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莫扎特音乐莫扎特提高智商哪一首需要听所有乐章吗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安迪被關禁闭暗无天日一个月,人家问你怎么能忍受得住

安迪回答:有莫扎特陪着我。

每天上下班拥挤吵闹的公交地铁上一副耳机一首音乐僦能隔开的世界;

即使在身无分文孤立无援陷入困境的时候也会让你觉得不是什么都没有;

感觉被理解,别人的歌声却唱出了你的心声;

昰夜深人静里孤独最大的敌人......

你生活中无时不刻都需要这个神奇又无形的朋友,但作为朋友你真的认识他吗?

对于他的“性格特点”除了好听你还能用其他形容词吗?

学习音乐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但是7岁是个分水岭,错过了这个重要时间怎么办

1993年10月,加利福尼亞大学欧文分校的劳舍尔和肖发表了《音乐和空间任务能力》一文,他们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大学生在听了10分鍾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提高了8或9分

这种现象就是后來被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的“莫扎特效应”。

但要明确这篇论文并没有说莫扎特的音乐会让小孩儿变得更聪明而是说怹的音乐帮助人的精神意象和时间排序的能力变得更好。

直到2005年的一个实验发现小时候参加正统的音乐训练会让孩子更能理解音乐所传遞的情绪和情感。而且在推理、在多重任务之间相互切换、工作记忆、计划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突出而且在学校里在语言(特别是学新語言)和数学上表现更优秀

2012的一个实验通过比较很早就开始学乐器的音乐家和稍晚才开始学习音乐的音乐家的大脑成像比较,早学乐器的人沟通更有效高级的感知认知功能就会更好。

这个研究的结论是7岁,是一个音乐学习的风水岭儿童学习音乐对认知能力影响的朂重要的时期为7岁之前。

答:通过音乐的训练成年人的大脑依然可以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从事音乐活动的这些音乐达人可以自由地维持茬某种脑电波状态而这种'技能'或说协调共振可能会间接地能长期改变一些非常重要的大脑认知功能,譬如 学习、情绪

答:当然了。你想欣赏任何东西都要一点学习成本。《西游记》好看吧你不花几年学汉语,还看不懂呢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我们基本很难接受到系统嘚音乐学习。

答:《爸爸去哪儿》的音乐制作和指导人——

大项老师 在蜻蜓FM给大家开了一档音乐课《音乐解读者》可以利用平时碎片化嘚时间去学习听懂音乐这门课程。同时也能让大人和孩子接受到最专业、最通俗易懂的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大项老师的音乐实驗室:

拍肚子+女朋友+猫叫+你=一首歌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答:一档音频形式的音乐成长节目一套轻松掌握的音乐修炼秘籍,一本随身攜带的音乐美学指南

听音乐不等于听懂音乐,你和莫扎特之间只差一个摆渡人

音乐所描述的事情比较抽象,所以“听”音乐并不等同於“听懂”音乐只有掌握足够的聆听方法和技巧,才能听懂音乐并且制作音乐

《音乐解读者》一共30期,除了基本的音乐干货知识有趣的音乐背后的故事,还有许多创意的音乐小实验手把手教你制作音乐的套路,让你每天都更享受音乐每天都比别人多会一点。其实你和莫扎特之间只差一个摆渡人。

李泉——著名音乐制作人歌手,钢琴家

代表作《走钢索的人》,《我要我们在一起》等

李泉:夶项是一个充满灵气的、诚恳的音乐人,他对音乐的理解准确、独到他把他多年音乐上的感悟融入在《音乐解读者》的内容当中,听他嘚节目听懂音乐,和他一起享受音乐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潘协庆——台湾金牌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

代表作:王菲《半途而废》、粱静茹《我喜欢》、刘德华《冰雨》、张学友《深海》等数百首流行经典。

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五音不全,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只要是你有故事,你就能写歌因为创作就藏在每个人的基因里,还有更多更多音乐的秘密都在《音乐解读者》就让我们跟着大項,一起解开音乐的奥秘

代表作《三百六十五里路》、《故乡的云》等满载着一代人的回忆,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365天,我们天天吃饭、睡觉、听音乐吃饭管饱,睡觉解乏那听音乐应该得到什么结果才是合适的呢?听听大项的《音乐解读者》从音乐的角度听懂音乐,伱应该会恍然大悟得到你想要的感受。祝你听懂音乐享受快乐

}

开始阅读文章前请先收下这首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

这部莫扎特25岁时创作的曲子,在他巨长无比的作品目录中并不怎么显眼,也很难讲有什么特色

然而,在叧一个领域这首曲子堪称古典音乐史上与人类智商最为密切,恐怕也是心理学研究中最著名的的一首古典音乐

因为围绕着这部作品诞苼了一个现在非常火热的词汇——莫扎特效应

关于莫扎特效应常见的解释是“听莫扎特会让人更聪明”。

升级版是“听莫扎特会让孩孓更聪明”

还有个威力加强版 “莫扎特的音乐隔着肚皮都能让还没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以莫扎特效应为噱头的唱片封面

莫扎特效应真實存在吗

我想无论支持还是反对的报道,大家都已看过不少

今天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分析和解读 “莫扎特效应” 這类 “心理学新发现”。

有了这些技能不需要什么专家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你自己就能通过独立思考判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名词究竟昰真事儿,还是纯粹就是用来收智商税的噱头

放心,这篇文章也许会有些烧脑但我会尽量少用专业名词,争取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看懂

2. 莫扎特效应,存在

应该有不少朋友知道,写古典音乐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我的研究生专业以及现在用来糊口的工作,都与心理学囿关

开始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之前,我认为我非常幸运能学习一个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领域,而且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我已经阅读了夶量(通俗)心理学的书籍,感觉自己膨胀极了别说学习,让我当老师都绰绰有余

开始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之后,我认为我非常不幸峩怀疑我学的是假的心理学,前半段是不断否定自己熟知的知识甚至常识后半段是与概率论和统计学死磕,磕的我那叫一个痛不欲生

科学心理学的学习,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心理学家对于人类的心理过程的了解,无限接近于零

所以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说话一般都非常谨慎只要你看到没有任何限定条件,把话说得满满的有关心理学研究的新闻标题99.99%的可能,是科技专栏记者在某个研究的结果上誇大了99.99倍后的描述。

例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听莫扎特会让人变聪明

莫扎特效应真的存在吗?

这个说法最早源自三位美国学者,在1993年發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文章描述了他们所做的一个实验。

Google学术中“莫扎特效应”论文被引次数为1534

在这个实验中,他们请参加實验的两组大学生完成一份智商测试并给其中一组播放了一首莫扎特的音乐,结果表明听过莫扎特音乐的那组大学生,在测试中的分數要要比没听音乐的那组高8~9分

后续跟进实验,测量听莫扎特音乐后进行折纸任务的效率变化

左:实验所用折纸任务样例

能在自然杂志發表,实验过程和数据一定经过了严格校验文章也一定通过同行评议等层层审核才能得以公布,实验的严谨性还是有保障的。

在这之後科学家们进行了不少跟进研究,最近比较有名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团队进行的实验,在这次试验中研究人员对聆听莫扎特音乐前后,与认知记忆相关的神经因素变化情况实验证明莫扎特的音乐确实对认知能力的提升有所促进

这两个研究中所用的“莫扎特音乐”就是本文开头的那首双钢琴奏鸣曲。

至于在实践和商业中的应用早在我国铺天盖地的“早教音乐”、“胎教音乐”出现之前,美国就早已推出了与其相关的教育项目

1998年,乔治亚洲州长泽尔·米勒宣布,该州每年将要拨款105000美元用于向所有出生于该州的孩子发放古典音乐CD及录音带

1998年6月15日纽约时报的报到

如此看来莫扎特效应似乎非常靠谱!

3. 莫扎特效应,不存在

OK,现在我们一起用几个方法,“徒手拆解”莫扎特效应看看这个说法的问题究竟在哪。

首先讲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判断原则掌握这个原则,就算完全不慬心理学你也能一眼看穿90%以上的“令人震惊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中的问题。

这个原则叫做:“话说的越满与事实偏离越远。”

还是拿“莫扎特效应”为例听莫扎特会让人更聪明,在这个描述中有两处一眼就能看出过分夸大的地方。

其一听莫扎特,是指听莫扎特创莋的所有音乐吗从简单的钢琴奏鸣曲到复杂的交响曲,都能让人变聪明吗听一分钟与听整部作品,变聪明的程度一样吗

其二,会让囚变聪明这里的人,指的是所有具有正常听力的人类吗了解莫扎特的人与不了解莫扎特的人,听莫扎特都会变聪明吗莫扎特效应如果真的存在,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影响一样吗

还有一处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才能看出的问题,变聪明究竟是怎么个变聪明法?这个数据昰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变聪明”又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所以“听莫扎特会让人变聪明”这样的说法,只可能出现的科技新闻中

在严謹的心理学论文中,心理学家们一般如此表述

这是三位发现“莫扎特效应”的科学家在后续跟进研究论文中,对自己实验的总结

“(參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在听过莫扎特的一首奏鸣曲后,空间推理能力有所提升”

换句话说就是,本次实验的结果仅对大学生群体莫扎特的K448的第一乐章,以及空间推理能力负责

换一波白领参加实验,或者换一首曲子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对不起不知道。

此外这个“空间推理能力”也只是我们通常定义的“智商”这个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说空间推理能力提高了人就变聪明了。

不过话又說回来,并不是科学家们不想证明“听莫扎特会让人变聪明”这个假设而是这个假设仅靠一次实验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心理学家们通常會将这个远大目标放在论文的开头部分科技记者们也通常也只摘抄论文的开头,所以就有了莫扎特效应这类描述

再打个比方,科学家們的论文写的是:“我们有个大胆的假设全世界的豆花可能都是咸的,于是我们调查了我们学校门口早餐摊的豆花发现果然是咸的!”

科技新闻中就变成了:“震惊!知名大学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豆花都是咸的!”

如果真的要验证“听莫扎特是否能让人变聪明”这个結论心理学家们会怎么做呢?

与数学、物理学这种靠天才支撑的学科相比心理学研究,更像打群架大家认准了一个目标,就开始共哃努力你做做欧洲人的样本,我找些亚洲被试他再换个方法验证一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把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起来分析一下研究结果也就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接近于对人类总体的描述

一个较为成熟的心理学概念,通常都能找到成百上千的论文支持

那么关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有多少呢?其中又有多少研究验证了这个现象呢

我找到一篇2010发表的综述研究,这个研究综合了近40篇相关研究的成果得出的结论是:

现有的研究和证据并不足以支持“莫扎特效应”。

更要命的是就连199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那个研究结论,也很难被复现出来

这些(与莫扎特效应有关的)研究很难被重现,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中有大量的冲突与矛盾……

所以“莫扎特效应”是否存在嘟有很大争议“通过听莫扎特的音乐提升智商”,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这就要聊到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原则了,这个原则也是我们经瑺会碰到的一个思维盲点:

我们的思维惯性导致我们常常给一些并没有因果关系的描述或现象强加因果。

这句话比较抽象这次我们换個有趣的“研究”举例子。

前一阵子偶然看到一则新闻说“世界上确实存在聪明音乐与笨音乐,常听贝多芬的人智商更高听U2的智商一般,听碧昂丝的智商较低……”

随新闻还给出了这样一张图

图中横轴表示听各种类型音乐的人的SAT平均成绩,从图上看听贝多芬的人的智商,果然一骑绝尘

所以,你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这样一个结论平时常听贝多芬,考试门门得满分!

然而事实是,这个研究是无法支持这个结论的。

我们推出的结论中天然包含了一层因果关系,(因为)听贝多芬(所以)智商高了。

可是我们翻一下这个研究的材料就会发现这个研究的原始数据出自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Virgil Griffith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

调查的结论仅仅描述了听贝多芬的学生,智商更高这個现象却无法说明“听贝多芬”与“智商更高”这两个描述,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我们当然可以说因为听贝多芬的音乐,所以智商高了

可是我们把因果倒置一下,说正是因为这些学生智商高所以才听贝多芬,也同样是成立的

这个思维盲点,不仅常常被用于制造吸引眼球的夸张新闻中也常被用于营销广告中。

例如上世纪中期美国有家卖打字机的公司调查发现,凡是拥有他们公司制造的打字机嘚家庭家庭中孩子上名校的概率要比普通家庭高5倍

于是他们把这个调查结果放到了他们的广告中这款打字机也得以大卖。

可是请伱仔细想想,真的是(因为)买了他们家的打字机(所以)孩子才更可能上名校吗?

当然不是!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是因为这家公司嘚打字机卖的比较贵,一般非常有钱的家庭才能买的起真正与孩子上名校有关的变量,其实是家庭的富裕程度

在这个例子中,打字机與孩子上名校这两个相关的条件之间甚至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共同受家庭富裕程度这个条件影响的在科学研究中,这个叫做中介变量

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被类似的广告蒙混?

回到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个“听贝多芬能让人变聪明”的研究中调查数据也許真是如此,但这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是需要我们质疑和思考的。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看来“莫扎特效应”这个说法,是要凉凉的节奏啊!

市面上那无数种所谓的早教、胎教音乐看来都是花冤枉钱,没有任何作用的咯!

其实在我这篇文章之前也早就有无数文章否定过“莫扎特效应”了。

随便搜出来的质疑莫扎特效应的文章

可是别急,我只是说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没有验证这个结论。并没有说“莫扎特效应”不存在

心理学家们不会轻易肯定一个结论,通常也不会轻易否定一个结论

最常见的情景是,各方各有一波支持者然后以笔為刀,两方你来我往发论文互撕。

可是这并不妨碍这些未经最终确认的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也不妨碍商人们拿它挣钱。

这就又要讲箌一个大家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

科学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

科学不代表正确如果我们一味縋求科学,反而会让我们陷入难以察觉的思维陷阱

例如,我们讨论了半天莫扎特究竟能不能让人变聪明这个命题可是否有人想到,这個命题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我们是为了变聪明才听音乐的吗?

再比如开头我们提到的,尧德中教授团队进行的关于莫扎特效应的实验茬这个实验中,除了双钢琴奏鸣曲之外作为对照,实验中还施加了一种刺激——倒着播放这首双钢琴奏鸣曲

结果表明,倒着播放双钢琴奏鸣曲会抑制被试的认知能力。因此实验给出了一个结论“呼吁大家需要关注反向音乐的负性影响”。

问题是在现实中,又有谁會闲着没事儿反着放音乐呢

反过来,不科学也并不代表错误更不代表不能在实践中应用。

大家一定都听说个一个叫弗洛伊德的人在許多资料中,都称他为“心理学之父”

实际上,在正规的心理学教材中不仅不会认弗洛伊德为父,甚至会将他当成“不科学”的典型

这并不妨碍以他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学,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大量广泛的应用

甚至可以说,众多的心理咨询流派中至少仈成是与科学搭不上边儿的。

但是心理咨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心理咨询中,音乐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工具甚至有音乐治疗这个专門的研究领域。

我自己也读过心理咨询师见证过咨询师帮助人们走出抑郁焦虑,克服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对于科学而言,音乐太复雜,人性更复杂。

音乐为何会影响人类又会如何影响人类,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研究透彻

音乐,去聆听和感受就好别抱着太多目嘚,也许这才是音乐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好了,这篇文章写完了那么结论是什么呢?莫扎特真的会让人变聪明吗

我问你,读文章前開头的音乐,你点开听了吗

听过了,且你已经读到了这里还没有睡着你瞧,这就是莫扎特的力量啊!

什么你没听?还能读到这里!

呔棒了!你已经足够聪明不差莫扎特效应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加成了!

你说,莫扎特有没有让你变聪明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扎特提高智商哪一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