共有45万基层戏曲爱好者参与海选,2万余人走上舞台,一大批农民戏曲爱好者脱颖而出,从田间地头唱到了演播厅,成为戏曲“明星”。目前,全省共有5万多支群众自发组成的戏曲班社活跃在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县有团、乡有社、村有队,天天锣鼓响、村村有活动、家家有戏迷、人人会唱曲的生动局面。

  把戏曲送进田间地头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包头市及时跟进,修订完善了《包头市文化惠民“八进”活动实施方案》《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实施方案》等17个制度性文件,为持续推进“戏曲进乡村”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市属专业戏曲院团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市直属乌兰牧骑以及土右旗乌兰牧骑、达茂旗乌兰牧骑等4支旗县区乌兰牧骑以小分队的形式深入边远农村牧区开展“送节目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累计为基层农牧民演出戏曲类剧(节)目500余场;市群众艺术馆以及9个旗县区文化馆为基层群众送去蒙古剧、二人台、晋剧等多种类型戏曲演出与辅导培训累计超过2000场次,平均每个嘎查(村)每年观看4场专业戏曲演出。依托群众性文艺团队开展演出活动10000余场,其中戏曲类活动超过3000场次,累计参与群众超过100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戏曲艺术“高台教化”的作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包头市引导全市各级文化工作者创作、改编、排演了一批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的戏曲作品。2017年以来,累计创作演出漫瀚剧《布衣郡守》《凤翔楼》、二人台《敕勒情缘》《走出去便是阳光》等大型戏曲4部;《县长下乡》《农家乐》《乡里乡亲》《第一书记》等农村题材小戏曲20余部,部分剧目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布衣郡守》《县长下乡》《农家乐》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制定出台《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实施方案》,以对口帮扶的形式,由市文化系统“草原英才”“鹿城英才”牵头,在旗县区乌兰牧骑设立“高层次专家服务工作站”,从2018年起,每年旗县区乌兰牧骑创作小戏曲等各类小型作品12部以上,培养以戏曲为主的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8人以上;制定出台《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培养“十百千万四星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培养优秀戏曲人才。“明星工程”培养公共文化服务领军人才10人,其中戏曲类人才占2人;“星光工程”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技术带头人100人,其中戏曲类人才占10人;“群星工程”培养公共文化服务基层骨干1000人,其中戏曲类人才占150余人;“星火工程”培养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10000人,其中戏曲类人才占1000余人。

  心系群众 初心不改

  作者:杨俊(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

  我院有演职人员218人,设有楚剧、汉剧、黄梅戏三个团,同志们都秉持着“戏比天大”的理念,非常敬业。很多同志常年在基层演出,有时候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不回家。逢年过节更是早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奔赴乡村,开展送戏下基层活动。

  湖北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戏曲进乡村的最大难题就是观众不集中。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演职人员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时,在农村演出,一天辗转几个村子,连续演出两三场,基本就是上车就出发、下车就演出、演完再上车、上车再出发的状态;有时,一天两场有时甚至三场戏演下来,已是晚上十一二点,为了第二天及下一个点能如期演出,演职人员连夜卸台装车,熬夜奔波到下一个演出点再装台,很多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餐盒饭;有时,车子不能上山,只能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徒步穿行在大山之间;有时,深夜演出归来,碰上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得挤作一团、忍冻挨饿。要问苦吗?确实苦。但是,为了让乡亲们及时看到戏,演职人员仍拖着疲惫的身体,尽力把演出做到最好。也正是在大山深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期盼和欣喜,找到了戏曲演员的崇高感和使命感。

  我们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以楚剧、汉剧、黄梅戏、共青团、戏曲名家为主的5支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分赴崇阳、神农架、保康等地的偏远乡村,用一场场情真意切的演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群众的心坎上。在开展送戏的同时,我们主动与基层戏曲团队联系,开展戏曲人才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

  为了推进戏曲进乡村活动顺利开展,我们还制定了系列激励制度。一是对剧院市场开发部,每年都要签订不少于100场的下乡演出责任书,并直接与工资挂钩。二是与楚剧、汉剧、黄梅戏团签订年度演出责任目标,鼓励他们超额完成任务。仅2017年近600场的演出中,进乡村演出就达280余场。三是聘请市场营销推广人员,按照演出收入的5%至20%进行奖励。四是对剧院演职人员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年终考核,均与演出、创作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挂钩,并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民主评议来核定工资待遇。

  至今,我院已累计下乡演出一万多场,在全省范围内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梨园百花绽放广袤乡村

  作者: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在全省全面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将其纳入民生工程,自2014年起,已组织演出9.5万余场,拨付财政资金4.2亿元,超额完成全省15539个行政村“每村每年观看一场正规戏曲演出”的目标,已成为一项得民意、暖民心的文化惠民工程。

  在送戏进京活动中,结合地方群众观赏习惯,精心选择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徽剧《小宴》《临江会》、庐剧《雪梅观画》《借罗衣》、泗州戏《樊梨花点兵》等一批传统剧目,推动演出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避免“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现象,指导扶持省市专业院团创作一批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文艺作品。先后推出以歌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为题材的黄梅戏《邓稼先》,以抗洪英雄为题材的黄梅戏《王能珍》,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泗州戏《春风化雨》、皖南花鼓戏《一号扶贫户》,以倡导文明新风为题材的泗州戏《三子争父》等,不断充实演出剧目库。并充分利用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这一“国字号”文化品牌,实施黄梅戏文化惠民工程,组织100家院团送戏下乡1000场,大力营造“千乡万村唱大戏”的浓厚氛围。

  在形式上,积极探索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艺术融入百姓生活、焕发生机活力的新途径,在全国率先打造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传播技术“两术融合”的“有戏安徽”专区,采用剧场、电视、网络、手机、广播“五位一体”的传播模式,让广大的农村观众即使不在剧场,也能同步欣赏到优秀的戏曲演出。目前,已直播演出35场,网络点击量达到820万次。

  组织戏曲名家特别是韩再芬、吴亚玲、蒋建国等“梅花奖”获得者组建文艺小分队赴基层演出,并在演出前后,安排专业戏曲人员开展戏曲评论、剧目解析、唱段教授等专题讲座,既献上精彩演出,展示戏曲魅力,又传播戏曲知识,介绍戏剧创作台前幕后的故事,让活动既“有意思”更“有意义”。宿州市每场演出前播放戏曲知识短片和当地名家介绍。含山县每场演出前,加演一段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弓戏”选段,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活跃乡村舞台 播种戏曲文化

  作者: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宣传部

  泉州作为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戏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戏窝子”之称,不仅有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优秀剧种,还有南音、北管等传统音乐,在全国戏曲界享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等美誉。

  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戏曲进乡村活动有声有色,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工作模式。

  一是新建+盘活,让戏曲进乡村设施“转起来”。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剧团、戏曲舞台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泉州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木偶戏剧院、高甲戏剧院等一批现代戏曲剧院,泉州大剧院、泉州歌舞剧院等即将建成使用,市直各大剧团都有了自己固定的传承演出场所。各县(市、区)也纷纷加大投入,新建了一批文化设施、戏剧传承中心,让泉州戏曲传承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充分利用农村戏台、旧祠堂、祖厝、撤并后闲置的旧校舍及民俗宗教堂馆等场所建设公共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创戏、排戏、演戏、看戏的活动场所。

  二是送戏+种戏,让戏曲进乡村活动“火起来”。市政府每年把公益性惠民演出纳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直梨园、高甲、木偶、南音等剧团除了常年在剧团定点开展公益性演出(共演出4000多场,每年近5万观众观看演出)之外,经常性下社区、进村居,深入到最偏远的农村免费送戏下乡演出。近年来,全市累计下乡演出3万多场,覆盖全市163个乡镇(街道)、2499个村(社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是培养+引进,让戏曲进乡村队伍“活起来”。利用泉州师院、泉州艺校等艺术培训基地,加大对乡村文艺骨干的挖掘、培养力度,举办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化研讨,着力培养一批戏曲表演专业人才,为戏曲进乡村活动提供源源不绝的“才力”和“智力”。注重发挥好离退休老干部、民间老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用,为“热心人”提供平台,为“乡土艺术家”提供舞台,带动当地戏曲文化发展。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鼓励乡镇村居成立戏曲演出团队,在场地建设、舞台设备添置、专业戏曲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全市共有南音社团237个,覆盖所有乡镇,呈现出“人人都会唱,无处不南音”的文化景观;高甲戏剧团76个、歌仔戏剧团22个、木偶布袋戏剧团30个,从业人员10000多人,成为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的主力军。

  戏曲进乡村要有好作品、新作品

  作者: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

  近年来,重庆市川剧院坚持把传承弘扬川剧艺术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结合,持续参与了“渝州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等重大文化惠民活动,2017年我们到基层演出97场,2018年已经演出85场,足迹遍布重庆的19个乡镇(街道)。

  当前,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多层次、多元化,但归根一点,就是要看到精品。我们在“戏曲进乡村”中,一边演出一边收集群众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创作生产。我们演出中发现,川剧喜剧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欢,我们就大力发掘复排传统折子戏,2017年就复排了《摘红梅》《滚灯》《花云射雕》《柜中缘》等优秀传统剧目18个,2018年复排了《泾河牧羊》《审玉蟹》《斩经堂》优秀传统剧目27个。传统戏曲多是才子佳人,需要有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和重庆市委宣传部、文化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今年成功打造了川剧《江姐》,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彩排时网易直播平台在线直播2小时,点击关注量达70余万人次。《江姐》创排后,我们深入到奉节、云阳、开州等地累计演出31场,场场爆满,受到群众追捧,说明经典不会过时,好的剧目、好的艺术一定叫好又叫座。

  戏曲进乡村,在演出之外,还要为戏曲艺术在乡村的传承和弘扬培根育苗。我们一方面抓好戏曲人才的培育,通过重庆艺术艺校培养了40名戏曲学员。另一方面,我们将“戏曲进乡村”与“戏曲进校园”相结合,尽量多走进农村中小学,采取导赏与演出相结合方式,让学生了解“划桨水流不见船;策鞭驰骋不见马;跨步攀登不见山;拨闩开门不见门”的舞台魅力,激发学生们对戏曲浓厚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戏曲的种子,我们期许着这一代人成长,变成忠实的戏曲观众。我们在白市驿镇、木洞镇建立了川剧传承基地,用传统艺术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特别是白市驿实验小学已经坚持川剧特色教学9年,连续两年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中获得荣誉。

  四个保障促进四个提升

  作者: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是有名的戏曲之乡,为发挥优势,以戏曲进乡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我省在相关方面提供了切实保障。

  省里成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今年又将戏曲进乡村作为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重点。全省1600多个乡镇和69000多个行政村中,建成综合性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的超过95%,配备戏曲演出器材和服装的达到80%以上。我们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促进农村戏曲演出阵地均衡化,连续3年落实1亿元支持贫困县村文化阵地提升,包括8600多个省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建成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自2014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采取“政府补贴、市场运作、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运作模式,相继出台了各类送戏下乡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省财政每年投入1.3亿用于戏曲进乡村工作。各市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如东营市设立了200万社会文艺团体演出资金,市级院团每场补助7000元,县级院团补助2000元,乡镇团队补助500元,实现了“一村一年五场戏”。

  在大力督促各市落实乡镇文化站1~2人编制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送戏曲下乡,全省参加演出人员达到12000多人,日照市五莲、莒县等地的下乡演出100%为购买服务;加大戏曲下乡志愿队伍建设,全省县以上戏曲下乡志愿者机构有9500个,注册志愿者11万余人;在政策上鼓励庄户剧团发展,将其吸纳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全省戏曲演出庄户剧团5200多个。枣庄市按照每年扶持100个、每个庄户剧团不低于2万元的标准,对全市庄户剧团实行奖补,使其成为国有院团的有力补充。

  在各项政策措施保障下,近年来我省戏曲进乡村工作在数量、质量、效能、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2013年全省农村戏曲演出不足2万场,2014年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后即增长到2.4万场;2015年达4.5万场次;2016年达7.8万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7年突破8万场,行政村覆盖率达90%,观众逾5000万人次;2018年上半年已经超过4万场。

  用好传统资源 满足百姓需求

  作者:中共河南省新郑市委 新郑市人民政府

  自2002年出台“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惠民政策以来,我市连续16年开展“百场演出送农民”和“共走创业路,同唱和谐曲·百场戏曲巡演”活动。随着全市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双百场演出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我市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扩大购买范围、逐年增加演出场次,2012年增至每年300场。2015年以来财政共投入演出经费900余万元,累计为村(社区)演出2114场,实现了每个行政村至少每年看两场戏的目标。

  一是“种戏在乡”抓普及。积极实施以“建百支队伍、育千名骨干、送万家欢乐”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市级培训乡镇戏曲骨干、戏曲骨干回乡镇培训村级戏曲志愿者、志愿者回村培训身边戏曲爱好者的梯级培训机制,广泛开展戏曲艺术普及活动。自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培训经费2000余万元,举办戏曲演艺基本功、戏曲舞蹈培训班300余期次,培养戏曲骨干和爱好者6000余人次,发展文化志愿者5000余人。

  二是“结对传授”抓提升。以专业戏曲人才为骨干组成15个工作小分队,一对一分包15个乡镇(街道、管委会),与民间戏班、团队和戏迷爱好者结对子、交朋友,辅导其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和庄镇老庄刘村剧团在新郑市豫剧团的帮扶培养下,实现了从自娱自乐到外出巡演唱大戏的飞跃。对乡村演艺人员相对固定、人才相对集中、整体素质较高、管理较为规范的自娱自乐班队,给予演出设备器材补缺扶持,激励其常年开展活动。目前,全市拥有业余演出班队200余支,自娱自乐演唱活动随处可见,已然成为群众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是“戏迷擂台”抓赛事。连续12年在炎黄广场组织举办综艺晚会或戏迷擂台赛,每年演出50余场次,数千名文艺爱好者登台献艺,年受益观众30余万人次,“百姓大舞台”戏迷擂台赛已经成为新郑群众文化活动的靓丽品牌,新郑市先后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和特色文化活动先进单位。在这一品牌带动下,全市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连年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坚持把戏迷擂台赛作为艺术节的重头戏,激励市民学唱戏、爱唱戏、唱好戏的文艺热情。这也逐渐成为新郑戏曲进乡村的一大亮点。

  作者:中共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

  粤剧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瑰宝,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多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对粤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从精品生产、平台构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开展戏曲进基层,推动粤剧艺术传承传播、惠民为民。

  一是着眼长远发展,以新时代沃土培育戏曲之花。出台《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确定推进粤剧事业发展“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项目”,明确将戏曲惠民工作列为重点项目,从机制上予以保障。

  二是用乡音唤乡情,让戏曲艺术在群众中绽放异彩。完善戏曲进社区的推进、运行、对接、传承、管理、保障和考评机制,实现戏曲进社区“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发展。组织市属专业院团进基层演出每年达180场,把精品大戏送到百姓家门口。注重在戏里戏外下功夫,配合戏曲知识讲座、演员与群众互动等方式,为群众送上戏曲知识课程。以举办粤剧大师红线女艺术人生图片巡展为契机开展生动的戏曲普及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深受启发,写下令人感动的观后感。以“羊城之夏——市民文化节”“广州市公益文化春风行”、私伙局大赛、赞赞我的国等群众品牌活动为平台,将群众戏曲精品送到社区、送进农村,各区每年开展群文曲艺演出达数千场,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广州焕发生机和活力。

  三是优化文化生态,为戏曲传承发展筑路搭桥。广州市文化馆面对社区居民每年开设40场戏曲类免费培训班,从戏曲文化、唱念做打、化装扮相、节目排演等方面让社区群众体验戏曲之美。即将建成的新文化馆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设曲艺园并建成设施现代、功能齐备、极具岭南风格的戏曲交流展示高端平台。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承担粤剧传承责任,每年举办粤剧嘉年华活动,常设粤剧展览、周末惠民演出,2017年观众达19万人次。星海音乐学院设立星海音乐博物馆岭南音乐馆,以活态传承、理论研究、教育普及为目标,向市民群众传播戏曲文化。在全市11个区设立的文艺市民空间是我市在全国率先打造的城市“文艺志愿者服务基地”,每月举办“大师下午茶”活动,邀请全国和省市曲艺名家做客,与市民群众面对面分享大师艺术人生。

  以送戏进社区进农村为手段,培育曲艺新星。经过多年培育,广州“新生代私伙局”不断诞生,为曲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全市多个区级少年宫、中小学校设立粤剧艺术基地和粤剧粤曲培训班,在北部边远山区开展戏曲舞蹈文艺支教工作,把曲艺传承培训工作深入到基层一线,青少年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和兴趣不断增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上唱戏台下无人也要唱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