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至今,蒋碧薇所写的回忆录——《蒋碧薇回忆录》仍旧有着很好的销量。而事实上,这本销量一直不菲的书,写的只是蒋碧薇一生的两段感情,和著名大画家徐悲鸿,以及著名政客张道藩,遗憾的是蒋碧薇终究是没有把握住自己的一生,终于曾经所深爱过的两个人都离自己而去了。所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析才女蒋碧薇的一生。
01:少女时代,为爱勇敢出逃
02:中年时代,与夫分道扬镳
03:晚年凄婉,岁月依然可期
01:少女时代,为爱勇敢出逃
早期和徐悲鸿在一起的日子,蒋碧薇和他都是情深意浓的,甚是羡煞旁人。早先徐悲鸿还是一介无名小辈,画作很难售出,因为对画作的痴迷,他更是多次不计财力地买入原画作来细细品味,临摹仿制,这让本就十分清贫的生活更是拮据了。
此时的蒋碧薇家人,无一认可他们这段感情,甚至为了阻拦,把蒋碧薇锁在了房间里面。尽管如此,小小的房间能锁住蒋碧薇的人,却锁不住她的心,最后的她成功为爱出逃。
而蒋碧薇却少有怨言,勤俭持家,努力做一些手工活来补贴入不敷出的家,很多时候更是拿自己心爱的首饰去当了过日子。
渐渐地,徐悲鸿有了名气他们的生活才慢慢地好一点。
在巴黎的时候,蒋碧薇偶然一次逛街很是中意一件新款风衣,但是碍于价格便没有买下了。而徐悲鸿则是默默辛苦作画卖钱,存够了钱马上给她买下来,蒋碧薇很是感动。
后来,蒋碧薇也是省吃俭用地自己偷偷存了钱给徐悲鸿买了一块怀表。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一直想要一块怀表,但是一直却都没舍得买,却是把钱都交到自己手里。
这样的日子虽然有些苦涩,但是两人彼此相互体谅,相互扶持,让苦涩的日子也变得甜蜜起来。
02:中年时代,与丈夫分道扬镳
蒋碧薇与徐悲鸿两人感情开始产生隔阂,则是从徐悲鸿在国外深造回国开始声名鹊起之后。这时的徐悲鸿已然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画家了,他性子沉稳,一心只是在绘画上,成天专研画作。
而蒋碧薇则全然不同,现在自己已经是国内知名画家的夫人了,她喜欢光鲜亮丽热闹纷呈的生活,闲来时,她就好好打扮自己,然后邀请众人来开派对,举办沙龙等。
这恰恰是徐悲鸿所不喜欢的,他喜欢简单的生活,不喜热闹,也不喜欢妻子的这些做法。但是,他终究是什么也没有说出口,而是渐渐对妻子冷淡起来。
蒋碧薇却不以为然,在蒋碧薇的想法里,自己从十八岁便抛弃一切,不管不顾地死心塌地跟着徐悲鸿到处飘摇,陪着他度过那些最艰苦的岁月,为他生儿育女,自己理所应当地享受着现在一切优渥的生活!
事实上,导致了蒋碧薇和徐悲鸿最终的分道扬镳,远不止性格和爱好的偏差,还有彼此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现实中蒋碧薇与徐悲鸿更是多次因为政见的不同而时有口角。
就在和自己的妻子渐行渐远,经历多年分居的期间,徐悲鸿遇见了自己的学生孙多慈,一位和自己妻子截然不同的人,秀外慧中,有知识有见地,温婉可人,徐悲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自己的学生!
最终,蒋碧薇与徐悲鸿相伴二十八年的时光,终究成为了过去式,而往事如烟,一去不再。
对于徐悲鸿,蒋碧薇终究是怨恨的,怨恨徐悲鸿后来的移情别恋,而心气孤傲的蒋碧薇,自从徐悲鸿承认出轨那一刻,自从徐悲鸿坦白他已然不爱自己那一刻,她便不再接纳这个男人了,也不在乎和他曾经的过往种种,甚至可以不在乎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了。
所以离婚时,她百般刁难,要了巨额的赡养费和许多徐悲鸿的画作。尽管徐悲鸿大可交给律师处理,不必一一应答的,但是徐悲鸿是十分忠厚的人,他认为蒋碧薇无论再不是,毕竟跟了自己多年,自己终究是愧疚于她,所以徐悲鸿一再答应着蒋碧薇过度索要钱财,辛苦委屈自己。
签订离婚协议时,徐悲鸿还把自己当年为蒋碧薇所作的画《琴课》带去送给她,只因为明白那是她很喜欢的一幅画,甚至自己临终时,身上始终带着当年蒋碧薇在巴黎生活时送给他的那个怀表。
03:晚年凄婉,岁月依然可期
晚年的蒋碧薇,回忆起曾经岁月的种种,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一辈子都不用工作,却衣食无忧,生活舒坦,基本都没有用过其他人的一分钱,也不曾沦落到需要向他人借钱的地步,自己所有的开销,花费的,竟然都是自己很鄙夷的“负心汉”徐悲鸿所提供的!
自己满满的骄傲,满满的尊严,不过是建立在自己怨恨了半辈子的“负心汉”徐悲鸿的支撑上罢了。但是我们却无法知晓,此时的蒋碧薇,内心是否还有对徐悲鸿的怨恨,是否也看到自己在和徐悲鸿这段“婚姻”中的过错呢?
而事实上,在蒋碧薇和徐悲鸿分居期间,蒋碧薇已然成了张道藩的情妇,既然如此,那她又有何过多的言辞可以去责怪于徐悲鸿与孙多慈的相互欣赏相互倾心呢?
如果说徐悲鸿是忠厚耿直的,那张道藩则全然不同,多年为政生涯又让他多了些许政治家的圆滑机警和世故。
当蒋碧薇父亲七十大寿时,张道藩借此机会送了一份十分厚重的礼金过去,但是蒋碧薇却马上退还了,还附上一句:“幸君谅吾苦衷,纳回成命,庶几爱吾更深矣。”由此可见蒋碧薇对张道藩是十分体贴用心的了,而反观那个为了钱可以像市井泼妇一般和徐悲鸿无理取闹,撒泼打赖的模样,这样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徐悲鸿也许是愧疚于蒋碧薇的,但是他知道尽力弥补,所以他可以满足离婚时蒋碧薇的一切无理的要求,可以委屈自己,尽力去满足她;而张道藩也许也是愧疚于蒋碧薇的,但是,他是一名政客,任何时候他最先考虑到的,都是自己。
和徐悲鸿离婚后,蒋碧薇跟着张道藩,就这样无名无分地在一起三十多年之久。而当张道藩的合法妻子开始反击,向外界状告张道藩时,张道藩不得不在蒋碧薇和自己已有的名声地位之间做出抉择,张道藩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此时的蒋碧薇已是迟暮美人,而自己大半辈子打下来的江山,张道藩是绝不愿意断送的。
蒋碧薇无疑是备受打击的,渐渐明白了张道藩对自己的敷衍及其为人的圆滑之处。当年自己还希望等到他六十岁能够离婚娶自己。而这如今无疑已经是痴人说梦了。
但是蒋碧薇生性要强,自己明明凄惶退场,却对外说是自己决心成全张道藩家庭团圆,甘愿退让。
老来的蒋碧薇写了一本五十万余字的回忆录,上篇是为自己与徐悲鸿的生活,下篇是为与张道藩的生活,尽管这本书轰动一时,至今都有着挺不错的销量。但是,晚年的蒋碧薇终究是落寞的。
尽管物质上从不匮乏,但是对于她来说,这辈子两段感情都没名没分,晚年都没有个老来伴,两岸隔离与子女也是音讯难通,终究是孤单飘落在异地。
于蒋碧薇而言,其对于徐悲鸿太过于决绝。事实上在他们离婚多年后,徐悲鸿和孙多慈也因为地缘和时机等种种原因分开了,孙多慈也远嫁他方。徐悲鸿曾想和她复合,但是蒋碧薇过于强硬,面对徐悲鸿的真心想要复合,和她、和子女们一起安稳过生活,倔强的蒋碧薇只是冷冷的嘲讽道:“怎么,被孙多慈抛弃了,就想回来了?”
徐悲鸿受不了她这样的刀子嘴,便离开了。而其对于张道藩,则是不够坚决果敢,反倒让自己和张道藩乃至张道藩的家人都陷于痛苦的境地。就这样,晚年的蒋碧薇一个人,孤老病终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