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人生的四个问题 (试发表)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面对痛苦?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怎样才能不怕死?
  (以下内容的核心观点的90%都是我朋友郭威教给我的。如果有错误,那都是我干的。
  我读书太少,我猜想,以下观点应该早就有人论述过,而且论述的更为精妙)

1.时间的意义:只有此瞬才有意义,其他都是虚无。
1.1.真正的时间是不存在、不可认识的。
  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匀速、单向流动、不可逆的时间”里。人们对时间的这个认识,是由人的理性思维决定的。是因为理性思维只能生活在“匀速、单向流动、不可逆的时间”里,所以人们就认为时间是匀速、单向流动、不可逆的。时间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到底存在不存在时间?我们完全无法知晓。鉴于理性对时间的无比依赖,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理性思维之外,时间是不存在的(这句话有根据吗?)。
  在我们现在的观念里,时间肯定是匀速直线单向运动的。我回想过去的时光:A、小时候我咿呀学步。B、五分钟前我还没看这段文字。C、此时我在看这段文字。没错,在记忆中,时光就是照着A-B-C的顺序单项直线运动的。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时间会不会突然倒流呢?
  假设有个邪恶科学家,一按电钮,全世界刚过完C,突然回到了B的位置。这个时候,因为我们的记忆又回到了B点,我们的全部状态和刚才B时一模一样,所以在B点的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时间倒流了。还以为自己是在匀速单向运动不可逆的时间轴上第一次体验到B点呢。更可怕的是,那个邪恶科学家也回到了B点,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按下电钮,正打算要去按电钮呢。这样,世界到了C点,邪恶科学家继续按电钮,世界就永远在B点和C点不停的循环下去了。如果有一个超越了时间轴的生物观察我们,会发现我们是永远困在时间循环中的可怜生物,而处在B点和C点的我们,还以为时间会一直继续下去,未来肯定会到来。
  这个场景告诉我们“我们不一定有能力预测未来”,可能我们以为下一个五分钟一定能到来,实际上下一个五分钟永远都没有到来,我们永远都陷入到循环中。
    类似的,时间还可能匀速后退运动,还可能不断在同一瞬间反复循环,还可以有分叉。我们都不能证明时间不是这样。

    在对于时间的问题上,康德和佛教说的对:时间是先天认识形势中的一种,人类要有理性思维,必须依赖于先验的时间概念。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
1.2.时间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在世俗的概念里,只有“现在”是实在的。
1.2.1.一切理性描述的概念都是虚无。
  如果我们要用理性思维来讨论人,我们只能认为时间是匀速单向运动的。在这个模型里,只有此瞬才是实在的,此瞬之前和之后的事物并不存在。就像我们认为,只有当前时间里的桌子是存在的,而在此之前的桌子,和未来的桌子,还都不存在。否则就会有无数实在的桌子了。
  同样,“我”也只处于此瞬的位置。此瞬之前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不见,变成虚无。此瞬之后的一切尚未到来,也毫无意义。“我”只存在于此瞬。
  但在理性思维下,一瞬间是不存在的。
  人类在讨论某一个东西的时候,都是讨论一段时间概念下的东西,比如说桌子,当人在描述某个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被描述成一个稳定的状态,存在于“一段时间内”(“存在”本身就是包含在一段时间内的概念,当我们“看”到一个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在视网膜中要停留一段时间,当我们“想”到一个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的印象会在大脑里停留一段时间)。人无法理解瞬间存在的事物。当我们说“一瞬间存在着的桌子”,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上强行定义出的概念,按照平时的思维,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一瞬间的桌子到底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虚呼呼的,还是运动中的,还是支离破碎的,这个一瞬间的状态是人的思维根本无法理解的。因为“存在”是一个必须存在于一段时间之下的理性概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瞬间的桌子是不存在的,“一瞬间”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这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技术无关,这是理性思维的局限,再强的科技也无法认识一瞬。现在物理学把时间分到普朗克常量就分不下去了。假设就算还可以分的话,也分不到一瞬(“分”和“一瞬”本来就是矛盾的概念,“分”是依托于“一段”这个概念存在的,“分”只能分“一段)。
  再举一个例子,从“瞬间”到“一段”之间的差距是“无数个”“瞬间”,这个“无数”就是理性无法理解的。一个点和1厘米线段的差距是“无数”,和2厘米线段的差距也是“无数”,这在逻辑上会产生悖论。
  我原先认为,既然只有此瞬是实在的,此瞬之前和之后都是虚无的,我们又只生活在此瞬里,那么也就可以认为,此瞬就是永恒,每个人都是永恒的活着。这个观点是错的,它犯的是“飞矢不动”的错误,误把一瞬当做静止不动的实在的存在。正确的说法是,“此瞬”是个没有意义的表述。
维特根斯坦说:“如果永恒不是理解为无限的时间的延续,而是理解为非时间,那么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现在,他就永恒地活着。”(引注:此处“现在”应该为“此瞬”)我原来以为说的就是此瞬即永恒,其实不应该这么理解,应该理解为“此瞬是超越时间概念的”。既然超越了时间概念,也就无所谓永恒了。这个永恒不是传统意义的永恒,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即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非时间”。

  因为在理性概念下,“瞬间”是不存在的,而在时间轴上,此瞬之前是虚无,此瞬之后也是虚无,所以在理性概念下,没有实在的东西。我们所看所想所描绘的一切东西都是虚无的。就像佛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我们用理性描述的一切东西,都是处于一段时间内的,并且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的东西。我把它称之为“悬浮于时间轴之上”的一个片段。
  “我”也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我”是一个理性概念,描述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的状态。但实际上的“我”是在时间轴中不断变化的。
    “实在”是什么?“实在”是一个理性概念,因此也是虚无的。理性概念下没有“实在”,所以,“实在”这个产生于理性的概念,就如同“这句话是错的”一样,是一个不成立的悖论,是自我矛盾的。我们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我”是实在的,这世上有某种东西是“实在”的,这些想法通通都是荒谬的,不成立的。
1.2.2.在世俗意义下,只有“现在”是实在的。
  虽然自我意识本质是虚假的,但我们仍旧认为存在自我意识,仍旧有各种理性概念,有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仍旧希望获得幸福,躲避恐惧。只要是人,只要没有进入超越一切理性思维境界的人(超越一切理性思维就是世俗意义的疯子),那么就要趋乐避苦,这个“乐”和“苦”对我们有极大的意义。
  “乐”和“苦”是人的感受。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己的哪些感受是实在的?过去的感受是虚无的,未来的感受是虚无的,只有“现在”的感受是实在的。
  那么,什么是世俗意义上的“现在”呢?
  比如,我们说我“现在”是存在的,我“现在”感受到了什么,这个“现在”的定义是什么?
  这取决于我们(本质上说,是虚幻的我们)去如何认识时间(本质上说,是用人类创造出来的理性概念去歪曲本不存在的时间——人类太TM悲催了)的。
  理性思维要认识世界,总要把世界抽象成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的概念(也就是机械刻板的标签)。比如,见到一个桌子说这是“桌子”,“桌子”这个概念根本无法严格表述我们所感觉到的眼前的这个东西,这个“桌子”是一个刻板的标签而已。我们认识他人也是这样,也会打上各种标签,比如“中年人”“山东人”“很友善”等等。
  对于时间的认识,我们也必须用一个固定不变的片段来认识时间。我们认识不了一瞬,无论想怎么细分时间,在我们头脑中,也必须把时间当成一段一段来认识。而且,思想还有滞后性,当我们去想象此瞬的时候,头脑中出现这个想法的时候,此瞬已经溜走了。
  所以,当我们去定义“现在”的时候,其实定义的是我们在时间轴中所处的此瞬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尾端和此瞬还有一段距离,尾端并不是此瞬。因为瞬间是不存在的)
  “现在”的长度是可变的,取决于当我们认识“现在”时内心的紧张程度。
  人类越紧张,对时间的观察越细致,也就是对时间细分的越厉害,或者说,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观察的越细致,这个人所定义的“现在”,在时间轴上包括的时间段就越短。
  这是人类进化出的本能。所谓紧张,是人类对危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为了节约能量,人类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必要对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而当人意识到自己身处危险的时候,为了应对危险,会提高对环境的观察能力。放松的时候察觉不到的变化,在紧张的时候察觉到了。人类的时间概念是依附于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如果人类没有观察到包括自己内心在内的任何变化,就不会产生时间的概念。反之,观察到的事物变化越多,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慢。当人紧张的时候,观察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增多,也就会觉得时间变慢。这也就相当于提高了反应力。
  因此,人越紧张,他所认为的“现在”包含的客观时间就越短。比如人意识到致命的危险临近的时候,就会觉得平时短短的几秒过得特别漫长。再比如,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在等待非常重要的消息的时候,人处于紧张的状态,也会觉得短短的时间非常漫长。再比如,一个人回忆自己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会发现很多平时根本不注意的小细节都能回忆起来。
    相反,人的心态越放松,他所定义的“现在”,在包括的客观时间就越长。比如人在海边悠闲的待了一下午,他认为的“现在”,就包含了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甚至能“忘记了时间,一会儿就到晚上了”。
    注意,有人认为快乐的时间过得快,痛苦的时间过得慢,这是不对的。比如有的人专心打游戏(越专心做某事就越快乐,下文论证了此观点),就觉得时间变得快,一会一下午就过来了。这并不是因为他定义的“现在”跨度长,而是因为他专心玩游戏,根本就没有去观察“现在”。有人受苦,在受刑,旁边还有一个表。他一边受刑一边看表。在这个状态下,他总去观察“现在”,觉得时间漫长,过了短短的五分钟和一个世纪一样。那么,这说明越受苦的人的“现在”越长吗?不是。这分两方面说,一方面是因为受刑本身就会让人觉得紧张,所以此人觉得“现在”很长。另一方面,受苦的人不仅光关注“现在”的感受,还非常关注对未来的预测,非常在意受苦什么时候结束。所以他的时间概念不仅包括“现在”,还包括未来。因此当他看表,发现还有几十分钟内的刑期没结束的时候,他把“现在”漫长的五分钟乘以了几倍,时间就加倍漫长了。

    虽然理性思维认识的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虽然“我”的概念是虚假的,虽然时间轴也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要生活,要追求幸福,要观察自己,我们就必须产生“我”和“现在”的概念。在这个世俗的概念下,可以说,(虚假的概念)“我”在(原本是虚无的)“现在”里,是实在的。“现在”之前的事物已经在时间轴上彻底消失,是虚无的。“现在”之后的事物还没有到来,也是虚无的。
1.3.过去的时间对我们的意义:都化为记忆,几乎没有意义。
  所有已经过去的事情,在时间轴上来说,是已经不存在了的。对我们此瞬的心中感受而言,过去时间对我们的意义,仅仅是记忆。而记忆是可以被主观意识适当修改的,还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慢慢淡化、歪曲。
  总而言之,所有已经过去的事情,对此瞬而言是虚无的,是没有意义的。
  想象放完长假开学前一夜的孩子,临终的大富豪,进了监狱的贪官,中了彩票、荒淫数年又重回贫困的浪荡子。他们回想当初放纵时光的时候,会想“妈的,这辈子值了”的感觉会比较少(而且这种心理的满足是立足于和别人的攀比上,而不是享乐本身吧?),“好时光都过去了”“早知道不这么放纵了”“富贵如浮云”,后面这些念头会比较多。对于享乐够极美的东西然后被枪毙的亡命徒,在他临刑前且他保持冷静的时候,问他觉得值得吗?让他发自内心的讲,后悔吗?他会怎么回答?
1.3.1.过去的时间没有意义,这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虚无感。
  当人预测自己未来还有机会过上美好生活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人认为还有希望的时候,不易产生虚无感。但当人感到未来绝望,比如面临死亡的时候,回头回顾自己的过去,会发现无论自己过去做过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这么看来,自己的一生都是虚无了。即便还有未来,未来的一切终究也会化为过去,也就是虚无了。
  《圣经》说:“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又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又说:“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佛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经又说:“人生如梦,转瞬皆虚。”诗说:“是非成败转头空”,日人唱:“人生五十年……如梦又似幻”。
  就像人无法想象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是什么感觉一样,人面对虚无感会感到很大的恐惧。
  死亡的恐惧感,来源之一就是在临死时反观人生所感到的虚无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万事皆空,没着没落,就像空虚无法言说一样,这种恐惧也无法言说。
1.4.未来的时间对于我们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这是个信念问题。
1.4.1.未来就是人对未来的预测。
  未来尚未发生,未来对“现在”的“我”的意义,就在于“现在”的“我”如何预测未来。
1.4.2.人可以部分的预测未来。
  第一,人不可能百分百准确的预测未来。就算我们不考虑休谟的怀疑论,即便世界是决定论的,现在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预测未来。
  第二,人可以对未来做一定程度的预测。假如人不能预测未来,那么人就没法生活。我们不会形成自我意识,不会认为自己在时间中是连续存在的。我们也没法生活,一切思考、行为和选择都不存在。也不存在文明。
  一个对未来不做任何预测的人,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行为,无法和他人交流,是正常人眼中的疯子。因此任何有理性的人,都相信自己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就算是一个超级不自信的人,超级怀疑自己能力的人,超级怀疑现实的人,他最少也相信自己举起眼前的杯子,下一秒钟就能喝到里面的水。或者相信命令自己下一刻举起手,下一刻就真的能举起手。
  第三,人类预测未来的能力的高低,是一种信仰,是不可以考察的。
  当人对未来做出一个预测的时候,在未来未发生之前,我们无法知道这个预测的准确的概率是多少——假如知道的话,我们就相当于能用概率的形式来严格(非准确)的预测未来了。
    此观点有待商榷。如果我们抛开休谟的怀疑论,假设世界是机械唯物的,再抛开微观的量子运动,那么我们能不能预测,一个骰子在下一刻投出的概率是六分之一?能不能预测,一个离开树的苹果在下一刻一定落在地面上?忘了谁举了个例子来质疑概率。这个例子说(其中有我自己的话),我们如何预测全球核战争爆发的概率呢?因为全球核战争只能发生一次,发生以后,地球灭亡了,也没人再去讨论这件事。这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概率是如何计算的呢?其实,如果假设世界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或许这个概率是可以计算的。所以此段之前的观点可能只有在不可知论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可以这么说,以现有的科学技术来说,普通人是没法知道自己预测未来的准确率是多少的。比如普通人预测拿起一个杯子,下一刻一定可以喝到水。但是他是如何证明这一点的? 他如何证明地球下一秒不会毁灭的?他不能证明,他只是强烈的相信罢了。不这么强烈的相信,人就没法生活了。
  任何人也都能承认,自己不可能准确预测一切,甚至不能预测自己下一刻一定百分之百的还活着,一定百分之百的没有失去理智。
1.4.3人预测未来的能力大小,取决于当事人对自己预测能力的信任。
  人预测未来能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客观的固定值,而是取决于当事人主观的信念,对自己预测能力大小的信任。这个信念的大小和人的性格有关,还随着客观世界给当事人的反馈是否符合当事人的预测而改变。
  乐观、自信的人信念大。悲观,不自信的人信念小。
  遇事总一帆风顺的人信念大,总遇到坏的意外的人信念小。
  年轻人的能力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增长。小时候被管教,连自己的行动都不能控制。长大了,不受管教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也就增加了。对他来说,对世界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大,他也就越来越倾向于相信自己的预测,所以更自信,更乐观的看待世界。年轻人乐于指点世界、挥斥方遒,乐于参与世界的改造。反过来,一个年龄逐渐增大,未来希望越来越渺茫的老人,就倾向于不去干涉世界。
  生活中的遭遇会改变人们对自己预测未来的信念。人们控制未来失败,就会降低自己控制未来的信心。
  比如常听人说,有人在死里逃生之后,“人生观都改变了”。有人或许会奇怪,人总是会死的,这不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吗?为什么非要亲身体验一下生死边缘,才会去改变人生观,才会对自己过去所做的种种后悔呢?
  假如这个死亡危险来自于意外,比如说一场车祸后的死里逃生,那么这件事给当事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向他提醒死亡多么恐怖,还是告诉他:你对未来的控制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你连保证自己下一秒会不会死的能力都没有。
  我们平常当然不会动不动就认为自己下一秒就死,人们会觉得那是神经病。这就是我们对自己控制能力自信的表现: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美不够的以为自己下一秒、下一天、下好多年都肯定不会死。
  但当人们亲身面临死亡危机以后,他就被提醒了:你美什么?你凭什么那么自信自己能活好多年?这个人控制未来的自信一下子被击垮了,那么他的人生观也就被改变了。一个对控制未来有自信的人,他的规划就比较远,总想未来的事。一个对控制没自信的人,假如连下一秒会不会死都不能确信,那自然顾不上去规划几年以后。所以这种人的人生感悟经常是“珍惜身边”“把握现在”“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好好享受生活”之类珍惜眼前、及时行乐的世界观。
1.4.4.对预测能力的信念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
  越相信自己的预测能力强,就越有自信,有安全感。反之就越惶惶不可终日,在人生的选择中更注重眼前的利益,更愿意及时行乐。
  比如有的人遇到亲友的死亡,或者自己有过生命危险,一下子人生观就改变了,就感悟人生了。喜欢说“亲人更重要”“珍惜身边的快乐”“做最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当这些人接触到死亡的时候,等于意识到,死亡是难以控制的,可能在我们意料不到的时候出现。这是在用极其有冲击力的例子提醒人,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有限。而人们作出的上述反应,都是更关注于短时间内的利益,及时行乐。
1.4.5.和主题无关的插曲: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之间的区别,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回事:我们对自己控制未来的能力有多自信。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包括人的意志在内,都是由物理定律严格决定的。因此一切都是注定的,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它对控制未来最有信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在宏观上是注定的,是可以预测的。比如我们在古代,无论有多么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发明飞机。我们在现代,就算没有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科学也可以慢慢的向前发展。再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该什么社会就什么社会,不能跳跃发展。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局部,因为人是拥有自由意志的,所以我们是没法完全控制的。我们知道古代人不可能飞上天,但会不会有皇帝组织几万人去进行飞行试验,这个就不能控制了,全凭皇帝的心情。希特勒的成功有历史的必然因素,但也和希特勒本人有关,假如上台的不是希特勒而换了另外一个人,历史就可能变得更好或者更糟。在历史的必然中,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
  也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相比,对控制未来信心要更小一点。
  主观唯心主义呢?主观唯心主义不相信任何的实在,是相信自己心中留下的印象。有些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和唯物主义者无异,虽然他们不承认这些印象一定来源于客观物质,但他们也相信这些印象是真实可靠的,我们可以依据印象生活。在这里,依据心灵的印象和唯物主义者依据物质是一回事的两种不同说法。
  但是还有一些唯心主义者,他们认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心灵中的印象来自何处,那么也就不觉得这些印象是可靠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证明我们的所见都不是幻觉,我们不能证明下一秒钟地球不会被未知的强大力量毁灭,我们不能证明自己的记忆没被修改过。所以下一秒钟发生什么,严格的说我们是不知道的。
  这种唯心主义对控制未来的信心,是最小的。
  我们可以以人们对自己控制未来的能力的信心画一个坐标轴,越到右边,信心越低。那么相应的,坐标轴的左边端点是机械唯物主义,往右一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越到右边越唯心,最右的端点是否认一切心灵之外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再过了最右端的,是连“我”和理性思维都否认了的“认为非理性真理才是唯一真理”的世界观,持有这个世界观的人,也就是不可知论者。
  那么,客观唯心主义的位置在哪?
  我认为,客观唯心主义是平行于这个坐标轴的,是给那些对这个世界缺乏安全感的人准备的心灵慰藉。
  无论处于坐标轴的哪一点,无论对改造世界多么信任,人都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点下面会叙述——安全感取决于对未来百分之百的控制,而人是不能百分之百控制未来的,所以人永远都有不安全感。每个人对于不安全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就要求助于客观唯心主义。
  在客观唯心主义里,无论是形而上学还是宗教信仰,都是告诉人在这个不安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永恒的,可以百分之百把握的,而且还是决定一切现实事物的更本质的东西。这个就打破了“不能百分之百控制未来”的观念,很多客观唯心主义都告诉人们,只要理解了我,就可以百分之百或者接近百分之百的控制未来。
  对于佛教来讲,安慰大众的佛教方便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汉传大乘的真正教义,属于非理性真理。所以佛教是一个横亘在坐标轴之上,并且向右延伸到坐标轴右端之外。
  和人们对生活乐观悲观的态度相同,人们的世界观,也随着客观世界对人们预测未来的反馈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有的时候,人改造未来非常顺利。也即是说,活得很称心如意,我们就会对生活很乐观,认为自己控制未来的能力比较强,我们的世界观就会偏向唯物主义。
  比如在事业上处于上升期的人,他勤奋的工作总能换来回报,想做什么都成功。今天是科员,明天就是处长了。那这个人一定会非常热衷于工作,认真的研究自己如何对待工作——也就是物质世界,因为这种研究是有回报的。
  比如一个大富豪,想赚钱就能赚到钱。他饿了立刻有美食,闲了立刻有美女,困了立刻有舒服的软床供他安眠。他想要的享乐,都能由物质立刻满足他,他当然会觉得,这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你让他看空物质,他就很痛苦,因为这些美食美酒给他带来的享受是实在的,所以难以割舍。
  同样的道理,不论身处什么社会里,总是年轻人信仰唯物主义的多,年老者信仰神神鬼鬼的多。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能力正在成长,身体越来越强,控制世界的能力越打越大。而老人正在衰落,身体越来越弱,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再比如,一个人为美好生活一直刻苦努力,勤奋克己,把一切该做的都做到了。结果到了晚年事业失败、朋友反目、妻离子散,自己疾病缠身,老无所依。一个人到了这份上,他要还是浑不在乎,大声说跌倒了再爬起来,那这人不叫坚强,得叫缺心眼儿是吧?一般人这时候已经充满绝望了。他觉得他对这世界所作的一切,都没得到他设想中的结果,每次都出乎他意料的让他倒霉。那他就会觉得这世界太不可靠,对未来也毫无安全感——过去这么努力都得到这下场,现在老成这样,更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结果了。那么当他反省自己的时候,他会想,这辈子得到了什么呢?将来早晚有一天自己会浑身病痛的躺在病床上,满身屎尿,连移动身体的能力都没有,到了这个境地,有什么是他能有信心把握的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只有这个让他有安全感。茫茫世界都不可靠、都不真实,只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信念才是唯一可靠的。这不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1.5.在接受了“只有现在是实在的”观点后,会得出什么结论。
  过去和未来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只限于记忆和预测。这都是人“现在”的心理印象。心理印象,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思维和心理暗示改变的。换句话说,人可以通过主观思维和心理暗示改变过去、此瞬和未来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混杂着理性理论和感性感染的宗教可以成为人的全部意义。
  此刻实在的“现在”会不断变为虚无,一切实在都会变为虚无,这是难以接受的。当人回想过去,想到自己曾经感到实在的一切东西其实都是虚无,就会产生荒谬感。
  如果相信人不能预测未来,随时都有可能死掉。那么,高寿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都盼着自己能活到九十一百,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能活到九十一百呢?因为不能预测死期,那么唯一的办法是等自己真的活到九十一百了,才能确信。可真到那个时候了,能活到九十一百这件事,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过去的时间是三十年也好,九十年也好,不都已经变成虚无了吗?未来的寿命仍旧是不可预测的,仍旧随时都可能死掉。换句话说,“高寿”之所以能让人觉得是一件好事,关键是它能让一个人以为自己未来还有很多寿命可活。一旦我们接受人的死期不可预测这一点后,那么高寿这件事就完全没有意义了。甚至于,因为到了高寿的年纪,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好,未来死亡的概率又比年轻人大,境遇反倒变得更糟了。
  这件事的一个推论是,对于任何持不可知论者的人来说,寿命都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寿命”是一个持续很长的时间概念。如果认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过去和未来都是虚无的,那么“寿命”这个概念也就不成立了。在每一个“现在”里,无论是什么岁数的人,他们的生命都是相同的,没有长寿短寿的概念。一个将死的人可以这么安慰自己:我和所有正在活着的人一样,都生活在“现在”里。而对于未来,每个人都一样,都是不可知的。我和世界其他人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在”,别人唯一能把握的也只有“现在”。我和别人一样,都把握住了这唯一实在的东西。我不比别人缺少任何东西,我和别人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不可知论可以给一个将死的人带来安慰。但这是废话,不可知论拒斥对未来的预测,也就等于拒斥对即将死亡的预测,让一个人将死的人相信自己不一定将死,当然能带来安慰。
2.1.自我意识的荒谬性
  前面已经讲过,所有理性认识的事物都是虚无的。自我意识也是理性概念,也是虚无、不存在的。
  如果只说“时间是不存在的,理性思维是不存在的,所以自我意识不存在”,这点还不能说明自我意识是荒谬的,因为“荒谬”是理性思维的评价。要说明自我意识是荒谬的,必须把自我意识放到理性思维的框架下才行。
  为什么人会感到“自我意识”是荒谬的呢?
  在时间轴上,世上的一切原本都是在不断流动变化的。但是理性思维是静止固定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当理性去观察一个具体的东西时,却必须用固定、永恒的概念(或者说标签)去评价事物。
这就好比说,一个桌子的每一秒状态都不同,但在理性思维中,“这是一个桌子”的理性描述,描述的是一个在所描述的时间内固定不变的概念。
    有人问,直接说“无时无刻变化的桌子”,是不是就可以描述变化了的概念呢?不行。第一,“无时无刻变化的桌子”里,这个“变化”不能描绘桌子实际变化的状态,它没有把桌子每一个瞬间的状态都包括在内,这个“变化”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理性概念。第二,“变化”这个理性概念并不能描述一个连续变化的东西的每一瞬,因为理性概念不能描述瞬间。所以当理性概念试图去描述连续变化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描绘成一些连续的曲线,但理性无论怎么努力,描绘出来的却是一堆间断的横线。
    这和前面讲人不能认识一瞬的问题是一样的。太绕了,不重说一遍了。

  (图注: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事物的状态。上面是事物变化的理想状态,下面是理性实际能描绘出的状态。每一个小横线都是水平的)
  当我们观察别人的意识的时候,这个观察模式是没问题的。我们对他人的意识的描述就是静止的。比如描述他人的意识是“独立的”“有自由意志的”“可终结的”,这些都是静止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他人也是这样,我们描述一个人,无论多亲密的人,都是给他(她)贴上固定不变的标签(标签本身的概念是固定的概念,标签是可以更换的),比如“好人”“脾气好”“水平高”等。
  但当我们描述“自我意识”的时候,这个描述出了问题。
  因为“自我意识”必须是不断流动的。所谓“活”人,是必须“活动”的“活”。“自我意识”如果是静止不变的,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已死,不是一个活人。
  (下文的说法可能不对,可以跳过不看)
  还可以这么说,我们在观察另一个人的意识的时候,把他的意识化为一个固定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只要把对方适当抽象化就行。在这个模式下,“我”是认识的主体,他人的意识是认识的客体。
  但当“我”认识“我”的时候,当“我”试图把“我”变为固定概念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我”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当“我”对“我”产生一个固定的概念以后,“我”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在进行认识活动。“我”在认识“我”的时候,需要“我”必须是固定不变的,但“我”认识这个行为本身却是运动的,因此就产生了悖论。
  当我们远离自己,把“自我意识”当做和他人意识一样的客体来观察的时候(比如首先观察其他人的意识,然后用“我和他人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这个理性概念推理出,“自我意识应该和我观察到的他人意识相同”),就不会产生荒谬感。但当我们近距离,或者说直接观察自我意识的时候,就会产生荒谬感。

  还可以这么说,“自我意识”必须依赖于“自由意志”,我们必须相信自己有决定自己意识的自由,我们才认为自己拥有自我意识。但是,“自由”这个概念,是一个过程,必须依附于一个流动的概念里。比如,我们如何证明一个客体,证明他人拥有自由?完全证明不了。我们没法证明他人拥有“自由意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怀疑他人都是程序控制好的机器人)。我们做任何实验,都无法检验他人是拥有自由还是没拥有自由。自由意志,必须依赖于动态的过程。(对于什么是自由意志,没讲清)
  自我意识是一个理性概念,没有理性思维是不能产生自我意识的。前面说过,在理性思维里,只有“现在”的“我”才是实在的。然而理性概念只能去思考过去的、固定不变的事物。所以理性概念下的自我意识,是根本无法准确描绘真正的、实在的“我”。我们想认识一个实在的“我”,但无论怎么认识,认识到的都是一个过去的,虚无的“我”。而在理性上,我们不可能相信自己是虚无的,这就会产生荒谬感。
  可能感性体悟可以认识到实在的“我”,但我们又无法讨论这件事。
  一段理性思维一旦产生,就是固定而永恒不变的。因此,追求永恒不变是理性思维难以摆脱的本能。人们在思考自我的时候,总会用把自我想成一个固定的、永恒的东西。
  为什么人们看故事在乎故事的结局?因为以为故事的结局是固定不变的,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才会相信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个概念,只能在故事结尾的时候才能出现。后面不能写任何的剧情,否则就不是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在故事里有这么一种情节,某人让另一个人在临终前看着一个悲惨的事情而死,以惩罚他。或者某人在另一个人临终的时候,尽力安慰他,满足他的一切愿望,用谎言让他高兴,让他带着欣慰死亡。
  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重要?因为人们似乎认为,一个人临死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盖棺定论的、可以持续永恒的状态。他在临死的时候感受到什么,这个感受可以延续永远,永不可更改。然而,一个人临终的感受和平时的感受是一样的,也是转瞬即逝的,过了这段时间,当事人已经死掉了,已经不再有任何感受了(无神论的说法,按照宗教的说法,主观感受在继续,那么就有新的感受了),而不是会有永恒的感受(亲人安慰临终的亲人,不全是处于这种误会,也因为死亡是个很让人绝望痛苦的事情,让亲人尽量高兴的走过这段痛苦,是好的,这个动机是合理的)。
  一个人在想象自己死亡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特别在意自己临终的时候想什么,做什么,是以什么状态走向死亡的。实际上,无论以什么状态走向死亡,都是转瞬即逝的。临终时的体验的意义和平时的体验的意义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性。
    再比如,中国有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为什么?一个人忍受痛苦了一辈子,在最后扬眉吐气,笑了。另一个人吃喝玩乐一辈子,在最后后悔,哭了。前者为什么比后者好?为什么“最后”的笑一下,比一辈子的痛苦都更重要?这就是盖棺论定的另一个版本。这个“最后”就如同人临死时的一刻、故事的结局一样,因为被赋予了“最后”的定义,所以被无限延长,被误以为就是这个人永远的状态。因此,“最后”的笑可以改过一生的一切经历,意义变为最大。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笑到最后”其实不是“最后”,而是“现在”。所谓“最后”,就是此时此刻,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不能叫做“最后”。而此时此刻的事情是实在的,过去的是虚无的。所以过去一辈子的痛苦,也比不过此时此刻的快乐。但是稍等,这理论可以推出“及时行乐最重要”啊。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就是最后,今朝的笑就是实在的笑啊。可是,“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常常是用在人在痛苦的时候说的,人们忍受着此时的痛苦,咒骂着正在快乐的仇家,说“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这其实不是自我矛盾吗?仇家不就是在此时此刻“笑到最后”的人吗?

  自我意识的荒谬还在于,自我意识依赖于记忆。一个人怎么想,怎么做,完全取决于他过去的教育、经历。反应在此瞬,也就是他的记忆。把一个人的记忆都剥夺了,这个人就变成大脑空白的痴呆了,显然不能认为他还拥有原先的自我意识(给你无数金钱,把你的记忆都剥夺了,让你变成痴呆,你愿意吗?)。把一个人的记忆换掉,这个人还是他吗?(《全面回忆》讨论的问题)。荒谬之处在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记忆是不断变化和不断消失的。一个人的下一段时间和前一段时间的记忆略有不同,这还是拥有同一个自我意识的人吗?一个人永生到了几百年后,时间久远,几百年前的记忆统统忘掉了,那个年轻的他算是长寿,还是算已经死掉了?
2.2.自我意识的神秘性。
  因为自我意识很荒谬,所以人一想到什么是“我”,就像思考什么是无限大,什么是永恒一样,让人感不可思议。
  我为什么能控制着这居躯体,感受到这个躯体所感受的?千千万万个人里,我为什么能控制自己这个身体?为什么不是别的身体?我因此变得特殊吗?从感觉上看,“我”很像是躲在自己躯体里的小人儿。当然这么想根本没有解决问题。我的意识到底是什么?是牢不可破的一团东西吗?是什么保证了“我”一直是“我”,不被别的东西替换?是什么保证了我总能拥有自由的意志,多记住了一个英语单词的我还是我吗?如果没记住这个单词,我还是我吗?如果在产生我的过程中,出了一点点的变化,我还是我吗?如果试图进入卵子的千万个精子中的另一个率先进入了卵子,我今天还会有意识吗?我还会存在吗?我此时还会通过一个奇妙的器官,看到面前的一切吗?如果在怀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变化,我还是我吗?我是一个超级偶然吗?我是随着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一瞬间产生的吗?我是在胎儿大脑发育一瞬间产生的吗?我是上帝投放到这个躯体上来的吗?我可能会变成别的样子的意识吗?我能体验到自己有意识,我因此是独一无二的吗?如果把大脑中的一个分子拿别的,一模一样的分子代替,自己还是自己吗?如果还是的话,那不就可以克隆了吗?那到底哪一个大脑是我自己,我的意识在哪里?“我”到底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哪居躯体里?

2.3.这种神秘性会导致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是不会死的。
  我们为什么认为自己一定会死?这是类比的结果。我们通过学习,发现他人一定会死,又认为自己和他人一样,所以推论出自己也一定会死。前面讲过,我们观察自我意识和观察他人的意识,会觉得有巨大的不同。别人的自我意识,我们很好理解。自己的自我意识,却有强烈的神秘性。这种自我和别人之间巨大的不同,会让我们觉得我的意识是不同于世间所有人的意识的一件特殊的东西。既然自己和他人是不一样的,那么刚才认为自己一定会死的推理也就不成立了。我们对自我意识的特殊感导致人在思考死亡这件事的时候,总把自己排除在外,觉得自己有一种独特性,和别人不一样,死亡是属于别人的事,自己会幸免。
  按照时间,痛苦可以分成三种,过去的、此时的、可准确预测的未来和不可准确预测的未来。
  过去的时间是虚无的,对于人此瞬的影响只是记忆。
  当人们感到过去虚无的时候,也就会感到过去的痛苦是虚无的。因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所以可以“一笑泯恩仇”。
  记忆还可以被修改和淡忘。受过严重精神创伤的人会出于本能修改记忆。普通人也会出于心理本能,不回想不愉快的记忆。
3.1.2.“现在”的痛苦
  严格来说,“现在”并不存在,但对于自我意识来说,“现在”是真实的。“现在”的痛苦就是实在的。解决的办法见后文。
3.1.3.未来的痛苦:从恐惧到不安全感
  未来的痛苦表现在“现在”,是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当我们预测未来会遇到痛苦,或者可能会遇到痛苦,就会在此瞬产生痛苦。这个痛苦一般就是“恐惧”。
  所有的痛苦都可以看做是一种焦虑。
  此部分没什么意义,不过是用“焦虑”这个新名字取代了“痛苦”一词。我没学过心理学,心理学应该有更好的表述。
3.2.1.满足不了欲望的痛苦,是一种焦虑
  欲望,求不得苦,就是因为某件事情想要却得不到,引起了焦虑。
  典型的例子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不同,网络游戏主要不是用剧情、画面来吸引玩家,它需要用纯粹的数字系统来不断保持玩家游戏的动力。网络游戏,尤其是近几年的网页游戏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做法,是用各种满足不了的欲望来引起玩家的焦虑。比如刚开始游戏的半个小时,是全无焦虑的,不断向玩家介绍游戏的新内容来吸引人。然后慢慢的,焦虑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解决焦虑的难度越来越高。刚开始是一个小任务有点难度,再然后就有一个需要动点脑子或者稍微练级才能打过的怪物,再然后就需要玩家用一两天的时间才能看见的新系统。整个网络游戏的游戏过程,就是不断产生新的焦虑和解决焦虑的过程。回想玩网络游戏的过程,在人机交互这部分里,除了少的可怜的美术和剧情外,玩家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就是自己产生焦虑自己解决着玩。
  还有一个比较个人化的例子。我有一阵子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找一些游戏来玩。有的时候,特别是在90年代,玩游戏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下载不了、没法安装、没法运行等等问题。对于大部分游戏,只要不是期待已久的大作,那么如果能顺利玩到,就不是特别想玩,大多玩一会就删了。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怎么玩也玩不到,就会变得非要想要玩,想玩的冲动很强烈。就种感觉就是焦虑。游戏本身质量没有提高,想玩的冲动却增加了,就 冲动其实不是为了满足去玩游戏的愿望,不如说是为了打消刚刚出现的那些焦虑。这和追求异性的道理一样,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想得到。所以常说“人性本贱”,异性越是不理你越要动心,越要苦苦追求,主动倒贴的就会觉得淡而无味。裸体女人不如半遮半掩更诱惑,就是这个道理。

3.2.2.没有欲望的痛苦,也是一种焦虑
  拥有欲望是人的本性,如果没有欲望的时候,人就会产生空虚无聊的痛苦。
  例如,无所事事的焦躁,满足欲望之后的空虚,这些是无事可干,无事可想的焦虑。
  典型的例子,是大便的时候没有文字可看的焦虑。
3.2.3.恐惧也是一种焦虑
  恐惧就是没有安全感,表现为惶恐不安。
3.3.靠理性永远无法消除痛苦
  有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就会痛苦。也就是佛教说的“求不得苦”。
  没有欲望,会产生无所事事,空虚无聊的痛苦。
  欲望会不停带来焦虑和痛苦,永远无法满足。暂时满足欲望的快乐不足以抵消它带来的痛苦。普通人对欲望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因为欲望带来的焦虑所折磨的,并不是说满足欲望的快乐真值得追求。这就好比吸毒,有了深度毒瘾的人,吸毒的快乐并不大,只是因为毒瘾孜孜不倦的折磨,才拼命的去吸毒。在有普通人看来,吸毒是可笑的。同样的道理,在无欲的人看来,满足欲望的人也是可笑的。
  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空虚的焦虑,又被焦虑趋势去寻找新的欲望。所以屈服欲望的人,就是在欲望和空虚之间摇摆的钟摆,所过之处皆是苦。佛经说:“有漏皆苦”。
  相比非生存所必需的欲望,人类对安全感的需要更为基本、更为迫切。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面,安全感是仅次于生存,最为重要的需求。
  人类有追求安全感的本能,这也是进化出的本能。比如看到黑暗、遇到未知的东西就会恐惧。提醒人们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危险,要小心从事。不安全感会给人带来焦虑,带来痛苦,
  可是,人是不能获得彻底的安全感的。
  安全感是什么?安全感是确认未来百分之百不会让自己痛苦的事。从纯理性上说,未来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测,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控制,因此人从来不会有安全感。
  不过现实没这么糟,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一段相信自己能百分之百预测的未来。对于不可预测的未来,有时也会不去想。当人们认为在百分之百能预测的未来里不会遇到危险,并且无暇去注意更远的未来的时候,人们就会获得安全感。
  又或者,把未来预测的非常美好,也不会有不安全感。这就是俗称的乐观。比如年轻人预测未来的时候,多想到的是幸福的场景。
  人有追求永恒的愿望。
  这一方面是因为理性只能思考静态的东西,而静态,意思就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不变化,在时间的流逝中是永恒存在的。比如,我们思考任何一个事物都要下一个描述,这个描述是静止永恒的。“我觉得这个人好”,这个“好”作为一个理性概念,在词句所表达的含义中,在逻辑上是永恒存在的。“我觉得这个人暂时好,将来就不好了”呢?这个概念也是永恒存在的。因为理性的语言不能表达变化的世界,具体的讨论前面说过了。
  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上一条本质),人对事物下固定、永恒不变的定义,是出于节约能量的要求。人给事物下定义就是为了节约能量,比如见到一个人,立刻将此人归类,就像标签一样“年纪不大,友善,喜欢看书,可交往”等等,归类可以把此人迅速归到自己事先就总结好的各种模板化的经验中,节约对此人评价和应对的能量。人在进化中,所有的进化都趋向于节约能量。所以希望事物是永恒的、静止的,这样看待事物比较省事,这出于进化的需要。

  简单点说,人有贪欲,人希望自己已经拥有的永恒不变。人都怕死,人希望自己能永存不朽。所以人都追求永恒。
  但永恒是不可能追求到的。
  时间是单向匀速一刻不停流动的,这虽然不是世界的本质,却是理性思维的前提。因此,人用理性思维去描述的一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这世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物质,所有的文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会因为时间不可避免的流动而变成虚无。所以形而上学是不可能成立的。
  有没有把握永恒的可能呢?有!必须抛弃理性思维,只用感性思维来获得感受。感性思维也是分等级的,有的感性思维没有脱离时间的概念。只有能脱离时间的感性思维,才能感受到永恒。
  有一个质疑,如果我们认为人的思维是基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那么神经元的活动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也就是说,在大脑里,即便是不依赖于理性思维的感性体验,也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我们体验到这些感觉,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那么,持续一段时间的感受又怎么能超越包括时间概念在内的一切理性思维呢?我的反驳是:我们对神经元的活动,对“自我意识”、“感受”等概念的理解,都是基于理性世界的。在非理性世界里,“自我意识”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根本不能说我们“感受”到了非理性世界,我们只能说,超越了理性世界的“我”消融了。

  但这永恒是不能事后来回味的。因为回味的“回”就是时间概念,一旦在“回”味,那就是在用时间概念下的理性思维或者感性感受去体验,就无法超越时间概念了。所以永恒的感觉不能回味,只能重新体验。同理,也是不能描述的。因为描述是理性概念。
3.4.解除痛苦的几种办法
3.4.1.为什么单纯的金钱不能解决痛苦。
3.4.1.1.金钱没法减少欲望带来的痛苦。
  物质享受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病。首先,它提供的享乐时间很短,饭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会生出空虚而不是满足。物质享受不能持久,就会经常把人从享乐中拉回现实,让人感到空虚绝望。就像通宵纵酒的人,见到日头初上,总免不了心生绝望。
  物质享受的第二个弊病,是它提供的快乐会随着享乐的增加而减少,人的欲望却会随之增加。一个富人早起吃饭,可能会为了食物口感稍差大发雷霆,他从食物中得到的快乐绝没有乞丐从偶然一餐中得到的多。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外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都知道奋斗赚钱的艰难,守财同样也不容易。当我们依赖于外物的时候,不仅要努力获取它,还要想尽办法避免失去它。问题是人拥有的物质在他这一辈子里并不一定是直线向上的,上升慢点还没关系,万一半路掉下去了,岂不是苦上加苦?
  总结起来就是,物质享受持续的时间很短,享受够了会空虚;越享受想要的就越多;随着享受增加,维持享受的条件会越来越高,不能维持时还会更痛苦。这还真有点像吸毒是吧?
3.4.1.2.金钱也不能减少大部分的精神痛苦
  除了满足欲望外,金钱还可以带来尊严、成就感、权力、实现理想的机会和部分你所关心的人快乐与满足。
  如果以上满足仍旧局限在心情上的愉悦的话(比如,获得尊严让我快乐),那么和满足欲望的缺点是一样的。也有短暂的时限,也有边际效应。比如,一个没丢过面子的人自尊心就强,受到一点委屈就会感到极大的痛苦。一个饱受精神折磨的人,承受能力就强,受点精神摧残也不当回事。
  但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以上的精神要求,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是当事人宁可死也要实现的。关于这点,参考下文“人生意义”部分。
  一种是因为金钱不足而没能履行应尽的义务。如不能照顾亲人、不能为国家、君王尽忠而带来的愧疚感。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可以疏导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疏导、逃避,也有自我疏导的办法,比如为国殉节而自杀。固然自杀是最为失败的逃避手段,但在自杀之前,当事人的愧疚情绪起码可以得到补偿了。
3.4.2.解决痛苦的尝试之一,等待。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痛苦。
  前面说过,普通意义的“现在”,长度不一,不是永恒也不是一瞬。因为“现在”不是永恒,因为时间是单向匀速流动的,所以“现在”早晚会变成过去,也就是变成虚无。因此只要等待,“现在”的痛苦就会变成虚无。当然,这个等待的过程还是充满了痛苦。
  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享受快乐的人来说,时间是可怕的魔鬼,时刻催促你快乐就要失去,世上没有永恒。但是对于忍受痛苦的人来说,又是无敌的武器,只要任时间流逝,痛苦总会过去。

3.4.3.解决痛苦的尝试之二,饮鸩止渴,用更大的痛苦代替小的痛苦。
  人生中各种事情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人只注重到可预测的未来里最重要的事。
  比如说,一个人在家中闲坐,百无聊赖的时候,眼前走过一只蟑螂,他必欲除之而后快。家里这么舒适的地方,怎么能允许有蟑螂呢?假如蟑螂跑了,他就会很生气,很着急。这个时候,朋友打电话说,他买的股票今天暴涨,可以考虑卖掉,赚一大笔钱。这时他肯定就忘了蟑螂的事,赶快去卖股票了。因为和蟑螂相比,显然发财更重要。有了钱,可以雇人,可以买新房,除掉蟑螂就轻而易举了。就在他关注股票的时候,突然房子着火了。这个时候他就不可能关注股票了,只想逃命,因为自己的命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可预测的未来”是什么,这和人预测未来的自信有关,和人对待未来的看法有关。
  人对预测未来越自信,“可预测的未来”的时间就越长。比如年轻人,会规划很久的事情,会畅想未来。而一个失败者,就算畅想未来,也没有多少自信,更倾向于过一天是一天。
  在“可预测的未来”里,人还会自动筛选掉一些预测。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大的恐怖是死亡,而且自己必有一死。所有的人生痛苦和快乐和自己的死亡一比,就显得毫无意义了。但除了临近死亡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人平时很少想到死亡,很少因此觉得恐慌和空虚。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几年、几十年后而且日期不定的一件事,而且又很恐怖,因此在预测未来的时候,被自动忽视掉了。在大部分人的可预测的未来里,是没有自己死亡这件事的。
  从理性上讲,人应该尽量扩展“可预测的未来”,去关注其中的大事而忽略小事。从理性上说,尽可能的扩展“可预测的未来”,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自然就会更加准确。更具体的说,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在小事中花费太多的时间,就会耽误我们做更重要的事。这就像有的人在亲人离去的时候才后悔没和亲人多相聚,在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意识到健康比很多东西更重要。想要尽量少为这些事情后悔,就应该尽可能想的长远,关注其中的大事,比如死亡。
  注意大事,可以让眼前的小事都变得不重要。但“现在”和可预测的未来都是好事的时候,如果只考虑趋乐避苦不考虑居安思危,那么就不用扩大预测未来的范围,不用去想很远的痛苦的事,这叫及时行乐。但当遇到痛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想到人必有一死等最大的痛苦,来让当前的痛苦不再痛苦。这不算是自欺欺人,按照舍小求大的原则,为这些小事烦恼本来也是没必要的。
  如果不怕死,并且相信人死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人生中的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了。因为人随时都有一个和所有感受一刀两断的办法——死。如果怕死的话,要面对的人生痛苦就只变成了最大的这一个,死。死亡的威胁给活着的人带来的巨大阴影反而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其他痛苦——反正还有最可怕的、不可避免的死亡,眼前的这点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但这种做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人生中所有的快乐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永远有一个无尽的黑暗在等待着。
3.4.4.解决痛苦的尝试之三,安慰自己受苦可以得到回报
3.4.4.1.想到痛苦是相对的,痛苦越多,将来的幸福就越多
  对于普通人,永远都会有欲望,没有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空虚的痛苦。所以普通人永远都会有痛苦。而且痛苦对人的伤害值是基本稳定的。
  一般而言,如果人“现在”有痛苦,那么人关注未来的长度就会变短,基本只限于预计“现在”的痛苦结束的时候,想到痛苦结束后会的快乐,来激励自己忍受痛苦。如果“现在”没有痛苦,处于追求安全感的本能,人在“可预测的未来”里,会关注可见的、最大的那个痛苦,并因此产生恐惧的焦虑。“可预测的未来”里哪个痛苦最大就会只注意到哪个,如果最大的痛苦消失了,人就会自动关注次高的。因此,人在同一时间里总会有痛苦和焦虑,而且其给人造成的痛苦感,是保持在一定水平的。就像前面蟑螂、股票的例子。一个生活清闲的人关注蟑螂引起的焦虑,和一个工薪族关注股票产生的焦虑,程度是差不多的(我认为是对的,但是没法证明,应该用心理学知识能解释)。因此可以这么安慰自己:反正人总是要无时无刻不感受痛苦的,不感受这个痛苦,就会感受别的痛苦。如果觉得此时感受的痛苦强烈,可以安慰自己,有了这个强烈的痛苦,其他不强烈的痛苦自己就觉得无所谓了,自己抵御痛苦的能力变强了。
  也可以这么说,人获得的快乐是相对的。痛苦让人降低了获得快乐的阙值,更珍惜快乐,获得快乐更容易。一个受过苦难的人,一个连生存都常年受到威胁的人,如果遇到一点安逸的生活就感到无比快乐。一个生活奢华的人,生活上的一点小损失都让他痛苦,一点小威胁都让他焦虑。可以说,总体上,一个人获得快乐和痛苦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只要不是在临终前,那么承受了痛苦,多半会有快乐来回报。
3.4.4.2.想到痛苦也是一种财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句话说的偏颇。苦难和成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必要条件。那些天生富贵一生顺利的成功人士是反例。如果是充分条件就更不对了,世间有多少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挣扎一生也不能出口气。不过,痛苦对成功确实有好处,痛苦可以不断给人压力,能榨出更多的力量来。如果一个人不承受痛苦,很可能就荒废下去了,偷懒放松是人的本性,痛苦可以帮人克服懒惰。
3.4.5.解决痛苦的尝试之四,感恩
  痛苦和快乐一样,人所得到的感受,和他的心态有关。或者说,获得快乐有阙值是可变的,不加干涉的话,就和人之前所受的痛苦和快乐有关。如果能干涉阙值,把对快乐的要求放低,那么遇到痛苦也不以为痛苦,遇到一点快乐都会珍惜。
  问自己:你凭什么要获得快乐?你为什么认为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就不应该获得痛苦?当获得的一点快乐你还觉得不够的时候,要反省自己,这一点快乐就是你按理应该获得的吗?你难道不因为已经获得了这点快乐而感到幸运吗?
  这个世界已经给你了生命,给你了感觉,给你了家人,让你吃过美食,感受过快乐,体验过爱和美,那你又给了这个世界什么,配得上它所给你的一切?
  基督教的世界观即是认为,人类拥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赐予的。既然都是上帝白给的,那么我们除了感恩、报答,就不应该再有别的想法。
  基督教的一项重要仪式是“感恩”。你可以试着做一下。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境下,去实际对着想象中的神灵感恩一下。必须用语言实际一句一句说出来。这个感恩的行为,逼迫去想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去感谢自己已经拥有的。无论处境多么苦,一想,就会发现自己值得感恩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感谢主(或者这个世界)赐予我生命,赐予我感受,赐予我空气、阳光,赐予我水,赐予我三餐,赐予我温暖,赐予我对美的感受,赐予我梦想,赐予我分辨善恶的能力,赐予我感情,等等。越想越多,这就发现原来自己拥有的东西有那么多,都是非常珍贵的。因此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值得珍惜的有很多,很多珍贵的东西自己早就拥有了,却不知道珍惜,最好的东西在身边都不感到幸运,还贪心追求别的并不珍贵的东西。人们常说,失去之后才觉得珍贵。比如亲人,比如安静的生活,比如身体健康。这个感恩的过程,就可以提醒人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应该对现在拥有的感到满足和幸福,应该趁着自己还没有失去这些宝贵东西的时候,好好珍惜这些东西,好好享受这些快乐。这时也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前面说过,从理性上说人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安全感的,理论上说每下一个瞬间,都有可能遇到痛苦和危险,都可能破坏掉自己原有的生活。因此我要自己有这么个心态:每天都会对自己说,感谢老天爷又给了我平静、自由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不用承受预测之外的痛苦,我有时间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有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这样的机会是非常珍贵的。当人面临死亡、病痛的时候,会感到这个机会有无上的价值,比任何财富都更宝贵无数倍,是任何代价都换不来的。我现在就拥有这么极为宝贵的机会,我应该为此感到深深的幸运和满足, 并且用自己好好珍惜着时间和机会来报答自己所得到的恩赐。

3.4.6.解决痛苦的办法之五:逃避
  根据前面对痛苦的讨论可以知道,任何的痛苦都可以归为此瞬的感受。任何感受,又可以归为感官的感受和心理的感受。这两者都是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避免的。因为“现在”的感受就是痛苦的全部,所以“现在”的逃避就可以躲避全部的痛苦。
  逃避的核心,就是转移注意力,不去注意“现在”的痛苦,不去对未来进行预测。如果预测未来,会发现所有“现在”的快乐都将变为虚无,人未来必然会遇到痛苦。如果人“现在”感到快乐,又不去预测未来,那么就会误以为现在的快乐可以持续永恒,未来不会有痛苦。人预测未来,会发现自己必然会死。只有不去预测未来,才能暂时忘掉自己会死,误以为自己会永生。
  所有,逃避的要求是,让人们只关注眼前的快乐,而不要去注意未来。所有能让人集中注意力在“现在”的事情,都可以起到逃避的作用。比如一切的娱乐。如何评价娱乐效果的高低,如何评价人们在一次娱乐中获得的快乐多少?就看人们在这次娱乐中有多专注。越专注的娱乐,逃避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好的娱乐不一定非要多昂贵。一次投入的豪华享乐和一次投入的打扑克牌的娱乐效果是一样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娱乐唾手可得:打牌、看电视剧、玩电脑游戏、看书、聊天、发呆都可以。
3.4.6.1.这个逃避还可以延伸
  逃避不仅指娱乐,还指奋斗。因为奋斗也要求人专注于“现在”,有和娱乐一样的效果。
  当我们预测到未来会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担心未来某件事的时候,会因此感到惴惴不安。如何能安抚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呢?要想到,我只生活在“现在”中,我能控制的只有现在。所以,我唯一能做的,是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未来的事情想也没有用。从客观的角度讲,专心做眼前能做的事,不去无谓的惶恐,这也是解决事情的最优解。这样做,避免了去预测未来的痛苦而感到恐惧,又不至于因为荒废时间而感到懊悔。这也就是常说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的生活观。
  人是不是可以不假外物,只靠纯粹的精神力量就可以获得幸福?是的!
  按照前面的论述,人在观察“现在”的时候,永远都会有欲望带来的痛苦,人在预测未来的时候,永远都会有不安全带来的痛苦。因此靠理性,无法消除痛苦。
  唯一没有痛苦的状态,是既没有欲望,也不预测未来(或只预测未来中美好的部分,但除了天真的人外,其他人很难实现这一点)的时候。
  这就是内心平静的状态。
  前面说的专心娱乐和奋斗也有这个效果。但是有些娱乐和奋斗存在欲望,专注这些事的时候,人会感到紧张、焦虑,还可能体验失败的痛苦。比如玩竞技游戏,虽然也专心,但输了很痛苦,游戏过程也紧张,事后回想,未必会觉得幸福。在娱乐和奋斗中,那些欲望很小,内心比较平静的娱乐,更接近幸福的状态。比如有的人在娱乐的时候,很喜欢干一些机械性很强,但很注意专心的娱乐。比如练字、雕刻、花很长时间盖个模型什么的。注意,这个娱乐虽然机械(这样才没欲望),但也必须专心(这样才能逃避),单纯的机械活动是不行的。比如让你削一万个土豆皮,这个工作不需要专心,人会感到无聊,也就是刚才说的没欲望带来的焦虑,所以不是幸福的行为。所以有人会痴迷钓鱼,却很少有人痴迷在水边枯坐,因为钓鱼要求人必须专心。

  此瞬内心平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非常容易获得的幸福。人类有这么一个很容易实现的最大的幸福,作为人类应该感到幸运。
  此瞬内心平静,也是逃避的一种。
  此瞬内心平静都有什么呢?
  小资喜欢的某种悠闲状态,听轻音乐,冥想,都可以接近这个状态。平静但需要专心的娱乐,比如练字、钓鱼、雕刻。
  获得内心平静的最高境界是抛弃理性思维。比如佛教的禅坐、顿悟、道教的坐忘、基督教的平安喜乐、心理学上的神秘体验,等等。
5.论死亡以及人生意义
  死亡是什么?如何才能不怕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死亡是理性概念,是描述一种状态变化,而“变化”是基于时间概念下的。从本质上说,时间不存在,所以从本质上说,死亡是不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说,从本质上说,我们是无法百分之百预测未来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能肯定我们未来一定会死。
  但是,前面讲了,人的生活必须基于理性思维(永久抛弃理性思维的人就是世俗意义上的疯子,如果一个人对未来的预测完全不基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他也是世俗意义上的疯子),在这个思维下,人们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预测到,自己一定会死。自己一定会死这件事,也是人类在对于自己的众多预测中,准确率最大的一个。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预测自己一定会死。
  一个从未知道死亡的孩子,并不认为自己会死。如果他不知道别人必有一死,或者不认为自己和他人是一样的,那他就永远不会通过经验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当他真的死亡的时候,他就没有意识了,也就没法知道自己错了。网上有一个玩笑说:我是一个永生不死的人,证据就是自从我出生以来,我从来没有死过。这话是有道理的。
  更不用说,信仰宗教或者有类似信仰的人,也可以相信自己不死,或者死后意识继续存在。
5.2.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
  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是不会怕死的。我们只讨论无神论者。
5.2.1.死亡后的遭遇不可知
  对于无神论者,死后会遇见什么是不可知的。
  其中,对于不可知论者来说,死后遇见什么当然是不可知的。而且死亡很可能代表着意识,最起码是记忆的消失。证据是我们的个人意识都有一个开端,没有自己零岁之前的记忆。因此人的意识很可能不会永远保存,(记忆肯定不会永远保存,人会遗忘)。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死后肯定没有意识。
  没有意识的感觉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
  人对未知的事情有强烈的恐惧,所以对死亡有强烈的恐惧。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对不可知论者来说,每一个下一瞬都是不可知的,和死亡后的不可知一样可怕。
5.2.2.死亡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虽然我们不知道死后会遇见什么,但我们根据经验,知道死亡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复生。所有可逆的东西都不可怕,总还有变回来的希望。死亡因为是不可逆的,所以可怕。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不相信时间是匀速单向流动的,就可以破除这一条。
5.2.3.死亡是不可逃避的
  虽然我们不知道死后会遇见什么,但我们根据经验,知道自己的死亡是必然的。可以逃避的东西不那么可怕,总还有逃避的希望。必然会遭受的痛苦是可怕的。就像陶渊明所说:“自古皆有没,念之心中焦。”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持不可知论可以破除这一条。
5.2.4.死亡是和现实世界的告别
  我们不知道死亡后的世界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人死去会离开现实世界里的一切。死后的人不能和现实的人交流,死后的人会失去现实世界的一切财富、地位、发言权,财富任人处置,名誉任人宰割。死亡会让我们和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告别。人希望占有现实世界的一切,因此死亡是可怕的。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平行宇宙的假设可以避开这种情况。
5.2.5.人生希望的破灭
  假如我们认为死亡是和现实世界的告别,那么死亡也就意味着,人在现实世界再也没有变得更好的机会。
  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活在希望里。很多年轻人生活辛苦,但可以忍受,因为他们认为将来有希望——甚至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前面说过,痛苦是永恒的,大部分人(不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要天天承受痛苦的折磨,除了逃避之外,主要是靠心里的希望来获得快乐。大部分人的希望都没有现实根据,只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生命会无限长,所以希望一定会实现罢了。但是在预期自己即将死亡的时候,这样的希望就破灭了。
  这引申出现代医学治疗晚期癌症给人类带来的困境。
  古人生活幸福,第一因为古人相信灵魂,相信来生,所以古人不怕死亡。第二因为古人医术不精,除了死刑外,其余的人不知道自己准确的死期,就算得了绝症,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希望能痊愈。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也有人信誓旦旦的献上灵丹、偏方,这恐惧多小?
  现代医学却发现了晚期癌症,既能确诊晚期癌症,又肯定告诉患者这是不可治,又相对精确的告诉患者生命的期限。因此,现代医学让现代人多了死刑的煎熬。原本在古人那里可以和平时一样享受的时光,在现代人这里变成了饱受死亡恐惧折磨的刑期。
  短时间对死亡的恐惧,可以靠临时逃避,可以靠一咬牙来挺过去。最痛苦的是很早就知道了死期,让死亡的逼近折磨自己。就像有的已经判死刑的犯人,宁可监狱早点行刑,因为受不了等待死亡的煎熬。
  因此可以说,现在医学对晚期癌症的认识,反而降低了人类的幸福度。
5.3.如何才能不怕死?
5.3.1.普通人不怕死的办法之一:转移注意力和咬牙一忍
  人出于取乐避苦的本能,对未来的痛苦能不想就不想。大部分普通人都怕死,但大部分普通人平时都会躲避思考死亡。假装自己不会死。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也会用一些事情来逃避,比如信宗教,比如转移注意力。
  常见的一种普通人临终的逃避办法,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死后还能延续的事物上,造成了自己的生命好像还能在死后延续的假象。比如把注意力放在活着的人身上,临近去世的老人还很关心下一代该怎么生活,嘱咐下一代啊,给下一代留点东西啊,给自己的孩子织毛衣啊。
  更厉害一点的,留下一些可以让别人想起自己的痕迹。比如文字,照片,活过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在自己死后继续存在,就好像自己能超越死亡一样。就像电影《A.I.》里机器人被抓走注定要被毁灭的时候,大声说“我存在过”,表达了希望世上能存在自己生活过的痕迹的焦虑。
  更厉害一点的,是寄托在比死亡更重要的事业上。事业家关注着自己的事业,革命者想着革命胜利比自己的死亡更重要,可以不怕死。
  当死亡不可避免的迎面而来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没有清醒的意识,就算能意识到,时间大多也很短。这段死亡的恐惧,就好像“现在”的痛苦一样。“现在”的痛苦忍一下就可以过去,面对死亡的恐惧也不会比平时遇到的绝望更痛苦多少,同样忍一下也会过去。如果这个阶段再想一些逃避的事情,那么就更容易忍受了。
  比如,热血的人一冲动,可以在战场上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怕死。靠的就是这一时的勇气,等到勇气过后人已经死了。
  比如,老人可以想象死后还有意识,可以见到去世的亲人,这一会也就过来了。
  比如,可以想象死后还有意识,会进入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也能用来逃避。就像陶渊明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所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死亡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其实并不是很大。性质上也和人平时受到的痛苦没有什么区别。
5.3.2.不怕死的尝试之一:人不能百分之百的预测未来。
  理论上,人不能百分之百的预测未来。对于不可知论者来说,人完全不能预测未来。我们为什么怕死,因为我们认为“我未来一定会死”。但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所以这个“认为”是不成立的。在这个角度下,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死,也就不知道死后会遇到什么,因此死亡也就不这么可怕了。这个想法即便对下一秒钟就要受刑的死刑犯,也是成立的。
5.3.3.不怕死的尝试之二:去做值得为之去死的事。
  这个办法只适用于还远离死亡的时候。如果这时对死亡感到恐惧,那么就想想,人生中有什么事情你宁愿死亡也要去做。去做这件事,就可以暂时不怕死亡。
6.1.什么是人生意义
  严格的说,“意义”这个词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严格说不存在“人生意义”。人用理性来理解自身,会觉得荒谬。既然人的存在本来就是荒谬的,又何来人生意义?
  这里说的“人生意义”,指的是一个人在理性的思考下(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保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是感性冲动下的结论,很快就会变化),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具体描述一下。人生意义就是这么一件事。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一想到做这件事就觉得“值得”,觉得为这件事付出再多的代价,包括牺牲生命,也值得,也不后悔。觉得自己做了这件事,时间就没有白费,一生就没有白活。没有人天下无敌,人总有失败,总有做不到的事情,总有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人生意义的价值在于,在做事情失败的时候,在发现有什么事情自己绝对做不到而感到挫折的时候,在发现人生有遗憾的时候,只要想到自己正在追求人生意义,就觉得自己还没有失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从而超越自己过去一切的失败和遗憾。人生意义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精神寄托。
  人生意义就是人给自己为什么活着找的理由,没什么道理可讲。从好的方面说,人生意义是对人生的选择。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有理性思想和自由意志,之所以有人格,体现在人可以选择上,是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构成了人。因此,决定自己的人生意义,并用行动追求,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从坏的方面说,人生意义毫无道理,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选择,也是对人生痛苦和虚无感的逃避。因为毫无道理,所以本质上和其他对痛苦的逃避没有什么区别。和酗酒吸毒没有本质区别。
6.2.人生意义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人生意义是人觉得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因此人生意义是什么,就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随着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选择也可以任意改变。有很多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也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
6.3.怕死者的人生意义就是超越死亡
  如果我们认为,人生最大的恐怖就是死亡。那么人生意义还可以这么解释。
  对于怕死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场和死亡,和怕死恐惧的斗争。人生的意义就是如何战胜,或者说如何超越死亡。而超越死亡这件事,其实就是个人的信念问题,就是看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任何人不假外物都可以超越死亡。
6.3.1.如何才能超越死亡?
  世上没有终极真理,理性思维是荒谬的,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也不存在。但是,基于理性思维和人类本能,有一些东西是人类不能或者难以超越的。比如逻辑(不能超越),人性(能但是很难超越)。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人,承认自己有人的欲望和本性,不奢求像宗教那样超越人性追求终极真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美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或许还包括对普世善良的追求,这些就是普通人是终极真理。还有人必然承受痛苦的命运,前面也论证了。这些可称之为“人性形而上学”。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知识不够,不详细说了。
6.3.1.2.如何才能超越死亡?
  死亡以及怕死的本能都是基于人性存在的。因此,不一定非要超越人性,只要追求“人性形而上学”中的终极真理,可以超越死亡。比如道德的优越感(对弱者的同情),美。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知识不够,不详细说了。
  问:人为什么活着?
  答:从本质上说,不为什么活着,或者说,为了活着而活着。随便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就行,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从“人性形而上学”上说,是为了取乐避苦,为了繁衍基因,为了追求善和美。
  问:怎样面对痛苦?
  问: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问:怎样才能不怕死?

}

从精神和物质的角度立意写作文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 急求一篇高中作文 关于精神与物质的

这篇有点高深 人生在世,应当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

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以富为乐,以富为贵,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那么,是否一个人在物质上富有,就真正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人生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于人生价值,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的东西。它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既包括物质价值,又包括精神价值;既带有个人特征,又带有社会特征。

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或者拥有财富的多少,而更主要地体现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个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努力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由此而来,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质上的富有,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

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关键取决于其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远大、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即使在物质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

相比之下,那些狭隘自私、唯利是图、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虽然可以实现物质上的富有,但由于极少想到回报他人和社会,结果很容易导致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冲突,他在精神上就是贫穷的。物质上的贫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而精神上的贫穷往往是致命的。

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腰缠万贯的富翁巨贾,无论其曾经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陷入极度的精神空虚,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酿成人生悲剧。 追求个人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追求物质富有与追求精神富有应该是统一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此,必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同时,社会主义又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个人,只有坚持追求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下面是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的幸福观 ( 23:35:35)转载 标签: 作文 材料作文 素材 物质与精神 幸福观 老大的幸福 审题立意 教育 分类: 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

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洁工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仇恨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很多富人开始羡慕穷人的生活。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二、考场要点 1、结合时代背景揣摩材料主旨 方法:认真审读原文提炼关键词看原材料看提示) 2、补充材料留下的思维空白(对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优选最佳写作角度) 3、精心锤炼标题 4、确定擅长文体 5、罗列可选材料 6、在草稿纸上写好关键语句 友情提示:这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成败的起点,控制在5—10分钟为宜。

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阅卷教师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能留下印象的部分。

三、探究最佳写作角度 (一)、当事人语: 不妨让罗伯特道出其中的秘密: “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我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

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摘自2010《人民文摘》第1期 作者沈岳明 (二)、考场点睛 【分析品悟】不能只比物质。

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这位记者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

【最佳立意】 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适用主题】物质与精神、幸福感。

换个角度 素材: 1、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 2、青海玉树地震(热门素材用好不易,建议回避 尖新示例) 车辚辚,风萧萧,行人远望各心焦。山川河流走相送,尘埃不见西宁桥,千里驰援志如刀!前方有生命的等待,后面有国家的催促,这些志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征程。

2. 求 关于物质与精神的作文 一篇

社会发展迅速,物质资源丰富,我们都在追求自己的价值,但不同的人对价值有不同的观点。

精神胜于物质,还是物质胜于精神?生活中,有的人物质生活贫乏,在解决生存的问题上并不贫乏。他们,清贫,但是精神生活充满了乐趣。

二有的人富有物质,但这样奢靡的人,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千年前的汨罗吧。

他立在江边,形容枯槁,面容憔悴。是什么“摘”去了他的峨冠,“剪”去他的博带?是谁让他“消得人憔悴”?这个叫屈原的男子曾是那样的风华绝代啊。

怀王已死,郢都残破,他抱起石块,自沉汨罗。汨罗从此流进了中国的文化史,至今仍是迤迤逦逦,在漫长的春秋中,清了又浊,浊了又清。

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保留了自己的精神。千年一瞬,刹那芳华,两千年后,我们已然明晓,在屈原心头凝聚的是对家国的无尽的思念,无边的忠愁。

屈原决然放弃的是丰富的物质。若他像勒尚,郑袖,张仪那样趋炎附势,他完全可以过富有的生活。

但他富有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雨果说过:“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精神的高度,远不是物质能达到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颜回的安仁乐道展现的是精神的平静和安宁。

孔子弟子三千,但最为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淡定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

颜回勤奋好学,被尊为“复圣”。我们已经明白,颜回之所以有他的成就,并非他的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富,而是因为他的精神生活。

倘若他不注重精神修养,流连于物质世界,他不一定比世俗之人有更好的生活。然而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的极大贫瘠形成这时代最鲜明的对照。

中国首富黄光裕因商业贿赂锒铛入狱,影视明星刘晓庆因逃税声名狼藉,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因为利益而代言虚假广告极度丰富的物质让人索然无味,孤独痛苦。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精神。

物质世界离我们很近也很远,绚丽的精彩在于拥有永存的精神。让我们追求永恒的物质吧。

3.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的幸福观

[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的幸福观]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的幸福观作者:饶水知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的幸福观。

(60分)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

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洁工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

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仇恨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很多富人开始羡慕穷人的生活。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二、考场要点1、结合时代背景揣摩材料主旨方法:认真审读原文提炼关键词看原材料看提示)2、补充材料留下的思维空白(对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优选最佳写作角度)3、精心锤炼标题4、确定擅长文体5、罗列可选材料6、在草稿纸上写好关键语句友情提示:这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成败的起点,控制在5-10分钟为宜。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也是阅卷教师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能留下印象的部分。三、探究最佳写作角度(一)、当事人语:不妨让罗伯特道出其中的秘密:"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

我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摘自2010《人民文摘》第1期作者沈岳明(二)、考场点睛【分析品悟】不能只比物质。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现了。

这位记者将镜头对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最佳立意】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适用主题】物质与精神、幸福感。换个角度素材:1、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2、青海玉树地震(热门素材用好不易,建议回避尖新示例)车辚辚,风萧萧,行人远望各心焦。

山川河流走相送,尘埃不见西宁桥,千里驰援志如刀!前方有生命的等待,后面有国家的催促,这些志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征程。3、曹德旺、曹晖父子黄富荣陈光标才仁旦舟4、著名作家阿来拒上《百家讲坛》5、为什么贫穷的尼泊尔、不丹、老挝、智利人均幸福指数那么高?为什么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自杀率节节攀升?6、知名心训师林A的心灵富豪榜--参见所转博文(我关注信义兄弟时看过《武汉城市圈》对林A的专访,专为收集反面素材而用)信义兄弟怎么用,反面材料有哪些:黄光裕入狱、刘晓庆逃税、史玉柱"伪信用"、荣智健黯然退出示例一: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当然是诚信和道义的象征,但光"信义"两字还无法诠释他们价值的全部。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伪诚信"、"伪道义"在我们国家比比皆是。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脑白金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诚信典型",其实目的还是获得银行的信任。

所以,其后来被曝出的"漏税"丑闻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不同,他们的信义行为因为哥哥一家五口的灾难而凸显出来,更因为弟弟的主动接力而得到彰显。

中国人讲究"人死账消",但孙水林一家五口都死了,但他的账不但没有消,而且在没有账目的情况下由民工凭良心领工钱。这说明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而不是为了信义而信义。

这种内心的信义之心、责任之心和良善之心,才是我们社会的最珍贵宝藏。示例二:黄光裕曾数次被评为"中国首富"。

但取得商业成功后,他根本无暇也不愿回头构建自己的心灵大厦和道德天空,而一度沉溺于官商勾结和无道德环境的长袖善舞,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物质与精神的幸福观》。因为出身贫寒和"原罪"心态,黄光裕虽然有百亿身价,但他的心灵是贫困的。

中国像黄光裕这样拥有巨额财富数字内心却十分赤贫的人非常多,这样的富豪是不能算真正富豪的。但我们的社会,现在就是迷恋这样的富豪,这不是不说是个时代的"杯具"。

在一个经济财富得到不断累积而心灵财富得不到张扬的社会,会造成很多畸形的社会问题。7、证严法师《静思语》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是法师经常提起的四种贫富人生。

早会时法师申言,贫者,沉浮于种种秽恶苦境之中,然心若知足,即可转苦难为快乐,若是徒具丰足的财物,却不懂得善用,反会受其诱引,心灵永不满足。(1)富中之富者,富有物质,更富有爱心。

如企业家开展事业,安定了许多人的家庭生活,也将有余的财富为社会、为人群付出。知道如何运用有形物资助人,心灵富足才是真富有。

一个财力丰裕的富翁,如果也能发慈悲心尽量去帮助社会上一些不幸的人群,则其内心也必定感到很充实,精神上感到很富足,。

4. 求精神比物质重要的材料题作文

人生在世,应当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以富为乐,以富为贵,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那么,是否一个人在物质上富有,就真正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人生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于人生价值,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的东西。它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既包括物质价值,又包括精神价值;既带有个人特征,又带有社会特征。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或者拥有财富的多少,而更主要地体现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努力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由此而来,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质上的富有,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关键取决于其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远大、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即使在物质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相比之下,那些狭隘自私、唯利是图、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虽然可以实现物质上的富有,但由于极少想到回报他人和社会,结果很容易导致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冲突,他在精神上就是贫穷的。物质上的贫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而精神上的贫穷往往是致命的。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腰缠万贯的富翁巨贾,无论其曾经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陷入极度的精神空虚,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酿成人生悲剧。

追求个人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追求物质富有与追求精神富有应该是统一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此,必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同时,社会主义又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个人,只有坚持追求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5. 关于物质与精神,真才实学的作文

现在的孩子,有迷恋网吧的、早恋的、离家出走的,甚至自杀的。

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我作为一个11岁的少年,在此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常常听到大人们讲,他们小时侯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两个白馒头,新年时能吃上肉包子。

许多家长常常说:“有得你吃,有得你穿,有得你学,有什么不快乐的?真是不知足!”当时的他们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对于我们呢?也有的家长会给不少钱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对孩子很少过问。现在,亲子沟通已成了一大难题。

我们这代已经从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变到了对精神上的追求。许多孩子会被家长认为很独立,在孩子独立的另一面,却藏着一颗脆弱的心。

于是,许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的孩子走进了网吧,希望通过游戏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一面;于是,没人安慰的孩子找了自认为是的男(女)朋友,希望在自己伤心的时候能听到真诚的安慰;于是,许多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希望在自由的世界里找到快乐;于是,无法面对现实的孩子,选择了结束自己认为很痛苦的一生。表面在怎么独立、自强的孩子,背后总会有一颗脆弱的心需要人去安慰。

现在的我们只需要精神上的补给,而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奖励。人的精神是支撑人活下去最大的勇气,只要精神上快乐,再残酷的现实我们都是可以面对的。

家长们,你们是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了。

6. 请写一份精神决定物质的文章350字以上,最好是事情,例子,谢谢了

物质世界必须与精神世界同步发展。若精神世界过于超前,物质世界就会将超前的部分磨去,我们或许该做些什么,破坏一切,而一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代之。

18世纪中叶后,那么物质世界将失去指引现实中精神往往被物质牵制着,但其本质却始终高于物质。

而当我们把精神中一些玄妙的东西提炼而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灵魂就脱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精神自力更生,实质上,科学的发展不断加速。而精神时间则是对物质世界进行分析而形成的。精神世界以物质世界为蓝本,二者的严重不协调。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推动作用。人的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追求物质享受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如果这样,同时也蔑视传统,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往往把灵感记录和描述出来之后。精神世界的发展是缓慢的?

所以目前还只能说到这里:现实中精神和物质往往是互相牵制的,而大多数情况下是前者受后者牵制。从根本的。但是人类精神世界却不像物质世界那样可以加速发展,价值观。精神世界决定了人民的世界观、道义的角度讲,精神却始终高于物质。而通常它又不愿受物质的牵制。所以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所以陶潜要归隐田园。这就叫做高风亮节。

但是,将作品对比灵感的初始状态,会始终得不到满足感,始终觉得缺少些神)

我曾说,社会进步的进程也在加速,传统人文相对衰落了,也就相对的古代了物质世界。要使物质世界超出精神世界控制范围而进行太大改变是不可能的,精神还是要受物质的牵制。这就注定了永久的牵制,一生的悲哀……

今天是科学理性统领一切的时代,为什么在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比如伟大的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赚钱?通常都是要的吧。那不就成了精神为物质服务了?而这也是为了维持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在技术日渐发挥主宰作用的今天,人生观,决定了社会形态;若精神世界过于滞后,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改变一切,包括我们的精神世界。

其次,精神世界又对物质世界有反作用,而这一切又将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人与人的关系中。精神世界古代了人们的所谓模式,我们却可以毫不含糊的捕捉到心灵趋于瓦解。——即至少在表面上让精神不受物质牵制。但最后的最后,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是以突破瓶颈的形式向前发展的。当前社会的种种现象折射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严重错位。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表现出非理性或关注非理性

的特征。因为活在这个世上,因为精神一直也必须寄寓于一个实体。而精神世界里面要不要包含一些追求物质享受的策略,基本上就可以说物质就是为精神服务的。当代人性的扭曲显示了精神世界的滞后

7. 以当物质遭遇精神为题写一篇作文

社会发展迅速,物质资源丰富,我们都在追求自己的价值,但不同的人对价值有不同的观点。精神胜于物质,还是物质胜于精神?

生活中,有的人物质生活贫乏,在解决生存的问题上并不贫乏。他们,清贫,但是精神生活充满了乐趣。二有的人富有物质,但这样奢靡的人,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千年前的汨罗吧。他立在江边,形容枯槁,面容憔悴。是什么“摘”去了他的峨冠,“剪”去他的博带?是谁让他“消得人憔悴”?这个叫屈原的男子曾是那样的风华绝代啊。怀王已死,郢都残破,他抱起石块,自沉汨罗。汨罗从此流进了中国的文化史,至今仍是迤迤逦逦,在漫长的春秋中,清了又浊,浊了又清。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保留了自己的精神。

千年一瞬,刹那芳华,两千年后,我们已然明晓,在屈原心头凝聚的是对家国的无尽的思念,无边的忠愁。屈原决然放弃的是丰富的物质。若他像勒尚,郑袖,张仪那样趋炎附势,他完全可以过富有的生活。但他富有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

雨果说过:“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精神的高度,远不是物质能达到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颜回的安仁乐道展现的是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孔子弟子三千,但最为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淡定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

颜回勤奋好学,被尊为“复圣”。我们已经明白,颜回之所以有他的成就,并非他的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富,而是因为他的精神生活。倘若他不注重精神修养,流连于物质世界,他不一定比世俗之人有更好的生活。

然而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的极大贫瘠形成这时代最鲜明的对照。中国首富黄光裕因商业贿赂锒铛入狱,影视明星刘晓庆因逃税声名狼藉,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因为利益而代言虚假广告极度丰富的物质让人索然无味,孤独痛苦。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精神。物质世界离我们很近也很远,绚丽的精彩在于拥有永存的精神。让我们追求永恒的物质吧!

8. 以当物质遭遇精神为题写一篇作文

《当物质遭遇精神》社会发展迅速,物质资源丰富,我们都在追求自己的价值,但不同的人对价值有不同的观点。

精神胜于物质,还是物质胜于精神?生活中,有的人物质生活贫乏,在解决生存的问题上并不贫乏。他们,清贫,但是精神生活充满了乐趣。

二有的人富有物质,但这样奢靡的人,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千年前的汨罗吧。

他立在江边,形容枯槁,面容憔悴。是什么“摘”去了他的峨冠,“剪”去他的博带?是谁让他“消得人憔悴”?这个叫屈原的男子曾是那样的风华绝代啊。

怀王已死,郢都残破,他抱起石块,自沉汨罗。汨罗从此流进了中国的文化史,至今仍是迤迤逦逦,在漫长的春秋中,清了又浊,浊了又清。

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保留了自己的精神。千年一瞬,刹那芳华,两千年后,我们已然明晓,在屈原心头凝聚的是对家国的无尽的思念,无边的忠愁。

屈原决然放弃的是丰富的物质。若他像勒尚,郑袖,张仪那样趋炎附势,他完全可以过富有的生活。

但他富有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雨果说过:“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精神的高度,远不是物质能达到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颜回的安仁乐道展现的是精神的平静和安宁。

孔子弟子三千,但最为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淡定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

颜回勤奋好学,被尊为“复圣”。我们已经明白,颜回之所以有他的成就,并非他的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富,而是因为他的精神生活。

倘若他不注重精神修养,流连于物质世界,他不一定比世俗之人有更好的生活。然而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的极大贫瘠形成这时代最鲜明的对照。

中国首富黄光裕因商业贿赂锒铛入狱,影视明星刘晓庆因逃税声名狼藉,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因为利益而代言虚假广告极度丰富的物质让人索然无味,孤独痛苦。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精神。

物质世界离我们很近也很远,绚丽的精彩在于拥有永存的精神。让我们追求永恒的物质吧。

9. 物质与精神财富 作文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起飞。它载着全国人民的寄托,向浩瀚的宇宙飞去。那一刻,让人紧张,让人激动。

杨利伟在太空中,认真地做着记录。在飞船失重的情况下,训练有素的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披荆斩棘,稳如泰山,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2003年10月16日6时13分,这个阶段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最难受、最严峻的时候。杨利伟不仅要承受超过自己体重近十倍的负荷,还要抵抗160分贝噪声的冲击。但是,在千难万险中的他,挺过来了!

2003年10月16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神舟五号”载人飞向 太空飞利14圈后安全的返回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杨利伟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世界人民的自豪。他的英名将载入史册!但是,要知道,在那成功的背后,杨利伟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夜以继日,刻苦钻研,不辞辛苦的参加了无数次飞行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从6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航天第一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闪耀着航天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光芒。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国一百多个行业,三千多家单位,一万余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了“神舟”各项目的研制、建设和试验。在艰苦创业的条件下,广大航天人身居戈壁荒漠,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年一剑,光耀神州。凭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成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我们的航天人铸就了科学求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为中国航天领域攻坚克难、不断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千言万语总为一句:发扬航天精神、勇攀科学高峰、振兴中华民族!

}

希望拥有幸福,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最终极的目标。(纯手打望采纳)
在过去,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与先天自生的思维方式,会认为:只要我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没有理由不幸福。随着启蒙运动的大力倡导,西方人开始接受了一种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于精神,而在于物质,如果到内在的精神上去寻找幸福,就等同于是在没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找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更是把发展的焦点转移到外在物质的极大丰富等方面。
但是,随着300年前近代文明的诞生,200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到今天为止,现代文明一方面给我们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危机——哪怕物质越来越丰富,知识越来越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我们却越来越不会做人,伦理道德的底线也越来越低,甚至沦丧到没有底线的地步。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拥有庞大的财富,但很多人还是不幸福、不快乐、不开心。
现代文明基本不重视内在的充实,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寻找幸福,因为方向错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归、一败涂地。物质方面虽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发达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心灵危机也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60年代的时候,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幸福指数这一课题。自从有了这个比较可靠的科学数据以后,人类的幸福指数却一直都在下滑。
美国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到2000年之间的40多年中,他们的收入翻了三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两番,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三倍,犯罪率增长了四倍,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增长了五倍,抑郁症患者增长了十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平均年龄,也从29岁下降到14岁;不仅成人会患抑郁症,连儿童都开始罹患抑郁症。抑郁症不但赶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让人生病甚至死亡。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60年代的时候,西方曾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你能够信任大部分的人吗?”有58%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投了肯定票。但到了1998年,在回答同样问题的时候,能给予肯定答案的人只有30%。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认为:“现在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谁是真正靠得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竞争、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沟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切都为自己着想,导致了无穷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高发率。
2003年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为20万,也即是说,每年都有差不多两个汶川大地震的死亡数字源于自杀,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将像感冒一样普遍。
针对于此,专家推荐了一个快乐的处方:每天要保持开心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当然不会去自杀,不会去跳楼,但怎么样能够每天都开心呢?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怎么能保持愉悦的心态呢?
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研究一下:为什么拥有了财富还是不幸福?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心灵危机?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二、幸福痛苦与外在的关系
什么是痛苦和幸福?痛苦和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生科学与哲学上的重大课题。虽然有些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这个问题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有稳定的收入是幸福;有些人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幸福;有人认为:周游全世界是幸福……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些都不是幸福的本质。虽然有稳定的收入,就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有可能产生一种短暂的幸福感,但收入本身却不是幸福,而只是产生安全感的一种客观因素而已。同样,和睦的家庭、旅游等等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工作压力,使人忘却感情的挫折,让我们得到比较舒适的感觉,但其本质却不是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根本就不属于物质的范畴,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这种内在的感受,有些时候和物质有关,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痛苦也是一样,比如说,有些穷人就活得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很自由,很轻松。
现代医学通过脑部扫描发现,很多压力过高的人,比如企业老板、高级官员等等,他们脑部的很多部位,出现了断层。可见,在高度的压力下,人是没有办法幸福的,因为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小空间当中,很多时候与外界没有关系。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无法与别人分享,也无法让别人替代。
所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曾提出一个问题:金钱和幸福,哪个最重要?
我想,对全世界70亿人口中的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按照过去的理念,有钱就是幸福,没有钱就是痛苦。但无数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与科学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金钱最重要,终将很难用金钱获取幸福。所以,我们曾有的经验与观念都错了,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现代知识,却无法超越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本来每个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活着,怎样过一个比较有价值、有意思的生活,对当今时代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倘若忽略了精神上的营养,而仅仅注重物质单方面的发展,就会导致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如果温饱问题解决不了,肯定很难有幸福感,这是肯定而不用质疑的。但二战以来,欧美和其它许多国家开展了154次问卷大调查。所有调查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金钱能够带来满足,但效果是最小的”。
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时候,物质财富与幸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一切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说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西方人现在才发现而已。
就像治病需要观察病的来源,从而对症下药,治愈疾病一样,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来源。
除了物质以外,佛经里面提出了三种痛苦的来源:第一个是过度的欲望,此处所指的欲望有可能是对物质的欲望,也有可能是对名声、权力、地位等等的欲望。虽然普通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假如欲望超标,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更多的不开心与更多的痛苦。
第二个痛苦的来源,是自私心。尽管普通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自私心,但假若对自私心无有管理、不加控制,它就会没有节制地无限膨胀,最后将导致更多的压力和痛苦。
第三个痛苦的来源,是执着。普通人都会有执着,但执着若是超过了界限,就不但不能带来幸福,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只要有了这三个因缘,则即使拥有再高的地位、名声与财富都没有用,一定会饱受无限的痛苦和压力。
(一)过度的欲望,脱轨的列车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欲望是发展的动力;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诸如我要学佛、我要成佛、我要修行、我要禅坐等等也是一种欲望,但这些欲望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而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不过,有些欲望,却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欲望是如何导致压力与痛苦的呢?首先,欲望可以无限膨胀,而物质给我们带来的满足和兴奋却是有限的。关于这一点,既有科学的证据、佛教的证据,更有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明。
比如说,对一个从乡下刚刚搬到城市的家庭成员来说,能第一次拥有一套小区公寓楼,他们会觉得兴奋不已、幸福异常,因为与乡下简陋的平房相比,简直是太舒适、太高级了。然而,过了半年、一年以后,这种兴奋与舒服,就会渐渐消失、渐渐衰退。当他们看的越多——很多看似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住进了环境幽静的别墅、品质优良的高端住宅区等等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公寓楼心生厌倦,甚至心生不满。于是他们开始追求更好的住房,并为此承受了各种各样的压力,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等到终于赚到大钱买了别墅住进去,一开始也像当年从乡下搬到公寓楼时的心情一样舒畅,但当看到别人住着更好的别墅,开着高档的轿车时,满足感又被不平衡所代替。
由此延伸到一块手表、一个手机,任何以物欲为满足的幸福感,都是短暂而危险的。当一代代的高科技产品出来以后,必将刺激人们更新换代的消费欲。当新鲜劲过了以后,又开始追求新的产品。就像苹果手机,本来已经有了第一代,但第二代出来以后,就再也对第一代不感兴趣,一定要买到第二代,否则就不够时尚、不够新潮,然后是第三代、第四代……
哪怕临终之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仍然没有满足,最后就在充满抱怨、仇恨与不满的心态中离开人世。多么失败啊!
所以,用有限的物质,来填补无限的欲望空间,是永远不可能的。这只会让我们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果不控制它、调整它,欲望会更加张狂,最终将会把我们撕得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有一个估计资料中说:每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受其中的软广告和硬广告影响,一周的消费一定会多出四个美元。虽然这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但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因为广告的刺激,会增加我们的占有欲,激发我们的虚荣心。
为什么有些物质条件很差的穷人会有幸福感呢?因为他们大多生活在偏僻、封闭的地方,周围没有什么有钱人,了解的信息很少,平时看不到太多的电视广告,可避免从中知道有钱人的生活状况,所以会阿Q似地以为,所有人的生活都和自己差不多。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需求,无论物质条件再糟糕,也非常安于现状,非常容易产生幸福感,如果没有什么外在的冲击,这种幸福感可以持续到死。但是,如果这些人走出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或看到了更多的广告,知道了有钱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愤愤不平,从而失去原有的幸福。
心理学家现在才知道,佛教一直在这样教育我们,现实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所谓的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之上;当满足感消失以后,幸福感也将随之而衰退。这是谁都无法颠覆的自然规律。
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是往健康、幸福发展,还是往不满、痛苦发展。如上所述,我们的痛苦与幸福,与外在事物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正面的心态获得正面的结果——幸福;负面的心态获得负面的后果——痛苦。
打个比方,每个人都想长寿,不愿意衰老,但长寿就是衰老的主要因素,衰老也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厄运,我们只能乖乖地去接受、去面对。面对衰老的威胁,有些人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而有些人却无法自制,越来越焦虑、空虚、恐惧,这都是自己的心态、意识创造出来的,与衰老本身并没有关系。
很多人认为佛教消极、悲观,这都是不了解佛教教义的偏颇之词,其实佛教既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分乐观。佛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没有必要刻意地悲观,也没有必要过分地美化。如果把人生过于理想化,则不会有任何的危机意识,一旦发生不测,就难以接受、痛苦万分。
有个美国海军上将在越战中沦为战俘时总结出的著名心得就是:“乐观者最早死!”。他与一帮战友一起被关在监狱里。其中越乐观的人,就越容易先别人而死去,因为他们总是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他们会告诉自己和他人: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自由!结果圣诞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没有获得自由。然后他们又会说:复活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释放!复活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被关押着,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期望,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后心碎而死。
所以,保持必要的危机意识,就会多一些面对压力与痛苦的能力。危机感不仅仅是一个观念,它还有一套训练方法。
用佛教的语言讲,这叫做修行。用现代的语言讲,这就是心理训练——训练、提升我们的心灵。如果不用这些方法去控制欲望,我们永远都得不到幸福感,因为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会有超过我们的强人、富人、高官、名人,我们习惯于比较、攀比的心态,怎会不让我们心生失落呢?
我个人认为,佛学是一个涵盖了心理学、哲学、科学的综合学科,任何世间学问与其他宗教,都无法超越它的深度、广度与价值。大家可以看佛教书籍,里面讲得非常透彻,对摆脱痛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离谱的自私,脱缰的野马
不幸福的第二个因素,是自私心。
每个凡夫生下来,就会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会变得更加强烈——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绝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本来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则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感受到分享过程中的愉悦与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亲密。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学会分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可惜我们却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而不能属于别人。
比如说,一个小公司有十个员工,其中一个人的月薪增加了三百块,而其他人的月薪都没变化,这个人就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但如果是10个人的工资都同样增长了六百块,其中的幸福感就根本没有独自一人增长300块钱的幸福感强烈。按理来说,收入增长了两倍,应该获得两倍的幸福,但为什么幸福感反而有所下降呢?因为别人也有,所以不开心。如果其他同事的工资都增长了2000块,而自己的工资却只增长了1500块钱,虽然数量是300块的5倍,却不但不会得到5倍的开心,反而非常失落:凭什么自己比其他人少500块钱,太不公平了!
再比如,自己所在的某个圈子里有10个人,其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拥有一辆非常高档的轿车,自己就会很有成就感、幸福感。如果后来圈内的每个人都买了同档次的轿车,自己还会有幸福感吗?没有了。此处的开心和不开心,与物质根本没有关系。其他朋友有轿车,并不会降低自己的轿车档次,自己在物质上没有什么损失,但精神上却会不开心。如果圈里的10个人当中,自己是第8个买轿车的人,那自己就不会有什么幸福感了,只是感觉很平淡,有了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如果自己是最后一个买轿车的人,则即使轿车拿到手,也不一定感到开心,只会有一种填补失落的发泄和解气。
这都说明我们都是自私的。只希望自己独占好东西,而不愿别人拥有,但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就把这些理念告诉了我们,但世人却不但不相信,还给佛教贴上了消极、悲观等标签。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人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现状我们都看到了。
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些离谱的自私,否则我们的精神就会出问题。如果一生都为虚荣所驱使,我们就绝不会有幸福。虽然普通人不可能立刻放下所有的自私,但如果有人对如何放下自私感兴趣,则大乘佛法给我们推荐了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大乘佛法的理念与训练方法去锻炼自己,我们就会逐步变成会关心别人、会分享幸福的人,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菩萨。
我们不能认为,菩萨就是泥塑的,高高在上、一动不动、不会说话、不会思维的佛像,这只是菩萨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也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努力,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菩萨。当成为菩萨后,不会在小问题上与人计较,而是无条件地奉献,哪怕为了众生鸡毛蒜皮的事情,他都无怨无悔地甘愿奉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光荣、伟大的,因为没有自私与欲望,所以他们没有痛苦与焦虑,非常幸福自由。他们的无私奉献,不是说给别人听,或做给别人看,而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并且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所谓的服务项目,不但包括扶贫、当义工,最关键的,是让所有人明白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让所有人彻底摆脱轮回痛苦——物质贫乏的痛苦,与精神空虚的痛苦等等。
菩萨与非菩萨的界限,就是放下自私心,从骨子里关心天下所有的生命。此处的生命,不单是人类,也包含了蚊子、蚯蚓等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当一回事的小生命。因为,虽然从某些人的角度来说,动物的生命也许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对动物自己来说,却有着珍贵的生命价值。比如说,人类不希望有蚊子,认为蚊子是害虫,该被打死。但假如换一个角色,从蚊子的角度来说,他的生命却是异常宝贵的。我们没有资格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任何一个生命。
如果有害无利或弱小微贱的东西,都可以消灭。那假如真的有外星人,他们的智慧、知识都超过了人类。那么,当有一天比我们更有实力的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用上述逻辑来说服自己接受外星人的侵略与凌辱呢?我们还会不会说这是合理的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又凭什么去杀害其他小生命,或伤害另一个弱势群体呢?
我们不能一切都从自己的立场去判断,永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永远都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佛教中名副其实的平等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悲剧,其衍生、发展的源头,就在于不平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佛教是所有文化中最和谐、最平等的文化。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佛教,只是从外表上看到佛教的一些宗教色彩,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但相信对佛教有所研究的人,都会有同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努力让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菩萨。当然,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也许有人会说,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名声,怎么可能帮助众生呢?有钱有势并不代表有能力帮助别人,无钱无势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帮助别人的条件。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穷得只剩下钱》。我想,对不太了解金钱的人来说,这个题目也许有点别扭,既然有钱,怎么会是穷人呢?但了解金钱本质的人却知道,这话说得没错,有钱不是富裕的全部内容,没有钱也并不代表贫穷。即使没有钱,同样也可以给人以精神力量,让别人明白一些道理,之后从精神的痛苦中摆脱出来。
同时,我们也要反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才能完成拯救众生的工作呢?只有像释迦牟尼佛这种智慧已经发展到顶峰,把所有的自私、欲望等等都断除的人,才能完成这个工作。
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大学教授,首先自己必须去念书,等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之后,才能胜任教书的工作。同样,要帮助众生,最好能先向释迦牟尼佛看齐。
当然,现代人在享受西方科学成果的同时,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垃圾文化。目前的现状,是我们越来越浮躁,连静下来坐一个小时都办不到,不想看书,更不可能禅修,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又如何能得到幸福呢?
我建议大家,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落实到生活与工作当中,这样一方面对身边的人有帮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活得很开心。
(三)过度的执着,无形的杀手
痛苦的第三个来源,是执着。
举个例子,两个人感情非常好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另外一个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在乎、执着的结果。很多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都是执着产生的。如果有一天两个人真正分开了,互不关心、互不执着、形同陌路,则相互之间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无论对方对自己好不好,都无所谓,更不会紧张计较、频生痛苦。这就是没有执着的表现。
执着有很多层次,从高层次来讲,佛教认为,把周边的一切,包括人和物质,都看得非常实在,就是执着。执着会产生欲望,随后导致痛苦。
不要说佛教,包括科学都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实有存在的。
以颜色为例,物理学家告诉我们:“颜色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质当中,而是在观看者的眼中,是由物体发射或反射出某种频率的光所引发的感觉。”物质的颜色,只是频率、波长不一的光波投射到我们的眼中而产生的幻觉,并不是真实、客观的东西。关于这一点,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告诉我们了。但我们仍然会把衣服的颜色当作真实存在的东西,经常到商场去为自己搭配各种各样的颜色,并挑剔、嫌弃过时、老土的颜色。很多有钱人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佩戴什么颜色的饰品,房间布置成什么颜色,都是由私人设计师或电脑选配的,可谓精心、讲究到了极致。为了变换衣服、房间的颜色,花费了很多的金钱,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想必各位都看过《黑客帝国》,这个电影所传达的理念就是:整个世界不是真实的,而仅仅是一个电脑程序。将电脑植入人的大脑,然后通过程序来感知世界。虽然这是科幻电影,但该片的导演,是对佛教很有研究的。他拍摄此片最重要的意图,是想告诉大家:世界就像一个电脑程序一样虚幻不实。电脑程序一旦有变化,世界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电脑程序崩溃,世界就会瓦解。
佛告诉我们,就像晚上做梦的时候,在梦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显得非常真实,与现实生活完全没有两样,但醒过来以后,才知道原来都是假的一样,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一场梦,而且是一场多生累劫无法醒来的梦。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学佛,懂得佛法的道理,之后像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恍然大悟或者顿悟,才能让我们从红尘大梦中醒来。虽然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但在懂得这些理念之后,我们就能把一切东西,像《金刚经》当中所讲的一样,当作“梦幻泡影”,那样就不会活得这么辛苦、这么累。
当然,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恍然大悟了,也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放弃家庭、放弃事业,消极遁世、不负责任。很多证悟了的菩萨,其外表可能是一个领导、一个商人或一个清洁工,但他们的内心却不会把世界看成实有的东西,而是随缘——随着因缘走。他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逃不脱因果循环的罗网,都不是随着我们的喜好而发展的,不会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该发生的就会发生,不是我们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的。虽然我们的主观意识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常、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客观的处境,这样也能增强幸福感。
很多人因此认为,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教根本不是唯心主义,这都是不了解佛教的说法。
这些理念并不是教条,我们可以用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来证明:比如,用我们的肉眼去看,瓶子是静止的,瓶壁的分子之间也是紧致细密、没有任何空隙、不会漏水的。哪怕我们瞪着两只眼睛看一整天,也看不出瓶子在运动,但是,物理学告诉我们,瓶子是运动的,科学家称之为布朗运动,因为第一次发现这个秘密的科学家叫布朗。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以前就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都在因果当中循环、生灭。
物理学是用运动来表述瓶子的状态,但佛教所用的生灭一词显得更加确切。譬如说,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原子核周边的电子一直都在围绕原子核运转,其运转速度可以高达上千公里每秒,物理学中称之为运动。我们可以假设,电子的转动是从东边出发,之后运转到南边,然后再走到西边、北边的位置上,或者是往相反的方向转动。但佛学告诉我们,实际上,经过东边的电子,根本不是经过南边、西边与北边的电子,因为东边的那个电子在位于东边的当下已经消失,后面的所有电子,都是新诞生的。所以,用生灭来描述更为精确。
同样,用我们的肉眼看楼房,包括地板、墙壁,都感觉是静止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静止的楼房。我们看到的这么多的静止物体从哪儿来的呢?都是地地道道的错觉,来自于高速运转的一种错觉。所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既然一切都是幻觉,那我们还有必要这么执着吗?这样反复思考,就比较容易断除执着,这是佛陀给我们指出的缓和压力的方法。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有它演变的自然规律。多年以来,现代科学忽略了精神领域的研究。即使有一点精神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但是,对我们个人来说,幸福与不幸福,却与内在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追求幸福,就需要正确的方法。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执着是痛苦的首要因素,物质等等都是次要的。所以,单靠外界的物质条件来让自己获得幸福,是不可能的,即便物质具备这样的能力,地球也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比如说,虽然美国人口还不到全球人口的5%,但他们却消耗着全球资源的34%。如果全球70亿人口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才可以承担,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只有调试自己的内心,并适当地往内心去寻找。
在得知痛苦的来龙去脉以后,首要工作,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佛陀认为,解决痛苦,有两种方法:一个是通过一些观念来改变我们原有的认识,从而缓和我们的压力;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禅修。佛学一直都在着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答案、方案,若能吸收并实践这些理念,再加上现代科学赋予人类的物质财富的完美结合,也即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就能让我们在拥有足够物质的同时,设法控制精神上的上述三个缺陷,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与健康心灵,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幸福,也能使整个社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文明有多发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